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31:51

天津攻略

准备天冷了去天津故地重游,带小宝看看雪景,还有冰冻的河面。

搜集攻略发在这里备用,顺便赚点贝贝哈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39:29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09:32 编辑

第一站:天津大学

重游母校,天南街中间的墙不知道还在吗?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历史变迁  
学校坐落在天津的高校园区南开区七里台,校园占地面积1465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

  肇基学府 洋洋大风(初创时期)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以后不容学堂复课,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学堂方在西沽正式复课。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育部,1913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此后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

  东方康奈尔1899年,天津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了。第二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从香港考入的学员王宠惠有幸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他学的专业是法律。1905年,王宠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8759287a52403bba2f73b3e9.jpg 这是我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
1912年,他出任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北洋大学从188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1915年张太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法律预科,但由于京师大学堂学制长,估计自己的经济条件难以支持,他就未入北大就读。期间打听到北洋大学学费便宜,且预科班为期半年,他便兴冲冲地携好友一起报考北洋大学的法律预科。凭借优异的成绩,张太雷与北洋结了缘,一呆就是5年。冯海龙说,张太雷是在北洋大学培养下,思想得到了升华,从爱国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五四前夕,在北洋大学求学的张太雷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思想。五四运动更是唤醒了中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不断探索革命理论的张太雷逐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f392492cb31bd8bb8b139939.jpg 北洋大学学生在五四运动中
据《益世报》记载,五四运动期间,为抗议当局镇压学生运动,北洋大学学生纷纷罢课,并组织44个演讲团。张太雷等4人组成的演讲第二团赴塘沽演讲。此时,张太雷彻底摒弃了传统中的读书是为了仕途和过安稳生活的观念,为了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抛家舍业,义无反顾。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一开始就是名符其实的大学,并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学出现。创办之始就按照美国模式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科书、教学方法上,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学堂设立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经过八年,培养出专门人才。同时,资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是学堂创办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之时,头等学堂设专门学(即科系)四门: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学堂增设铁路专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门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办师范科,至此北洋大学已成为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诸科,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

  筚路蓝缕 穷理振工(专办工科时期)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9636c0eaf545fd47acbe163.jpg 天津大学校旗
1919年原采矿冶金学门又分为采矿学门、冶金学门。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上试行大学区制,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

  从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学专办工科,设有土木、采矿、冶金三学门;后学门改称系,至1935年北洋工学院设有矿冶、土木、机械、电机共四个系(内分七个工程组);为了提高学术及技术水平,北洋工学院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组织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经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三工连理 薪火相承(抗战时期)

  1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54baacfb9a3524664f4aeacd.jpg 天津大学校园
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又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与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今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及各专门工程学会在贵阳举办联合年会。借此相聚之机,各届北洋校友就复校事宜进行了磋商,会谈决定在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同时,筹设私立北洋工学院,由全国北洋校友共同筹办。在此压力下,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与之相呼应,李书田于1944年春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下设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两系,并以北洋治学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学生刻苦攻读,奋发读书蔚然成风。

  百川归海 西沽重兴(理工结合时期)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b5ce9254634278013b293568.jpg 北洋大学校歌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受“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复校后的国立北洋大学,在原来工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了理学院,从此北洋大学进入理工结合时期。工学院初下设土木、水利、采矿、冶金、电机、航空、机械、化学工程学系八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和纺织工程学系;理学院设置与工学院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数学、地质学四个基础学科系。复校后,北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制定了“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针,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等五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被各界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

  改天换地 北洋新生(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学在原校址正式开学复课。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此后,北洋大学师生积极配合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造,进行了增强教师阵容、课程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完成了学校的新民主主义改造。改造后的北洋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设立理学院、工学院,共设有物理、数学、冶金、土木、水利、采矿、机械、化工、航空、纺织、建筑工程、地质工程等12个学系,学系下设水利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还设有机械实习工厂与纺织实习工厂。同时,北洋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改造后也取得了充足的发展,设有冶金、土木、采矿、水利、化工等5个工程研究所,成为当时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北洋大学为祖国培养了数千名高级专门人才,成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界的栋梁,为我国采矿、冶金、石油工业的创建,为机械、水利、土木工程的开拓,为纺织、化工、航空、电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外交家王正廷、数学家秦汾、矿冶学家王宠佑、法学家王宠惠、海牙国际大法官徐谟、诗人徐志摩等杰出人才都曾就读于北洋大学。革命先驱、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烈士也是北洋大学早期毕业生,同时,包括陈立夫、叶秀峰等“一代枭雄”皆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4bac3073b78973218701b0b8.jpg

法学家赵天麟、教育家张含英等曾任北洋大学校长。机械专家石志仁、化工专家侯德榜等曾在校任教,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等也都毕业于天津大学。在大批校友中,有50余名专家、学者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

  院系调整中,南开大学工学院,津沽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的化学工程系,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此后,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还有:抽调地质组组建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抽调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组建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煤组至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抽调电信系至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抽调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至武汉水利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抽调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至武汉测绘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矿冶工程系调唐山成立河北矿冶学院(今河北理工大学);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今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调往天津轻工业学院(今天津科技大学)。1958年又从天津大学抽调力量重新组建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

  经过全国规模的院系大调整,一方面,天津大学集中了并入院系的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工科大学;另一方面,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历史悠久、优势突出,把北洋大学的优良传统带到了祖国各地,为新中国工业体制的建立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调整后,天津大学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校址,下设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纺织工程系、水利工程系7个工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另设化工研究所和石油工业学校。此后,经过几年的调整、发展,天津大学已逐步形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阔步前进,将学校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1955年天津大学重新招收研究生,着力高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0865b5189c10143a35fa41dd.jpg

层次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天津大学,并就学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958年末在北京举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天津大学展出的项目居全国高校之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95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天津大学被定为首批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此前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也先后来校视察工作,对天津大学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1966年,天津大学设有无线电电子工程、光学与精密仪器、水利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动力与自动化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化学工程等7个系、38个专业。在随后的十年“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了学校事业的正常发展。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天津大学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科研秩序,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并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学第一批恢复了文革前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高校地位。

  锐意改革 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到百年校庆,新的发展时期)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834344af85b4f0ddfaed5046.jpg 敬业湖晚霞
1979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提出了把高等学校办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奋斗目标。会后,天津大学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大胆革新,调整系科设置,兴办理科专业和理工结合的新专业,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经过筹备调整,学校将原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在原机械制造工程、精密仪器工程、电子工程系、电力及自动化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7个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科学工程、热物理工程、建筑、船舶工程、工业管理工程、基础科学6个系;另有马列主义、体育、中文等3个直属公共课教研室;新增了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工程热物理等5个专业。全校由原来的38个专业发展到43个专业,并筹备建立化学、生物及医学仪器两专业。调整后的系科和专业的更新,既有尖端科学,也有基础科学,学科布局合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学生培养上,学校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教学实践,使学生既能打好理论基础,又能获得基本技能和必要的实际锻炼。1981年10月,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实施学位制并授权天津大学为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学校在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198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天津大学的36项科研成果获奖,极大地振奋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精神。随后学校采取了有力措施,健全科研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大力修订和落实学校科研规划,突出重点,缩短科研战线,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1980年,全校已建立和在建研究所(室)共14个,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年即完成科研项目25项。

  1980年,天津大学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校庆――85周年庆典。此后,学校加大改革力度,于1983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系,将原化学工程系分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三个系,基础课部分为数学、物理、力学、外语四个系。1984年,学校制定了《天津大学1984~199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把天津大学办成具有工科、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的规划目标,并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指标,为学校的发展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标定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到1985年底,学校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专业设置日趋合理,系科有了较大充实和发展,全校建有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设有20个系,52个本科生专业,16个重点学科,13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有14个研究所(室),77个实验室,8个实习和生产性工厂。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又设立了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增设了生物化工、工业工程、国际工程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到1995年百年校庆前,全校共有21个系,5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系14个,理科系3个,文科系2个,管理科系2个,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家教委高等工程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基本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办学模式。全校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93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200余人。至此,一个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大学已初具规模。

  百年风华 再攀高峰(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

  1995年是天津大学光耀辉煌、永载史册的一年。5月,天津大学顺利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10月2日,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隆重举行,古老的学府从此跨入了新世纪的征程。1995年10月2,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全校师生员工和2万余名海内外校友参加了这一盛大庆典。百年校庆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分别题词,李瑞环、李岚清、吴阶平、孙孚凌等出席庆典,充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faacb564236db8cdf73654c4.jpg

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天津大学的亲切关怀。

  百年校庆后,天津大学奋勇前进、矢志改革,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效益,学校从1997年始积极推行学院制改革,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将原有的办学系和所组建为11个学院。同时,从1985年起学校即开始试行有计划、有指导的学分制,现已基本完善。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注意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与综合精神,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今天,天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总体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1999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进行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0db2c9ca9fdf4302f21fe7fe.jpg 天津大学校园生活
一百一十多年来,天津大学先后为我国培养了10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天津大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曾先后来校视察,对天津大学的发展给予了热情关怀和有力支持。

  新世纪已经到来,学校制订了面向21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实事求是"校训的指引下,天津大学全体师生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前进。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41:55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09:38 编辑

第二站:古文化街

泥人张,蹦豆张,狗不理包子,猫耳朵

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门外的宫南大街、宫北大街,以天后宫为全街的中心,全长580米,是津门十景之一。整体建筑是仿清代民间建筑风格,在宫南和宫北两边,各有一座彩绘牌坊,分别是“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四字,街内的近百家店铺均为清式建筑,门窗上多饰有彩绘图案,内容以历史、神话、人物、花鸟为主,形式有透雕、浮雕、圆雕等。

古文化街的街貌、店铺、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古玩、字画、碑贴、文房四宝和天津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街上的近百家店铺门面皆为清代风格,一律青砖砌体、磨砖对缝,有坡顶、飞椽廊柱的楼阁,也有冰盘檐、挂落板、朝天栏杆的平顶小轩。举目望去,高低相间,起伏有致。古文化街中心的天后宫前,过街戏楼雄伟壮丽,桅杆旗幡直插云天,宫前广场宽阔豁亮。

“市井相连”的古文化街,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但其中饮誉国内外的还是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风筝等特产。

天津古文化街于1986年元旦建成开业,全街长580米,整体建筑为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天后宫(妈祖庙)位于全街的中心。

古文化街有近百家店堂:杨柳青画社、泥人张彩塑工艺品经营部,四宝堂,春在堂、萃文斋等。

http://www.hicafe.cn/cafe_data/200812/211206/album/DBA10DBC7F7D2F261F37C9EEB7EB9862.jpg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47:30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09:42 编辑

第三站:海河

       海河像一条玉带贯穿天津市区,不仅对工农业生产、水上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都有密切关系,而且是天津的重要景观。

  欣赏海河景观的好去处,是天津市区海河岸边带状的海河公园。 海河公园在金刚桥直到光华桥的海河两岸铁栏与马路之间,如绿色长带。这里绿柳翠槐,芳草鲜花覆盖两岸。草坪如绿色的绒毯。草坪间是一丛丛的灌木和蔷薇。花坛中,春天有连翘、碧桃、海棠、梨花、紫藤;夏秋有月季花、鸡冠花、一串红等各种花草。在绿树、花丛之间有多姿的亭树。在藤萝架下有回曲的长廊。其间的石桌、长凳,可供人们休憩。在北安桥到解放桥之间的园中,还有喷泉飞雨和姿态各异的人物雕塑。海河水面偶尔出现三两只小渔船。对岸堤坡上的百米长幅“百龙戏水”雕刻和书法清晰可辨。

  海河两岸彩灯齐明,映入河中,波光灯影,闪闪烁烁,使人流连忘返。人们还可乘船夜游,在狮子林桥和大光明桥之间,欣赏“哪吒闹海”、“迭水瀑布”、“声控喷泉”、“百龙戏水”等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http://hiphotos.baidu.com/kxl1010/pic/item/a87a9895b644264e7af48067.jpg

http://wuyu.dpa.com.cn/MyPhotos/200906/Ori/151906904606.jpg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48:01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09:55 编辑

第四站:天津卫相声

在天津,不能不听一场相声。曲艺是开门第八件事情。随便打一辆出租车,师傅十有八九在听相声,车走人笑,包袱抖了一路。
晚上六七点的光景,找个茶馆剧社买张10元20元的票子,排队听相声去。
我们去的是中华大剧院的小剧场。买包瓜子,倒杯粗茶,坐定,演员上场。先上来说段快板镇住场子,聊天的、嗑瓜子的、打电话的、要茶水的渐渐安静下来。
之后,相声演员登台,先上场的通常都是年轻人,一水的长袍马褂,且颜色鲜亮,粉色的、大红的、宝蓝的,就像穿各色polo衫一样自在。捧哏和逗哏的身材,往往讲究视觉上的冲击,高的搭配矮的,瘦的搭配胖的,往台上一站就让人忍俊不禁。
演员们说学逗唱,包袱越抖越多,直叫你笑得前仰后合的幅度不亚于仰卧起坐,腹肌都酸软无力了。听现场相声,最有趣的还是有互动,演员现场发挥,砸砸挂(相声术语,意思是拿现场的事物开开涮。),你要小心不要被“砸”到哦。最后往往是压轴的老先生们上场,间或夹杂一段太平词,唱得荡气回肠。
到了抖包袱处,听众们满座喊“吁”,无论你平时多么矜持,此刻也会忍不住跟着喊两嗓子。一场相声,通常3个多小时,十几段相声。等你傻笑着走出剧场的夜晚,深吸一口气,此刻的感受真还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食归大肠,水入膀胱。浑身脏腑无一处不熨贴,透着股爽利劲儿,回家也睡得酣甜,大笑的功力真不亚于在跑步机上的1个小时哦!

名流茶馆,中华曲苑,谦祥益,中国大戏院小剧场,都是天津听相声的好去处,如果是周末,记得一定要赶早买票。
劝业场六楼的“天乐”剧场是天津茶馆里环境最好的,只是不演相声,每天下午2:00是鼓曲,饶有味道!

http://www.lvmama.com/info/uploadfile/2011/0628/20110628113116542.jpg


http://www.lvmama.com/info/uploadfile/2011/0628/20110628113114176.jpg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48:30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10:04 编辑

第五站: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据介绍,天津博物馆是本市规模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的博物馆,也将是本市文物精品的大荟萃。馆中的主要展品将是来自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两座博物馆中馆藏珍品的集合,共有青铜器、玉器、名人字画等珍贵文物数十万件,其中大部分是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些甚至是我国仅存、很少跟观众见面的珍品。

http://image211-0.poco.cn/mypoco/myphoto/20081201/21/38847490200001011105432908776551424_001.jpg

http://image211-0.poco.cn/mypoco/myphoto/20081201/21/38847490200001011105432908776551424_002.jpg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50:26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10:19 编辑

第六站:五大道

五大道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常德、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这些风貌建筑从建筑形式上丰富多彩,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

溯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后划为英租界。从1919年至1926年,在这七年间,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垫洼地修建道路。重庆道于1922年建成,当时名爱丁堡道、剑桥道;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先后建成;但当时却被命名为英国街名———大理道当时叫新加坡路,睦南道当时叫香港道,常德道当时叫科伦坡道,重庆道当时叫爱丁堡道,成都道当时叫伦敦路。

  其实,“五大道”并非一个正式的地名,只是流传甚广的俗称。它坐落在和平区体育馆街,地域范围是马场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五大道位于原先的英租界内。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小洋楼,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使这里成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天津“五大道”驰名海内外,但具体指哪五条道,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指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另一种说法,指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成都道。五大道地区,作为天津租界市政园林和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别具特色———第一,它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第二,建筑的私密性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第三,近代许多政客买办、达官显贵居于此,使五大道成为近代名人荟萃之地。

马场道  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的马路。马场道121号小洋楼,原为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坐落在马场道上的还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学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早期博物馆之一,创建于1922年,建筑为平面“工”字形,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工商学院建于1925年,主楼三层带地下室,外檐大块蘑菇石墙面,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
睦南道  睦南道,长2.08公里,有风貌建筑74幢,名人故居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道路两旁绿树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漫步其间,使人感到路、房、树的空间尺度恰到好处。睦南道20号为孙殿英旧宅。建于1930年,为三层带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馆,颇为豪华气派。24号为中国近代外交家颜惠庆旧居,建筑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28号的罗马柱廊意式公馆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旧居,李曾任天津殖业银行经理。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酩旧居,红砖清水墙,坡瓦顶,具有英国庭院别墅风格。
大理道  大理道3号、5号的蔡成勋旧居。3号是主楼,外观法国罗曼式,内装修使用中式木雕。5号为中式四合院家庙,垂花门及门窗隔扇,砖、木、石雕,无一不精。是中西合璧的公馆。
重庆道  重庆道55号庆王府。为清朝庆亲王载振的公馆,主楼平面由二层楼的四合院构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装修,顶层为祖先堂。庭院东部为中式花园,有假山、石洞和六角凉亭。也是中西合璧的公馆。

最佳线路  五大道异国风情区最佳旅游线路为:河北路与成都道交口——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新华路——马场道——睦南道——香港路——重庆道——南海路——河北路。

  沿途经过的名人故居分别为:民国总统徐世昌、曹锟旧居,潘复、顾维钧、张绍曾、龚心湛、颜惠庆、朱启钤等六任民国内阁总理旧居及庆王府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a9c5d0bb5d021182b21cb1f4.jpg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53:31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10:24 编辑

第七站:静园

天津静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原日本租界区宫岛路),始建于1921年,原名乾园,是民国时期参议院议员、驻日公使陆宗舆的住宅。1925年溥仪被冯玉祥撵出北京后,来到天津张园,2年后偕皇后婉容、淑妃文绣来到同街乾园居住。溥仪随后把乾园改名为静园,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之意。他在此“静观变化、静待时机”,继续他荒唐的皇帝生涯,蛰伏待机,图谋复辟满清帝国。9.18事变后,溥仪的机会来了,他在静园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密谈之后,于1931.11.10.晚从静园后门悄悄溜出,秘密离开天津,到达东北,并在日本人的协助下,当上了伪满的康德皇帝。静园在末代帝王离开之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安静之园。

  静园占地总面积达到3360平方米,为三环套月式三道院落,即前院、后院和西侧跨院。静园主体为西班牙式二层(局部三层)砖木结构,中央亭子间突出,西半部有通天木柱的外走廊,东半部为封闭式。静园前院将建花园,园内种杨树、槐树、丁香树,并设置藤萝架、葡萄架,修复荷花池、小亭阁。甬道用河卵石铺砌而成靠东北面修复传达室、厨房、汽车库和网球场,静园后园内修复一段小游廊和前院隔开。

  静园楼内主要房间面积很大,将突出前檐的阳台和大采光窗,以增加主楼的立面效果、一楼设配膳房和酒吧间,并恢复大餐厅、会议室、会客室;二楼有起居室、书房、寝室等、楼内主要房间均配置护墙板、壁橱、博古架、书架等。

  园内内部装修为日式住宅,房间里是隔扇门。原陈列展品将依据当初摆设,以仿造的室内家具、饰品为主,辅助陈列主要收录与溥仪及静园有关的器物以及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等,以展示溥仪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动全过程。

  时代更替,历史变迁,80年间静园几番易主,到本世纪初,这里成了住有45户居民的大杂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代帝王的寓所,竟成了普通百姓的居住地。这些居民们私搭乱盖,有很多违章建筑,原先的建筑主体也破败不堪,原有风貌几近不存,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时的主管部门甚至把它列入了危房的行列。一代名园静园,竟有被拆除的危险。

  2005年8月,静园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特殊保护级别历史风貌建筑。同年10月,我市唯一特设的负责历史风貌建筑腾迁、整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的要求,开始了对静园保护性腾迁,2006年8月,浩大的修复工程开始了。

  2007年7月20日,依据“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静园完成了整体修复,正式对外开放。

  修复后的静园不仅维持了它旧时的风貌特征,还在功能上有所增加。除对楼体屋架进行科学加固处理外,对建筑原有的门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砖等原状构件也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和复原。主楼原议事厅内的壁炉、壁灯都被精心保留下来,顶棚云彩花也被完全恢复成原有的式样,具有静园特色的几个拱券都完全采用旧料加工修复,原比利时进口玻璃同样是精心清洗过,以保留原样。同时,根据历史文献、图片资料以及专家考证,在主楼一楼重设了配膳房和酒吧间,并恢复了大餐厅、会议室、会客室;也恢复了二楼溥仪、婉容的起居室、书房、寝室等。室内还依据当初的摆设,以仿造的室内家具、饰品为主复原陈列了部分展品,并辅助陈列了与溥仪有关的器物、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等,基本展示了溥仪当时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动情况。而庭院中心的水池喷泉,西侧平房图书馆及其旁边的湖山叠石、竹林景观,西庭院的鱼型喷泉、藤萝架、游廊,也都还原成静园当初颇具特色的景观。

  在使用功能上,靠东面原为传达室、厨房、汽车库的平房里,已设置为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影像资料室。西侧的图书馆,原来存放溥仪藏书、溥仪弟妹上课的地方,已经成为静园修复展览馆和游客中心。

  如今,静园——这座有着80多年历史、东西混合型庭院式住宅,已经获得了“天津市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而其中陈列的整修前后情况对比的图片,更能体现一个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重视和保护的程度,静园作为首个依据地方法规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整理的试点项目,也将对天津市其他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末代帝王的安身之所,在社会主义的今天重放光彩,它必将以它永恒的宁静,带给我们更多历史沧桑的感喟和宁静致远的思考。

http://a4.att.hudong.com/61/66/01000000000000119086675398461.jpg

洛瑛 发表于 2011-9-5 16:53:45

本帖最后由 洛瑛 于 2011-9-5 16:54 编辑

先占地儿。我今年7月去的天津。顺便看看有没有可以补充的,哇哇。
——占完发现,貌似一不小心,坐了个沙发。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57:38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10:09 编辑

第八站:瓷房子

地点: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a28d62d9ac0645ab39012ffd.jpg 瓷房子
用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七亿多古瓷片,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张连志的这一创想,究竟是他长久收藏“毒瘾”的疯狂宣泄?还是他为世人营造的一个超级梦想?

  日前很多到天津旅游的人,都喜欢到赤峰道上的 “瓷房子”前驻足观望。这幢散发着欧洲风情的法式小洋楼经过张连志四年精心打磨,如今华丽“变身”,披上古瓷片织成的“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引起英国BBC、英国路透社等海外媒体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张连志说连他自己也无法估算。从开工至今,已经用掉可统计的大约有: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近百只随处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c28fddfd8f19d607d6887df9.jpg 瓷房子
可见的瓷猫枕,三百多个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狮子。用掉的瓷片不计其数,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57:54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10:45 编辑

第九站:杨柳青石家大院

杨柳青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一入大门,但见青砖铺地,整洁明净。细细察看,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大、小四进院落,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车马厩,砖雕、木雕和石雕精绝,砖雕木刻形式多样。取暖系统、除湿设计与紫禁城相仿。该堂始建于1875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无论总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皆反映清末民初文化遗韵和民俗民风。
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位于西青区场柳青镇。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旧宅,称尊美堂。始建于1875年,占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建造精巧。有“华北第一宅”之称。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占地面积60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 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
http://s15.sinaimg.cn/middle/4d346b7et7331804d5b0e&690
http://s2.sinaimg.cn/middle/4d346b7et7331846a3211&690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58:25

本帖最后由 yymaggie2011 于 2011-9-6 10:53 编辑

第十站:水上公园

天津市水上公园,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与天津电视塔相照应,紧邻天津动物园,面积194.94公顷,1950年建成,次年开放。是天津最大的公园,因其有东、西、南三大湖与11个岛屿组成,所以取名水上公园。景色风光如画、美丽动人。园中设有游乐场、餐馆、“眺园亭”、“盆景园”、“碧波庄”、“神户园”等。其特色是整座公园由东、西、南三大湖和分散在湖中的11个岛屿组成,因此称之为水上公园。风光融江南风格和北方情调于一园,全园林木6万株。园中有仿古建筑群"碧波庄",展览名贵盆景的"盆景园",与日本神户市共同建筑的"神户园"等"园中之园"。登上公园至高点--高27米的"眺园亭",可一览全园风貌。园中还设有各种游乐设施和风味餐厅,公园南部是规模宏大的天津动物园,展出大熊猫、金丝猴等100余种珍稀动物。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603/001603074_9f913883344b0b9580b7d8979e2f0893.jpg

天津广播电视塔,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聂公桥南、紫金山路与津溜公路汇合处,取其首尾二字,所以简称“天塔”。塔身高415.2 居当今亚洲之冠,跻世界高塔之林。它于1991年建成,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势如剑倚天,享有“天塔旋云”之美称。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603/001603075_5ed8584322f5a54bf512174eabaa298a.jpg

shalala 发表于 2011-9-5 17:05:07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站:古文化街

泥人张,蹦豆张,狗不理包子,猫耳朵


古文化街还挺不错,很有韵味{:soso_e179:}

shalala 发表于 2011-9-5 17:05:49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5 16: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三站:海河

海河的夜景也是天津必游项目之一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6 10:55:04

第十二站:蓟县

盘山,独乐寺,黄崖关长城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1-9-6 10:57:54

第十三站:塘沽

大沽口炮台,海滨浴场,航母

yangyang0208 发表于 2011-9-7 16:42:08

阳阳的爱 发表于 2011-9-7 19:54:09

暑期带着小朋友去逛了一圈,对天津的印象很好!

librapig 发表于 2011-9-9 12:34:20

很详细的攻略,参考了

笛笛妈 发表于 2011-9-25 09:44:27

也是一位爱带孩子玩的妈妈

昊宝儿 发表于 2012-5-16 10:55:36

谢谢,正要去玩,很受用!{:soso_e179:}

不语逐光 发表于 2012-5-16 14:17:02

哇,天津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呢啊,谢谢啦

yymaggie2011 发表于 2012-5-21 10:20:34

哈哈,备用哈,我们准备冬天去看大雪的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