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200122 发表于 2016-10-24 10:22:58

千字文第十四讲

聆音察理

聆是聆听,但聆和听不一样。聆是仔细听,十分专心地听,而听只是一个泛泛的听的动作。听别人讲话要仔细地听,就是聆音。仔细听别人说话,要充分获取话语中所透露的各种信息。有语言并能通过语言进行复杂的交流,是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人类的语言不仅仅能通过词汇准确地表达意思,而且还能通过语音信号、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配套措施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同一句话,由于讲话人的表达方式不同,语意也会发生变化,听者必须综合分析其中的多种因素,提取情感特征,才能准确领会讲话人的意思。
通常,我们在与人交谈中主要通过抓住语言的声学特征来提取语言中情感因素。用声学术语来说,主要体现在语音的韵律、音质和清晰度指标的变化。比如,讲话人处于不同情感状态时,语速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激动状态时,语速会比平时快,甚至像机关枪一样,在情绪受到压抑或快速膨胀时,有时会出现由于概念表述不清而导致的语气断续特征,这属于韵律类指标的变化;讲话人在处于紧张或欢快状态时会出现的快速呼吸停顿,或由于恐惧而牙齿紧压会产生的回旋气流噪声,这是音质类指标的变化;讲话人在有厌烦情绪时说话会不自觉地嘟嘟囔囔,含混不清,这是清晰度指标的变化。
察是审察、考察,理是话里面的道理,话里面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人说的话,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一定要搞明白。古人很含蓄,表达问题的方式也很婉转,我们读古书时就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假语存"而"真事隐"。《庄子》一书寓言占了十之七八,如果不懂得聆音察理,不但书读不懂,还会闹出笑话来。
鉴貌辨色
“聆音察理”即察言,“鉴貌辨色”为观色。鉴的本义是铜镜子,有观察、鉴别的意思在里面。貌是一个人的容貌和外表,包括了言谈举止、动作表情。"鉴貌辨色"是说,通过观察人的容貌来辨别他内心的活动,因为有其内必有其外,由此发展出中国文化的另一支,就是相学。
假设你在路上遇到一个熟人,如果他满脸鲜花灿烂状,走路比吃了钙片还有劲儿,那他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高兴事;如果他蔫头耷拉脑,嘴角和眉毛梢都快掉到脚背上了,那他肯定是晦气了、杯具了。这就是最基本的的“鉴貌辨色”。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心中的喜怒哀乐会不自觉地体现在脸上,除非你是演技特别高超的职业演员,或者是变色龙那样的伪装大师,否则你的表情多多少少都会出卖你的心情。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贻的本义是赠送、送给,引伸义为遗留、留给,直接把它当作通假字,看作是遗留的遗字也可以。厥是代词,是其、他的什么什么。嘉是美好,猷者谋也,即谋略的谋字。 "贻厥嘉猷"就是将其美好的谋略遗留下来,指的是祖先要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嘉猷,忠告遗留给子孙后代。
  历代先贤都有宝贵的家书、家语遗留下来,例如《了凡四训》、《周公戒子书》、《诸葛亮戒子书》、《曾国藩家书》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家书、家语早已超越了家族的概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字字都值千金。
  "勉其祗植"的勉是勉励,其是代词,指代子孙后辈,"勉其"就是勉励子孙后代。祗是恭敬,植是树立,树立什么?子孙们要立身、立命。"勉其祗植"就是,勉励子孙们要谨慎小心地立身处世。

省躬讥诫


  省是反省,躬是自己的身体,引伸义为自己、自身,反躬自身。《论语·尧典》里有两句话"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常被后世帝王引用,是不是真话就很难说了。果真能做到一身担起天下人的不是,不但自己的错误不推卸责任,百姓或下属的失误,也由我一人来承担。这才是大慈、才是孔子讲的仁,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就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地藏王菩萨。

  讥是讥讽、嘲笑,诫是告诫、劝慰。听到别人的讥讽嘲笑、规劝批评要好好地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急赤白脸地分辩,就是"省躬讥诫"的意思。

  不是自己的过错,别人说也没有说你嘛,真是自己的错就一定要感谢人家。古人说:天堂的人闻过则喜,苦海的人闻过饰非,地狱的人闻过则怒。我们是哪一界的人,不用等死了以后,现在不就清楚得很吗?

宠增抗极,殆辱近耻。


  荣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顺境和逆境。荣宠、尊荣是多数人追求的目标,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高潮。辱是外辱,外来的他人的污辱,是一个人倒霉难堪的低潮时期。人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祸不单行。人在倒霉的时候是墙倒众人推,位置爬得越高,跌得也越重。

  荣和辱是一对,有荣就有辱,所谓荣辱与共。不愿有辱的结局就不要拼命追求荣,荣来了,辱也就同时到了。老子对此看得非常清楚,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辱都不是好东西,哪个来了都吓我一跳,跟大病在身没什么两样。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要"宠增抗极"。

  抗是通假字,通亢,极是极限。荣宠增加到了极点,物极必反,宠就变成辱了,所以说殆辱近耻。乾隆的宠臣和绅还不是宠增亢极吗?乾隆对他的荣宠无以复加,人称他"二皇帝",结果是乾隆死后第三天就开始清算他,第十一天他就被赐死了。真是"生前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人去了",最终弄了个"和绅跌倒,嘉庆吃饱"。

  殆是时间副词,表示将要、迫近的意思。耻辱还不一样,内心的羞愧为耻,外来的欺凌为辱。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危险和困辱境遇是让人感到可耻的。这句表面是说耻辱,实际上是在劝人知道进退,远离耻辱。
林皋幸即

  林是山林,皋是水边之地。庄子说过:"山林欤!皋址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庄子?知北游》)"林皋幸即"就是,赶快退隐山林,辞官别作了。这个时间、空间既然已经不属于你,就赶快退隐,还能幸免于难。幸就是庆幸、吉而免灾,即是接近、靠近的意思。
战国时期有一位隐居林皋的人,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名字就叫林皋。他是比干的后人,战国时期任赵国宰相,生了九个儿子,而且都当了官,“有德政贤名”,被赵国人称为“九龙”。赵王气量狭小,嫉妒老林家,曾吩咐手下人说:“欲幸诸国,择其林皋繁者伐之。”林皋听出弦外之音,赵王不仅想坑爹,还要坑儿,“此王欲杀我父子也”,于是赶紧领着全家人逃掉了。这时候赵王又开始感慨了,说:“贤哉林皋父子也!”
关于林皋的记载并未见于正史,只能在《闽林开族千年谱》等林氏后人整理的族谱中找到。如果这个记载属实,那么这位气量狭小的赵王该是谁?根据族谱中记载的林皋生卒时间,大概是赵武灵王。林皋的九个儿子个个有出息,都当了官,因此林氏族谱称之为“先九牧”——牧,古代对地方官的称呼。前面有个“先”字,是因为有一支迁居福建的林姓族人在唐代又出现了一家兄弟九个都做地方官的盛况,这一支也被称为“九牧”。现在福建做卫浴的企业“九牧”和做服装的企业“九牧王”,老板都姓林。
林皋父子十人当官,应该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所以到哪儿也不缺钱花,日子过得比较舒坦。林皋一家逃到哪去了呢?人家找了个好地方:西河(现陕西榆林)白云山。在这个有山有水、人迹罕至的地方,林家人开始了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虽然这里也属于赵王的统治范围,但远离了熙攘纷争的林皋一家想必能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了。汉初年,林皋的后人林挚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平棘侯,此后林家又成为望族,并逐渐分散到全国各地。隋末,林氏后人林士弘领导农民起义,称帝六年,国号楚,后败亡于唐李,其后人只好改名换姓,取“柴中有林”意,改姓柴。十三代之后,柴家出了个五代十国时期最英明的君主,即后周世宗柴荣。
在周兴嗣生活的那个时代,与社会长期相对安定的汉代不同,数百年的战争连绵不断,政权更替频繁,就算是在一朝一代之内,统治集团间的恶斗残杀也从未休止,官场上是非常险恶的。如何在政治漩涡中生存下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是当时士人考虑最多的大问题,因此隐逸成为官员们的一条自保之路。就连梁元帝萧绎都在《全德志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出或处,并以全身为贵,优之游之,咸以忘怀自逸。”
  古代做官,官场如战场,伴君如伴虎,事事处处都得临深履薄。一个不检点,自己受辱事小,家族、老师都要跟着受牵连,责任就大了,所以一见势头不对,就要准备辞官下野,退归林泉,作隐士去了。古代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看看《隐士传》就明白了。下一句的"两疏见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两疏,指西汉时期的疏广、疏受叔侄,东海兰陵人,即现在的山东枣庄一带。《汉书》载,疏广很有学问,特别擅长解读《春秋》,是远近闻名的经学大师,那时候没有百家讲坛,很多外地求学者慕名到疏广家里学习,于是疏广名气越来越大,大到惊动了中央,连汉宣帝都听说了,特地下诏征他进京当官,后提拔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也在举贤良的制度下被举荐为官,后提拔为太子少傅。也就是说,这叔侄俩都成了未来的皇帝的老师,位高名显。二人怕树大招风,只干了五年就主动告老还乡,荣归故里,人皆高之。机是机兆、先兆,是事机萌动,但还尚未发出之时的微小状态,《易经》里就有"几者动之微,君子见机而作"的话。见机,就是选择合适的时机。

  解是解除,组是组绶的简称。组绶是一种丝质有刺绣的缎带,窄的叫组,宽的叫绶。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或用来拴勋章。后世有受勋,用不同颜色的绶带挂在胸肩等部位,以示自己的官阶、品级,象袁世凯的大元帅服,绶带颜色挂得快开染坊了。

  解组是将组绶解下来,表示辞官不干了。"谁逼"是有谁逼你了吗?没有,是自己辞官不做的。疏广、疏受叔侄见到事情苗头不对,就见机归隐,辞官不做了,有谁逼迫他们这样做呢?

  归隐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下面一段话很有意味、很美,文学意境极高,是《千字文》里文学意境最高的几句话。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能随文入观,随着文字的描写,我们的视野要随之在字里行间展开,象摄影机的镜头一样,时而是长镜头的远眺,时而是近距离的特写,才能体验诗文的美和读书乐的享受。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索居是一个人独处,索是萧索、冷冷清清,闲处是无所事事、清静悠闲。沉默是沉静、不多讲话,寂寥是心中空空洞洞、没有杂念。

  两句话联起来意思是:离群独居,悠闲度日,不谈是非,何等清静。这是人常说的"享清福"。但世间的鸿福好享,清福不好享。整天高朋满座,胜友如云,车水马龙,儿孙绕膝,忙不完的事,待不完的客,这是鸿福。一旦退下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到了屋内形影相吊,屋外叶落鸟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受不了,"享清福"享死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呢?你的修养不够,定力不够。

  前面讲过了,"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内心追逐外物习惯了,又没有修心的训练,内心守不住,没有定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成大事,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有真享受。当然,这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求古寻论


"求古"是探求古人古事,"寻论"是读点至理名言,这句的意思是:隐居也不能放松学习,要多读历史,探求古代人和事,学习古人的学说或文章。
对历史的记载和解读往往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正如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为现实服务而存在的,求古寻论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历史上与自己经历契合的人和事。对于无数在历史中寂寂无名的匆匆过客来说,终难走出这样的怪圈:“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历史的相似也总是惊人的。
散虑逍遥

  散虑,驱散心中的忧虑之类的念头;逍遥,优游自得;安闲自在。这个词貌似出自《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即臭椿)。这棵树的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木匠连看也不看一眼。一棵树长成这样太失败了,就跟你那套理论一样,大而无用,会遭到大家的鄙弃。”庄子说:“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到一个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这样的话,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祸害呢?”
庄子讲的道理确实很大,比大树要大得多,他主张顺其自然,超脱于现实,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一棵树的价值和一个人的价值是一样的,放到一个大的空间范围去考虑,没用的大树、平凡的人生反而更能体现作为树、作为人的价值,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才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只有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没有了忧虑,自然会逍遥,但世上能够如庄子那样超脱的能有几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希望得到的利益,有无法摆脱的束缚和难以抵御的诱惑,难免就有各种患得患失的忧虑,即便是皇帝,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真正逍遥自在。所以,只能想想办法,排解一点忧虑,获得一点逍遥。有什么办法呢?办法很多,虽然都治标不治本,但能求得一时的轻松也就够了。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欣是欢欣、喜悦。奏者进也,奏的本义为送上、奉献,臣子呈给皇帝的本章称奏章。累是心中的牵挂、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心事。遣是排遣、排除。戚,原文为“慼”,指忧愁、悲哀;谢,凋落、衰退;欢,快乐、高兴;招,引来。这两句的意思差不多,说的还是隐居的幸福生活:喜悦增加,烦恼减少;忧愁消退,快乐来了。

 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烦恼少少快乐多多,为了这一目标,我们对各种可以使我们快乐的事物进行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但即便成功了,也只能带来片刻的欢愉。我们常常感觉到快乐总是别人的,自己什么都没有,而别人的快乐又无从获取,就算快乐可以用货币计价、在商场出售,大多数人也会因价格太高而不快乐。事情不轮到自己头上,你永远也无法体会,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世上没有绝对的快乐。事若求全何所乐?惟有欲望的降低和心灵的平静才能体验到淡然而悠长的愉悦。君子藏器于身,只有身上还有嘴巴、眼睛等可以表达快乐的器具,就在该乐的时候咧开嘴巴、眯起眼睛,痛快地乐一场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字文第十四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