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蒙氏教育只有粗浅了解,但是很向往,也跟一些专业搞蒙氏教育(指纯粹的“蒙氏”教育,不是常见的所谓“蒙氏”{:soso_e112:})的朋友交流过,关于给孩子的读物,得到以下建议:
0-6岁,特别是0-3岁,蒙氏教育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孩子所谓“吸收性心智”,也就是孩子会从周围环境中自发吸收学习知识,这样纯粹的蒙氏教育强调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这样的话,很多绘本都要进行筛选了。
按朋友的观点,严格的蒙氏标准来说,简单概括,真实,就是人要做人的事,动物要做动物的事。
比如动物可以有家,可以有父母,可以和父母交流,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了解小动物之间的交流到底说了什么{:soso_e113:},但小动物不能穿人的衣服,不能从事人的活动,比如上学之类的,也就是不能有所有小动物不做的事。
所以涉及此类的书籍和童话等,只能等6岁以后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欣赏。
按照这个标准,把家里的绘本都筛了一遍......
是不是要筛掉一大堆绘本?
给孩子留点想象的空间,现实的世界多少有点冰冷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