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_1980 发表于 2014-11-28 10:29:13

说说我家的国学进展

本帖最后由 cindy_1980 于 2014-11-28 10:38 编辑

      

      说说我家最近的进展,孩子现在快3岁半了,开始接触古诗和《三字经》是从2岁左右开始,我个人很喜欢古诗词(在这个版块这么说有些心虚,这里有太多国学厉害的家长),所以也愿意带着孩子背背古诗,《三字经》前面能背诵了,古诗类在2岁半左右能和妈妈对30多首,但是中间经历了瓶颈期,就是发现有阵子孩子会忘记之前背诵过的,有阵子是灰心的,但后来重整思路后觉得国学启蒙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过度追求短期效应,即便能背诵很多,不代表孩子以后不忘记,所以以平和的心态来进行国学的启蒙学习,从今年夏天开始先是每天早上起床听《三字经》、《弟子规》,有剩余时间就继续听金龟子版的古诗,这个版本好在声音有亲和力,而且后面带解释,配乐也不错,缺点是古诗少了点儿,晚上回家在读完英语故事后,有时间讲讲《弟子规小童话》,这套书不错,画的很可爱,故事也简单易懂,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惊喜的发现之前忘记的很多古诗又能记起来了,而且有时候高兴了会自己弄一段古诗什么“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或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什么的,反正兴致来了就溜达出来几句,有时候还自己特意把里面的词改改,改成能应景的。听了一阵子之前的材料,妈妈觉得材料可以换一下了,反正也不要求全记住,能让她喜欢有兴趣是最重要的,考虑了一下她对诗词对仗的很感兴趣,但是古文类是不是也应该听听,再就是《三字经》、《弟子规》我也没想她现在全文背诵,于是开始寻找适当的材料,之前听得也是育龄童的《三字经》、《弟子规》,觉得不错,在资源版块一搜,发现原来育龄童的材料很全,至少对我家这小娃目前是绰绰有余的,启蒙最初一般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我之前也不觉得《百家姓》有什么用处,但是考虑是不是也应该知道些,不强求背诵,听听吧,又选了育龄童里面没听过的一些古诗,再就是我觉得之前她是对对仗的东西感兴趣,但有很多好的古文是不是也应该接触一下,去年我带她背过《爱莲说》、《陋室铭》还有近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她还算喜欢,这次选择了难度大些的《桃花源记》、《师说》、《醉翁亭记》,想着如果早上有时间顺带听听《千字文》,这些材料选好以后,换了早上的音频,结果是闺女对《百家姓》非常感兴趣,天天等着找自己的姓,妈妈、姥姥、奶奶的姓,每天早上听一次的情况下,没几天就记住了前面的一段,古诗类的都挺喜欢,包括长长的《春江花月夜》,插一句,育龄童的《春江花月夜》真好听,妈妈也好喜欢。但是《将进酒》、《醉翁亭记》拒绝听,好吧,不勉强,妈妈也觉得这个版可能不太适合她现在,《桃花源记》、《师说》还行,妈妈还没有去给她仔细解释,只有她问的时候个别句子给说一下,妈妈是希望借助这种不对仗的古文,让她不要把兴趣局限在对仗的材料上吧,当然《师说》里面有些深意她现在不好懂,慢慢来吧。《千字文》对她来说真心是难了,对妈妈来说也难,惭愧的说,《千字文》妈妈也没都懂呢,估计要花大力气备课。《笠翁对韵》周末也听听,非常好听。
       写的真心有些乱七八糟,大家见谅。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妈妈会继续努力,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不能只停留在范听上,下一步妈妈会努力备课,继续和闺女的国学旅程。

附国学小楼地址:http://www.ebama.net/thread-154674-1-1.html







xuke_neo 发表于 2014-11-28 13:37:17

加油,没有白费的努力。

xinyi1020 发表于 2014-11-28 22:19:12

kindgrass 发表于 2015-2-13 12:09:25

这么早就学了啊,佩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我家的国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