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ley 发表于 2012-3-27 14:56:09

幼升小择校观近年有很大转变:离家近 作业少

昨天,181个家庭走进本市7所小学,参加晨报看校团举行的首场看校活动。从以往的四处打听、网上“海搜”,到昨天的实地感受、面对面交流,看校团的家长和孩子都感觉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看来,新一代的家长择校观正在悄然转变,“离家近、作业少”成为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两大考量因素。
  家长重视第一手资料
  在昨天探访的7所小学内,181个晨报看校家庭受到了校方热情的接待,不少家长大呼百闻不如一见。
  培佳双语学校校长张平向到场家长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情况,外籍教师重点介绍了该校的外语教学特色。学校小学部主任王漪则就家长关心的幼小衔接问题,与家长进行了答疑互动。
  参加金洲小学看校活动的张蕊说,平时了解学校的渠道并不多,只能在网上找其他家长的评论,但也只是道听途说,或者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所以她一看到晨报看校团活动的消息后立即报了名。“今天来到校园,与校长直接对话,还可以问问学生,至少都是第一手资料,生动可信。”
  谢女士则是一家三代一起来到民办彭浦实验小学,由于对该校的师资和教学理念比较认同,谢女士表示基本上锁定该校为目标。
  朱女士带女儿来到洵阳路小学,非常仔细地参观了每一间功能教室,尤其是听了学校教育理念的介绍后,她感慨道,自己原本对公办小学一直抱有成见,但亲身感受后,发觉家门口真的也有好学校,“我准备回家跟丈夫商量下,就让女儿上这所学校。”
  徐女士昨天来到浦东新区海桐小学。她说,自己最看重学校的双语特色和小班化教学,也了解了校长的教学理念,这次过来考察,发现该校的外教课、选修课设置都让她很满意。海桐小学地处花木行政文化中心,是一个人口导入区,有大量引进人才子女,加上近两年恰逢小学入学高峰,学校每年以2到3个班的规模在扩招。昨天有五六十个学生家庭前来看校,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托班孩子家长提前看校
  除了“准小一生”的家长,记者还发现了不少未雨绸缪的年轻父母。陈女士的女儿今年才上托班,升小学是3年后的事。但昨天一大早,陈女士就前往培佳双语学校提前探营。现在取消了星级考,也不许学校看证书,陈女士很想知道民办学校如何筛选学生,以便有针对性地早做准备。
  王女士的孩子正在读中班,昨天她独自来到民办彭浦实验小学,“我家孩子正逢入园、入学高峰,还是要尽早准备。”在听到学校教导主任介绍“适应教育”特色时,王女士连连点头,“适应社会,学会和人交往,确实很重要。”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丈夫也参加了晨报看校团活动,去了闸北区的民办童园实验小学。两人分头行动,晚上回家交流总结。
  在浦东进才实验小学的看校现场,一位“小小朋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叫陆忆灵,今年只有5岁半,正在上幼儿园小班。虽然年龄小,但陆忆灵昨天的表现很好,在半个小时的校长介绍中,她一直十分安静地倾听,受到了老师的赞扬。她的母亲杨女士是“80后”,她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与自己读书的年代有很大差别,看校团为家长打开了学校大门,因此特地带孩子提前来看看。
  让孩子也有选择的机会
  昨天的看校活动中,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前来,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浦东进才实验小学看校团的50余位参与者中,有近一半的家庭带孩子同行。家长表示,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是让他们提前了解小学生活,为幼小衔接做好心理准备。而跟着父母一起参观校园,孩子们都感到好奇又新鲜。何骐安小朋友平时爱好科学实验,因此对学校介绍的科技节活动兴趣盎然;腼腆的滕越小朋友对小学生活满怀憧憬,直言想当班长。
  骆女士带着读幼儿园大班的女儿来到民办彭浦实验小学看校。她说,孩子对学校的感觉很重要,只有喜欢学校和老师,今后才能学得开心、学得用心。家长顾先生也带着儿子前来,并放手让孩子参加学校在大草坪上组织的游戏环节,看着他和其他孩子玩成一片,听到儿子亲口说喜欢这所学校,顾先生觉得参加这次活动很值得。
  在民办彭浦实验小学为家长开设的咨询环节中,一个小女孩的奶奶告诉记者,孙女胆子小,希望鼓励她自己去认识学校,锻炼胆量。该校的王芳老师说,孩子对学校环境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眼就喜欢这所学校,就能增加小朋友的归属感。”
  [家长挑选学校]
  不想找个只会死读书的地方
  参观过校园,听了校长的介绍,家长们对学校的感受究竟如何?他们选择学校的标准是什么?记者昨天在看校的家长中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家长们提到最多的是离家近、作业少。因为他们都不想让孩子太累,希望孩子过得更快乐。
  学做人、学沟通更重要
  在金洲小学,沈女士带着女儿提前了1小时来到学校。看到接待的教导主任马老师,沈女士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学习压力大吗?”她说,自己不希望孩子进的学校是个只会让人死读书的地方。“平时作业做到几点?”听完校长的介绍后,张女士特意找了一名在校学生打听情况。“一般晚上6点就能完成。”学生的回答让她比较满意。张女士说,希望孩子每天都有玩的时间,有时间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相比起来,学会如何做人、与人沟通更加重要。
  来到培佳双语学校的蔡先生说,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读书能轻松一点。“身边有不少孩子进了小学后,很快鼻梁上就多了副眼镜,我可不想让女儿进一所课业负担特别重的学校。”此外,蔡先生还要求“学校离家不能超过30分钟路程,否则学校再好,我都不会选。”
  在彭浦实验小学看校的王女士也表示,选学校最关键要离家近,她希望今后孩子就读的小学在离家两三公里范围内,“最好自行车15分钟以内的路程,这样孩子早上就能多睡半小时,以后读到高年级,还可以自己骑车上下学。”
  管得严不如智慧教学
  “作业多不多,能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童年,正成为家长评价学校的重要因素。”民办彭浦实验小学校长王春华表示,新一代家长的择校观念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家长觉得作业多,说明学校管得严,是好事。但是的现在家长担心作业多会影响孩子的休息以及课外兴趣的发展。”王春华认为,这种择校观念的转变,说明家长越来越理性,“作业确实不是越多越好。小学阶段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老师要智慧地教,学生要智慧地学。”
  家长冯先生对海桐小学已经关注了很久,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感到满意,不过让他想选择该校的真正原因还是交通和课业负担。“孩子年龄还小,所以首先是要考虑交通,路上时间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另外希望课业负担不要太重,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冯先生说,区内好学校不少,但自己还是更愿意为孩子选择离家近的学校。海桐小学正是其户口对应的学校。
  [学校评价学生]
  抢跑的孩子容易自满、厌学
  “星级考取消了,证书不让看了,学校如何选拔孩子呢?”、“孩子读一年级以前,究竟要不要学拼音和一百以内的数学加减法?”、“学校是否有硬性规定,要求孩子入学以前要有一定的识字量?”在昨天的看校活动中,各校校长亲自出马介绍学校,回答家长提问,很多家长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围着校长进行咨询。然而,校长的回答多少出乎家长的意料。
  不看证书看原生态
  培佳双语学校小学校长张平表示:“证书从来都不是我们录取学生的依据。我们选学生,就看学生的原生态。”小学部主任王漪说,校方会通过面谈以及情景创设,留意观察评估孩子的表达能力、规则意识等综合素养,“每年参加小一生入学面谈的老师,都是长期在一年级组任教的有经验的老师,孩子的精、气、神,这些老师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当然,是否录取一个学生,并非只由面谈老师看几眼就能确定,校方还专门制定了面谈大纲,依据这个大纲,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综合全面地评价一个孩子。
  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也表示,学校考察的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孩子的倾听能力、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讲礼貌,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性等。“除了老师和孩子的交谈外,我们会让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观察孩子。比如给孩子一些玩具,看他是否会和伙伴分享,玩好后会不会放回原处,这些细节都很能说明问题。”
  不要抢跑,要好习惯
  面临“幼升小”,不少家长都很焦虑,带孩子上各种幼小衔接班。对此,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我们更喜欢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她说,一些抢跑的孩子,因为一知半解,导致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而且还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困扰。“很多家长问我,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要做什么准备?我对他们说,什么也不要准备,你们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静下心来,让孩子学会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和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尽管不涉及考察、选拔学生,但对于孩子超前学习问题,公办海桐小学副校长张柳红认为并不可取,“有的孩子在入学前看似学了很多,到了课堂后,认为自己都懂了,不认真听课。由于学校是系统教学,与家里的学习方式不同,因此这样的超前学习反而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容易让孩子还没上学就变得厌学,并不是件好事情。”
  进才实验小学低段年级组长陈丽在给家长做小幼衔接指导时提出,入学儿童应当养成以下5个好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良好的吃饭习惯、良好的听讲习惯以及认真自觉的学习习惯。
  考察家长教育理念
  培佳双语学校校长张平告诉记者,学校最终确定是否录取一名同学,考察其家长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校方的教育理念差异很大,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小。“我们还得和家长面谈。”张平说,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脱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有些财大气粗的家长,以为多花点钱上民办学校,就可以甩手不管了,之后就等着向校方要一个结果。”张平说,碰到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就很难被学校录取,“我们选择一个学生,同时也是在选择这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金洲小学在考察孩子时,也同样设置了与家长面谈的环节。校长潘阿芳说:“我们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辛苦,不要任何事情都一味地偏袒孩子;希望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认为花了钱送到学校来就是学校的事情。”
  [校长语录]
  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
  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我们办学不是办给领导看的,而是要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够享受快乐的每一天,我们一直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培佳双语学校校长张平
  质量是我们的生命,学生是我们的希望,家长是我们的伙伴。我们力求培佳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散发出育人的魅力,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创设最佳的成长空间。
  彭浦实验小学校长王春华
  在学生的一言一行里,积聚平凡中的高贵;在跃动的一笔一画里,书写智慧灵感的火花;在校园的一事一物里,浸润爱与责任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每位彭浦实验小学教师的教育追求。
  童园实验小学校长竺亚芬
  我们之所以建设“书香校园”,是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人们的阅读视野,会阅读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我们通过阅读让孩子实现三个成长:知识成长、思维成长和精神成长。
  海桐小学校长孔宇玮
  在“健康身心、高雅情趣、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媚
  孩子在小学的生活不应仅仅是语数外,而应是有一个滋养书香的童年。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不应仅仅是考试分数,而应腾出时间让学生参与各种校内活动,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全面发展。
  浦东进才实验小学校长赵国弟
  成绩不是最主要的,快乐最重要。但是仅仅有快乐是不够的。我们的教育关注两方面:一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二是改进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上小学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这第一件大事就不快乐,未来会幸福吗?开学两个月,如果孩子不喜欢上学,这是老师的责任。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成为上海实践最多、体验最多、快乐最多的学校。

快乐心 发表于 2012-3-27 15:07:31

关键是要改变教育制度啊。

wwwchem 发表于 2012-3-27 15:08:02

也是我家的要求

娃爱的墨墨 发表于 2012-3-27 15:09:04

现在孩子的压力太大了

珊咪咪她妈 发表于 2012-3-27 15:12:50

培佳、金州啊,都是我关注的哦。

79248057 发表于 2012-3-27 15:21:30

希望以后不要只看分数不看别的。

forteixt 发表于 2012-3-27 15:21:31

孩子累呀{:soso_e149:}

caroltony 发表于 2012-3-27 15:27:10

同意,我选学区房看重的小学就是离家近、压力小

LOISA 发表于 2012-3-27 15:34:36

教育体制不改革的话,作业少几乎不可能

joellefree 发表于 2012-3-27 15:35:02

这些教育观念我很认同啊!就是要家近作业少!

cherry_xie 发表于 2012-3-27 15:55:49

什么时候北京也来个看校团啊

93776940 发表于 2012-3-28 00:16:33

看完这篇,我觉得我特有共鸣啊。咋本地不多几家私立小学给我选择选择呢,哎。

aquil 发表于 2012-3-28 13:07:40

小学期间还是快乐更重要

葫芦熊 发表于 2012-3-28 14:20:42

离家近,作业少

avv 发表于 2012-6-4 11:19:38

离家近,作业少,也是我的梦想

fujired 发表于 2012-6-13 07:28:17

离家近是我的梦想,不过已经不可能了

xianyun0403 发表于 2012-6-13 07:34:46

paulinaliu81 发表于 2012-6-13 07:40:44

离家近真的很重要,以前我上小学的时候,上课铃打两分钟,我就跑过去了

Belinda 发表于 2012-12-25 22:33:03

以成绩为主的教师考评体系也要改变。

dandanlinda 发表于 2014-11-13 13:48:29

强烈建议,校长,老师试行轮岗制。还纳税人享受教育的公平权利!

zhuyan_722 发表于 2015-1-14 10:48:20

以成绩为主的教师考评体系也要改变。

橘子的春天 发表于 2015-3-4 08:28:53

小学离家近很重要

rongma 发表于 2015-3-4 08:47:58

我们算是离家近作业少而很普通的学校,孩子学上的也算开心,似乎没什么压力。上学期课内写字不多计算不多,要求读书不要求背书,没怎么温书,考试成绩一般,名次居然还挺靠前。于是对当初的选择很疑惑,这要是和好学校的孩子每天每周每月差那么点,几年后会不会差距弥补不了?重点里的孩子课内的负担和要求都是怎么样的呢?

hmlan4919 发表于 2015-3-4 14:53:18

我孩子现在就是一张白纸,都上大班了,都没有怎么教她。

水云起 发表于 2015-3-4 21:41:55

的确离家近作业少最重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升小择校观近年有很大转变:离家近 作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