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dan20 发表于 2017-9-18 09:21:52

【歌吟天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导读

【歌吟天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导读 奶爸一定要我再讲一课,其实我知道自己水平误人子弟,一直推辞,实在推不过了。那就讲《论语》吧。我一直强调独立思考,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论语》也是如此,它是一部有趣的书,是一部孤独的书,是一部智慧的书,是一部治国的书,是一部做人的书,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这里先分享下大概的讲课大纲, 1、《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门人的言行录。非一人所记,也不是成书于一时。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郑康成)所编定。全书共20篇,512章,约15920言。“论”是编辑整理的意思,意为按一定顺序编排。“语”是对话的意思。“论”字读若车轮的“轮lún”,不要读成言论的“论lùn”。《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但做人是根本。《论语》是孔子在上课的时候讲的话,是学生记下来的课堂笔记。《论语》是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把孔子的话编纂起来而成为一部体现孔子思想的语录体著作。 2、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主要思想是“仁”,他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圣人”。中国历史上,身份起伏最大,被人利用最多的人大概是孔子了.这位生前就周游列国,教学授徒的哲人或被冠以“素王”、“至圣”的称号或被贬为“孔老二”、“丧家狗”……中国历史的变换轮回、中国人性格的“内敛”多变、中国政治的肮脏阴险,使得这位老人被人肆意歪曲涂改.那些原本受他精神滋养的人反过头掘他的坟墓;那些表面尊重他、封赏他的人其实正在内心暗笑,庆幸找到了一个可滋利用的工具!历史总让人叹息,人性亦让人无语.然而,圣人何言!相比而言,我更倾向于用后一种思维来理解我心中的孔子,因为从记载他言行的书籍《论语》中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心怀天下,忧道不忧贫!所以,在给学生讲述他的事迹时我只说,他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和那些叱诧风云、开疆拓土的君王相比,他少了一份霸气;和那些蝇营狗苟、利益为上的官员相比,他少了一份机智;和那些困守书斋、白首为学的学者相比,他少了一份坚守;和那些独善其身、笑傲悠游的隐士相比,他少了一份洒脱……总之,他的一生是局促的一生,远不如历史上的很多人那样淡定而从容.孔子其实是个很可怜的人。他从小就多磨难,3岁时他的母亲只有18岁,已成了单身母亲,日子很苦,等到孔子17岁时,刚刚32岁的母亲又病逝。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七十三岁,一生磨难的孔子离世。孔子去世后,他的地位、他的“儒家思想”才日渐尊隆起来,直至成为了“至圣先师”、“百代素王”,以至2500年来一直被尊为中国人精神信仰的核心。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3、他的生平事迹是什么?可以用孔子自己的话来总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0岁左右开始讲学活动,曾经问礼于老子。34岁听齐国《韶》乐,三月不知肉味。43岁鲁国的强臣季氏强僭(JIAN3),阳虎作乱专政,孔子不仕,退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51对在鲁国做官,做到司空、司寇。55岁带弟子周游列国。68岁回鲁国,致力于教育,著述。弟子三千,通六艺(诗书礼乐射御)者72人。73岁去世。 4、他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5、他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孔子的弟子非常多,《史记 ·孔子世家》说:“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者七十有二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如果从三十一岁这一年算起,到七十三岁去世,有四十年的教学生涯,平均每年要收七十五位弟子。见于《论语》的弟子,大约有三十位左右。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所谓的“四科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孑夏。(《先进》)6、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人文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心魂所在,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本源和命脉。丢掉这个本源,扼杀这个命脉,民族文化将成为没有灵魂的空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丢失自己的文化根本、盲目地接受外来文化,最后会使得本民族文化大树花果飘零。任何一个民族,总得有一个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个文化特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由来已久的思想体系。而儒学思想正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华夏民族宗教般的信仰,作为经典之一的《论语》,如同《可兰经》之于伊斯兰教,《圣经》之于基督教,是凡认字者的必读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时为止。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海尔老板案头常备着两本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孙子兵法》。《论语》在古代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今天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南怀瑾: 儒家是中国人的粮食店,          佛家是中国人的百货店,          道家是中国人的药店。 北宋理学家张横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我们该怎么读《论语》?杨绛:“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孔子最爱重颜渊,却偏宠子路。钱穆: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覆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够了。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鐘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论语,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复的。有甚多是一句一章,两句一章的。再把读不懂的暂时跳过,至少每年可读论语一遍。自二十岁起到六十岁,应可读论语四十遍。  若其人生活,和书本文字隔离不太远,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时功夫,应可读论语一篇。整部论语共二十篇,一年以五十一星期计,两年应可读论语五遍。自二十到六十,应可读论语一百遍。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歌吟天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