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zi.wang 发表于 2012-4-17 23:43:29

漫谈四大发明

    有点长,总结花了好长时间。之后,我也迷茫了。该怎么教育孩子爱国呢。。。
   
很多人都知道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其实无知何尝不是一种力量呢?有时候,无知比知识的力量更为强大。因为无知,所以有些人总是喜欢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一叶幛目、不求甚解的态度有两大好处:一是不费脑力,二是有利于无知的传播扩散,“四大发明”便是一个例子。
      ●“四大发明”的由来
      没有英国哲学家培根总结的“三种发明”,就没有后来所谓的“四大发明”。
   培根在其《新工具》里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此后,马克思承袭了培根的说法,提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但培根和马克思都没有将这三个发明归于中国。
    关于中国的“四个发明”,最早是由英国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Joseph Edkins)提出的,他在上述三项发明的基础上加入了造纸术。
http://b101.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pbYBdEP3pvJe6nskzFb44gk8JzNgEOMK4bcy1hzcUEc!/b/YTiDOTzoKwAAYjMdQTyyKwAA Joseph Edkins(1823-1905)    1884年,他出版了《中国的宗教》(Religion in China)一书,。书中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谈到:“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 ( 指日本 ) 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http://b99.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gISlAO*Ks20BGsleL4K94zOlukUN9beaJLLtrRkz7To!/b/Yf36DzvWSwAAYkSWFzt8TAAAJoseph Needham(1900-1995)    1937年,原本搞生物化学研究的37岁的英国人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1947年与他的第二任婚外恋爱妻子兼中文老师的鲁桂珍开始写作他们的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鲁桂珍在李约瑟的回忆录里说:李约瑟并不是一位职业汉学家,也不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不曾受过学校的汉语和科学史的正规教育,只是在埋头实验工作之余,顺便涉猎而已。
http://b96.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R9Inouf1QaL8Ccxs4QriZaUVVEvZeAk1u1MrjH0nCVA!/b/YaX7OTnLXgAAYhsGOjnBYAAA李约瑟总结了中国2000年的科技史   李约瑟对这四项发明给予了充分的赞美和强调,首创“四大发明”一词。尽管李的观点遭到有“科学史这父”之称的萨顿的严厉批判,但这一说法仍然获得了我们历史学家的高度认同,并被写进了教科书。
      因此,通常人们挂在嘴边的“四大发明”,其实只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四大发明之火药   中国是最早发现火药的国家。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四大发明里的火药实际上指的是“黑火药”,其制造方法是将硝、硫磺、木炭等几种天然物混和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属于物理范畴。 http://b98.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x7M8wWGrsS5tvKhPRGtHp1Y85Yw7uQb6aUQ*TQr6agg!/b/YQHBbzoBTAAAYjLFbzrQTAAA现代的黑火药           黑火药的用途、性能非常有限,最初用于烟火杂技;唐代末期被引入军事,由于爆炸性能不佳,主要是用来纵火;宋朝期间,被用来作为火药箭、火药球、蒺藜炮和皮火炮(内置带刺铁片的火药包)、突火枪(喷射火焰)等原始火器的发射药。如今,主要用于制作导火索、焰火和爆竹的引线等。 http://b94.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ZdZtI6arM0HEUYk.UXH0iVO5ouaAL39muRrZ4Bwx07k!/b/YWGVGTgzYQAAYgqgGThhYQAA黑火药在原始火器中的应用    “黄火药”系统的发展历史证明:仅靠使用黑火药,是无法产生出现代的这种后膛装填式射击武器和各种炸弹火箭导弹的。黄火药是一种化合物,其制造方法使用的是化学合成手段,它的产生发明是有近代化学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与黑火药在原理、性质、方法和用途等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http://b101.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LIwZIYIyhjtmMMIGagfYgOW9axLTolj7JkX89NM*8Jk!/b/YaENOzz2LAAAYkTCSDxFLQAA苦味酸    1771年,英国的P·沃尔夫合成了苦味酸(三硝基苯酚),它是一种黄色结晶体,最初是作为黄色染料使用的,后来发现了它的爆炸功能,十九世纪被广泛用于军事,用来装填炮弹,这就是黄色火药的名称的由来。 http://b99.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SRQlaFQEars768BMsdZfY3DUXyXVAlzNItkaO5FudwU!/b/YRp2DjszTQAAYpAJEzsTTQAA   苦味酸结构式    1779年,英国化学家霍华德发明了雷汞,它是一种起爆药,用于配制火帽击发药和针刺药,也用于装填爆破用的雷管;1807年,苏格兰人发明了以氯酸钾、硫、碳制成的第一种击发药;1838年,佩卢兹首先发现棉花浸于硝酸后可爆炸;1845年德国化学家舍恩拜因将棉花浸于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洗掉多余的酸液,发明出硝化纤维;1860年,普鲁士军队的少校E·郐尔茨用硝化纤维制成枪、炮弹的发射药,俗称棉花火药;1862年,瑞典的诺贝尔研究出了用“温热法”制造硝化甘油的安全生产方法,使之能够比较安全地成批生产;1863年,威尔勃兰德发明出了梯恩梯(TNT),这是一种威力很强而又相当安全的炸药,即使被子弹击穿一般也不会燃烧和起爆,它在20世纪初开始广泛用于装填各种弹药和进行爆炸,逐渐取代了苦味酸;1866年,诺贝尔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发明出了达纳炸药;1872年,诺贝尔又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硝化纤维,发明了一种树胶样的胶质炸药──胶质达纳炸药,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双基炸药;1884年,法国化学家、工程师维埃利首先发明了无烟火药,这一发明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为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提供了弹药方面的条件;1887年,诺贝尔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制成了类似的无烟火药,他还将将硝酸铵加入达纳炸药,代替部分硝化甘油,制成更加安全而廉价的“特种达纳炸药”,又称“特强黄色火药”;1899年,德国人亨宁发明了黑索今,它是一种比梯恩梯威力更大的炸药。

   客观讲,黑火药只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一种原始产物,它与真正导致了军事变革并对历史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的欧洲人发明的“黄火药”之间并无任何传承关系,对推动人类工业文明的前进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尽管公元1002年黑火药就已经引入宋军,但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我们仍处于用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作战阶段。     ●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四大发明”里的印刷术,指的是活字印刷术。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史料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而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不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http://b97.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B8LqHs.IGHKxdsJa3QPws1bBzJSa0rMBsUTa3OVsBe8!/b/YYyb1TkwTQAAYtPF3jldTQAA 梦溪笔谈刻本
   尽管今人对沈括笔下的毕昇及其胶泥活字印刷术给予了非常之高的评价,但事实上从宋代一直到明清,大量使用的仍然是原始落后的雕版印刷术,泥活字在实际中的应用廖廖无几。 http://b101.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EITZAYMG00ceMhuG9We2DLDd4HzMp0k1hayrElzg854!/b/YeAEOzxiLQAAYr3ASDw2LQAA 活字印刷术
      1455年,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1400-1468)发明的铅活字版印刷技术,成为现代印刷术的真正历史起点:      鉴于制小号的木活字有困难,他选用了含锑的铅锡合金(加入锑可以提高活字的硬度),并确定了三种金属含量的配比;在欧洲压榨萄葡或湿纸所用的立式压榨机的基础上,改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将木板雕刻印刷使用的水性墨改造为油性墨;印刷本身是使用转轴印刷法,印的是纸和羊皮纸。      古登堡的印刷术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印刷量增加。这为科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于是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生产完全相同的书籍,并且逐渐出现了期刊和报纸,带动了出版领域的繁荣与发展,也扩大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前期,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文教、和基督教的发展,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因而极大地刺激了印刷术的发展。很短的时间内,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便由美因茨扩散到了德国的其他城市,接着席卷欧洲各国,成为主要的宗教和文化传播手段。反过来,印刷业的兴起又极大地推进了欧洲科学文教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仅50年时间,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
http://b97.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yUHynE5XK5*ODI5xmedgLCGxJFF3EN81LK2FN2*HcLQ!/b/YdOm1TnlTQAAYvOe0jmdTQAA古登堡《42行圣经》——排版精美的印刷品珍宝
      古登堡印刷技术的复杂和完善程度远非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可比,一经推出,欧洲绝大部分的书籍都只要几十种小方块就能印出来了。相比之下,直到今天,常用和次常用的简化汉字加起来还有7000多个,如果史上确有毕升其人的话,那么在他所处的宋代,估计有上万的常用字。
      或许,这也是我们的活字印刷术无用武之地的原因之一吧。后来,我们不仅从西方引进了铅版印刷术,还有平版印刷技术、凹版印刷技术和孔版印刷技术等。    ●四大发明之造纸术     ◇我国的造纸术   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古代用来书写、记载的材料主要是甲骨、竹简和绢帛。但是甲骨、竹简比较笨重,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东观汉记》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为中常侍,有才学,尽忠重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渔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天下咸称蔡伦纸”。《后汉书·宦者列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http://b94.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eMSu91GYOxsC60F0w4yFRWhAZU8EhwnV7heIIifOiJ4!/b/YdXsDjhHYgAAYvMGFTgVRQAA
   今天,九泉之下的蔡伦对自己是否拥有造纸术的知识产权也许并不那么在意。反倒是从以纸张形式保存至今的汉代乃至宋代史料比以甲骨形式保存下来的商代史料还少,可以推测东汉三国时期的纸存在发脆、韧性差、不能对折、漂染技术不过关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世界最早的造纸术5000年前(早于中国纸3000年)古埃及人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纸——纸莎草纸(Papyrus),也称莎草纸。 http://b94.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N79lwUo4QphFanAjWhEtmIBz3QngT2QhJ9dQQAQDYlY!/b/YePdCzjoYgAAYhKmHDh3YAA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 http://b101.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qiztp5vJyFAW2Mcmjs0HhzPKtB*qJbYrIRYJ7ElcdNk!/b/Yc86Rzx0LQAAYoycPzyoLQAA 埃及博物馆陈列的纸莎草纸画 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一度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用纸莎草造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曾经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商品。纸草纸不仅是古埃及人重要的书写材料,而且成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亚述人、阿拉伯人所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古埃及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阿拉伯文等书写的纸草纸文献,数以十万张计之多,纸草纸文献上记载了大量的古代法律、宗教铭文、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知识等珍贵历史资料,其中历史最早的是从古法老墓葬出土的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无字纸,载有文字的纸草纸文献距今也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比我们使用的甲骨文还早了近两千年。 http://b98.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qlyBNdodTiV5rQZhEe2A5yGXpWJLu7bzOyGhzLKl9BQ!/b/YfMxbjptTQAAYkVldzrgTAAA 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公元前1650年左右的林德手卷(Rhind papyrus,又称为莱因德纸草书)由于只生长在尼罗河畔,纸草纸的原料单一导致了造价昂贵,到公元8世纪逐渐就被羊皮纸和牛皮纸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四大发明之指南针世界上关于人造磁针指南(水罗盘)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http://b95.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wm.NkeVJIXn5lCPJdNJFOH6d8qIwRjm.U2ePJ2SlD*4!/b/Yb6nsDhIYwAAYtOksDilYgAA 关于指南针的雏形是司南一说,并无史证       “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其实指的水罗盘(漂浮式罗盘)。通过在漂浮在一碗水里的木制圆盘上安装一块磁铁来作用的,尽管这种水罗盘使用很不方便,但长期没有得到改进。       欧洲人的磁罗盘(旱罗盘)是12世纪时在意大利的阿马尔菲城发明的,这种罗盘不同于简陋的“司南”模型,它通常包括在多个枢轴上水平安装或悬挂的磁针,可在枢轴上自由活动直到与地球磁场在一条线上,在技术上要复杂先进得多这种磁罗盘为航海事业才真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http://b97.photo.store.qq.com/psb?/V136OD0D2Ke2zV/ldLerU5XR2Gj40Pjeh1VdFCqUl0fRLgLm6e5zRUwTaU!/b/YYmt1TkQTQAAYnyQ0jm*TAAA 采取旱罗盘技术制作的磁罗盘
      1269年,柏尔格利纳斯(P.Peregrinus)写出了《磁论》一书,对磁极、磁针、磁力和地磁的科学原理进行了仔细的实验研究。此后,欧洲人又对罗盘进行了很多技术革新,如加上了防磁干扰的弗林德斯顿铁等装置。罗盘的种类也早就从磁罗盘一种发展到了跟磁原理毫无关系的陀螺罗盘,无线电罗盘等多种

wwwchem 发表于 2012-4-18 06:12:07

古代的发明历史上比四大要多的多,如农耕技术

yuqinghuaz 发表于 2012-4-25 12:51:26

谈的不错 收益了

鼻涕娃 发表于 2012-5-10 17:23:49

看了ask me后,我家牛也问妈妈,造纸不是蔡伦吗?怎么这里写埃及人发明的啊!当时没多想直接说,没错就是蔡伦,这外国人把中国发明少算一个。书上印错。原来正解在这里啊。晚上,要重新给孩子讲下什么是正确。

行隐 发表于 2012-5-10 17:51:18

纸草纸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纸.

peterpan 发表于 2012-5-10 19:23:18

我怎么看不到图呢

宝贝一家亲 发表于 2012-5-10 19:46:00

如果早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就不会发“关于到底谁发明纸的”的帖子了{:soso_e127:}

封疆大吏041010 发表于 2012-5-10 19:46:34

yanzi,这是你的原创?

我也看不到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谈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