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2 18:04:00

我对“儿童英语浸泡”的担心

本帖最后由 yilisahan 于 2012-6-24 09:03 编辑

因为多媒体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应用,“儿童英语浸泡”成为很现实的英语学习工具。
可是我为什么担心这个事呢?

是这样的。儿童有无师自通的学英语的能力,是因为他们可以把语言和场景联系起来。在非母语的环境里,要追求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特别是英语思维,就不可避免地要“人为营造”英语场景。大部分的家长不能靠自身营造英语场景(实话说,连我们家都费劲,因为瑞爸爸觉得在中国家里讲英语有些funny,呵呵)。那么,对大部分家长来说,英语场景恐怕要依靠"视频”了吧。我个人想象”音频”当然也有些用,可是不能想象“音频”本身对初学者能有效创造场景,它只能帮助孩子模仿。我想象可以“视频”与“音频”结合,一两遍视频,多遍音频,可是这个操作起来也是对家长有难度。因为孩子很可能要闹着看视频。考验家长的管理能力喽!

我并不反对英文动画片,觉得一天比如20分钟蛮合适的。但是,要“有效营造场景”,就不知道多少才能够。视频看多了,一是对眼睛不好,二是对学习习惯不免有些扰乱。我已看到有网友说,孩子只爱学英语,因为可以看动画片。对语文和数学没兴趣,因为这方面没有理由看动画片了。所以,英语通过看动画片有很大进步,可是别的科目让家长愁了。上学以后就更愁吧。

我特别主张少儿用书来学习。虽然刚开始儿童可以用绘本来过渡,但是后来真正用纯文字读物,让他们自己想象文中的场景,想象人物形象和特征,并预见结果才是妙,才符合学习的本质。我个人生长在文革时期,快乐识字早(两岁以前)。那时没有绘本,一阅读就是纯文字,所以很享受通过阅读想象的过程。后来在Jessie Wise 的《The Well-Trained Mind》一书中看到她的论点,即“阅读是主动学习,而视频是被动学习,所以对智力开发不利”。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觉得她的论点很有道理。

这里也顺便提一下,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早识字影响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不太理解这个观点,也不知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在哪里。好像华德福学校有这个理念。是吗? 我以前在美国没听说过华德福,根据Wikipidia 的数据,他们在全美总共才几十所公立学校,绝对是非主流(是客观事实,不是我的定义)。华德福在发源地德国是主流吗?了解华德福的网友可以补充一下。华德福在中国比在美国有名得多,对此现象的原因我当然有自己的理解和猜测。但仅仅是猜测,这里就不提了。

熟悉我的帖子的网友都知道,我是主张儿童学外语,但不主张过度英语启蒙的,也不主张过度追求英语思维的。我这篇帖子还有其他帖子,都讲述我的看法。主要是孩子时间有限,英语虽重要,但对孩子教育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对中国孩子使用的各种新型英语学习方式和效果都关注,比如“安妮鲜花"机构的方法和效果等等。我关注这些方法用来学习英语的效率,以及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影响。相信很多家长和我有相同的关注。很多网友们比我更了解实际情况,欢迎大家讨论。

我认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我总说“百花齐放得是花,百家争鸣得是家”。我觉得符合文明交流的方式都是“花”或“家'。我不愿看到大家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口水仗”上。至于文明的底线,我赞成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于交流不同意见的文明方式,我在50楼的回复中有稍长一点的讨论,我的新浪博文“王青博士,恕我挑战了您的想法" 有实例。

谢谢大家。

附:我的新浪博客名“韩博士的中美教育博客”。因为我在国内有一些教育交流工作,所以没有使用“瑞妈妈”命名我的博客。谢谢大家的理解。


http://www.ebama.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yilisahan的微博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6-22 18:10:39

本帖最后由 浮花爸妈 于 2012-6-22 18:51 编辑

嘿! 沙发!

先确认了是沙发再复贴! 功利的我啊!

我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我也觉得目前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英文早教的追求可能过度了. 不是具体某个家长的做法, 因为很多家长是能够注意分寸的. 而是全社会对英语的过度强调(大学里升职还要考英语, 很多工作岗位要求英语过六级什么的),导致中国的父母恨不能孩子开口就是中英双语.各种培训班, 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都会刺激普通民众对孩子英语教育的关注.有些家长很可能纠枉过正, 过度强调孩子更早更快的学英语, 而且不辨利弊的跟风各种工作室的学习法, 包括英语浸泡法等.同意楼主的思考, 这个浸泡法做到什么程度算合适? 人为创造的所谓"母语"环境对孩子的语言思维学习有负面影响吗?关于视频学习是种消极学习方法, 我也深以为然.记得有个漫画就是讲这个的. 说猿人坐在岩石上学会了看书, 看着书就进化成了人, 接着人发明电视, 结果看着电视就退回了猿人状.成年人已经定型,电视造成的思维退化速度可能还可以接受, 可电视对孩子的思维发育影响, 还真是很难估计啊. 所以, 美国人现在是宣扬2岁以下幼儿根本不可以看电视. 其实还应该包括计算机,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 这个情况,我们中国的家长要特别警惕.因为, 许多不良商家, 拼命推销所谓的幼儿学习电子产品,特别是还有所谓1岁就可以开始看的!其实就是各种动画片.中国立法又非常落后, 根本无法顾及市场上的这类快速变化.

我始终认为,在孩子6岁以内的成长过程中, 有亲人的细致照顾和陪伴, 玩耍以及亲近自然是最重要的, 这是最健康的成长方式.   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和早期启蒙, 都应是适度, 轻松的, 每天不超过1小时左右的那种.我特别恐惧中国的新一代, 如果在一种对知识技能学习的偏执强调中,从小压抑着生长, 而物质又过度满足,会产生一批问题孩子.   药家鑫撞人之后又残忍行凶,轻而易举打破基本道德底线,仅仅因为忧虑"农村人难缠". 而他本是个各方面都认为不错的好孩子.我们社会扭曲一个年轻人的健康成长是那么容易.

为人父母, 没有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 但, 悔教夫婿觅封侯,培育孩子的路上别过头, 弄成个悔教子女觅成龙.

小雨的妈 发表于 2012-6-22 18:14:23

我担心的是专注力。

在我旁边不管是音乐还是英语,我在看一本书,如果我在认真看书,我听不进任何声音,在偶尔抬头时发现,啊,怎么这MP3怎么没有关了。如果我要有意去听这个MP3,就会两边的事都做不好。

我真的害怕长期小孩这样下去,会不会一心二用,啥都没有用好。

xianyun0403 发表于 2012-6-22 18:15:52

happyyaya 发表于 2012-6-22 18:34:16

xianyun0403 发表于 2012-6-22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恕我直言:
你是站在什么立场是来设想的?是家长还是教学工作者?我一度怀疑你是托的嫌疑。如果是家长,你 ...

这个兵器的比喻很形象啊,赞。

qiuyi 发表于 2012-6-22 18:43:13

阅读是主动学习,而视频是被动学习,所以对智力开发不利,这个值得商榷。


qiuyi于2012-6-22 18:43补充以下内容:
其实不用太担心的

Ester 发表于 2012-6-22 18:46:58

本帖最后由 Ester 于 2012-6-22 19:07 编辑

其实华德福的理念跟SWB并不矛盾。

chloe0507 发表于 2012-6-22 18:48:52

孩子总是要看动画片的,与其看中文的,不如看英文的。只要时间别一下子看太长了,没啥好担心的。孩子只有多听,对语言有感觉了,才能学好。不然像我自己,就是听得太少了,读书时不重视要多听,才搞成了个哑巴英语。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6-22 19:03:20

qiuyi 发表于 2012-6-22 18: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阅读是主动学习,而视频是被动学习,所以对智力开发不利,这个值得商榷。



这个恰恰是要担心的. 我现在只是提出一些看法, 供你参考.我和我爱人都是弄计算机比较多的人.我们都感觉, 面对机器时间长的人确实会慢慢引发社交困难.比如思维会渐渐局限, 对待人和事会比较急燥(人当然不可能像机器那么"听话")等等. 成人会好一点, 可能很长时间才会表现出.   我不敢乐观估计孩子的情况. 而现在的环境,电子产品是越来越多, 孩子接触它们也越来越早!

从学习来说,看书思考绝对是有效过面对显示器的. 尤其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甚至只是读书, 我的切身感受也是纸质书效率高!所以,我用电子产品看书看的都是闲书,真要看严肃点的, 或专业书, 我是不得不买实体书的. 拿一支笔, 坐书桌前专心研读,三个小时很快就能过去. 面对屏幕是坚持不了这么久的, 更别提眼睛疲劳什么的.

Ester 发表于 2012-6-22 19:06:37

本帖最后由 Ester 于 2012-6-22 19:06 编辑

对于早期识字是不是影响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我也没钻研过。

不过,我当初选preschool 时,在蒙特梭利和一个类似华德福理念的学校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2-6-22 19:12:04

试问,有几个家长是长时间几小时地让孩子看动画片的?

我想不会很多吧?

一次半小时、一小时,都了不得了。

Ester 发表于 2012-6-22 19:13:04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6-22 1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恰恰是要担心的. 我现在只是提出一些看法, 供你参考.我和我爱人都是弄计算机比较多的人.我们都感 ...

我也更喜欢纸书。不过这个潮流是挡不住的。

美国学校现在基本都是Smart Board,苹果在推把教科书放在IPAD里,国内英语培训机构高端(i.e. 高价)都在引进电化教学课件,弱化教师功能。。。。

俺娃的语法题都是在IPAD上做~~~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2 19:14:30

Ester 发表于 2012-6-22 1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更喜欢纸书。不过这个潮流是挡不住的。

美国学校现在基本都是Smart Board,苹果在推把教科书放在I ...

瑞也很喜欢IPAD, 我们就是控制他使用的时间。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6-22 19:19:48

关于早期识字, 我的感觉是适度引导,顺其自然就好.迫切的进行识字培训我不赞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个自然过程. 一个人没见识过秋夜中清寒的月亮, 如何理解"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从小就让孩子背背名句无妨, 但不让他有所体验就指望他明了真义是奢望了.文字是种符号,是抽象的, 英文等字母文字更甚.孩子非常小的时候, 眼睛识别能力还在发展,据说到九个月才能分辨颜色,这也只是估计.我们并不知道孩子的眼脑确切地是以什么状况在发展. 这个时候就为了识字搞什么闪卡之类, 目的狭隘的训练,我认为是种错误. 我担心孩子因此失去了其它天然功能的发展. 我觉得还是应该多观察自己的孩子, 根据他的兴趣, 爱好, 能力来提供形式活泼的早教. 让孩子觉得愉快应该是原则.对于特别小的孩子, 如果某种早教弄得孩子总是不高兴, 抗拒, 那多半是不恰当的方法. 另外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是看孩子是不是主动要求重复.所以, 在现下林林总总, 风行一时的各类早教法中, 我只同意亲子阅读.因为这项活动, 孩子都喜欢! 而且他们总是要求再来一遍.

panny伊 发表于 2012-6-22 19:22:20

不赞成把任何观点都极端放大的做法。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各种观点值得借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最了解的只能是家长自己。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环节多注意就是了。

Puppybunnymom 发表于 2012-6-22 19:36:44

我是尽量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看纸的书. 0 电脑, 0电视.

不过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趋势很难阻挡啊.

浩浩妈 发表于 2012-6-22 19:44:32

本帖最后由 浩浩妈 于 2012-6-22 19:46 编辑

       就这篇文来说我赞同你的大部分观点,不过我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多看图画书,想象不会凭空而来,总得有实物或者图片做依据,做基础。
       我以前很少给孩子看动画片,尽管很多人都说看动画片学英语效果很好,在早教和英语之间我选择了早教。学英语选了书加音频,在众人看来相对“费劲”的方式。

浩浩妈 发表于 2012-6-22 19:55:48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2-6-22 1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试问,有几个家长是长时间几小时地让孩子看动画片的?

我想不会很多吧?


我觉得要根据小孩的年龄区别对待,8岁以前少看,为什么以8岁为分水岭呢?因为8岁以前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关键时期,在早教和英语之间,我选择早教。学英语么可以悠着来,8岁以后搞突击。这只是我的设想哈,不过不针对你家情况哈,你家情况比较特殊。

juu6188 发表于 2012-6-22 20:01:32

支持百花齐发,百花争鸣!

huanhuan 发表于 2012-6-22 20:28:32

badou_9 发表于 2012-6-22 20:52:26

讨论得很热烈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也在摸索中。

nina1976 发表于 2012-6-22 20:55:03

我家孩子目前看动画片主要是为了练听力啊,光听音频她没兴趣,只能这样练听力了,即使以后可以阅读了,这听力怎么解决呢,可能还是得靠这些片子 ,我也不太赞同过早的学习英语,当然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以后的目标也不一样,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还得靠家长自己辨别,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较重要

浩浩妈 发表于 2012-6-22 21:05:14

本帖最后由 浩浩妈 于 2012-6-22 21:05 编辑

huanhuan 发表于 2012-6-22 20:28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一些关于华德福的书,里面论述较详尽,看了还是比较有启发的。
主张换乳牙之前儿童应以长身体为主,注重 ...

为什么学龄前不学科学知识类呢?看科普书算不算学科学知识类?{:soso_e132:}

dingjinamama 发表于 2012-6-22 21:40:29

看英文动画片是被动学习,那看中文动画片呢?
小孩子总要看动画片的吧,我们小时候的花仙子,米老鼠唐老鸭,铁臂阿童木,一休哥,巴巴爸爸。。。这些都是我们对童年的美好记忆。。。但是但是,我想,如果我妈当年思想新潮,行动前卫,当然,还要可以找到资源,从而有意识的给我看这些动画片的英文版,让我从小有一个好的外语启蒙和语言发展方向,那我要多么开心和骄傲呀。。。当然,这些都是我的YY呀,呵呵。。。

那现在我们的孩子需要看动画片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童年是离不开动画片的陪伴的,那是成长的一部分呀,所以,那还纠结什么呢???英文?中文????

monica100 发表于 2012-6-22 22:05:22

有道理,很中肯,谢谢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6-22 22:27:50

Puppybunnymom 发表于 2012-6-22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尽量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看纸的书. 0 电脑, 0电视.

不过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趋势很 ...

我始终认为这和父母的态度有关. 如果认为计算机, 电子设备是个很了不起的东西, 那不免要想方设法推荐给孩子. 像我这种坚持认为年幼的孩子不适合使用电子产品的家长就会尽量避免让孩子想到用电子产品. 要让孩子不过早使用电子产品的替代方法多得很, 有心做的话也很容易.

可能有的父母担忧, 自己的孩子不熟悉常见电子产品会不会将来有落后于其他孩子的风险. 我也觉得没必要担忧. 现在的电子厂商, 都以把产品推广到最普通大众手里为终极目标, 挖空心思也要做好"人机界面"这个课题. 所以,一般电子产品的使用其实是很简单很简单的. 除非你想培养一个设备狂人,不必特别担心孩子这方面的学习能力.等上学时, 学校要求再配备都不迟.而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如果造成了孩子身体, 思维正常发育的缺失, 那才是可惜. 而且这种损害通常不可逆的.这才是不值得大众冒的风险.

即使孩子开始用电子产品, 适当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肯定是必要的.

牵狼逛街的羊 发表于 2012-6-22 22:31:21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2-6-22 1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试问,有几个家长是长时间几小时地让孩子看动画片的?

我想不会很多吧?


我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经常儿子看动画片好几个小时。。。{:soso_e109:}

zisedehuiyi1202 发表于 2012-6-22 22:40:27

楼主别介意,谈论这样的问题是有不同意见的,看过就算了!

嫣冉 发表于 2012-6-22 22:45:49

儿童的想像力来源于生活而不是来源于文字,二三岁小朋友就算会认字,受限于年龄与经验,有些东西她也无法想像出来,我自己女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Ester 发表于 2012-6-22 22:58:46

回答 yilisahan那这个类似华德福理念的学校学phonics吗?阅读吗?

Alphabet 很早就开始了,Phonemic awareness方面很多很多,read aloud 很多很多,但5岁以前除了letter sounds 以外,不正式教phonics和阅读。正式教的有American Sign Language(俺娃当年会用sign language 说 Pledge of Allegiance,童谣,故事等等), 游泳,表演(俺娃老师后来去百老汇了),PLAY BALL(南非舶来的儿童运动项目),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程度都是数字,颜色,动物,简单问候之类的),电脑。 其它就是养各种动物。学校是原私人庄园捐赠的,有个大湖。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我对“儿童英语浸泡”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