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3 07:24:32

“好书一起读”之十《阿爸教读书》(摘要)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5-3-1 10:00 编辑

      《阿爸教读书》,这是一本十多年前出版的书,当年自己是为了收一个阅读书单收了这本书。如今重翻,发现虽然语言上因为时代的印痕,部分有不适应处,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的导读书。和中学语文教科书上的导读相比,这本书会让人觉得更有亲和力,因为设计成了父子对话的形式,更深入浅出,明白易懂。读这本书,既可以让孩子了解书的相关内容,学到阅读方法,也可以让家长自己充充电,学会教子读书。

                      《阿爸教读书》
                                                                商友敬黄玉峰主编
         第一编兴趣与方法
      一为什么读书
    二 打开窗户
    三广交朋友
    四 激发情趣
    五 悟得理趣
    六 吟咏体味
    七 切磋琢磨
    八 融会贯通
    九“活泼泼”的读书状态
    十 万里路就是万卷书
    十一 从书名读起
    十二 内容提要
          十三读序读跋
    十四 章节目录
          十五 披文入情
    十六 因声求气
         十七以意逆志
         十八 知人论世
    十九 由浅入深
   廿 由此及彼
   廿一 比较和鉴别
   廿二 源流与演变
   廿三注释
   廿四 评点
   廿五 摘要卡片
   廿六读书笔记
   廿七 书评
   廿八 辨识版本
   廿九 使用工具书
      卅 藏书
   第二编 名著导读——小学部分
         一 神奇绚丽的幻想世界——《西游记》
二 歌颂农民起义的古典杰作——《水浒传》
   三 新语文的尝试和旧故事的整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3 07:28:41

    暑假到了,阿爸巴思友每天晚上同儿子巴毕灵在阳台上乘凉。有一天,儿子突然问道:“阿爸,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阿爸笑了。过了一会儿,他说:“这话要从头说起,从今晚开始,我们就议论议论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读书      读书是一种“对话”,与古今中外有学问、有知识、有经验、有道理的人对话。不断地读书就是不断地对话。读书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与作者们对话,你的知识在对话中增长,你的修养在对话中提高,你的思想在对话中充实,你的情感在对话中丰富。由于不断地对话,一个孩子成长了,长成一个知书明理的人。      真正的读书人,一天不读书就觉得空虚惶惑,他们把读书看作同穿衣吃饭一样重要。几天不吃饭,人就会生病;宋代大诗人黄山谷说:一个人只要三天不读书,就会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宋真宗皇帝说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那是用金钱美女俸禄来笼络读书人为他服务。真正的读书人却认为:书中有真理,书中有真情,书中有真趣,书中有整个宇宙、社会和人生.所以我们要读书。                                                          二 打开窗户         由于传统势力的作怪,由于考试制度的束缚,直到今日,还有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采取“关紧窗户读书”的老办法。许多中小学生在读书时是“面对课本,背向社会、自然和人生”。这样不是越读越糊涂吗?采取这种读书方式,顶多不过能死记硬背,用来对付考试,而他们所能够应付的试题也一定是糊涂考官出的死板题目。题目稍微灵活一点,他们就毫无办法。至于读书的主要目的——明理做人,他们早已置诸脑后。用这种办法教书的老师是“庸师”,是误人子弟;用这种办法读书的人只能成为“庸才”,自已耽误自己。         真正的读书,应该是透过书本,面向整个社会、自然和人生。书本不过是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缩影,是别人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介绍与阐释。这里既有客观的事物,又有主观的感受,显示着他们自已的心灵,他们的心灵也是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部分。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更要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它、理解它、体味它、评价它。有的被你吸收同化而为自己的“血肉”,有的被你推拒排泄掉——如同饮食一般。这样,既能吸收到多种“营养”,又锻炼了自己的“肠胃”。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也是正常的生活。          关键在于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用心(借助眼睛)去观察体会,用心(借助嘴)去吟咏品味。这样,你的心灵才会和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你的思想才会与作者的思想“撞击”,从而爆发出“智慧的火花”。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4 07:24:39

                         三广交朋友      你看,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本本著作,它们不是僵死的纸张和沉默的铅字,而是一个个作者在谈话。这里没有时间的间隔。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五百年前的罗贯中、施耐庵,二百年前的曹雪芹,六十年前的鲁迅,三十年前的老舍,直至今日的冰心、巴金,都在等待你去翻动他们的书页,随时准备同你对话。外国的作家也来了,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巴尔扎克,德国的歌德、席勒,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也活在他们的著作中,即使是中文译本,也好像越洋电话一般,随时准备与你交流,向你诉说一段美妙的敌事,向你表白一段心情。         所以,读书就是交朋友,交知心的朋友。在读书时,作者在书上倾诉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你作为一个读者也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倾听、去感受、去应答,同时又能吸收消化,当然也能提出自己的批评,甚至与他争辩。这样的话,读书越多,就等于朋友越多。广交天下之友,就能博知天下之事;广交古今之友,就能通晓古今之情,你就能渐渐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人,正如林语堂所说的:“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古今文章。”
                                                            四 激发情趣         当然,情趣有雅俗之分,高下之别。      
    譬如琼瑶的小说,善于编造柔情脉脉的故事,你明知是假的、杜撰的,也禁不住把心牵挂在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上,甚至被它纠缠得如痴如醉。初中女学生不免要陷入这张“别人编织的情网”之中而难以自拔。这时,你如果向她介绍一本《简·爱》,故事内容差不多,但格调情趣要高得多,她一定有耳目一新之感,她会发觉有高于琼瑶的境界,有优于琼瑶的情趣,她就可能逐步向上追求。这就是所谓“指出向上一路”。         同样是婚外恋的故事,《安娜·卡列尼娜》就会使读者感到灵魂的震颤;同样是少女失足而成妓女的故事,《复活》就会使读者掩卷深思,在心灵上有升华的感受。这是伟大的托尔斯泰本人那一颗博大仁慈的心在感动着你,他把读者高尚的情趣激发出来了。      所以说,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首先要尊重孩子们的情趣,尤其是他们的一片童心一分童趣,万万不能以“幼稚”、“无聊”加以遏制乃至扼杀。这一片童心童趣是可贵的,如果能一直保持到老,才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孩子的感情和趣味在发展过程中,家长更要时时注意,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导向高雅的方向。当他们明白了高雅的可爱之处时,他们自己会去追求的,这时你就会露出赞赏的微笑了。                                                             五 悟得理趣         情趣是以情感人,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共鸣;理趣则是以理服人,悟得一种道理上的贯通,这也是一件极有趣味的事。读书人一开始往往只求情趣,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最容易沟通;而说理就比较难一些了,因为这要通过大脑来思考,尤其是当人们厌倦了那些“假大空”的陈词滥调之后,就宁可关闭掉思想的大门,一味任情感来泛滥了。         但是,在道理上贯通的乐趣,却是更大的乐趣,当然这时也可能同时得到情趣,那就是读一些情理兼备的作品,它非但能在情感上打动你,而且又在道理上说服了你,这是双重的愉快、双重的收获。         大家都喜欢读唐诗,因为唐诗中充满着优美的情趣。          但如果是读宋代的诗,则能体味出其中的理趣了。         外国的文学作品也经常充满了理趣。如印度泰戈尔的小诗,黎巴嫩纪伯伦的散文诗,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罗斯克雷洛夫的寓言,甚至普希金的儿童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等,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引起读者的思考。         进一步,是阅读理论性的著作,通过一步步比较艰深的阅读,能“豁然开朗”,找到一条精妙的真理,能使你终身受用。虽然,在获得道理前,要花一点工夫,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获得一种道理的愉快是无价的享受。譬如当你看到孩子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抄下的不只是优美的诗句,还有哲理性的格言时,这时你会满意地说:这个孩子已经能够追求理趣了。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5 06:01:56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2 16:13 编辑

                        六 吟咏体味
         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非但应该意思好,情感优美,道理深刻,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确切的语言文字上。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能用最确切的语言来表现其思想感情。你只要一接触到它的语言,你就不知不觉地被它吸引住了,通过反复的吟咏体味,层层深入到它的意境中去。         反复吟咏体味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获得语感。                                                          七 切磋琢磨         孔夫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读书的过程中,除了要得到名师的指点以外,更要有朋友的切磋琢磨:一个人孤零零地死抠死读,非但书读不好,连性格都会孤僻。——这一点,每个家长都要及早注意。         切磋琢磨就是讨论。读书人就是对一切问题都愿意讨论的人。这就是一个好学深思能坦率陈述自己意见又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一个不断进取能随时修正自己的观点但又不随波逐流盲目听从别人意见的人。唯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分子。家长从小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成长为这样的人。                                                  八 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书要读得多。你占有的材料越多,你就越能在这么多材料之间找到共同的相通的东西,在相通的东西里钻研,你就会有“一通百通”之感,这就是“融会贯通”。      所以读书治学问就好像走进一座千门万户的大宫殿,你万万不能把自己锁在一间屋子里,而要上下左右四处探寻,才有可能把这座迷宫的途径摸清楚,才能掌握它的奥秘。不然的话,你就会被它所埋葬。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6 08:17:06

                   九“活泼泼”的读书状态      我觉得,要形成“活泼泼”的读书状态至少有两个条件:,一是客观的、有一定数量的书来使你“涵泳”在其中;一是主观的,有“活泼泼”的眼光,有“活泼泼”的思想,更要用“活泼泼”的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先说客观环境。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涵泳在童话和儿歌的世界之中,每天都能接触许多童话人物,他是幸福的。到了初中,他能涵泳在少年文艺、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之中,对他的成长也大有好处。进入高中之后,他又为自己设置了一个世界文学、古典诗词、科技常识、社会和心理读物的小书架,可以随意地在其中漫游徜徉,他就会逐步成为一个“读书人”,不管他今后从事什么职业,读书的乐趣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      再说主观的读书状态——如鱼儿在水中“活泼泼”地游泳。一个读书人最关心的是书,能从书中获得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获得最新的感受。为此,他就要四处觅取书籍和报刊。你看那些在书店里不断用眼光扫描书目,在图书馆的目录抽屉里不断用手拨动卡片的人,他一定是一个渴求新知的人。当他得到一本新书,他会随时随地翻动书页,马上进入“读书状态”。这时,他的心在书中四处腾跳飞越,这时他的思想连同感情在书页里与作者的思想情感遇合、交融、渗透乃至冲突。与此同时,还会有积极的思考、深刻的反思,还会向别的书籍求援,寻找支持和依据。      接下来,有了一些认识,孕育出某些思想观点,会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你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这是你个人的成果,是新鲜的思想果实,也是“活泼泼”的精神产品。经常处于“读书状态”的人,也就是经常处于“思维状态”和“表达状态”的人,这就是一个十足道地的“活泼泼”的读书人。这样的人,与所谓“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是截然不同的。
(未完待续)

用心重复做00 发表于 2014-8-9 15:15:19

期待,期待中....谢谢哈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0 06:28:43

                                    十 万里路就是万卷书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个十分良好的传统,叫做“游学”,就是在家里读书读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背起了行李书箱,到外地去漫游,即所谓“年逾弱冠,负笈远游”。在远游时,可以寻师访友,向高明的老师求教,与同辈的友人切磋学艺,使自己的学问日臻完善。更重要的是可以接触外界环境,认识大自然山川的辽阔壮美,借以开拓自己的心胸;在社会交往中明白许多人情事理,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个读书人可以在“游学”中,一天天老练起来,一天天成熟起来。      要提倡孩子们去读一本“大书”一一大自然和大社会。而要读好这本“大书”,首先要行路,行万里路就是读万卷书。      有眼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带他到大自然中去吸取新鲜空气,到社会中去见见新世面。每到寒假暑假,更应该有计划地伴同孩子到山水名胜之处旅游,使他们能赏识大自然的美景,更能对名山、大川、历史古迹、园林建筑以及城市风貌、风土人情等等有所认识和了解。孩子越小,印象也越深。这回去苏州,下回去杭州:今年北京,明年南京……几年下来,重要的名胜古迹都看到了,通都大邑都走遍了。孩子长大以后,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游览,或是几个同学好友结伴同游,这样延续数年,他们的兴趣与经验一起增长,眼界与见识同步提高。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0 06:34:08

用心重复做00 发表于 2014-8-9 15: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期待中....谢谢哈

假期里,读读书,陪陪孩子,时间过得快得很。还有很多想读的书,未拿起来。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0 18:52:30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2 16:19 编辑

                                    十一 从书名读起          分类是阅读的第一步。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是将所有的书分成两类:一类是虚构类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剧本等,当然也包括儿童文学作品。还有一类是阐释性的书籍,这类书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由观点、理论、假设、思索构成的。读虚构类的文学作品需要运用心灵去感受,读阐释性的知识读物主要是运用思想去分析,不同的书籍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而区分这两类书籍的最简便的办法就是看书名。      你看这几本书:《王尔德童话选》、《泰戈尔诗选》、《鲁迅小说选》、《福尔摩斯探案》……从书名上就知道它的内容是虚构性的文学作品,是故事、小说、诗。      有一些文学作品并不是虚构的,如散文中的通讯、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等等。      阐释性的书籍就不同,它不是向你提供一个环境一群人物,而是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或告诉你一种事物,帮助你进行思考从而有所认识。这类书籍有两种:一种是纯实用的,如上菱牌冰箱的说明书,它告诉你怎样安装使用调试和检修这种牌号的冰箱;又如《现代汉语词典》,你可以随时查阅某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用。这一种书我们一般不会把它当作主要的读物。还有一种是理论性的著作。理论性的著作又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历史著作,一部分是科学著作,一部分是哲学著作。历史著作当然是讲过去发生的事,但是历史学家在介绍这些事件的同时,也夹杂着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这些见解和观点,你作为读者就不得不用自已的脑子去思考。科学著作门类繁多,科学家讲述的是事物的规律性,这当然需要你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掌握一定的科学名词概念,才能读懂,但更重要的是你必须熟悉这位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哲学著作不是讲述某一类具体的事物,而是探讨一般的真理,哲学家只要求读者根据自己日常普通的生活经验,就可以证实作者所提出的论点。当然你在阅读时必须亦步亦趋地跟着作者去思考,在思考中你可以赞成可以怀疑也可以反对,但绝不可盲目地接受。你看书架上这几本书:《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些都是历史类著作;《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科学论著;《判断力批判》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经典。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读书的第一步是要会分类,而分类的主要办法就是看书名,这就好像你到别人家去访问,首先要认清门牌号码,从大门上判断你所要找的人家。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1 21:00:52

                                                       十二 内容提要         现在出版的大部分书籍,打开封面之后,在封面背后总有一小段“内容提要”,我们在借书或买书时,要习惯于读一下“内容提要”,从中得到一点初步印象。“内容提要”一般是由出版社的编辑写的,他通过这一段文字,向读者扼要地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和特点。         这里有一本英国的散文集《伊利亚随笔选》,是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里的一种。“内容提要”说:“英国著名作家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两集,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物,英国文学的瑰宝。兰姆在这里,个性毕露,披肝沥胆,尽情表露心迹。行文既富幽默感,动辄使人忍俊不禁,而动人之处,又极富感情,足以催人泪下。所有这些,正是英国式散文的真谛和妙处。作者同情穷人、妇女、儿童、弱者、残废人,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30年代我国作家梁遇春有言:对于心灵的创伤,兰姆是一剂‘止血的灵药’。本书选自这两集《随笔》,主要的作品均已包括在内。”       这一段文字,除了一般地介绍作者、书名、国度和时代背景之外,着重介绍这位作者的个性特色、行文特色和思想特色——这正是读者最希望了解的,由于对他的个性、行文和思想产生了兴趣,读者才愿意认真地阅读它,在阅读中亲自体味这些特色,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十三读序读跋          一般的书,在正文前面总有一篇“序”,有的叫“绪言”、“前言”。人们常说:“读书先读序”。什么是“序”?明代有个文人叫徐师曾的,他在《文体明辨》一书中说:“《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序”如同缫丝一样,先抽出一个头绪来。一般的作者,都是在写完一本书之后再写“序”,在“序”中,对这本书的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和目次,加以叙述和申说。          序,有“自序”和“他序”两种,“自序”是作者自己写的,“他序”,则是请别人写的,或是作者去世以后由整理者写的。看“自序”亲切些,看“他序”客观些。          至于“跋”,又称“后序”、“后记”,是全书写完后,有些末尽之意要交代一下;或是写作中有什么感想,要抒发一下,都可以写在“跋”中。读者读完了“跋”,才有一种完整的感觉,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2 14:01:57

                                                         十四 章节目录      当我们走进一座大厦时,一定会发现在电梯边上挂了一张表:一楼有哪些单位,二楼有哪些公司,三楼有什么场所……有了这张表,整个大厦的内部组织都清楚了。一本书也如同一座大厦,章节目录也就是它的组织结构表。不看目录的读者,就好像是在大厦里乱闯的人,不容易有收获。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纪传体历史书,它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一百三十卷组成。其中“本纪”详细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为止的帝王事迹,同时也把这一时期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变化编排进去了,成为有系统的编年大事记。为了补充 它的不足,在头绪纷繁的年代里,又加了一些“年表”,使头绪更分明, 眉目更清楚。再将有关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专题写到“书”里去。于是按时间顺序纵向发展的“经线”就十分清楚了。但历史事件往往发生在重要的人物身上,他又写了三十篇“世家”和七十篇“列传”,把重要的诸侯国和关键历史人物的生平活动记载下来,这是横向的“纬线”。有“经”有“纬”,一张历史的网,就严密地编织成功了。我们读《史记》,一定要看清楚这一张目录构成的网络,才不致于在历史的大海中迷失方向。      读小说也是如此。我国长篇古典小说往往都是章回体的,或是一百回如《三国演义》;或是一百二十回,如《红楼梦》,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说书人的话本,每一回都是说书人一次评说的内容,所以每一回的结束时,往往有这么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古典小说作家对回目的文字十分讲究,往往都是一副绝妙的对联,而且把这一回故事的情节提要编织在回目文字之中。       外国小说和中国现代小说则用章节的形式来写,大型的在章节之上还有“部”、“篇”。有的在“部”之上还有“卷”,“部”和“卷”都有标题。(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3 06:39:04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3 07:05 编辑

                                           十五 披文入情         将近一百年前梁启超写过一篇文章,叫《论小说与群冶的关系》,他说:小说对人有四种支配的力量,叫做:“熏”、“浸”、“刺”、“提”。      什么叫“熏”?就是“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我们一般称之为“熏染”。他说:“人之一读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飏,而神经为之营注。”譬如十六七岁的少年读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就好像进入了大侠们的生活之中,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想,无非都是武侠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或者再降低一格,十一二岁的少年儿童看动画电视片,也就是把自己的眼、耳、神经放置在这样奇幻有趣的环境中去,喜怒哀乐都由此而产生。大人也是如此,看小说也好,看电影电视也好,甚至看一幅画,听一曲音乐,无非都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艺术环境的熏染。      什么叫“浸”?“浸”就是长时期地浸泡在艺术境界之中。他说:“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人之一读小说也,往往即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何也?浸之力使然也。”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经验,花了十几天工夫细细地读完一遍《红楼梦》,一个多月时间人都是恍恍惚惚地,似乎还沉浸在大观园的环境里一般。读写得精彩的古今中外名著,都有类似的感觉。      “刺”就是艺术作品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刺激。譬如我们读到《水浒传》上武松在景阳冈酒醉遇到猛虎,心为之一沉;鲁智深在野猪林大喝一声跳出来,胆为之一壮。又譬如我们在《红楼梦》,里看到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心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一般;看到黛玉之死,连血也好像被凝结了一般。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刺激力。但不管是“熏”是“浸”、是“刺”,我们读者都是被动的。只有第四种“提”的力量,读者才化被动为主动。       “提”就是读者把自己的精神、心灵和感情,提到作品中主人公的地位,似乎你就是他,他就是你,一切悲欢都与他同享,就是所谓“感同身受”。你读《红楼梦》,好像你就是贾宝玉;你读《家》,好像你就是高觉新。……当然,不久,你会自然而然地与书中的人物分离,但在这欣赏的片刻之间,你是忘掉自己了。如果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它具有神奇的魔力和高尚的思想,你的灵魂就好像被它清洗过一般。在文学理论上叫做“灵魂的净化”。但如果这是一部低级下流的小说,它的内容诲淫诲盗,当然也会刺激影响读者,灵魂就会受到污染。所以梁启超说:“可爱哉小说!可畏哉小说!”        读书,尤其是读小说,“披文人情”是必由之路。“披文”而不“入情”;有两种可能:一是这“文”不能传情,一是你的“情”无法产生。无情的人不能读书,无情的书不能传情;反过来说,有情人读情投意合的书,当然会如痴如迷。没有这点“痴迷”是不能欣赏名著的,但仅有这点“痴迷”也只能停留在浅薄的层次,要提高一步,还需要读者的理性和分析的能力。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4 19:34:09

                                                            十六 因声求气      这就好像演员在读剧本中的台词。高明的演员非常讲究读台词,他们反复诵读,先把它读熟,然后“因声求气”,从音节之中找到这个人物角色的个性特征和当时当地的思想情感,一定要读得惟妙惟肖,这些话就好像是从角色口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才是“演谁像谁”、“演谁就是谁”,符合剧本的要求。我们读书当然不容易达到这个标准,但是,努力在音节中体味作者的神气,抓住了作者的神气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用心。      古代散文是如此,古代诗词更是如此。你读李白的《将进酒》,豪情满怀;你读杜甫的《兵车行》,同情之心顿起。这些情感都蕴藏在字句之中,不读是感觉不到的。      现代的诗文就更要细心诵读了。多读鲁迅的杂文,能感到它那股冷峻中包含着的热情,如同冰雪中的热流;多读老舍的小说剧本,会感到在他的“京片子”当中有着十分淳厚的仁人之心。.....总之,“因声求气”,书的滋味是读出来的。                                                       十七以意逆志       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句名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南宋时,朱熹对这句话注释道:“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就是说,读书的人不要拘泥于一字一句的字面上的意思,而要透过字面上的意思,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中去。怎么“深入”呢?就是拿自己的心意去迎取作者的心意.简单地说,也就是“将心比心”。所以汉朝有一位文人赵岐说得最清楚,他说:“人情不远,以己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人情不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人都有相似的心,人人都有相近的情,也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情”的意思,既然如此,作者的心意与读者的心意就通过作品互相沟通了。         当我们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透过文章中的字句,好像跟着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到日本留学的过程。虽然我们不一定遇到像藤野先生这样严格而又诲人不倦的老师,但是我们毕竟都是进过学校读过书的人,总有一些相近似的老师给了我们相同的经历。鲁迅最后说道:“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这一席话,当然是鲁迅的意思,但我们由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非但能理解,能体会他的意思;而且能把自已的心意也引发出来,也会想到老师过去对自己的鼓励和厚望。      但是,并非所有的作家都把自己的心意明白无误直截了当地袒露在作品文字之中的。有的作家在写作时,常用一些隐晦的语句,使作品显得十分朦胧,在朦胧中透露出一种“言外之意”,这就使读者为难了,有时简直不知道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只好猜测。猜测得到底对不对?有的作者早已去世了,死无对证。有时是以“今人之意”去“逆古人之志”,免不了有些牵强附会。不过,这种解释首先要尊重古人留下来的文字资料,也就是所谓“本文”,其次要尽量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时代的背景,不能随意地穿凿附会。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7 06:23:15

                                              十八 知人论世      关于读书,孟子还有一句名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著名的“知人论世”之说。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对这一位作者的著作读得多了,非但“因声求气”,熟悉了他的“神气”;又“以意逆志”,明白了他的心意志向;进一步就想同他交一个朋友,如果是古人的话就交一个“异代的知音”。为此,就想全部了解他的为人,这就要看他的传记了,在传记中,最有价值的是自传,因为它是自己写的,最真实,最可信。      《史记》当然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差不多每一个读过《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列传》的人,都想了解这位作者的生平事迹,那就可以读他的《报任安书》,在这封信里,他把自己的生平遭遇和内心的积郁,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甚至比《史记》更感人。      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也是一篇珍贵的自传材料。她在飘泊流离的暮年,用血泪的笔墨写出了一生的种种遭遇,尤其是她与赵明诚志趣相投情意绵绵的夫妻生活,真是传神极了,每一个读者都会艳羡,艳羡之后又会同情,同情之后还有许多伤感。      这两篇文章非但使我们了解了司马迁和李清照这两个人,同时也得到了关于这两个时代的知识。司马迁生在汉武帝的时代,司马迁的悲剧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司马迁的成就也是这个时代的成就。汉武帝虽然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霸主,但他却是许多悲剧的制造者。李清照生活在宋朝的乱世,她正好遇到了金人入主中原徽钦二帝被俘,南宋小朝廷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些都在她的诗文中得到反映,这篇《金石录后序》也就如同一面时代的镜子,反映出乱世一位才女的不幸身世。         除了自传以外,还有一些专门的传记家,写下了许多真实而又感人的传记。例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巴尔扎克传》,把这位法国大文豪真是写活了。每一个读过巴尔扎克小说的人,都会对他产生兴趣。如果读过这本传记之后再来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你的认识就更全面,趣味就更浓厚。英国人毛德写的《托尔斯泰传》也非常传神,是确凿可信的。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写的“三大巨人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和《贝多芬传》,经过傅雷的译笔,非但描绘出这三大巨人的精神风貌,更表现了罗曼·罗兰的独具慧眼之处。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7 06:30:44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7 06:33 编辑

                                                      十九 由浅入深       在读书求学问这个问题上,是不可能“速成”的,“欲速则不达”,许多人就是在求“速”时半途而废的。      有一种常见的毛病,就是基础不扎实,原著还没有读通,就急于去读研究的论著。比如《红楼梦》,有的人连原著都没有读过一遍,就去读那些探讨它的主题,研究它的作者之类的专著,当然不可能理解。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也有这种毛病。有一位大学毕业生说:“大学念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我们不被要求关注原著,而是念被别人总结出来的一条一条结论。我们不是被训练去学会阅够和分析,而是盲目接受。”中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考试时需要背的往往不是原文,而是它的“主题思想”等等。这样读书是读不好的。         但是,“浅”与“深”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文字的浅近和艰深,一是意思的浅薄和深刻。当然,有许多深刻的思想非得用艰深的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出来,缺乏这方面的基础训练就不可能理解它的思想,这就是“深入深出”;也有不少浅薄的作品是用浅近的语言表达的,这就是“浅入浅出”;也有不少浅薄的作品是用浅近的语言表达深刻,但用的语言却十分晦涩朦胧,叫人看也看不懂,这是“浅入深出”。最好的当然是“深入浅出”,也就是用最浅近的语言文字写出最深刻的道理,这些往往是大学者或大文豪写的名著。      所以说,读书求学问虽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但是深刻并不等于文字上的晦涩朦胧,越是深刻的思想越是要明朗清楚,这是一点也含混不得的。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8 06:20:10

                                             廿 由此及彼      如果说,上面介绍的由浅入深,是纵向的发展的话;那么,由此及彼就是横向的发展.是读书的兴趣和范围横向的延展,这也是读书的自然状态。      就以看小说来作例子。你读过了巴金写的《家》,就会很自然地想读它的续集《春》和《秋》,再接下来读他的其他小说。你读过了托尔斯泰的《复活》,觉得很感动,也会接着读他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只要有时间有兴趣,可以一口气把某位作家的作品全部浏览一遍。例如现在出版的武侠小说,有金庸、梁羽生的全集。其他的名家大师都有全集,完全可以通读一遍,对它作全面的了解。      有时,对某位作家的兴趣十分浓厚,非但读他的作品,还会读有关他的其他资料。例如鲁迅,读完他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后,再读他的杂文、随笔,进而读他的书信、日记和他的译作。这些都在《鲁迅全集》的范围之内。更进一步,可以读关于他的传记,有关人物对他的回忆和印象,还有各家对他的评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种种争议。这样,范围就扩大了。      非文学类的读物也是如此。比如你读了几篇《史记》,觉得很生动很有趣味,下定决心买一套标点本的《史记》,共十册,埋头通读一遍。这是由浅入深的纵向发展。如果你在读时对某些问题特别感兴趣。例如战国时代齐国孟尝君的事迹,你还可以读《战国策》,这就是横向发展了。为了读好《史记》,你还要读一些其他的参考书,至少你要准备一本古代的地图,以便查看书上的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买一套著名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由历史的领域延伸到地理的领域,都需要找这些领域的书籍来参考,这下,涉及的面就越来越广阔,久而久之,知识就被建成一片网络,甚至会成为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         但是,这种延伸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因为一个人的读书治学问总有一个或几个中心,在中心地区的知识比较稠密,而越向边缘地区也就越稀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自己很好地控制,不能听任兴趣漫无边际地发展,不然的话,总是处在被动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的。当然,读书也不一定为了取得什么成就,但是只在知识的大海里盲目漫游,而不知何处是归宿,即使不沉人海水之中,也不过是虚度了年华,最后博得一个“两脚书橱”的名声。      为此,就需要你对书籍和知识,有比较和鉴别的能力了。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8 06:31:22

                     廿一 比较和鉴别      读书读得多了,当然就能进行比较,区分高下,鉴别优劣。在比较和鉴别中,除了一定的客观标准之外,主观的眼光和兴趣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不管怎么说,多读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知音》篇中有这么一段话: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土娄(两个合为一字,现代汉语词典里查不到),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意思就是说:只有听过千百首乐曲,才能成为知音;只有观赏过千百柄宝剑才能识别剑器。所以要全面地观察分析文学作品,一定要多读书。看了高大的山岳,才知道小丘为什么矮:只有了解了海,然后可以知道小水沟的浅。评价作品有客观的标准,不根据私心和偏见,一定要做到心里好像有一杆公平的秤,又有一面明亮的镜子。      比较和鉴别的能力,不仅可以区分书籍的高下优劣,还能够区分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这一点似乎更重要。唐代末年,有一位诗评家叫司空图,他写了一本《诗品》,把诗分成二十四种不同的风格,有的雄浑,有的清淡,有的纤秾,有的沉着,有的高古,有的典雅……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能够鉴别诗人的风格,这是真正的知音。(有的学者认为,这部书是后人所作,作者不是司空图)同样,散文也好,小说也好,戏剧也好,甚至于学术性的著作,都有作者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显露在其中,读者能够从中看出它的风格特性,眼光就高超了,在理解上当然也比别人深刻了。      外国人有句名言:“说到趣味无争辩。”我们中国人也有句名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读书也是一样,比较鉴别与个人爱好是分不开的,只能根据自己的眼光来比较和鉴别,只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不可能强求一律,既不能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也不能随人俯仰,失去自己的主见。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19 06:42:09

                  廿二 源流与演变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人人都知道,直到今日,还有人把它搬上电视荧屏,拍成多集连续剧,盛演不衰。      这原是真实的历史,唐代诗人白居易首先根据这些史实加以神化和诗化,写成长诗《长恨歌》,同时另一位文人陈鸿,又将它写成文言小说《长恨歌传》,这才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元代有位剧作家叫白朴,将这首长诗改编成杂剧,叫《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清初,另一位大文人叫洪升,再加工改编成剧本,叫《长生殿》,故事的情节越来越复杂,虚构的成分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以后,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许多剧团都要演出这一出神话剧,但大部分观众并不知道,这出戏的剧情有这么一个演变的过程,它的源头就在于白居易的这首名诗和陈鸿的《长恨歌传》。       戏剧如此,小说也是如此。      古代有些伟大的作家诗人,备受后人的崇拜,对后人的创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宋代的苏东坡对晋代的陶渊明十分崇拜,他把陶渊明的诗,亦步亦趋地全部和一遍。杜甫的影响力就更大了,有的人一辈子研究注释杜甫的诗。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对杜甫就十分崇拜,他在危难之中,还模仿杜甫的《同谷七歌》写了一组诗。清代有些诗人模仿唐诗,称为“宗唐派”,有的诗人模仿宋诗,称为“宗宋派”。       但是,杜甫本人却提倡“转益多师是吾师”,就是要博采众家之长,如同蜜蜂一样采集百花之精华.酿成甜美的蜜糖。一般来说,伟大的诗人作家都是汇集了各家各派的长处,多方面地汲取源泉,"合百川而成大海",这就高明了。像鲁迅的杂文、周作人的小品、沈从文的小说……就是荟萃了各家之长,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自开一派,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师。

ppbaby 发表于 2014-8-20 23:02:36

挺好的。谢谢lz.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21 06:18:19

                      廿三注释         读书,尤其读古籍,要读注释,这个道理每个读书人都知道。古代的典籍,由于距离我们的时代相当久远,词句的意思不容易搞清楚,有一些专门的学者,通晓古代的语言和文化,对这些典籍加以解释,使今日的读者能够读懂,所以注释的作用是很大的。      但是,不同版本的古籍,注释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杜甫的名诗《兵车行》,第一句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是这样注释的:“《诗》:有‘车辚辚’。又:‘萧萧马鸣。’又:‘行人彭彭。’《搜神记》:‘李楚宾带弓箭游猎。”,——他是把“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等词句的原始出处找出来,使读者知道杜甫写诗的词句都是有来历的。这是古代注释家通行的办法。现代注释家则不同,他们不一定指出这些词句的出处:而是解释其意义。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这一句就是这样注释的:‘辚辚’,车行声。‘萧萧’,马鸣声。‘行人’,行役的人,即征夫。”——这样注释简明扼要,但缺点是就词释词,不能引发诗的意境。马茂元和赵昌平合作选注的《唐诗三百首新编》就把两者结合起来,他们的注释是:“‘辚辚’:众车声。《诗经·秦风·车辚》:‘有车邻邻’。邻,同‘辚’。‘萧萧’:马鸣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行人,:从军出征的人。”这样就兼顾到释义和出处,而且文字也比较简约。      有些古籍,注释的人很多,而且各人的见解并不相同。于是后来的编书人就采取“集注”的办法,把各家的见解都罗列在一起,任读者自己来分辨选择。如游国恩主编的《离骚纂义》,对屈原所作《离骚》中的一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罗列了以下各家的注释:“王逸曰:悔,恨也。言已履行忠信,执守清白,亦我中心之所美善也。虽以见过,支解九死,终不悔改。陆善经曰:亦心之所善,虽死无恨。九,言其多也。刘良曰:九,数之极也。言忠信贞洁,我心所善,以此遇害,虽死无一生,未足悔恨。朱熹曰:蕙茝二物芬芳,乃余心之所善,幸而得之,则虽九死而不悔,况但废替而已乎?钱杲之曰:九死,九死而一生,谓必死也。徐焕龙曰:蕙茝虽替己之物,而清芬可爱,亦余心之所善,即君恩之所存,故虽九死一生,其犹未以忠言获罪为悔。替余,余岂敢怨哉!王邦采曰:九死未悔,在既替上申上见得,篇中惟此处为既疏犹谏之正文。吴世尚曰:九者,数之极;九死,犹言几死也。”这八种注释全罗列出来,编者游国恩自己也表一表态:“谨按:王逸说是。朱熹仍误以蕙茝为君赐之物,徐焕龙更沿其误为之曲说。王邦采说亦凿。”——真正研究学问,就应该这样读书。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22 12:59:57

                            廿四 评点      有些学者,对古籍的原文不仅作了注释,还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评点。“点”这个字与古人读书的习惯有关。古代的书籍文字都是直排,大字是正文,小字是注释,文字之间没有标点符号。读书人在读书时随手用红笔打上一点,就算是语气上的停顿;打上一个圈圈,就是句号。这叫做“句读”(“读”音豆)。有时觉得这一个词用得好,或这一句这一段写得好,又随手在文字的边上加上逗点,或加上圈圈。有什么感想和评价,还可以写在书眉上(“书眉”又叫“天头”),这是评。评和点加在一起,则是评点。一般人读书都可以评点,名家评点过书连同他所作的评点一起印出来,就叫作“评点本”。有的学者以评点而闻名于世,如清代学者金圣叹评点古文、唐诗,尤其以评点《西厢记》《水浒传》最著名。      现代有些学者把注释和评点放在一,起,叫做评注本。如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就是又注又评,读起来十分有滋味。如他选的一首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正文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二)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一)在长江北岸,跟镇江——'京口'——相对。这是王安石想念金陵的诗,钟山是他在金陵的住处。(二)这句也是王安石讲究修辞的有名例子。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才选定这个‘绿’字;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又改为‘满’字等等。(洪迈《容斋续笔》卷八)王安石《送和甫寄女子》诗里又说:‘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送汝过江时,’也许是得意话再说一遍。但是‘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这样的评点就深入到诗文的要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读这种评点本最有意思,好像在诗和读者之间有一位高明的老师在讲解。      有些名著,评点的人很多,各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评点集中在一起,叫做“会评本”。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都有“会评本”。《聊斋志异》也有“会评本”。甚至像杜甫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一共才四百四十八个字,有人把从古到今各家对这一组诗的评论集中在一起,编成二十几万字的二部大书,名字就叫《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23 07:28:14

                        廿五 摘要卡片      1923年,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向青年介绍了这么一种读书方法。他说: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哪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立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剳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研究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抄啊,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抄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梁启超所介绍的这种方法,就是现在一般学者都在使用的做文摘卡片的办法。市面上可以买到一种文摘卡片,上面列好“题目”、“作者”、“译者”、“书刊名称”、“卷、期、页、年、月”,供你填写。下面就是“内容摘要”。每读一篇重要的文章或一本书,都可以制成一张或几张卡片。书读多了,卡片记载成一叠,可以分门别类加以保管。考究的还可以买一个卡片柜,里面有许多抽屉,每个抽屉里可以保存一类主题的卡片,在需要查阅的时候,只要把这个抽屉打开,取出卡片,一张张翻阅有关的材料就可以找到,讲课也好,写文章也好,资料都是现成的。如果还要进一步查找,可以按卡片上的记载,再去翻阅原文或原书。      有些学者,年轻时就开始做卡片搞摘录,一年年积累,有做成几千几万乃至几十万张卡片的,这些摘录卡片就成了他的一笔宝贵的学术财富。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24 08:31:06

                            廿六读书笔记      会写读书笔记,是学会读书的一个标志,所以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当然,养成这个习惯,需要有个过程。         一般的中小学生,往往先采取摘抄佳句的办法。当他们读了一本好书或是一篇好文章,就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记下书中的佳句或者警语,天天读天天记,养成了习惯,半年一年记满了一本再换一本,从小学到中学,能积累好几本摘抄本。         时间久了,觉得这个办法太单调,打开摘抄本,上面全是人家说的话,一点自己的意见也没有。于是把摘抄本变成“对话录”,在摘抄下来的佳句警语之后,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或是表示同意,或是表示反对,或是加以延伸,或是加以消化。“对话录”式的笔记,是读书人进入到自觉自主状态的一大标志。不管自己的话说得多么幼稚,多么片面,甚至错误,但表达自己的见解,总是值得鼓励的。      接下来,就能写“心得式笔记”了。“心得式笔记”用不着再摘抄原文,直接就把自己每天的读书心得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就成了一本本的读书笔记。差不多每一位饱学之士,都有做这种“心得式笔记”的经验。      例如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就留下一部皇皇巨著,叫《日知录》,就是他每日的读书笔记。全书有三十二卷,内容包括经术、吏治和博闻三大部分,一共写了三十多年。这部书内容非常丰富,每论一件事都能贯穿经史,旁征博引,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加以验证。每件事都要穷根究底,考证辨别其中的是非得失。后来的学者还专门对此书加以考订阐释,编成一部《日知录集释》,成为学术性的名著。       与顾炎武同时的另一位大学者王夫之,也有一部名著,叫《读通鉴论》,这是他读历史典籍《资治通鉴》而写下的读书笔记,在这部读书笔记里,他评论了历代政治的利弊得失,也评价了各种类型的历史人物,同时也寄托他反清的民族思想,希望人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用笔记的形式写下自己的见解,是我们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好办法,“笔记”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文体,唐宋以后,差不多所有的文人学者,都留下多少不等的笔记,其中有逸闻佚事、史实典故、诗话词话,甚至还有小说故事,但数量最多的还是读书心得。这种习惯一直沿续到今日,如当代著名的大学者钱钟书,他的闻名中外的巨著《谈艺录》、《管锥篇》,就是用笔记的形式来表现的,当然,这样的笔记就不只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能写成的,而是综合了古今中外许多著作中有关某一问题的见解,加以比较和评析,从而找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26 18:27:33

                                                               廿七 书评      由写读书笔记进入到写书评,是读书人进入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写书评并不只是书评家或者专家学者的事。正如每一个电影爱好者都可以写影评一样、每一个读书人都可以写书评。只要是自己的真切感受,是自己独得的见解,每个读者都可以成为评论者。       书评怎么写呢?先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叶圣陶先生有一篇短文章,叫《我如果是一个作者》。他说:“我如果是一个作者,我如果写了一本书,希望写书评的人第一要摸着我心情活动的路径。在这条路径里,你考察,你赞赏,发现了美好的境界,我安慰地笑了,因为你了解我的甘苦。或者发现了残败的处所,我便不胜感激,因为你枪杀了我的缺失。       “书评是写给作者看的,假如没有摸着作者心情活动的路径,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与作者的书全不相干。同时书评是写给读者看的,读者读的是这一本书,假如没有摸着作者心情活动的路径,无论你搬出社会影响的大道理或是文学理论的许多原则来,与这一本书全不相干。”      ——叶圣陶的这些话写得很平常也很实在,书评就应该这样写:先通过阅读摸着作者心情活动的途径,然后把自己的种种体会写出来,也就是袒露自己心情活动的途径。精彩的、恰到好处的书评就是作者与读书人心情的相遇,在相遇中袒露自己的心情。所以说,在阅读中把自己的心情隐藏起来的人是读不好书的。      除了自己能写书评以外,读别人写的书评也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活动。如果这本书是自己读过的,在别人写的书评中可以验证自己的感受。叶圣陶先生说:“这种批评对于读者比较有意思。读者看过和自己的印象相合,固然有得所印证的乐趣,如果和自己的印象大相径庭,也可以把过去游踪重行回味一下。”我要补充的是:在这种“回味”中,也可以纠正自己阅读中的失误,更可以坚定自己最初的看法。
      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而是先读到书评,也能引发自己阅读的兴趣。我们平时在报刊上,经常可以见到书刊评介的文字,这些文字只要是认真负责而不是“抬轿子吹喇叭”或是“戴帽子打棍子”的,都可能成为我们读书的向导。      30年代,有卡位杰出的书评家刘西渭(即李健吾),他说过:“假如有一天我是一个批评家,我会告诉自己:第一、我要学着读书;第二,我要学着领受;第三,我要学着自由。同时,假如有一天我是一个创作家,我也要告诉自己:第一,我要学着读书;第二,我要学着领受;第三,我要学着自由。"由此可见:读书——领受——批评和反批评的自由,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的权利和义务。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8-31 06:28:07

                                          廿八 辨识版本      读古书,要讲究版本;读现代的书,也要讲究版本。因为现在伪劣产品太多,在书籍中盗版书大量存在,充斥于市场。有的书即使是世界名著,也被一些不法书商盗版发行,或是斩头去尾,或是错字连篇,使读者极容易上当。所以,我们读书时,先要看清楚这本书的版权页。      版权页是出版者的一个通告,通常放在扉页背面下部居中的位置。版权页上应记载:(1)书名(或刊名);(2)著作人姓名(或笔名);(3)出版者和印刷者的名称及所在地、发行者的名称;(4)书刊出版营业许可证号码;(5)出版年月与版次、印次;(6)开本、印张、字数;(7) 印数;(8)定价;(9)中国标准书号。这里所说的书号,在1987年以前叫统卡书号,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的书号为11018.123。其“11”是说明这部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的第“11”大类,“018”是出版者中华书局的代号,“123”是该出版社出版的第123种书。1987年以后改用中国标准书号,在书号前有国际标准书号的标志(ISBN),或国际标准刊号的标志(ISSN),没有这一标志就不是正式的出版物。      但是,许多狡猾的盗版书制造者,也在他们的书中仿造了正式出版物的版权页,也有伪造的统一书号或标准书号。怎么识别呢?最好的办法是读一页两页,如果发现一页中错字相当多,就有可能是盗版本。还可以将全书翻一翻,如果纸张质量很差,尤其是墨色浓淡不匀的,就不太可靠。      还有一点经验,就是名牌出版社出的书一般比较可靠,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他们比较讲究质量,不仅书稿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是印刷装帧等也相当讲究,校对也比较严格,因而错字很少。      至于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对于书籍的版本尤其要注意。许多著作有初版,有二版,有修订本,内容都不相同,甚至大不相同,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造成失误。例如《红楼梦》的版本就非常复杂,比较流行的有“程乙本”(即清代乾隆壬子年同程伟元第二次用活字印刷的本子)、“程甲本”(即程伟元在乾隆辛亥年第一次用活字印刷的,,已经残缺不全)、“脂本”(即由“脂砚斋”评点过的抄本)和“戚本”(即书前有戚蓼生写过序言的石印本,只有前八十回)等6这四种版本的内容都不相同。真正研究《红楼梦》的人,至少要通读这四种版本,还要互相参校,才能把它的内容搞清楚。       一般的读书人,总是希望读到最可靠最实用的版本。如《史记》,尽管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是目前最实用最可靠的则是中华书局1959年开始印行的标点本。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5-2-23 17:29:02

                廿九 使用工具书         工具书就是比较完备地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资料、事实,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供读者检索查考的图书。我们对工具书没有必要一页页地阅读,但是要常备在左右,不时加以查考。有了它,心里不慌,一般的知识性问题,一查就有答案。对于一般的读书人来说,应该准备哪些工具书呢?         第一类是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意思的词,就应该马上查字典词典。中文字典词典有小型的,如《新华字典》、《中学生词典》,常见的字词都收在里面,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中型的如《现代汉语词典》,既能查字,又能查词语,最为实用,高中生一般都是人手一册。比较大型的如《辞海》、《辞源》,除了能解释字词的意思之外,还顶得上一部简明的小型百科全书。最大的,当然是大百科全书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从1980年开始出版,第一版已经出齐,每一门学科为一卷,共七十四卷,总条目有十万条左右。每一条目包括标题和释文,释文分成定性叙述、基本内容和参阅材料三个部分,有的条目还加上参考书目,有的还附有插图。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是美国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目前我国已有十卷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译本。这两种百科全书,一般的图书馆都有,可以随时查阅。家庭内,最好能备一部《辞海》或是《辞源》。至于从事不同专业的读书人,还应该备有该专业的辞典,如《哲学大辞典》、《教育大辞典》、《心理学大辞典》、《物理学大辞典》等。当然,还应该有“英汉”、“日汉”、“俄汉”等词典,以便查阅外国词语。         第二类是各种书目索引等。一个人要想认真读书治学问,首先应该探明治学的途径,而这一条条途径就是由一部一部书组成的。有些学者专家为了向初学者提供方便,往往开了一份份书目,其中有必读书,也有选读书,可以作为参考。例如,清代末年;有一位学者张之洞,写过一部《书目答问》,鲁迅先生说:“我以为要弄古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月答问》去摸门径去。”新的书目例如《大学文科书目概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共分十个大科目,如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共收集了近千种图书‘对每种书均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些书都在大学文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基本上都是该专业的必读书。      索引又称通检、引得。就是将图书、报刊中的篇目、词句、主题、人名、地名、书名、事件及其他事物的名称,分别摘录出来,注明出处,供人查考。比如,《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就将正十四史的《纪》和《传》中所有的人名都按四角号码的顺序编排好了。你要了解古代人物的生平行事,只要在这索引中一查,就可以看到他列在二十四史的哪一部分的第几卷第几册第几页中,然后再去查原书。有了这本索引,就方便得多了。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5-2-24 09:04:02

                                                 卅 藏书         一个人读书,越读越多,越读越有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买书,书买得多了,放在书架上,一架放满,再添一架,成了书房、书斋,藏书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大兴趣爱好      藏书首先要会选书买书,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靠的是实践。一开始,当然是买自己喜爱的,或者是市面上流行的,根本不懂得它的真正价值,是不是值得收藏。善于藏书的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经历:         一是书读得多,知道哪些书是重要的、必备的、有保存价值的,还知道哪些书编得精,印得好,装帧讲究,是所谓“善本”。二是经常到书店去走走。善于买书的人叫“淘书”,如沙里淘金一样,每买一本书,都要反复观察,衡量,看看这本书的内容,外观和它的定价是不是相符合。如果内容和外观都不足取,定价再低也没有买的必要。如果内容和外观都不错,而定价太高,超出了自己的负担能力,暂时也只能割爱。只有那些价格相当的书才是自己猎取的范围。一旦遇到一本自已喜爱已久,而价格又不贵甚至十分低廉的书时,狂喜之情顿生,当你怀揣着这么一部书回家后,挑灯夜读,这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当你的藏书具有一定规模之时,你会十分钟爱自己的这间书屋。因为四壁的图书满架,就好像古今中外的哲人学者作家都包围着你,陪伴着你,可以与你作长久的交谈。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5-2-25 11:43:22

                           一 神奇绚丽的幻想世界                                                ——《西游记》
      “我且问你:大闹天宫的故事有什么含义?”巴毕灵被阿爸一问,才发觉自己答不上来,巴思友便接着说:“书中的玉皇大帝凶恶残暴、昏庸无能,同当时的几个明朝皇帝类似,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映了人民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反抗和斗争。鲁迅先生说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真是一语中的,《西游记》借助了神话形式,对明朝中期黑暗的社会现实作了有力的讽刺和鞭挞。"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西游记》还以强烈的色彩、神奇的故事、绚丽的想象给人以永久的魅力。写孙悟空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芭蕉扇扇着人能飘出八万四千里,还能熄灭火焰山的大火,缩小了能噙在口里;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变小了可以藏在耳朵里,这些宝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正是在这种精妙的艺术中,作者或善意地嘲笑、或辛辣地讽刺、或严峻地批判。猪八戒的好吃懒做、贪财好色、挑拨进谗,跃然纸上,使人忍俊不禁;而孙悟空的勇敢坚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爱憎分明,则是青少年值得学习的品质。’      “对了。我们读《西游记》,还可学习它的语言艺术,《西游记》取了民间说唱和口语的精华,读起来不难理解,而且别有趣味,这方仅仅看电视和连环画所看不到、学不到的。如作者写人物往往寥寥几笔,便栩栩如生,猪八戒吃人参果,唐僧查问时,他抢先回答:‘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用‘不晓得,来为自己开脱,只有猪八戒才说得出。因此《西游记》的语言艺术具有极高的成就,流畅明快,生动幽默。"    “我一直认为有些古典名著那么一大本,读起来吃力,看看电视剧,效果是一样的。现在才知道,这是大不一样的。"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5-2-26 18:59:32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5-3-1 09:47 编辑

            二 歌颂农民起义的古典杰作                                                                         ——《水浒传》
          巴毕灵看见阿爸在灯下聚精会神地看书,便过来瞧瞧:“哟,你在看《水浒传》 ?”       “这有什么好看的,我们电视剧看过,连环画也看过,还不就是这么几个人,武松、鲁智深、李逵、宋江……”       “是这么几个人物,但是,你知道不知道,这些人物为什么会给你如此深的印象?”      “这就需要读原著,刚才你说的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没有一个读者不喜欢的,原因是他们都具有纯朴善良的心地、坚定不屈的意志,除暴安良、锄强扶弱的品质;除此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的艺术成就,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些情节环环相扣,既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又表现了惊心动魄的场面。比如只要一提起武松,就会使人联想到‘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系列扣人心弦、刀光剑影的精彩场面,让人回味无穷。也是人们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话题。”      “《水浒传》是古典长篇小说,我们能读懂吗?”      “这不用担心,《水浒传》的语言是在普通民众语言的基础上经过独具匠心地艺术加工而成的,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而且人物语言也高度个性化,在三十八回戴宗引李逵见宋江的一段,我读给你听:           “李逵说话直爽粗鲁,看见面前的人长得黑,就说是黑汉子,戴宗责怪他粗鲁,他还不理解,当他得知这是宋江后,还不知道客套一番,仍称他‘黑宋江’,这里简直把个李逵写活了。再看戴宗,他是个小官吏,称宋江‘官人’、‘仁兄’,斥责李逵‘犯上’,真所谓‘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鲁迅语),李逵和戴宗两人的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惟妙惟肖地跃然纸上。”      “我懂得了,阅读有电视、连环画不能替代的更大作用。”      “还不仅是这个作用,《水浒传》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的腐败,如书中的高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代表,在各地各级官僚中都有他的狐朋狗党,他们狼狈为奸,压榨和剥削人民;恶霸西门庆,结交官府,残害百姓,作恶多端。整个封建社会暗无天日、民不聊生,这就迫使人民起来反抗,‘官逼民反’是《水浒传》的一条主线,《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巨著。”“它可以作为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补充。”    “对。”
(未完待续)   

小达人 发表于 2015-3-1 09:58:34

三 新语文的尝试和旧故事的整理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这《故事新编》和《东周列国志》内容一样吗?”    “我们先来看《东周列国志》,它是由明朝末年的冯梦龙和清朝乾隆年间的蔡元放删改编定的,共一百零八回,叙写了春秋、战国时代五百多年的大部分历史故事。但它有两大缺点:一是冯梦龙、蔡元放在编写时都要求事必有据,不脱《左传》、《国语》等史书,而不注意语言艺术,文学价值不够高;二是头绪过于纷繁。林汉达先生把写历史故事作为一种对‘新语文的尝试和旧故事的整理’,为此下了一番苦功夫,不仅保持了历史原貌,而且文句流畅明白,形象生动,脍炙人口,有其独特的风格。在结构上也不遵照正统的周天子的纪年,而是用几个6大环,把整部书串起来,先是郑庄公,再是五个霸主,接着是四公子,最后是秦国。‘大环’里头还有许多‘小环’,用林汉达先生自己的话说:‘这么一来,千头万绪的东周列国故事,读起来就比较清楚了。’这样林先生的《故事新编》完全克服了《东周列国志》的缺憾,成为一本有特色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历史故事书。”    “林汉达先生除了删去一些宣传封建思想的篇章,共编撰了一百八十多个十分有趣有意义的故事。从中我们能够了解东周五百多年的许多历史知识,像分封诸侯、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秦国楚国的兴起、诸侯的互相兼并、七国争雄、秦国统一天下等。同时,我们可以了解、认识许许多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满腹谋略的郑庄公,大义灭亲的石碏,智勇双全的曹刿,辅助齐桓公兴国的管仲,还有孔子、孙武、吴王夫差、伍子胥、越王勾践、范蠡、西施、苏秦、张仪、廉颇……"    “哟!这么多人物,真让我大开眼界。”    “是呀,读这本书可以大大地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也可以学到许多优秀品质,而且对学习语文也有极大帮助,特别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成语都能在这部书里为它们找到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如:一鼓作气、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图穷匕首见、卧薪尝胆……”
(未完待续)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好书一起读”之十《阿爸教读书》(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