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巍巍

2010-10-13

[家庭辅教] 读泰笔记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0-16 15:11 编辑

应shily美眉要求,讲些诗歌赏析方面的内容,力不从心,勉力为之。

DAVY同学听过一些中英文诗歌,但是并没有进入系统学习阶段,因为现代诗歌,相对于古诗词,我觉得是简单些,所以以后者为重。我是准备先讲诗词格律的,因为之前讲红楼的时候也涉及到一点点。

不过,恰巧,买了《日有所诵》第三册,刚好有老泰的诗,于是也算开始朗读了。

shily说诗歌赏析,那么就从读泰笔记开始吧。希望shily和我一起坚持,把这个贴开下去。弱弱说一句,貌似我已经挖了太多的坑,小朋友读的《小猫钓鱼》估计就是影射我滴。要是在天涯这样发帖,肯定被唾沫星子淹没了。

大家都来说说各自孩子的读诗经历和经验吧。

音频,中文的,发在资源版了。

英文,土豆有。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XyaDjPZBQY/


================下面进入正题===================

夏天的飞鸟
飞到我的窗前鸣歌
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
它们没有什么可唱
只叹息一声
飞落在那里

----------
书里选的郑振铎的译本,在我看来不算是最精的精品,但是大家比较熟悉,就这个吧。

讲给大人的话:

按照我的理解, 夏天的飞鸟隐喻印度游吟诗人,他们终生漂泊,边走边唱,每到一处便会为人们留下美好的感觉。秋天的黄叶隐喻印度的林中隐士,它们离群索居,不给与别人影响,也自生自灭。

那么我们在给孩子讲的时候,也要围绕这一点展开。

亲子共读:
M:这首诗写了什么?
W:夏天的飞鸟,秋天的黄叶。
M:他们都做什么了?
W:飞鸟唱歌,黄叶没有歌可唱。
M:给你什么感觉?
W:我喜欢飞鸟,因为会唱歌,但是听到它飞走,又有些忧伤。黄叶就比较安静,我喜欢安静。“踮起脚尖,走进安静的小院------------------一株紫丁香。
M:做人要高调还是低调?
W:低调。
M:象黄叶一样?你知道什么叫低调?
W:低调就是不发出声音。
M:是不张扬,仅仅不发声,是不够滴。


----下接20楼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7 贝壳 +240 理由 收起
睡莲 + 20 好诗赏析得也好。
nemma + 50
Jean + 50 这样的教学对我来说,不容易呢,跟着学习!
oosakujq + 50 这个...很深...
百灵 + 30
tigermom + 30 亲爱的,欢迎挖坑,只要是好坑,就一定会有.
jessiewz + 10 每次都能提出那么好的话题
4525 查看 27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oyemama

    2010-10-13 22:39:55 使用道具

    我们家的小子高兴起来也会读一读诗,唐诗是小时候背过的,一般他只是随口冒几句,多数时候他喜欢一家人陪他玩,开个家庭朗诵会什么的。像雪莱、徐志摩、戴望舒、歌德等的诗他都会读一读,由他高兴,我们一般不给他讲解。泰戈尔的诗没让他看过。
  • ymei

    2010-10-14 08:41:54 使用道具

    我家现在来不及读诗  这样一说我就很、很不好意思   因为觉得这里的大家伙儿都可以做到的,我作为妈妈没有带儿子做到,现在他才开始认点字,然后读个绘本,还有听个英语,都是起步   我不知道诗从哪儿开始做起
  • 开心就好

    2010-10-14 08:47:54 使用道具

    我家孩子小时候曾读过金波的诗集,但没坚持,所以没找到什么特别的感觉。这学期又开始诵读,也在读《日有所诵》第三册,这回我有耐心呵,认为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现在边实施边总结,时间短还没什么经验。我是学工科的,文学修养比较菜,拿板凳坐下来慢慢听巍巍讲
  • windy0713

    2010-10-14 09:27:22 使用道具

    我自己都很少读诗,也就是爱看点小说啥的。最近给儿子慢慢开始一天讲一个成语故事,也从论坛资源区下了个水墨动画版的唐诗朗诵和巍版的中华典故故事,准备从这开始,现代诗一点不懂啊,以后多来听听。
  • jessiewz

    2010-10-14 09:34:04 使用道具

    很喜欢巍巍版主,每次都能想到很好的话题,说话的方式又是那么的对我的胃口,哈哈。
    我在家里讲诗词,纯粹天马行空,拎起来一首凭心情随便念念,完全不顾及诗词格律的,纯粹的欣赏.
    总觉得一首诗或词,读的时候心情不同,环境不同,年龄不同的时候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最爱李白的那首<将进酒>,每次读起来都气势磅礴的样子,一直想给宝讲讲,不知从何讲起。
    有高手妈妈来指导一下吧
  • milkrabbit

    2010-10-14 09:46:24 使用道具

    小笨5岁,西方的诗歌还没读过,只读了唐诗。正巧前2天写了2篇相关的日志,把链接贴在这里行不?
    http://vbaba.net/home.php?mod=sp ... do=blog&id=3652
    http://vbaba.net/home.php?mod=sp ... do=blog&id=3485
  • cloud

    2010-10-14 10:09:4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loud 于 2010-10-14 10:11 编辑

    买了本《中外儿童诗精选》——小学部分正读着。
    诗是灵魂的歌。诗是儿童感情上的营养品。一首好的儿童诗,只有让孩子们读了产生美感,感到心情的激动和艺术上的满足,对它才爱不释手时,他才愿意反复地去玩索、回味,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诗歌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气质。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诗可以让他从听觉训练开始,在甜美的韵律中,使他得到一种怡人的音乐美。儿童诗是快乐的诗,它又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幽默感。而抒情诗可以培养孩子们具有温柔亲切的感情,使人在沉思之中得到安谧,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典雅高尚的情操。而这一切都是从感受诗所创造的抒情的氛围中得到的。
                                                                                                                                                                                   ——金波
  • rulansixin

    2010-10-14 10:14:16 使用道具

    目前只读过唐诗,孩子还算喜欢,总是问什么意思啊?
    中断了一段时间,争取坚持下去,再多接触一下中英文诗歌。
  • 巍巍

    楼主 2010-10-14 11:09:26 使用道具

    小笨是读经宝宝,但咱在这里不谈读经谈其他的
    1、小笨读《过华清宫绝句》,读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笨马上对我说,我知道的《笠翁对韵》里也有的,说着就去翻书,找到了那句拿来让我看。我一看是“岭荔红尘进玉妃”,以前跟他提过一次,倒没想到他记住了。
    2、有次给小笨听古琴曲,讲到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我就问小笨,《笠翁对韵》里也有写到过的你知道吗?小笨马上回答:“高山流水识琴心”。把我高兴得,狠狠得亲了小笨几下。
    3、前几天,在小区里散步。路过一棵桂花树,又开始了实景教育。教了小笨一首《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顺便科普了一下,桂花春天也有开的,并不是只在晚秋开。实景教育的效果很好,很好。
    4、暑假带小笨去天目山住了一周。一天傍晚下雨了,同样实景教育。《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后面4句是回家再教的,因为当时我自己也没记起来。

    其他还有不少,现在总算自己也能应着景,对小笨讲几句了。这样,小笨目前对古诗词是越来越感兴趣了,真高兴啊!

    ======================
    我转过来一篇。

    真是厉害啊。
  • tigermom

    2010-10-14 11:31:29 使用道具

    我们还小,不过我发现他比较喜欢押韵的读物,中文如是,英文亦如是,所以中文我在读儿歌童谣。我们小,目前阶段觉得读童谣最合适了。
  • 巍巍

    楼主 2010-10-14 18:44:57 使用道具

    终于码出了共读的第一首。见顶楼。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tigermom + 50 以资鼓励,请继续。
  • 开心就好

    2010-10-14 21:34: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好 于 2010-10-14 21:44 编辑


           国庆去山里玩,一路上古树、溪水、巨石、鹅卵石。因为树上的牌示说明,开始时我们都在跟她认树。后来看到溪水里有很多圆圆的鹅卵石,就启发她刚读过的诗中哪一首写到了鹅卵石,结果她一下反映出了: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这是少有的诗歌输出呵,看来还是读少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巍巍 + 20 然后可以再启发她自己写几句。
  • shily

    2010-10-15 13:29:04 使用道具

    巍巍说写就写,我好感动啊!
    那天看到你贴飞鸟集,我就在想把书给女儿借回来看看,至少,里面的好多诗句都是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呢。
    现在,再配上你的专业解说,简直是,不要太完美了!
    谢谢了~~~
  • shily

    2010-10-15 13:54:10 使用道具

    提问:
    巍巍对英文诗歌的格律有没有研究呢?
    我最多也就能听得出来是不是押韵。就这样,有时还会错。比如我女儿说的那个sun和one是rhyming words,我狗狗了才能确定。
    印象中,象十四行诗一类的好象也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是这样的吗?
  • 独219

    2010-10-15 14:21:59 使用道具

    我家也才开始读古诗,学习了~
  • 巍巍

    楼主 2010-10-15 14:39: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0-15 14:42 编辑
    shily 发表于 2010-10-15 13:54
    提问:
    印象中,象十四行诗一类的好象也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是这样的吗?


    呃,懒得翻书,也懒得找笔记。

    刚才去了一趟那个什么马云还是李彦宏家,搬了一些东西出来。

    十四行诗(英文名"Sonnet",传入中国时曾音译为“商籁体”),是流行于欧美的外文格律诗,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古典诗词中的近体诗。就像中国诗歌起源于古乐府歌唱,十四行诗也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歌剧演唱。因为音乐合律的需要,十四行诗的格律亦相当严密,某些地方(如对押韵要求)的苛刻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古诗词。  

    十四行诗起源于十三世纪、成形于十四世纪,最初的分段格式是“4+4+3+3”(指前半部分的两段各为四行、后半部分的两段各为三行),押韵格式通常是“abab,abab,cde,cde”或“abba,abba,cdc,dcd”,一般每行有5个音步、10个音节(也有每行6个音步、12个音节的),每个音步由轻重两个音节组成,一定要求轻重读交替(酷似咱们中文诗词的平仄交替)。这种十四行诗的格式又称意大利式或“彼特拉克体”。

      十六世纪传入英国后,十四行诗的分段格式演变为“4+4+4+2”,其押韵格式惯用的是“abab,cdcd,efef,gg”(也就是各段可押不同的韵脚,特称“莎士比亚体”)或者更严格一点的“abab,bcbc,cece,ff”(即下一段的首韵要承接上一段的尾韵,特称“斯宾塞体”),通常每行亦要求含5音步/10音节。这种十四行诗的格式又称英国式或通称“伊丽莎白体”。因英语文化的超强渗透力,英式十四行诗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较为深广,而影响力超过意式十四行诗。

    注: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源自于西方的“现代诗”是没有格律约束的,故而常常将现代诗简单的理解成为自由诗体,事实上,许多“现代诗”在源头上还是非常讲究格律的,而这其中,十四行诗是比较典型的一种。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tigermom + 50 学习了。
  • tigermom

    2010-10-15 17:04:23 使用道具

    回复 巍巍 的帖子

    亲爱的, 这个对你有帮助吗?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nnet


  • 巍巍

    楼主 2010-10-16 12:26: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0-16 12:34 编辑

    谢谢。秘书大人,赶紧追着虎妈的脚步去撵莎老。

    Early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poet Edna St. Vincent Millay also wrote most of her sonnets using the Italian form.
    This example, On His Blindness By Milton, gives a sense of the Italian rhyming scheme;

    When I consider how my light is spent (a)
    Ere half my days, in this dark world and wide, (b)
    And that one talent which is death to hide, (b)
    Lodged with me useless, though my soul more bent (a)
    To serve therewith my Maker, and present (a)
    My true account, lest he returning chide; (b)
    "Doth God exact day-labor, light denied?" (b)
    I fondly ask; but Patience to prevent (a)
    That murmur, soon replies, "God doth not need (c)
    Either man's work or his own gifts; who best (d)
    Bear his mild yoke, they serve him best. His state (e)
    Is Kingly. Thousands at his bidding speed (c)
    And post o'er land and ocean without rest; (d)
    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 (e)

    This example,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illustrates the form (with some typical variances one may expect when reading an Elizabethan-age sonnet with modern eyes):

    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
    Admit impediments, love is not love (b)*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a)
    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 (b)*
    O no, it is an ever fixéd mark (c)**
    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d)***
    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ring bark, (c)
    Whose worth's unknown 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 (d)***
    Love's not time's fool, 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 (e)
    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 (f)*
    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 (e)
    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 (f)*

    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 (g)*
    I never writ, nor no man ever loved. (g)*


    A variant on the English form is the Spenserian sonnet, named after Edmund Spenser (c.1552–1599) in which the rhyme scheme is, abab, bcbc, cdcd, ee. In a Spenserian sonnet there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requirement that the initial octave sets up a problem that the closing sestet "answers", as is the case with a Petrarchan sonnet. Instead, the form is treated as three quatrains connected by the interlocking rhyme scheme and followed by a couplet. The linked rhymes of his quatrains suggest the linked rhymes of such Italian forms as terza rima. This example is taken from Amoretti.

    Happy ye leaves! whenas those lily hands

    Happy ye leaves! whenas those lily hands, (a)
    Which hold my life in their dead doing might, (b)
    Shall handle you, and hold in love's soft hands, (a)
    Like captives trembling at the victor's sight. (b)
    And happy lines on which, with starry light, (b)
    Those lamping eyes will deign sometimes to look,(c)
    And read the sorrows of my dying sprite, (b)
    Written with tears in heart's close bleeding book. (c)
    And happy rhymes! bathed in the sacred brook (c)
    Of Helicon, whence she derived is, (d)
    When ye behold that angel's blessed look, (c)
    My soul's long lacked food, my heaven's bliss. (d)
    Leaves, lines, and rhymes seek her to please alone, (e)
    Whom if ye please, I care for other none. (e)


  • 巍巍

    楼主 2010-10-16 15:09: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2-10 15:58 编辑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问。”
      “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写给大人的话:

    疑问是永恒的,沉默也是永恒的.疑问是人生经常面对的,就连看到大海时,也不禁联想,大海深沉广袤,仿佛蕴涵着深深的疑问,它也成为生灵的一部分,但它更伟大,历史时间的变迁,它都是经历过的,它疑问着关于永恒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呢,是自然,世界,还是爱.是自然的爱,还是人类之间的爱,这是一个问题.

    天空也是一样的,它总是沉默的,当世间的悲欢离合轮番上演时,它不变且永恒,我们的生命应该追寻永恒,它们是那么美好.这是作者对永恒的思索,作为曾经活在这永恒思索与沉默中的一个个体 。

    亲子共读:

    M:这海水啊,永远不停地问;这天空啊,永远不搭理它,天空拽吗?

    W:拽。我觉得海水会问天空的问题有:天空,你为什么那么蓝,和我一样蓝?

       天空回答:是永恒的沉默。

  • 巍巍

    楼主 2010-10-19 10:46:02 使用道具

      这是本人比较喜欢的,别人写的,读后感。


              许是因为年龄大了吧,开学以来,诸事压身,感觉有未曾经历的疲惫。我需要休息,需要倾诉,需要聆听,然而,因为劳累是“不一样”的劳累,所以休息、倾诉和聆听,也只能习惯性地到书中去求。
    因为孤单,躲进阅读;因为阅读,更加孤单。这是一条永劫不复的路,笔直地通往生命的尽头。我一面下坠一面上升,一面深入一面出离。“幸耶?不幸耶?”已经没有了讨论的价值,因为我越来越明白:来处,已是模糊湮灭,来路,已是荒草蔓生——我是根本回不去了。



    懵懵懂懂,醉醉醒醒,于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我是一条小小船儿。岸在哪里?前面是浩瀚和苍茫,后面是苍茫和浩瀚,顶上是满天星光,四面是星光满天——而“人”的世界,也就是所谓“现实”,已经遥远得模糊。于是我相信了宿命一说,于是我彻底放弃了“觉醒”的企图。奇怪的是,当我明白了自己彻底的无力量,意识到自己彻底的被征服,竟有莫名的幸福和松懈。我长长的,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皈依。


    整整六个星期,我像一条深水鱼,潜在泰戈尔宁静的海底。我象一只自在鸟,飘飞在泰戈尔朴茂的雨林。我又象一朵空空无雨的白云,倘徉在泰戈尔晴朗的秋天。



    都是旧书,买在二十年前。当年的读痕还在,然而那些印迹,只是赫然地向我证明了什么叫做“逝水流年”,什么叫做“前尘往事”——少年不知愁滋味啊,那时朱笔勾划的,仅仅是诗句,那时真心感受的,仅仅是喜欢。如今读到的是什么?抑或该说,如今我生成于白纸黑字间的是什么?是低到尘埃然后开出的花,是叹到无声然后唱出的歌。


    很多时候,比如——比如那些阳光如滤过一样干净的上午,比如那些轻颸微拂若有还无的下午,在走廊,在一人独坐的办公室或者教室,念着念着,突然会有一种不知源于书本还是源于心底的温润且略带些酸楚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浩大,漫涌我,淹没我,使我不能继续。于是我抬起头,看看天空,看看窗外——觉得自己在这样的时候读这样的书,是千年以前就注定了的。满心有说不出的感激啊。真切真切,我听见了他:


    “你是什么人,读者,几百年后读我的诗?


    “我不能从春天的财富里送你一朵花,从天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


    “开起门来四望把。


    “从你的群花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


    “在你心的欢乐里,愿你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把它的欢乐的声音,传过一百年的时间。”(《园丁集.85》


    (薄薄三本是——
    吴岩译的《情人的礼物》、《渡》;冰心译的《吉檀迦利》、《园丁集》、郑振铎译的《新月集》、《飞鸟集》。
    从前不太在意翻译家。现在,当我的所读越来越集中倾向于译著的时候,不能不从内心对那些译者充满了感激。我不能容忍自己不记住他们。)
  • 巍巍

    楼主 2010-12-10 16:12:25 使用道具

  • 巍巍

    楼主 2010-12-10 16:13:24 使用道具

  • 巍巍

    楼主 2010-12-10 16:14:11 使用道具

  • 巍巍

    楼主 2010-12-10 16:15:03 使用道具

  • shily

    2010-12-11 00:36:37 使用道具

    啵一个~~~
  • Teddy

    2010-12-11 11:29:48 使用道具

    厉害,爸妈网真的让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 carolzff

    2020-3-23 09:50:48 使用道具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