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12 06:25:16

球球跟妈妈的蒙氏活动帖

时间:2013年9月11日
地点:家里
人物:妈妈和球球
原因:儿子2013年9月2日正式上了幼儿园,自出生以来就关注早教,从拼命的找资料,刻意的去教孩子什么,慢慢的变成了完全自由的,平等的,站在孩子后面的那个人。用我妈的话,照书养孩子就是个玩笑,把孩子当猪养才是我现在的状态。结果孩子完全成了山野上的小猴。虽然他是快乐了,可是要进幼儿园了,再把他抓回来,好难,为了这个,我特地选择了蒙氏的幼儿园。我坚信爱,自由,尊重孩子的蒙氏思想,信心满满的让儿子进了混龄的蒙氏班。结果,当然看到教材,看到课程设计,我的心凉了,这是蒙氏?号称幼儿园最王牌的蒙氏班??而且更让我愤怒的是老师竟然完全失去了蒙氏老师的样子,竟然让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学描红。反过来告诉我,我的儿子坐不住凳子。我毫不犹豫的选择逃离了这个普通班里的拔高班。再见,“”蒙氏班“”
结果:经历了这一次,我更坚信一句话,信谁也不如信自己。我放弃了儿子进蒙氏班的可能,所以,这个重任还是交给我自己吧。特意在这里开个帖。目的是记录和交流。更希望跟这方面已有建树的家长学习。
                                            
                             球球妈妈于2013年9月12日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12 06:29:23

待整理

本帖最后由 jiayu197802 于 2013-9-12 06:32 编辑

需要处理的帖子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hlight=%C3%C9%CA%CF

http://www.ebama.net/thread-38655-1-1.html


http://duona.bjchild.com/user1/14/cmd.html?do=blogs&id=431&uid=14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848&highlight=%C3%C9%CA%CF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88590&page=1#pid17228174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57549&page=4#pid17523847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1508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0881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1387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0792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1148











elegantkathy 发表于 2013-9-12 08:09:25

好用心的妈妈,学习了

晓月雨田 发表于 2013-9-12 09:01:13

按我的了解,蒙氏教育分为两个部分:蒙氏家庭环境 和 蒙氏教室环境。

家庭有家庭的活动,教室有教室的活动,两者加一起才是完整的蒙氏教育。

仅在家庭完成的活动,是无法替代教室的。


最传统的蒙氏强调最晚从会走路开始上幼儿园(最早3个月)。

美国有Homeschooling的蒙氏教育,但是前提是家里有多个孩子,或者把社区里面的其他孩子弄来一起,

目的就是减少成人的角色,强调孩子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互动以及独立。



据我考查的结果,其实北京也有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蒙氏”幼儿园,不过就是买些蒙氏教具,再好点儿的,老师参加个国内的培训拿个证书,费用立刻大涨

其实我感觉,教具之类的硬件投入相对比较容易的,而蒙氏教育和别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老师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仅是品性、对孩子心理生理上的认识,还要有得体的谈吐、百科全书式的学识。

所以最终决定幼儿园选择的,还是看老师。

如果我家小孩不上蒙氏的话,那我就会选择一个轻松愉快的幼儿园,然后在家里好好开展 蒙氏教育的家庭部分。

支持楼主的选择!

晓月雨田 发表于 2013-9-12 09:08:43

关于书籍选择的问题,请看我在此贴中的讨论:

http://www.ebama.net/thread-167062-1-1.html

关于家庭教具的选择和购买,请看我在此贴的回复: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286&page=1#pid3715314

关于儿童在家庭中的蒙氏活动,请看我在此贴中的视频:

http://www.ebama.net/thread-171253-1-1.html

以上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希望和楼主交流!

gardeniay 发表于 2013-9-12 09:47:59

爱和自由,哈哈,我很尊崇这个。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13 08:33:46

本帖最后由 jiayu197802 于 2013-9-13 10:36 编辑

关于蒙氏的一些网址
1、蒙氏工具的购买网址:Max蒙台梭利家庭教室
http://education4life.taobao.com ... 584&pageNo=3#anchor

2、旅游网站 五星汇
http://www.wuxinghui.com/

3、自制蒙氏教具的陳秀芬老師的網站
http://f19780305.pixnet.net/blog/post/25866228-%E6%95%B8%E5%AD%B8%E6%95%99%E5%85%B7-%E5%BD%A9%E8%89%B2%E4%B8%B2%E7%8F%A0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13 10:44:53

我觉得怎么说呢,国内的蒙氏,基本只能到6岁(国际蒙特梭利学校不收中国国籍的孩子,启明星的话,他们似乎不太愿意继续坚持蒙特梭利方法了,我认识的坚持蒙特梭利的管理层,也都打算或者已经出来单干了)。所以,6岁之后,如果还想上蒙特梭利小学,那真是只能去美国上了(虽然日本泰国之类的也有,但是和美国的实践水平比还是差好远)

所以,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很多人都会考虑,如果我的孩子在幼年时期采用蒙特梭利方法,与传统幼儿园出来的孩子相比,在未来的小学中学大学乃至工作中,能不能更有竞争力

我觉得还是会有的

选择幼儿园的时候,除去饮食、卫生之外,家长大多考虑我的孩子在这个幼儿园能学到什么、能不能快乐。有的家长希望“幼儿园什么也不学,高兴就好”,有的家长希望能“学些东西,但一定要素质教育”,也有家长希望能够“至少学会XXX以内的加减乘除、认识XXX字”等等。

我觉得在知识层面上,蒙氏幼儿园(3-6)还是可以满足所有家长的要求的,呵呵,无论你想学多还是想学少。
数学、写字、英文(如果是外籍主教+中文助教的纯双语环境)、生物(主要是动植物本身的名称与其部位的名称)、地理(行政地理-国家名称和国旗、地质地理-地形地貌等)、历史(时间的概念)、音乐、美术,3-6岁蒙氏幼儿园会涉及这些。此外还有由老师演示的科学试验、外出实地考察,这些是不定期的。
一般教室里面的操作是这样的
当儿童实现“正常化”(一个蒙氏概念,简单说就是通过一定的过程让儿童能够静下心来开始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过程一般是日常生活工作,比如洗手、穿脱衣服、准备食物、扫地等等)之后,老师会观察他的兴趣并引导他开始某个领域的某项初级工作,比如语言区的某项工作,老师会记录他操作某项教具的情况,时间、专注度、操作方式是否能够有助于领悟等
然后会逐渐引导他进行其它的工作,语言区、数学区、等等,根据儿童的兴趣以及敏感期。一般来说,老师绝对不会强迫他从架子上拿下哪件教具开始工作,而总是由他自己选择,除非选择了一件非常高难度的,否则都会允许他开始操作
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可能这个孩子太过偏向语言区,比如连续一个礼拜只操作语言区的各种教具,完全没有碰数学区
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刻意的邀请他去数学区看看,是否有感兴趣的教具
或者,如果老师确认孩子是在写字敏感期的最高峰(3.5-4.5通常),有可能也会采取不作为的方式,让孩子彻底投身于各种写字的工作,一蹴而就学会写字,因为这个敏感期通常来的太早,太容易错过。

这样不但孩子的兴趣和敏感期得到了尊重——主动选择的工作,学习的更快;此外还能避免孩子完全遗忘某个领域。
所以每个孩子在蒙氏幼儿园的三年中,虽然接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学到的东西却不一样,有的接触的语言工作多点,有的数学工作多点,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是老师总是会有一个把关,通过记录,保证孩子即使在最不感兴趣的方面也能够达到一个“最低要求”。

当然有的人会觉得,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应该玩,不用学写字,不用学算术,上学之后再开始学习就可以了
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因为他是一个人,一个还不完善的人,或者说拥有成为完善的人的潜力,所以他也希望像我们成人一样,能够读书、能够写字、能够看懂时钟、能够做算术、能够知道每一种花草的名字。他看到我们做这些,是带着羡慕的目光的,他由衷的希望自己也能行。
我们应该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这也是蒙氏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其实,教室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近百年来,全世界各地儿童“投票”的结果。儿童从来不去主动触碰的教具,都被挪出了教室,留下的,都是儿童最喜欢操作的。不是蒙特梭利想教孩子们学习写字,而是他们选择了学习写字的教具并自己学会了写字。蒙特梭利做的,只是不断的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点,设计出新的教具,然后放在教室里,不动声色的看孩子们对这件教具的反映。
所以,我觉得,蒙氏教具有点像“姜太公钓鱼”,没有人强迫,完全靠自发,所以更能个性化的发现每一个孩子本性中的长处并加以发挥。

我自己也认识一些家长,他们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了蒙氏幼儿园,在小学阶段则选择了公立。
此外我也和一些幼儿园老师沟通过这个问题——因为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也会“回访”一下老师,说一说自己孩子的情况。
我不打算讨论学龄公立传统教育和蒙氏教育的优劣,因为这个毕竟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
做为家长只能权衡能否接受蒙氏-非蒙氏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或者说如何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上小学后的第一个学期,的确有不适应的情形。
主要体现在:比如上课上一半站起来去倒水,且没有和正在上课的老师打招呼。孩子会告诉家长自己有压力,因为在公立传统小学,不能想学数学就学数学,想学语文就学语文,必须按照课程表的计划走
总之就是孩子已经适应了主动学习的方式,对别人牵着他鼻子走感觉不满...
但是第一个学期过后,这种情况就会消失,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许多孩子也会成为班干部,表面上看上去和其他传统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没有区别。
但是,我所知道的范围内,100%的家长和他们孩子的老师,都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表示肯定。一般三四年级会有一个突然的表现。
我认识的最大的一个孩子,上人大附小,现在考上了人大附中。因为几乎算是亲戚,所以很熟,了解的也比较多。他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长总是被班主任请去谈话,因为孩子太不服管,总是跑掉,但是很快就成了老师最喜欢的孩子:老师说他条理非常清晰(我觉得是源于蒙氏教育对做事有始有终的要求)、写字很干净、到了二年级还是三年级,数学方面的能力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谈起当时顶住班主任的压力而没有去刻意要求甚至斥责孩子、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的事,他妈妈现在还感到很自豪。
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近些年,许多小学老师早已熟悉蒙氏环境毕业的孩子的特点,所以一开始也并不会埋怨家长或者说孩子什么的。虽然我没有做过统计,但是感觉越是名校,小学老师越宽容一些,可能也是因为见得更多吧:给孩子选择蒙氏幼儿园然后再上一个五流小学的家长估计也不多...大多数还是会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小学的。
我觉得小学老师说“蒙氏幼儿园没有学过学前知识”,应该是指“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学前知识”,或者说没有按照传统教育的方式学习。
因为蒙氏的孩子没有做过“试卷”,不熟悉这种输出知识的方式。他们也不懂的“问答”,他们更习惯于在无意的聊天中让成人发现他们竟然已经懂这么多了。
所以一开始,会有一个错觉:这个孩子为什么什么都不会。
但是孩子很快就会明白试卷是什么,问答是什么,所以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家长能做的,就是静心等待,每个孩子适应的时间不同,但是在适应后,会给家长更多的惊喜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13 10:46:07

蒙氏教育核心

本帖最后由 jiayu197802 于 2013-9-13 10:50 编辑

蒙氏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让孩子自己探索而学会如何做人:
生理意义上的人(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知识层面的人(数学、语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研究能力)、
精神层面上的人(认识自我、平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对善与美的不懈追求)、
社会意义上的人(与人相处的能力、与他人的深层次交流、对他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帮助、有助于集体进步的善意竞争)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13 10:46:44

来自果爸的建议

本帖最后由 jiayu197802 于 2013-9-13 10:49 编辑

就我的理解,蒙氏教育强调的是孩子精神世界的完善,所谓教具,不过是帮助孩子完成自我构建的工具,但在国内,无论是商家的宣传,还是家长的想法,却变成了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道具,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啊......

使用教具的一大目的在于让孩子沉浸于“工作”,而家庭环境下孩子很难做到“专注”。

从蒙特梭利的观点来看,孩子的不专注,出于两个原因:

一个是没有给他提供能够让他专注的东西,没有找到他的兴趣点,或者是这件玩具/教具的难度太高或太低。

二是呈现的方式有问题。

这也是不鼓励家庭使用蒙氏教具(3-6)的原因。因为这些教具的使用需要许多严格的客观条件。

比如,必须有足够多的教具让孩子选择,同时所有这些教具的摆放有非常严格的标准,这些都是经过研究,能够让吸引孩子注意力的。

此外专门的桌子和椅子也很有讲究,桌子的目的是把一件教具与其它教具独立开来,孩子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老师的演示操作顺序完全不能错,非常有讲究,通过一定次序的操作,让孩子达到内心的平静,这才是蒙氏教具的初衷吧。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13 10:48:25

教具购买建议帖(转)

原贴来自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C3%C9%CA%CF&page=1
自从接触到蒙氏,就一直有买教具的念头。。。当时看了育儿论坛不少人的说法,有人说有必要买,对孩子有用,有人说教具没必要买,买来也是放家里积灰,小孩几乎不用。。。。。众说纷纭,自己犹豫不决,小孩快四岁半终于才下决心买,经过一番细心研究,教具到手了,我来说说我选择的原因和感受,给有这方面购买打算的爸妈们一点参考:
   1.我买的是广州的“贝聪”蒙氏教具,也算个牌子吧,至于店址就不要问我了,自己tb搜一大堆,还有很多的温州、浙江厂家也生产这个,它们之间的质量差别我就不清楚了。。。专业版的价格不菲,我买的当然是家庭版,之前担心的家庭版尺寸太小孩子不好操作的问题,我拿到了后觉得虽说是家庭版,但尺寸不算小,那个加减法板我觉得很大,乘除法板木料也不薄,尤其是数棒的质感比我想象中要好,拿手里沉沉的。。。。。
    2. 要不要感官和数学教具整一套全收呢?我是跳过了感官教具,直接买的数学教具。仔细考量,个人意见是感官教具可收可不收。因为感官类的一般是引导孩子认识大小长短轻重等,这些认识也可以用日常生活用品来演示给孩子,并不一定要用到教具,看个人需要来决定买不买吧。。。也有人说自制教具可以省钱,我觉得感官类教具里圆柱体插座、粉红塔、棕色梯挺好的,很直观,这几样自制有点难度,主要是那个逐层递增的尺寸难把握。。。但是感官类里的重量板、听音筒、触觉板我觉得没太大必要买。。。数学类教具我本来也想自制的(穷人一个。。。。),也看了一些自制教具资料,奈何我是个手工白痴,要是手巧的爸妈也可以尝试一下,其实数学类里的像纺锤棒、筹码能找到材料也不难做,乘除板、金色串珠等别的就比较难做到标准规格。。。
      3.建议不要买感官类的和数学类合一起的大套装!这类套装一般价格都是7、800块钱,价格较贵,随之的赠品虽然多,但是都是一些不大用得上的东西,没必要贪图这些小赠品去买大套装。。。两类教具一大箱很有满足感,东西一大堆,较占地方,而且感官类和数学类使用年龄不一样(感官3岁前,数学一般4岁后),其中一部分要放个好几年才用得到(加减乘除板至少要5、6岁吧),搞不好你小孩刚一开始拿到手很兴奋,玩着玩着就不玩了,慢慢“教具”变成“玩具”,你还要头疼这一大堆东西怎么处理。。。。。所以感官类的和数学类的最好分开买!先买现阶段孩子用得上的,要是觉得不错,到下一年龄段再考虑买别的类型的。
      4、怎么选择数学类教具?单件买的话,好处是可以去掉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教具,而现在店家都有专门的数学教具套装出售,某些标着早教机构用的数学班套装A-C还不错,比较科学,也符合数学学习的渐进过程(A 段是认识10以内的数量 、B是100以内的数量 10进位等、C就是四则运算了)。我本来想着先买个筹码、数棒 这些,看看能不能引起小孩的兴趣,然后再买后面剩下的数学教具,后来觉得整个数学套装价格视乎比我分开买还要便宜一点,所以把三段的都买齐了。。。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从A到B时间跨度不会太长。。。不过我去掉了数字砂板,觉得那个意义不大,省了几十块钱。。。这几天和小孩一起玩教具,感觉10以内的数量对应在我没买教具前她基本上都理解了,就是说她4岁的时候我就可以买了,不用等到现在。
       5、使用感受说不上太多,因为拿到手没多久,而且还有一些教具没用到,如果有使用过的爸妈也请谈谈你们的看法让大家参考参考。刚看了里面附送的教学光盘,挺有启发的,尤其10进位原来可以通过串珠来理解,乘除的概念原来可以通过乘除板很直观,银行、邮票游戏原来是这样拿来做加减法的。另一个就是觉得要是严格按照光盘里面老师一板正经的三段式教学法,小孩有时候会坐不住,自己家庭可以灵活处理,使用上随意些,小孩会容易接受,少些不耐烦。个人觉得蒙氏教具确实是一个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的设计科学的好东西,就是不要对蒙氏教具寄予非常大的期望,觉得说操作过了孩子就应该理解了,不操作或操作不好孩子就会理解困难什么的,说不定心态放松了反而会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大家在选择购买教具前还是要做好功课,多去了解要买的东西的作用,买回来后才能发挥这些东西的效用。自己也希望能尽量利用好这套东西,对女儿的数学启蒙有些帮助,也不枉费我费的这些脑子。。。

      ps:附送的操作手册可惜没有扫描仪,不然就扫上来给大家看内容了。。。那个光盘因为是实操视频,比手册更直观,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上传了。。。

hh001205 发表于 2013-9-13 17:52:52

有兴趣买套家庭用具,启待上楼的上传视频

旦旦妈妈 发表于 2013-9-16 01:50:37

正打算开始用呢 看看楼主的建议不错的

iceami 发表于 2013-9-23 11:16:18

\"自出生以来就关注早教,从拼命的找资料,刻意的去教孩子什么,慢慢的变成了完全自由的,平等的,站在孩子后面的那个人。用我妈的话,照书养孩子就是个玩笑,把孩子当猪养才是我现在的状态。\"

echoshen36 发表于 2013-9-24 13:40:19

我的孩子也是9月2号正式入园,特别传统的幼儿园,正在考虑下学期转蒙氏儿童之家。还在纠结中。
就怕现在上蒙氏,小学只能上5流。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4-11-4 06:24:24

突然找到自己的烂尾的贴子了,主要是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太多。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现在也多了,很多事情也上了轨道,又再一次在爸妈网查资料时才意外发现自己的这个贴子,也是源自于想实实在在的把蒙氏数学好好使用一下。从头开始吧。
跟团团聊起了蒙氏的数学,说到了老师上课,更强调孩子眼神的交流和自己的体会,老师基本是不说话的。这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说老师上课放的是班得瑞的音乐。可见我对于蒙氏的了解太肤浅了。
那堂课用的是一到十的棒。然后倒数,如果一个五的棒要想到十,还需要多少。
好思路,一般取经,一边自己开始补吧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4-11-4 06:28:15

我们正在上蒙氏课程,三项式,乘除法板,金色串珠,三角形组合,邮票游戏和金色串珠差不多意思,可买可不买,加减法没买,因为可以口算20內加减法了。我说的都用到很多,我女儿这个月末四周岁,现在在学平方和立方,蒙氏数学很锻炼思维。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6632&highlight=%C3%C9%CA%CF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4-11-4 06:33:41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

陳秀芬 演講

陳睿倩、翁靜育 整理

蒙特梭利常說,不希望大家把她的教育理念說成是一種教學方法,因她所主張的是哲學理念與教育真理,幫助我們做對的事、做該做的事。正如我們信上帝,是相信一個「真理」,而非只是一個「宗教」。那麼,蒙特梭利的教學理念有什麼特徵呢?

   

1.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

尊重兒童是指:認同兒童的情緒,了解兒童的感受。如果一個孩子被尊重,他很容易產生自信、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尊重別人;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踐踏、侮辱,總是不被尊重,那麼他很難產生尊重別人的看法。重點在於,父母親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屬品。我們平常跟孩子講話,最好蹲下來,跟他眼神相對,不要用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反過來,當孩子跟我們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仔細傾聽,雖然孩子常常說童言童語,可是一定是對他有意義,才會說出來,所以父母親要重視孩子講的話。

到底什麼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呢?怎樣拿捏尺寸才不會變成縱容孩子?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我們的社會中,對待孩子有兩極化的現象,不是把孩子寵愛過度,變成小霸王,什麼是都以「我(兒童)」為中心;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毆打、虐待、屈辱、甚至忽視孩子,很兩極化。所以,首先要釐清的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絕對不是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霸王,而是以教育的角度,關心我們的孩子,看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與內容,特別為他們設計,這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



2.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

我剛接觸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印象是:「不錯喔,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他要做的事,不是填鴨的,蠻好的。」這種顛覆傳統教育理念的方式,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基本上,孩子可以在教室裡自由走動,自由選擇他想要做的「工作」。當這項教具是他自己選擇的時候,孩子比較能維持興趣,因為「不是大人指定我做的,是我自己選的!」孩子有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提高,操作教具時也比較會有「重複」的情形發生。孩子為什麼會重複呢?因為當孩子自己選擇時,他有學習動機,他想要學會。

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最容易體會孩子喜歡重複的情況,因為孩子聽一次故事不滿足,他想要聽好多次。為什麼同一個故事他不會覺得膩呢?不只是因為孩子喜歡聽、有興趣,還有一個更深的理由,就是孩子正在學習,他想要把故事內容記住。

小孩子的頭腦充塞著許許多多的資訊,很需要組織、整理、吸收。當孩子重複操作教具時,就是在一個大腦吸收的過程中,不斷地鍛鍊他的感官與運動器官。所以,蒙特梭利的教育以自由為前提,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一般傳統的幼稚園,通常是由老師安排幼兒的課程,幾點到幾點做什麼,中間休息一下,待會兒再看老師給孩子們做什麼。這樣教育之下的孩子比較被動,什麼事情都要聽人家安排,所以到了寒、暑假,最常聽到孩子抱怨:「好無聊喔!我不曉得要做什麼。」難道孩子往後的一生都是這樣嗎?都要接受別人的安排嗎?所以我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給孩子自由,包含背後更深刻的意義,那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負責。

當然,雖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工作項目,但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假如說有個孩子選了一個對他而言太難的工作,我們要跟孩子明講:「這個教具現在還不適合你。」然後再向孩子介紹適合他的工作,引導他去學習。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蒙特梭利所提出來的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觀念。以前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現象,可是卻不知道這些現象叫做敏感期,也不曉得這些敏感期在教育上面,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人從出生到長大,有很多段的敏感期,以後我們會在「認識兒童各階段的敏感期」中詳細說明。

這裡先舉一、兩個例子。神在創造兒童的時候,就給兒童每個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在孩子一歲左右,會很仔細的看地上有哪些小東西,即使是一條小毛線、一根迴紋針、一顆小米粒,他都會撿起來,然後塞到嘴巴去舔舔看。相信很多當媽媽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可是卻不知道背後的意義。一歲多的孩子為什麼會對這些小東西這麼敏感呢?因為他要從觀察這些小東西來了解這個世界。

至於兩、三歲的孩子,他有個秩序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希望環境保持在他熟悉的狀況:每天散步的路線要一樣、洗澡的順序要一樣、餐桌的座位要一樣、東西要放在一樣的地方…。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靠這種方式來建立他的生活秩序,如果生活中有太多變化,他會覺得很不舒服。四歲的孩子不會這樣,五歲的孩子也不會這樣,奇妙的是,一旦過了那個敏感期,他就不會這麼堅持了。所以,對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若要做任何改變,都應事先告知,給他心理預備,否則就是大人單方面的問題了,因為你不了解他的需要嘛!若是了解,就可以跟他和平共處,親子間的交流就會更順暢。



4.混合年齡教學

正統的蒙特梭利幼稚園一定是混齡的,三至六歲混合教學。以我在美國任課時的觀察,蒙特梭利混齡教學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在一個蒙特梭利教室裡,一班大約有二、三十個孩子,如果有小孩弄倒了豆子,很多小朋友都會過來關心,主動幫忙。若有新來的小孩,舊生也會過來照顧、介紹環境。同學們互相友愛、互相照顧、互相學習,小的孩子以大孩子做榜樣,尤其是當大孩子做數學、語文的工作時,小的孩子在旁邊都看呆了:「哇!好厲害喔!」眼神充滿了仰慕,此時在這些小孩子心中認定一個想法:「希望我以後也要像他這樣。」「希望我以後也要做這個數學,做得這麼好。」

反過來看,有的人會問:「對小的孩子好,那對大孩子呢?」好處就是大的孩子學習照顧幼小、學習自律、作榜樣,責任感與榮譽感被激發出來,這樣的收穫是無價的。我曾經在美國觀察一個小女生個案,她三歲剛入學時,真是教室裡的一個小麻煩,什麼人都不准碰她,她有自己的領域,如果有人「越界」,就馬上打回去,什麼人都不甩,非常自我中心。可是她在蒙特梭利教室待了兩年以後,慢慢進入她的工作領域,慢慢的投入,等到她入園第三年,也就是五歲的時候,她忽然發現,自己是班上最大的孩子,咦!這下子不一樣了,榮譽感來了,每當有三歲的新生進來,就馬上過去呵護照顧,她不但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還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主動關心別人,這是在傳統班級裡所看不到的現象。



5.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蒙特梭利教育有千餘種教具,幫助孩子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具體,所以孩子學起來輕鬆快樂,自主性強,無傳統的填鴨式缺點。例如感官教具裡的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幾何教具,讓孩子從小就摸一摸,等到他將來真正學到數學的體積、面積時,就會發現這些是他的老朋友了,他有很具體的概念,怎樣也難不倒他。再舉數學教具的例子,乘法、除法都可以拿來讓孩子操作,用很簡單、具體的方式「摸」出答案來。

所以,我的女兒常常說:「數學好簡單喔!」她絕對不是吹牛,我想如果把蒙特梭利教具拿給你們的孩子來操作,結果也是一樣,你們的孩子也會說數學好簡單!記得我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我看一下國小的數學教學進度,拿三年級的測驗卷來給她試試看,結果她都會做,因為她已經了解什麼叫「位格」,知道數字的進位概念。位格就是十位、百位、千位等,當時她要算到百萬,也都沒問題,因為位格的觀念只要一弄清楚,就很容易應用。所以在智慧的養成方面,蒙特梭利的教具不論是數學、語文、科學或其他學科,都是一樣,能夠很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非常好。

品格與智慧相輔相成,有了智慧卻沒有品格,將是人類的大災難。蒙特梭利的「新兒童」讓我們看到,孩子經由專心的工作,會經歷一種轉變(正常化),從而發展出一群喜愛秩序、自動自發、專注、自律並且快樂的兒童。就如同蒙特梭利的說法:「我們的學校一開始可比擬為療養院,兒童在這兒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心智健康。」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應對進退的各種禮儀,包括開關門、接電話、接待客人、以及擤鼻涕等等,這些小事累積起來成為一個有品格的孩子,這也是我們作父母親的責任。   



6.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

蒙特梭利的教育偏重個別教學,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而設計,沒有課程表。家裡如果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親會發現,同樣都是父母所生,可是兩個孩子的個性、喜好、資質卻都不一樣。我們家的孩子差更多,老大學什麼都很快,才教她數字一到十,她一天就學會了,之後怎麼考都考不倒;老二就不一樣了,同樣的一到十,他學起來有很大的困難,我還為他設計了各種延伸變化,讓他反覆練習。這樣經過一年,他好不容易才學會了。您想,一天和一年,這其中的差別有多大?!如果我事先就計劃好課表,他能「裝」得進來嗎?

媽媽們聽了或許會很煩惱,不要課表到底要怎麼教?只有一個秘訣,就是尊重、跟隨孩子的引導,讓孩子「告訴」你。父母親從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他現在對什麼有興趣,你就趕快做學習紀錄,馬上介紹他適合的教具。舉個例子,我兒子做數學的加法板時,算1+1啊,1+2啊,他用長條木板來算加法,突然,他發現:「媽媽,有好多答案都是9!」因為他在寫9這個數字時,印象特別深刻。我耳朵一豎,立刻乘勝追擊:「真的嗎?好啊,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可以湊成9呢?從1開始,1跟什麼可以配成9?那2又跟什麼配成9?…」我和兒子兩人就把哪些數字木板可以配成9的延伸變化通通擺出來,然後,又進一步發現「1+8和8+1的答案是一樣的」,長條木板放在一起比比看,「喔,是一樣的。」就這樣,他又了解數學加法交換律的概念,原來:1+8和8+1是一樣的,2+7和7+2是一樣的。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你看到孩子有興趣的地方,跟著他就對了,孩子無形中就會透露給你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我們要做個細心的觀察者,才能夠為孩子設計出特別的教導。附帶一提,最近我碰到比較多屬於學習遲緩的孩子,或是有自閉、過動傾向的孩子,我深深覺得,這些孩子更需要父母親特別的教學設計與引導。



7.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蒙特梭利認為,教師的主要角色是一個引導者(director)。我們要好好觀察孩子,跟著孩子走,順著他可以學習的東西,把教具適時的帶進來。

做父母親的也一樣,我們要牢記,自己是一個引導者、是一個觀察家,而不是一個「教」的人。我的兩個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自己會的。」因為是他們自己從做中學會的,再用前面提過的例子來說,我兒子操作數學教具時,有幾個答案都是9,那是他的發現。孩子自己的發現,遠比大人告訴他的學習效果好,而且好上幾倍!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自己會的。」你應該把這句話當成是一句恭維,代表你教育成功的指標。就這一點來講,我們非常需要一次心靈改革,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權威角色,而要退居隱密地方,當一個成功的引導者。

在蒙特梭利幼稚園裡,可以見到這個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實。你不會聽到老師大聲喊著:「不要吵了!」代替的是,老師輕聲細語跟孩子說:「現在是安靜下來的時候。」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將來可以當老師,因為我覺得自己的音量太小,一定管不住孩子。沒想到我可以當個很好的蒙特梭利老師,這樣剛好符合引導者的形象。大人輕聲細語,小孩子也會跟著輕聲細語;你越大聲吼,孩子也越大聲吼回去,他都學你的。別忘了,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



8.配合兒童的環境及豐富的教具

蒙特梭利的教室都有精細的設計與規劃,教具擺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而且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在「居家環境的設計」單元,會有更仔細的討論,還有實際的照片可以看。你們知道嗎?誰是第一個想到在幼稚園裡,擺放適合孩子尺寸桌椅的人呢?就是蒙特梭利本人。她主張在一個配合兒童的環境裡面,需要擺放小桌子、小椅子、小櫃子,給孩子主動去使用。在這樣的環境裡,蒙特梭利說:「兒童可以脫離成人不當的干預,根據成長的定律,去過自己的生活。」

談到豐富的教具,是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必備的東西。蒙特梭利不只是一個哲學家,她還是一個實踐者,她創造發明了無數種的教具,我個人所學過的教具就有一千多種,還不包括「延伸變化」。

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所謂的「延伸變化」如何應用於不同的孩子。以我兒子學習數算0-9的數量為例(教具名稱為紡錘棒盒),他不喜歡用冰棒籤來算數量,我只好動腦筋來個延伸變化。對了,他喜歡玩小的模型軍人,那我就把他的玩具拿來取代,做成數算數量的教具,結果他真的樂意操作了。再舉一個例子,我今天拿綠豆讓孩子做日常生活教具「舀豆子」的練習,那你說,孩子比較喜歡彩色珠子,換成珠子可不可以?當然可以。所以一項教具的基本原理把握住了,根據不同孩子的需要與學習狀況,就會有很多延伸變化出現。父母親因此就會變成一個動腦筋的人,一方面觀察孩子對什麼有興趣,一方面不斷動腦筋,教具就會不斷開發出來。這也是當一個蒙特梭利老師很有樂趣的地方,因為不斷看到每個孩子的需要,就會有新東西開發出來,做父母親的也是一樣,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來特別設計。



9.摒除獎懲制度

接受蒙特梭教育的孩子,從工作中就已得到滿足和快樂,且有自尊和榮譽感,所以每天都有學習、收穫和成長,是很忙碌的工作者。物質的獎勵對他來說已經覺得沒必要了,他愛工作勝過愛糖果、玩具,他的精神早已提昇至更高層次了。

但在剛開始使用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來帶領孩子工作時,孩子很可能沒興趣,因為他還沒有養成工作的習慣。這就像剛上蒙特梭利幼稚園的新生一樣,也是混來混去,因為他還沒有找到他喜歡的教具。一旦孩子找到真正吸引他的一項工作時,他就會非常投入,那時候,你會看到孩子很專心,而且漸漸喜歡工作。到這時候,如果你跟他說:「等你做完這項工作,我就給你一顆糖果。」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因此,獎勵並沒有必要,孩子從工作中會感到滿足、有收穫,他不需要你給他任何獎勵。

至於懲罰,我們主要是指體罰,那根本都不需要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偏差的行為呢?那是因為他的能量沒有導引到正常的工作上去。我們常常看到傳統幼稚園裡有一些「小滑頭」,因為學的東西太簡單,可是又被迫要跟著大家一起行動,實在太無聊,當然只有搗蛋了。我發現,很多愛搗蛋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原因就出在他的能量沒有被導引到正常的發展方向去。所以,當蒙特梭利教室裡的孩子已經投入他的工作,很專注的時候,外來的獎勵跟懲罰其實都已經不需要。孩子自己有尊嚴,他會自動自發,他很有學習的意願,外來的動力根本不必要了。



10.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是蒙特梭利環境裡,最早介紹給孩子的工作,它包括基本動作、生活禮儀、小肌肉發展訓練、動作的控制、照顧自己、以及照顧環境等等項目,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主要目的在訓練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使其適應環境,奠定獨立生活的基礎,並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注意力、手眼協調及互助、愛物的好習性。

家有兩歲幼兒的媽媽常會發現,你掃地時,他會跟你搶掃把說:「我也要掃。」或「我來!我來!」這就是教他使用掃把的最好時機,因為這時他最有興趣。大部份說得出來的動作,如縫、撕、貼、切、拿、打、轉、剪、捲、揉、捏、走、坐、站、跑…等,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些動作的練習也都是日常生活教育的一部份。

感官教育指的是感官能力的培養,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立體觸覺等,若能在零到六歲感官的敏感期提昇其敏感度,對以後的學習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例如音感的培養,一定要趁早進行,若錯過了聽覺的敏感期,等到長大才要矯正五音不全或發音不標準的毛病,可能就會事倍功半了。



11.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學

世界上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所要教導孩子的內容就會不同。如東方人在日常生活教育要學習如何拿筷子,西方的孩子就要先學如何使用叉子、餐刀、奶油刀等各種餐具,這就是本土化教學的意義。而蒙特梭利一生因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她發現人類互相殘殺,很大原因是彼此間的不了解,所以主張跨文化的教學,使孩子除本國文化外,也具有世界觀,也能認識並進而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所以蒙特梭利認為教育是促進世界和平最好的途徑。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4-11-4 06:45:58

虽然不成器,但是也断断继继的进行了一些,说说蒙氏的一点自我感受吧。最大的受益并不是来自于蒙氏的教具,而是来自那句,给孩子自由和敏感期,让我懂得了要尊重自己的孩子。把我跟他的关系放在一个平等的状态下相处,倾听儿子的内心。因为很多时间发现,其实他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很多时间,学会了放手。也学会了给他说明理由的机会。所以,一直以来。我跟儿子都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很舒服的相处着,有着很好的亲子关系。这里要再讲一点就是,爱孩子,末必就绝对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常常见到跟孩子有着激烈冲突的亲子相处方式的父母。
其次再说蒙氏教具吧。我可能更喜欢在生活中自然的教导,将蒙氏的思维引入生活中,至于感观教具,除极个别自己无法找到的,为什么不用实际生活中的东西来随手进行呢,那不是更自然吗?过于刻意的教与生活分离。不知道将来是不是与正常的学校生活融洽的好。但是他的一些教具很好。方便,不必再到处准备。省了我们不少的事情。还有一些方法是非常先进的。值得用心的去学习和研究。我呢,不过是个外外外行。所以也说了些外行的话。真正的蒙氏,我不过贴了个边。
另外,关于数学之类。我也非常的推荐桌游。觉得更为有趣。效果也很好。有兴趣的可以结合试试。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4-11-4 06:49:29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55&highlight=%C3%C9%CA%CF
详细列出了从小班到大班的各种蒙氏内容。非常有参考价值

lslhy 发表于 2014-11-26 22:18:41

认真学习了。我家只有三套蒙氏教具。小地方没有蒙氏幼儿园,可惜。

lslhy 发表于 2014-11-27 15:10:09

楼主:正在学习你的贴。不过关于7楼你说的“自制蒙氏教具的陈秀芬老师的网站”打不开。能否给个新的链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球球跟妈妈的蒙氏活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