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yaneba 发表于 2014-4-8 21:24:56

tdc_001 发表于 2014-4-8 15: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得非常好!想转到我的日志!谢谢!

您想转就转,写出来就是为了分享的。

dashuan77 发表于 2014-4-11 15:01:18

带着孩子坐自行车经过一间小学,上面写着“学会做人”的标语,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学校好像没教过我什么做人的道理。

tombaba 发表于 2014-4-16 14:17:23

非常赞同!
但现实生活会不停的打击你,就像我以前看到的螃蟹理论,这个社会不会让你爬出这个竹篓的.

我以前也想坚持,但架不住别人都在跑啊,你能淡定?
优质的资源就在前面,你能淡定?
语文考试60分,你能淡定?
全班就你几个没有报奥赛班,你能淡定?

环境如此,你我随波逐流罢了.

wuyaneba 发表于 2014-4-16 21:05:39

tombaba 发表于 2014-4-16 14: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赞同!
但现实生活会不停的打击你,就像我以前看到的螃蟹理论,这个社会不会让你爬出这个竹篓的.



如果自己都淡定不了,怎么教孩子尽量有内涵?----不说别人,只是自己的信念。
自己求学的经历,和这几年指导孩子的感触,资源远没有学习的意愿和强烈的学习动机重要,有个清晰的目标,有比较系统的方法,课内的知识量......浮云。


wuyaneba 发表于 2014-4-16 21:10:18

至于奥数,真的没报。一来,奥数实在不成体系,也没什么数学思想在里面。做学校的选拔工具可以,但作为孩子提高思维能力,蹩脚。远不如给孩子讲讲逻辑、科学史、思想史,哪怕直接学点中学的理科。

matriix 发表于 2014-4-20 22:33:20

您的孩子问得相当好。。。您的回答恰体现应试教育的痕迹。。。

ahuiya 发表于 2014-4-22 09:29:21

先扫一屋,还是先扫天下,这是一个大问题~

wuyaneba 发表于 2014-4-22 13:41:20

ahuiya 发表于 2014-4-22 0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扫一屋,还是先扫天下,这是一个大问题~

一屋,还是天下不是问题。问题是,孩子听了别人的理想上来就挑刺儿。偏激点儿的,一屋可以挑一屋的刺儿,天下可以挑天下的刺儿。

本来孩子立志这个事儿,就是个美好愿景,我希望他对其他小朋友的愿景都有个友善欢迎的态度,这样,慢慢的,他的愿景也可以得到友善的回应。

jhx13643816195 发表于 2014-4-22 17:03:06

这位爸爸思想有深度

zmhui_wuhee 发表于 2014-6-25 10:13:42

楼主非常善于思考

猫妈家的虎妞 发表于 2014-10-8 15:59:36

我同意应试教育喜欢用标准答案去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这并不是一个被普遍忽略的问题,恰相反,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无奈。但楼主这个故事本身,我不认为和应试教育有必然的联系。孩子觉得奇怪,因为他不了解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差异,所以才不理解这个理想包含的同情与关怀,如此而已。好比中国城乡差异大,或许有的孩子因为生活中接触会觉得接济“乡下”亲友是很好的事,但在有的孩子眼里,乡下是很好玩很美的地方,为什么要接济他们?这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不了解世界罢了。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0-9 11:41:00

猫妈家的虎妞 发表于 2014-10-8 15: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同意应试教育喜欢用标准答案去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这并不是一个被普遍忽略的问题,恰相反,很多人都意识 ...

我的孩子,很清楚中美之间的差距,所以,非常崇美。但是思想上,典型的中国孩子。

这个国庆假期,和他谈了英国孩子、美国孩子的思想是什么样子-------结合他看过的原版书。

要他思考,要做个思想上的中国孩子,还是美国孩子?

我觉得,这个思考,他会进行很久,我做好了长期帮助他的准备。

萱萱和曦曦 发表于 2014-10-9 13:00:36

大环境如此,为人父母的我们也只能尽可能地丰富她课堂外的东西.

zyzlcdf 发表于 2014-10-9 16:00:27

楼主发的这个发人深省,关于孩子说的,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要别人来救这个。。这个是中国教育的成果~一声叹息。

snowwhite 发表于 2014-10-10 12:07:13

我们的教育中忽略了孩子人格的构建,虽有一些课程,但是多变现为形式。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只能靠父母的觉醒与引导了。

x0yy 发表于 2014-10-10 13:19:01

这个家长的思路好奇怪,一个很正常的话题,看他和孩子的讨论,真是扭曲啊~

若熙爸爸 发表于 2014-10-11 09:35:46

zhaojianxiny 发表于 2014-10-11 10:27:36

赞,说得好。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0-13 05:49:11

本帖最后由 wuyaneba 于 2014-10-13 05:53 编辑

若熙爸爸 发表于 2014-10-11 0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真能瞎扯淡,别什么脏水都往应试教育上泼。
至少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对孩子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即便 ...
家庭教育,当然也有问题。家庭教育缺失,所以学校的应试教育才占了上风。

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独立”看法,都是学来的、周围成人看法的表现。孩子在能够熟练运用前,不会有“独立”看法,因为没有“独立”看法生长的土壤。

这个所谓“独立”看法的出发点,是去评判,是打分,我不喜欢。

孩子,应该集中注意力于创造、分享、借鉴。这就是我的家庭教育观。

我喜欢文中美国孩子的想法,因为他的想法里,带着对自己成长的期待,带着对他人的同情,更重要,带着以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的愿望。

这也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规划未来时的出发点:先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

既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又对充满美好规划的同伴挑刺不屑,这种心态很可悲,会耽误我的孩子。这就是我的教育观。

zyzlcdf 发表于 2014-10-13 07:34:35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0-13 0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庭教育,当然也有问题。家庭教育缺失,所以学校的应试教育才占了上风。

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没有 ...

我觉得,孩子尚且没有自我判断和辨识的能力,最近不是在西非流行埃博拉病毒吗?你可以适当的和他谈谈西非人民目前生活的水深火热,并和他解释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在这当中的作用。或许他就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国家骄傲,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关爱其他的人类并与其他国家的人共同抵抗人类共同的敌人。

zyzlcdf 发表于 2014-10-13 07:38:13

猫妈家的虎妞 发表于 2014-10-8 15: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同意应试教育喜欢用标准答案去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这并不是一个被普遍忽略的问题,恰相反,很多人都意识 ...

哈哈,这个的确是的哦,不过孩子一般都很富于同情心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0-13 08:15:55

zyzlcdf 发表于 2014-10-13 0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孩子尚且没有自我判断和辨识的能力,最近不是在西非流行埃博拉病毒吗?你可以适当的和他谈谈西非 ...

他的出发点,不是为自己国家骄傲,相反,他不喜欢自己的国家,更重要,他因为不得不在这个国家而非常恼怒。

当然,自己恼怒是一回事,自己可以恼怒,别人最好不要知道,更不要同情.....同情,等于提醒他,他所处的环境很差。

zyzlcdf 发表于 2014-10-13 08:30:38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0-13 0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的出发点,不是为自己国家骄傲,相反,他不喜欢自己的国家,更重要,他因为不得不在这个国家而非常恼怒 ...

那就想办法教给他一个淡定的态度吧

西风夜凉 发表于 2014-10-13 10:11:48

本帖最后由 西风夜凉 于 2014-10-13 18:32 编辑

这真是很有含金量的帖子和讨论
不少回复的观点都认为这个case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不大,更多在于国家国情、文化等方面差异上,孩子不理解是正常的
我倒不这么看

把什么问题都一股脑儿推给应试教育当然是不善思考的一种表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过真心不要太放大家庭教育的作用,当孩子进入学龄以后,学校、老师、同学所组成的小社会的影响力是逐渐占主导的,更不论这个社会上在发生的光怪陆离的事情了

但我很理解并认同楼主所说应试教育的一种更深层的弊端。浅层看即是用标准答案来限制孩子的思维,久而久之,创造性的思维,批判性思维被压制,弱化。写不出有所感有所想的文章,对事物的看法肤浅,不习惯思考复杂的东西,容易沉溺于简单娱乐化的享受... 这些都有可能... 但更深层的很有可能是用一种简单、粗糙甚至粗暴的标尺来衡量人和事。也就是潜移默化"把孩子的评价系统压缩到一个维度",早期是分数,成绩,考取什么学校....后期是工资,单位,职位,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 来衡量一切。无穷无尽的互相比较,是这种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在这里,应试教育不是全部的因,但是是一个很大的因,这是我的想法。而且我们都在这个局里面,有的人做的好一点,有的人则雪上加霜。

“精通一切东西的价格,却无法领悟任何一件东西价值”.. 这个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无法淡定。 但我们,可以努力


.

卿小云 发表于 2014-10-14 12:42:45

我不太赞同作者对应试教育的一味抨击,因为从来是人来适应环境,不是环境适应人。
当然,做勇者做斗士也可以,只不过太过辛苦,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烧死在鲜花广场上的布鲁诺。

另外,以楼主的举例——
“多年的文字训练,我不但没有为自己的思绪找到合适的语言,反而因为要将就作文套路,把自己本来自然流畅的情感扭曲得支离破碎,难以辨认,也有可能,我的感觉、思维在形成期没有得到语言强有力的帮助,错过了发展期,于是就固定在了一个比较幼稚的状态。”

我是这么认为的,学校教育是一个最粗浅最大众化的平民教育。譬如很多孩子还是在学校教育中识字学数,如果想让孩子得到一个稍微高出平均水平的教育,指望学校教育那是千难万难。学校教育,就是保证不出文盲罢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应试作文常得高分,但应试作文的练习并不阻碍我其他文体的写作。因为我写作的营养源并不源自课本。
所以很多时候该反思的是自我,对于孩子来说,该反思的是家长。而不是什么都推到社会推到政府推到体制身上。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孩子,也有品行优秀的也有恶劣的。
学校影响固然大,但孩子一有问题就从外部反思,我认为不是一个好办法。
另外如果孩子认为自己的祖国不好,会不会就是孩子家长思维的映射?
如果家长认为学校的恶劣影响胜于家庭,只能是家庭的力量太薄弱了。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0-14 19:59:41

卿小云 发表于 2014-10-14 1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太赞同作者对应试教育的一味抨击,因为从来是人来适应环境,不是环境适应人。
当然,做勇者做斗士也可 ...

你愿意教育孩子适应环境,当然没问题.

我要教孩子的, 是分辨出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环境,要实现这样的环境,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

每个人的写作天分不同. 我举自己的例子,因为孩子有我一半的基因,非常可能这方面也像我. 你的情况, 对你的孩子更有意义.

等你的孩子到了学龄, 再留心一下现在家长\孩子关于祖国的看法. 我一直对孩子的, 基本可以称为爱国主义, 但是,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 孩子自己做过调查, 全班同学, 全部希望自己长大后,生活在外国. 希望生活在中国的,一个没有.

旺半仙 发表于 2014-10-19 22:30:26

楼主的思考力和表达力都很棒,值得担忧的问题

nn3406 发表于 2014-10-21 10:17:21

一语惊醒梦中人。教育首先应该是平等的,然后再提什么因材施教。



nn3406于2014-10-21 10:18补充以下内容:
想转发一下,不知楼主是否同意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0-21 13:00:22

nn3406 发表于 2014-10-21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语惊醒梦中人。教育首先应该是平等的,然后再提什么因材施教。



完全同意。在这个网站受了很多益,都是大家共享的。

愿意传播这篇小文,是对我的赞许,感谢啦。

Hughzang 发表于 2014-10-22 00:55:48

本帖最后由 Hughzang 于 2014-10-22 00:57 编辑

以下是个人意见, 如有错误还请包涵.

这篇文章稍有哗众取宠及崇洋媚外之嫌.

应试教育当然有弊端, 但也无需什么都往上靠.

文中提到的中国孩子对美国孩子理想的反应, 恰恰有自己的思考, 这是值得鼓励的, 无论此种思考是否符合作者的"普世精神". 乐于助人当然好, 但考虑更多也没错啊(先后顺序问题之类). 完全没必要一定要用美国孩子的观点来纠正中国孩子的观点.

另外, 孩子间私下嘲笑对方说的"理想"之类, 非常正常; 即使是美国孩子, 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但在诸如课堂上这种相对正式的场合, 如果孩子被问到对同学的理想怎么看, 多半他们会给出不一样的, "更符合大人们心理预期的"回应. 所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之文章里的家长略有些反应过度.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新发现的应试教育的另一个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