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a0495 发表于 2016-8-21 13:31:51

各位大侠进来看看,这样给孩子解释论语行不行

本帖最后由 epsa0495 于 2016-8-22 00:34 编辑

   小朋友5岁半,读经2年,论语基本上读了几十遍了。以前都是不解释的,最近开始追着问意思了。我是个懒妈妈,如果每一句都翻译的话,我也觉得很累,而且说一遍他也听不懂,需要听几遍才能消化。所以我想先把要解释的录下来放给他听。我也找过一些其它视频资料,有的太复杂了,有些大道理太多了。如果大家有好的视频适合幼儿的也请推荐给我。我只要解释的简单一点,不一定要多深入的。我们现在在国外生活,还是希望他持续学下去。

      最近我找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这本书,把里面的内容简化了,下面就是我想讲给小朋友听的,请大家把把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的意思是孔子说,以前把“说”叫“曰”。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曾子,他说话就叫曾子曰。那“爸爸说”这句话以前的人会怎么表达?小朋友会想到“爸爸曰”吧,很好~也可以说父曰,妈妈说就是母曰。那如果一个小朋友叫西西呢?那就是西曰。媛媛老师说呢?就是媛曰。哈哈好玩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孔子说的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我们都可以从中学到。所以孔子说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生活中要有自己的思想,学了东西要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要有体验,还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己会觉得很开心的感觉。
      就像有的小朋友(说的就是自己家的娃,他比较喜欢听这些表扬他的)在外面看到了停车场,他学到了停车场的样子和形状,自己回家用纸糊了一个。这也是孔子说的学问之一。这个小朋友做完后,自己也不亦乐乎。
       还有的小朋友走在马路上会思考路灯的费用是谁付的呢?如果这个钱用完了是不是路灯就不开了呢?像孔子说的那样,小朋友在生活中有自己的思想,就说明他在做学问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虽然做学问的人有可能一辈子没有人理解他。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有朋友。 他这个“远”字是形容一个能理解自己的朋友是很难得的。这人从远方来,不一定指从很远的地方来也可以是指时间隔的很远,几年后几十年后遇到了,是很开心的。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没有人知道,没有理解你学问,慢慢就有人知道,所以一开始也没关系,首先只要他自己乐乎,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很开心。有这样想法做学问的人才是君子。


pekcat 发表于 2016-8-21 17:01:51

有一本书,《教女儿学论语》,个人感觉不错。供参考。

epsa0495 发表于 2016-8-22 00:34:26

pekcat 发表于 2016-8-21 17:01
有一本书,《教女儿学论语》,个人感觉不错。供参考。

是的。我有那本书,但是里面翻译的和南怀瑾老师的有些不一样啊。我也迷茫了 呵呵

souhu 发表于 2016-8-22 10:55:49

epsa0495 发表于 2016-8-24 06:54:53

非常感谢指点,我再仔细看看。{:1_1:}

月儿妈12 发表于 2016-8-24 08:54:50

论坛里有学而思的大语文课堂,里面有论语的,视频直接给孩子看就好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位大侠进来看看,这样给孩子解释论语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