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lili 于 2010-9-10 19:54 编辑

常见外语教学法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外语教育(尤其英语教育),一方面是双语国家为了适应本国的双语需要,将外语教学作为培养双语人才的手段;另一方面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为了文化交流和向发达国家学习,大力发展外语教育。因此,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推动下,外语教育和外语研究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种类:一是在较好的语言环境中、在官方语言背景下进行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如加拿大推行的浸没型双语教育;二是异地外语教育与研究,即学习和研究一种在本国没有实际使用率的语言,如英国人、法国人在本国学习中文、中国人在中国学习英文、法文和俄文等。相对而言,异地外语教学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从80年代后期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外语教育逐步转变为配合和促进国家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积极探讨异地外语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看,从古至今外语学习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休谟人就已经开始对被征服民族阿加颠人进行第二语言教学。公元前500年,罗马人开始学习希腊语。而且罗马人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尽管5000年前的外语宠儿是西方世界教育、商业、宗教和政府机关通用的拉丁语,但从16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后,英语同法语、意大利语一起逐渐成为西方世界重要的交际语。由此看来外语教学已经有不短的历史,而且随着人们对语言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外语教学在不断融入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并形成了影响极大的主要教学法。
3.1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它又被称为“普鲁士教学法”(Prussian Method)或“古典教学法”(Classical Method)。这种教学法盛行于18世纪末,最初是源于德国学者为欣赏以拉丁文以及希腊文写成的文字作品而衍生出来的语言学习法。
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点:
1.教师使用学生的母语进行教学;
2.强调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3.注重教授语法家所规定的“规范”语言,语法的讲解不仅注重规则的东西,而且也注重不规则的东西;
4.教学方法以翻译为主,而且也注重书面语,不注重口语。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
1.教师使用学生的母语详细讲解单词、短语的意思;
2.学生逐句、逐段地翻译课文;
3.教师详细讲解本堂课中涉及的语法,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法练习加以巩固;
4.朗读课文,并采用互译的方法巩固课文。
语法翻译法的优缺点:
优点:
1.教学语言为学生母语,教师的语言压力小;
2.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练习,强调母语与外语对应关系的重要性;
3.注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原文,特别是文学名著。
缺点:
1.忽视口语教育;
2.过分依赖母语;
3.过分强调语法。
语法翻译法教学实例:
(步骤1)教师用学生母语讲解long, short, thin, thick等单词的意思和词性,并带领学生念数遍单词。
(步骤2)教师领读课本上的句子:This pen is long. That pen is short. This book is thin. That book is thick.请学生逐句翻译。
(步骤3)讲解以上句子中所包含的语法规则。
(步骤4)教师说:This pencil is short. That exercise-book is thin.或“那把尺子长”、“这本影集厚”等句子让学生进行互译,达到巩固所学语法的目的。
4154 查看 16 收藏帖子 (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ili

    楼主 2010-9-10 19:49:14 使用道具

    3.2 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在19世纪后半叶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直接法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动作,直接使用外语教授外语,绝对不使用学生母语,也不翻译,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听说交谈能力。美国著名的贝利兹语言学校(Berlitz Language School)就是采用直接法而为人称道的学校之一。在台湾也有一些美语补习学校以No Chinese的方式上课。

    直接法的基本特点:

    1.通过实物和动作,力图建立语言与外界经验的直接联系,使教学中的每个词汇同它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直接联系,培养学生使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2.学习从句子入手,以句子为基本单位;采用归纳法教授语法知识;
    3.教学活动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甚至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联想力;
    4.注重教学技巧以及辅助教具的开发和利用;
    5.使用全外教授课。

    直接法教学过程:

    1.教师带学生用外语朗读课文,并配合图片和肢体语言等帮助学生了解单词和段的意义;
    2.师生就课文内容加以讨论。
    3.教师给出大量的句子,让学生从中归纳出语法规则,而不是直接讲授语法规则;
    4.遇到学生出现语法错误,教师会稍加提示,协助学生自我改进。

    直接法的优缺点:

    优点:
    1.采用各种直观手段进行口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以及习得习惯用外语交谈的能力;
    3.让学生融入外语语言环境中,并在此环境中学习外语;

    缺点:
    1.对教师的外语要求较高,而且教师能够掌握直接法的实质;
    2.要求小班教学;
    3.外语学习的时间要充分,最好每天都有外语课。

    直接法教学实例:

    (步骤1)教师拿出有颜色的卡片说:“It is white. It is black.”
    (步骤2)教师利用课堂内的实物重复上述句子。
    (步骤3)教师结合实物,带领学生念句子。
    (步骤4)以此类推,教授其它颜色。

    3.3情景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情景法是英国语言学家于20世纪30-60年代间发展出的一套语言学习方法。此方法将口语能看的培养看作是语言学习中的最重要的一环。顾名思义,情景法强调语言和真实情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情景来明了语意。

    情景法的基本特点:
    1.全外语(英语)授课;
    2.利用情景,辅助教具来解释词意,不采用母语或外语解释;
    3.听说领先,教材先以“听”的方式呈现出来。

    情景法教学过程:
    1.教师需要在课前按照情景来选择、组织语言并编写讲义,讲义必须涵盖基本的单词和句型。
    2.教师在课堂中一边按照情景顺序演示事物或利用肢体语言表达句意,一边念出与实物或肢体语言相符的句子;
    3.学生模仿教师念的句子,教师适时纠正错误,达到熟练掌握口语句型的目的;
    4.学生看课文。

    情景法的优缺点:

    优点:
    1.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2.听说领先,有利于学生口语的发展;

    缺点:

    1.对教师的外语能力要求较高;
    2.对教师课前的备课质量要求高。

    情景法教学实例:

    (步骤1)教师出示一张画有太阳和小树的风景画,用英语并伴以动作告诉学生要画这张风景画,请学生拿出蜡笔。
    (步骤2)教师指着画中的太阳说:“I need a RED crayon. Could you give me a RED crayon?”学生根据情景和常识知道太阳是红色的,因此给教师红色蜡笔。教师说:“Yes, it is a RED crayon.”学生跟着念这个句子“Yes, it is a red crayon.”
    (步骤3)教师指着画中的小树说:“I need a GREEN crayon. Could you give me a GREEN crayon?”学生根据情景和常识知道树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的,给教师绿色蜡笔。教师说:“Yes, it is a GREEN crayon.”学生跟着教师重复“yes, it is a green crayon.”
    (步骤4)以此类推,教师教授其它颜色的说法。
  • lili

    楼主 2010-9-10 19:49:31 使用道具

    3.4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军事人员学会外语,结合直接法(Direct Method)、结构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行为学派(Behaviorism)理论的听说法应运而生。听说法又被称为军事教学法(Army Method)。过去非常畅销的《英语900句》(English 900)就是典型的听说法教材。

    听说法的基本特点:
    1.利用教学电影和录音展示语言项目,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话语和语境;
    2.以外语直接教学,听说领先于读写,注重结构(Form)与形式(Structure),忽视意义(Meaning)和功能(Function);
    3.教学方法上强调模仿(Mimi cry)、记忆(Memorization)和句型的操练;
    4.由于受行为学派的影响,此方法注重对学生错误的立即纠正,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听说法的教学过程:
    1.教师呈现一段对话(Dialogue),并让学生了解其意义;
    2.带领学生朗读对话;
    3.采用“角色扮演”(Role Play)的方式进行演练;
    4.选出对话中重要的句子进行重点教学;
    5.采用各种句型操练(Drills)形式,反复练习重点句型,达到举一反三。

    听说法的优缺点:

    优点:

    1.采用生动、活泼、形象的方法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实物与情景相联系,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外语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各种形式的句型操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甚至形成条件反射,进而顺利与人沟通。

    缺点:
    1.重听说,轻读写;
    2.重语言形式,轻意义;
    3.教学顺序固定,缺乏灵活性。

    听说法的教学实例:
    (步骤1)教师带学生朗读下面的一段对话:
    Mary:What color do you like?
    Jane: I like green. What color do you like, Tom?
    Tom: I like blue.
    教师利用教具,协助学生明白对话的意思。
    (步骤2)让学生个别或集体念对话,再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特别注意学生的发音,并及时纠正。
    (步骤3)教师讲解本课的重点句型:I like(颜色)和其它一些有关的词汇。
    (步骤4)让学生做替换练习(Substitution Drill),巩固句型。
  • lili

    楼主 2010-9-10 19:49:53 使用道具

    3.5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社团语言学习法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查尔斯•A•柯伦(Charles A Curran)于1955年根据咨询学习理论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由于学生在团体学习环境中常因竞争的压力而使其进步受到阻碍,因此,教师不仅要顾及学生个体的智力和情感,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角色应该调整为“顾问”、“辅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比拟为“辅导者”(Counselor)和“寻求协助者”(Client)。“辅导者”不主动给予协助,而是被动等候学生的咨询。社团语言学习法又称为“咨询学习法”(Counseling Learning)。

    社团语言学习法的基本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教服从学,师生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注意的中心,授课内容由学生选择;
    2.上课方式是学生围坐成圈,教师在圈外(如图3-1所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不再互相竞争,整个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都是令人愉悦的;
    3.依靠学生母语,逐步由母语过渡到外语;

    社团语言学习法的教学过程:
    1.学生围坐成圈,教师在圈外,等候被咨询;
    2.想说话的学生举手,自由地以母语说出想说的话,教师将学生所说的话翻译成外语;
    3.教师让学生重复这句外语,并将此句外语用录音机录下来。采用相同的方法录下其他学生的句子;
    4.教师以此录音为上课题材,给学生解释有关的语言规则。

    社团语言学习法的优缺点:

    优点:
    1.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的和谐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到的东西马上就可以在实际会话中得到运用,体现了学以致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缺点:
    1.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会导致教学随意性和不系统性的增加;
    2.教师的指导作用被过于削弱;
    3.教师的外语翻译能力不强,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的准确理解。

    社团语言学习法的教学实例:
    (步骤1)学生围坐成圈,教师在圈外等候学生的询问。
    (步骤2)学生甲举手,问教师:我想知道英文如何说“我喜欢蓝色”。
    教师:I like blue.
    学生甲复述“I like blue”,录下学生甲的复述。
    (步骤3)学生乙举手,问:怎么说“我不喜欢蓝色,我喜欢红色。”
    教师:I don’t like blue. I like red.
    学生乙复述“I don’t like blue. I like red.”,录下学生乙的复述。
    (步骤4)其他学生重复以上步骤,录下一定数量的对话后,教师将对话抄在黑板上,以此为上课题材,讲解语言知识。

    3.6沉默法(The Silent Way)

    沉默法是由英国数学家兼心理学家凯莱布•加德尼奥(Caleb Gattegno)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的。凯莱布•加德尼奥提倡外语学习需要学习者自己去发现(Discovery)和创造(Create),而非背诵(Remember)和重复(Repeat)。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只是辅助,因为太多的教学会干预学习,有时甚至因为教师的错误示范而导致学生的错误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借助手势、彩色木条或彩色木块(Cuisenaire Rods)、音色对应图表(Sound-Color Chart)、彩色译音卡片(Fidel Charts)、字词表(Word Charts)等教具引导学生说话。此法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特殊教具且保持沉默而得名。

    沉默法的基本特点:
    1.语言学习的过程由静默思考到实际演练,不采用机械的重复练习;
    2.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辅助而不干预学习。教服从学,学大大超过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借助特殊的辅助教具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少说,学生多说、多活动。
    4.口语领先,读写随后;
    5.教师不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只是协助他们,通过多次尝试错误而求得正确知识。

    沉默法的教学过程:

    1.教师利用沉默法的特殊教具引导学生发音,并结合数音成单词;
    2.教师以手势等协助学生修正不正确发音(非不得已教师不出声念外语单词);
    3.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不断试错,求得正确知识。

    沉默法的优缺点:

    优点:

    1.以学生为学习的主角,强调学习重于教学;
    2.利用特殊教具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
    3.创造性地发现学习优于记忆、重复性的学习;
    4.不断的试错过程,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负责精神。

    缺点:
    1.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2.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试错,有时难免教学过程较长。

    沉默法教学实例:
    (步骤1)教师在墙上挂音色对应图表,彩色译音卡片和字词表;
    (步骤2)教师作[u]的口型,但不发音,学生猜测发音,直到有人猜对,教师点头,并指示音色对应图表上的绿色[u]符号;
    (步骤3)教师作[b]的口型,但不发音。学生猜测发音,直到有人猜对,教师点头,指示音色对应图表上的深绿色[b]符号;
    (步骤4)以此类推,让学生学会音色对应图表上着蓝色的[l];
    (步骤5)教师指示音色对应图表上的[u],学生读该音。教师再指彩色译音卡片上的oo,ue,o等字母组合,作[u]的口型,让学生明白这些字母组合可以读[u].其余[l] [b]的字母组合类推。
    (步骤6)教师再指示彩色译音卡片上的blue,让学生发音。教师再用蓝色木条、蓝色衣服和蓝色卡片等强化蓝色的发音和词义。
    (步骤7)重复以上步骤,学习其它颜色词汇。
  • lili

    楼主 2010-9-10 19:50:19 使用道具

    3.7全身反映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是由美国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J•阿谢尔在吸收多种传统教学法和发展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和人类教育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方法认为外语学习应该类似于儿童学习母语,首先应该建立听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说、读、写的能力便可以自然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外语下达“命令”,儿童用肢体动作来回应教师的命令,这种肢体动作与语言意义的结合,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左脑,促进语言的学习。

    全身反应法的基本特点:
    1.强调听力的优先发展;
    2.强调语言学习在于学习语言意义而非语言的形式。教学中通过学生对教师“命令”的回应来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
    3.不强迫学生说话,主张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说”的能力;
    4.容忍学生,特别是年幼学生的语言错误,尽量将学生学习的压力减至最低。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过程:

    1.教师说命令句,同时自己做动作,让学生明白句子的意思,学生只听不做;
    2.教师说命令句,学生听而且按照命令做动作;
    3.(一段时间后)学生一边说命令句,一边做动作;
    4.教师的命令句形式可以适当变化,或将命令句的长度延长,或替换句中的单词,组成新的句子,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

    全身反应法的优缺点:

    优点:
    1.注重学生的听力练习;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展“说”的能力,对学生的口头表达的压力较小;
    3.将学生的肢体反应与语言意义相结合,增加成功记忆的可能性。

    缺点:
    1.学生言语出现的“阶段”不易把握;
    2.对学生的错误过于宽容,势必会影响学生获得正确的外语;
    3.全身反应法较适合语言的初学者,而且要求教学内容比较形象、具体。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实例:
    (步骤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有不同动物的彩色卡片;
    (步骤2)教师边说“Point to the little dog.”边指出卡片上的小狗。学生只听不做。
    (步骤3)教师再说“Point to the golden fish.”并指出卡片上画的金鱼。学生仍旧只听不做。
    (步骤4)重复以上步骤,教其他动物名称。
    (步骤5)教师示范多遍后,教师发命令,学生做动作。
    (步骤6)教师可以适当变换方式,比如唱歌做动作等。
    (学生的理解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下命令,自己做动作。)

    3.8暗示法(Suggestopedia)

    暗示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George Lozanov)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暗示法主张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合起来,创造高度的动机,充分激发人的潜力,以便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整个教学环境,包括教室、教材、教师、活动的设计等,都要让学生感到愉快和舒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到达最佳学习效果。暗示法采用加速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所以,它又被成为暗示速成教学法(Suggestive-Acceler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简称SALT)。

    暗示法的基本特点:
    1.教室的环境布置要非常舒适,如教室有沙发、灯光柔和、墙上贴有海报或风景画,学生围成半圆坐着;
    2.学生可以以新的身份来上课,而不需要以自己原来的身份面对同学,课堂气氛轻松、不扭捏;
    3.教师朗读课文时,要配合舒缓的古典音乐,抑扬顿挫地朗读;
    4.语言材料大量输入,并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母语翻译,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开发学生的智力;
    5.鼓励大胆说外语,尽量少纠错,避免造成紧张气氛。

    暗示法的教学过程:
    1.学生进入播放着音乐的教室,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分派新的身份(包括名字、职业、爱好以及家庭背景等);
    2.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让他们彼此认识;
    3.教师配合着古典音乐念课文:第一次,配合音乐抑扬顿挫地朗读,学生参看有母语与外语对照的讲义或课本;第二次,教师放慢速度,学生在背景音乐中闭上眼睛欣赏;
    4.课程结束。

    暗示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学习环境舒适、愉快。学生以新的身份参与学习,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
    2.语言材料大量输入,增加了学生接触外语的“面”和“度”;
    3.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减少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负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缺点:
    1.对教学环境、教学设备要求较高;
    2.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不仅要掌握外语,而且要有较好的艺术素养;
    3.在教学中,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的指导有所忽视。

    暗示法教学实例:
    (步骤1)布置好舒适的教室。
    (步骤2)教师为每位同学分发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学生的新的身份和爱好的颜色。如:My name is Amy. Amy’s favorite color is blue. My name is Tony. Tony’s favorite color is white.等等。
    (步骤3)教师教一些简单的句子,如: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Amy.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等等。
    (步骤4)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彼此之间用英语相互自由交谈,了解对方的名字和喜欢的颜色。
    (步骤5)学生翻开有中英文对照的讲义,坐在沙发上听教师在音乐的配合下抑扬顿挫地念文章:We are in the beautiful garden. There are many flowers here: red roses,purple irises, yellow buttercups…
    (步骤6)接着,教师变化背景音乐,再念一遍文章,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
    (步骤7)课程结束,不留作业。学生在临睡觉前再看一遍今天教师念到的文章即可。
  • lili

    楼主 2010-9-10 19:50:41 使用道具

    3.9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在情景教学法受到质疑后产生的。交际法特别强调交际训练,主要针对学生知道语言的语法规则(Know the Usage),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语言(How to Use)的问题。按照社会语言学家对交际能力的理解,良好的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语言学能力(包括语音、正字法、词汇、语法、语意知识和听、说、读、写技巧)、社会语言学能力(包括功能、意念、场合、社会地位、性别、身份、心理因素、行为语言、语体等)、话语能力(即连贯的话)、交际策略(包括解释、迂回、改正、重复、犹豫、回避、猜测、语体转换、代码转换等)。交际法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法的基本特点:

    1.强调语言的功用大于语言的形式。不仅教会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准确地表达思想,而且强调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句式,以达到有效的交际(如祈使句使用的场合与一般的陈述句使用的场合不同);
    2.强调“真正的沟通”具有三大特点:讯息的互补(Information Gap);自由选择(Choice),指交际双方可以选择谈话的内容与表达的方式;回馈(Feedback),真正的交际需要信息的反馈,说话者才能从听话者的反应和回答中得知自己的言谈是否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3.教学活动多采用小组方式(Group Working)或配对方式(Pair Working)进行,如,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预测(Prediction)、角色扮演(Role Play)等,目的是训练学生与不同的人进行有效交际。

    交际法的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如,谁将会是下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并提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师在学生讨论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语言帮助。

    交际法的优缺点:

    优点:
    1.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学生以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师生共同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课堂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
    4.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可以在课上得到发挥。

    缺点:
    1.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必须事先有所了解,否则,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2.教师要有比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3.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才可以有效地参与讨论。
    交际法的教学实例:
    (步骤1)复习颜色(White,Red,Green,Blue,Yellow)和数字(1-10)的说法。
    (步骤2)学生两人一组,教师为每组学生编号(A,B)并发给每一组中A学生一张卡片,上面用不同颜色写了许多数字;发给B学生一张白纸。
    (步骤3)学生B不能看学生A的卡片,学生A用英语描述卡片的内容(如:Write a red 1,write three 6s.等)给学生B听,学生B按照所听的内容在白纸上画出。

    3.10自然法

    自然法是由美国的西班牙语教师特蕾西•泰雷尔(Tracy Terrell)和应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自然法的理论是基于5个假设(five hypothesis):
    习得与学习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习得(Acquisition)的过程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它和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的过程是平行的。这个过程包括通过理解语言和为了有意义地交流而使用语言,并自然地发展语言能力。学习语言则是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学习不能导致习得。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学到的语法规则无法增进实际的交际能力的提高。

    语言监控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通过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只有一个作用,即对通过习得所获得的语言进行监控(Monitoring)或修正(Correcting)。如,学生对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的错误使用的修正。
    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时,会以一种自然而特定的顺序学会语言形式或语言规则。那么,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也会有一个自然的顺序。
    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在外语学习中,要使语言习得发生,必须向学习者输入高于他们的语言水平且又为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Meaningful Language)。如果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为i,那么语言学习必须要输入i+1的语言量。
    情感过滤假设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Emotional State)或态度(Attitude),它们就像过滤网(Filter)一样,把一些输入(Input)的信息过滤掉,只有一部分进入头脑中。动机(Motivation)、自信(Self-confidence)和焦虑(Anxiety)是最常见的起过滤网作用的因素。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自信,减轻学生的焦虑。

    自然法的基本特点:
    1.教师的语言输出应该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且又能够为他们所理解;
    2.语言训练着重在于“听”和“读”,不强迫学生立即用外语回答。只要输入足够语言,学生自然会说、会写;
    3.教学活动设计考虑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加强自信,降低焦虑;
    4.教师用“外国人的语言”与初学者交谈(①速度慢、音量大、表情夸张;②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语法;③重复说或换句话说;④用Yes/No question).

    自然法的教学过程:
    1.教师将要讲授的单词或句子,以描述的方式,并配合手势、图片让学生听懂;
    2.设计不同教学单元,以外语说给学生听;
    3.不要求学生念,但可以叫学生听命令,做动作。

    自然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将习得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将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考虑在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注重教师对学生语言输入的“质”和“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缺点:
    1.对外语的说和写的重视程度不如听和读;
    2.对教师的外语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3.教师必须要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为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的环境。

    自然法的教学实例:
    (步骤1)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颜色;
    (步骤2)教师根据课堂内的实际,指着学生的衣服说“Amy wears a RED T-shirt. Tony has a pair of BLUE shoes. Betty’s bag is ORANGE. Mary has a YELLOW pencil-box.”
    (步骤3)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多说一些有关颜色的句子,当学生对所学颜色掌握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各色小球放在盒子里,让学生猜教师手中的小球是什么颜色。
    以上谈到的是目前世界语言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外语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求有效地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正如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所提到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起来。交流势必要求教育要培养出通晓本国和他国语言、文化的双语、双文化人才,于是,双语教育(教学)的概念随之产生。人们开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创设出各种类型的双语教学形式。
  • high5

    2010-9-11 01:08:42 使用道具

    谢谢lili 介绍, 好好学一下。
  • kathyxiao

    2010-9-11 06:19:29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alex

    2010-9-11 07:24:13 使用道具

    有没有TPR方面的教材?
  • sophia

    2010-12-8 15:32:13 使用道具

    理论学习也非常重要
  • dudandan2002

    2010-12-8 17:40:13 使用道具

    学习了,好多方法啊
  • phylliskxx

    2010-12-11 12:02:37 使用道具

    这些应该对英语老师比较有用吧
  • phylliskxx

    2010-12-11 12:03:14 使用道具

    英语老师不好当啊,爸爸妈妈倒是个生力团队
  • kjeavnien

    2010-12-11 15:00:50 使用道具

    谢谢介绍~~~以前语言学的课讲过~~~再来复习一下~~~
  • llxsh

    2011-1-27 21:26:57 使用道具

    来学习了,谢谢
  • ponderxdq

    2013-3-27 21:02:32 使用道具

    把所有办法列全了,佩服。
  • lmjcle

    2013-4-9 09:12:04 使用道具

    这些教学手段要结合使用的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