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5 13:31:44

“好书一起读”之一《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怎么办》(摘要)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7 22:35 编辑

  《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怎么办》
  作者:
  杰瑞·维科夫博士(JerryWyckoff),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
 芭芭拉·优内尔(BarbaraC.Unell),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性格教育专家,美国知名育儿杂志《双胞胎》创始人。

  入托、入园、入学前育儿百问经典工具书,入托、入园、入学前儿童最常见33种不良习惯整改工具书。


  清除学龄前儿童常见的13种不良生活习惯
 (一)玩着玩着,尿裤子了
  预防措施
1.抓住可以进行训练的机会(大约在两岁左右)
比较普遍的信号是,孩子能意识到他正在大小便(或马上就要大小便),尿尿的次数明显减少,可以自己脱下裤子并坐到马桶上,明白上厕所的相关用语,并能遵守简单的指示,喜欢上厕所,不喜欢穿湿漉漉的纸尿裤。
2.不要过早开始训练
过早对孩子进行上厕所的训练,只会让他们更依赖父母来解决上厕所的问题,而不是依靠自己。在孩子没有发育成熟之前,提早开始训练,只会妨碍他掌握上厕所的技能。
3.示范正确的上厕所步骤
让孩子熟悉上厕所的步骤。为孩子一步步演示如何到卫生间上厕所的过程,在他准备好后,手把手地教他。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对孩子没有尿湿裤子提出表扬
2.当孩子没有在正确的地方上厕所时,要提醒他
很多学龄前儿童会在不恰当的地方上厕所,这个时候,你要提
醒他:“你要在马桶那上厕所。我们来一起练习一下。”然后跟孩子
一起练习正确的上厕所程序。
3.当孩子尿湿裤子时要保持冷静

不应该做的
1.当孩子尿裤子时,不要惩罚他
惩罚孩子,只会让他关注尿湿了的裤子,却不能教会他如何上厕所。
2.提醒孩子上厕所时,不要问错问题
对孩子说“看看你的裤子是不是干的”,能提高孩子上厕所的意识和责任感。这比直接问“你想要上厕所吗”好多了,因为这样问,通常得到的答案是“不”。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5 13:35:32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10 20:24 编辑

  (二)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从不收拾
    预防措施

      1.教孩子学会随手收拾

      教孩子在玩完一个玩具之后,随手收拾干净,就不会出现玩一个乱放一个,最后铺得到处都是的情形。尽早让孩子养成随手收拾东西的习惯,无形中就在培养孩子爱整洁,长大了以后他就会成为一个讲究秩序的人。

      2.教孩子如何收拾东西

      为孩子准备尺寸适中的盒子,供孩子把玩具放在里面。这样做是在告诉孩子,收拾东西是什么意思,并且如何收拾。

      3.要求要具体

       不要仅仅告诉孩子要收拾房间,你要准确地告诉他“要做什么”。比如说:“我们把夹子放到盒子里,然后盖上盒子。”你的要求应尽量具体简单,好让孩子理解。

      4.给孩子准备收拾的工具

       不要指望孩子在收拾东西时,知道应该用什么工具,比如,让孩子擦桌子时,要给他抹布。当孩子懂得用适当的工具收拾东西时,一定要表扬孩子。

      5.将容易弄乱家里的游戏限制在合适的区域

      当孩子要玩容易弄乱家里的游戏(手指画、玩彩泥、手工折纸、用蜡笔画画等)时,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地方玩,避免他“制造灾难”。既然你允许孩子在卧室用手指沾着颜料画画,那么就不要期望他能明白怎样才不会弄脏地板或床单。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和孩子一起收拾

      有些收拾东西的工作,对于孩子来说,工作量太大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做,是在鼓励分担任务和合作——这是你需要教给学龄前儿童的两件重要的事情。看到爸爸或妈妈和自己一起收拾,会让孩子觉得更有意思。

      不应该做的

      1.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孩子并没有太多时间来练习如何收拾自己的玩具,因此不要期望他一下子就能做好。只要孩子愿意尝试,就证明他正在学习应该如何做。他需要时间来不断改进。

      2.不要惩罚孩子

      孩子并不能理解整洁的价值,也还没有能力保持整洁。如果因为孩子弄乱东西就惩罚他,并不能让他学会收拾东西的技能。

      3.不要期望孩子知道,玩的时候穿什么衣服合适

      孩子并不知道保持衣服干净的意义,更不可能知道玩泥巴时穿什么衣服合适。因此当孩子玩容易弄脏衣服的游戏时,给他穿上旧衣服(或把衣服翻过来穿)。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5 13:39:36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7 22:39 编辑

  (三)不好好吃饭
预防措施

1.家长要起到模范作用

2.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体形或崇拜苗条的人

3.明确适合孩子年龄和体重的摄入量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少吃多餐

2.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孩子自己选择食物

3.为孩子提供多样化和营养均衡的食物

4.记下一周内孩子吃的所有食物

5.孩子好好吃时,鼓励孩子

6.使用定时器,引导孩子按时吃饭

不应该做的

1.不要用零食来奖励孩子好好吃饭

2.不要强迫或乞求孩子吃饭

3.孩子不吃饭时不要难过

4.不要反应过度。记住,孩子的情绪、对吃饭的态度直接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待续)

den1998 发表于 2013-7-5 14:08:47

正需要这样的书,谢谢楼主

z1z1 发表于 2013-7-5 14:15:17

说的很有意思

kxdsunny 发表于 2013-7-5 15:32:43

理论看了一箩筐,吃饭还是老大难呀:(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6 20:49:11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7 22:40 编辑

小小电视迷
预防措施

1.关掉电视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父母,应该将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限制看电视的时间,有利于减少过激行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动起来

体育活动有利于刺激孩子大脑和心脏的发育。蹦蹦跳跳、骑马马或其他好玩的游戏都是在锻炼学步宝宝的身体,消耗小家伙的体力,让他晚上能更好地入睡。

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不要让孩子成为电子媒体的“被动接受者”,引导孩子喜欢上搭积木、画画、拼图等动手动脑的游戏。专注于这类游戏,能让孩子充满活力,有创造力。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使用定时器限制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2.身体力行,做一个充满活力的大人

3.表扬孩子好好运动

不应该做的

1.不要让电视成为你支开孩子的工具

2.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东西

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东西,听起来很不错,却会让“电视迷”变成松软的肉球!更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那样不利于消化,两样事情都没干好,吃饭和看电视的价值都没获得。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6 20:51:43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05 编辑

不好好睡觉
预防措施

1.用睡前“固定动作”为孩子营造睡觉的气氛

当忙碌的一天结束了要睡觉了,或者需要午休时,妈妈坚持在睡觉前为孩子念首儿童诗或讲个故事,可以给孩子营造一种吸引他睡觉的气氛。让睡前的“固定动作”成为孩子喜欢的事情。你可以用温柔的语气对孩子说:“晚了,晚了,好好睡吧,不要让睡虫来咬你。”或者和孩子聊聊白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时也许是你一个人在那里说,这没关系,孩子同样也能慢慢安静下来入睡。

2.白天充分运动

要让孩子在白天充分地运动,这样,到了晚上他的身体会自动跟他的大脑说,该上床睡觉了。

3.睡前多陪陪孩子

在睡觉前和孩子一起玩,以免让他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不好好

上床睡觉。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使用定时器来管理睡觉时间

2.让睡前准备工作变成游戏

学龄前儿童很喜欢按部就班,可能每天都要采用洗澡、换睡衣,然后刷牙的顺序。让孩子自己说出下一步应该干什么,让睡觉的准备工作变成一种游戏,而且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在控制事情的进度,他会更积极。

不应该做的

1.不要让孩子控制睡觉时间或者妥协

2.不要恐吓孩子或打孩子

不要为了让孩子按时上床睡觉而恐吓孩子或打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做噩梦并产生恐惧心理,你也会觉得难受和有负罪感。惩罚孩子,并不能让他学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你需要使用定时器,来决定什么时候应该上床睡觉。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6 20:53:36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06 编辑

爱破坏东西
预防措施
1.给孩子买可以反复拆装的玩具

学龄前儿童都喜欢把玩具拆开,然后重新装好,这样能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为了鼓励孩子玩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游戏,在孩子的游戏区放上可反复拆装的玩具,如积木、拼装玩具等,而不是那种只能拿在手里玩的玩具,如毛绒娃娃。

2.给孩子提供能用来玩的材料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用来玩的材料,如旧衣服、旧报纸,供孩子做手工,打扮自己或者娃娃,画画等。这样孩子自然就不会拿新衣服或贵重物品来做这些事情了,尽管他也不是故意的。

3.给孩子制定玩玩具的规则

孩子不是生来就明白东西的价值,也不明白怎样玩才是正确的,因此需要大人的教育。比如,你可以说:“你的画笔只能在画画本上画,不能在其他东西上画。”对于其他破坏性的行为,你可以说:“书不是用来撕的。如果你想撕东西,你就告诉我,我给你能撕的东西。”

4.提醒孩子要善待玩具

当孩子善待他的玩具时,你要表扬他,这样可以将他的破坏力降到最低。用这种方式来提醒他爱护物品的规则,并且让他对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感到骄傲,充满自信。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让孩子自己收拾烂摊子

孩子两岁以后,你就可以让他收拾自己弄的烂摊子,用行动来教他爱惜物品。2.如果孩子太小,还不会收拾,就简单地批评他

2.如果孩子屡次破坏东西,使用反省时间

如果你教育了孩子之后,他不听,又破坏东西了,你需要再次耐心地教育他;然后使用反省时间的方法,让他自己进行反省。

不应该做的

1.不要反应过度

如果孩子弄坏了东西,不要冲孩子大发脾气。你的怒气会让孩子觉得,比起他,你更在乎家里的东西。要注意,你的难过不要太过分。

2.不要过分惩罚孩子

孩子弄坏了值钱的东西,并不能给你理由去“弄坏孩子”。你没办法把孩子送进监狱,你能做的就是把那些值钱的物品收起来,直到孩子长大了,明白“值钱”是什么意思,再拿给他看。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7 06:09:00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07 编辑

乱动东西
预防措施

1.把不该碰的东西收好,或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关好门,关好柜子,关好对孩子来说一切有危险的地方,可以减少你对孩子说“不”的次数。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可以大大减少你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使用适当的批评

如果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你就要批评他,让他知道你说话算话。你可以说:“别再偷偷进爸爸的书房了!我很遗憾,你跑进来玩,把爸爸的桌子弄乱了。如果要进来,你得告诉妈妈,让妈妈领你进来。”

2.反省时间

如果孩子总是爬到厨房的桌子上(假设这是你不允许的),你就要批评他,并且让他进行自我反省。

3.孩子遵守规矩时就多表扬他

告诉孩子,你为他骄傲,因为他记住了什么是不能做的。通过表扬孩子来让孩子知道,你会注意到他的好表现,并且你希望他这么做。你可以说“你真乖,好好玩吧”,或“谢谢你,没有爬到餐桌上来”。

4.告诉孩子只看不碰

告诉孩子,有的东西他只能用眼睛观察,但是不能用手摸。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有自制力地“研究”事物,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不会让他乱动东西。

不应该做的

1.不要发脾气

如果你因为孩子不遵守规矩就发脾气,孩子就会觉得,他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获得你的注意,这样他以后就会经常采用这种方式,而这正是你所不希望的。

2.不要过度惩罚孩子

出于天生的好奇心,孩子会乱摸乱动,与其因为这个而惩罚孩子,不如教孩子如何“安全地利用自己的好奇心”——这是对孩子一生都有用的技巧。多鼓励他们做“对”的事,才是有意义的。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7 06:12:41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07 编辑

总是说“不”
预防措施

1.了解孩子想要什么

如果你熟悉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你就会知道,他什么时候说的“不”是真的,什么时候说的“不”是假的。

2.自己说“不”之前好好想想

如果你对孩子是否做某件事情感到无关紧要,就不要一个劲地对孩子说“不”。

3.少问答案只有“是”或“不是”的问题

尽量不要提供让孩子回答“不”的机会。比如,不要问孩子“是否还想再喝点果汁”,而是要问“你还想再喝多少果汁”。如果你想让孩子上车,不要问:“你想上车吗?”而是要说:“我们现在上车吧。”然后孩子就会行动!

4.换一种方式说“不”

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停下来”,而不要说“不”。

5.用“请这么做”代替说“不”

父母经常用对孩子说“不”来制止他的某些行为。比起说“不”,父母更需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假设你想对孩子说“不要在公共场所乱跑”。平时没事时,可以拉着孩子的手说:“请到我这边来。”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说的“是”上

如果孩子点头或者说“是”时,得到了你的微笑和表扬,他就能更容易学会如何说“是”。你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表扬孩子:“你刚才回答得非常好!”用表扬来强化孩子说的“是”。

2.允许孩子说“不”

有些事情,尽管孩子必须做,但是他还是有说“不”的权利。如果他不想做,你要跟孩子解释一下情况。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不想收拾蜡笔,但只要你收拾好了,你就可以去玩别的了。”这样说能让孩子明白,你已经听到了他说的话,并且考虑到了他的

感受——尽管他必须听你的。

不应该做的

1.不要让孩子注意到他总是说“不”

抱怨孩子,让孩子注意到自己总是说“不”,会让他说更多的“不”,来得到你的注意。

2.别对孩子的“不”发脾气

要记住,总是说“不”,是孩子正在经历属于他的正常成长阶段,并且很快就会过去。你在孩子说“不”时发脾气,只会让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关注;而受到关注和证明自己的力量,正是孩子想要的。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7 06:13:54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08 编辑

缺乏耐心:我现在就要!

预防措施

1.为孩子安排一些活动,让他度过“等待时间”

事先告诉孩子,满足什么条件就能做他想做的事情,并且安排些游戏给他玩,让他度过“等待时间”。你可以说:“你先玩一会儿玩具,然后我们再动身出发去奶奶家。”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培养孩子的耐心

每次只要孩子表现出耐心,哪怕只有一点点,你都要及时表扬他。如果他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给孩子解释“耐心”是什么意思。你可以说:“静静地等我清理完水池,然后我给你拿饮料。你真是太有耐心了,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

2.尽量保持冷静

如果孩子失去耐心,或因没能达成他的心愿而不高兴,你要冷静地告诉自己,他这是在学习生活中的宝贵经验:等待的艺术。让孩子看到你的耐心,他很快就会从你这里学到这一点。

不应该做的

1.不要对孩子没耐心

如果你一边急吼吼地让孩子立刻做某件事情,一边又要孩子有耐心,这样做完全是在自相矛盾。如果不想让孩子变得没耐心,你就不要这样做。

2.不要变相奖励孩子的没耐心

不要向孩子我行我素的愿望妥协。虽然有时候你会觉得妥协可以避免和孩子发生冲突,似乎更方便,但妥协无法培养孩子的耐心,只会让他越来越失去耐心,情况变得更糟。

3.不要总是拒绝孩子


不要一个劲地拒绝孩子,要告诉孩子,他可以做什么,不然孩子会觉得,他的愿望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那样,孩子会更没有耐心。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7 07:42:37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09 编辑

就是不按妈妈说的做

预防措施

1.弄清楚孩子一次能执行的指令数量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一次所能记住并执行的指令数量也会有相应地不同,要弄清楚孩子一次能记住几条指令。开始先给他一条指令,然后一次给他两条,接着是三条。比如,你对孩子说:“请把书捡起来,放到桌子上,然后过来坐到我旁边。”如果孩子可以按顺序完成每一条指令,你就知道孩子一次能记住三条指令。弄清楚孩子的能力,根据他的成长情况,来调整指令的数量和任务的复杂程度。

2.尽量让孩子多动手,允许他按自己的方式做事情

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步骤做事情,并向往掌控自己的生活,他们会尽力争取自己做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创造机会,让他锻炼自主做决定的能力,增强他的自信心。他们越是觉得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越不会下意识地拒绝别人的要求。

3.减少不必要的指令

在给孩子下达指令之前,要分析一下要求孩子这么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没那么紧要,就别老是指挥孩子。学龄前儿童需要获得足够的自由,培养独立能力。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指令要简单明了

对孩子下达的指令要尽量具体,这样他才能更容易地听从指挥。要用建议的方式,而不要用批评的方式来让孩子做事情。比如,你应该说:“现在请捡起你的玩具并放到盒子里。”不要说:“为什么你总是记不住,玩完玩具后要捡起来放到盒子里呢?”

2.当孩子好好执行了指令时,要及时表扬

如果孩子很好地听从了你的指令,要对他提出表扬。你还要表示,你欣赏他的努力,你可以说:“谢谢你,照着我说的话做。”

3.弄清楚孩子不听指挥的原因

如果孩子总是不听从指挥,你就要注意区分:是他没能力完成,还是他不愿意完成。要手把手地教他,并且对他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

不应该做的

1.孩子不听话时,不要气馁

对自己说:“我知道,孩子不愿意做我让他做的事情,但是我比他更有经验,知道什么才是对他最好的。需要我告诉孩子做什么,怎么做,他才能学会自己做事情。”

2.不要因为孩子没听指挥,就惩罚孩子

记住,你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事情,不要因为他没按你说的去做就惩罚他,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太在意他没能听从指挥。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7 07:45:22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10 编辑

爱磨蹭
预防措施

1.教育孩子做个守时的人

训练孩子守时,可以让孩子理解准时的重要性,学会为他人着想。你可以说:“我们必须快点准备,才能不迟到,别让幼儿园老师等着你。”这样说会让孩子加快步伐,并且让孩子知道守时和迟到会对他人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2.打好提前量

如果孩子在磨蹭,而你又要赶时间,这将会让你马上失去冷静,并且只会耽误更多的时间。在出门前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这样你才有可能冷静、平和地对待孩子的磨蹭。

3.制订并执行生活时间表

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有规律,他们喜欢每天按相同的顺序做事。如果固定顺序被打破了,他会更磨蹭。要定好吃饭、玩、和睡觉的时间与顺序,让孩子熟悉他每天的时间安排。定好了时间

表,就要坚持执行。让孩子明白,无论他打算怎么做,你都会按时

间表执行,不会停下来等他。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让孩子不磨蹭的小技巧

不要直接催促孩子快点,改为问一些激励性的问题或做一些简

单的小游戏,把任务变成小游戏,加快孩子的速度。比如,你们要

去外婆家了,为了吸引孩子快点做好出门的准备,让孩子猜猜外婆

家究竟做了什么好吃的;想要孩子赶快上车,可以张开双臂,让他

跑到你怀里。

2.战胜定时器

让孩子跟定时器比赛(中立的权威)比你催促他有效得多。你可以说:“看看你能不能在定时器响起之前穿好衣服。”

3.奖励孩子

比如,你可以说:“如果你战胜了定时器,你就可以在我们出发去学校之前多玩10分钟。”这样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抓紧时间能带来好处。

4.用鼓励来督促孩子做事情

通过鼓励来督促孩子做事情。比如,孩子在穿衣服时,你可以说:“我相信你能很快就把衣服穿好。”而不要一直等到他穿好衣服,你才说:“谢谢你穿好衣服。”

5.必要时帮助孩子

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有时候需要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如上车、穿衣服等)。

6.使用奶奶法则

有时候,孩子磨蹭是因为他想做这件事,而你让他做那件事,这时候可以使用奶奶法则。比如,你可以说:“你穿好衣服后,就可以玩你的小火车了。”

不应该做的

1.不要失去控制如果你因为赶时间而失去耐心,冲孩子生气,只会让孩子注意到他在磨蹭,让他更喜欢他现在的节奏。

2.不要抱怨、催促孩子

在孩子磨蹭时不停地抱怨、数落他,一个劲地催促他快点,只会让他更加磨蹭。

3.你自己不要磨蹭

如果要出门时,让孩子等着你,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并不是真心想让他快点。假若你没准备好,就不要跟孩子说:“我们已经准备好,要出门了。”


(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3-7-7 07:48:21

本帖最后由于 2013-7-8 06:11 编辑

在公共场所乱跑
预防措施

1.制定在公共场所的纪律

平时要让孩子知道,你希望他在公共场所如何表现。你可以说:“当我们在商场时,你必须时刻跟着我,不能走开。”

2.提前练习孩子和你的距离保持在一臂远之内

在出发去公共场所之前就要练习一下,好让孩子知道如何遵守事先制定的规矩。你可以说:“我们现在试一下,保证我们的距离在一臂远之内。我们看看能坚持多久。”如果他做到了,你可以说:“真好,你没有走远。”

3.及时表扬他没有乱跑

每次孩子没有到处乱跑时,都要及时提出表扬,让他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你可以说“你没有到处溜达很好”,或“你紧紧跟着我,没有到处乱跑很好”。

4.让孩子也参与到购物中来

可以让孩子帮着拎袋子或是推购物车。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是这次购物之旅的重要人员,就不会到处乱跑了。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出现问题及时批评,使用反省时间

当孩子在公共场所没有遵守规定,到处乱跑时,你要对他提出批评。这样可以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怎么做,如果他不遵守的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当你发现他没有跟着你时,你可以说:“不要走开。你一定要跟紧我。这样你会很安全。”如果他总是不听话,你可以就近找个椅子,让他坐在那里反省一下。

不应该做的

1.不要让孩子主宰你的日程表

如果孩子没有跟紧你,不要用送他回家来威胁孩子。也许回家正是他想要的,所以他会故意走开,让他的目的得逞。

2.带着孩子购物时,不要超出他能够忍受的时间

有一些学龄前儿童,能够做到紧跟父母不到处乱跑,并且坚持很长的时间,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你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他能忍受的限度也许只有一小时,所以出发之前要先考虑到这个情况。

(完结)

轻轻霓裳 发表于 2013-7-8 05:26:43

长草这本书。

dashuan77 发表于 2014-2-23 14:50:24

应该好好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书一起读”之一《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怎么办》(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