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watudou 发表于 2015-3-25 23:00:46

关于《弟子规》的争议

弟子规是否应该作为幼儿普及教材,有很多争议,尤其杨早,观点鲜明,很多人扔砖,但仔细看看,发现很有道理。因为文章比较长,部分摘录转载过来,供大家参考。

把《弟子规》直接等同于传统文化,还是一种简单化思维。《弟子规》诞生于清康熙年间。即使我们不把中国历史说成“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那么绝对,清代也绝非一个文化昌盛的时代,相反,出于异族统治的意识形态需要,有清一代在思想上的控制远超前代。传统文化,主要是指汉文化,还是多民族文化?如果是汉文化,则在清代,汉文化群体性的被压抑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产生,被广泛用于中下层启蒙的《弟子规》,是不是一本加强思想一体、钳制自由多元的教材?

推行《弟子规》的逻辑有三层:
(一)它的不可替代性。《弟子规》是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不学《弟子规》,就没法亲近传统文化?(二)它的可操作性。《弟子规》里面的规范,在当下现实中,是不是都该做,也能做到?(三)它的有效性。是不是真的能“学好《弟子规》”,就能“做好中国人”?


第一点就很存疑。中国传统社会教育从来是分层的。士农工商,士这种治人的“劳心者”,与农工商这些治于人的“劳力者”所受的教育,所用的教材,并不一致。当下奉为传统教育圭臬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其实是用于中下层“劳力者”的教育为多。
这里只举一例,就是大家熟悉(邵老师当然更熟悉)的鲁迅与三味书屋。

周家只是一般的士绅家庭。而周家的规矩,子弟发蒙,不读《三》《百》《千》,一开始就读《鉴略》,然后就开读《学》《庸》《论》《孟》这四书。

还有一个例证,我读清代的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从未见有人提到《弟子规》,更别说在文人生活里出现了。到了民国诸军阀提倡“读经”,也没见有《弟子规》列入其中。说《弟子规》代表传统文化,很难让人信服吧?

再说它的可行性。我上篇文章因为讨论家庭关系,所以特别关注分析它的“首孝悌”。很明显,里面很多观念,在当下社会既不可行,亦无必要。为了一半的好肉,就要去吃一颗烂了半边的果子?如果《弟子规》就此湮没不传,咱们的儿童教育,是否就会在迷雾中失航?

说穿了,《弟子规》就是清朝的一本《儿童行为规范》,它与当下中国的《小学生行为守则》内核很相似。以宏观言之,它们的共同问题,倒不全在于哪条哪款的具体谬误,而是我说的“单向要求”,只要求对象如何如何循规矩,如何如何正言行,而无一字涉及被规范人的权利。《弟子规》无比地偏向父母和“长者”,鼓励学的人“多年媳妇熬成婆”,混成长者再来规范下一代。这非常不符合现代社会自由平等的伦理标准,也是“五四”新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传统家庭最不满的要点之一。


引一段青岛国学学会副会长张轶西的话,蛮中肯綮的:《弟子规》规诫太多。“完全权威”教育压抑了孩子的独立思维和思辨能力。教育最忌讳灵魂的压迫,《弟子规》属于国学的识字教材。不少学校教育有误区,他们认为学生不易驯服,希望通过推广《弟子规》里的训条让他们听话。我一直把国学当作教育解放的利器,而不是束缚大脑的钝器。--------------------------
邵建老师的文章下有位读者评论说:我是一个妈妈,如果一种食品99%是营养物质,1%是有害物质,肠胃健全的成年人对这物质不吸收,儿童未知,那么对不起,这东西绝对上不了我孩子的餐桌。弟子规同理,搞不明白有什么好辩解的。下面我直白地说三条结论,供你们继续批判:--------------------------
(一)《弟子规》在“传统文化”里,也是很LOW的读物。(二)学《弟子规》,不一定会成为奴才,但也谈不上“不会”。两者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是,《弟子规》,与培养一个现代社会的好公民之间,没有正相关性。(三)强制推行《弟子规》,无异于逼人食用成分不明甚至有害的食物。--------------------------


脏水也能洗干净人,被污染的食物也能吃饱肚子。因此,我再说一遍:有人要学《弟子规》,有人要自己孩子学《弟子规》,我管不着,也不想管。但我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争夺对《弟子规》的拒绝权。他们维护“传统文化”,常说“倒脏水不要连孩子一块倒掉”,但也不等于要留下孩子,就要喂他们喝脏水。

——————————本文选自腾讯《大家》专栏( http://dajia.qq.com )




wawatudou 发表于 2015-3-25 23:02:40

一些爸妈网的声音

强烈推荐:转杨早《打死不读弟子规》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0302&fromuid=9972


看到这么多家长让孩子盲目读经,真是痛心啊!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9454&fromuid=9972

谁能回答我儿子读《弟子规》的困惑?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09&fromuid=9972

我觉得"弟子规"给小孩学不太好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296&fromuid=9972


求精神支持关于弟子规,我的一点想法!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649&fromuid=9972

拒绝三字经弟子规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051&fromuid=9972

“只读《弟子规》成不了才”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930&fromuid=9972

wawatudou 发表于 2015-3-25 23:03:33

正方观点:

读弟子规的人不会变成奴才
http://dajia.qq.com/blog/468080102217962

wawatudou 发表于 2015-3-25 23:04:07

一位读者的回复:

   就杨早先生之《常回家看看》和《弟子规》都是精神雾霾 :

《弟子规》依据儒家经典成书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能流传至今并被今人越来越重视,足以证明它的精华远远大于糟粕。不然,三百年来的国人包括国人认可的那些大师们情何以堪。
   道德作为治理和发展国家的主要力量之一,是需要国人齐心协力维护的。在这里,维护的层面当然包括道德的宣导和弘扬。《弟子规》它作为童蒙养正读本,它不仅仅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应当遵守怎样的规矩,更是提出了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地位。《常回家看看》正如杨先生所言,它和《弟子规》一脉相承,正因为如此,它才脍炙人口令国人喜爱,一经2000年春晚播出,就一发传唱至今。
   《弟子规》、《常回家看看》作为道德文明的修为和要求是需要宣导的,它不仅仅是千千万万父母心中的渴望和期盼,也是治理国家,发展国家;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形象的需要。谁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界如此,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更是如此


wawatudou于2015-3-25 23:04补充以下内容:
我的观点:
我给孩子读论语,读古文观止{:1_1:}

wawatudou 发表于 2015-3-25 23:15:58

{:1_1:}

很有趣的对话,腾讯大家聊:弟子规是经典还是大毒草
http://news.qq.com/mchat/p/20150323/10002622.html

jiankan 发表于 2015-3-26 08:20:27

明亡之后无华夏。。。鲜卑族的唐,沙陀族的宋,蒙古人的元,鲜卑族的明,满人的清。。。

baby_Evan 发表于 2015-3-26 08:24:45

产生于清朝的东西就坚决不读

迦绫。频迦。 发表于 2015-3-26 08:40:12

只是觉得还不如学古诗呢

欣然妈 发表于 2015-3-26 10:42:48

弟子规的确很恶心,当年我孩子在学前班老师让背,我就不让她背

_远山 发表于 2015-3-26 17:15:06

       弟子规,前面二章:入则孝、出则悌,讲的是孝且顺父母和兄友弟恭的那一套,这个我也理解得比较浅层;另外,孝跟顺,也是君臣之道的一个伦理基础,封建统治社会,需要这样一个氛围,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 大家根据各自情况取舍就好。 但是往后面几章,我觉得基本全部言辞道理,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沉实、不浮躁。哪怕对于小孩子,也很值得背诵学习,仅少量列举如下:
         谨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步从容立端正          入虚室 如有人(讲慎独风范)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这点非常重要)     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 即为偷

       信   话说多   不如少    奸巧语   污秽词   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字不敬   心先病

                     勿自暴       勿自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弟子规》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