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9-7 17:06 编辑
王博士的文章写得比较长,有的时候难以抓住重点。
但里面不乏有一些真知灼见,摘录下来,边学习边点评。
估计本帖难免又引发争论,幸好论坛有“只阅读本帖”的功能,可以给你安静思考的时间。
网友:
国内很难做到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下课能利用就几个小时,吃饭、写作业、玩玩休息就剩一个半个小时,能做的事不多,光阅读的时间都不够。
王青博士 : 分开学习是效率很低的做法。这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要尊重第二语言的发展规律,不是想当然对比这自己孩子母语是怎么过来的就能搞掂的事情。哪怕一天就一个半个小时,外语学习依然是要齐头并进。
萧愚:部分同意此观点。
英语有听说读写四条腿,就像桌子一样。四条腿才稳固。
有些儿童容易片面追求“听”,但是,听的局限是,容易浑沦吞枣,容易低水平重复。
如果在听的基础上,适当加强读,加强说,可以让听的效率更高,起到一石多鸟之作用。
有些儿童片面追求“读”,是更加低效的做法,不再赘述。
但齐头并进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最好是错开,某个阶段内,不至于偏废,但需要有所侧重。
后面对此有详述。
王博士提出国内学生最高目标为“雅思”“托福”。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30楼之后有详述)。但我想补充一点,
就是,实际上每个孩子各有天赋,走的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有一类孩子是有语言天赋的。掌握外语的能力很强。
这类孩子的最高目标,可能会更高一些。甚至,可以考虑两到三门外语。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特长也可能是一种组合。
以后的社会,可能光靠英语已经难以成为一个很拔尖的特长了。
如果能够掌握两到三门外语。这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力。
当然,这是指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如果是普通孩子,应该着力于发挥自身的天赋。
在英语学习方面,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够用就好。
那么,把雅思托福定位为最高目标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