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1-4-14 21:04 编辑
由于本人在N久之前发的:小调研:对红楼梦和诗经感兴趣的童鞋,示意我~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96&fromuid=754
有20多位童鞋回应我了。
故开此贴。
如果真要共读红楼,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想必各位爸妈没有这个耐性,本人混的其中一个红坛,倒从去年开始,相约一周一回,目前到26回,悠然地讨论着。
这里呢,我觉得要简化些,比如我们用个问答的形式。大家在读红过程中思考的种种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一番。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以上这些话是写给家长的。至于孩子读不读呢?我的意思是:随意吧。不过巍巍同学呢,我去年给他读过,前80回都已经完成了。后面续书,不看也罢了。
附上巍巍语录:
巍巍读红第一回(June,17,2010)
前言:在FIFA赛事中,在阿根廷大挫韩国队的氛围里,我们的读红活动正式开始了。手舞足蹈,不亦乐乎!
M: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红楼梦》啊,原名叫《石头记》,因为讲的是记在石头上的故事,也是一块石头的神奇经历。
W:还蛮新鲜的嘛。我想知道那块石头是怎么变玉的?
M:第一回,你读读题目。
W:甄(这个字不认识)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M:真事隐,假语存。把真事隐去,只是讲故事。你要听故事吗?
W:要听。
M: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W:因为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天上有了个大窟窿。
M:女娲炼了多少块石头?
W: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M:是啦,剩了一块未用,石头日日在那悲号惭愧,因无才补天。
W:(阿根廷又进了一个球,又是伊瓜因)。哦耶!阿根廷加油!
M:我在写字,别蹦,轻轻。
W: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M:我给你读读那首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这首能懂?
W:能懂。
M:却说那块石头正在哭啊,来了一僧一道,唤作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在说什么红尘中荣华富贵,这石头就动了凡心了,央求他们带他去,于是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又过了N年,来了个空空道人,看见了石头上的这些文字,抄了去,他自己又悟了,改名情僧,所以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W:后来又改名叫《红楼梦》。
M:Bingo!标题又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其实是写曹雪芹自己的呢。曹家本来很有钱的,后来被抄家了,没落了。
W:曹家有多有钱呢?
M(赶紧查资料):曹雪芹真正的曾祖父曹峦(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58年之久。雍正初年,由于曹振彦的亲孙子使坏,加之受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Sep.14,
2010
Tuesday
读红第七十回
读黛玉《桃花行》里“帘中人比桃花瘦”句,问:“以前不是有个人写‘人比黄花瘦’吗?怎么变桃花了?”
M:哦,那是李清照的词,估计老曹就是这得的灵感。快去把你的毛泽东笔记本拿来,记你的经典语录。
W:小毛,小毛,快出来!
M:你居然敢叫老毛小毛?!
W:妈妈。您居然敢叫小毛老毛?!
M:填了柳絮词之后就写放风筝了,就不详细讲啦。
W:我们也去放纸鸢吧。
M:你咋知道风筝就是纸鸢呢?
W:忙趁东风放纸鸢嘛。
读红第73回
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
W:为什么老虎上去咬她她都不怕?
M:迎春读的是《太上感应篇》,学道的,厉害。
W:可是老虎不讲道理啊。
M:黛玉这个说法也就是个比喻呢。此语原意是讽刺帝王佞信佛道以致祸国殃民。有个典故,说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当叛将侯景的军队已打到京师,围困城台时,他还一心皈依佛教奢谈因果。
读红74回
M:抄捡大观园就是那个傻大姐捡的荷包引起的。
W:抄捡荷包蛋?
1、cathysh:《红楼梦》为什么叫《红楼梦》?
答:原名《石头记》,吴玉峰改名为《红楼梦》。吴玉峰:吴雯,公元1644年至1704年,字天章,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生于清世祖顺治元年,卒于圣祖康熙四十三年,年六十一岁。所著有莲洋集二十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盖因第五回回目“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