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y 发表于 2017-4-16 20:03:16

家长们,慢些走

学习和种地一样凡是速成的都不会成为上品。可现在的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意志都要速成,不知这样的共振会造就怎样的下一代。题海代替了教学,分数成了最后的赢家。孕育认知所需要的时间里,都被这满满的垃圾食品所填满。民科一族,时常招人诟病,可转念一想他们是不是那一株未被修剪过的杂草,生命的自在还一息尚存,思想的喷薄还桀骜不驯。终有一天,是否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成为家长期望的,国家需要的,社会认可的那个标准件儿。我们都在向这个目标日夜兼程。如何才能培养一个内心充盈灵动的孩子?这才是上上策。

fanny3270 发表于 2017-4-16 20:32:41

是的,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啊,需要有更多的长远目标的家长,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家长

lcy 发表于 2017-4-16 20:42:25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而决定成功的往往是后百分之一."我们有没有把孩子的这百分之一的灵感炸干。我们有没有给他们留一点自在,留一点遐想,甚至留一点狂傲。认他们有空间做他们自己,而不是一个重新来过的你。

lcy 发表于 2017-4-16 21:51:16

时常有人诟病中国教育没有大家出现,我想这并非空穴来风。试想西方文化从神学到哲学再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幻想猜测和推演的成份。这里面所需要的记忆很少,更多的是对现有认知的巧妙架构。拼的是脑力。而为国人津津乐道的基础教育,拼的是记忆力,拼的是苦功。人脑时时刻刻都不会有闲暇,它不是被人们引导到事物的认知,就是神游天外的遐想。中国教育注重前者,西方注重后者。前者是承接,后者是创造力的基石。常常有家长呵斥自己望着窗外发呆的儿子,让他们去背书,岂不知这一声声的斥责,正在一点点的葬送孩子们的创造力。更别提刷题这种剧毒了。

lhp1980tx 发表于 2017-4-16 22:06:34

那就自己动手,教孩子有用的,毕竟最后为教育买单的只有家长和孩子

_远山 发表于 2017-4-18 05:34:35

楼主,我又来咯:lol

_远山 发表于 2017-4-18 05:35:11

楼主高论,洗耳恭听:lol

加油喔!!{:85:}

_远山 发表于 2017-4-18 06:42:48

本帖最后由 _远山 于 2017-4-19 00:31 编辑

四年了, 楼主还是Dolphin

确实足够切合“ 标题 ”了。:lol

_远山 发表于 2017-4-18 06:52:36

最后,我想说下 “规则 ” 。

你没发现,无论 人类的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所追求跟致力解决的,都是“规则” 问题吗 ?

而这个规则,又只是人类自己设置的规则。

我们永远都在玩一个自己 PK(围绕)自己的游戏。也许是玩到地老天荒,精疲力尽为止。

而真正的宇宙,永远不会 “ 在乎” 人类沾沾自喜搞的这一点点 "规则“。

lcy 发表于 2017-4-18 11:52:47

_远山 发表于 2017-4-18 06:52
最后,我想说下 “规则 ” 。

你没发现,无论 人类的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所追求跟致力解决的,都是 ...

以下只是对天山的回复,不做讨论。
如果给这个世界一个不变的定律,那就是‘熵’在不断的增加(可以看一看热力学三定律)放在人的层面也讲得通。我曾经把人脑与宇宙做比方,一脑一世界。人的认知都是有物质基础的,很像物理学中的熵,现代社会每个人脑中的熵都在极速的增加。(所以现代社会很难产生权威,因为每个人脑中的物质成份极不相同,就像玻璃和木头吵对阳光的认识,而在一个从小被洗脑的世界里,则更容易达成共识)所以人从来是先有认知,而后才有个体。               我思固我在???还是我以前说过的场决定物质?

_远山 发表于 2017-4-19 00:40:36

lcy 发表于 2017-4-18 11:52
以下只是对天山的回复,不做讨论。
如果给这个世界一个不变的定律,那就是‘熵’在不断的增加(可以看一 ...

见您回来国学版,很激动,不小心连盖4楼:lol

但发现楼主见到我更激动,都变 “ 天山 ” 了; 不过我不介意,反正也不明当初为何取这个用户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们,慢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