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zi.wang 发表于 2013-7-11 09:25:28

要读书,要修练!

本帖最后由 yanzi.wang 于 2013-7-11 14:53 编辑

最近看了一本罗素的happy life,具体来说是两本书,快乐生活,幸福人生。
其中有半本是讲教育的。真的相当的好。真的适合家长们去读,去修练。
罗素的教育观比较现代,因为他活了将近100岁嘛,啥都见识了。他比卢梭、洛克更接近现实一些。
而且这个版本的翻译比较通俗,强力推荐。。。
我没有全部摘抄,只选了几个章节的部分句子。
相当的断章取义,如果要看大家的思想,还是要去看书的。

罗素论教育(一)以下四种特征的结合便可构成理想品性的根据:活泼、勇敢、敏感和理智。不是说这几种特征已经足够,但却能使我们趋于完善。父母往往得益于错误,只有当孩子长大时,父母才会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若某人做了他人因恐惧而未能做的事情时,他便是勇敢的。如果她不感到恐惧,那就更好了。靠理智控制恐惧不是唯一真正的勇敢或最优的勇敢,源于意志的勇敢会引起精神错乱。应当以多少带点危险性的技巧活动来训练学生,而不应通过诸如足球那类活动。(滑板和游泳都非常非常地好)说死亡是不醒的睡眠,是最好的解释。在幼儿时期就灌输对死亡的藐视感,使行不通的。无论老幼,用很多时间考虑死亡是没有益处的。首要的是,如果你想消除孩子的恐惧,你自己先要无畏。如果你自己不能避免恐惧,那就尽力不让你作的孩子发现。而至关重要的是,要让他目光远大、兴趣广泛,这样就可以避免他在以后的人生中忧虑可能出现的个人不幸,只有这样,你才能使它成为宇宙的自由公民。游戏不是虚度光阴,如果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作严肃的追求,他们的精神很快就会崩溃。我们的生活不仅受制于现实,而且受制于希望,那种只注重事实的真理是对人类精神的束缚。扼杀儿童的幻想就是使他们成为现状的奴隶,成为拴在地上的动物,以致不能创造天堂。教育在于培养本能,而不是扼杀本能。如果孩子的权利欲在儿童时期就被扼杀于萌芽状态,他就会变得无精打采,既不做好事,也不做坏事。游戏能使孩子默默地忍受轻伤,愉快地经受疲劳。勇敢不应和凶残混为一谈,凶残是以本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为乐,勇敢是将个人的安危置于度外。罗素论教育(二)获得正当技能的人必为善,获得错误技能或毫无技能的人必为恶。如果佳偶以避免错误为主要目的,就会产生智力上的冷血动物。应当支持每一个有能力的青年男女利用知识去做某种冒险的事情。否则,所培养的人通常都是谨小慎微、毫无进取心和斤斤计较之辈。人的自我,像气体似的,若无外界压力的约束,随时会膨胀。在这方面,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孩子自己心灵上的习惯、观念和同情成为外界的压力,而不采取虐待、殴打和惩罚的形式。所需要的观念是公平,而不是自我牺牲。如果实行荒谬之极的自我牺牲,人们就会怨恨他们所为之牺牲的人,并且由于要求他人感谢,私心也许又悄悄地复原。因此,公平才是我们应当努力灌输到孩子思想和习惯中去的观念。孤单的孩子必定是压抑的或自私的——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守规矩的独生子女很可怜,不守规矩的则令人讨厌。在盛行小家庭的今天,这种情况愈发严重。财产于是根深蒂固的,一旦压制,必出危险。另外,财产欲还能培养爱护之心和抑制破坏的冲动。孩子对自己所做东西的财产意识特别有意,这种意识若被禁止,他们的建设冲动也就被抑制了。泛泛的原则是:第一,不要使孩子因财产不足而产生扭曲的观念,这是产生财迷的办法。第二,当财产有助于可取得活动时,尤其当它能教孩子办事认真时,应当允许孩子有死缠。对于快乐的孩子,鼓励慷慨并不困难,但是一个极度缺少快乐的孩子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快乐不放。孩子获得美德不是通过痛苦,而是通过健康和快乐。罗素论教育(三)养成诚实的习惯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不只是语言上的诚实,还包括思想上的诚实。事实上,不诚实几乎都是恐惧的结果。孩子发现成人对他说谎,而且对成人说实话是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开始说谎了。若能避免这种刺激,孩子就不会想到说谎。当孩子说谎时,父母应当引咎自责,而不应责备孩子。若要孩子不说谎,成人对孩子绝对诚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种谎言对孩子极不利,那就是威胁惩罚,却无意实行。对孩子始终以诚相待,会增加他对你的信任。诚实在一个虚伪的社会里有些不利,但是无畏的益处更多于这种不利。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正直、坦率、真诚和自重,就我个人而言我宁可看到他们因这种品德而失败,也不愿看到他们因奴隶的手段而取胜。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思想上和语言上都诚实,即使在社会中遭到不幸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比财富和荣誉更为重要。罗素论教育(四)有理智的父母能够产生有理智的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情,而不是责任和义务,孩子不会因为责任和义务去感谢父母。除非孩子有病,随他不吃饭饿着。这种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学习。简单的原则是:惩罚应当是你希望有关人不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你希望他喜欢的事情。我不相信教育能离开奖罚,但在这两方面都需要谨慎。第一,夸奖和责备都不应采取比较的方式,前者会产生藐视,而后者会产生怨恨。第二,责备应比夸奖少得多,可向孩子讲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第三,对于普普通通的事不应夸奖。慈祥的父母造成过于放任的环境,眼力的父母则造成压制本能的环境。惟有同龄人才能提供在自由竞争和平等合作中充分发挥本能的机会。自卑而不专横,体谅而不卑屈,最好在与同等人的往来中学习。由于上述原因,无论父母如何煞费苦心,也不能使孩子在家里获得在一所好学校里所能获得的益处。

1741664237 发表于 2013-7-11 09:46:07

写的很好,想系统看看,请问LZ有电子书没?

鲁宾兔 发表于 2013-7-11 09:48:22

受教了{:soso_e100:}

封疆大吏041010 发表于 2013-7-11 09:48:52

谢谢啦,我来看了。

以后,会连续记录吧?

缘缘 发表于 2013-7-11 09:59:49

写的真好,学习了,恩恩

cloud 发表于 2013-7-11 10:04:21

谢谢分享,要好好学习,要多读书!

dingdangfan 发表于 2013-7-11 10:22:37

谢谢分享,很喜欢!转换到实际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思考。

dashuan77 发表于 2014-2-23 14:41:46

不知道有没有电子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读书,要修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