木瑶 发表于 2013-2-6 19:25:11

[我的科学楼]+木瑶+科学真有趣

  
男生基本上都喜欢玩科学吧。

  我家的娃特别喜欢科学类的书籍。先介绍哥哥近期正阅读的——科学的的故事



  全书介绍了地球科学, 太空和天文,物理学,化学,数学与计算,生物,医学,史前发现,附有科学大事年表和词汇表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一本很好的书。而且这本书也不贵,定价才二十三元八角,当当网目前五九折。
  我们家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就会说,这本书讲的很全面,也很吸引人。
  比如在讲牛顿万有引力的时候,会有许多的例证,象万有引力将地球,月球吸引在一起啦,在讲三大运动定律的时候有玩具小汽车的图例啦,总之,我们家九岁的小男生看的是津津有味。呵呵,用图例的方式,让九岁的孩子了解这些定律,那么,等他们在中学深入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很熟悉,很容易上手了呢?妈妈的功利心无限膨胀ING。。。。。。评论  
  本书还有一些文人轶事和,象坏脾气的牛顿等等。
  这本书是智慧少年中的一本。其它二本为发明的故事和绘画的故事。







yzellen 发表于 2013-2-6 19:30:14

好书,谢谢楼主介绍!

七台河大鹏 发表于 2013-2-6 21:56:30

我家男宝和你家的一样

木瑶 发表于 2013-2-7 07:38:33

介绍一本好奇小猫奥斯卡,我们家小宝大爱的.
奥斯卡和小蟋蟀 物体为什么会动


看图,就很可爱是吧.

看完我们就和小朋友做游戏啦.球,一扔就动,在床上滚动,在地板上滚动的速度是不是不一样呢?

还有,球撞到墙上会改变方向.

开始运动,保持运动,停止运动,奥斯卡觉得物体的运动很神奇哦....我们家的觉得物体的运动本来就是这样的....

吼吼,来读读这本书,
小宝宝会很喜欢玩运动

木瑶 发表于 2013-2-7 07:41:31

发几个大宝做的小制作吧...老大喜欢动手,就这鼓捣这些东西

木瑶 发表于 2013-2-7 07:44:28

还有几张平时的小制作.车

混凝土搅拌车是买的,旁边的小车是弟弟在哥哥的帮助下插

太阳能的小船是哥哥的作品

木瑶 发表于 2013-2-7 07:46:24

大螃蟹是会动的,

annahjm8 发表于 2013-2-7 13:27:31

这些是用什么做的啊。

yunuo2007 发表于 2013-2-7 16:04:15

不错哟。女生也能有这样的动手能力该多好{:soso_e102:}

木瑶 发表于 2013-2-7 16:11:48

都是模块化的小部件..
小车是乐高的
淘宝应该都有吧

木瑶 发表于 2013-2-7 19:14:35



再来介绍一本好奇小猫吧_长大是怎么回事.
这套书做的很有趣,小猫是如何长大,小蝌蚪是如何长大.出生.食物.长大.
奥斯卡觉得长大是一件很棒的事

木瑶 发表于 2013-2-7 21:04:09

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第一次给独角仙三龄幼虫换土.......
这一对活宝,是桐妈送来的.
我是见一回恶心一天.可是乐和融却拿它们当宝.半月期限已到,乐乐赶紧给它们换土.平时这一对儿虫儿是一人一个单间.换土的时候,让它们恩爱一会儿.
这本书是乐乐的宝.来回翻啊,看啊,照书买料啊.....

木瑶 发表于 2013-2-8 16:07:56


孩子想让我给他们种点菜或水果.可我们家不住楼顶也不住底层,阳台也没有空间作腾......
于是孩子因陋就简的想到了种点蒜苗吧.
分了三组实验.第一和第二组, 在一个透明饭盒里,有的蒜扒了皮,有没子有扒.
第三组,放在一个小袋子里,很万幸,他没有密封.
以上三组的水都比较浅.
孩子比较哪组长的快......

我想找到蝴蝶的蛹再拍个照的.怎么找不到了?难道变成蝴蝶飞走了?

木瑶 发表于 2013-2-10 23:07:51



瞧, 我们的蒜苗是不是长高了?

乐乐每天给蒜苗换水,还经常 给蒜苗搬家。从方方的盒子,搬到圆圆的盒子。
每天,乐乐都要观察小蒜苗长高了没有,根儿长长了没有?在种下小蒜苗的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兴冲冲的喊:“大蒜长根啦!”
原来养在小袋子里的小蒜苗被挪到大家庭里了,呵呵,事实胜于雄辩,孩子看到了在小袋子里蔫不拉叽的小蒜苗,终于肯正八经的养了。

不过,在大家庭里,有几株小蒜苗是养在小瓶子里的,

看看再过几天,是小瓶子里的蒜苗长的好,还是大瓶子里的蒜苗长的好吧。

看看过几天,能不能炒盘菜?
蒜苗实验,还在继续。乐乐今天 把一株蒜苗移到了木屑桶里。木屑就是给独角仙幼虫换土换下来的。乐乐说里面含有它们的粪便。有营养。能长的更快更好。木屑桶里也加了不少水。有水,有营养。过两天我再拍照片上来比较吧。

玫玫516 发表于 2013-2-11 09:31:43

你这个妈妈太有成绩了,向你学习!我的那些书都在家里睡大觉呢!

木瑶 发表于 2013-2-11 13:07:58

玫玫516 发表于 2013-2-11 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个妈妈太有成绩了,向你学习!我的那些书都在家里睡大觉呢!

不到时候吧。饲养那套,我们是从上学开始自主阅读的

木瑶 发表于 2013-2-13 14:15:46


小蒜苗长的蹭蹭的。每隔二天给他们拍一次照。都能发现身高的增长。应该引导孩子给小蒜苗编个号,每天量身高了。

百度蒜类家族的常识。不能白养了哈。

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称葫,又称葫蒜。以其鳞茎、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为大蒜、小蒜两种。中国原产有小蒜,蒜瓣较小,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最早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后遍及全国。中国是世界上大蒜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蒜苗,又叫蒜毫、青蒜,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以其柔嫩的蒜叶和叶鞘供食用。蒜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它的辣味主要来自其含有的辣素,这种辣素具有消积食的作用。此外,吃蒜苗还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蒜苗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

蒜薹,又称蒜毫,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误写作“蒜苔”。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目前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蒜薹是很好的功能保健蔬菜,具有多种营养功效。

儿子看蒜苗长的和韭菜挺象。。。。。。又在某一日买菜的时候发现了韭黄。。。。。。于是很迷惑,这都是一家子么?
当然不是啊,韭菜和韭黄是一家。

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产生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因不见阳光而呈黄白色,其营养价值要逊于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分布在全国各地。


悠悠鹿鸣 发表于 2013-2-14 00:05:05

真厉害啊!!!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2-14 18:44:04

真棒呀。
楼主多介绍一些养殖的方法吧,如果能详细一些就更好了,我们好跟着学习呀。
关于独角仙的幼虫和蝴蝶的幼虫楼主是哪儿搞到的呀?
关于饲养,能不能详细的讲解一下呢?我和女儿一起养养蝴蝶的幼虫。

木瑶 发表于 2013-2-14 18:49:55

整个春节期间,不管走哪,都是大队人马啊!
   初一去海底世界,挤的找不着北,传说中新的美人鱼表演区挤的让我无比担心会发生踩踏事件。
   之后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逛个利群,无不被满大街的人流如织所震撼。过年就是全国人口大迁移啊,如此高密度的人潮,让我想起了角马、 樱花红吻鲑、红臂螳螯蟹等动物,不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生存,为了团聚,为了过一个开心的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不远万里,从这里,到那里,本地人亦或是外地人有何重要?在浩渺的星球上,我们,都只是一颗砂砾。
   
    初五又跑到栈桥喂海鸥。落潮,暖意融,海鸥仿佛也懂得新年的喜气,翻飞着,鸣叫着,看的如潮的游人好不如意。小朋友们奋力洒着手里的油条,爸爸妈妈们此时根本不在意一块钱这么一小点的油条是坑爹还是坑娘,一切,只为博子女一笑。   
    我们是有备而来,在家我便切了一袋子馒头丁,融融兴奋的洒着。乐的兴趣不在海鸥,而在岩石间一个个的小水坑,他收集着石莼,说是要做成标本。

    看,乐乐收集的标本还真不少呢。孔石莼、紫菜、鹿角藻、海带。。。。。。。(乐乐很坦诚的说,妈妈有些我不认识的,就用省略号来代替吧)
   制作海藻标本,是乐乐在海洋科普课初级就学过的,方法极其简单,收极到的海藻,清洗干净,平摊在纸板上,晾干。
    有条件的可以压上膜。
   石莼因为标本易收集,叶片薄,容易粘附在纸板上,所以根本不需要用胶水。
   用石莼制作标本,制作各种漂亮的图画,都是假期不错的选择。比制作树叶画还有趣。

木瑶 发表于 2013-2-14 18:53:06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2-14 1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棒呀。
楼主多介绍一些养殖的方法吧,如果能详细一些就更好了,我们好跟着学习呀。
关于独角仙的幼虫和 ...

蝴蝶的幼虫已经找不到了。。。。。。难道趁我不备飞了?{:soso_e140:}
独角仙现在这个季节只能养幼虫了,四五月份就能做蛹了,变成成虫后大约有二个月的生命,交配后就好OVER了。
淘宝有卖独角仙幼虫的,也有出售养幼虫用的专用木屑。
我们用的书就是我贴图的那本。你找找看有没有卖的了还。

宸浩男 发表于 2013-2-14 22:05:49

乐乐的动手能力太强大了

子诘 发表于 2013-2-14 22:05:56

你家乐乐是个科普宝宝,从小就是。
那套智慧少年,我也买了,感觉比较一般。反正没有同批收的其他书好。

木瑶 发表于 2013-2-14 22:10:50

子诘 发表于 2013-2-14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家乐乐是个科普宝宝,从小就是。
那套智慧少年,我也买了,感觉比较一般。反正没有同批收的其他书好。

那本啊,是漆仰平送的。哈哈。乐乐自己读的,好不好的我哪知道,我就一科普白痴。
本版版主说:只有你,最关心你家娃的成长,
如果你懒惰,那么没人在乎他们的未来。。。

这个楼,其实是为我自己而建。跟着乐,长老见识了。

zbmouse 发表于 2013-2-16 11:18:30

太强大了也

木瑶 发表于 2013-2-17 16:02:51



把这本微生物的书揭密一下哈.最近孩子超喜欢的.家里有一种能够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眼药膏,正好书中也介绍了这种细菌.孩子好感兴趣的说.

今年的寒假园地中有好些实践类的内容.
举例一,在玻璃杯中放半杯水,在杯口放一块硬纸片,在纸片上放一枚鸡蛋,迅速把硬纸片抽走,结果会怎样呢?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找了位物理老师请教了一下其中的原理:
在物理教学中,该实验用来演示惯性现象。鸡蛋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抽出纸片,鸡蛋不会跟着跑掉,因此,掉到杯子里了。

感兴趣的可以实验一下哈.

木瑶 发表于 2013-2-26 08:27:14

寒假结束,收心上学.
仔细看看儿子的寒假园地,写的最不好的就是科学探究部分。这个责任主要在我,还是不重视啊不重视。有些实验其实非常容易做。比如在漏斗上放一个乒乓球,然后向上,向下,向侧方向吹,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还有象是测量一周的气温,风向,然后预测下一周的天气。因为没有及时的发现还有这样的题目,当快开学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功课都没有做。所以只好随便编写一下了。若是有时间,陪孩子真正测量,相信孩子也会收获很多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实验会极大的提高孩子们对探究科学的兴趣。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我,和托管老师,对于寒假园地中的科学部分还是太太太太太不关心了。说到底,还是当妈妈的功利心太重了,语数英三科怎么就提前保质超量的完成了呢?暑假期间一定要记得和孩子一起测量气温,简单的测量风向。

蒜苗长的很好,乐乐天天观察,挪来挪去,就是这么个折腾法,蒜苗还是成功的全部长过了30cm,长的快40cm了。

根据自己养蒜苗的经验,乐乐写了一篇《有趣的实验》这样的小周记,详细描述了小蒜苗成长的过程。

木瑶 发表于 2013-2-28 14:21:20


独角仙.是不是又长变模样了呢?颜色更深了哈.上面的是雄的,下面的是雌的.
大概是快要做蛹了吧.
下面是百度来的独角仙的资料:

独角仙饲养技术 比起其他昆虫的饲育,独角仙算是好看好玩又好养的昆虫,成虫力大无穷,可拉动比身体重数十倍的物品,看他狂而有力的振翅,竟能推动其坚硬而笨重的装甲飞上天空,除了心里充满震撼之外,也算是照顾独角仙的一大享受。
独角仙的饲育十分的简单,只要准备好适合大小的宠物箱,将一对独角仙放入具有腐叶有机质的腐植土,再加上一根让独角仙栖息交配的朽木,喂食水果或果冻,很快的就有独角仙宝宝诞生了。 一般而言,鞘翅目的昆虫之生活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也就是必须经历卵、幼虫期、蛹期及成虫期四个阶段,每年为一个世代。独角仙幼虫以土中的有机质维生,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的食量也愈来愈大,终龄幼虫几乎跟成人的拇指一样粗。
卵期:当雌雄独角仙交尾后不久,雌独角仙便开始寻找适合产卵的地点,她们将卵产在富含有机质的腐植叶木屑中,有时在大根朽木下的土中可发现许多独角仙的卵及幼虫,而木头不论软硬也常被幼虫犟而有力的大颚可啃食出一道道的食痕。刚产下的卵为乳白色椭圆形,尔后渐渐变大变圆,约7 ~ 10天,卵壳内隐约可见幼虫之大颚,此时即将孵化成为一龄幼虫。 幼虫期:卵经7 ~ 10天后孵化为幼虫,俗称“鸡母虫”,专业术语则称为“蛴螬”。幼虫刚孵化时尚须等大颚变得够硬,才可开始进食,幼虫即将破壳时,卵很收缩,露出幼虫体态的大概轮廓,接着取食周遭的腐植质。幼虫一般为C形卷曲,腹部有九对气孔,幼虫期长达10个月,幼虫期的生活环境及营养摄取关系到将来成虫的体型大小。终龄幼虫可由腹部是否具有两个黄色的卵巢藉以分辨雌雄。
蛹期:三龄幼虫(终龄幼虫)在化蛹前会先蠕动身体,压紧周遭的土壤成为椭圆形的蛹室。蜕皮后渐渐具有成虫的雏形,根据其犄角的有无,即可辨其雌雄。
成虫期:成虫的羽化从蛹的背面裂开,先是头部钻出,然后不断的摆动身体来挣脱蛹壳,这个过程如果不顺利往往造成羽化失败与畸形。蜕去蛹壳后的独角仙,翅鞘与腹部接近白色,其他部分也是较浅偏红的褐色,此时的外骨骼尚属柔软脆弱,须要经过一段时间,外骨骼颜色才会加深与变硬。刚羽化的独角仙并不会马上钻出土表活动,而会在蛹室继续停留很长的一段时间,在野外可能会停留到梅雨季甚至更晚才会爬出地点活动取食及寻找配偶交尾

shaniay 发表于 2013-2-28 14:34:30

独角仙啊。。。。成虫还好,幼虫有点害怕

木瑶 发表于 2013-2-28 14:46:04

shaniay 发表于 2013-2-28 14: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独角仙啊。。。。成虫还好,幼虫有点害怕

我这是养了一公一母。要是能成功下出小宝宝来。就送你一对儿。。。。。做好心理准备昂,幼虫有半只手掌大小,极其恶心的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科学楼]+木瑶+科学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