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佳佳 发表于 2021-12-27 14:46:55

从实践出发,聊一聊如何学习文言文?

本文总共8000多字,写完有脱力的感觉。逻辑可能没那么严谨,但我也不想再改了,用心的家长多半能明白我在说什么。本文包括以下要点,但并不一定衔接紧密: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学习文言文的合适时机;
选择什么样的文言文书籍;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上篇“我家的‘青春期天坑’是如何趟过的”一文说过,我从今往后,要牢记毛主席的话: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到带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尤其是读文言文,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自家孩子的天资和脾性,合理做出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文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一字一句稳步提高解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曾经聊到过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仅供大家参考,因为我说的情况肯定存在幸存者偏差,适合我家的,未必适合你家,绝对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办法。大家要做的是,参考我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方法本身。很多朋友加我微信之后,总是第一时间问我,我家孩子现在小学多少年级了,我们学《古文观止》合适吗?或者,我家孩子现在初三了、高二了,现在开始学《古文观止》还来得及吗?还有的说,我买了资料以后,让孩子自己学就可以了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每个孩子的学习状况都不一样啊,所以,我就想,我不如写一篇文章,一次性把这个问题都说清楚,说透彻,以后再有人问,我发文章链接就可以了。我不能代替您去做您孩子的家长,因为我不知道您孩子的具体情况啊。所以,我只说说我一路走来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方便您按照这个思路,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想出您自己的有效方法来。首先,孩子学文言文,到底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我想,天底下所有的家长,第一个目的肯定是提高课内语文成绩。我们知道,文言文在中考语文试卷里面直接占比22%(33分文言文题,150分满分),在高考语文试卷里面直接占比23%(35分文言文题,150分满分)。其次,孩子学文言文,应该能促进孩子整体的文字水平。因为,我们今天的现代文(白话文)正是脱胎于文言文。就**而言,我不好说是否能影响现代文阅读理解(35分),但肯定能影响写作文(60分)。再次,对中国人而言,一个人文字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文言文水平。因为,文言文迄今存在2000多年了,而白话文不过百年而已。白话文就像是文言文这棵参天古树长出的一个新分枝,其营养来源仍全靠周秦的树根、汉唐宋明清的树干。最后,孩子学文言文到一定程度,可能我们的目的又会发生变化。也许,我们会开始考虑,是否能把孩子的文言文水平提高到某种程度?到了那个程度,孩子就能自由阅读文言典籍,犹如拥有了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他们就能从祖先的智慧宝库中予取予求。所以,您看,最初我们不过是想让孩子语文多考几分,后来就变成了,希望孩子能从祖先那里学到生活的智慧。“双减”之前,孩子一旦幼升小,我们做家长的,就开始操心孩子的学习了。语数英三门,似乎门门都很重要,门门都要早早打下基础。其实,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幼儿园阶段适合玩,尤其是到未开发的荒山野外去玩,接触大自然,最有效果。但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放到幼儿园了。小一到小三,其实更适合发展孩子的艺体技能,比如一项运动技能,一门器乐等等。到了小四,方才适合鸡语数英。当然,也不是说在此之前语数英就什么也不用做。但理性思维确实是发展最慢的,大约要到12岁。有很多家庭,早早让孩子学数数,提前学数学。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成绩都很好看,但也只是很好看而已,到了中学,一切都会被打回原形。那具体我们该如何教孩子学文言文呢?最开始,我也没有想好怎么教孩子学文言文。我在“我是如何教孩子读《古文观止》的?”一文中说过,大约是我家老大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带她读完了一整本《论语》,用的是中华书局的注音版,有注释和译文。每天读一点,她读原文和译文,我给她拓展做些解释,举些生活中鲜活、浅显的例子,以期她能真明白。但我悲催地发现,孩子小,她根本就不懂啊。因为《论语》讲的是做人和治国的道理,纯真的小朋友,没有一丁点人生阅历,除了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你之外,还能怎样呢?所以,自此之后,我听到很多国学班,或很多家长,很热衷让孩子去诵读四书,且只诵读,不讲解,我就摇头。就像有人硬逼着我去读西方哲学一样,我字都认识啊,但组合在一起,我就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了。有人说,古人不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么一回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记载: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试译如下----董遇表字季直,性情憨厚木讷而且好学。跟他学习的人中,有几个董遇不肯教,却说:“一定得先读一百遍!”还说“读一百遍,你就明白啥意思了。”这几个人就说:“老师,老师,您老说得对,可是没有时间呀。”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啥呀?董遇说:“三余嘛,冬天没活干,这是一年的余;晚上不用干,这是一天的余;雨天干不了,这是一时的余。”这一段的阅读理解:明明是跟他学习的人之中,有一些人他不愿意教。这些人可能就是一些浮浪子弟,上课不认真听讲,老董不乐意了,不教。这些子弟就说了,老师,你咋不教我们呢?我们是交了学费的。老董说,你们自己读,读个一百遍,就明白了。这些人苦着脸说,董老师啊,我哪有读一百遍的时间呀,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董老师阴着脸怼他们说,咋个就没时间呢?冬天、夜里、雨天,都可以读呀。看看,仍然有“教”字啊。“教”是什么?“教”就是传授的意思,不教,何以理顺文义呢?想当年,孔夫子教授弟子六艺,其中就有《春秋》。那时候,所谓的书还只是竹简,一片竹简上写着“春,王正月”,另一片竹简上写着“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时候,我们能想象孔夫子让大家背?就背这两句?背了这两句,难道这两句背后所包含的意思都能“自见”了?难道不需要左丘明在《左传》上再写一篇详详细细的“郑伯克段于鄢”吗?又或者,有人说,你这是歪理,我们不是说要背《春秋》这种简略到极致的文字,我们是要背《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可是,我们仍是需要像孔夫子这样的老师,就《左传》里的“郑伯克段于鄢”,讲述更多的详细细节,因为孔子和左丘明是到过鲁国看史料的。还有人说了,你说的不对,古时候私塾秀才们不都是让小朋友们背书吗?电视都那么演的,迅哥儿(鲁迅)的文章里不也那么写的吗?可是,诸位,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国家从隋朝一直到清朝,所谓的读书,就指的是读经典,因为科举**就只考儒家经典啊。那时候,没数理化吧?没英语吧?没生物吧?现在这些科目,我们的孩子可都要学啊,他们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背文言文啊?再说了,两千年间,我们有电视吗?有手机吗?有电影吗?有游戏吗?都没有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住在乡村,除了玩泥巴,还能玩什么呢?现在,我们的孩子,可玩的太多了,他们怎么可能有兴趣去背文言文?再有,凡是亲自带孩子读过书的家长都知道,孩子如果不感兴趣,又真听不懂,你能把孩子摁住在你身边?孩子不跑走?你摁得了今天,也摁不住明天。私塾秀才们其实一点都不笨,他们也知道给这些小朋友们没法讲国家大事,讲了也听不懂,但这是工作啊,秀才们除了让7-11岁的小朋友们“背书”之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还有,我认为“背”是指一定要把水烧到100度,少一度都不行。烧开水是为了泡茶,背文言文是为了产生语感。请问,80-100度之间的水,不能泡茶吗?我虽不喝茶,但我也知道很多好茶都说用80多度的开水泡,味道最佳。那么,语感这玩意,不正像茶汤吗?读100遍能背,但读70-80遍,读得很熟练,就不能产生语感了吗?所以,执着于“背”的家长,实际上可能只是想偷懒和推卸责任。是啊,我都给你(孩子)花钱了,你都学不好,那是你没有背啊,是你的问题,不是我这个做家长的问题。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更何况,现代脑科学也证明,人类的大脑是用来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做硬盘的。我们的大脑只有遗忘,才能学习新的东西。那些看起来脱口而出的大咖们,他们也不是背,而是太熟了,用卖油翁的话来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乔姆斯基有个“十六次原则”理论,说是按照被动的方式,一个外语学习者需要在不同的场合遇到一个单词十六次以上,才能使这个词成为自己的积极词汇的潜力词群。文言文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孩子们的外语。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读《史记》时,很多生字,我需要不停地查字典,查得多了,那么,这个字就属于我了,而不再属于字典了。回头我们再说选择什么样的书来启蒙的问题。前面说过,我带老大读完过一整本《论语》,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发现不好懂。于是,我又领她读唐诗和宋词。买了中华书局的注音版,孩子也背了一些,但总是继续不下去。因为,无非也就是背,给她详细讲,她也不耐烦听。即使她耐烦听,讲起来也不容易。比如,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点评说,“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小朋友能理解其中无尽的历史沧桑和人生寂寞?因为,诗词,实在是比普通文言文更加精简、更加押韵、更有意蕴的文字。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诗词实际上都写于农业文明时代,长居乡村的孩子可能更容易体会其中的美,而从小在现代城市中长大的孩子,这种诗词审美的缺失是变成了必然。后来,老二稍大一些,我试过带他背《声律启蒙》,也试过带他读《幼学琼林》,甚至给他读《龙文鞭影》。《声律启蒙》背了三分之二吧,现在大概都忘到爪哇国去了。有网友说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忘记的,才是所学的。(原话是: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部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果真如此么?意思是我家孩子背了《声律启蒙》,现在都忘记了,但剩下了声律的启蒙?怎么想都不靠谱。而《幼学琼林》和《龙文鞭影》,写的都是一些典故,简直就是超级大坑。举个例子:《幼学琼林》有“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龙文鞭影》有“太宗怀鹞,桓典乘骢”。这样的句子怎么带小朋友去读嘛?即使小朋友都背熟了,那又怎样呢?“太宗怀鹞,桓典乘骢”,本就是两个文言小故事啊,去背这八个字,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开讲这两个故事本身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反正我觉得背这种标题没啥意思,就好象背《春秋》上的“春,王正月”和“郑伯克段于鄢”这11个字,而不去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一样。所以,推荐这些书的老师或家长,我保证他们自己都没有认真去读过。试过这些之后,我开始反思。诗词曲赋这一类的韵文为什么不直接交给学校,让老师去管呢?反正学校老师也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孩子去背,自己何苦再去额外增加孩子的负担吗?于是,我着重去找文言小故事,发现上海辞书出版社杨振中编著的《文言文启蒙读本》不错,难度不大,故事够多(总共有340篇),几乎有点名气的小古文,这本书上都有。难得的是,这本书有不少注释,还有不少习题,后面还有答案,非常适合作孩子的启蒙读本。假期我们每天能刷5-10篇,平时见缝插针也能读个1-2篇。断断续续,我两个孩子,每个都差不多读了300篇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不要求孩子去背,甚至不要求他们去牢记,只是不断地重复,因为后面的总会有很多字词是重复前面的。每篇小短文,我们都一字一句讲,我提问,小朋友作答。小朋友答对的,我就表扬、赞美他;小朋友答不上来的,我就告诉他。不断循环重复,一些常用的虚词,他们也基本都会了,往往凭感觉就能蒙对,这不就是语感吗?杨振中还编著了一本《中学文言文助读》,据说也是获了奖的。我也买了一本,带老大读了一些,后来感觉这些文言小故事对她已经作用有限,我们就不读了。上初中之后,我本打算带她读《世说新语》的。我们在不长时间里读完了德行47篇文章,难度不算大。很多选本都从《世说新语》中选录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觉得这本书仍属于小故事一类,每一篇都不具备完整的文章架构,也就没有继续读了。我后来选定带孩子读《古文观止》,而不是《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实在是因为《古文观止》篇幅小,总共也不过222篇。另外,文章类型比较单一,基本都是议论文,比较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还有就是,文章内容比较规整,都是有完整架构的“作文”。小古文只是一个小故事,不是一篇作文。那些序跋、辞赋、奏议、碑志、诏令、哀祭等文体,对成年人也许会有用,但对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就完全没必要了。《古文观止》中的文章,绝大部分是议论文,讨论的问题不是政治,就是外交、军事等等,此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越小的孩子,就越不喜欢这种宏大叙事,因为十岁之前的小朋友,还都通灵,都对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小东西充满了兴趣。因此,五年级之前,尽可能去做一些其他的项目。一定要弄文言文,也应该去读文言小故事,比如前面说的《文言文启蒙读本》之类的书,340篇小故事,足够孩子读一年多了。从五、六年级开始,如果有了前面的文言启蒙,确实可以开始读《古文观止》了。但我仍建议,这个阶段的学习,仍以读熟原文为主,理顺文义为辅。到了初中,再改回理顺文义为主,读熟原文为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五、六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够体会文字本身的精深含义,因此,大面上读懂了就可以,不必过于深究。初中之后,孩子们普遍比较忙,也真正完成了从童年到少年的跃升,12岁确实到了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这时,可以跟孩子细细讲解文字表面之下的深意了。具体怎么读呢?我一般是自己提前很多时间备课,力求自己要弄懂每个字的意思。很多时候,我遍查各种字典,遍查网络,也想不明白其中某些字的意思,尤其是某些虚词。我对坊间诸多《古文观止》版本不满的地方,就是在虚词。它们经常无视这些虚词的存在,遇到难一点的,就想办法以意译大法绕过去。还有一些难懂的句式,它们都不作解释,直接写上意译的译文了事。可是,对小朋友而言,直译才是真长本事的方法。还有一个让人不忍直视的地方在于,这些全注全译本基本都是团队合作,导致有些文章质量比较好,有些文章质量比较差。我手边经常参照的版本,有中华书局版、上海古籍版和岳麓版。我经常发现,中华版和上古版,优劣之处几乎同步,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抄谁的。我首先会固定一个时间上课,比如,我们固定每个周日晚上的7点到9点,这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的仪式感,要遵守上课的纪律。正式开讲时,我会让孩子先拿注音版(我用的是新华出版社的本子)读几遍原文。力求读通顺了,不要读破句子;读顺口了,不要读得磕磕碰碰。读完原文,我会让孩子读相关的材料,比如,左传选文,我会把相关的《东周列国志》章回列出来让孩子读一遍。然后,我还是不让孩子使用详细注释材料,而是只拿着注音版,开始一字一句来“蒙”,看看能否蒙出这些句子的意思。蒙出来了,我不吝赞美之词;蒙不出来,我在边上作提示,绝不批评。这个“蒙”的过程很耗时间,但我认为,这是让孩子思考的过程。纯粹的“填鸭”效果有限,只有激发孩子的潜能去思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毕竟,谁都不愿意被喂,自己主动去吃,才最有味道。“蒙”过一遍之后,孩子大概也知道了哪里懂,哪里不懂。这时,我们才正式开始一字一句地读详细注释材料。由孩子读,我在旁边作补充。比如,刚才“蒙”的时候,你认为是这个意思,但真正的意思却不是你认为的。某些难的句式,我会拓展一下,给他们讲有关这个句式的更多内容。讲得后面,我会不停告诉他们,这里的这个句式,是不是和前面学过的某篇文章的那个类同?某个虚词的用法,和之前某篇文章的用法一致,等等。最后,就是读一读名家点评。让一个读文言,一个用白话讲,逐渐让他们明白文章的好,到底好在哪里,为文的方法妙,到底妙在哪里。这样,一篇文章就算是讲完了。我本来是希望他们每天抽空诵读几遍原文的,但他们就是不读,我也没办法。当我主导,带孩子读完34篇左传选文后,我的下一步是让孩子来主导讲,我当听众,负责提问,以检查他们是不是真的懂了。这样重复一遍之后,才算真的学完了。我家老大是从上初中第一次月考之后开始读《古文观止》的。经过这一年半的实践,我有几点体会,就是,初中的第一个学期真是忙乱啊,家长和孩子都在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双减”之前,学校**是有排名的,看的是孩子的相对分数,而小学基本上看的是绝对分数。这可谓是压力陡增。另外一个忙乱就是增加很多新课程,历史、地理、生物、道法等,这几门副科虽说中考不考,但要会考算等级,也会影响中考的录取。倘若孩子更偏理科一些,那么恭喜你,你中招了。我家孩子就偏理,道法直接躺平,不想学。历史、地理也超级烂,唯独生物比较好。第二点体会就是,从初中开始,孩子就走上了脱离父母的轨道啦。怀疑父母智商、直接怼天怼地怼父母师长、搞CP、不愿和父母沟通、情绪过激等等。详细可参见“我家的‘青春期天坑’是如何趟过的?”一文,这里不赘述。第三点体会就是,时间真是太紧张了,整天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如今的年代,卷子像雪片似地发下来让孩子做,好象印卷子不要钱似的。无休止的作业导致的后果,就是会做的题目不停地重复写,不会做的题目老师也大多不会讲。老师的目的,似乎就是要占尽孩子的每一分钟。每个老师都说,我的作业不多,就几张卷子,快的半小时就能写完。语数英史地生道,七门课,每门课半小时,这就三个半小时了。这还是按照优秀学生、专注力强的学生的最快速度来计算的。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从初一开始读《古文观止》,最多也就初一、初二这两年,满打满算两年也就100周。一周不落,每周学一篇文章,也不过100篇文章。我按照重要程度筛选出《左传》选文34篇(卷一+卷二),《国语》选文22篇(卷三),《战国策》选文17篇(卷四),《史记》选文15篇,韩愈选文24篇(卷七+卷八),合计112篇。努力一下,整个初一初二是能读完这112篇的,初三就完全交给老师去吧。所以,我建议后来的家长,可以避开我们踩过的累,把读《古文观止》的任务下沉到从小六开始。这样多了一年的充裕时间,完全可以读得更好、更深入,而不是像我现在这样读得那么匆忙和将就。到了高一,孩子其实还有一年读《古文观止》的窗口期。总的算下来,实际上真正能控制的有效研读时间,也就是小六、初一、初二和高一这四年。小六之前读不太懂,初三、高二和高三,我们都要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一上大学,孩子就飞走了。等到他再想起要读《古文观止》,恐怕要等到他们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了。第四点体会就是,读了《古文观止》,一定会觉得课内的文言文相对比较简单,我带的几个孩子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王力先生说过,读个50来篇真正好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我想,但凡认真读完《左传》选文34篇和《战国策》选文17篇的孩子,应付中考或高考文言文部分的题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我想更进一步,就是希望孩子们读到的这些顶尖议论文,能延展并帮助他们写好高考的作文,这可是60分的大头啊。巴金先生说,他之所以那么会写文章,主要就是脑子里有《古文观止》的200多篇范文。我们不求孩子能到巴金先生这样的高度,我们只求高考作文能达到55分以上,我们读112篇《古文观止》范文,行不行呢?如果这样不行,那还有更好的方法吗?高考作文一般都要求800字以上,但任何一篇《古文观止》选文,用白话文扩充一下,哪一篇不是随随便便就超过800字呢?就是像《周郑交质》这样100来字的短文章,也是涵盖了标准时政评论文的所有要素。套用这个结构,几乎可以轻松写出无穷无尽、中规中矩的时政或时事评论文。为文之道,先贤已作榜样,我们后人虽说也能玩出一些新花样,但普遍规律不遵循,即入旁门左道。以上就是我想讲的全部了,不知道还有没有遗漏。我总在想,不管我们读没读过《古文观止》,都不会太影响我们当前的生活。考学、工作、成家,没有一件事会受到明确的影响。就像一个人没有音乐审美能力、没有美术审美能力、没有书法审美能力、没有文学审美能力,这些都不影响生活。但是,窝在沙发上看球,和自己直接下场去踢球,感受肯定不一样。躺在椅子上听音乐,和自己亲自上台演奏音乐,感受也肯定不一样。我们听别人谈起文学,谈起书法,谈起绘画,我们不明白,这和吃饭、有钱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大约只知道上班赚钱、吃美食、买东西。是的,享受美食,购物,没什么不好。但当人对美食和购物都不感兴趣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是不是“穷”得只剩下钱了呢?物质的东西,我们可以留给后代,但后代是否真的需要我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呢?他们难道不会创造更好的东西?他们也许需要我们留下更多精神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文字,可以是音乐,可以是绘画,可以是书法。韩愈当年为了谋求一个职位,向当时的高官写了好多自荐的文章,他颠沛流离一生,物质生活比高官的千万分之一都不如,但如今,我们谁还记得那些高官?我们谁还不记得韩愈?谁能不读韩愈?这就是生活的有趣之处。我们读或者没读《古文观止》,也不管我们的孩子读或者没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会一直在那里。它就像一把钥匙,静静地在历史长河中等待着读它的人。我们没读,孩子还是要读;孩子没读,他们的孩子仍然要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就是丢不开我们的祖先,因为,那是我们的来处。你可以不认祖先,但祖先永远都在那里。他们的所思所想,都化成文字,停留在历史的虚空之中,亘古不变!一批又一批的人从这把钥匙旁边走过。有的人只是摸了一下这把钥匙,觉得太难了,摇摇头走了;有的人拿了这部钥匙,打开了祖先智慧的宝库,但只在门口往里张望了一会,心存不屑,也走了;还有的人拿了这把钥匙,真走进宝库了,开始翻找里面的宝贝,出来后,感觉我们的祖先一点都不比别人的祖先差,差的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有宝不取,偏偏把一些垃圾当宝。所以,每次当我想到几千年前的海昏侯刘贺墓被发掘,当我看到汉文帝的江村大墓被确定的消息,我就感觉自己和祖先们的联系是如此之近,这真是一种奇异的感觉。原来,所有这些文章,都曾经是活生生的人写的,那些人,还都是我们的先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为着我们的子孙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为往圣既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一些贡献呢?

卫星99 发表于 2021-12-28 21:30:13

佩服佩服,

Giant 发表于 2021-12-29 08:55:06

杨振中编著的《文言文启蒙读本》...不断地重复,因为后面的总会有很多字词是重复前面的。

有点像分级阅读。

婷婷79 发表于 2021-12-29 08:55:15

棒棒哒

Giant 发表于 2021-12-29 09:30:15

看看不通文言的国外汉学家。
https://www.guancha.cn/baoer/2021_12_29_620225_2.shtml

liuzir 发表于 2021-12-29 10:07:17

感谢感谢,受教了!

cdlj23 发表于 2022-5-5 16:47:26

佩服佩服,真是厉害

liqian2003 发表于 2022-8-1 13:27:19

真是优秀的家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实践出发,聊一聊如何学习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