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是转的,而且也不是南京的老师写的,是上海的一个老师写的,看到帖子后,我觉得思路很清楚。特地转到这里来,让广大家长看看有没有借鉴意义。

作者:哈利欢·马尔福


(一)什么是好学校?
有句话说得好,可是也等于什么都没说: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上海那么多初中,你们全家手指脚趾加上都数不过来,这句充满哲理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就是一句空话,那哈老师就从我所知道的学校信息,从现实层面来分析。

毋庸置疑,哈老师所处的徐汇区,四大私立在上海算得上是金字塔的尖尖儿。其中以华育为首,西南位育以其便畅的交通环境被家长们青睐,世外为要出国的富二代们打开金碧辉煌的大门,西南模似乎排名后了点,但在整个领域却也算得上牛校。

以这四所学校为例说说事儿。
学校真的是牛校,学生也真的是牛蛙,家长也得牛,兜里能掏得出钱。今年学费最高的学校申报一学期学费一万五成功。一学期一万五,一年三万,牛校的校服也牛,好看不好看我是没看见过,反正还没开学,一千多校服费先送进去。没有钱的家长,单单经济压力就很大。如果你的孩子没考进牛校,别急着怪他,先问问你自己牛不牛,你不是牛爸牛妈,凭什么要求你的小蝌蚪变异?

我们班级属于正宗的草根班,孩子们个个聪明,但是家庭一般,所以好几个在我看来很有希望冲牛校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放弃,连简历都不投。在我们班级,优秀的孩子大都懂事。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投私立?孩子们说:家里没钱。我:不怕中考拼不过别人?孩子回答我:我自己努力,在哪里学都一样。

亲爱的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觉悟,你还非逼着他上私立不可吗?               
哈老师班级里,前五名的优秀孩子,只有两个去抱了西南位育,然后很早就得到消息被录取(小得意一下)
孩子确实优秀,都是男孩。家庭条件不错,一个家里做生意,住豪宅,一个父亲是宝钢的领导。

进去以后是不是进了保险箱?嗯,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怎么个不可能法呢?

私立惊人的升学率是怎么来的呢?私立的老师难道都是孔子再生,陶行知转世?

如果我告诉你,私立的老师,跟公立的老师其实没差多少,你会不会觉得钱白花了?

事实就是这样。私立招的都是全市最牛的孩子,怎么可能拉不出升学率?不要以为老师水平差多少,老师这一行,说实在的,肚子里那些货还不如在校大学生。在哈老师眼里,真正有文化有水平的老师都集中在大学,偶尔散一批在高中。

再有,就我知道的全上海不少有名的私立,一旦招进冒充的牛蛙——即入校后越读越差的,就会把你劝退,取消你的中考资格——牛吧,这才是真正的牛校,我也不知道人家具体怎么操作的,总之就能把你给劝退咯(也许进校就跟你签协议),想拉低人家升学率?没门儿!!!

压力大吧?哈老师认识一姑娘,数学总考不及格,人家爹牛啊,愣把女儿弄进全市理科最好的学校(这所到不是私立的),我说爹啊你多恨你女儿啊,这不是把娃往火坑里推么?               
私立是残酷的,是无情的,是压迫人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头也要去私立呢?
除了一大批对分数和升学率盲目崇拜的家长,哈老师要告诉你们,还有一种家长进私立,目标非常明确和正确——

圈子!层次!

能进私立的孩子,很多都是官二代富二代,你要哈老师认为这个社会纨绔子弟危害性大还是穷山恶水的刁民危害性大,我认为是后者,穷人永远是一个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现在很多家长为着菜场小学多民工而捉急。
孩子进了一个牛逼的私立,等于进了一个小型的上流社会,如果该私立还有高中能一路读上去,不管他将来能进怎样的大学,他至少在最青春最纯洁的时候认识一批铁哥们,这对于孩子将来的社交人脉是相当有好处的。在与这批有钱子弟打交道的时候,他会开阔眼界,撇开学习,大家讨论的东西、玩的东西档次都上去了。如果你的孩子出身草根,而作为家长愿意出钱搏一下,那么孩子就非常有希望脱离原有的草根阶级而翻身,这个赌资,不少有远见的家长都愿意赌一把。

如果你愿意把目光专注在孩子未来的社交人脉以及圈子档次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的投资,也许是你这辈子唯一能混进上流社会的机会。

就冲着这一点,哈老师以后也会拼命把自己孩子往私立送。

F4永远不可能出现在普通公办学校,我们做不了藤堂静,但我们可以像杉菜妈妈学习,嫁不了道明寺,找个青禾也是很好的嘛!               
私立这么牛,怎么样才能进私立呢?

JW不是说不能考文化课了吗?不能看神马神马证书奖状了吗?

中国特色,你信吗?

你不投简历,人家凭什么给你面试电话?
你简历里不夹点证书奖状,人家凭什么看你简历?
中国很多政策讲出来都非常神奇的。

不管你要进好的公办还是私立,没有奖状神马的,劝你还是省省吧。除非还在他爹牛。

爹牛,还不能是一般的黄牛,至少也得是头斗牛。一般的关系网还真的很难把你弄进真正的牛校。孩子自己没两把刷子,就算侥幸进去了,后果也很可能是劝退——外面的世界很冷酷,牛校的世界更残酷。

很多牛校设立小五班,搞优秀学员神马的,如果你的孩子前面不学奥数,而天资堪比爱因斯坦,弄个优秀学员,那是妥妥可以进的——问题是正常的孩子,不学奥数,能轻轻松松变成优秀学员吗?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在小五班里表现不如人意,不幸又是个淘气的男孩子——完了,人家小五班的设立除了挑选优秀学员,还为了把某些坚决不要的孩子列入黑名单。不管以后你投多少简历,有多少天资很不错但开窍晚的男孩子,就因为这样,莫名其妙被踢出在外。
这样的孩子很可悲。因为单单看成绩看奖状,或者面试的时候他们都可以表现的很棒,但相处时间一久,被老师看出“坏习惯”,你就“万劫不复”。
距离产生美,若你孩子不是那种乖巧安静、坚决遵守纪律而成绩又好到不行的,与小五班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一定是坏事。               

还是那句话,只要想择校,证书奖状必不可少。

就学科含金量来说,奥数>英语>语文——tnnd语文是小三!!!掀桌!!!(于是我暴露了我是语文老师的秘密么)

就证书种类含金量来说,语数外各一份的三等奖奖状>一张奥数一等奖奖状。

懂不?也就是说,要进牛校,奥数证书越多越好,同时其他科目的奖状也必不可少。牛校注重逻辑思维(虽然这tmd的跟奥数扯不上关系),但如果你其他也有证书,就说明你三科均衡发展,以数学为最佳,这是牛校最喜欢的。

我就来说说我了解的奥数。

奥数,真的是聪明的、逻辑思维强的娃才能玩的玩意?

哈老师轻启朱唇:放p。

经过多方打听多种实践,哈老师发现,奥数,其实就是你埋头苦做就一定能做出来的东西。(看,多没有神秘感)

奥数是一定要学的,再聪明的孩子,不学奥数,做不出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否则测智商,大家都去做奥数题好了。奥数的计算值相对简单,只要所有的题型都做得熟透,你就基本差不离。

但是很多孩子,尤其女孩子,对于奥数的适应性相对男生要差一点。不怕,记住,爹妈陪读。老师在上面讲,爹妈在下面听,听完回家教,再傻的女生,教个一年,也就差不多了。所以一般来说,三年级学奥数是最好的,时间充裕么。谁五年级急吼拉吼学奥数,真的很苦逼有木有!

再者,学了奥数,确实,对于孩子的各项成绩尤其是学校的数学成绩都会有提高。天下知识大多融会贯通,确切我讲不清楚,但我班里学奥数的孩子,数学成绩真的直线上升,连带我语文阅读理解都提高不少。嗯,因此很会偷懒的哈老师非常乐意把语文课让给数学课,然后不劳而获~!               

既然说了奥数,那就再来说说学奥数的目的:

大家要说了:哈老师你真啰嗦也,学奥数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考初中吗?

那是终极目标好不好,我们要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一步步走。

学奥数也好,学英语也好,学语文也好,目的就是拿奖。

大家又要说我废话了。但我这个话不能不废啊。

考证还好说,过了某个分数就可以了,竞赛没那么容易,那是选拔,纵然你考了九十九分,上面有一个一百分,没准儿你就没戏!
就我所知的奥数,一些很有含金量比赛的获奖率是多少呢?
连同鼓励奖安慰奖神马的都算进去,大概百分之四吧。

激动的家长要扔香蕉皮了,百分之四,我考个清华北大都没那么难!~
可事实就是这样,否则牛校凭什么对这些奖状折腰呢?
能在一百个人里获奖的四个人一定是牛蛙中的牛蛙。
但哈老师要说的一定不是规则内的获奖率啦懂不?(不懂的可以出贴了)

在中国任何事情都有圈子,比如音乐学院里为什么某某可以出名而其他孩子不行?真的是钢琴没他弹得好吗?
问问看他导师是谁,你就知道了。所谓名师出高徒,倒不是真的这个徒弟有多高,而是这个名师的名气把所有的奖项都囊括给自己的弟子了。
所以说,读奥数,读英语,读语文,找对老师很重要。竞赛圈子里的老师,手中是有获奖名额的,和他关系近的,多出点钱的,一二等奖要看娃的实力,三等奖入围奖那是没问题。具体操作要看具体老师。黑幕爆到这里,我会被灭口吗?
所以神马外面宣传得神神叨叨的培训中心,你进去别的不问,就问他,能包我孩子获奖吗?我多出钱!如果不包,趁早走人,爷没空陪你玩那百分之四!
多向孩子老师打听打听这种老师,没准儿你会有收获(不要短消息我,我不会回的)               

每次我讲到奥数证书必不可少,总会有人跳出来说:我认识的某某,神马证书都木有,就被某牛校录取了!!

来,大家跟哈老师做选择题
1 牛校是刚度
2 相信这话的人是刚度

我不说了吗,如果孩子他爹是头斗牛,你爱去哪儿去哪儿,刚我也举例子了,数学不及格的女娃被爹弄去全市最好的理科班,我见过的神马证书都没有甚至成绩很差的孩子进牛校的例子肯定比你们多得多——问题是,你是他们家长吗?你知道他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牛校的吗?

再牛逼的家长,在外人面前,都不会轻易告诉对方,孩子是靠拼爹才进去的。他们宁可自己低调一点,也要给孩子挣脸,说是孩子自己考进去的:我的娃啥证书都没有,牛啊,别人对他一见钟情啊,死皮赖脸拖我们进去啊,我们不去他们学校就不开了啊,为了社会繁荣安定我们就勉为其难了啊……你信啊?

除了那些真正没有路、完全只能让孩子自己去拼的家长,大部分家长,但凡手中有一点点关系资源都会绞尽脑汁,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不会轻易告诉你的,为啥?怕你抢资源呗,怕你因为自己孩子进不了而去闹事,坏了他们的好事儿呗。
这跟高考有毛两样?我手中复习资料再多,天天做到半夜凌晨,第二天还要假装一脸轻松告诉你我啥也没干,光看日剧打游戏来着。互相迷惑互相扯后腿,这就是人性。偏有天真的人信,唉!               

我有说过这样的奖就万无一失么?
社会在发展,黑幕也在发展,以后只要有含金量的奖,就会有黑幕,所以里面我没有说任何奖项的名字,就是不想误导家长。我只想告诉家长,不管奥数有多残害孩子,只要你想进牛校,只要你没斗牛爹,还是老老实实学着,眼光六路耳听八方打听着。小五班是双刃剑,这都要根据孩子来的。小五班有多少孩子,双优孩子有多少?奥数至少是快敲门砖,爹妈拼不过别人,孩子就得有实力,这是现实。

奖项证书只是敲门砖,学校看了你的简历,给你电话让你面试。只是面试哦,别想太多。
基本上让你面试的牛校,已经肯定你至少在校成绩不错。
这里再说说成长手册,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又很重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为什么?成长手册上所谓优良合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是指分数的标准,而是试卷。
每个学校每次考试卷子又不一样,老师批改的手势又不一样,同样的优,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比较仁慈,差个三五分,大手一挥把你从良拉到优,有的老师坚守原则,差个零点五就是把你卡在那儿,你还抓不住茬儿。
一般来说毕业班的老师都属于仁慈派的,想尽办法给孩子们找分,那你保不住遇到个严师啊,所以——你懂的,我就不说了。
总之呢,牛校遇到成长手册全优的,会认为那是应该的,如果你实在包不了全优,至少数学得优,其他地方良不能多。如果出现合格——要不认个干爹?——开玩笑,还是跟老师“商量商量”吧。
而牛校最不缺什么?最不缺成绩好的牛蛙呗。所以即使有奖状,即使全优,你还不算什么有优势。

刚才有同学说了,有的孩子有很厉害的编程证书——对,如果你的孩子有什么很棒的证书,这倒是真的可以加分的!
围棋、桥牌这些能表示你大脑思维缜密、专注力强的证书是很受牛校欢迎的,嗯,艺术类的……说真的就算你钢琴十级也没啥用,这年头艺术很忧桑啊。
班干部也能提高印象分,最好是大队干部级的,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这种综合能力强的孩子牛校很欢迎,可以帮学校做多少事儿啊!
徐汇区有个很特别的荣誉:优秀少先队员。啊这个真是家长欢迎老师遭罪。这个奖项目前很多牛校非常看重,每年一个学校才一两个,大家抢破头,其中黑幕多多,还有家长上校长室闹……这个我劝徐汇的家长还是别想了,大队长也比这实际点,至少一个年级有四个,对吧。
稍微好点的公立小学是有推优名额的。据说今年有的牛校就先看学校推优的学生的简历,若名额没满才进行第二轮。这个名额在老师手里,哈老师今年很忧伤,五个名额,优秀的孩子都放弃了,我只推了两个,都中了。另一个班级,好孩子比较多,推了8个都中了。所以关键还要孩子好。
啥?你不知道有推优的事儿?你傻了吧,我会告诉你?然后让你来跟我闹?我会对你说你孩子不够格儿所以想都别想?我们只会告诉真正优秀的孩子的家长我打算推你孩子,如果我觉得你不够好,那你当然以为学校没有推优名额了!
如果你想得到这个名额,那你的孩子至少成绩要在前五名且数学绝对不能差,成绩稳定,最好是班干部,外面得奖,综合能力强,长得再乖巧可爱帅气迷人点儿,嗯,很有希望!               

啊大家千万表羡慕我们学校的推优,我们只负责把你推出去,不负责你一定能录取。

听不懂?好,我说得直白点。

一般投简历的过程是这样的:门卫——(教导处)——校长室。括号里的教导处有的学校有,有的没有。
如果你自己投,只能投到门卫,门卫呢,会根据教导处或者校长室的要求先把你筛选掉一批——所以大家不要看不起门卫哦!他手中掌握着你孩子的命运哦!
一批孩子就这样被筛了。
接着教导处,有的学校教导处不用看,直接送给校长室看的。
所以最后能留在校长手中的名单,都是一些很牛的娃啊——不要高兴,还木有面试呢!
而我们推优呢,是直接推到校长室的,这就省了前两道工序。后面程序基本一样。你孩子不够牛,我推上去都没用。去年我们学校推了20个,一个都没中(出鬼了都)
所以今年5个名额,优秀的孩子放弃,我就推了两个,其他孩子根本不考虑,直接把名额给其他班级,让更多优秀的孩子得到机会,不浪费。               

关于小五班,我可以给大家一点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科学,大家也别怪我邪恶。(咳咳,我这个快做妈的人在干什么啊)

如果你保证不了孩子一定能成为优秀学员,那你就去A级私立的小五班,然后去考B级的私立学校,懂不?
读,读最好的,考,考下一级的,田忌赛马懂不?
如果你原本只想考B级私立,而孩子又属于不太定性不太稳定的,那就去A级学校读小五班,再到B级去考。比较稳妥。               

我这里说明一下,我不会说具体说明学校如何操作,因为政策每年在变,学校每年的面试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各种程序都会有变化,我只能给大家一个总的概念,希望家长不要跑得太偏才好。
你妹的我们班居然有到了五年级还不知道徐汇四大私立是肿莫回事的家长!还有跑过来口气轻飘飘对我说“听说徐汇中学特色班不错我们就它了”的家长——徐汇不是你想考,想考就能考!经历了小升初,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家长,我这才发现到不在此圈内,意识有多么千差万别。而那些被好学校录取的孩子,不管家里有没有钱,至少家长是把中间的一道道程序都摸得一清二楚。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家庭和牛校的关系。
啥?哈老师你没搞错吧家庭跟牛校有啥关系?我们又不是养牛的!~
关系大了去了!因为只要是牛校,几乎都要面试家长的。
为什么?
说白了,谁不想要个省心的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学校要你往东你绝不往西,学校再怎么样你都不会闹事以学校荣誉为重的,有点事儿请你办你义不容辞——首先你也得有那个为学校办事的能力!
懂不?杉菜妈真的不好当。
而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是学校最为看重的。所以,面试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多远走多远,爸爸妈妈一起上阵,一家三口和谐快乐,幸福的家庭到哪里都会让人觉得开心。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马上让人好感度蹭蹭蹭的往上升!
如果只面试一位家长,爸爸上!
为毛?现在孩子严重缺失父亲教育,而父亲的教育在孩子生命中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父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大气、稳重、有创造力、想象力,一位父亲又能赚钱又能搞定外面的事情还能教育孩子——这样的家庭哪个牛校不想要!!!
所以在面试的时候父亲一定要表现出关注孩子,要了解孩子,老师问的关于孩子的问题一定要能如数家珍,切忌炫耀自己,要低调,要谦虚。
如果实在父亲太忙,母亲上也没啥大问题,只不过父亲可以加分多点。

但是,有一点大家要记住了,同等条件下,牛校是不会理会那些家庭残缺的孩子的。
喂,那些离婚的,说你呢,后悔了不?
我们学校几个例子,孩子极好,投了简历都来电话,面试以后没有声音。为毛?家庭离异,孩子由老人带大。
再好的成绩人家也不鸟,反正人家也不缺好孩子,干嘛要你一个家庭成分复杂的给自己添堵呢?
真的,那些正在离婚的,忍一忍,等孩子过了这关口呗。追寻幸福是每个人的自由,可也别把这自由建立在孩子的未来上,你说是吧。
社会很冷酷,真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哈老师小小总结一下,牛校适合哪些孩子去呢?

1 爹牛,孩子牛,全家牛。
2 爹不牛,孩子牛,并且有着牛上加牛的梦想。
3 注重成绩,私立的学习氛围确实很好,周围都是牛人,逼着孩子学习。相对来说升学率更稳定。
4 想改变自己生活的层次,像杉菜一样跻身上流社会的圈子,牛校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怎么进入牛校呢?
1 拼爹
2 拼孩子
有鉴于大部分人选择2,那我再总结一下2
(1)奖项证书是敲门砖。
(2)围棋桥牌可以帮你再敲一把
(3)班级成绩前五必须。弄个班干部神马的更保险,说明至少你守纪律。
(4)综合能力强,做个ppt排练个小品你孩子能hold住
(5)知识面广,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表达能力好,反应快。
(6)家庭和睦
(7)同等条件,更倾向男生。(幸好现在同等条件的不多)

很多家长关注第一点,其实后面几点也很重要,否则大家都去拼证书,牛校凭什么面试。我们进去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死读书,尤其是我们班的两个男生,天文地理战争和平均有涉猎,上课经常提出反对意见,说得头头是道。所以死读书是不行的,还是要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难吧?有天资也有父母的培养,不然怎么叫牛蛙?               

说完让人心凉的私立牛校,接下来说说公立。

公立当然有好的,但不是某个学校好,而是特色班。目前就我所知的徐汇公立里,外行说大门,内行说小门。
懂?
我用简单的话来解释一下。
过去确实有重点非重点之说,或者某个学校的特色班多好之类,于是呢,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就把孩子往好学校塞。
自从私立崛起之后,形势就改变了。真正家长牛孩子牛的,都去了私立,那么那些家长牛孩子不牛的呢?就去了那些据说很好的公立的很好的特色班。
结局可想而知,在后门的拖累下,那些学校能好到哪里去了呢?
倒是一些原先不怎么样,没人愿意去的普通公立,为了招生,为了升学率,拼命培养自己的特色班,这几年,势头发展很猛,甚至超过了原来所谓的市重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所以你不要问我具体哪个学校好,形势每年都在变,我若告诉你,我不负责任。

我只能说,目前情况下,为了升学率,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在特色班上作文章,不管你去了哪所公立,只要去特色班,都不会差。
对于那些家境一般而孩子很牛的,公立特色班是性价比很高的,经常会有公立特色班毕业的孩子,与考上私立的小学同学,在重点高中相会的美好故事。               

哈老师你写的太太太好了,我想咨询个问题,如果我们在闵行区的一家很一般的公立小学读书,有没有希望考徐汇的私立呢?我家在田林有一套房,但对口的是田林一小,不是什么好学校,综合考量下,我让小朋友在老闵行的一家公立读书,可以有更多时间盯着小朋友,就是不知道将来想考徐汇的私立是不是妄想呢?


可以考,私立学校都是全市招生的。但有鉴于徐汇教育的先进性,私立在招生上会对本区孩子有所偏向,外区的若非极牛,一般是要等坑的。

“第258楼beifengniao

作为一个93年小学就去学奥数,97年初中就去学奥物的人,我觉得奥的东西都是需要天分的。
每个人都能去奥,但是确实只有少部分人能玩得转奥。

这里有点夸大了,哈老师如果你没学过奥,也没教过奥,就表误导家长们。

奥的东西第一讲究悟性,第二讲究思维,不是埋头苦做就行的。
所以能奥就奥,不能奥也别去逼迫孩子奥,没意思的。”(此处是别人回复的)




二十年前的事情不要拿出来说,哈老师一路菜场小学垃圾中学狗屁高中最后考进重点大学的例子能跟现在比吗?
至于孩子怎么学,如何定位孩子,我等一下会说。但是千万不要把过去我们学习的经验拿出来谈,凹凸了,明白?

牛蛙好多都被牛校录取了,那么公立学校特色班相对来说,对于奥数的要求要低很多。
氮素!!氮素!!氮素!!
别忘了,如果别人没有奥数证书而你有,那是绝对肯定一定确定是可以加分滴!!!!

我先解释一下公立特色班:
神马叫做特色班呢?一般又称特长班,琴棋书画足球排球篮球都叫做特长。为了迎合教育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号召,每个公立学校都会有特长班,有自己的才艺文体特色。
于是这文章就做出来了。
每个学校为了升学率,都想分班,所谓好班和平行班,但是他外出招生不能这么打呀,于是呢,就变成了——特、色、班。
又鉴于每个公立学校本身又有特色班,所以呢,一般公立学校的特色就不止一个。
明白了吧?
这就是特色班让人蛋疼的演化历史。
也就是说,每个学校至少有两个特色班,其中一个其实跟特色无关,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好班,里面放着该校成绩最好的学生,是学校升学率的保证,也是你想把你的孩子送过去的班级。一般的文章黑幕都在这里面做。
另一个特色班就是应付JW的,是真正的特色班,里面跟成绩好坏没啥关系,聚集了一批真正以特长进来的孩子,却不是你的目的。

亲爱的家长们,在走关系让孩子考之前,先问清楚,你这个特色班是不是就是好班?
不是哈老师啰嗦,哈老师真的看了很多家长通了半天关系通到第二条路上去了,南辕北辙了不是?               


第277楼beifengniao


我可以说现在的奥数题和20年前没有多大区别吗?

我只是觉得你不能把你错误的观点提供给家长,奥这个东西不神秘,但不等于苦做就能成功。

你没教过奥,没辅导过奥,谈何经验?难道老师就该如此独断?


那我只能告诉你,对于牛校来说,如果你连奥数都没天分,凭什么人家要你?人家不会要有奥数天分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奥数天分,那等于断了去牛校的路。(极端例子不要拿出来说,大部分连面试资格都没有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奥数证书!)
对于一心要上牛校的非牛家长来说,奥数是必经之路。如果你的孩子放弃牛校,学不学无所谓。这不是我独断,这是现实,我说过,很冷酷。

公立特色班的面试标准是什么呢?
大家不要被通知面试的电话迷惑住了,大部分通知你面试的公立学校,在电话里都会说得花好稻好,好像你的孩子已经被录取了一样,为什么?广撒网,才能多捕鱼,等到鱼儿都上网了,他再慢慢挑,到时候,好孩子一多,你的孩子往哪儿放就是问题了。

所以呢,公立学校的投简历有3个原则:
1 多投
2 多投
3 还是多投

有多少个公立学校,你就投多少个(夸张了点儿),多投是没有错的。我们班一个成绩不错的女生,徐汇只投了一个,就是因为那一个在电话里说得好像已经录取似的,所以其他学校没投!结果没录取!坑爹!我赶紧让她投外区一个还可以的公立学校特色班,时间刚刚卡上,最后被录取了。这不吓死个人么!               

        第317楼ruizhi
你不知道有推优的事儿?你傻了吧,我会告诉你?然后让你来跟我闹?我会对你说你孩子不够格儿所以想都别想?我们只会告诉真正优秀的孩子的家长我打算推你孩子,如果我觉得你不够好,那你当然以为学校没有推优名额了!
如果你想得到这个名额,那你的孩子至少成绩要在前五名且数学绝对不能差,成绩稳定,最好是班干部,外面得奖,综合能力强,长得再乖巧可爱帅气迷人点儿,嗯,很有希望!

太欢乐了! 那LZ我们要不要贿赂班主任得到这个推优名额呀?


贿赂个p啊,你孩子好,不贿赂也会有名额,孩子不好,推上去人家不要!还不如买点好吃的呢。
               
那么公立特色班面试什么呢?
这个哈老师可说不好,每个学校不一样,每年也不一样,不过呢事先给孩子补补课,让他说话大方表达清楚是很重要的。
有的学校让你做题,做完问你问题,结果我们这里那些优秀的孩子被当场录取当场签约。为什么?没错,女孩子,从没奥过,什么证书都没有,中队长,但人家愣就成绩好,关键是看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是哈老师第二次强调了,自己的思想,这比奥数可贵得多!我在班级里也经常会抛出话题让孩子们讨论,思考,没有统一答案,但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比如关于环保问题吧,有个孩子提出最近空气不好,PM2.5么大家都知道,一般孩子会讨论到什么程度?多植树?少开车?
我班级的孩子不会,有人提出少开车,一定会有人反驳上海那么大不开车不方便,时间也是金钱;再深入讨论,会有人提出可以向日本学习,世博会的日本馆展出那种新型环保车,立刻又有人反驳,说这个成本太高一般人用不起,不实际,于是大家再讨论,有人提出中国科学家可以研制出适合我们中国的车,又有人反驳这也要花很多钱——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在科技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这是五年级孩子们在下课时候的讨论。
我不去评判孩子们的对错,而是很欣慰就是这种一贯的思维挑战下,他们爱上了思考,习惯了思考,更擅长思考。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能力,不奥就不奥吧。话说我觉得培养这种能力比培养奥数难多了。               

扯远了,回来。我还知道有的学校不做题,只面试,然后让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或者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也不好。
下面我先来说说好的。
这种方法非常考验孩子们的社交能力、遇事处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很适合能力强但是成绩一般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所以我们班好几个成绩一般的男生都被最先录取。至于不好的,有的女孩子比较吃亏,死读书么,如果遇到你的团队都是脑子活络的男生,你就是去做陪衬人的!
另一种吃亏的是有很多坏习惯但成绩很好的孩子,我们班有这么一个,平素爱动歪脑筋,看不起别人,结果在合作的时候就被涮了下来。所以家长们,这就是综合能力,不但看能力,还看你的人品——真的是人品哦!特色班的老师都是很会看人的。

但是总而言之,老师都在奥过的孩子资料上做了记号,一般来说,只要奥过,都会加分,奥一奥,不吃亏。               

公立特色班适合怎样的孩子呢?
1 家庭条件一般,但是有意愿考高中考大学的,没条件从初中就改变层次的。
2 孩子自己非常要学习,成绩也不差的
3 没怎么奥过,但是综合能力强
4 成绩虽然不算拔尖,但是自尊心强,可以在公立学校脱颖而出,从而积极向上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吧)

其实,总而言之,但就以考大学为目标,公立私立,只要孩子愿意学,哪里都一样。我说过,老师都差不多,考试就那么一张卷子,关键还在于孩子自己。至于择校,说实话,很大部分是家长的选择,你愿意孩子在一个比较高端的环境学习呢?还是靠孩子自己在一个草根但同样积极奋进的环境学习?

你要什么,注定了你孩子要什么。就好像奥数,你要孩子进牛校,注定孩子必须学奥数,不管他有没有天分。               

童鞋问我公立特色外区招不招,你要看的,有的招,有的不招。小升初的时候学校会发一张表,上面都有写明。
而特色班本区的都可以去考,不摇号,什么情况下摇号呢?你公立私立都没进,那就等着摇号吧。

关于跨区考,跟户口的关系是这样的。
私立、公立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会先考虑本区的孩子,对于外区孩子,如果真牛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的。

如果你小学是在徐汇读的,户口在外区,如果私立和特色都没考上,那你就有两种选择:第一,继续留在徐汇,但不一定能进你小学的对口学校,而要根据徐汇区的统筹安排——统筹安排大家懂伐?哪个学校缺生源,你就去哪里。什么样的学校会缺生源呢?自己想。第二,回本区你户口所在地所对应的小学所对应的学校。那你千方百计来徐汇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所以呢,认为只要进了徐汇的小学且该小学对口公立不错的、因此连私立和公立特色都不报考的家长可以醒醒了,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公立,因为大家都摇号,买学区房,所以平行班都差不多,别以为有些百年老校肿摸样肿摸样,中国特色就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拼不过要进牛校的牛蛙,实惠点,进特色班,都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都要考试,你说,啥到没有的话,你安心么你?               

没错,通篇看下来,就是要读奥数。但是,奥数真的是唯一的途径吗?当然不是。

有的家长脑子很清楚,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适合什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现在比较热门的是围棋和桥牌,能把这两项玩转的孩子,逻辑思维强,做事有条理,注意力集中,能静心——这根本就是尖子生必备的品质!!!

我不敢说只要有这两项,私立就一定收。但是这两项中的一项,就可以给你进一个不错的公立特色班。

所以有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围棋,我的一个学生围棋五段,直接被位育中学特色班录取。面试?免!

如果你想好走围棋这条路,只要坚持下去,也会得到回报。
不过呢,别忘了这是在中国!~中国!!!名师出高徒,我不解释!
给孩子找一个好的老师相当重要,什么叫做好老师呢?
教得好?那是一定的。师德高尚?你怎么看得出来?
关键是老师的背景。如果这个老师是某中学的,恭喜你,你找对人了!这种老师就是为了发掘自己学校未来人才而存在的!!!事半功倍,于你于他都一样!
但是我要提醒学习围棋的家长,是否损害大脑我不知道,但我发现周围一些学围棋的孩子,都是越学越好,却越学越孤僻,越学越不合群。我不知道是否与围棋本身的一些理念有关,但这些孩子人际交往不够成熟是一定的,甚至可以说自私,因为围棋是一个人在作战,两个人在斗争,孩子到最后越来越“独”,越来越不会从正面体会他人的感受,不会与人合作。如果你的孩子学习围棋,你最好从一开始就要关注并训练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桥牌与围棋最大的不同是,桥牌讲究合作,不太会出现围棋这样的副作用。但鉴于桥牌是这两年兴起的东西,我不敢说太多,就我知道,桥牌考验孩子的记忆力,也考验孩子的耐性,更考验家长能否坚持下去。

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只要坚持,奥数如是,围棋如是,桥牌也如是。               


好了,说了那么多,被哈老师逼出抑郁症+狂躁症的童鞋举手!!!(不要把脚也举起来好不好!!!!)

接下去在哈老师体力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给大家传递一些比较实际的正能量(当然不是神马都不学就被牛校录取这种牛逼哄哄的事例),万一哈老师突然不说话只能说明一点:睡着了。
孕妇是说睡就睡的大家要原谅我orz。。。。。。

一直有童鞋争着问我,是去家门口的重点公立小学好呢,还是考民办好。哈老师回你:我怎么知道!!!

你自己目标未定,你的孩子未来会怎么发展你不了解,你问我?就好像一有了病不去看医生跑篱笆上来问。真的,这种具体的事例恕我无能为力。

有的家长一心私立,那就一路私立,所有做的功课全都冲着私立而去,目标明确,天道酬勤。

有的家长愿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但又不是完全放松,并且考虑到经济,那么找个不错的公立学校同时抓紧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到时候能上私立上私立,上不了私立上公立特色,家长也满意。找到正确定位,你不会失望。

有的家长大鸣大放“欢乐教育”。醒醒吧,这是在中国,说实话外国的精英教育也不怎么欢乐。你所谓的欢乐教育,其实只是家长欢乐无压力,孩子自己瞎玩没人管,突然到了小升初,欢乐教育被扔掉了,要跟人家不欢乐的教育拼,你也太理想主义了。要不就把欢乐教育贯彻到底。进不了好学校,无所谓,欢乐!只要孩子愿意!考不上高中,无所谓,进三校,学门好手艺,照样找得到工作讨得了媳妇——若你有这种心态和境界,你的孩子确实可以很欢乐,你也很欢乐。问题是现在太多精分的家长,欢乐到一半不欢乐,就怪这个怪那个,怪奥数怪制度。人家一直存在在那里,又没逼你去学逼你去考,就算恢复小升初的考试,你这种欢乐教育的理念杵在那里,照样考不进好初中。所以不要为自己的无知和不作为找借口。真正有教育理念并且为了孩子好的,就是那些即使孩子考不上高中进三校,依然相信孩子是成功者的父母!!               

我们班的孩子我怎么教育呢?很简单,我先教育家长。

教育家长什么?先别在意孩子的成绩,成绩这个东西,根本不应该在小学时候被稳定下来。你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
啊说说好轻松,学习习惯!问题是,学习习惯是怎么培养的呢?

告诉你们,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来源于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成绩好的父母们自己回想一下,当年再苦再累,是不是也愿意学?一道题解开,是不是心花怒放?为什么居然会主动去背一首长得不得了的古诗(当年哈老师背长恨歌背得那叫一个起劲)?你们已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学习反馈的成果。你爱学习,所以你愿意静下心,牺牲玩乐的时间去潜心钻研。孩子对于学习有热情,当然不知不觉就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咯!

学习的热情是什么?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然而残酷的是,孩子的好奇心总是被无知的家长粗暴地扼杀。“爸爸,为什么太阳是热的?”“烦死了,吃饭!”“妈妈,这个圆圆胖胖的是什么?”“烦死了,睡觉!”
好奇心促使孩子去学习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好奇心促使孩子不知疲倦地汲取这个世界的一切。反省一下自己,当你们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怪人家没有学习热情?               


暂时那个作者写到这里。
17351 查看 129 收藏帖子 (11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redapple

    2013-11-19 07:59:46 使用道具

    择校,这个在中国固有的话题,根深蒂固
  • hopeybw

    2013-11-19 08:20:18 使用道具

    太长了,没有看完!
  • mj523

    2013-11-19 08:31:09 使用道具

    感觉小升初的战斗好激烈呀。      
  • huachun

    2013-11-19 08:41:27 使用道具

    这也太长了。
  • koala101

    2013-11-19 08:43:37 使用道具

    文章是长了点{:soso_e120:},但看完后还是有些启发的。谢谢楼主。
  • 景雪昂

    2013-11-19 08:45:17 使用道具

    长见识!{:soso_e133:}{:soso_e152:}
  • apple2012

    2013-11-19 08:45:24 使用道具

    真好,很受启发
  • tomorrowgreen

    2013-11-19 08:48:30 使用道具

    这个。。。这个,整得也太吓人了吧,我咋觉得我们三年级,还感觉不到这种气氛呀。上海的现实如此吗?
  • 晴空万里328

    2013-11-19 08:49:53 使用道具

    我们明年也小升初了
  • icewuicewu

    2013-11-19 09:10:26 使用道具

    内幕,现在中国的教育啊!
  • 羽羽

    2013-11-19 09:15:02 使用道具

    看过了呢,之前3Www啥的童鞋有转载过哎,论坛里有。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西风夜凉 + 30 感谢你!
  • 囡猪宝贝

    2013-11-19 09:16:40 使用道具

    收藏了,慢慢看
  • 南相北人

    2013-11-19 09:19:55 使用道具

    拖拉着看完了,写得挺有意思,不过我还是打算按照既有路线,慢慢走,慢慢看,着急也没用。孩子的未来不能都由我做主。
  • jiankan

    2013-11-19 09:24:36 使用道具

    我觉得吧,人脉这个东西,你觉挤进高富帅的圈子就好了?你想想你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农民工同学的?人家高富帅就是这么看你的。
  • myw2008

    2013-11-19 09:27:48 使用道具

    寒门再无贵子,孔子在地下都只能长叹!
  • 皮皮妈妈

    2013-11-19 09:29:29 使用道具

    篱笆上哈老师的名帖,呵呵
  • bailechen

    2013-11-19 09:29:36 使用道具

    楼主小升初还感觉意犹未尽吗?  谢谢分享
  • 水桶

    2013-11-19 09:38:05 使用道具

    太长了,不过很受启发。
  • 水晶洛洛

    2013-11-19 09:47:44 使用道具

    我看完了
    让我好好想想
  • esql

    2013-11-19 09:48:14 使用道具

    爸妈网的小升初论坛上有全文。绝大部分是很现实很真实的。
  • 米多妈

    2013-11-19 09:58:31 使用道具

    了解了不少新东西,现在得孩子压力很大啊,让我们多多爱他们吧
  • fztfzt

    2013-11-19 10:08:17 使用道具

    对于大多数而言上名校可能只是个梦想
  • hopeful09

    2013-11-19 10:18:53 使用道具

    很受启发!
  • 88wht88

    2013-11-19 10:22:40 使用道具

    明年3年级,坚决学奥数。
  • rongma

    2013-11-19 10:33:02 使用道具

    真心想请教,好奇心和“背长恨歌背得那叫一个起劲”怎么关联。。
  • 封疆大吏041010

    2013-11-19 10:48:10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我看完了。
  • polly

    2013-11-19 10:54:37 使用道具

    写得挺有意思的,但也没必要想这么多,按孩子的情况来。
  • 鲁宾兔

    2013-11-19 11:32:17 使用道具

    唉唉唉{:soso_e135:}
  • verywhy

    2013-11-19 11:57:02 使用道具

    值得看看,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