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17 14:10:54

如何给孩子配置保险

最近接触了很多妈妈客户,家长们纷纷表示给孩子买保险很慎重,以及自己隔行如隔山的无奈。的确,保险公司和产品雨后春笋一般多,有的笋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靠着卖广告赚噱头。
产品如此也罢了,有的销售人员还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自己云里雾里、满嘴跑火车。借用范伟的一句话: 防不胜防啊
关于宝宝如何买保险的问题,我曾经写过3篇文章,为了能够更好地梳理家长的思路,我提取了家长最常问的十个问题,重新拟合为一篇文章。
1、宝宝该买什么险种?首先,我们明确现阶段买保险的目的何在:是为转移健康风险还是为养孩子的开销做打算?如果是为转移风险,那么选择保障型的人身保险,例如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如果是为教育金/婚嫁金,那么选择理财型的储蓄保险,例如人寿储蓄分红。
如果资金有限,先买保障型险种。
2、重疾险和医疗险是不是只买一个就行了?不是的。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险种,从险种性质、设计理念,到赔偿方式和保障作用均不同。简单来说,医疗险是报销看病治病的医疗支出,花多少就报多少;重疾险是为了补偿以生病为起点的各项费用和潜在经济损失(如家长陪护的收入损失),买多少就赔多少。
赔偿范围方面,重大疾病保险对病种有限制范围和明确的定义,罹患合同内规定之疾病,并达到赔付标准/须行之手术即可赔付(无论是否就医、于何处就医、使用何种方法治疗)。医疗保险是针对实际发生的住院费用或者特殊门诊费用报销,对疾病的种类无过多限制,但对就医条件会有一定限制(例如一定要在中国境内就医、先使用社保报销、限制社保内用药等等)。
3、小孩子有必要买重疾险吗?有。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生病的可能性,有一些重大疾病是儿童高发甚至“专属”的,例如川崎病、血友病、自闭症等等。而一旦在儿童时期发生过重大疾病,长大后能否再买重疾险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其次,从费率的角度看,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买重疾险最便宜的时期。同等保额的重疾险,0岁儿童的保费甚至不到30岁成人的一半。
最后,儿童健康状况良好。相信许多成年客户有所体会,重疾险中最贵的门槛是健康。凡来投重疾险时,过往的大小病史都会被刨根问底,有病史必须申报,申报就有可能面临加费、除外和拒保,这是许多客户的痛。而小孩子是正是“清清白白”的年纪,通常都可以作为标准体受保,保险买起来是又快又便宜。
4、我只想要一个保障,分红是否有必要?有这个想法是很值得鼓励的,保障型产品本身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分红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我们做出决策的决定性因素。摆正态度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分红的作用是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保额固定,现在我们买一个50万保额的保单,10年、20年之后再看,这个钱还值多少呢?根据目前的通胀率水平,不出15年,保额的购买力就折半了。
因此,在保障型险种里,分红是作为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价值缩水、应付医疗费用的膨胀而存在的,当然是必要的。
5、孩子的重疾险选定期还是终身?关于这个问题,行业内长期存在争执。这里就区分一下二者的差别,家长们可以按需购买。
定期的重疾险,属于消费型保险,只保20/30年或者保到某个年龄为止。喜欢定期的家长认为固定保额的价值一般只能维持十几二十年,到后面也就不值钱了。而且以后会有更好的产品,等孩子长大后再买吧。
终身返还型重疾险,顾名思义,保障到终身。喜欢此类的家长通常危机意识比较强,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万一生了病、出过险,以后再难买健康险。所以买一份保到终身的、多重赔付的重疾险更安心。更何况还可以通过分红抗衡通胀,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建议是,在经济可承担的范围内,买一份终身型重疾险作打底,依据需要,可再搭配一份定期消费型重疾险抬高保额。 6、香港的重疾险有什么优势吗?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美金计价,从货币的保值角度看,美金通胀率低,随时间缩水的速度慢;第二,有分红,分红的作用刚刚也说过,同样具有保额保值的作用;第三,针对癌症有三次赔付机会,内地的多重赔付重疾险,针对癌症仅有一次。为什么强调癌症?作为一个占据近80%的理赔案例和理赔款项,且最爱复发的重大疾病,如果癌症能有多次赔付机会,那么这个产品的性价比会高得多;第四,在同样针对癌症有多重赔付的重疾类产品里,香港间隔期3年,内地间隔期5年。
7、香港的重疾险有什么劣势吗?也有劣势。

第一,香港保单需要在香港境内签署,赴港投保对于内地居民来说稍嫌麻烦。但好在是一劳永逸的事,后续无论缴费、更改保单事项还是理赔,都无需再次赴港;第二,汇率波动会导致保费增多/保额减少。如果美元加息,人民币贬值,则保费可能会高,如果美元降息,人民币回暖,则赔出来的保额可能会小。汇率波动我们不可预测,但短期内的涨跌对长期的保障型产品来说,意义不大。
8、儿童的医疗险要不要买,怎么买?儿童社保可以为小朋友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两个优点,一是可以对门诊医疗费用进行理赔(商业保险一般对门诊不承担保险责任);二是可以对先天性疾病和既往症提供保障,(商业保险出于风险控制,一般不承担该项责任);最后,社保的价格也比较低,大多数家长都上得起。
商业医疗险从责任上划分,分为住院医疗险和门诊医疗险,市面上最多的商业医疗险是住院报销险,作为对社保的补充。这个险种要不要买,一要结合个人的就医习惯和需求,二要结合家庭经济状况。
如果家庭的经济状况好,且就医需求比较高,例如孩子生病了,会首选和睦家这类的私家医院,那么推荐补充高端医疗险。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中产,就医首选二、三甲的公立医院,补充一份内地的百万医疗险也可以。如果觉得社保够用,重疾和医疗打算只买一个,首选重疾险。
9、儿童意外险要不要买,怎么买?意外险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配置的一个险种。根据数据统计,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常见的儿童意外有触电、交通事故、溺水、烫伤等等。
意外险产品也都大同小异,购买时应主要关注两点:是否有意外医疗报销,是否有免赔额及报销比例。首选包含意外医疗责任的,以及没有免赔额、100%报销的。
10、买保险的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这里包含两个问题:1)在家庭中,如何判断谁最应该先买保险?2)孩子买保险,险种配置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个问题,在家庭中,成人父母最应该先买保险。道理很简单,保险是保“风险”,谁的风险更大,生病对家庭的影响更大,谁就最该先买保险。试想一下,孩子生病尚有父母遮风挡雨,还依然可以挣钱为孩子治病,而大人一旦倒下了,孩子又能做些什么呢?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这个角度出发,父母为自己买好保险才是对子女最大的保护。
第二个问题,从风险和必要性的角度出发,儿童保险的配置顺序为: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储蓄险。
如需更多咨询,可加我VX:1509191843

zh123 发表于 2018-7-17 15:19:02

学习了,,,,

炸弹蜜蜂 发表于 2018-7-17 15:44:22

最近正想买,很受启发,谢谢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18 14:42:10

今天来和大家讲讲香港保险,想必大家跟我之前一样,最想知道的问题是:香港保险买的人多吗?靠谱吗?与我有何关系呢?
先给大家一组数据。2016年,香港保险业创造了奇迹。
有效业务同比增长26.1%,新单业务同比增长41.3%;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掀起史无前例的热潮,保费更是达到历史新高。据统计,2016年内地人士到香港的新增投保保费金额比2015年翻了一番,超过700个亿。                                  ——搜狐新闻http://mmbiz.qpic.cn/mmbiz_gif/QLdA1F4YJTj3jYjQPm6GiaTxYlbpBu5biavT4LqsRSn2vlQicPk7MSD3VibxCNn3spCk3sTm8NyJ1GdcHWzFzjGopA/0?wx_fmt=gif港险是否值得购买这里先按下不表,我们来聊聊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1、已有社保/五险一金,还需购买健康相关的保险吗?答:首先要明确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问题中所讨论的社保或大家俗称的五险一金中涉及的医保,都是基础医疗保障,是国家或企业为广大居民或职工购置的‘小病保险’。用过的人都知道,无论是用药好坏、治疗方法,还是报销额度上都是极其有限的。
那有没有必要拥有基础医疗险?有必要。
基础医疗够不够?还不够。
国家不够,个人来凑。
‘大病保险’ 和‘重疾险’迈着矫健的步伐隆重登场了,‘中高端医疗险’作为‘基础医疗险’的加强版,也款款向吃瓜观众们走来……(请自行脑补运动会方阵的解说词)

同时拥有社保、重疾险、寿险已成为现代人行走江湖的基本装备,三者作用不同,相辅相成。而‘中高端医疗险’、‘储蓄险’的配置因人而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财富的积累,也逐渐形成新趋势。
至于需不需要配置个人保险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多数80、90后的年轻人都已经不会再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
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幼稚了,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讲,拼的不仅仅是实现财务自由的速度,更是抵御风险的能力。换言之,赚钱谁都会,关键是能不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时,留得青山在,来年种柴烧。

2、买香港保险是否受法律保护?答: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受香港法律保护。香港保单遵从“签署地原则”, 凡是在香港境内完成签署的香港保单,皆为法律保护之合法保单,无论香港居民、内地居民或外国人士。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购买香港保单的内地居民,须本人亲自到港签署保单,方可生效(小盆友不用)。那有朋友要问了,不受内地法律保护我们心里毛毛的呀,出了问题我们去哪里说理呀?
各位看官大可放心:
1)中国大陆人士来港投保,需提供合法来港证件进行登记,复印存档,专人验证,确保投保地为香港;
2)内地居民在香港签署的合法保单,与香港本地人签署的保单,权益完全相同;
3)所有保单持有人,无论居住地,皆可使用保险索偿投诉局的免费服务;
4)理赔方面,只要在买单时如实告知自身健康状况,申请赔付时提供所需证明材料,都会正常赔付。
毕竟香港的保险业市场已达到相当的成熟和透明,除了各大公司自重声誉之外,保监局监管力度之强,内地还不及项背。

3、香港保险哪家强?我该买哪个险种?香港所有上市保险公司的行业排名和社会声誉大家都可以自行百度,为避免有偏颇之辞,我在这里不做比较。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保险产品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一说。
大部分还活跃于保险市场的公司,都有其出色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购置保险之前,一个负责任的代理人会详细了解你的背景及投保目的,帮你比对、挑选不同的产品,以作出最合适的保险计划。
港险最常见险种有:重疾险、高端医疗险、储蓄险和寿险。同样的,因人而异。无论客户背景,一味推荐某一款产品的代理人,是有私心的,更是不专业的。

4、香港的理赔是否困难?手续是否复杂?答:非常理解大家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毕竟最终能不能顺利理赔,是检验有没有买对保险的标准,也是考验代理人靠谱与否的试金石(当然了,这块石头太贵,我们还是要提前考察好)。
还是那句话,只要选好代理人,经正规途径于正规公司购买,并如实申报存在的健康问题及病史,提供所需证明文件,理赔不难,更无须亲自来港。


5、入行后的一点感受答:码字码到这里,还是会有点遗憾。中国大多数人还是谈保险色变。当然相当大的原因来自于鱼龙混杂、质素参差不齐的保险从业者,也有部分原因是在10年前、5年前乃至今天部分内地的地区,保险仍属于‘轻奢品’。
相信大多数朋友仍跟过去的我一样,认为赚钱是现阶段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第一要务,透支健康的同时,更不具备危机意识。殊不知错过了配置保险的最佳契机——年轻时所具备的身体优势。
要知道,在发达国家,早已达到人均5-6张保单的水平,美国人均6张,日本最高,人均8张,而中国,人均还不足1张。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老百姓的保险意识,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幸,看到这里的你们,都有这样的远见。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儿。祖国的未来还等着大家去建设。
香港保险代理人,如需咨询可加VX:1509191843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22 18:47:38

本帖最后由 tanletianshi 于 2018-7-22 18:50 编辑

这两天“疫苗之殇”揪起了大家的心,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人,事先声明,我是香港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代理,预约疫苗不是我的工作,但是可以义务帮有需要的朋友预约香港比较靠谱的机构。需要预约疫苗和配置保险的朋友可加我VX:1509191843.

今天先来说一下疫苗

中国内地和香港疫苗的差异中国内地计划内有的,香港卫生署建议计划内没有的。1.乙脑疫苗中国内地一类疫苗(免费)是乙型脑炎减毒活性疫苗,自费项目为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香港卫生署并未把乙脑疫苗列入建议计划,但可以自愿自费注射日本脑炎疫苗,同样为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中国内地免费计划内没有的,香港卫生署建议计划内有的。1.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2.水痘疫苗(Varicella)
中国内地免费计划没有的,香港医院/诊所可以自费接种的。
1.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2.轮状病毒疫苗(RV)3.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
内地和香港都有计划,但接种的疫苗品种不同的。
1.百白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香港接种四合一混合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或五合一(四合一的基础上+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分别于2个月,4个月,6个月各打一针混合疫苗。去3次诊所,半岁前一共打3针。
中国新生儿是从出生开始,每个月接种不同的疫苗,在2到5个月内完成,每个月去一次社区医院,每次打不同的疫苗,半岁前这三种疫苗一共打6针。
另外,中国的脊灰免疫程序只有第一剂采用的是灭活疫苗(IPV),而后三剂用的是口服滴液减毒活疫苗(OPV),而香港的四合一混合疫苗则全部是灭活疫苗(IPV)。
结论:与美国相同,内地父母比香港父母多跑几趟,孩子多扎几针,但孩子每次接种的疫苗种类少一点。
2.麻风腮疫苗MMR香港可接种四痘混合疫苗(麻风腮+水痘 混合疫苗),1岁时接种第一针,2岁时接种第二针。
中国为:8月龄时接种麻风疫苗(MR)一针,1~2岁时接种MMR,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包括技校、中专、职业中学毕业班)和大学一年级外地学生各加强一针。MR:麻疹疫苗MMR: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三联疫苗
结论:内地的孩子初种麻疹疫苗的时间比香港早,但水痘疫苗未列为免费项目。
3.甲肝疫苗中国要求一针;香港要求两针,2岁时还需打一针。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香港为是四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Menactra (MCV4),预防A、C、W、Y群脑膜炎球菌(四种),9月龄接种第一针,18月龄接种第二针。
内地一类疫苗(免费)是A群流脑多糖疫苗,仅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一种)。于9月12月各接种一针。
结论:香港四价疫苗预防的种类比较全,接种时间与内地相似。
给孩子更多保护,选国内自费疫苗可以吗?
虽然在国内出生,想接受先进疫苗接种的,可以考虑在国内接受二类疫苗(自费)接种,社区医院会在每次接种时推荐给你自己选择。但是这些疫苗大部分为国产的,生产厂家比较多,种类也不是很系统。

例如用于替代免费流脑疫苗的自费疫苗,有2种:AC结合疫苗和4价多糖疫苗。
AC结合疫苗一方面是覆盖面更广(多预防C群),一方面是效果更好(结合工艺完胜多糖工艺)。
4价多糖疫苗能预防A、C、W、Y群脑膜炎球菌,比AC多糖疫苗覆盖面更广。
到香港接种疫苗,有哪些好处?
从以上的细节就可以清晰的看出,香港的疫苗种类和品种和国际上是保持先进性的一致的,接种时间上香港也根据地理位置原因调整的和内地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疫苗接种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的有效防治高发疾病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内地的孩子如果希望得到更全面更先进性的保护,可以选择到香港接种疫苗。
到香港接种疫苗的好处多多:
香港有和国际接轨的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联合疫苗共您选择,按实际需要接种。减少接种针数,减轻孩子痛苦。
四合一疫苗: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联合疫苗
五合一疫苗(五联疫苗):四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六合一疫苗(六联疫苗):五联疫苗+乙肝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由国家买单的脊灰免疫程序只有第一剂采用的是灭活疫苗(IPV),而后三剂用的是口服滴液减毒活疫苗(OPV),而香港的则全部是灭活疫苗(IPV),完全与国际同步。
香港可以接种到内地免费疫苗没有的各类先进疫苗。
1.肺炎球菌疫苗(PCV):香港为13价肺炎球菌疫苗,与国际同步。2.水痘疫苗(Varicella):水痘疫苗香港推荐您打四痘混合疫苗(麻风腮+水痘 混合疫苗),减少针数,减轻孩子痛苦。3.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4.轮状病毒疫苗(RV)5.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6.四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MCV4):预防A、C、W、Y群脑膜炎球菌(四种)。
超实用接种建议时间表
因此给各位内地朋友的香港疫苗推荐清单如下:需要和国内防疫站沟通,不在国内打的疫苗有:
2个月时不在国内打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疫苗,2个月时到香港打四联/五联疫苗。8个月时不在国内打麻腮风疫苗,1岁时到香港打四痘混合疫苗。9个月时不在国内打流脑疫苗,9个月时到香港打四价流脑疫苗。
不用和国内防疫站沟通,直接到香港打的疫苗有以下:
肺炎球菌疫苗(PCV)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共4针。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共4针。
轮状病毒疫苗(RV)2月龄,4月龄,共2剂。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11~12岁,共3针。
赴港打了疫苗以后,可以在疫苗本上登记自费疫苗项目,记得回到国内社区防疫站把疫苗本交给工作人员,即可将在香港打的所有疫苗补登与自费疫苗栏目,录入电脑系统。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23 17:37:38

本帖最后由 tanletianshi 于 2018-7-23 17:38 编辑

重疾险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了解,那么对于未接触过这类险种的朋友们,应该如何在纷繁的市场和产品中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计划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一一进行分析,希望帮助大家解决挑选重疾险的问题。

重疾险的种类有哪些?重疾险的分类有几个不同的标准:返还型/消费型,分红/不分红,单次赔付/多重赔付。
首先是返还型和消费型的选择。
消费型重疾险有三大特征:1)非终身保障,有固定年限,且患病之后难续保;2)随着年龄增加,保额不变的基础上保费增加,杠杆变小;3)无储蓄功能,保费会被消费掉。返还型的重疾险则完全相反。
选择消费型而不是返还型的理由,基本上只有一个,预算不足。在年轻的时候,尚未有资本积累,但是又想有一份保障在身,那么选择保费低廉的消费型可以暂时作为过渡。其余情况,这里建议大家一律选择返还型重疾险。
其次是分红的问题。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实际上对于保障类的保险产品而言,分红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对抗通货膨胀,为了保证原保额在发生理赔的时候依然保有相当的购买力。因此建议选择带分红的重疾险。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选择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这里重点说一下这个问题。
单次理赔,顾名思义,理赔一次重疾以后,保单即结束。对于这类的保单,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保障疾病的范围、保费与保额对应的比例、年化分红等。
多重理赔,一般是指可以有七次或九次理赔机会。具体来说就是包括癌症3次理赔,以及心脏(单次或两次),神经,与主要器官相关疾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等四大类里面,各有一次严重疾病的理赔机会。
从过往的理赔记录来看,真正理赔满七次的记录并不多见,较为常见的案例是理赔单次到四次。但是单次理赔的问题在于,有过重大疾病史的人,今后基本不可能再买到重疾险了,甚至其他险种如医疗险也会拒保或者部分拒保。明显这对于大多数仍年轻的朋友们,保障太过薄弱。
在考虑到癌症的理赔案例占到总数的80%,且是所有重疾里面复发性最高的一种疾病,因此,嗅觉敏感的保险市场很快有了仅针对癌症加多重赔付的重疾险,保费也仅仅是小幅度的上调而已。
因此,从性价比上来讲,这种仅针对癌症有三次理赔,而其他重疾只有一次理赔机会的重疾险保障是性价比最高,也最适合中青年人进行配置的重疾产品。

缴费年期怎么选?重疾险的缴费年期从0年到25年不等,选择年期长或短的客户朋友都有不少,那具体有什么不同呢,在这里帮大家解答。

简单来说,在保额固定的情况下,缴费期越短,年缴保费越多,总缴保费越少;缴费期越长,年缴保费越少,总缴保费越多。这里有三个因素需要考虑。
第一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将10年的缴费期与25年缴费期相比,实际上因为年期的延长,25年缴纳的保费购买力可能跟10年的并无太大差距,甚至更少。因此选择年期较长为好。
第二是保费豁免条款,即如在缴费期内,客户出现重疾理赔,那么之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尚未缴清的保费可全部豁免,无须缴纳。业内称之为“保险杠杆”,也就是利用少量保费,撬动大额保额。因此,也是年期越长越好。
第三是分散经济压力,缴费期长,年缴保费会相对比较少,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家庭来说,负担没那么重。
综上,在选择重疾险的缴费期的时候,建议大家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长的缴费年期。
保额如何确定?重疾险的保额是依据医学统计的研究,发现人在罹患重疾后,需要3-5年的恢复期。而在此期间,医疗费用的支出,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我们还会面临着工作中断的收入损失、配偶的收入损失、康复疗养费用等等。考虑到以上问题,一般中产家庭/个人,仅就重疾险保额的配置,建议控制在个人年收入的5倍较为合理。
对于收入较高的高净值人士,可不完全遵循这个规律。一来额度过大保险公司未必承保,二来利用这笔钱去做投资、传承或是搭配高端医疗险,会更加划算一些。因此,100万美金保额的重疾足矣。
而有小孩的家庭也会考虑到孩子的重疾险配置,通常建议配置20万左右美金的保额比较合适。
因为重疾险的保费厘定是根据投保年龄决定的,也就是说目前是孩子在一生中最健康、保费最便宜的时候,基本上同样的保额,孩子的保费仅是成年人的一半。
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医疗通胀持续,或是孩子开始有病史记录后,发现保障额度不够,需要增加额度时,则有可能面临无法加单或者保险杠杆变小的窘境。

保障顺序保障不是一个感性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理性的一面。因此,记住一个原则:先保大,后保小,先经济支柱,后其他成员。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成人父母应先配置足额的保障,可以通过拉长缴费期分散经济压力,如仍不够,那么请先为家庭支柱配置足够的保额,降低其他成员的部分。
道理很简单,就像是老鹰捉小鸡一样,一旦失去了排头的老母鸡,攻破了最坚实的防线,它身后的小鸡崽就会暴露在危险之中。
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就是排头鸡,小朋友就是小鸡崽,如果父母倒下了,孩子也将失去所有依靠,因为再多的保障也换不来父母身体健康。
香港保险代理,如需咨询,可加V:1509191843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25 15:53:15

重疾险是个人或家庭配置保险的第一步。那重疾险是什么,为什么要买,该怎么买?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香港重疾险的那些事儿。
重疾险,是当受保人发生重大疾病,残疾或意外身故时,保险公司以一笔过的形式赔偿给受保人一笔赔偿金。
这笔金额与治疗的实际花销无关,而是买多少保额就赔多少。不仅如此,这个险种实现了重疾保障与储蓄功能的捆绑,真正做到了生病赔钱,没病存钱的双重保障。
有的朋友会好奇,我们的城镇居民医保已经能报销70%-80%的医药费了,为何还要购买重疾险?
实际上,重疾险的设计并不是为了安心治病,而是为了安心养病。因为除了最基础的医疗费用,我们还需考虑康复疗养费用、自己和家人的误工费,家庭日常的支出和孩子的教育经费,而一个患病家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没有经济来源的。
有了重疾赔偿这笔强大的现金流,不论是用于治疗、康复还是维持生活开销,最重要的是帮助家庭度过这个难关,不必为金钱所愁。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常说没有好不好,只有适不适合。那么香港的重疾险到底有哪些特点,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我会在文章中一一帮大家进行分析,适不适合自己见仁见智,希望大家在购置保障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跟风。
香港重疾险有哪些优势
1、保障范围广,疾病定义宽松

作为一份保障类保险,保障全不全面是最重要的。从保障范围看,香港重疾险保障范围涵盖50多种重大疾病,30多种早期疾病及多种儿童严重疾病,累计保障疾病多达上百种。
从疾病定义来看,内地采用统一标准——07年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而香港则无统一规范,各保险公司在疾病定义上大同小异,这是大家在配置时需要留意的一点。毕竟疾病的深度和广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理赔的门槛。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对医学的专有名词无法作出敏感的判断,很多时候只能由代理人牵着走,容易被误导销售。拿癌症来举例,癌症的发展规律是:癌细胞增殖—区域淋巴结扩散—远端转移。
目前很多重疾险产品包含了“原位癌”在内的一些轻疾赔偿,但是在原位癌和癌症重疾之间,是有灰色地带的。
内地的要求是“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意味着要达到远端转移才可赔付。
而香港理赔的门槛普遍比较低,要求恶性细胞开始扩散,甚至有更宽松的“有侵略其他细胞组织的特征”即可赔付。
2、保费较低
有的朋友会问了,保障范围大,是不是相应的保费会贵?其实不是的。就相同保额而言,香港保险费率反而更低。因为香港人均寿命和发病率低于内地居民,以及其亚洲金融中心、自由贸易港的地位,投资渠道广等原因,都为保费预算的下调作出了贡献。
在以前,香港保费比内地低30%左右,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内地保险公司不断发展和发力,保费差距已经非常小。
3、分红抗通胀
保额是指出险时,保险公司能够赔偿给受保人的金额。内地大多数重疾险产品,保额是维持不变的,买50万就赔50万。
而香港的优势在于,保额通过复利分红达到逐年增值的效果,当初买50万,最后可赔到60万、80万甚至更多。
身边的朋友说,其实买保险就是想得到保障而已,挣不挣钱是次要的。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是仔细想想,根据现在通货膨胀的速度,如果受保人30年后不幸罹患重疾,那个时候的50万还跟现在的50万一样吗?
之所以设置分红,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得利润,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抵抗通胀、维持货币的购买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原本保额的价值和作用。
4、保障兼储蓄
很多朋友对健康类保险的固有观念是,生病了这个保障才有用,如果一直没有生病,钱就拿不出来了。实际上不是的,目前大部分的重疾险都有分红,相当于在银行存一笔钱,积存生息的同时还换了一份保障护身。
如果将来客户觉得不需要保障了,退保把这笔钱连本带利拿出来,拿去养老或者做财富传承给后代都没问题。
香港的重疾险有哪些劣势
1、成本颇高

香港的保险遵循“签署地原则”,年满18岁的成年人需亲自赴港投保,任何在香港以外签署的保单均不受法律保护。这就意味着成本问题也需纳入考虑。毕竟远赴香港需要签证费用、来往交通费用以及在香港境内的花销。
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权衡。如果保单能带给你的利益大于往来香港的费用成本时,来香港买保险是比较合适的,如果预算非常有限,比如年缴保费低于5000人民币时,专门来香港买保险未必是最佳的选择。
2、核保严格
香港保险的核保门槛较高,核保严格,理赔才能比较轻松。所以对于身体健康的客户来说,这是个好事。那么对于曾在医院就诊过重大疾病,或者曾把医保卡借与他人使用,在医院造成大笔消费的,在核保时则会被视为风险级别偏高或者不诚信行为,有可能造成直接拒保或部分不保的情况。
3、吸烟人群加价
正在吸烟或被测出尼古丁的客户,保费高于非吸烟人群。举个例子,30岁吸烟男性,在原有保费上加价高达20%-30%。这是因为吸烟不仅与肺癌直接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加速血管堵塞,引起中风的可能性较大。风险级别高,保费自然高。
内地保险,据我所知对于这一点没有过多的要求。那么有一定烟龄的朋友,也要衡量一下在香港投保,保费是否超过了预算。
4、轻疾预支保额以及保费豁免条款
预支保额的意思是,当发生轻症索赔时可以提前拿到总保额的一部分。简单来讲,内地轻疾预支的部分保额不会占到重疾赔偿额,而香港预支的20%-25%的保额则占去总保额相等比例,接下来发生重疾索赔则只会赔偿剩余的80%保额。
有朋友认为这样明显内地的要更好,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产品,保费和保额的关系都是由精算师计算出来的,如果轻症不算在总保额中,等于增加了理赔风险,保险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制定保费时会相应地将所有人的保费上调。
相当于一部分人进行轻症索赔,但其他所有买同样产品的客户都要一起分担这些费用。
第二点是说在轻症预支保额后,内地会直接豁免后续的保费,而香港,假设预支20%的保额,那么后续的保费同样减免20%。跟第一点一样,豁免保费意味着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成本提高,为控制成本,这部分风险会分散到每一个客户身上。
5、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
前期现金价值较低意味着一旦退保,受保人会遭受较大损失。这个损失在储蓄险上会明显一些,因为投保重疾险为的是谋求一份长远保障,而不是一种投资。并且退保再续保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保证可续。因此较少人会选择退保重疾险。
香港保险并非只有优点,网络上一边倒叫好的声音未免有夸大之嫌。在购买任何保险之前,最重要的是找到尽量客观、中立、完整的信息以及靠谱、专业的代理,衡量每一个产品背后的优点与自己的需求是否契合,最终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断。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26 19:02:43

本帖最后由 tanletianshi 于 2018-7-26 19:07 编辑

最近,遇到几位由于医保卡被父母或朋友借用,导致最终这些朋友的投保申请被搁置的案例。这些朋友年纪轻轻,其本人也完全健康,但由于这些记录的存在,永久丧失香港保险的投保资格,还是非常可惜的。

今天,我们来谈谈医保卡被借用,是如何影响你本人的投保,希望借此能够提醒大家,尽可能不要借用自己的医保卡给朋友或者家人使用,避免给未来的个人保障留下不可挽回的隐患。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医保卡系统。

我们的医保卡,作为政府医疗福利的承载体,记载了我们的基本公民身份信息,也留下了账户金的拨付和个人医疗消费等方面的详细资料。
理论上,这种记载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医保卡,是仅限其本人使用的。

医保卡记录的保留,虽然只存档在本地的定点医院和记录中,并没有进行全国联网。但其记录的内容,依然可以在记录产生的十年内查询到,包含消费地点,消费项目以及每次消费的具体资金额度等信息。

买保险是否需要申报社保记录呢?
答案是需要申报。

社保记录中,无关重要的病症,比如普通的感冒,发烧并不影响最终的核保结果。但是,除此之外的住院记录,手术记录和体检异常记录,都可能会影响保险公司的核保结果。这些记录是需要被谨慎处理和严格申报的。

医保卡借用给他人,如何影响个人投保呢?
一般而言,如果社保卡存在借用给他人使用,在记录中,和本人使用留下的记录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医保卡记录中,显示的是持卡人的个人信息,下面挂靠着借用人留下的病历和药物记录。那么,如果这些记录是一些普通小症,那么是不会影响投保人核保的,因为代理人往往将这些记录直接以医保卡持有人本人的记录来进行申报。

如果他人在这张医保卡留下的就诊记录是一些严重疾病,或者药物购买记录是一些严重疾病对应的治疗药物的话,那么很明显,申报这些严重疾病势必将影响持卡人的保单核保。

例如,曾经遇到一位客户投保,其医保记录中,存在大量心肌梗塞的治疗药物购买记录。一问才知道是帮自己的母亲长期购买药物留下的,那么,很明显,如果我们按照持卡人本人带有这些记录来购买的话,是无法通过核保的。

有的朋友会希望,告知保险公司该医保卡是帮别人购药留下的记录,其本人并无该病史,而且愿意接受保险公司额外的体检要求。

这种做法符合诚信申报的要求,但其投保申请依然是保险公司无法接受的。因为医保卡的制度之下,是不允许将自己的医保卡借用给他人的,这是一种违反诚信的行为。

如果持卡人存在这种借用医保卡的行为,保险公司当然会合理怀疑,在此次投保过程中,是否也存在其他程违法诚信的行为呢?!

因而,这种申报方法,依然会被保险公司拒保。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一种偶然情况,就是个人的医保卡确实被盗用过一次,而且在投保前已经查明,并向保险公司申报。

那么,保险公司为了核实该种情况,可能会要求投保人进行额外的体检,以证明自己的健康状况符合投保要求。

这种做了完整申报,最终得到审核通过的保单,是唯一一种在自己的医保卡留有他人医疗记录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顺利投保的情况。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如果真的遇到了,也不必紧张,找专业的代理人帮你解决

香港保险代理,VX:1509191843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28 11:06:17

本帖最后由 tanletianshi 于 2018-7-28 11:08 编辑

今天来讲讲美金储蓄,香港储蓄分红险,业内称为“美金储蓄”。与保障类重疾险不同,美金储蓄是投资险种,其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颇享美誉。

实际上,美金储蓄是结合投保人的理财状况和目标对其资产进行“强制储蓄”,以实现未来人生规划的手段。

通过为期不长的投资,达到轻松解决未来各项刚需开支,如自己和父母的养老金、子女的留学教育金、婚嫁置业储蓄金等等。


香港储蓄险的特征

1、美金保单:香港的储蓄险统一采用美元计价。美元为全球流通货币,也是多个国家的储备货币。

2、强制储蓄:这个词语看起来让人有些不舒服,但实际上,往往“强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因为这笔钱短期之内是无法灵活取用的,意味着客户不能像把钱存在银行里一样,今天需要买个单反,拿出来花,明天要出国旅游,也拿出来花,最终什么都不剩。

美金储蓄设计的初衷在于为客户的长远未来做打算,因此如果希望短期内达到一定的资产增值并取用,则不建议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

3、被动收益:作为一款理财产品,保险其实是最方便省心的,无须像股市和基金等需要客户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公司的收益又从哪里来?

客户所缴纳的保费,统一汇入公司的资金池,由保险公司强大的投资理财团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股票、多国债券及房地产等,再将所得收益通过“红利”的方式回报给我们的客户。


香港储蓄险的优势


1、对冲货币贬值风险:“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通常手中有一定资产及长远眼光的人士,手中不会只持有单一货币,因为风险系数极大。

现在人民币又开始贬值,我在香港生活的成本较过往同等水平高出几万人民币。这同时也提醒了我,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市场的走向太过复杂,守着单一货币想发财,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2、海外资产配置:同样是美金保单提供给大家的好处。当然了,大家也可以通过境外房地产、美股港股等等方式实现海外资产配置,甚至有可能收益更高。

对于熟悉海外市场的人,实际上我更加支持你这么做。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海外资产的运作模式,国外购房的政策、税务、产权……贸贸然进军海外投资市场,很可能磕得头破血流。

3、高收益、低风险:香港的储蓄险比内地高出2-3个点,长期持有收益可达5.5%-7%。这是因为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亚洲金融中心,环球投资渠道基本不受限制,在同等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里,港险算得上是佼佼者。

4、避债避税:香港金融大行业发展成熟,极其注重客户个人隐私,如将来出现债务纠纷,债权人无法得知债务人是否持有香港保险。

即使获悉债务人持有港险,保险权大于债权,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公司破产,他名下的所以房产股票基金都会被拿来抵押拍卖,但保险不会。

另外,在内地即将上台、炒得火热的遗产税在香港法律中也是不存在的。要进行财富传承的客户可以通过香港保险将资产留给后代。


香港重疾险的劣势


1、汇率风险:最近美元强势,加上贸易战等不确定因素,人民币汇率趋势则显得更加复杂。

实际上,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美元并不能作为单一投资功能,而是保值、避险的基础上兼有一定的投资功能。是否配置美元资产亦可以取决于客户个人的资产配置目标,如未来孩子留学、海外置业等等。

2、政策风险:2016年10月底,中国银联全面暂停了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的通道,一时间行业内对香港保险的质疑和批判声不绝于耳。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香港保险的业务量并未受到影响,甚至有走高的趋势。这是因为去年到今天上半年,人民币持续贬值,而未来一段时间内,外汇政策持续收紧,内地居民换汇情绪高涨。

未来的形势我们无法预知,但是这提醒了我们,对于资本的全球化配置,是要看准时机,加快步伐,考虑效率的。


3、退保风险:香港保险在生效的前几年内几乎是没有现金价值的,也就意味着退保会损失极大。

其实这是因为我上文中提到的,保险公司会将客户的保费用来做一些投资,那么客户如都在短期内退保撤资,公司会蒙受很大的损失。但只要过了最初回本的几年,接下来账户中的回报就会源源不断,数倍增加。


我的建议


1、尽量长的持有保单:保单存留的时间越长,复利效应带来的收益就会越大,到后期,最初的资产将翻几倍甚至数十倍。所以我通常会建议客户尽可能拉长保单生效时间。

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

把保单放在年纪小的人身上。比如未成家的朋友买在自己名下而不是父母名下,已结婚生子的,可以买在孩子的名下。

2、解决两大刚需必备:对于普通家庭来讲,储蓄分红险是最好的解决养老、教育两大刚需的投资产品。

其长期、稳健、收益丰、灵活取用的属性,无论是将来自己或父母每年提取一笔钱用来提升生活质量,或是为孩子的教育、留学、婚嫁、置业等等一笔过提取本金和红利都是可行的。


香港保险代理,VX:1509191843,欢迎咨询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7-29 17:45:45

本帖最后由 tanletianshi 于 2018-7-29 17:47 编辑

保险公司作为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是要承受破产风险的。但是其破产倒闭牵连到普罗大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监管方面会更加严格、国家的调控和兜底措施也更完善。
那么保险公司自身是如何通过盈利来实现财务健康,规避“倒闭”的命运,甚至给保单持有人派发红利的呢?
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和盈利主要由“三差”决定,即死差、费差和利差,除此之外还有退保率及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

保险公司凭借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对自身投资、运营能力的了解,估算出产品的风险成本、投资收益和内部消耗,从而制定产品价格、利润共享。
01死差——发生率死差即公司设计产品时所使用的预期死亡率(发病率、赔付率等)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
大家都知道,保险标的是系统风险,作用是转移风险。那么风险的发生率便是整个保险产品估价的基础。

假设公司在产品定价时使用过去十年的统计数据0.5%作为死亡率,而实际经营中发现由于近年来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降低到0.2%,那么公司可通过“死差益”获得利润。
投保小tips1)内地和香港的重疾险使用的发生率表不同,死亡率和重疾发生率略有差异,因此产品定价也因”预期发生率”而有高低之分。
2)某些多重赔付型的重疾险为了降低赔率,会故意将发生率高的疾病列为一组,而每组仅有一次赔付机会。在选择重疾险时应注意规避此类产品。
02费差——行政运营费用费差即公司预期的运营行政费用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包括维护和管理保单所需的人工费用、IT建设费用等等。

假设A公司往年的运营费用是10%,今年开始,公司推广了无纸化保单销售模式,节省了纸张和人工管理保单的费用,大大缩减了实际运营和行政支出,费率仅剩6%,公司通过“费差益”赚得利润。


03利差——投资能力利差即公司预期的投资利润和实际利润所得之间的差异。

假设A、B两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定价时,均以5%的收益率为标准。而今年投资策略不同,A公司投资团队看好房地产项目,决定将资金池中50%的资产放在房地产上。
B公司投资团队则认为房地产市场会滑坡,投资占比仅为10%。

由于政策的原因,今年房地产投资市场一片大好,A公司的投资端通过房地产项目使总收益超过预期,公司通过“利差益”赚得利润,在公司良好运作下,该年度红利实现率达到100%。
B公司因为错过房地产投资的风口,总利润未能达到预期,导致B公司该年度的红利实现率受到影响。

投保小tips在选择储蓄类产品时,我们不光需要对比产品,有时也需要对其公司背景有大体了解,比如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否足够,投资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红利实现率如何,综合来评判一家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安全性。
04脱退率——续保情况许多朋友在买完保险之后会发现自己被误导销售,买了不适宜自身状况或者不理想的保险产品,此时发现退保却是一件折损很大的事。

对于客户而言,重疾保单初期退保现金价值为0,退保几乎血本无归。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经营一份保单需要付出风险成本、管理费用和代理人佣金,因此保单前几年处于亏损倒贴状态,如果客户此时退保,则会使亏损定局。
投保小tips保险业目前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发展则必然带来销售人员的扩张,扩张则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从业者的质量,导致误导销售、夸张和瞒报,退保率高企不下。
无论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客户的个人,损失都是极其严重的。
选择一个专业负责、站在客户角度分析问题、为客户争取利益最大化的代理人,对客户和公司都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
香港保险代理人,VX:1509191843.欢迎咨询~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8-1 12:58:10

除储蓄险之外,在保险产品的讨论里,长期存在着关于保障险种(重疾险、寿险等)该不该买分红型的争执。
很多朋友非常青睐分红险,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抱有抵触心态。抵触的我见过不少,理由无非是“保险就是用来做保障的,分红就是变相坑钱,所以我只买定期/消费型”。
在这里不排除有“坑钱”的产品,但是“分红险”这个类型却不应该被诟病。
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成熟而长久地存在大都合理。这不是因为我的屁股决定脑袋,而是需要决定买卖。
01分红是怎么来的分红来源于保险公司的盈利,分红险存在的本质意义在于保单持有人可与公司共同分享运营和投资收益,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和盈利主要由“三差”决定,即死差、费差和利差,除此之外还有退保率带来的影响。
1)死差,即公司设计产品时所使用的预期死亡/发病率、赔付等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2)费差,即公司预期的运营行政费用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包括维护和管理保单所需的人工费用、IT建设费用等等。3)利差,即公司预期的投资利润和实际利润所得之间的差异。4)退保率,即公司的保单脱退率。

接下来,通过“三差益”或“三差损”带来的利润或亏损以及脱退率带来的亏损共同组成了用来作为股东和客户分红的“自由盈余”。
该年度的盈余减去股东的的专属盈余后,再根据不同的分红形式和保单类型,按照一定的比例有所差异地分配给每一张分红保单上。
例如英式分红保单和美式分红保单的分红有差异,整付保费者和期缴保费者分红有差异等等。
02分红的作用和优势分红险作为一种成熟保险市场的产物,不应被诟病,它的存在实际上解决了很多问题。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经营有风险。
因为“三差”并非固定不变,所以保险公司在承担所有受保人风险的同时,自身也在亏损的“危险”之中,长期的亏损就面临着破产清盘,相信这是所有的受保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事。
为了能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在产品定价时保险公司会先采取略高的定价,尽量保证“三差”得益,平滑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利润波动。
那么多收取的保费怎么办呢?为了维持产品的竞争力,公司会将盈利部分回报给客户。
于是,分红险就诞生了。
对于客户而言,分红险则可以使保单持有人与公司一同分享利润,颇有股东的意味。
当然了,回归到保险的本质,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买保障类保险并不是为了分享利润,而是为了获得一份长久的保障。
“保障”是任何形式的保障型险种都具备的,但是“长久”仅有分红险可以做到。
说到这里,分红险最重要的作用就出现了——抵抗通货膨胀。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20年前的100块与今天的100块是否是同一个概念?如果不是,那么今天50万的保额20年后能否依然保持50万的价值?
按照目前通货膨胀率,20年后,50万实际价值甚至不足20万。更可怕的是,医疗的通胀却增速飞快。

简单来说,因为保额固定无法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所以没有分红的终身型重疾险/寿险实际上仅相当于一份定期重疾险/寿险。
保额固定的保险仅能应付10年不到的时间,或许更短。而对于成年人来说,10年之后再更新保障,不仅保费贵一倍,并且一旦这期间罹患疾病,作为“非标准体”再买新的健康险就难上加难了。
03分红险的风险和劣势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分红险也有bug:1)带有分红的保单定价会高于非分红的保单;2)分红均为非保证,计划书的演示数字易引起客户误解;3)分红险的误导销售严重。
04投保小贴士1)保障类产品,保障内容为大,分红仅理解为会使保额尽可能保值即可,避免过分关注而导致被误导销售;

2)经济条件一般的月光族,可以先考虑不带分红的定期/消费型重疾险/寿险作为过渡,待经济状况好转且身体仍健康时配置一份终身返还型,将风险永久转移;
3)储蓄类产品,明确分红为非保证,再根据个人的投资目的、时间长短和风险偏好选择英式/美式分红,调整期望值;
4)在选择公司和产品时,不应只关注计划书的演示数字,也应该了解过往的分红实现率
香港保险代理,VX:1509191843,欢迎咨询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8-6 15:32:25

很多朋友都担心,在香港买了保险,理赔的时候是不是好麻烦啊,还要跑去香港一趟。小莫的回答是:除了投保签单时需要本人亲自来香港,理赔是不需要来香港的!正如前文所说的“最高诚信”和“严进宽出”原则,只需要递交材料,通过审核保险公司便会把钱赔出来,理赔并不难。具体险种的理赔所需文件如下:

住院赔偿:把住院理赔申请书,治疗费用发票原件,病例以及检查记录副本,投保以及受保人身份证明副本,于出院后90天以内邮寄给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人。
重疾赔偿:把危疾理赔申请书,相关医疗报告和检查记录复印件,于诊断日起180天以内邮寄给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人。
意外赔偿:把意外理赔申请书,治疗费用发票原件,相关医疗收据正本以及诊断文件,意外后90天以内邮寄给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人。
身故赔偿:把身故理赔申请书,死亡证明,保单正本,受保人以及受益人/信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邮寄给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人。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8-7 15:20:57

上周和同事讨论一件事,为什么大家宁愿花两万去买一个奢侈品包包,却不愿意买一份保障终身的保险呢?大概是因为包包可以背着比美炫富秀品味,而带着保险合同出门恐怕只会被认为是傻子吧。今天开启唠叨模式,我们聊聊在大众买保险的行为中,价值最高,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

入门门槛之为什么我不做你生意:年龄
人身健康保险,除了少数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医疗险、防癌险等保障范围非常有限、费率相对较高的产品外,健康险购买的年龄上限一般都落在55-70岁。
其中,重疾险上限通常为60-65岁,终身寿险具备较强投资功能的上限可达到70-75岁,而定期寿险因其保障年期有限,通常最高投保年龄在60岁以内。医疗险,成人版的为55-64岁不等,超出65岁的,即专为老年人设计的防癌医疗险。
从过往的客户咨询经历来看,超过半数人在咨询完自己的保障计划后,会顺便咨询父母的保障计划。通常情况下,由于时代的造就和意识的缺乏,父母虽不需要子女的经济援助,但仍面临着疾病的风险缺口。不出问题便罢,一旦出了问题,全家草木皆兵。
但即使是在投保限制内,我对于超过中年来投保的客户也是持保留态度的。50岁基本上是重疾险的分水岭,在此之后,意味着保险杠杆的消失。大家都知道,保险是用小钱解决大问题,而年龄过大的客户,这笔钱只能起到存款的作用,对于没有分红的产品来说,甚至连存在银行都不如。
所以很抱歉的说,大多数咨询为父母投保重疾险的朋友,都被我婉言拒绝了。
拒保门槛之保险岂是你想买就买:健康
说到年龄限制,不得不提设置年龄限制背后的原理。之所以设置年龄标准,除了经济状况的考虑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体状况。

《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发布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显示,步入中年的疾病高发期后(即40岁后),重大疾病的死亡人数在全部死亡人数中的占比快速升高。
男女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有所差异,59岁是男性患25病种致死率最高的年龄,女性则为57岁;患25病种致死率超过60%的年龄段,男性出现在49-78岁,女性出现在45-72岁。
虽然重大疾病的发生率集中在45岁之后,但是根据过往客户的咨询经验来看,30岁左右的客户身体多少已有一些健康问题。女性较常见的有甲状腺结节、甲亢、乳腺疾病、卵巢囊肿等等,男性较常见的乙肝、肾结石、脂肪肝、前列腺钙化等等。
即使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可能无足轻重,或许医生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给出无须进一步治疗的医嘱。但从保险的视角出发,出现这些问题之后,受保人罹患相关重疾的风险已经要比普通人大,已无法作为“标体”承保。自然,也会面临保险合同中诸如“加费”、“除外”、“延期”等的“不公平对待”了。
保险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毕竟,第一批85后已经被拒保了……
尬聊门槛之我可能不会跟你谈保险:意识
在知乎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看了几百个答案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就是“意识形态”的差距。
富人的世界里,一切都以未来为导向,他们善于整合资源、判断周遭环境和借势、敢于负债和使用杠杆;穷人的世界里,一切以当下为标准,他们习惯储蓄、厌恶风险、收入来源于劳动收入,缺乏被动收入,也鲜有大规模负债。(ps.这里我们讨论“富人”和“穷人”均为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
同样的,在对金钱的管理上,富人和穷人也有很大差异。“富人”建造的是稳扎稳打的金字塔,从下至上分别是:风险转移、财富管理和财富增值。而“穷人”则是风一吹就倒的“倒金字塔”,以追求财富增值为唯一目的,等风险突然来临的时候,再把增值的财富全部用来填坑。
这就是为什么在发达国家,保险的覆盖深度可达6-8张/人,而在中国大陆,仅0.5张/人。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的工具,一种对“未来世界”的投资,它的本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在仅追求眼前财富增值的人来说,保险似乎可有可无。只有那些对未来有足够危机感和对保险概念有正确认知的少部分人,才会自信而坚定地买下这薄薄的一纸合同。
保险最贵的是门槛,门槛中最贵的是意识。不与无保障意识之人谈保险,是我的坚持。
香港保险代理.VX:1509191843,欢迎咨询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8-11 23:17:25

去年,我一个来投保重疾的客户小杨有甲状腺结节,我帮她按核保要求约好见医生,但她说另一个代理简单多了,根本不用见医生,不说有结节就可以了。
我和小杨解释蓄意隐瞒健康情况的拒赔风险,她不以为然:“那个代理说她很多客户都这样做的。你要是能免掉检查我就找你,不能免我就找她了。”我笑了笑说:“明白了,那你还是找她吧。”
保险不同于普通商品,它的购买和最终使用之间有一个可能非常久的滞后期。小杨的这份保单现在看似很容易就买到了,但你觉得以后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会赔给她吗?
我们先看看香港保险业监理局关于"最高诚信"原则(Utmost Good Faith)的官方定义:保险受到一种更为严格、在普通法中被称为最高诚信的原则所约束。它的意思是,不论对方是否问及有关的资料,各方必须向他方披露所有重要的资料(称为重要事实)。重要事实的法定定义是:在订定保费或决定是否承担风险方面会影响一名审慎的保险人的判断的任何情况。我们的客户投保时都会详细走一遍健康核保问卷来逐条申报,问卷里的每一个问题都属于重要事实。如果最近几年有体检报告,我们也会帮客户过一遍看有什么不正常指标。
最高诚信原则是香港保险业最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一,香港是一个讲求法律和诚信的社会,唯有遵守规则的人才能获得法律保护。
有些客户会说:“我的代理说了,香港保险有不可异议条款,只要坚持过两年,保险公司就不能拒赔了!”
什么是不可异议条款呢?不可异议条款(Incontestability Provision)

一般指在受保人在生期间及保险合约(即保单)生效一段时间(一般为期两年)以后,即使保险公司发现投保人及/或受保人没有披露所知范围内任何有关于签发保单的重要事实,只要并无欺诈成份,保险公司都不能就保单之有效性提出异议。
什么是“欺诈”呢?
「欺诈性失实陈述」(Fraudulent Misrepresentation)或「欺诈性不披露」(Fraudulent Non-disclosure):即投保人蓄意向保险公司提供虚假的重要事实,或蓄意不向保险公司披露重要事实。在此情况下,保险公司有权拒绝支付保单利益,并视该保单为失效。简单来说就是:明知有需要申报的健康问题而蓄意隐瞒的,无论生效多久,保险公司都有权拒保!此处特别提醒大家,切勿把医保卡借人看病买药,因为香港保险公司可以查到医保记录,而认定为欺诈导致拒保。
我们非常坚持原则的顾问,会为客户安排体检周末加班、为客户健康情况准备几轮材料、和核保部沟通一两个月来争取通过。
我们不怕麻烦,但有些客户怕啊!我们因为不瞒报,确实失去过少数客户。你问我们觉得可惜吗?一点都不。保险公司不傻,你没说的事实有第三方机构,全部都能查到。前期为了省事,侥幸买到了保险绝不代表你安全。埋下的地雷是一生的风险,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爆炸。你一开始就骗它,它为什么赔给你?等你被拒赔的时候,教唆你隐瞒健康事实的代理,会在哪里呢?
保险不是一个买完就搞定的商品,背后是长期的诚信、承诺和服务。珍惜和尊重那些详细问你健康情况、为你奔波跟进核保的顾问吧。和对客户的一生负责相比,我们一时吃力不讨好的“小辛苦”又算什么!
香港保险代理,VX:1509191843,欢迎咨询~

nameislack 发表于 2018-8-26 10:06:25

学习了~谢谢分享!!!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9-20 17:03:09

美金储蓄分红险作为资产分散配置而言,是大陆客户最适合买的,特别在现在资产全球化的国际趋势下。这份保险和疾病类保险不同,它弱化了保障功能,主要目的在于资本增值,收益稳健,但却远高于国内美金理财。它通过一定期限和额度的投资,为未来几十年的家庭生活开销(出国读书、侨居、自己退休养老等)做好准备,同时美元持有也是一种稳定的海外资产配置,帮客户合理的规避一些法律层面、政治层面可能引致的资产、家庭问题。

注意的是:储蓄分红险属于稳健中长线投资,不可能让你一夜暴富,也不是短期理财产品,但是能为我们规划和保障好未来的生活,给我们触手可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底下详细来看看美金储蓄的特点

优势1 美金持有,对冲单一货币持有风险
这段时间的贸易战、人民币暴跌以及各种新闻事件,加剧了大陆同志们的恐慌,我自己不少客户朋友前几个月也突然找到我加单或者兑换美元,大多是害怕人民币再往下砸,那这里就得说下为什么需要做一定量的美金储备。

我相信一种货币的涨跌绝对不是某个单一原因导致,或者某一个人可以预测的,做适当的海外资产配备,其实并不是赌哪一类货币未来几年的涨跌,而是通过持有多币种资产,均衡单一人民币持有给自己带来的财政风险,说白就是鸡蛋分篮子放,那未来如果人民币跌了,在海外有美元可以使用;美元跌了,反正自己国内有人民币,保证自己在有经济需求时,能够掌握足够主动权;而为什么要买美元单,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未来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元依旧是全球最强势的货币。

优势2 复利的 活期的资金账户
美金储蓄类产品的概念就是通过一定数额和年限的投资,为自己在海外建立了一个自己专属的,收益按复利滚存的,收益较为稳定,并且其中资金可以随取随用的活期账户。

复利大家都知道,投资人账户里的资金会随时间以指数形式增加,即使不多的原始资金,在一定年份以后也会有很高的回报,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同时兼具“复利”以及“活期”在理财投资中却是比较难达到的。 那美金储蓄类保险,恰恰兼具了这两种功能概念,在资金账户收益稳定滚存的同时,可以在除了前几年锁定期外的任何时间以任何额度进行提取,取完后的剩余资金依旧会按照原来的收益进行滚存,真正做到“复利”“活期”的融合。

优势3 避税避债的海外户口 资产隔离的屏障
“税”是让很多人最头疼的问题,内地各类税收先不说,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内地富豪的增加,“遗产税”、“房产税”等等都在酝酿中,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最后还要被薅毛,是很多人所不乐意的, 而香港保险本身是从公司以及个人资产里面剥离出来的,与税务不会有任何牵连。

另外近年内地实体经济形势不太乐观,很多生意人担心以后行业有波动,万一不好债务缠身影响自己也拖累家人,所以考虑先转一笔资产到海外,以后万一有个差池,能给自己和家人以后的生活做个保障,或者给后代一笔足够的财富让他们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去打拼,那这里香港保险金账户就像是一个私人的海外银行,保全住了我们自己的财富。

再者现在很多人面临着不同的家庭问题,婚前婚后私人财产隔离,财富传承纠纷等等,美金储蓄类投资单,都能从不同程度上,为客户较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9-22 11:40:11

香港保险投保需要去香港吗?理赔需要去香港嘛?

香港保险投保成年人作为受保人一定要来一趟香港,儿童作为受保人可以不来香港,但其监护人之一一定要来香港,所以只要是投保部分,至少有一个人要到香港;
理赔根据险种只需内地医院和相关机构开出的病理报告、住院**、意外证明、死亡证明等等,就可以获取赔款,不需要赴港。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9-23 11:26:07

我怎么判断自己的某些病史是否留有记录呢?

一般香港保险公司是能够使用客户的身份证号码在内地的三甲医院查询到相关客户的就医纪录的,包括一些体检中心的记录,也能查询到,这些纪录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的住院纪录,门诊纪录,甚至包括药物购买记录,买保险买的是放心,如实申报,最好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


andyandjasmine 发表于 2018-10-15 15:37:12

楼主能介绍一下香港的几大保险公司的优势及劣势吗? 非常感谢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12-9 23:57:14

andyandjasmine 发表于 2018-10-15 15:37
楼主能介绍一下香港的几大保险公司的优势及劣势吗? 非常感谢

那您可以加我VX:1509191843,我详细给您讲一下

tanletianshi 发表于 2018-12-10 00:04:52

最近,随着CRS的落实和国家反资金转化的日趋严格。很多离岸账户被检查甚至被停掉,让很多朋友受到了影响。对于打算在香港开设香港账户的朋友,因为政策的收紧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选择一个靠谱的客户降级降低被拒绝的概率。而已经在香港开好账户的朋友也要定期维护好自己的账户以防被注销。
最新消息显示,由于大量恒生银行账户被查出非法操作,香港高级警司已经介入调查,全面清查不合规的账户以及资料。
据凤凰网消息,香港恒生将在2018年12月底关闭10000多个账户,收到恒生银行的调查表或检讨信,或要求更新年审材料的,请积极配合及真实提供相应资料,要十万分严格对待。不然会有直接被关闭账户的风险。
不同的银行可能会以邮件或电话的形式发出通知,请留意在银行预留的电话和邮件,及时回复信息。如果跟和银行预留的电话不一样,账户会被关闭。与此同时,可寻找专业代理机构协助办理。
如何维护香港账户香港账户维护六步骤
[*]经常登陆网银(每月1-2次)
[*]三个月内有交易(至少3-5次)
[*]始终保持账户有存款
[*]不要快进快出,比如当今入账10万,当天或隔天就转走。
[*]不要帮他人收汇或结汇
[*]不要接收敏感国家的贷款

注:银行监测账户时,会着重观察账户是否有大额资金进出、是否急进急出、与资金转化高发国家是否有资金往来等,而以上维护手段则是为了向银行证明公司账户出于健康使用状态。
如何开户
内地人的大量涌入,让多家香港银行收紧了政策,提高了门槛。自2016年以来,多家银行收紧了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见证开户的资格,比如:
2016年11月开始,花旗银行把内地投资者开户门槛从1万港元提高到150万港元。2017年2月开始,招商银行香港一卡通开户的资产门槛就从5万直升为500万。

香港银行开户,您需要携带以下资料:
➤大陆居民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或护照。➤住址证明。(部分银行需要,详询)
一些银行的要求更加严格,还需要提供内地的税务编号和入境时海关给的那张入境小纸条。
大家若想要在香港开户,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资料尽可能准备齐全。资料包括拟开立的银行清单与地图标记、港澳通行证、内地身份证、入境小票、住址证明(信用卡账单,近来香港金管局已经放宽此项监管规定,但仍有不少银行执行旧有政策)、护照。

第二、取得银行信任。必然会涉及的一些问题:在开户过程中,客户经理会对开户人员进行审核,比如询问开户用途(留学、移民等)、从事的行业、资金来源,模糊的回答会导致银行对开户人的信任产生怀疑,最终导致不予开户。
第三,维护账户。开户成功后,最好是在60天内存钱到账户上激活账户。开户时,跟银行客户经理面谈后,请留下他的直接联系电话和邮箱,后期账户在网银操作或其他任何问题时,可以直接联系。保持每个月登陆网银,打印月结单,以保持账户活跃,避免账户长期不使用而导致银行要求重新存钱激活账户或销户。
另外,由于不少非香港居民客户在开户后存入款项用来购买港股和保险,银行担心此类户口的非正常资金出入,此类账户将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在人民币出现贬值的形式下,很多国内的投资者希望通过配置海外资产来应对这一局面,因此有一张可作为资金出入中转桥梁的香港银行卡变得尤其重要。
香港保险代理人,VX:1509191843,欢迎咨询~


ymei 发表于 2019-1-4 20:00:00

您好!真惊讶可以遇见同行~ 大陆的保险经纪人,家庭财富规划师留个言。

ghghgh 发表于 2019-11-28 22:24:48

谢谢分享

hwgenious 发表于 2020-2-5 20:57:49

学习了

byegood 发表于 2020-4-28 10:28:57

谢谢分享好资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给孩子配置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