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yzhang4

2014-10-13

[其他] 大申爸说书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5:44:0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16 15:46 编辑

        妈妈们,那套《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要有。接下来,申爸要以阿西莫夫和申爸的高楼为例,讲解怎么建构孩子的“大图景”。
    这个书,新书里,也应该有,这是初版:


    这是二版:

    这个是三版:



    阿西莫夫的这本自传,写得妙趣横生,有趣极了。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5:59:09 使用道具

        孩子呢,喜欢听故事,由浅入深,从情节到思想,慢慢发展。这是孩子阅读、聆听的主线。这没什么可说的。正确的。人类久已发现了这条主线,并且,也积累了巨量的聆听阅读资料。这些呢,分级的。申爸要说的是,在孩子的聆听、阅读过程中,应该加进来另外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呢,不像传统主线那样齐整。这新的主线,随着年龄的不同,粗细不一样。申爸发现的呢,重要在这条主线上。从聆听的角度去看,孩子在五岁半之后,伴随聆听,给什么听什么;听天书,妈妈给读什么,就听什么。这个呢,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机会。爸爸妈妈可以把任意高水平的资料,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来。这没什么可说的,这已经是事实了。很多妈妈都在实践伴随聆听,越来越多的孩子,确实“给什么听什么”。
        申爸认为,之所以“给什么听什么”,是由于这个年龄,孩子的神经系统,主要处理聆听进来的词汇。深浅这个观念,是内容范畴里面的观念;也可能是主题范畴内的观念。你这个事情要是这样:不管深的还是浅的,主题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它们都只能是用词汇、句子来表达。孩子听的呢,恰好就是词汇、句子。这个样子的话,孩子接受的内容的范围,就一下子被扩展开了。扩展到多大呢?可以覆盖人类智力所及的一切范围。这真是个神奇的事情!
        在孩子5.5-7.5这个年龄段中,要利用好这个机制。利用好了,对于孩子将来成为某一类人,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时候,天书敏感期,伴随聆听期,孩子呢,他在小头脑里面对听进来的信息的处理,还称不上成人意义下的“理解”。因为孩子头脑中“零基础”,他无所谓理解,他在建构。建构起来的机制,是以后孩子对所聆听过的主题的成人意义下的理解的基础。我们成人,很难想象:这个不理解的东西,怎么听得进去。可是,孩子就是“听得进去”。这个呢,应该是人类这个物种所带来的天赋。固化到基因里去的能力。妈妈只要在合适的年龄,给资料,让这个能力发挥出来,莫让它因缺乏“雨水”而干涸,就行了。
        申爸认为,在这个年龄段,孩子聆听进来的词汇所建构起来的那种东西,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智力的基础。建构起来的“那种东西”,规定了一个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有人不喜欢用“智力”这个词,而喜欢用“智慧”这个词。没关系,反正都一样,就是叫法不同罢了。所以呢,这么看来....从目前的伴听贴里实践的情形看,也正是这样....所谓形成良好的智力,它实在不过就是人类天生就能的一件事情,没啥稀奇的。稀奇的地方在于:如果错过了5.5-7.5的敏感期,智力就不可能再有层级上的改变了。人的智力水准,一次成型,管用一生。
       嗯,这是这个。这个和书有什么关系呢?刚才,有妈妈问,阿西莫夫,当天书吗?是的。就是当天书读。
       按照申爸目前的想法来看,阿西莫夫是这样用的:
       在5.5岁,一旦孩子进入了天书敏感期,就持续不断地给阿西莫夫。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接着读。一直读到孩子不听天书的年龄为止。
       另一方面呢,还有孩子的自主阅读。孩子的自主阅读,初时,要遵循传统的主线。是这样:孩子一旦开始自主阅读,孩子就对读物的深浅和主题,有极强的偏好!这和伴随聆听,完全两回事,不一样。孩子会有明显偏好的主题,明显偏好的深浅程度。这个深浅程度,和成人对孩子理解程度的认识,符合得非常好。就是说,在典型情况下,那些最好得分级读物,一年级的孩子,就喜欢读一级的读物;你给他二级的读物,他就不要!等到了二年级,他就开始喜欢他去年这个时候,还拒绝的二级读物。同时,他觉得一级读物太浅,三级太难....他都拒绝。这是年龄维度。
       在主题维度上呢?孩子喜欢在以前读图时代、聆听时代读熟了、听惯了的主题。孩子一般会拒绝新的主题的读物。还有一个维度,非常重要,就是风格维度。前天呢,还是大前天,申爸给出图片,说了,小逻辑的那个风格,经典风格。
       先说大申的情况。大申呢,不喜欢经典风格的书。这个呢,跟申爸发现孔夫子有关。



       这个呢,是申爸在孔夫子上的第一单,两年多以前才下单的,买的是世界寓言名著连环画,是薄荷介绍申爸,才来到这个旧书网的。这就是说,申爸在大申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刚刚知道孔夫子。
       在大申自主阅读以前,申爸给到大申的读物里面,没有旧书。都是从现时书店里卖的书里挑出来的。
       现在呢,我们去看小逻辑。小逻辑是申爸期望,大申长大到一定的年龄,一定要读的一本书。那么,在风格维度上,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小逻辑的风格,显然和查理九世一点儿不搭边。你这两本书摆在一块儿,你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东西。





    可是,这两本呢?不同。





    我们可以感受得到:这两本是同一种气质的书。单从美术装帧的角度来简单的感受的话....
    可是呢,这两本:





    它们在内容维度上,是同类的书。都是科幻悬疑。
    大申目前呢,对,根本不接受,不要。
    申爸再给一个例子,大家看,这个风格维度,对孩子自主选择书籍,有多大的影响。先说一句哈,妈妈们不要见到申爸露出来一本书,就去抢。抢回来没有用,申爸这里有足够多的有用的,或者极有可能有用的书,供妈妈们去抢,直可以抢到腻,不想再买了为止。这本,不要去抢。很偏的一本书....




    生物心理学漫画笔记。这是一本申爸自己看的书,它是说什么的呢?它说的内容,极度枯燥乏味。我们知道,心理是大脑的功能。如果你认同,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应该有其生理结构的基础,而不是凭空产生的话。那么,大脑的生理结构,就应该是产生心理活动的“机器”。那么,具体来讲,这个肉做的机器,是怎么形成了思维、情感、想象的呢?这个书,就是利用现代生理学的知识,讲这个事情的。要把极度活跃而不可捉摸的心理现象,安放在一些皮层、细胞、组织、网络的层面上去,那不是一般的困难。况且,作为科学的探索,事情也刚刚开始。这就是这本生物心理学要说的事情。很深奥,很难于理解的一些内容。申爸看的书。
    大申呢,自己抓到了这本书。完了呢,自己坐在沙发上,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自己把书看完了。看完了,申爸问大申:“好看吗?”大申兴致勃勃地回答:“嗯,好看!你还有没有了?”申爸还有,就又给了他几本。大申照单全收,都看完了。
    这个事情呢,发生在两年以前,正好是大申把少年科学画报,兴致勃勃地啃完了的时候。从内容维度来看,大申是不可能喜欢这本书的。这是块飞地,大申从来没有涉足过....不止大申,整个社会,涉足这个领域的人,都屈指可数。
    大申为什么那么兴致勃勃地看完了呢?唯一的原因,就是这本书的风格,和大申刚看完的少年科学画报,是一样的!从深浅程度的维度来看,大申也不可能喜欢。这个太深奥了,里面充满了各种专有名词。就是因为风格,大申就把它给看了。
    这个事情,启发我们:风格对于孩子选书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如果,从一开始,给到孩子的书的风格,就和小逻辑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公主都是小逻辑风格的公主...那么,等孩子长到岁数,自己喜欢读小逻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个时候,内容和深浅维度,都已经不成问题了。这是一个思路。
    已经拿到大量申爸推荐旧书的妈妈,你们已经可以感受得到,那些旧书的风格:
    1、和小逻辑肯定是一脉相承的;
    2、和“街上流行的”书,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个申爸荐书,才多长时间啊?两个月?妈妈们已经对“街上流行的”书,感觉到不舒服了。要是在这些书里面,浸泡三年,四年,五年的话,你就会觉得:那些流行的书,看上去很让人恶心。这个恶心,不是修辞意义上的用法,而是实实在在的生理上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要利用这一点,这个维度,考虑给孩子读的书的问题。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6:02:27 使用道具

       说阿西莫夫吧。很多妈妈抱怨,说孔夫子上的书太贵。其实呢,那些书,申爸觉得,哪一本都不贵。真心不贵。为什么呢?它这个贵啊,便宜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分跟什么比,怎么比,才能分出来贵和不贵。这个呢,是当初,申爸给大申当天书读的阿西莫夫。



        五年之前,阿西莫夫,到当当上去买,早已经踪影全无了。申爸呢,又想拿阿西莫夫给大申当天书读。怎么办呢?只好去图书馆。那时候,申爸只知道白石桥那儿的国家图书馆。在国图,每一本阿西莫夫都是基库书,就是那种你可以借出来,在指定的阅览室看,但是不可以带出阅览室那种。这也不行啊...读天书,得回家读。于是,申爸就只好复印。国图那个地方,复印可贵了,一页单面两元,双面四元。
       那本《我们怎样发现了:数字》,就是在国图复印的,一本下来...申爸记得,有的书稍微少几页,是九十多块,有的书多几页,就一百多。申爸印了四五本,就那么一摞纸拿回来,五百多块。太贵了,这个。不能这么印了,这么印,非印破产了不可。....其实呢,这书吧, 根本不用印。你到区县图书馆去,开架借回家....那时候,申爸不知道这个。这个是后来才知道的。就印。
      后来,申爸就想到了:找pdf啊,用pdf打印,不就行了么。这就是后来那些《阿西莫夫自然科学知识》还有《老子今注今译》那些。这个pdf吧,拿到打印社去打印,一页是一毛五分钱,比国图,那是便宜多了,这一本书下来,四五十块钱,就够了。申爸觉得:真便宜啊!便宜是便宜,就是那个字,读起来,真的不怎么着:字都是长毛儿的。
      读完了阿西莫夫,申爸看什么书,都觉得清晰得不得了,好像带上了眼镜看世界的感觉,有些字,真心模糊,看不清。这是在复印社印pdf。
       赶到两年前,薄荷介绍给申爸孔夫子。申爸上去一看:得!这里的阿西莫夫,简直就是白菜价:两元一本。最便宜的,七毛九一本。就是一本加上15块的快递费,那也便宜得了不得了。你怎么说,买回来,人家那是正版得。皮儿破一点儿,无所谓,人家里边儿的字儿,好说歹说,它“不长毛儿”不是?
       说这些,无非是想说,当初,当申爸辨别出大申天书敏感期之后,在不惜一切代价,把阿西莫夫带到大申这里来。可是,有时候...在后来,发生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申爸望着那一大堆打印纸,就想: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非得是阿西莫夫...弄了那么一大摞纸。书那么多,为什么非要这个呢?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呢,申爸只是一种潜意识在起作用...总是觉得,这个东西,给到大申,是最好的....至于说把其中清晰的意义辨析出来,却一直不能。大申还小,孩子的成长,还不足以让申爸看出什么规律来。一直以来,申爸就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这疑惑呢,来自这里:很明显,孩子的成长,不是乱来的。
        从种种迹象上来看,他的成长,遵循着某种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呢,如果有人指出了,任何一个父母,都可以很清晰地辨别出来。
       它的大致的脉络是这样的:
        有生之初,孩子就在听。听他周边环境中的话语。这自然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孩子开口讲话做准备。孩子是靠听来学会说话的。俗话不是说,十个聋子九个哑,剩下一个一准傻。这个话儿是说,要是一个孩子,他不能听,就无法说。正常的孩子,在能说之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什么都放到嘴里去啃。小婴儿,总有那么一个阶段,抓住什么,就往嘴里塞什么。后来,这个现象渐渐地消失,不见了。孩子一旦张嘴说话,他的世界就一下子打开了,他可以通过交互,从身边的人那里吸取更多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个线索,就是小孩子,他的手总是在不停地弄些什么。要么是抓起一块石头,执着地地不停的扔。扔了,歪歪斜斜地走过去,捡起来,再扔;一扔能扔一个多小时;要么,就是把一块积木放在另一块上面,放好了,拿下来,拿下来,再放...孩子总是在不停反复练习,尝试这些动作。
        再长大,就喜欢听故事。喜欢听爸爸妈妈给他讲故事,读书。那个听啊,听得你无可奈何,读得你口干舌燥,困得你意识好像都游离出去了,他孩子坐那儿兴致勃勃地听...动作上的尝试,反复不停地听爸爸妈妈的亲子阅读...就这样,到了五岁。
        五岁呢,进入伴随聆听状态。进入伴随聆听呢,孩子可以听的内容的范围,一下子就扩展开了。什么主题都行,只要是在讲,他就在听。这和以前,不太一样。以前,不喜欢的故事,明确表示不要。现在呢,你只要放,他就听。
        这种伴听,在男孩子,正好跨过他的静默期。在伴听的后半程,一个相当显著的现象出现了:孩子明显能够从间接经验,学习到东西。这种学习,不单是指能够口头上复述出来。更重要的,是指孩子能够把听来的事情,在需要的时候,自己能做出来;而在以前,孩子只能做那些自己重复练习过的事情。这种从间接经验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突然做出来的事情,刚开始,会给父母以极大惊喜。就在这个时候,孩子明确体现出:自己掌握了概念。
        你去跟你6岁的孩子说:“你很卑鄙!”孩子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他不知道“卑鄙”是什么。你去跟你8岁的孩子说:“你很卑鄙!”孩子立刻就不干了。这时候,你如果问孩子:“卑鄙是什么?”孩子会说:“卑鄙是不好的。”他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但是,很明显,在孩子头脑中,卑鄙显然要比“不好”要更加不好。比如说,你跟孩子说:“你很不好。”孩子的反对程度,远远低于“你很卑鄙。”可是....这个“卑鄙”这个词的确切涵义,是谁,在什么时候教给孩子的呢?这是一个谜。
        我们说,那一类叫做“抽象名词”的词汇。在这个时候,孩子都懂了!这是促使申爸确信:伴随聆听是建构智力的关键手段的判据。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些抽象名词,原则上,是不可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定义的。很多这种类型的名词,你比如说,前边提到过的卑鄙,还有崇高、高尚、团结,这些词,你自己试着,用语言来解释解释看:不管你怎么解释,你都会觉得,还有一些意思,在自己解释的话中,没有表达出来。妈妈们静下心来,体会体会看,是不是这样。
        其实呢,包括我们日常常用的时间、空间这两个名词,也是抽象名词。不信,你解释解释时间,试试看。什么是时间?现在呢,事情很清楚了:这些抽象名词,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解释。既然连解释都不能,那孩子是怎么学会里面的意思的呢?很多爸爸妈妈说,孩子是从场景中总结出这些词的意思的。这个说法,可以解释“爱”这样的抽象名词的来源。可是,卑鄙呢?你的孩子,经历过多少次“卑鄙”的情境?一次都没有。一次都没有,他怎么明白了里面的意思呢?这是怎么回事?只有一种可能:孩子是从语言中,抽象出这个词的意义的。这个抽象的过程,非常明显,它在意识之外。孩子意识不到,自己是怎么弄懂这个词的意思的。
        那么,你结合男孩子的静默期来看所有这些事情。男孩子从静默期一出来,无一例外,都懂那些抽象名词的意思了。男性呢,从总体来讲,在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方面,肯定是要胜于女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现在,妈妈们想想你和你老公,男性总是比女性感觉自信...成熟。至少,不会动不动就半夜三更爬起来抢几本破书....对不对?
        从男孩儿和女孩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看呢,女孩儿和男孩儿的最大差别,就是差了这两年的静默期...这两年的静默期,恰好卡在了伴随聆听这件事情上面。你想啊,那些抽象名词,每个的涵义都是很深的,同一个抽象名词,在不同的人的嘴里,其涵义是有差异的。对于抽象名词掌握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很可能是衡量不同的人,在思维方面的差异的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尽管这个指标,很难测量出来。
        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线索,全部指向这两年,指向伴随聆听!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6:09:2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16 16:14 编辑

        还是接着说书。说书....你看哈,这个孔夫子,孔夫子的论坛。你到里面去看,你就会发现,在那里交流的呢,都是书商。书商们口里,最常见的一个词,是什么?“收藏”!原来,他们爱书,收集书,交易书,一个很大的驱动力,就是收藏。你这个收藏啊....申爸不理解,收藏有什么用啊?你喜欢一本书,一套书,就千方百计地把它弄来。弄来呢,完了,就藏在自个儿的书架上,没事拿出来摩挲摩挲...这有什么意思啊?
       可是呢,当申爸自己不计成本地买一本梵蒂冈博物馆的展册之后,申爸好像明白了:哦...就是那个意思。人呢,大约都是有收藏癖,深藏在脑海深处的吧。人们头脑身处的“收藏癖”而已。我们呢?不一样。我们希望那些好书,从各个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流淌出来,拿给孩子读。教育孩子用。这个有用。
    孔夫子呢,在其历史上,卖出去的书,可能出了收藏,再就是“指定教学用书”。它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为了实用”而购书的群体。这就是现在群里的妈妈这个群体。妈妈们呢,去抢书,真心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藏”的,并且,是大规模的抢书,所过之处,几十几百本的库存,秋风落叶。这在孔夫子这潭平静的水塘里,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最近呢,申爸发现,有人跟着申爸在买书....本来以为,是小河团队的妈妈们干的...可是,前两天,申爸这么说了,小河觉得很委屈,不肯承认是自己干的。这引起了申爸的兴趣。
    申爸在孔夫子上仔细看自己的订单,下单时间;完了呢,再看下单的那些书...申爸发现,有人跟着申爸:不管申爸买什么书,那人都跟着进两到三本。呵呵...这个事情吧,那啥...肯定是孔网那些系统管理员干的,他们能够看到每个用户的订单。看来,这个事情,跟小河没关。小河再怎么着,也猜不到申爸买那些回来看过,永远也不可能推荐的书的。申爸呢,推荐的书,在自己买回来的旧书里,平均推荐率有10%就好不错了。按照书名买回来的书,是不可能各个好的...那个跟着的人呢...也许不止一个...不管好不好,只要是申爸下单的书,他就跟着下...所以呢,申爸停止买书。申爸买到的书,已经过推荐的了。这是这个,还小河清白。要不,小河老哭,你说咋办?
       这件事,给申爸的触动很大:咱们已经是一只不容小觑的力量了。一个本质,它只要给申爸察觉到,捕捉到了,申爸就有本事利用它,把它用到极致。
       妈妈们要特别注意:在给孩子聚书的过程中,留意自己是否有“收藏”的倾向。一旦察觉到这个倾向,就收手。收藏不好。会收得一个人穷得底儿掉。这个收藏,和抽大烟的大脑作用机制,应该是一样的。,远离收藏。
       现在,申爸要问:为什么那么多书商都喜欢收藏这些书啊?你看他们收藏,可有意思了:人死了,书咋办?
    人都死了,不想别的,就想着书。妈妈们要警惕:自己不要干那样的事情。
        现在呢,进一步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让那些人那么痴迷收藏书呢?其实呢,道理很简单:那些书,就相当于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里面,米开朗琪罗的那些画。是书的艺术上的品质,吸引那些人倾其所有,去收藏书的。
        这就和看了西斯廷教堂的内画,导致申爸想都不想掏100欧去买那个画册,是一个道理。头脑里内部的作用机理是一样的。其实呢,买那个画册的,当时是申妈,不是申爸。申妈买那个画册呢,也有一个口头的原因:大申喜欢看!大申确实喜欢看,这是真的。可是,刚进博物馆的时候,申妈怎么不买呢?申妈头脑里,还是出现了和申爸提到的一样心理过程的。其实呢,这个心理过程,是吸引那些人去收藏的根本原因。申妈买那画册,根本原因不在“大申喜欢看”。“大申喜欢看”,不过是促使申妈采取买这个具体行动的原因。
    吉瑞妈说,藏书的动力是“等升值”。“等升值”也不过是促使藏书者每一次具体行动的动因。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书本身带来的艺术上的愉悦感。就相当于西斯廷教堂内画给申爸带来的震撼。
    书啊,好书,很美的。现在呢,申爸推荐的书,已经足够多了。回头,申爸给妈妈们展示“书之美”。
    展示这个干吗呀?大家留意:大申在参观完梵蒂冈博物馆之后,回到酒店,连电视都不看了,趴在床上琢磨画册。这个好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对所有人都起作用...也许,对小孩子起的作用,比大人,力度更加大。
    申爸说了,小逻辑风格的,是从最简单的儿童读物,一直可以延续到它自己的。这就是说,如果孩子从一开始,接触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西斯廷教堂内画艺术水准的,一路延续下去,自然就走到小逻辑了....当然申爸说的是从形式这个维度说的。
        妈妈们想象一下:小河呢,昨天把这套书,从办公室拿回家,在路上,会是什么情形呢?小河起点站占一个坐儿,把书包放在腿上,然后,小心地从里边儿抽出一本书。抽出来,喜爱得直摩挲,把书反过来调过去地反复看。翻开版权页看看,一刷时间,印数;翻开扉页看看,是怎么设计的;翻开序言,了解一下书里的内容;随便翻开一页正文,认真的读上一会儿。越读越喜欢;完了,赶紧把六本书都掏出来,排在手上....按照书背后名单的顺序,排排好。排排好,就想起少掉的那三本....少掉的那三本呢,怎么才能买回来....就是这样么,还能是怎样的?
        申爸要说的是,这个感觉,这个对好书的喜爱....你如何能让它重现在孩子身上?你要是做到了,在教育方面,你就成功了。
        孩子啊,他接受他喜爱这种风格这种品质的书,他会识了字,他就会去读:反正,在阅读敏感期,孩子总是要读书的。
       嗯...这种品质,这种艺术风格呢,在不同深浅级别的书上,都有体现。
       申爸呢,要设法把从一开始,孩子看的各个深浅级别里面,艺术级别达到这个程度的书,都找出来,都印出来...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
       大申是不行了。大申错过了。大申是最近一年,才集中接触这种艺术级别的书的。以前,申爸不知道孔夫子....要是六年之前,申爸就知道孔夫子,那大申现在的教育,完全是另外一幅模样。大申错过了....群里的小孩子,还有机会。
        嗯....申爸那个时候,不知道孔夫子,不知道哪里能找到这些书,给到大申。没办法,只好两块钱一页,去图书馆复印。复印阿西莫夫。为什么是阿西莫夫呢?在艺术上,阿西莫夫的那些老版书,确实不错。可是,还不足以让申爸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复印。印阿西莫夫,当然有更深的用意。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6:47: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16 16:53 编辑

        大家看哈,这个书吧,是最便宜的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艺术的工具!艺术的背后是通着的。一个孩子,他喜欢有艺术品位的书,能够欣赏有艺术品位的书,他就很容易地喜欢有艺术品位的绘画,有艺术品位的舞蹈,有艺术品位的音乐,有艺术品位的建筑....有艺术品位的一切。
    一窍通,百窍通。
        你去看,那些妈妈。嗐,其实,不用看别人,看自己就行了。每个在经济上能够支撑的家庭,都给孩子上一门艺术培训班,对吧?你不管是钢琴也好,小提琴也好,绘画也好,舞蹈也好...什么也好,每个孩子一个班。这些班呢,肯定和“应试教育”没关系。小河说的对,学这些东西,很烧钱啊!
        申爸跟你说,你把上钢琴课的学费,拿出一半来,买有艺术品位的书...从孩子一开始就让孩子泡在精心选择的那些书的海洋里...你等到孩子长到10岁,他自己就形成了艺术欣赏的能力。
    有了艺术欣赏能力,有了分析能力,他自己能听出哪个曲子好...喜欢。这时候,你再给孩子一架钢琴。不用请老师,买一套好的钢琴教学视频DVD,孩子自己看着,自己就学会弹钢琴了。这个思路呢?就是内部动机牵引的思路。这个和申爸引导大申自主阅读,在方法论上,是一样的。
    这么着,当然不适合那些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艺术工作的妈妈....可是,对于一般的没有从事艺术工作的妈妈,有足够的启发。
        大申呢,一件乐器也不会;也不怎么会画,但他喜欢画,乱七八糟地画。
        申爸抓大申对艺术的欣赏,试图先让大申自己能看出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完了呢,等到了一定的年龄,他自己就学能学会。大申不会乐器。一有会乐器的同学,申妈就感慨:大孩儿一件乐器也不会!申爸跟申妈说:不用着急。大申肯定会会一件乐器的。至少,将来他会弹吉他。你就看么,到了十四五岁....开始追女孩儿的年纪了,哪个男孩儿不想抱一把吉他?当然了,到时候,不一定是吉他了,吉他是申爸那个时候的乐器。不过,即便不是吉他,也应该是一件别的什么乐器...比如,萨克斯风。
        在此之前呢,不用让孩子枯燥地去练什么音阶。要让孩子去听,去感受。申爸这里呢,有优势:国家大剧院有周末音乐会啊...票便宜得一塌糊涂。申爸大申每周末都去听。每周一场交响音乐会。从大申上学的前一个月12天开始的,已经听了四年多了。这个,周末音乐会,就是大申的艺术课外班。
    尽管现在还看不出什么...可是,等到了14岁...那时候,大申已经听了8年的交响乐了。他需要吉他的时候,你给他一把吉他和一张DVD,他很快自己就学会了...当然了,申爸还得设法给大申预备出玩儿吉他的时间...要不,那个年龄,每一分钟都用来中考了,没时间玩儿吉他。
        申爸这里有优势,可以国家大剧院。别的妈妈呢?离国家大剧院远。那可以有替代品:书,有艺术品位的书。不管艺术领域是什么,最后,它们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一窍通,百窍通。这个艺术,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成为某一类人,特别重要。它起着关键作用,举足轻重。
    那么,它这个艺术,为什么对孩子成为某一类人,那么重要呢?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6:58:06 使用道具

        嗯...说点儿啥呢....最好的,当然是按照这之前的线索,继续说。不过,“继续说”,并不着急。插点儿什么吧。
       话说吧,义工们在西祠开荒建屋装修,现在,新家已经像模像样了。好像,有些小麻烦,比如说,审核严厉呀,手机版的技术问题呀什么的。相信,这些问题呢,都能解决。
       我们也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啦!
        申爸呢,一路来,都在别的论坛写帖子。大致说和大申的年龄相应的话题。有很多教育的论坛呀...不过,办得好的,都是针对某一段:针对孕期妈妈、针对婴儿、针对幼儿、针对小学、针对中学什么的。这个呢,是很可以理解的:专业么,做教育。专门针对某一段。
        老早之前,申爸就感觉到了:不管申爸在哪里写高楼,到最后,总是会和人家主人起冲突的...什么原因呢?她这个专家吧,她针对一段儿;可是呢,孩子他是不停地成长着的呀!她那一段儿正确的观念和做法,等娃长出了那一段,就有问题了。
        申爸呢?申爸管不了更多,只能跟着娃来长。娃长大了,昨天对的,今天就不对了,得更换观念和做法。人家论坛是稳定的,人家哪里可以跟着你更换这些?所以呢,就起冲突了。
        本来吧,申爸打算再找一个小学阶段的论坛,去建高楼...也起了地基了...可是,仔细想想:这个事儿还真不行。为啥么不行呢?小学阶段,还有以后阶段的论坛,有点儿规模的,都是教育机构下属的论坛。
        你申爸再在那里建高楼,等孩子再长大,和人家再起冲突....遇到这个,可就没有前两次那样客气了:人家直接把你的楼,连根儿一刀砍了。什么原因呢?人家是商业机构,要靠着论坛吃饭的。申爸随着孩子再长,申爸要正确的话,那观念,可就去砍人家的根儿啦:你到人家的地盘儿,去砍人家的根儿;人家一旦意识到,就先斩了你的。这肯定的呀。
        不能再去别的地方了,咱们得自己建。建什么呢?你看啊,她们那些专家们...都是针对一个年龄段一个年龄段的。你娃没到那个年龄段,你不需要去;你娃过了那个年龄段,你也懒得去。它怎么就没有一个针对爸爸针对妈妈的论坛呢?嗯,针对爸爸针对妈妈的论坛,才是“客户导向”啊。
        咱们呢,就建一个“专业妈妈”论坛好了。你只要是妈妈,这个论坛从妈妈一备孕,一直管到孩子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嗯...这个主意,不错。
        嗯...要说什么呢?申爸是想说,咱们的地方,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爸爸妈妈呢,都想培养教育出好孩子。我们呢?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孩子。
        我们不把培养清洁工和售货员当目标哈...快不快乐,都不是目标....其实,好像也不能这么说,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这根子上,不是问题。申爸就不相信,张秉贵李素丽就比哪个吭哧吭哧吭哧了一辈子啥成果也没做出来的“科学家”差。
        不过呢,培养乔布斯和培养清洁工,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培养乔布斯”和“培养清洁工”,这样说,通俗。我们是姑且这么说好了。
        准确地讲,我们是培养有素质的孩子,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孩子。可是,你这么说,对很多很多人来讲,等于没说。可是呢,那么说了,通俗是通俗了,容易引起歧义。哎...歧义就歧义吧。这个世界,很难两全。就这么着吧。
       咱们呢,和那些专业的论坛,很不一样,这是根子上的不一样..
        我们说,创造性这件事情,其背后呢,是智力。在我们嘴里,叫智力的,在别人嘴里,更多地叫智慧。这个不用管它,智力也好,智慧也好,随便怎么叫都行。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好,有智慧。这个智力,怎么培养出来啊?没有人知道。
        你去看啊,他每个“专业的”教育论坛,在针对他那个年龄的孩子,都是做得不错的。他们摸到了培养“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智力好方法。这首先要肯定。
        可问题是呢?他的那个方法,他都不敢声称:你这么做了,将来孩子的智力就一定好!你去看,没有。不但任何论坛都没有,任何人,也都没有这么声称的!
        专业妈妈论坛,不一样。专业妈妈论坛呢,敢于声称:你只要这么做了,你将来的孩子的智力一定会好!
        专家呢,就是专家。他们管好他们专业的那一段儿。其余的事情,他们管不着。可是,这个妈妈不同。妈妈得管孩子成长的一整个过程。你不能说,孩子幼年的教育很科学,长大了成混蛋....这不是妈妈的意图。
        专业妈妈论坛呢,管这件事情。帮着妈妈实现妈妈真心的意图。我们也很专业啊!将来,大家都是专家。我们专业领域在哪里?我们是专业的家长。
        嗯...这是插话。我们说,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智力,它的充分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以前没有人能回答。
       人们摸索,找到了很多必要条件。申爸说,我们找到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有什么不同啊?必要条件是说,所有的有创造性的人,都是怎么怎么样的;充分条件是说,你只要怎么怎么样,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创造性。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申爸说:你只要在关键期,给孩子伴听了高质量的聆听资料,孩子就会有创造性。这个话里面呢,隐含着很丰富的内容。申爸这几天,就在揭示这些“丰富的内容”。
        前两天,申爸围绕着“为什么关键期的聆听”是事情的关键在说。今天呢,补充一点东西...就是指出另外一些事实。是些什么事实呢?就是说,你不能光盯着申爸,你要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孩子。
        有妈妈说,申爸,你光强调“聆听”了,这是知识灌输。这个,和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同?一样的的么。这么说的妈妈,是给申爸带沟里去了。
       申爸的强调聆听,是在考虑了孩子真实的生活状态之后,才专注地强调的。
        孩子的真实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你去看你自己上小学,上幼儿园的孩子,你就知道啦。孩子呢,他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睡觉。早上七点要吃早点,晚上上学的孩子要写作业,吃晚饭,出去玩儿;没上学的孩子要在外面疯跑,和小伙伴玩儿,吃晚饭。你把这些时间刨除,你给孩子伴随聆听的时间,其实没有几个小时。
        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不能听,对吧?一天里面,这理论上可以用来聆听的时间,也就那么三四个小时。这三四个小时,你孩子总得逛街吧、买东西吧、生病了,去医院吧....这些时间都刨出去,剩下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呢,申爸不管怎么强调,妈妈们能用来给孩子伴听的时间,就那么多。每天那么一点时间,都用来给孩子听,也不过分。
        我们看真实的情况。骆妈是最积极的伴听用户者。前些日子,正好是骆伴听一周年。根据骆妈的记录...记录在李网的高楼里面。骆妈拼命地给骆伴听,伴听了一年,统计结果怎么样?统计结果是:平均每天2小时37分钟的伴随聆听!就这么点儿时间。
        你要清楚:这是平均数。这里面包含了骆在周末两天,集中大量的伴听的。这才是真实的情况。平均每天2小时37分的,有一搭每一搭的听,会对孩子的注意力,会对孩子的什么什么...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吗?应该不会有。
       你不能看申爸说伴听,就想像:这个孩子,一天24小时,就在故事机旁边听。那还不听傻啦?那可不听傻了么。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现实的生活,孩子最多,平均一天也就听2小时37分钟。
        我们不能拿我们头脑中臆度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场景,来讨论问题。这么干,是无的放矢。
        伴听麻麻们没拿到的那个大礼包,里面全是阿西莫夫。为什么阿西莫夫呢?阿西莫夫,就是为了解决刚才这个“臆度”问题的!那啥,记伴听手记的麻麻们,没拿到大礼包,没关系哈...麻麻们的热情感动了申爸,申爸准备一个更大的大礼包给到麻麻们。
        不过,大大礼包里面的礼品有限,还是要给到那些最积极记录的麻麻们哈...最积极记录,积极思考的麻麻们。
        现在,新家修好了,麻麻们赶紧去记录,思考,思考,记录....咱们新的大大礼包,从今天,一二三日开始统计:给到做得最好的妈妈。那啥,以前的不算哈...
        积极干活的妈妈,申爸另外给礼包。那啥,申爸有新主意啦...咱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发礼包了。有更好的主意...等申爸征询了意见之后,再公布哈...
        嗯,阿西莫夫。阿西莫夫配上可怕的科学,配上少年科学画报,是当今这个世界上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一组工具。
        干什么的工具呢?协助孩子在头脑中建构起一个完整、完善、正确又准确的心理世界的工具。我们说,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面呢?又有一个心理的世界,心理的世界是这个客观的世界的一个影像。就好像模型。你去看那些模型。模型是按比例缩小的原物的映像。心理的世界是这个客观的世界的一个映像。
        最好的模型是什么样的?原物有什么结构,模型就有什么结果;在原物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是什么样的,模型里的比例就是什么样的....最好的映像是完完全全按比例缩小的原物。
        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做模型啊?模型有模型的用处。你这个国家大剧院,要是去伦敦参加世界建筑展的话,你不能把它拆了,拿到伦敦去展览,对吧?你要是展览呢,你只能带着一个模型去。
        况且,想像一下,要是建筑专业的学生上课,你怎么用国家大剧院作为案例,来教学生呢?只能用模型。他们建筑学生用的模型,都已经升级了:不止是实物模型,更用电脑辅助的三维建筑模型。有了电脑辅助的三维建筑模型,老师就可以很轻易地把穹顶的颜色从银白改成土豪金。完了,让电脑去演示,这个土豪金在长安街边上那个地方,是好还是不好;老师可以很轻易地把穹顶下面的三座剧院的比例更改。让学生观察到,更改比例之后,在穹顶内的景观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各种比例变化都演示一遍之后,才知道,只有目前安德鲁设计的比例和布局,才是最和谐,最壮观的比例。你不能不叹服安德鲁的设计天才...这就是说,电脑里面的三维模型,可是任意地进行变换、加工。进行what...if分析,展示各种情况下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我们人类呢,能思考。可是,你不能对外部的客观世界,直接去思考。你说好,我想让大剧院穹顶下面的音乐厅变到正中央;把歌剧院扔到右边儿去,试试好不好看...完了,音乐厅就被挪到中间,歌剧院就被弄到右边去了...这怎么行啊?你一看,不好看,就说:再挪回来!真的疯了。
        诶,你还别说....申爸跟你说,有些单位的领导,他真的就这么干:拍拍脑袋,就开干;干完了,一看,不好。下一个指令:恢复回去!员工真的疯了!这样的领导,真的挺多的。这么干不行。
        任何人,想对外部的世界做些什么,都要先在自己头脑中的外部世界的“模型”里面,先“逻辑性”地做好各种分析比对。先想好,如果怎么做,会怎么样,会遇到什么问题;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要是能解决,也想不出别的什么问题了,再动手做;要是解决不了呢?那就得重新回去想,想别的辙。也就是说,思考是一个在我们头脑内的虚拟空间里进行的操作。这个操作,就像计算机三位模型一样,是逻辑性的:想怎么做怎么做,不会对客观的实物产生任何破坏和影响。这种模拟,这是我们人类中的任何一位,要想做成功稍微复杂的事情,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模拟的分析思考,叫什么呢?叫做“做计划”。在引导孩子伴随聆听这件事情上,这种模拟分析,叫什么呢?叫做“写伴随聆听育儿手记”,到新家里面去写手记。手记写得好的,有大大礼包奖励。
        一个人,他只要头脑里面“逻辑的”模拟分析做得好,又有执行能力的话,他就能做成功任何事情了。“逻辑的”模拟分析要做得好,它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人的头脑里面的那个“客观世界的模型”,质量要好!
        这个客观世界的模型,什么才算质量好啊?最好的模型,是严格按比例缩小的。你不能缺东西,对吧?缺部件不行,比例不对,也不行。国家大剧院,好,那个穹顶,一边是鸭蛋形的,到了另一边,变成立方体了,那不行。在这个扭曲的国家大剧院模型里面,做出来的“逻辑变换”,都是错的。
        嗯...这个模型...映像...很不错。
        我们说,孩子的教育,无非两点:一点是帮助孩子在头脑里面建立起模型...映像;一点是,教会孩子怎么在模型里做“逻辑变换”。
        先说到这儿哈...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6:59:26 使用道具

       嗯...接着说阿西莫夫吧。
       你看啊,你到国家大剧院去,站在北边西长安街旁边的入口那里,往里看。你可以看到什么呢?长长的走廊,走廊尽头的大理石墙面,地上的大理石,漂亮的大理石。最惹眼的,是头顶,头顶是玻璃,玻璃上面是水!流动的,荡漾的水,阳光正好,透过微波荡漾的水面,照射在地面上,墙面上,不住地波动...波动着的光影啊...
       你呢,再往前走,自己走进光影里面去,你马上感觉,身边的世界都在波动,是一个梦幻的世界。你或者想看看,这波动的水底世界,上面是什么样子的,你就可以从刚才的入口退出去,沿着长长的宽阔的台阶,走到长安街边上,再折返回来,走到刚才入口看荡漾的阳光那个地方,你会看到跟刚才完全不同的一个景象。一个巨大的需仰望的银色的蛋,升起在一片静静的水面上....安静,祥和。在这里,一点儿都不荡漾。
       我们说,什么是直接经验啊?直接经验就是你亲自去看国家大剧院,获得的经验。那什么是间接经验呢?间接经验就是你从没去过国家大剧院,光靠读刚才申爸写的那段,获得的对国家大剧院的感知。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什么不同?直接经验是全方位的感知,你可以调动你的听、看、闻、尝、触和体感,全部的感觉能力,全方位地感知。间接经验不同,要是你对国家大剧院的全部文字,都来自刚才申爸的那段描述的话,你只能靠阅读,来感知到国家大剧院是什么样的。这就是说,直接经验是全感官的;间接经验是单一或者有限几种感官的。
       申爸到国家大剧院去,申爸可以站在北入口处,描绘国家大剧院水下通道;也可以走到水下通道下面,描绘景色,述说体验;还可以走到地面,描绘整个国家大剧院的景观。其实呢,申爸是可以走到任何一个角落,从任何一个角度,去描述国家大剧院。你呢?你读申爸的描述,不可以想哪个角度去看,就哪个角度去看。你只能是申爸描述了哪个角度,你就哪个角度。这个呢,是说直接经验是任意角度的,间接经验是固定角度的。
       假如一个人呢,他对小提琴感兴趣,他验票走进音乐厅,坐下来。演员上台了,坐好了,他不为所动。因为小提琴首席的座位还空着,整个台上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演员和观众都在等待乐队首席上台。这时候,舞台侧门打开了,观众开始鼓掌,小提琴首席右手提琴,左手执弓,大踏步地走向首席座位。一边走一边打量乐团,向同事们致意,也回过头来,看观众,向观众致意。他向观众致意,观众的鼓掌就更热烈了。那个人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死死地盯着首席,一边赞叹他的风度,一边批评细节上可改进的地方...
       首席走到指挥台前,他的首席座位旁边站定,双手下垂,低头凝思。静场,没有声音了。首席缓慢地提起琴,在琴弦上拉出一个响亮的C音,给整个乐团定音。然后,他抬起头,示意管乐组。管乐组的乐师们开始吹奏各自的乐器,纷纷调整自己的乐器,给自己的乐器定音。管乐的声音静下来...首席又提起琴,示意弦乐组定调。整个乐团乐器的音都定好了,首席矜持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等指挥出场。
       那个对小提琴感兴趣的观众,不管指挥,他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小提琴首席,看他怎么留意指挥的动作,跟着对面大提琴首席的起立动作,差那么几百毫秒,也站起来;看他怎么估算指挥的步伐,觉得指挥快走到身边了,才转过脸微笑着面向指挥;看他怎么样小心地识别指挥的意图,决定什么时候伸出手去,是不是伸出手去,和指挥握手....
       那个人就这样一直盯着首席..看他在小提琴组中断的时候,怎么停止,如何休息;看他在小提琴组进入的时候,何时提起琴,用下颌压好,何时操开弓,准备拉奏;看他独奏的时候,什么样的神态,用多大的力度;看他领奏的时候,如何向身后的队友致意...
       就这么看啊,看啊....他根本不关心别的地方发生的事情。他一直看到,指挥开始谢幕了,首席如何和指挥交换眼神,从指挥那里取得指令:还有没有谢幕了;还有没有返场曲了。如果从指挥那里得到肯定的指示,他如何在指挥的身影消失在侧门后边的一刹那,自然地转过身,带领整个乐队退场。他起身退场,那个紧盯着首席的观众,也起身:演出结束了,该走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直接经验,是可以有主题的。这个选择主题呢....今天,这个人是小提琴主题....可以是任意的。有无限多种主题可以选,比如说,下一场,这个人对小提琴不感兴趣了,就可以像上一场一样,盯着指挥,就是说,换成指挥主题。
       一场音乐会,他可以有无限多的主题:小提琴、指挥、大提琴、黑管、大号...甚至灯光,都可以当主题,观众呢,也可以当主题:看观众们听交响音乐会时的各种表现....甚至,可以看年老的观众,什么表现;年轻的观众,什么表现;小孩子小朋友,什么表现....
       无穷无尽的。选不选主题,选哪个主题,全在于观众本身。这就是直接经验的主题开放性,间接经验就不行。即便是最好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电视现场直播,你也不可能一直盯着首席看。现在,给的镜头是导演面部特写,你怎么盯着你小提琴主题看?不能,不可能。
       我们说,直接经验具有主题任意、角度任意和全方位感知的特性,间接经验是不行的。这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之一。
       还有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还有很重要的区别。刚才,申爸说的国家大剧院、小提琴首席,都是一些文字,对吧?在看直播的妈妈们呢?看到的都是这些文字。文字怎么样啊?申爸的文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写,话要一句一句说。申爸没写好,没发布,妈妈们就只好等着。我们说,这是由文字这种媒介的一维性决定的,所有的文字,都是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条线的么。这条线,就是一维的。
       你想想现场。现场是多维的,一个观众,坐在池座里,他对导演感兴趣。导演还没出场之前,他那个观众看不到导演。这时候,他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首席身上,从导演这个维度,暂时跳到首席这个维度。等导演出场了,再跳回来。你这个在电脑前看申爸直播的妈妈不行。申爸没写,你的屏幕下边是片空白,你不能跳,只能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最多,是等得不耐烦了,往回翻,重读一遍申爸刚才说的内容,你跳不到别的维度上去。暂停了,只能干等。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7:05:05 使用道具

        嗯,接着说阿西莫夫吧。
       之前呢,申爸说了,一个人,通过阅读、聆听这些方式,在头脑中建构心理空间的方式。
       那个国家大剧院的入口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仅仅透过一篇文章...其实,一篇文章就意味着从一个角度、一个立场...出发,那每个人头脑里,通过解码还原出来的大剧院入口,那都是不一样的。
       可是,我们都知道,国家大剧院的入口,就一个。如果一切正常,每个人头脑里面解码还原出来的入口景象....上帝都把它们制作出真的,摆在一块儿...应该都是一样的。
       怎么才能够让每个人头脑中解码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呢?只能靠一个办法:其他的文章。
       申爸给出了一篇文章,读者可以在头脑中通过解码,勾勒出一个粗略的模型。然后呢?读者可以看别的文章,去修改、细化这个模型,让自己的头脑中的心理景象,一步步地逼近真正的水下入口。
       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是这么写的:
       “大剧院南部入口与北部入口“水下走廊”一起延伸至地下6m之处,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北侧主入口为80米长的水下长廊。南侧入口和其它通道也均设在水下。观众进入大剧院时会发现他们的头顶之上是一片浅浅的水面。在入口处设有售票厅,水下长廊的两边设有艺术展示、艺术品商店等服务场所。国家大剧院北入口与北京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相连,并有能容纳1000辆机动车和1500辆自行车的地下停车场。根据安德鲁的设计大剧院从长安街后退了70米,空出70米全部变成绿地。”
       这篇文章呢,和申爸的,写的角度完全不同。申爸的侧重自己的感受,写的时候,有一个“出发点”,就是申爸自己;他的呢,是一个全景式的客观介绍。他的文章,不管“感受”,他只是客观地介绍入口以及和入口有关的设计。
       然后呢,还有人这么写:
      “观看演出从北门进入后需要安检,水和相机等一律不得带入其中(机器很灵敏),旁边有衣帽间可以存储。水下长廊的尽头就是歌剧院艺术之门,抬头看看,80米的水下长廊就在头顶之上,透过白色钢架流水潺潺,很有趣!长廊通道的两侧是展览厅,里面呈列了世界各大剧院的介绍和彩照。”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就会自动地和第二篇文章去相互印证:在“水下走廊”的这头,是入口,应该有售票厅;售票厅买了票的观众,就去安检,不能带进大剧院的物品,可以存放在安检旁边的衣帽间;安检完了,就可以进入大剧院了...从这两篇文章所说的来推测,水下入口,是要买了票,安检完,才能进入的。水下入口两边是艺术展厅...
       第三篇文章,很有意思。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提到了“白色钢架”。这白色钢架,就应该是支撑第一篇申爸文章中的玻璃的。玻璃上面是水...
       这些内容呢,是阅读这三篇内容的人,通透理性的、逻辑的分析,得到的。三篇文章中,都没有写这些内容,可是,这个“白色钢架”是真么样的呢?你可以立刻想起,海边别墅,别墅前面的白色的木栅栏...在蔚蓝色衬托之下,雪白的那种颜色。白漆。
       可是呢,当你读到第四篇文章,你就会修改白漆的那种解读:
       “国家大剧院是现代风格的,大量采用了钛金属板、超白玻璃、不锈钢等现代建筑材料。在水下入口,放眼望去,头顶上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不锈钢的支架,光彩照人,极富现代感。”
       读了这第四篇文章,你忽然明白了:哦...原来第三篇文章的作者,犯了一个人们常犯的错误。他把不锈钢说成是白色的了。
       你说,镜子是什么颜色的?镜子是无色的...镜子看上去是什么颜色,取决于镜子里面照到的东西是什么颜色。照到白的就是白色的;照到红的就是红色的...不锈钢和镜子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水下入口,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找来第五篇文章,在自己的头脑中,接着描画:
       “多少次,我曾经描绘过这条水下廊道?多少次我曾经提起过那会因为水的波动而变化的建筑影像?北京多风,风会拂起池中水面。随着观众慢慢走入水下廊道,眼前消失的建筑实景会在长廊中再次显现,透过波动的水,又一次消失,而仿佛瞬息间,我们就身在建筑物之中了....
       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水还不存在,水池工程尚未结束。它依然是一个梦想,一种渴望,一种燃烧了六年多的渴望,一个我从未质疑过,并会更长久存在的梦想。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在水面之下,又位于两个通道之上的玻璃穹顶?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某种昙花一现的想法,更不是为了显示某种威力,亦非为了表达某种新颖。这些长廊是一个关键而基本的所在:正是它们构成了城市,人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戏剧、与音乐、与舞蹈、与歌剧,与他们幻想的梦里的世界的沟通。沟通,过渡。说到底,在作为建筑师的一生之中,我几乎穷尽心智地就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构建一些交点,连接我们居住的地方与我们过往的地方,那些通道是为了让我们从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的必经之路。一个机场,就是我们从地面到空中的交点;一扇门或是一个通道,或是另一种形式,皆仅为一个交换点,对那些要穿越的人而言,是从“这边”到“那边”的平衡点。
    ........
       对于接近这些通道的人而言,传国花园一个平缓的坡道之后,空间会给人两个承诺:一个源自玻璃穹顶:一幢消失又重现的建筑,一个内部神秘世界的承诺:另一个在通道尽头,那剧院入口处金光闪烁的承诺。玻璃、水和风构成一种梦幻的纽带,连接着两边相互协调与补充的现实。.............
       要托起承载着30厘米高度水面的大块玻璃,既保证其密封性又“透明”可不简单。无论是构造,还是水池与玻璃棚接口的设计都非同一般。必须以些许貌似轻巧,实则无比严谨的态度来找到一大堆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要打消人们的这一顾虑:若在剧院入口处的穹顶发现一个钢制的构件会显得太过工业化,但同时又不可以过分疏离建筑要求的标准。第一个决定是我想了很久的一种构造原则:交叉射线体系,在那个吃撑起玻璃的矩形框架之外不再有其他水平元素。那垂直的杆与这个支架的交结点分开,在不同的高度往下排。杆的定点通过交叉的细杆与整个框架相连。这样就可避免水平元素在那个架构的上下两端的堆积,以防构成一块过于严实的屏障,妨碍人们透过水面看到外部建筑。接着我又构画了一种带着三角结构的架构方式,力求内部尽可能生动。最终我所选择的说有垂直元素都采用了不锈钢,相信这一创意从未被人运用在如此巨大的建筑中。”
       嗯,这篇确实,是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写的。
       透过这第五篇文章,我们印证、确定了以前心理空间里面已经建构好的细节:不锈钢、上面承载的玻璃,玻璃上承载着水,30厘米深的水;很现代,但不是过分工业化的感觉.....
       同时,读了设计师的文章,另外一个很强烈的谢姐,显现了出来:水下通道,一个连接世俗与梦境,理想与现实的连接点;一个建筑,看到了....又消失了;消失了,又看到了....什么建筑呢?一个现实的建筑,清晰无比地看到了....然后,它消失了;接着,在梦境中,以浪漫的方式又看到了,接着,又消失了....当你走过这个过程,你就身处于这个建筑内部了。
       我们通过五篇文章,在头脑里,虚拟地勾勒出了国家大剧院水下入口的心理形象...如果上帝重临,把大家头脑里的想象变成现实,摆在一起。这个时候,摆在一起的景色,应该很像了。可还是有细微的不一致...还有细微的很不一致的地方....
       国家大剧院呢,它就是那么一个建筑,就在那里。看申爸这文字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到现场,去观看,把头脑里面的心理想象,彻底一致化。
       这个,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因为国家大剧院就在当代,就在那里。“到现场”是完全可以的。可是,当我们转移眼光,去看另外的、历史的、无论如何我们也到不了现场的“心理想象”,那又该如何呢?
       你进一步考虑到,这个“心理想象”甚至包含着我们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到的、我们触摸不着的、我们不能身临其境的元素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靠高质量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主题,不同立场...不厌其烦地反复地梳理,反复地建构...最后,才有可能得出我们“大致一样”的心理空间。
       那么,这样的心理图景,有哪些呢?最主要的?
       一个人,对自然界的心理图景;对人类社会的心理图景;对自身的心理图景....都是。
       如果,上帝当初创造人的时候,有他自己的明确的意图的话...就像安德鲁当初在设计水下入口的时候那样明确的意图....那上帝的意图是什么呢?
       按照上帝的意图,他是想让一个孩子,在0-13岁这十三年里,做什么呢?上帝的意图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在心理空间里建构起对整个世界的完整的图景。有了这个完整的细致的图景,创造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信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高EQ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事情。只要有了这个完整的心理空间,就行。
       可是,这个图景,该怎么建构起来呢?或者说,最好是按照一个什么顺序来建构呢?按照自然界、人类社会、自我这个顺序建构,最为有利。
       为什么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三个范畴,要想建立起图景,都涉及到巨大量的“无法亲身体验的”场景。
       客观上,我们就无法去体验。要建构起完整的图景,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经验,从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体验,去建构。
       有妈妈会说,这就奇怪了:难道“自我”不是很容易体验的吗?自我么,就是自己。你不用去看别人,自己体味,感受,不就行了吗?申爸跟你说:自我是最难建构的。
       原因呢?申爸给你举例子。就举昨天的例子好了。昨天呢,申爸在讲培养孩子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正”。有妈妈坚持在说,生活中那些“斜”的事情。然后,就在义工群里面起小小的冲突。其实呢,那位妈妈说的不良现象,有没有呢?有。当然有。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谁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那个妈妈在说,会让所有兴致勃勃参与这个话题的别的妈妈,感觉很不舒服;那位妈妈自己呢?说完了,可能会感觉“舒服一点”。我们去看,我们身边,社会上,有很多“很自我”的人。他们呢,行事,就具体事情而言,你也不能说他错;可是,和他打交道,就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你这个不舒服,时间长了,就疏远了。这怎么造成的呢?这是他们头脑中关于自我的心理空间,严重与现实不符造成的。就是说,头脑里有一个不正确的心理空间。这个关于自我的心理空间的建构啊,不止是要有内省的资料,还有一部分资料也是重要的,就是在社会互动中,别人对你的行为得到解读和感受。
       具体说昨天的案例。这个事情,就跟鲁迅说的那个故事是同一种原因。鲁迅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个孩子,满月,请酒。满月请酒是一个高兴的日子,客人们都恭维孩子:长命百岁啊,福相,官运亨通啊....诸如此类的吉祥话儿,忽然有一个人,走过来说:“这个人,终究是要死掉的!”于是,默然。你从客观的角度去看,最后那个人,是所有人里面,唯一说了“最真”的话的人。什么“长命百岁啊,福相,官运亨通”,都是些没用的屁话。可是呢,这个孩子满月啊...你自己都是妈妈,你娃儿满月的时候,有人来说“你这孩子终究是要死掉的”,你什么感觉?
       当一个人,自己体察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又能考虑到,自己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自己的行为对整体的影响,能结合别人对自己的感受,更加考虑进了客观上的正确与错误...这些本身就极复杂的因素,整合在一起,才能够得出完整正确的“自我图景”的时候,这个图景的建立,就是最困难的事情了。
       建构自我图景的困难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对象的游移”。就是说,当我们要用间接经验,建构我们的心理空间的时候,那些间接经验所描述的对象,它不一样!
       什么东西,“对象的游移性”是最强的呢?首先,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其次呢,就是由人组成的这个社会;最后,才是客观的自然界,自然界是不变的!“对象的游移性”是0。就因为是0,所以,对于自然界的直接描述,可以用“正确”和“不正确”来区分。
       可是,在自我层面,在心理层面,这种区分就很不容易,甚至用用“正确”和“不正确”来区分,是很可笑的事情。假如,昨天的那位妈妈,知道申爸今天要写这个话题,有意要牺牲自己,给妈妈们一个生动的有益的反面例证呢?你说,这正确,还是不正确?
       对社会呢,也是一样。自由派和民主派争得不可开交;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水火不容;民粹主义立场的人和博爱主义的信徒们彼此鄙视,争着把对手看成虚空里的虚无...
       对同样的历史事件,持不同立场的人,见解自然不同;甚至,得出的结论和价值判断,也截然相反。当这些见解资料,一股脑拿给建构自己心理空间的孩子,孩子将无所适从:晕了。巨大的对象游移性,导致孩子根本无法着手去有效建构。
       自然图景,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只要是自然界,你不管是教皇口里的、天皇口里、街边卖菜小贩口里的、爱因斯坦口里的、牛顿口里的.....不管是谁口里的,对象的游移性都是0。他们口里的自然界,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提高,教会可以收回审判....那种当时认为是“最终审判”的审判....牛顿要是活到1919年,看到非洲和俄国的日全食测量结果,第一个收回自己的话的,就是他自己...
       所有的间接经验,都指向同一个巍然屹立不的对象。对于这个对象建立心理空间,是最方便的。
       嗯...现在,我们了解了上帝的意图,我们了解了心理空间,世界图景,我们了解了间接经验,了解了主题、角度、立场;我们了解了对象的游移性...
       我们来看,为什么阿西莫夫。先来看这本书:



        科学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界。这本书的第一译者,孙小礼,就是现在中国科学院院长。
        1990年五月底到六月初那段时间,申爸坐在北大老图书馆前的草坪上,惬意地打开这本书,在看。
        春天的气息十分浓郁,晚春了,阳光明媚,刺眼。人坐在阳光下,非常舒服。可是,书在阳光下,就太刺眼了,没法看。于是,申爸就坐在图书馆门前左边那棵大柳树下面。人坐在阳光里,把书正好放在柳荫下。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随手把地上的小草薅起来,堆成一小堆,树影随着日头移动,申爸也随着树影移动。旁边堆成的小草堆,排成了一条线...
       这是一本讲自然界的大图景的书。对申爸影响,非常之大....
        现在回忆起来,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帮助申爸明确建构起了关于自然界的完整的心理空间。在此之后,申爸依照这个心理空间在建构过程中的体验,利用建构这个心理空间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建构了关于社会,关于自我,关于人生....关于一切的心理空间。以后,申爸的思考、探索、自信...一切,都来自这个完整统一的大空间。
        申爸呢,是在20岁五个月大的时候,得到这本书的。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可是,申爸一见如故。为什么怀着这么大的兴趣去读呢?因为这本书回答了申爸几年以来,甚至十几年来的很多困惑,很多自己想啊想啊也想不清楚,弄不明白的问题,这本书一下子就解释得清清楚楚,这是一种发现得乐趣。还有呢,申爸有很多想法,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同样的,一模一样的....这些想法呢,申爸还没有在别的地方看到过,申爸以为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想法,所以感觉挺孤独的,可是,这书里写出来了,申爸很快乐,这是一种共鸣的快乐。还有呢,就是申爸一直隐隐约约觉得,但是抓不到,表述不出来的一些想法,这书里清晰地抓到了,明确地写出来了,这是一种原始的快乐,和渔猎那种快乐,同属一种的快乐...
        这本书对申爸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即便到了今天,申爸要是去北大,脚还是不自觉地把申爸带到图书馆草坪,申爸不自觉地抬眼看一下:那棵柳树还在吗?啊....它还在。还是当年的葱郁,还是那暗的柳荫....看它的人老了。
        那些日子,每次申爸看到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在想:这么好的一本书,为什么我才看到?为什么没早看到。要是早能看到,就好了。
        事实上呢?申爸是在14岁的时候,开始考虑书中所写的那些内容的。要是在14岁,刚开始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看到这本书,那20岁的申爸,和当年的申爸,就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了。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当申爸重新拿到那本书,当年的那个版本,一看,才知道:当年,这本书一共才印了一万册。这么小的发行量,是不足以去到一个小县城,给一个上初中的孩子看到的。
        当申爸重新拿到这本书,才意识到:这本书是繁体字的。当时,繁体字这个细节,根本没有进入申爸的意识.....一致很久以后的很多年,申爸都当成它是简体字的。
        申爸呢,有一个期望:让这样的书,能够去到小县城,能够去到每一个需要它的,和当年申爸一样头脑中思考着的少年身边....这是另外的话题啦,回头再说。
       嗯,这本书。随着年龄的增长,申爸发现:这不是一本唯一的书。并且,也不是一本“最好的”书!说它不是“最好的”,不是指它的内容。是指它的风格和对读者的要求而言。这本书,完全是写给专业人员看的,作者假定读者是“完全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知识”的人。所以呢,在行文的时候,作者完全不考虑读者的知识水平:读者是最高知识水平的人!作者假定道。很多困难的自然科学知识概念,作者抓过来就用,完全地没有背景的铺垫,知识的点拨,作者就是专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管...可能也管不起...读者的状态。况且,这本书的历史氛围,也与1990年,相去甚远。这就是这本书。
        简言之,后来申爸发现了什么呢?就是大礼包中的那四本一套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阿西莫夫的书。从论述对象、主题上看,《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界》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地方在于,阿西莫夫是为了“不具备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读者”写的书;霍利切尔是为专家写的书。阿西莫夫通俗....也许,这套书是人类所能做到的最通俗的了...但霍利契尔深刻。
        嗯....孩子为什么会到14岁,喜欢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呢?我们再回头,看孩子。很多妈妈呢,已经开始给自己的孩子读这套书了,读得很艰难。可是,妈妈读得很艰难,不等于你的孩子到了14岁,也会读得很艰难。
        差异在哪里呢?差异在于,你的孩子有妈妈在他6岁的时候,给他读了这本书;而孩子的妈妈的妈妈在孩子的妈妈6岁的时候,没有给孩子的妈妈读这本书。这就是差异。但不是唯一的差异。还有,就是孩子在8岁,自己自主阅读的时候,自己看完了一整套百来本的《可怕的科学》。孩子的妈妈在8岁的时候,没有。还有,就是孩子在8岁,自己自主阅读之后,自己看完了一整套的《少年科学画报》,孩子的妈妈没有看那么多。
        剩下的呢,就全都一样了:孩子和妈妈都上学,小学初中,学习数学物理化学...
        这些一样和不一样,造成了孩子在14岁的时候,会和当年申爸20岁的时候,一样的热情看《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而妈妈到了30岁,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孩子觉得费劲。为什么?总而言之,造成差异的关键,就是孩子在智力建构的关键期,得到了足够丰富的养料。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7:06: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16 17:17 编辑

       嗯,接着说一会儿阿西莫夫。

       我们说,孩子在14岁之前,主要任务就是在头脑中建立起整个世界的映像。有了这个映像,心理空间,才有以后的一切。因为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变性,决定了先拿客观物质世界开刀,建立有关客观物质世界的映像,最方便。那么,“方便”体现在哪里呢?

      “方便”的最大体现,就在于资料的丰富性。春日的花开,夏日的燕来,冬日的夕阳。这些呢,你要想去观察,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它们是客观的,就在那里,想去看,就去看好了。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处于这个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面,每年都有春天,想去观察,想去体验,随时都可以。直接经验是可以非常容易获得的。

       社会的、心理的不行。你想体验暴怒时候的感受,你不能随时。不管是谁,都不能随时暴怒。

       对于客观现象的描述,对于客观规律的阐释,对于客观世界的叙写,有很多很多书籍。事实上,这个类型的书籍是最多的...可能仅次于文学类书籍...很方便,到处都可以得到。

       这些书籍呢,有一个类名,叫做“科学类书籍”。更重要的是,科学类书籍是一致的:你不管是美国科学家写的书、苏联科学家写的书、中国科学家写的书、教皇写的书、法师写的书,只要主题是科学,那他们笔下的世界,就是同一个。不存在一点点“对象的游移性”。

       社会现象就不同。即便同是中文书,在大陆出的书里的小刀会,和台湾出的书里的小刀会,就不一样。大陆是以赞赏的态度写小刀会的反抗异族侵略反对封建势力,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小刀会的失败,是有于没有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而失败的;台湾是以贬低的态度说小刀会的,叙说他们的残暴对于社会秩序的践踏,然后,笔锋一转,指出他们确实抵抗了异族入侵,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

       你要是同时把大陆出的写小刀会的中文书和台湾出的写小刀会的中文书,同时拿给孩子,孩子就彻底凌乱了:妈妈,小刀会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即便是在大陆,出版鞭挞小刀会的野蛮残暴,对于社会秩序无视践踏的书,也指日可待了。

       要是这样的书在大陆也出现了,那三本书放在一起,孩子就更加地迷糊凌乱。

       自然科学的书籍,没有这个问题。到处都是统一的,和谐的,一致的。这统一和谐一致,便于孩子建构头脑中的图景。

       自然科学的书很多呀,汗牛充栋,那为什么阿西莫夫?

       这个佛教很厉害。在《华严经》中,有一个巧妙的暗喻,表达了一个叫“圆融”的观念。它是说“帝释天之网”。帝释天是一个护法神,他要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用来装饰帝释天的宫殿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它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映现出无穷无尽的法界,呈现出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

       这是一个巧妙的暗喻,可以用来喻很多很多的意象。这里呢,申爸只关注一点: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一沙一世界。帝释天的每一颗宝珠,除了是它自己以外,它里面还有所有其他宝珠的影像。

       孩子想要通过间接经验,建构起整个自然界的图景的话,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资料...一个资料,就好像申爸引来的国家大剧院的入口的文,它只能提供一个方面的角度,一个主题...

       这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一颗宝珠,里面尽管含有一切,但是,你可以想象,你要得这宝珠一个得话,你彻底地得到了这宝珠本身...还有呢?就是这宝珠四周围的那些宝珠。因为离得近,影像清晰,看得清。可是,离得远得宝珠,你就看不清了。尤其是,藏在它旁边的那颗宝珠后边的珠子,你就根本看不到。

       你怎么样才能把整个珠帘尽收于胸呢?你把所有的宝珠都收进来,就行了。

       阿西莫夫的一本书,就是一颗宝珠。它里面除了它自己以外,也包含着所有其他的宝珠的影像;你要是想得到整个自然界的总体影像,你就把所有这些书,都包含进来,就行了。这就好像帝释天的珠网,你想得到整个珠网的全貌,你就把每一颗珠子都包含进来。

       那么,具体来讲,阿西莫夫的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什么叫做“里面含有其他一起宝珠的影像?”

       阿西莫夫这个人呢,早先是以科幻小说作者而著称的。他很早就写科幻小说。不过,他的科幻小说一直都是在杂志和报纸上连载的。一直到了1950年,他30岁的时候,他的第一本书才出版,叫做PebbleInTheSky。好像有翻译成《天空中的小石子》的,是不是这样,申爸不知道。申爸没看过这小说,也许豆神知道。(备注:豆神说叫《苍穹微石》。)
       完了呢,他就一直写科幻小说。一直写一直写,写到1968年。到了那一年,阿西莫夫觉得写科幻没劲了,就决定封笔,不再科幻。他转去写“科普”作品了。

       就这样,科普作品一直写到92年他逝世,一写写了24年。阿西莫夫呢,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得多。他一辈子,一共出版了400多本书。
    你想啊,这个人活了72岁。就打娘胎里开始写,他一年也要写6本书....平均两个月就写出来一本!阿西莫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得快。

       大家看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第一版,是1965年写的。那么厚厚的四本书,他只用了8个月,就写完了。“是一本厚书,有50万个词”,阿西莫夫自己评价他这本书的时候说。其实呢,说阿西莫夫写得快,平均两个月一本书,那是从他出生算起的。他第一本书是在30岁的时候出版的。要是从30岁算起,他的420多本书,是在42年你里面出版的。要是这样算的话,他一年出版10本书!这个怎么说呢?就是平均36天写完一本!
    妈妈们试试,看看自个儿36天能不能彻底地读懂一本...完了呢,你就有感受了:这个家伙,根本不是人。

       阿西莫夫最神的地方在于,他出版了420多本书,本本好!很多是一时洛阳纸贵的畅销书;一时不畅销的,也是常销书。
       在科幻小说创作方面,阿西莫夫和克拉克、韦尔斯并列,是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
       1968年以后,阿西莫夫不玩儿科幻了,专心科普。这一下,他不是之一了:他是有史以来最牛的科普作家。绝对不是之一,就是“最牛”。在写科普作品方面,阿西莫夫绝对是公认的“第一”。
       那么,他写了些什么科普作品呢?麻麻们拿到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原版的名字叫做:Asimov'sGuidetoScience,是1972年出版的。这是阿西莫夫guidetoscience的第二版,第三版是1984年出版的,叫做Asimov'sNewGuidetoScience,中文版有两种,一个是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的,叫做《最新科学指南》,另一个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的,叫做《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江苏人民版的有两印,第一印是那个黑色封面的,第二印是那个白色封面,收入《剑桥文丛》里面去的那个。江苏人民版的两印,除了封面不同以外,其他完全相同;科学普及版和江苏人民版,基本上一样,只是个别篇,译者做了些修订。
       这个书的英文第一版是1965年出版的,名字叫TheNewIntelligentMan'sGuidetoScience,英文版的三版,都是同一间出版社BasicBooks出版的。中文版有四种,科学出版社那个老板,对应这原书的第二版;第三版有几本相同的三个版本。原书第一版没有中文版。

       阿西莫夫的科学指南,我们可以把它归到“科学总论”这个大的分类下面去。“科学总论”大概相当于什么呢?帝释天的那个珠帘,你从远处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呢?要是有一本书,说这个事情,这本书,就可以叫“帝释天珠帘指南”,从总体上,和科学有关的一切,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呢?阿西莫夫科学指南,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书。
       在申爸的大礼包里边,这些书,是“科学总论”类的书:







    一共有8本。它们呢,是长成这个样子的:

    0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分册 宇宙、地球和大气。封面:




    版权:

    04、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二分册 从元素到基本粒子。封面:

    封底:

    版权:

    05、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三分册 生命的起源。封面:

    封底:

    版权:

    06、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四分册 人体和思维。封面:

    封底:


    版权:

       嗯,这四本书呢,是中国最早出的阿西莫夫的书了。分别排列在第二位,第4至6位。出版于1976年、1977年和1978年。

       你想想,那个时候,毛泽东刚刚逝世三个月,政治气候是个什么样子....科学出版社要以多大的勇气,推出这书的中译本啊。当年,出版社的人是冒着随时随地,都会被批为“洋奴哲学”,丢官罢职甚至进监狱的危险,出版的这套书。这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可以说明:这套书的价值,非凡。
       今天呢,回想起来,有麻麻可能淡淡地说:“那个时候....不都那样儿吗?有什么稀奇的。”可是,你要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这个事情,就不简单了。那个什么,就想妈妈们自己吧。你工作上,做一件事情,对吧?要是你觉得这件事情会受到老板的批评,你会做吗?掂量掂量,也就放下了。工作么...又不是教育孩子...比如书买旧书,老公不同意,但还是要偷偷买的..工作的事情,想想算了。
       那个时候,他们科学出版社的领导编辑,出这本书,也是“工作的事情”的。况且,哪里是“受批评”那么简单点儿事儿啊:这个搞不好,自己要进监狱的!这是政治问题,要连累妻儿老小的...这套书,到底有什么魔力,让那些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非要出版呢?

       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说这套书是讲什么的。刚才说了,这套书是讲“帝释天的那个珠帘,你从远处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可这是隐喻。我们不能一直用隐喻,来说这书的价值。我们呢,需要直面这本书,说它到底好在哪里。
       现在呢,有一个背景知识,很重要。之所以科学出版社有胆,敢在1976年的时候敢出版这本书....而别的出版社,就连人民出版社都不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那个时候,甚至在70年代早期,全国的出版社,只有科学出版社可以出版任何一位科学家的著作,而不管这位科学家在政治上是否被定性为“反动”,这体现了科学的一个性质:中性的东西么。科学就是科学。
       可是,在当时,科学出版社即便出版任何一本“最反动的”科学家写的《遗传学原理》,也没有出版这本根本没有官方定性的阿西莫夫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这么紧张,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那本《遗传学原理》就是就事论事,写“纯科学”的著作;而这套《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显然不是。说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我们的头脑里面,首先就感觉:他写的书,是讲“科学知识”的。事实上,对于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而言,这是一个误解。阿西莫夫的所有“科普作品”,讲的都不是“科学知识”...那本《遗传学原理》讲的才是科学知识。

       那他的书,都是讲什么的呢?准确地说,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讲的是“建构一个人头脑中的自然图景”的!他的每一本书,都是干这个的。
       不知道麻麻们留意过没有:在申爸这里,从来不讲文科、理科。麻麻们留意过吗?原因很简单,在申爸的头脑中的整个世界的图景里面,是不分文、理的!世界就是世界,只有一个。申爸自己的世界图景里面,不分文科、理科。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文科的世界”,一个“理科的世界” ,世界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身处于其中的世界。

       很显然,在阿西莫夫的头脑里,在这一点上,他和申爸是一样的。他可不止写“科普作品”,他还有大量的历史作品。这类作品翻译成中文的比较少,典型的是他的这本书:诠释人类万年。在这本书里,阿西莫夫从宏观的角度,在大视野下,讲述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这个时候,科学技术仅仅是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其他的方面,还有艺术、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等等等。在这本书里,阿西莫夫是把所有的这些范畴,都整合到“文明发展史”这个大视野下面去叙说的。这是一本很薄的“大书”。
       不止《诠释人类万年》,阿西莫夫还写了阿西莫夫莎士比亚指南、阿西莫夫唐璜指南、阿西莫夫圣经指南....可惜,这些书,都还没有中文版。阿西莫夫写这些书,会引起很多很多人的奇怪:你说一个科幻作家,写写科普,就罢了。毕竟科幻和科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科”字辈儿的么;阿西莫夫写圣经,写莎士比亚,这就没道理了呀!这是典型的宗教社会、文学领域里面的话题啊。
       其实呢,你要是理解了,阿西莫夫头脑里面已经具有了宏大的“整个世界的图景”,你就不难理解,他写这些个主题,也是很正常的。要说呢,就是因为读者不认...阿西莫夫写的宗教、文学主题的书,卖得不好....要是读者认,阿西莫夫可以写阿西莫夫政治指南....能写任何有关这个世界的书,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先说到这儿吧


  • yzhang4

    楼主 2014-12-16 17:20: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26 23:31 编辑

       接着说阿西莫夫。话说,当年的科学出版社。为什么《遗传学原理》没事儿,而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让他们那么害怕,提心吊胆的呢?那是因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表面上是讲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其实,不是。面子上是,里子里不是。而《遗传学原理》,不管面子还是里子,都是。里里外外,就是讲遗传学的。
       精确地说,《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阿西莫夫对自己头脑中的“大图景”的一个精确的描画。从一开始,阿西莫夫的目的就不是“讲科学知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写的是“20世纪的科学概观”。大家注意哦...这个科学概观,偏正词组,重点是“概观”,不是“科学”。
       我们说过,任何人,其思维,只能在自己的心理空间中进行,对心理空间进行操作;谁都不能对客观事物直接进行思维;如果阿西莫夫说,他要写“科学概观”,那就一定意味着,他写的是他的心理空间中的整个世界的“概观”,只是这个“概观”是从一个角度,“科学的角度”来阐述的罢了。
       任何人的心理世界,都只有一个。不是说,他写“科学概观”的时候,就有一个科学世界;他写“宗教概观”的时候,就有一个宗教世界。没有的,只有一个统一的世界。
       他写“科学概观”,只不过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写罢了;他写“宗教概观”,只不过是从宗教的角度来写罢了。
       那你说这件事情:阿西莫夫的笔触,越细腻,越真实,越能把他内心中的世界描摹出来,科学出版社那些人,就越害怕,对吧?
       原因很简单:阿西莫夫的政治态度,显然和当时中国主流政治态度,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对于当时中国主流政治态度来讲,那是致命的。
       一旦被人发现,那科学出版社的那些人,就彻底完了。当时,科学出版社的那些人,即便想不这么清楚,可是,其后果,那些聪明人肯定是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他们能不害怕吗?
       好在,当这套书的最后一本,在1978年出版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幕了。中国开始大转型。这可能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转型之一。他们正好赶上了。要是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话,当时的政治氛围再持续三五年,他们,连同这套书,恐怕都不存在了。这是题外话。
       那么,更加具体的讲,这套《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到底有什么特色呢?
       申爸没有认真思考过,在我们的这个社会里,为什么很多人把“人文”和“科学”,撕裂得那么严重,甚至对立起来:有我没你,有你没我。
       你要说,阿西莫夫这套《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通篇讲的东西,是在人文视角下的科学发展。或者,你可以等价地说:这篇东西是在从科学的角度,讲人文!这话说得很别扭哇。你就说,这书是在讲“人文”,不就完了吗?
       这书确实在讲“人文”....但是,简单的一句“这书是在讲‘人文’”,还不确切。为什么呢?
       这书呢,是一本阿西莫夫从科学角度,对自己头脑中的世界的精确描摹。“任何一种人的头脑中的世界的描摹”那都是人文的。这是本质。
       但是,阿西莫夫把“精确描摹”写好了,拿出来卖。出版社说:这是阿西莫夫的世界!谁买啊!阿西莫夫是谁?凭什么他写他自己的世界的书,我就得掏钱买?
       出版社得适应读者的观念。读者希望知道“科学的概观”。在读者那里,“科学的概观”是客观的。读者才不稀罕,哪一个人,他自个的私人的“科学的概观”呢!于是,这个主观的东西,就又被穿上了客观的外衣。
       ....这个,不能再往前谈了。这已经够绕的了。再谈,就没法儿看了。
       爸爸妈妈到孔网上去,去看一个细节:
       这套《科学指南》的第三版,在国内,曾经出了两版。一版是科学普及出版社92年出的;另一版是江苏人民出版社99年出的。江苏人民版有两印,第二印归入“剑桥文丛”,封面也换了。
       科学普及出版社把这个书取名为《最新科学指南》;江苏版直译为《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这个书,印量很小。科普版只印了区区3400套;江苏版稍大,因为没标印数,申爸也不知道他们印了多少套,估计不会多。
       这个书,在孔网上一出现,起价格就高于原书定价!大家去查历史,看。很快,这套书的孔网定价,就远远高于其本身定价了。
       再往远了,申爸不知道。申爸两年前,第一次到孔网的时候,这套书是首先查询的几本书之一。当时,最便宜的价格,就已经是180元一套了。
       孔网上的价格,代表什么意思呢?它代表:相对于印数而言,有多少人想要这本书。比如说...申爸随便说哈...出版社印了10本10块钱的书,社会上只有1个人想要,10:1,那这本书就只能卖1块钱。
       孔网一搜,好几页这本书摆在那里卖。要是出版社印了10本,有100个人想要呢?那书就会卖去100块一本,因为10个人在争抢一本书。
       他那个书,原价是21.20元,孔网卖到180元一本。这就意味着,有9个人想要这一本书。
       为什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卖得那么便宜,才两块钱一本呢?那是因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它印量大。《最新科学指南》才印了3400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一下子就印了397300册。这差着两个数量级呢。
       两版孔网价格差异,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喜欢《科学指南》的人,是小众。小众的人数足够多,让印数3400的《最新科学指南》被抢,抢不过来;小众的人数又足够少,让印数40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供过于求,弄到没人要的程度了。
       现在,我们要问:原来那些小众,都是些什么人?是什么驱使他们用360块去抢那套《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申爸说的是“原来”哈,是大礼包没有公布之前的事。
       我们看,申爸在李网的高楼。这个高楼呢,喜欢的,是真喜欢;不喜欢的,是真不喜欢。
       原因之一呢,就是唠叨。申爸是真能唠叨。磨磨唧唧地一句话说了又说,反反复复地说。这呢,是口头表达的特色。口头么,唠唠叨叨地说。大家都这样。你不管怎么讲,论坛呢,还是文字,用文字唠叨到这种程度,申爸的楼还是第一次。为什么申爸采用这种唠叨的风格呢?原因有两个。一个呢,是对象。申爸说的事情,是大孩子的事情;妈妈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到那个年龄,“前瞻”么。如何才能让小孩子的母亲,对大孩子的情形,有一个感知呢?重复么。用日常熟悉的方式,唠唠叨叨地反复说,口语方式。大家留意,这个特点,对于为什么选阿西莫夫给孩子,非常重要。阿西莫夫的书,都是用“口语风格”写的。而对于孩子而言,阿西莫夫的主题,也都是“前瞻”。
       另一个原因呢,就是建构。一旦有妈妈适应了申爸的风格,那她就会很喜欢那座楼。点灯熬油地追着看,反复看。为什么反复看呢?那是一个重复印证的过程。第一遍看,和再看一遍,获得的东西,不一样了。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印证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阿西莫夫的那百十本书,对于孩子的将来,也是一样:孩子会反复地看,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也将是一个反复印证的过程。
       说穿了,申爸的高楼帮助妈妈们在头脑中建构起了孩子成长过程的图景。然后呢,妈妈们依据自己建构起来的图景,回头再去爬楼,思考印证发现。
       现在呢,说那些小众。那些小众呢,在遇到阿西莫夫之前,头脑里已经建立起了科学世界的图景。当然是通过别的渠道建立的。
       比如申爸,《科学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界》在建立的过程中,就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他们建立了图景,然后呢,遇到了阿西莫夫的指南。这时候,阿西莫夫的指南就相当于申爸的高楼。他们读,读一遍,有新的感受,读到新的东西;再读一遍,有新的感受,得到新的东西....他们就拼命地追逐《科学指南》。于申爸呢?当年要花两三百块,到复印社去打印。那时候,不知道有孔网可以淘旧书么,只能这个法子。
       《科学指南》的第二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在孔网上卖得那么便宜,这又说明,在整个社会,已经建立起图景,能够在《科学指南》中找到共鸣的,人数是很少的。不多。
       当大礼包发下去之后,一个上午的时间里,事情发生了急骤的变化:小众人数骤增,导致《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瞬间就被淘空了。
       孩子们呢,得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目的和以前追逐这套书的人,有点儿不一样:以前的人,是印证自己的图景;孩子们是利用这套书,去建构他们头脑中的图景。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需要建构关于整个世界的图景的。每年都有1800万孩子....这个,和以前只有几万已经建构好了图景而去追逐《指南》的人的情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通俗点儿,怎么说这套《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呢?那个冬猫总结得比较到位:“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典范……没人味的科学让人厌……人都需要处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中……在科学史中学科学……”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有人味”的科学书。
       嗯...这是这个《科学指南》。这一轮,暂时说到这儿...等说了别的书以后,再回来说第二轮。
       这套书,《自然科学趣谈》。
       上册封面:
      

    上册封底:


    上册版权:

      

    上册,1982年5月 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盖朗特,阿西莫夫 定价 0.90元 印数 25,500册。
    下册封面:

    下册封底:


    下册版权:


    下册,1984年1月 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盖朗特,阿西莫夫 定价 0.87元 印数 17,600册。
       昨天,有爸爸问,这个《自然科学趣谈》,要不要入?当然要入了。只要价格合适,阿西莫夫的所有科普类的书,每一本,都要入。
       科学幻想作品,不一定哈。妈妈们不要去抢。申爸的意见呢,你遇到老版的阿西莫夫的中文科幻书,可以考虑买入。孩子早晚会喜欢看这些书的,愉乐阅读。孩子得娱乐,这没什么可说的。与其用《查理九世》来娱乐,不如用阿西莫夫来娱乐。顺便,那些设计精美大气的老版科幻书,还可以熏陶孩子的艺术品位,让孩子对有艺术品位的书籍产生偏好,一举两得。
       新版的阿西莫夫科幻,就不用考虑了。那是长销书,到时候赶上200-100再买,也可以。
       是的,即便是老版,装帧设计也不是个个好的,挑好的买。这也说明,申爸不是用“老”“新”来判断书的。
       嗯...有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为什么还需要《自然科学趣谈》呢?
       这两套书,都归“科学总论”这个类别下面。它们所写的题材、所用到的素材,基本相同,有很多的重合。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风格写的书。
       还记得那五篇写国家大剧院入口的文章吧?任何人,都不能从单独一篇文章中,在头脑中准确地还原出国家大剧院入口的图景。这是些文章的人所写的主题,所在的角度,所用的素材不同造成的。这是客观的事情。这个,申爸说过了。
       孩子呢,要在头脑中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图景,也不能只靠一本书。孩子得靠很多本相同对象的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主题、完整的素材集里,才能回构出精确的自然图景。
       这就如同你得认真读过申爸那五篇文章,然后,才能在头脑中构造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国家大剧院入口图景的道理一样。
       具体地讲,这套《自然科学趣谈》,是一套教科书,课本,是阿西莫夫和盖朗特合写的。两个人一替一章,轮流来写。这套教科书,在商业上极不成功,是阿西莫夫的滑铁卢。阿西莫夫写了这套书之后,就对写教科书深恶痛绝。其实呢,这套书本身,是极好的...当然,不是当做教科书来读的时候....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标准来看,以一贯的风格来写作的阿西莫夫的教科书,那受到别人攻击的地方,就实在太多了。阿西莫夫树还大,树大招风。每个人,都拿起笔来攻击他的教科书,他的教科书被批得体无完肤。差一点儿,教科书的作者,也被拉下水去批。
       其实呢,阿西莫夫当初决定写这个教科书的时候,头脑发热了。他忘了一件事情:去做那些别人都做不了的事情,不要去红海中和别人血拼。教科书这个领域,已经有那么多的人在里面耕耘了,别人已经写出了很多很好的教科书。换句话说,教科书这个领域,虽然难,但是能做的人多。那些写教科书写得好的,都喜欢读阿西莫夫的书。可是,轮到阿西莫夫侵入了他们的地盘儿,他们马上就看出来:这个家伙不行!
       那些专门描摹世界图景的书,阿西莫夫独一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对阿西莫夫那些世界图景的书的批评呢,你仔细咂摸一下,很多无非是说:阿西莫夫,在这个地方,你本可以写得更好一点。这没什么。阿西莫夫“愉快地接受了批评”。可是作为教科书,那个批评,是实打实的,阿西莫夫没办法“愉快地接受批评”。这个书呢,要是阿西莫夫不把它当做教科书,而是当做“阿西莫夫的又一本书”的话,那实打实的批评,就全变成可以“愉快接受”的批评了。
       嗯,说这书本身。这套书呢,是以教材的风格写的。严谨、更加中规中矩,有公式。
       阿西莫夫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严格的说,一个公式都没有。即便有,那个公式也不是让读者当公式看的,而是展示一下:“公式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语言上。口语化的风格,在这套书里,不见了。换上了常见的教课书里面的周详的严谨的语言,当然包括严谨的助词、连接语和更加复杂的句式。
       这个书呢,如果你已经有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不太适合你现在给孩子当天书来读。这个书,是等到孩子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上了瘾,顺带冲过去,把它读完的书。或者说,这套书论述的对象,内容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一样的。可是,它更“深”,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升级版。这就如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可怕的科学》的升级版一样。是入门级、初级、中级、高级的关系。
       可怕的科学,入门级;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中级;自然科学趣谈,高级。
       那...初级呢?初级,阿西莫夫也有。以后,说阿西莫夫的初级书。
       嗯,把几本书的封面贴完,用于欣赏。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2年版的《最新科学指南》
    封面:


    上册封底:



    上册版权: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1年9月 定价:11.00元 印数:2400册。
    下册封面:



    下册封底:



    下册版权:



    最新科学指南 下册 1991年9月 印数:3400册 定价:10.20元。
    江苏人民出版社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上册封面:



    上册封底:



    下册封面:



    版权页:



    1999年2月 定价:48.00(上、下)元  印数:未知

    2000年8月,江苏人民又把这本书收入了“剑桥文丛”,印了第二版。第二版和第一版,内容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封面换了。



    版权:



        刚才贴的这些书,内容完全是一样的。就是不同出版社,不同的版...翻译者也是一样的...你有哪一个,都无所谓。从装帧设计上看,江苏人民的两版,是没法儿跟科学普及版比的。

       阿西莫夫的非虚构类作品,都可以有。科幻小说孩子九岁半再给。不要提早看。这种娱乐类的书籍,要在“刚刚好”的时候给。
       需要引导类的书,才要早给,慢慢地引导,让孩子自己去建构。阿西莫夫的科普书,所有的,都需要引导。否则,孩子不读。
       说说这个Science guide哈。阿西莫夫在Basic Books出版了四本Science Guide系列。
    第一本出版于1960年,叫做The Intelligent Man's Guide to Science
    第二本出版于1965年,叫做The New Intelligent Man's Guide to Science
    第三本出版于1972年,叫做Asimov's Guide to Science  
    第四本出版于1984年,叫做Asimov's New Guide to Science
    前两本没有中译本。第三本的中译本就是科学出版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只有一个中译本。第四本也只有一个中译本,但有科学普及和江苏人民出版社两个出版社出版,内容一样,装帧不一样。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版呢,又有两印,第一印在1999年,第二印在2000年。
    阿西莫夫在Basic Books出版的那四本书,出版商叫他们是Science Guide的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
        这是适合普通的书的情形。第几版第几版,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要买,买最新一版。有了最新版,以前的版,就没用了。这当然是适合于“一般情况”,可不适合于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什么都特殊。事实上呢,阿西莫夫是写了四本书。这四本书呢,是完全不同的四本。他的四本书和同常意义上的第几版第几版,是在原书基础上的增补,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他就是用了四个八个月的时间,写了完全不同的四本书。知道了这个,相对应的中文版,怎么处理,妈妈们就清楚了。阿西莫夫的书,当天书给孩子读。到了八岁半以后,可以引导孩子自主阅读。

        思维群的大孩子,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好说。申爸只能说说怎么引导大申读阿西莫夫。
        一个呢,是情景。阿西莫夫的书,在自然科学领域,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在生活中遇到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前边,看过《星际穿越》,感兴趣黑洞了,申爸就给大申《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大申就一口气读完了,很有兴致。还有例子,回头申爸再说。
        更主要的呢,是当年申爸给大申当天书读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申爸和大申说好,每天要有定向阅读、拓荒阅读和愉快阅读的时间。于是,申爸就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当成定向阅读的资料。大申已经读了一遍了。
        这个定向阅读呢,有时候,内容吸引孩子,他兴致勃勃地读,时间到了,也不撒手。有时候,没兴趣,就硬读。大申是6岁的时候,申爸给读的。妈妈们整理的大申编年资料里面,有精确的记载。感兴趣的妈妈可以去下载来查。
        让孩子自主阅读这个书,需要有基础...申爸也不知道,这个基础是不是必须的...大申自己读了好几遍《可怕的科学》,还有所有能找到的李毓佩。
        在科学术语方面,可怕的科学和李毓佩,已经完全覆盖了阿西莫夫书里的所有。所以呢,大申在九岁半以下,没有自主阅读阿西莫夫;当时在读可怕的科学、李毓佩和少年科学画报了。以前申爸曾经涉及到过:自主阅读可怕的科学、李毓佩和少年科学画报,不用引导。于大申,就是娱乐性阅读。
        可是,这一点,是不是也需要前期的准备,比如说天书,比如说当天书讲过可怕的科学;比如说看BBC的纪录片...这个,申爸也不知道。没有其他孩子的实践来验证。
        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点儿的,是李毓佩似乎不要...孩子一自主阅读,就喜欢李毓佩。可是,大申是一口气把初中的李毓佩都读了....别的孩子,大都喜欢小学低年级的李毓佩。这是不是差异,也不知道...
        嗯...申爸只能说这么多。看看大孩子那边,还有什么问题?孩子在5.5岁之前,都一样。孩子越大,相互之间的差异就越大。
        除非在5.5就开始在关键举措上一致化,要不然,到了9岁,那差别真的是太大了。任何一致的行动,都搞不了了。
        听天书的孩子,不用给李毓佩。到时候,孩子自己识字了,能自主阅读了,都喜欢李毓佩。建议从李毓佩、可怕的科学、少年科学画报入手,看看能不能引导。
        尽管申爸没什么证据,但是“听天书”是孩子的一个重要资源!既然给读什么,就听什么,拿李毓佩当天书,就太不划算了,建议拿阿西莫夫当天书。
        基本上来讲,如果孩子的智力建构好了,把考试成绩提升上来,是很容易的事情。绩是另外的问题。专门谈。如果孩子的智力建构得不好...建构得不好,做什么都费劲。
        反正,拼命地读可怕的科学,就已经一点儿不吃亏了。靠智力建构水平提升考试成绩是小学四五年级的事情。再小,主要任务还是建构智力...
        小孩子,朗读。朗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1-3年级考试成绩的问题。
        古文很重要,不过,资料还不齐。
        哦...对了,妈妈们要知道:一年有365天呢,孩子听天书,要持续好多年。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读好多好多本书,当天书的书。这好多好多本书,可以有阿西莫夫,也可以有古文。小孩儿能听天书了,就可以给阿西莫夫,当天书听。
  • 螺丝rose9

    2014-12-16 17:41:15 使用道具

    yzhang4 发表于 2014-10-27 15:08
    你看哈,这个《春秋故事》,1962年出版的时候,那是最强的作者——林汉达,加上最强的美术插图设计—— ...

    老家有套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定价一元多点,那书超好,和林汉达一个文风,但是没看作者和出版社,我怀疑就是楼主提到的这本书,上下两册
  • xyhong8888

    2014-12-16 18:48:24 使用道具

    先标记一下,有时间来学习
  • 小鱼鑫妈

    2014-12-19 16:38:17 使用道具

    留个印儿,慢慢看
  • dsyw

    2014-12-19 16:43:25 使用道具

    申爸,在哪个论坛可以找到薄荷推荐的书啊?
  • dsyw

    2014-12-24 12:53:01 使用道具

    申爸怎么不来了?该不会转移阵地了吧:(
  • 绣秀

    2014-12-26 12:49:24 使用道具

    申爸的很多推荐书,孔网都空了,买不到了……我们只能干看着书名空想了。要是有电子版解解渴也行啊!
    有的书觉得孩子还不够年龄,先不着急买,过几天再一看,就没啦
  • yzhang4

    楼主 2014-12-26 23:33: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26 23:38 编辑

       接着说哈。
       有时候,申爸不由得感叹这个书之美。嗯,“书之美”,这个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集此四者,书籍,可居其一。

       回头,申爸专门说说“书之美”吧。这个话题好,真的好。
    嗯...书之美,让我们先看看这个书,如何之美:


    这个呢,就是阿西莫夫的那套《我们怎样发现了...》系列丛书。

       这个丛书,是阿西莫夫专门为小学生写的,从1973年出版第一本《我们怎样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到1991年出版最后一本《我们怎样发现了冥王星》,在长达19年的时间里,阿西莫夫写了37本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系列。

    1984年,地质出版社把当时阿西莫夫已经写出来的21本结集出版,就是照片中的这21本书。

    目录如下:

    第一辑十本:
    36、我们怎样发现了...原子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8,400  0.22  5How we found out about atoms, 1976
    37、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7,800  0.21  0How we found out about black holes, 1978
    38、我们怎样发现了...火山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8,000  0.25  3How we found out about volcanoes, 1981
    39、我们怎样发现了...维生素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7,700  0.22  4How we found out about vitamins,1974
    40、我们怎样发现了...数字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8,400  0.22  4How we found out about numbers, 1973
    41、我们怎样发现了...恐龙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7,800  0.23  0How we found out about dinosours, 1973
    42、我们怎样发现了...细菌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7,600  0.23  1How we found out about germs, 1974
    43、我们怎样发现了...南极洲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7,400  0.23  2How we found out about Antarctica, 1979
    44、我们怎样发现了...外层空间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7,700  0.23  1How we found out about outer space, 1977
    45、我们怎样发现了...地震  1984年01月地质出版社   18,400  0.21  9How we found out about earthquakes, 1978

    第二辑十一本:
    49、我们怎样发现了...能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8,150  0.31  1How we found out about energy, 1975
    50、我们怎样发现了...核能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8,470  0.26  2How we found out about nuclear energy, 1976
    51、我们怎样发现了...太阳能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8,700  0.30   1How we found out about solar energy, 1981
    52、我们怎样发现了...煤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8,420  0.30  1How we found out about coal, 1980
    53、我们怎样发现了...电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9,460  0.30  5How we found out about electricity, 1973
    54、我们怎样发现了...石油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8,390  0.26  0How we found out about oil, 1980
    55、我们怎样发现了...人的进化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9,770  0.30  2How we found out about our human roots, 1979
    56、我们怎样发现了...生命的起源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9,730  0.28  3How we found out about the beginning of life, 1982
    57、我们怎样发现了...深海生物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8,130  0.30  3How we found out about life in the deep sea, 1982
    58、我们怎样发现了...地球是圆的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9,630  0.26  7How we found out about the earth is round, 1973
    59、我们怎样发现了...彗星  1984年12月地质出版社  18,510  0.28  4How we found out about comet, 1975

    1982年以后,阿西莫夫又写了16本,目录是:
    22、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the Universe(宇宙)? 1982
    23、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Genes(基因)? 1983
    24、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Computers(计算机)? 1984
    25、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Robots(机器人)? 1984
    26、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the Atmosphere? 1985
    27、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DNA? 1985
    28、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the Speed of Light(光速)? 1986
    29、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Blood(血液循环)?  1987
    30、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Sunshine(日光)? 1987
    31、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the Brain(大脑)? 1987
    32、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Superconductivity(超导体)? 1988
    33、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Microwaves(微波)? 1989
    34、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Photosynthesis? 1989
    35、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Lasers(激光)? 1990
    36、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Neptune(海王星)? 1990
    37、How Did We Find Out About Pluto(冥王星)? 1991

    后边的这16本书,已经没人出版中译本了。

       这套书,就是申爸当年去国图,四块钱一张复印的书。后来,知道孔夫子了,申爸花了老鼻子力气,才收集齐。

       那么,这个书,有什么好呢?当年吸引申爸花那么大的代价,花钱搞来,一定要当天书读给大申听?

       阿西莫夫说,他写的这套书,“每本7500个词,读者对象是聪颖的10-12岁儿童”,就是小学四-六年级的孩子。

       你拿到其中的任何一本,翻开来看,你会发现,书里的内容,并不浅显。以那本黑洞为例,作者讲述了黑洞形成的一整个过程,所有和黑洞有关的重要概念,比如逃逸速度、潮汐效应、白矮星、脉冲星、中子星、超新星都涉及到了,甚至就连像史瓦西半径这样在天体物理学专业教科书里才出现的名词,也包含在书里面了。

       这不难。你翻开任何一本“宇宙”主题的书,这些呢,也都在里面。困难的地方在于,阿西莫夫用一种十分独特的方式,让你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知道:自己明白了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它单独拿出来,莫名其妙,可是,当这些概念被放在一个整体里面,你就明白了完整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具体的一个概念,它是怎么想出来的,为什么要去想它。
    我们深入一点点,说说《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这本书,具体说了些什么。

       理解黑洞呢,我们首先要理解原子。原子有一个核,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外面是绕着它跑的电子。电子和原子核比较起来,质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电子所占据的地盘儿,惊人地大,原子核占据的地盘,惊人地小。电子的地盘的半径是原子核地盘半径的10000倍。它所占据的空间,要乘三次方,就是一万亿倍。那天,大申捯饬了好长时间,才算出一万亿这个数。

       故事发生在恒星身上。比如说,就是太阳。太阳呢,现在正值壮年,它要发光,发热,散发能量到宇宙空间里面去。它的能量是核聚变产生的,在太阳里,物质转变成能量,散发走了。太阳里核聚变的材料,当然会越来越少,没燃料了,太阳的温度会慢慢降低。

       太阳的核聚变,主要发生在内部。内部核聚变,产生的热量要往外散发,就会产生一股膨胀的力。另一方面呢,太阳有引力,就想地球有引力一样。太阳的引力往里聚,和那股膨胀力相互抵消,让太阳处于平衡的状态。

       可是,太阳的燃料慢慢地少,热量慢慢地小,膨胀力就慢慢地变小。这时候,引力就大于膨胀力了,太阳就会慢慢地收缩。它会不停地缩啊,一直缩到所有的原子相互地紧紧地挤在一起,还要缩。
    再缩,每个原子外面的电子壳就抗不住了,被压塌了。这时候,整个太阳的所有的原子的原子核,就紧紧的挨在一块儿。每个原子都缩减到它原来的一万亿分之一大。

       这个时候,太阳就变成白矮星了。这个塌缩的过程还没完。引力还要压着原子,继续收缩。我们知道,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要是再压缩,电子无处可去,只好被压进了原子核!

       原子核里面呢?本来只有质子和中子。这个质子和中子,本来是一样的东西。带了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的,就是质子,不带电荷的,就是中子。现在,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来了,就和质子带的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和了,质子变成了不带电荷的中子。这时候,这颗白矮星,就变成了中子星。


       中子星不是别的,上面什么原子都没有...原子都被压碎了么,变成了原子渣....只有中子。一个一个的中子,紧紧地被压在一起。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力还在。现在,抗拒引力的,是中子了。问题的关键,就是看中子能不能抗得住压。中子能不能抗得住压呢?这和引力的大小有关。引力又和恒星的质量有关。

       恒星的质量大,被压到一起的中子就多,中子多,中子星的半径就大。中子星大到什么程度,中子就扛不住了呢?大过史瓦西半径,中子就扛不住了。中子也被压碎了。

       史瓦西半径是多大?2.9公里。一颗大恒星,它最后塌缩成的中子星,半径要是大过2.9公里,中子就被压碎了。中子是最后一道抵抗压缩的屏障,一旦这个屏障被攻破,事情就无可救药了:中子星迅速地变小,变小,最后,变成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可是什么都没有,它的引力却还在。这个引力呢,距离引力的中心点越紧,引力就越大。

       现在,恒星变成了一个点。在这个点的周围,引力无限大。从很远的距离,逐渐到这个点,引力是逐渐加大的。当距离足够近的一个什么地方,引力就大到连光都逃不出来了。没有光线发射出来,那里就是黑的,黑洞。

       阿西莫夫的那本薄薄的35页的小册子呢,就在说这么个事情。可是,他不是像申爸这么说的!像申爸这么说,有个什么坏处?

       像申爸这么说,明白黑洞是怎么回事的,看了之后,还是明白;不明白黑洞是怎么回事的,看了之后,依然不明白!像申爸这种文字呢,看了之后,明白的还明白,不明白的还不明白,等于没用。都是科普,没用的科普就没用。

       阿西莫夫是怎么说这个事情的呢?他先讲故事。“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一颗他自己没法看见的星....”他这么开头的。

       一个聪明的10-12的儿童,一看到这句话,立刻就被里面的矛盾吸引了:既然看不见,离得又那么远,他怎么发现的啊?

       阿西莫夫这套书,是写给10-12岁的儿童看的。可是,他特意强调,是写给“聪明的”10-12岁的儿童看的。什么是“聪明的”儿童?就是那种一看到这句话,马上就能捕捉到这句话里的矛盾,然后,被这矛盾吸引了,继续往下看的孩子,这就是“聪明的”。

       很多孩子,看了这句话,每个字都认识,也知道有一个天文学家,是德国的,时间也知道,1844年...可是,他的头脑里面,就不能捕捉到这些文字背后的意思: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那个“既然看不见,离得又那么远,他怎么发现的啊”的矛盾...

       如何变成“聪明的”孩子,这是申爸解决的问题:伴听。并且是要在5.5岁开始,听到10岁去。只要听了,他自己就能捕捉到那些文字背后藏着的意思。

       嗯...这里要多说几句和现实有关的事情。昨天,申爸在小学群里说了,三下要让孩子读金苹果阅读书。那个书是干什么用的呢?假设,一个孩子他已经是聪明的了,他也看到了那第一句话,在内心里,他也捕捉到了藏在文字背后的意思。可是,这还不足够,只有像刚才申爸这样,能够把捕捉到的意思,用明确的话再说出来。.....就是能够明确表述成“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那个‘既然看不见,离得又那么远,他怎么发现的啊’的矛盾...”这样的文字,事情才算做到位,这个需要练习,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那个金苹果,就是从浅入深,step by step的练习这种能力的练习册。

       孩子呢,他长到了三年级下学期,他没有经过刻意的伴听过程,那他是“聪明的”还是“不聪明的”?没法知道。作为一个具体的孩子的妈妈,只能假定孩子为“聪明的”,然后呢,开始金苹果的训练。你那个孩子,如果真是“聪明的”,如果你的金苹果引入得当,他很快就会喜欢做里面的练习题,非常非常喜欢。你规定他做十页,他做完了,意犹未尽,坐在那里,把后面的都给你做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聪明的”,每天他做十页练习,就跟吃苦药一样,痛苦地扭曲着脸,往下咽,这就是十分普遍的对“应试教育”的诟病的现实生活来源。这个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对于一个孩子,到底是痛苦的还是欢乐的,那真的要看孩子。“聪明的”就欢乐,“不聪明的”就痛苦。
    昨天呢,申爸在大孩子群里,要强调的是:即便的“聪明的”孩子,也需要大量的艰苦的练习。只不过,对于“聪明的”孩子而言,做这些练习题是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过程,尽管在边上看着的大人觉得辛苦,其实他自己内心不痛苦,很快乐;这就如果如醉如痴地伴听的孩子,旁边看着的大人觉他辛苦枯燥,其实孩子自己的内心里,一点儿不觉得辛苦枯燥;这是一样的。
    是不是辛苦,是不是枯燥,是不是痛苦,这是当事人本人的内心感受,不是旁观者从现象来推测的事情。
    妈妈作为旁观者,要从总体的现象中,理性地推知孩子的内心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凭自己的感觉,去断定孩子怎样;也不要用语言去暗示孩子:这样做是痛苦枯燥的。
    阿西莫夫呢,起头儿一上来就来了这么句话,让那些聪明的10-12岁的儿童,心痒难搔...
    完了呢,阿西莫夫知道他的小读者心痒难搔了,就不慌不忙地,开始从头说。

       不要引导孩子去看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孩子到了时候,自然就喜欢看。你就观察,等孩子喜欢看了,把最好的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交给孩子,他自己就娱乐性地读了。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孩子读可怕的科学、少年科学画报、阿西莫夫的科普书上来。
  • yzhang4

    楼主 2014-12-26 23:39:47 使用道具

    接下来呢,咱们欣赏欣赏这套中文书,真的漂亮非凡。
  • 迦绫。频迦。

    2014-12-26 23:59:46 使用道具

    好多文字,先收藏再学习
  • yzhang4

    楼主 2014-12-27 11:24:2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28 13:33 编辑

    第一本,我们怎样发现了原子,封面:

    封底,封底上有21本书的目录:

    版权:

    1984年1月 印数:17,200册 定价:0.23元。这个书孔夫子上最贵的卖到50元一本。也就是说,30年涨了230倍。申爸这一推荐,没几年,就到2300倍了。
    第二本,黑洞:


    大申那天看完《星际穿越》之后,看的就是这本书。

    第三本,火山:



    第四本,维生素:

    第五本,数字:

    这本是当年当天书给大申读过的。

    第六本,恐龙:


    第七本,细菌:


    第八本,南极洲:

    第九本,外层空间:


    第十本,地震:

    这些是第一辑,十本。
    下面是第二辑。

    第一本,能量:


    第二本,原子能:



    第三本,太阳能:


    第四本,煤:

    第五本,石油:

    第六本,电:

    第七本,人的进化:

    第八本,生命的起源:


    第九本,深海生物:



    第十本,地球是圆的:

    其实,这本是这个系列里面,第一本写出来的书。

    第十一本,彗星:

    一共21本。不过呢,这个书,妈妈们不引导,孩子确实很难自己看进去。这个不是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

    最好的引导是什么?天书。呈妈她们不是在录音吗?最新科学指南的录音。接下来,引导孩子伴听。完了呢,不管是买到原书的,还是买的打印版的,拿来,引导孩子当天书听。只要妈妈们引导成功了....这才6岁.....等四年后,孩子长到了10岁,自己就变成“聪明”的了。
    到那时候,再看完《星际穿越》,你给他一本《我们怎么发现了黑洞》,他坐在那儿,一个半小时,自己就兴致勃勃地看完了。

    这样,能够集中地留下资料。这个孩子吧,你等他到了十岁,你就看出一些端倪来的。一个半小时,大申把一本繁体版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翻完了。这个有468页之多。没有人逼他,看得飞快。一本薄薄的,只有35页的《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他也要看一个半小时;同样没有人逼他。里面印的都是字,福尔摩斯还繁体呢,那些看得飞快的,都是娱乐性阅读的东西;有价值的,孩子自然地就看得慢。提前4年作阿西莫夫的引导,这个时间够长了。妈妈们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引导。



  • yzhang4

    楼主 2014-12-27 11:24:4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29 10:20 编辑

       接着说阿西莫夫
       大申呢,在三年级的上学期,就是期末考试那会儿,很迷了一阵儿《十万个为什么》。

       这个书,申爸小时候看过,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老的那个版,红色封面的。前边儿还有毛主义语录。这个,申爸记得很清楚。当然,书里的内容都是什么,早已经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

       哦,对了。京东不是200-100么?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有。一个纸盒装着的,一大套,厚厚的一摞纸砖。不要去孔夫子淘老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哈,那个没啥价值,给孩子读新的。

       十万个为什么呢,是申爸小的时候读的书。小的时候读的书,自然是儿童读物啦,这还用说。申爸理所当然地把它当成少年科学画报那样的儿童读物,买回来,给大申。

       话说,大申不是秃噜完了286万字的哈利了吗?秃噜完了,申爸给了大申少年科学画报。十好几年的旧杂志,摞起来当板凳都够高了。大申就看,玩儿命地看...中间间或抓到一本可怕的科学,用三四十分钟看完一遍,往旁边一扔,继续看他的少年科学画报。那个画报,大申看得乱七八糟得。

       记得当年申爸看那个画报得时候,里面有连载的故事,比如说小歪毛历险记。他一期连载两页,一个故事连载一年多。申爸的记忆中,是要把一年的少年科学画报聚在一起,然后,一期一期地专门看小歪毛。

       大申不。大申根本不鸟什么系列不系列,抓起一本,从头看到尾,把每个“系列”的看了两页。完了呢,也不去找下一期。看完了这本,随便抓起一本,再看另外一本。这个连续性,根本没有。有可能,刚才看的是系列的第一本,随便抓到的,正好是最后一本。他就那么第一章、最后一章那么乱七八糟地看。

       对于重复,也表现出令人困惑的凌乱状态。你给他一本少年科学画报,他会说,这本看完了,换一本。你跟他说,再复习一遍,不也挺好么?他坚决地摇头,要新的。你漫天漠地地给他弄来了一本还没看过的新的,他满心欢喜地看。过一会儿,你一回头,发现它已经把“新的”看完了,扔在一边,手上正拿着刚才你推荐给他的本“旧的”,津津有味地在看。你跟他说:这本不是看完了吗?他说,再看一遍呗,不行啊?大申就这么乱七八糟,尿掺屎屎掺尿地乱看。

       大申看得还特别地快。一期画报,十五分钟就看完了一遍。本来,一直到少年科学画报的时候,申爸还在详细地记录大申听了什么故事,看了什么书的。

       到了这些薄薄的期刊的时候,实在没法儿记录了。除非你一步不离地跟着他,他拿到手上的每期杂志,你都及时地记录下来。要不,你出去买瓶酱油那会儿功夫,他已经看了好几期了。你回来,问他,看了几本了,刚才?他就说,好几本。你问他,到底是几本?他就一会儿说一本,一会儿说三本,根本说不清到底几本。你拿过来他身边的某一本,问他,这本是刚才爸爸出去的时候看的吗?他就说,是。完了,你拿起第二本,问他,这本是刚才爸爸出去的时候看的吗?他就说,不是。完了,你再拿起第一本,问他,这本是刚才爸爸出去的时候看的吗?他就说,不是。完了,你拿起刚才的第二本,问他,这本是刚才爸爸出去的时候看的吗?他就说,是。真的把人搞疯了。

       记录,再也没法儿记录了。他的这个思维,完全处于当下的状态。“当下”一个过去,一切就都没意义:要是你想以时间为主线捋的话,大申的小脑筋整个处于混乱状态。记忆凌乱,毫无主线可言。他就是往小脑袋里灌,灌具体的东西。当需要思维在高一个层次审视自己的行为过程的时候,就处于彻底的混乱状态。

       说男孩子在5.5-7.5处于静默期,静默期集中的体现,就是这样的。孩子不能以时间为线索,回忆自己的行动序列。没有线索,记忆就是碎片化的,并且,十分随机。有时候能记起来,有时候,就是茫茫然地什么也不知道。

       你问他,今天上了几节课?他不知道。今天第一节课上了什么?他不知道。问他今天上没上语文课,他说上了;问他老师讲了什么内容?他说讲了什么什么课文。等到一看他的作业,你才发现,他说的什么什么课文,应该是昨天或前几天讲的。今天的作业,已经是下一课的内容了。哎呀,真让人捉急。

       申爸就想法子,想怎么才能让大申的思维,连成串儿...这个碎片化思维,怎么得了。完了呢,申爸到班级群里,小心地打听别的男孩子的妈妈。跟一个妈妈一说,那妈妈就说:“哎呀,我们也一样!我还以为只有我们是这样呢!”跟一个妈妈一说,那妈妈就说:“哎呀,我们也一样!我还以为只有我们是这样呢!”最后,跟所有的妈妈一说,所有的妈妈都说:“哎呀,我们也一样!我还以为只有我们是这样呢!”

       这让旁边看热闹的女孩儿的妈妈十分惊奇:怎么会这样啊?课堂上活跃的、学习倍儿好的,全是女孩儿。男孩子们全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动物,成天除了打架,就没别的了。男孩儿不开口,不回答问题...可能,也根本没在听课,每个都混混沌沌的。

       三年以后。五年级了。有一天,放学路上,申爸忽然好奇,就问大申:你们班现在还是女生回答问题多吗?大申好奇地看着申爸:“不是啊。回答问题的,全是男生。女生只有婷婷和迪迪发言,剩下的全都不吱声。”完了,补充说:“她们怎么都不说话呢?多憋得慌啊。”

       申爸继续问:“那...你们在学校,还看书吗?”
    “看呐!”大申答。
    “你们都看什么书?”申爸继续问。
    “女生就看童话,”大申说。
    “那你们看童话吗?”申爸问。
    “不看,”大申撇撇嘴,不屑地说,“太幼稚了,她们看的那个。”
    “那你们看什么啊?”申爸问。
    “沈石溪啊,阿衰,查理九世,盗墓笔记。由由看莎士比亚,”大申说。
    连盗墓笔记都开始看了,确实不“幼稚”了。

    大申呢,当时正迷新知文库。三年之后,开始看盗墓笔记,看莎士比亚,看新知文库,这肯定是三年中懵懵懂懂的“灌”的结果。

       当初呢,当男孩儿的妈妈们都说:“哎呀,我们也一样!我还以为只有我们是这样呢”的时候,申爸确实就推测到,那种“灌”,在不远的未来,会导致某种令人惊奇的结果。于是,就灌。

       记录当然是不成了。记不了。可少年科学画报看完了,下一步给什么呢?一不做二不休,给《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送来了,厚厚的一摞纸砖,吓申爸一跳。既然已经决定要灌了,那就痛痛快快地灌。厚纸砖,正好灌。

       大申呢,一两天,那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就看完了。十几本书,半个月,就全读完了。他还要看第二遍,申爸不给他看了。

       为什么呢?前边说了,在申爸的头脑里,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少儿读物。可是呢,赶到大申的书一到手,申爸仔细一读,才发现,这个十万个为什么,哪里是什么少儿读物,成人也未必有几个读得懂。

       确实,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写的作者,都是名家。可能问题就出在“名家”身上,他们忙。给一个大的国家项目...那个书,获国家图书奖了...硬拉进来,写一些小文章。他们可能顾不上。顾不上,就让秘书研究生什么的写了;或者,他们自己动笔。自己动笔呢,脑子又不在这儿,写的那个玩意儿,聱牙诘曲,话都说不顺溜。去掉语言不算。单看他们的思路,都是打着结断着头的,前言不搭后语。当然,有好的文章。确实好。不过,不多。

       为什么这么本书,还能获国家图书奖呢?要说,国家图书奖,还是蛮不错的。前面申爸推荐的王焕生的首版《奥德赛》,浙江少儿的《世界童话名著》,都是国家图书奖的获奖书。这个书吧,申爸当初推荐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是获奖书,是后来才无意中发现的。国家图书奖就找不到一份历届的获奖名单,预先没法儿知道。那出版社真的挖空了心思,他们把国家图书奖评审组的人,全都拉进这套书的作者里面,然后,出的书,就获奖了。

       你不管怎么说,十万个为什么是非常流行的一套少儿读物。这么厉害的一套信息堆积的读物,它怎么会流行起来,变成孩子的畅销书呢?这个问题,应该已经早有人留意并琢磨过了。可是,目前申爸还没有见到,就着十万个为什么现象,把“灌”提到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理论出来。咱们这里,是第一份。

       十万个为什么是实践中“磨”出来的畅销书。它信息堆积,里面的术语浓的化不开。这样的读物还流行,那一定击中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种深刻的成长需要...当时,分析完十万个为什么的流行,申爸就更坚定了:灌。

       嗯...阿西莫夫呢,竟然也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从书的风格,定位来看,完全和上海人民版的十万个为什么重合。阿西莫夫的十万个为什么叫做《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100个问题》。封面:

    封底:


    版权:


    1980年4月印数 201,800 定价:0.51元。

       这个本呢,是必须的一本书。你看啊,在实践中,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不止中国的孩子那里是长销书;在美国孩子那里,也是畅销书。这就说明:这种类型的书,它一定满足了孩子成长的需要。是某个阶段必须的养料。

       阿西莫夫的书,那质量不是那套纸砖能比的。首先,阿西莫夫的思维流畅。那不是一般的流畅,是极度流畅。这从选择什么问题上,就能看出来。语言呢,自然也流畅。阿西莫夫,写科学幻想小说出身的,那个,语言不好,能写出常销的科幻小说么。从译者上看,暴永宁、陈养正、钟元昭和吴伯泽的译笔,在中文科普读物中,是顶级的。没的可比。

       说阿西莫夫思维流畅....其实呢,这本书里的小段子,你可以看成是一个巨大整体的关键性局部。小片段,小细节。这些小细节的质量,来自于整体性:它们本来就是从整体上截取下来的片段么。

       那个整体是什么呢?阿西莫夫头脑中整个“现代科学”的宏观图景。要是这么看问题的话,我们就可以隐约猜出,上帝的思路了。上帝最终呢,要一个孩子,在14岁的时候,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宏观图景,心理空间。

       他怎么实现这一点呢?他不是像我们成人认识一件事物通常认为的那样:先给一幅图片,让人看一下,“那个东西”整体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呢,把它拆解,拆解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组件,把组件讲清楚,说透。

       每个组件都清楚了,在拿那幅鸟瞰的照片作参照,把一部分一部分的都组装起来,成为“那件事物”在头脑中的心理空间。

       这样的想法,仅仅是想法。我们成人,也不是这么建构一个新的未知领域的心理空间的,孩子更加不是。

       孩子呢,上帝怎么帮助他实现“14岁时的目标”?上帝先让孩子听。听语言,而不是听内容。任何内容,都是语言传递的。在这一点上,孩子只要听语言,就开始建构内容了。这个阶段,孩子听的是词汇。

       下一个阶段呢?孩子思维是碎片化的,你给他看宏观图景,鸟瞰照片,他不感兴趣,也看不懂。他呢?往头脑里面吸收宏观图景的细节,断片。这些细节,断片,在成人看来,琐碎而零散的知识堆积,无法让人忍受。

       可是孩子不然。传递琐碎零散断片的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乐此不疲。这是人类的本能了,就如同孩子生下来,本能就学习说话;到了5.5岁,本能就去伴听,听词汇一样。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孩子本能就去吸收碎片。这没什么可解释的。本能就是本能。孩子,他就是那个样子的。妈妈在教育中,利用这个本能就好了。

       从词汇到碎片,孩子在智力发展的道路上,又跨过了一个里程碑。

       下一步,将怎么发展呢?下一步,以后再说。

       我们先站在这个里程碑上,“从后往前看”,看看对小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启示。这个重要,这涉及到实操。

       申爸说了,那套十万个为什么不好。可是,为什么还建议妈妈们去200-100,囤呢?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吧,有很多时候...不是很多时候啦,是所有时候....你得“求权”。权且如此。为什么那个不好,还要买?原因很简单:别的,更不好。

       阿西莫夫的《你知道吗?》确实好,可是,它太薄了,太少了。这个书,才204页。那套十万个为什么,各册全加起来,估计有两三千页。这差一个数量级呢。要是阿西莫夫也写了两三千页的《你知道吗?》,那就不用考虑了,直接阿西莫夫。阿西莫夫的东西,不是不够么。他的那小本书,只够孩子塞牙缝的。你总得让孩子填饱肚子,没有大米白面,来个窝头,也只能如此。

       还有呢,就是那套十万个为什么,语言和思维尽管打结,可是,里面没有硬伤。就是说,它里面介绍的科学知识,都是正确的,这个不用怀疑。十万个为什么哦,畅销书来的。你到书店去,十万个为什么,不摆满两个书架,一个书架总是满的。

       那些乱七八糟,花里胡哨的垃圾,里面胡言乱语。

       申爸提到的《十万个为什么》是这套书哈: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3年卢嘉锡等主编。当当上说,这套书获得的是中国出版政府奖,不是国家图书奖。申爸记错了。中国出版政府奖是个什么奖,第一次听说,以前不知道。

       这个书是孩子到了时候,愉快阅读用的畅销书,不用当天书引导。你只要前边读可怕的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等到了年龄,自然就喜欢看着书,不用引导。

       刚才哪个爸爸说的来的,“这套比较深”,确实,确实深。可是,到了年纪,孩子拿它当娱乐书读。看来,孩子的这个“深”和“浅”,和我们大人理所当然认为的,有时候有很大的差异。

       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成人,自己拿起卢嘉锡的这套书,琢磨琢磨,肯定地会想:这个书,孩子到高中才能读吧?至少,得到了初中高年级才行....

       事实上,实践来看,真不是。小学三年级,当通俗娱乐的资料来读的。当然,不是哪个孩子都能的。前此,得有可怕的科学和少年科学画报打底;阅读能力得过关。到了初中高年级再读,晚了。

       嗯,这是套畅销书,好几十年了。爸爸妈妈们都仔细地回忆一下,自己是什么年龄读的这套书。

       阿西莫夫的那102本中文书呢,里面有...这是多少本科普呀,让申爸数数..啊,74本科普书。我们的重点是这74本科普书,不是剩下的28本科幻书。这74本书呢,申爸才刚刚介绍里里面的11本。
  • dsyw

    2014-12-29 08:51:35 使用道具

    趁着京东活动,收了23本新知文库了,自己先看着,再慢慢勾引孩子,嘿嘿
  • dsyw

    2014-12-29 08:54:07 使用道具

    阿西莫夫的我是怎样发现了系列只找到10本的PDF,其余的实在找不到了,我还在想,难道非要去某宝买复印版吗?哪位爸爸妈妈有21本的PDF啊?放在资源区收贝也行啊
  • yzhang4

    楼主 2014-12-29 09:47:5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29 10:07 编辑

       恩,141楼图片出了点问题,不影响内容,等管理员处理一下

       接着说阿西莫夫,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为什么是阿西莫夫,阿西莫夫最厉害的地方,到底在哪里。楠楠妈妈提出一个问题“没有物质,为啥有引力?引力不是和物质成正比吗?又物质才有质量吗?”。昨天,在讲《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后来,又讲了《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100个问题》。楠楠妈妈的这个问题呢,在《黑洞》里,没有答案;申爸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本《你知道吗?》里边。第130-132页,第63个问题和它的答案:





       这个图片里面的字,应该能够看清楚。简言之,楠楠妈妈的问题,在这里的答案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物质需要占据空间。可是,这个观念,是一个不正确的观念。黑洞就不占据空间。它只是一个点。或者,你也可以说,黑洞是另外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跟我们日常看到的物质的性质,不一样。
    我们读书哇,经常会像楠楠妈妈那样,由书里的内容,引发出自己的疑问。这疑问呢,有些在这书里能够找到答案。但大多数不行。不行的原因呢?很简单,任何一本书,它都得围绕着它的主题来组织材料。如果离主题太远的东西,放到这书里面,书就“散了”,没法儿看了。就像申爸在网上写的这些东西,就“散”,除非你一开始就跟着,或者后来怀有极大的兴趣看,要是把这些文字直接打印出来,印成书,那一个新读者,是没法儿看的,太散。论坛啊,群啊,不是写书。这里呢,随便怎么散,都行。可是,一本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太散了,对于新读者,他就没法儿摸到头脑了,没法儿看了。写书,必须遵循写书的原则。要围绕主题,紧凑。你不紧紧围绕在中央周围,是不行的,写书不行。

       可是呢,人的思维,可不是“紧凑”的,人的思维是随便流淌的...就像申爸写这些东西一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嗯,有的时候,也是写到哪儿,想到哪儿....那怎么办呢?这个矛盾。读的书,你不能“散”;读书的人,你不能不让他思维流淌...要有一群书,它们之间呢,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营造一个完善的思维空间。在这个思维空间里,读书的人能够想到的一切,都在里面。嗯...阿西莫夫的74本书,就是这种空间。你读阿西莫夫的这本书的时候,你引申,产生了问题;当你读下一本书的时候,你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下一本书里面了...
       读阿西莫夫的书的时候,是不是要有一个先后顺序呢?我们看看,阿西莫夫自己是怎么说的:
    在《古今科技名人辞典》的作者评述里,阿西莫夫说:“然而,科学像个错综复杂的线团。我们为了能较顺利地掌握科学各部分的内容,将科学划分了人为的界限,但科学却是跨越这些界限,复杂地缠结在一起的。不管从哪里抽出一个线头,整个线团都会随之抽出”。
    阿西莫夫这里说的是“科学”。其实,他的科普书也一样,随便从哪里抽出一个线头,整个线团都会随之抽出。理论上讲,从那一本开始,都一样。
       回到帝释天的珠帘。帝释天的珠帘,每个宝珠都含有其他的影像。整个珠帘是什么样子的?你随便从哪一个宝珠开始探索,都可以。就某一颗具体的宝珠而言,你可以从里面看到别的宝珠的情形,可以看到别的宝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你不能完整地看到它自己和周边的宝珠之间的关系,你也看不到被挡住了的宝珠。要看到这颗宝珠完整的关系,要在别一颗宝珠里去看;要看到被挡住的宝珠,也要从别的地方去看。知识体系是网状而非线状的。要了解整个网,人们必须有很多宝珠,才能行。根子上,这是由于语言的一维性造成的。语言是一个字接着一个字摆着的,本质上是一维的。一维的线条,要表现出多维的空间,就要有很多很多线条才行。要了解整个自然界的宏观图景,就目前来看,除了阿西莫夫的科普书体系,人类还没有造出块第二个帝释天的珠帘。当然,以后可能会有很多很多块珠帘....那要等伴随着伴听长大,伴随着阿西莫夫的科普书籍长大的我们的孩子们去写。
       嗯...我们呢,从一个角度,理完了阿西莫夫书系里面的一些书。这是层级的角度:他有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科普书。这个事情呢,才刚刚开始。阿西莫夫的那400多本书,远没有这么简单。嗯...先说到这儿吧。回头,在从别的角度,说阿西莫夫的书。
    妈妈们拿到那些推荐的书的妈妈,先自己读读,感受感受。不整天抢书了。咱们的目的,不是抢书;而是感受那些好书,琢磨怎么把这些书用到孩子的教育里面去。

  • yzhang4

    楼主 2014-12-29 09:52: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29 10:03 编辑

    65、古今科技名人辞典
    封面:


    封底:


    版权:


    1988年5月印数:8450 定价:11.20元。这本书,是用I·阿西摩夫出版的最后一本中文书。它往后,Asimov的中文译名就稳定地钉在了“阿西莫夫”这四个字上。
    这也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13本阿西莫夫的书里的最后一本。这是科学出版社的13本阿西莫夫的书:
    01、碳的世界    1973年10月科学出版社   81,200   0.28    **TheWorld of Carbon, 1958
    0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分册宇宙、地球和大气 1976年12月科学出版社  329,650  0.65   ***Asimov's guide to science, 1972
    03、氮的世界    1977年01月科学出版社  87,450  0.26 **The World of Nitrogen, 1958
    04、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二分册从元素到基本粒子 1977年10月科学出版社  322,470  0.75    ***Asimov's guide to science, 1972
    05、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三分册生命的起源   1977年12月科学出版社     365,070  0.68    ***Asimov's guide to science, 1972
    06、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四分册人体和思维   1978年02月科学出版社     397,300  0.56    ***Asimov's guide to science, 1972
    10、原子核能的故事  1980年08月科学出版社   10,300   0.40    **Thestory of nuclear energy, 1972
    29、洞察宇宙的眼睛:望远镜的历史  1982年09月科学出版社    4,300     1.25    *Eyeson the universe, a history of the telescope, 1975
    31、太空中有智慧生物吗?——地外文明(上篇) 1983年01月科学出版社    8,900   0.70    *ExtraterrestrialCivilizations, 1979
    47、寻访人类的太空之友——地外文明(下篇)    1984年04月科学出版社   7,400  0.60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s, 1979
    48、宇宙   1984年06月科学出版社   57,000   1.35    **TheUniverse: From Flat Earth to Quasar, 1966
    62、变!未来七十一瞥  1986年02月科学出版社    6,600   1.30    *Change!Seventy-one glimpses of the future, 1981
    65、古今科技名人辞典  1988年05月科学出版社    8,450  11.20    ***Asimov's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 technology,1982

       所有这些书,当时都是盗版的,没有取得原版权人的授权。88年以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加快,加入了版权公约,再盗版,就不可以了。而阿西莫夫呢,市场非常之小,又不能加入到任何一项科技出版资助项目里面去,科学出版社就没法再出版阿西莫夫了。

       从1973年第一本阿西莫夫的中文译本《碳的世界》到1988年最后一本《古今科技名人辞典》,16年的时间里,科学出版社共出版了13本阿西莫夫。在科学出版社的历史上,它所出的Asimov,都稳定地把作者译名定为:I·阿西摩夫。

       关于Asimov的中文译名,有两个版本。另一个是科学普及出版社用的阿西莫夫。这两大出版社,各用各的,一直持续到1988年,科学出版社退出这场竞争为止。其实,八十年代以后,Asimov的译名就渐渐稳定到“阿西莫夫”上面了。科学出版社一直坚持用I·阿西摩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家出版社严谨的精神:我出版的书,都是这一个人的。不是两个人的书。

       本来呢,今天这些东西,是昨天的菜。昨天,申爸的网络有问题,发不出去聊天内容,只好不写。今天呢,网没问题了,申爸接着写。可是呢,假如,昨天网没问题,昨天写的东西,你拿来和今天写的比对,你会发现,写的对象一样,意思一样,可是,写的东西,在字面上,和今天的,完全不一样。

       当然,昨天的东西,本来就没有。要是有的话...假如时空真的会分叉...在两个时空中,把两天写的东西,拿到一起看,肯定完全不一样,在字面上。这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在于写这些内容的时候,具体的思路不一样。

       这就好比说,你在爬山。一座山,比如说泰山吧。你昨天爬到的地方,和今天爬到的地方,不是一个地方。昨天你要是写的话,是站在昨天的立脚点,写那个立脚点上看的景色;今天呢?你是站在今天这个立脚点上,写今天这个立脚点上看到的景色。不管哪个立脚点,写的山都是同一座:泰山。可是,写的具体内容,却不可能一样。地方变了,景色也变了。况且,今天早上和昨天早上,你还多爬了一天呢
    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头脑中累积的泰山,也不一样了。

       关于那四版Science Guide,就是这样的产物。那四版Science Guide,从1960年一直写到1984年,阿西莫夫爬了25年的山。他写的“同一本书”,立脚点早变了。在这个意义上,那是完全不同的四本书。就好像昨天根本没有的那些文字,和今天你看到的这些文字,是完全不同的文字一样。

       那四版ScienceGuide,是难得的宝贝。后两版已经有中文译本了,我们将来,要把前两版也翻译出来,并且,不是按照出版物来翻译,要按照阿西莫夫的手稿来翻译,就是堆在那个什么大学的阿西莫夫纪念图书馆里面的手稿来翻译。这四本书放在一起,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价值。这个,等到时候再细说。

       你要想完整地了解泰山,在头脑中建构其泰山的图景,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最好的方式,是把昨天和今天的两篇文章...当然,就申爸昨儿今儿这个例子而言,“昨天的那篇文章”是不存在的...假设说存在....都拿来,放在一块儿看。你说,写泰山的文章很多啊?为什么非要这两篇?原因很简单:这两篇都是写同一个人的心理空间中的泰山!写的是同一个东西!

       我们前边说了,本质上,任何人写的任何文字,都不是写那个客观事物本身。只要是人写出来的文字,就是写他自己心理空间中的“那个东西”。

       每个人心理空间里的东西,你要是拿过来,摆在一起的话,那肯定都不一样。即便都是针对泰山的这一块儿,也都不一样。

       你看不同的人写不一样的东西,你想在头脑中靠间接经验建构出这个客观的东西本身的图景,那很困难。因为冲突矛盾不一致的地方太多。但是,同一个人写的他自己心理空间里的同一个东西,在不同的立脚点来写,事情就大有改观了。

       阿西莫夫的自然科学图景的书,正好用来干这个。可是,具体地说,他到底怎么从不同的立脚点,写同一个图景的呢?不同难度级别的阿西莫夫的书介绍完了,申爸开始介绍这个更加困难话题。

       总体上来看,探索自然世界图景的人,是那些被叫做“科学家”的人。注意,“科学家”是一个抽象名词。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的名称。世界上有科学家,可是,没有“科学家”这么一个职业。这就是说,你去问菁爸,菁爸说他不是科学家,他是大学老师;就连爱因斯坦,你去问他,他都说:“我是普利斯顿大学的教授,我不是科学家。”牛顿是铸币厂场主,祖冲之是小吏....所以呢,科学家是一个人,死了之后,后人从他一生中所做的主要贡献出发,给他安排的一个抽象的“职业”。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的名称
    这样呢,谁都可以成为“科学家”。

       整个的世界图景,那一定是循序渐进,逐步地慢慢地完善起来的。我们会这么想。这么想,当然是正确的。可是,从一开始,身边的这个世界,已经积累起来了大量直观的图景知识。这些直观的图景知识呢,不需要在“渐进的过程中”去理解。他们就是手边常识,需要有人把它们组织起来,集大成。

       这些人呢,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范式的开创者”,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孔子他们那些人。你去看他们的文章,直接就是一些“神断”。没有论证,没有前因后果,就那么孤零零一句话。他们不需要论证。因为他们处在人类文明的7.5岁期,他们就是总结手边的常识就好了。

       他们要做一个奠基性的工作。当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基础奠好了之后,别人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地,点点滴滴地开始探索,描画整个世界的图景了
    《古今科技名人辞典》,就是按照这个循序渐进地过程,在历史中,展现人类对自然图景的描绘过程的。了解了整个描绘过程,自然,整个图景在“这个角度上”,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以人...在探索整个自然图景过程中的人...为主线,来描绘自然图景,这就是这本《古今科技名人辞典》在干的事情。它说自己是“辞典”,可是,这个“辞典”和一般的真正意义上的“辞典”,它不一样。这是一本阿西莫夫自己的“辞典”,它是一幅大画,描绘了阿西莫夫头脑中的自然界的图景。它是有立场的,不是“百科全书”。一般的辞典呢?是知识的罗列:我把客观的知识都给你组织在这本辞典里面。去支持什么图景?那要看看官自己了。不管持什么样的图景的看官,都能从我这里找到支持的资料,这才是好“辞典”。

       阿西莫夫的不是。阿西莫夫的辞典,那些喜欢占星术,那些伪科学的人,是深恶痛绝的。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就不一样。他的百科全书,阿西莫夫喜欢,占星术士,同样喜欢。这是这本辞典和别的辞典的最主要不同。阿西莫夫的这本辞典呢,是按照科学家的出生日期排序的。别的辞典,是按照科学家姓的字母顺序排序的。阿西莫夫这样的排序,就暗示着,这是一本“可读的”辞典。就是说,你可以把它当做一本科普读物、甚至一本小说一样,从头到尾地去读。它就是一本书。

       严格来讲,这不是一本“辞典”,叫它Encyclopedia,不过是书的样子像Encyclopedia罢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选材和行文。阿西莫夫式的东西,在这本“辞典”里面随处可见。比如,在丰特奈尔词条中,阿西莫夫写道:“他(丰特奈尔)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一个性情快乐的人。他冷静、稳重,从事其酷爱的工作且富于成就;他热爱社会并处处受人喜爱,他身体一直很好,一直到年迈时还保持着他的各种优点。在离他的一百寿辰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他终于与世长辞了。活满这最后一个月,则肯定是他一心所望的。”

       嘿!这算什么辞典啊?阿西莫夫写这些话,完全是他自己的好恶么。为什么在丰特奈尔词条里写这些话?原因呢?“他大概是第一个完全凭科普创作而在科学界闻名的人,”阿西莫夫在同一个词条里面这样说
    “阿西莫夫大概是完全凭科普创作而在科学界闻名的人里面最牛逼的一个”,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样,就不难理解,阿西莫夫为什么那样说了。写这些话的时候,阿西莫夫很可能没有看过细致的丰特奈尔的传记...这样的传记,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他看着自个儿当模特,信口雌黄。

       今天,活跃在英语世界里的最有造诣的科学家们,没有一个没有读过阿西莫夫的。“什么,你没看过阿西莫夫?太out了吧?”那个圈子里,肯定是这个样子的。
    接着说《古今科技名人词典》哈。
       它这本书呢,英文原著的名字叫做Asimov's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 technology,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阿西莫夫科学与技术传记百科全书》。它这个书哇,翻译过来的书,书的名字,都要编辑过一道手。《古今科技名人词典》是编辑给的,编辑认为《阿西莫夫科学与技术传记百科全书》不适合中国的情况。可是,这两个名字,根本就不应该是同一个东西的名字。
    《阿西莫夫科学与技术传记百科全书》首先说的是什么呢?这是一本“个人化”的百科全书,是阿西莫夫写的百科全书,是他个人的东西。既然冠上了“阿西莫夫”,你就不能拿这个当成别的真正的百科全书。这本书,不过是有一个百科全书的形式罢了。它不是通常意义下的百科全书。
    其实,你拿到这本书,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是一本可以从头到尾去一页接一页去读的书。就是一本普通的书。在形式上,按照科学家的名字安排词条。事实上,各个科学家词条间,是用内容紧密的捆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呢,就是要以时间做主线,以人物为触发点,描绘出整个科学技术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部以“人”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史。任何科学的、技术的活动,都是人来进行的;抓住了人,也就抓住了描绘科学与技术的整个图景牛鼻子。阿西莫夫把整部科技史描绘出来,要干嘛呢?当然是描绘整个自然界的宏观图景了。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人对整个世界的探索,还有所取得的成果。那个探索的过程,取得所有的成果,堆在一块儿,就叫做“科学”。当然了,这样说,不大严谨。严谨些说,是要以“科学的方法”,对整个世界进行探索,其过程和成果,才称得上科学。
       申爸留意到,有些很活跃的家长,在群里交流。可是,活跃的家长,他们的交流,有些申爸参与,兴致勃勃;有些申爸不参与,置若罔闻。在李网的高楼里面,申爸就是这样了。
    哪些参与,哪些不参与呢?笼统地说,持有“科学的态度”的讨论,申爸就性质勃勃地参与...经常被那些爸爸麻麻臭啊....不过,申爸脸皮厚,被“臭”了,还要参与。为什么被“臭”了,还要厚脸皮参与呢?那是因为,你任何一个人,都不肯能总是对,全对。你任何一个人,看问题,总会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视角....这些东西呢,天然地就会限制你:你有些东西,自己看不见!别人呢,从他的立场和视角看过来,你看不见的,人家能看见;申爸特稀罕人家看到的申爸没看着的东西。
    可是呢,什么是“科学的态度”呢?申爸举例子来说明吧。
       申爸呢,鼓动一群爸爸麻麻,给适龄的孩子伴随聆听。伴随聆听,这件事情,那什么,不就是孩子只要在家,就把故事机开着,播放故事么?让孩子听,多听,拼命多听!
    可是,问题呢,就出在这里。你让一个有头脑的爸爸麻麻,进来一听,申爸这么鼓动,她就疑惑了: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严格来讲,这个想法,是一个假设。每个伴听的麻麻,当初,都有这个担心的。
       到这里,有疑惑,有担心,很正常。发表自己的疑惑,自己的担心,也很正常。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接下来。接下来,分成甲乙丙三类。
       甲类家长呢,自己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重大漏洞,内心很得意,逢人便说: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
       逢人便说: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都祥林嫂了。
       乙类家长呢,自己有一个适龄的孩子,有一天,她就想了:给孩子试试,反正我也不给他多听。听听申爸推荐的那些经典的故事,又有什么不好呢?不来,那些故事我也打算给娃听的。
    于是,乙类家长就动手做。做啊做啊做,过了几个月,忽然惊奇地发现:诶,孩子真的秒睡诶;诶,孩子嘴里冒出了很多故事里的词汇。真神,那个故事,就在那儿播放着,我也没见他听啊,他怎么就学会啦呢?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在实践中,乙类家长逐步适应,接受了伴随聆听。就给孩子伴随聆听:申爸说的建构智力,太玄,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样。不过,给孩子听,有效果,总不会错。况且,听的故事,真的都是好故事,我和他爸也喜欢跟着听呢,都上瘾了。
        丙类家长呢,她看。她不止想,她还看,看什么呢?看那些已经伴随聆听,伴随聆听了很长时间的孩子,那些孩子的妈妈,反馈怎么样。他们不只看大申。大申不算数。他们看到了骆妈在李网高楼里的回馈贴,6131#:
    骆妈呢,是最早的去实践伴听的妈妈之一。所以呢,一骆也是第一个伴听听满一年的孩子。骆妈心思很缜密。她把一骆一年来伴听过的资料,聆听的时间,都记录下来了。在6131#,一骆伴听一周年纪念日,发布了她的统计结果。骆妈这个贴的最后一句,十一个字,是最有价值的:“平均每天2小时37分钟”。这是实际的世界。这个,是客观的,颠扑不破。
       我们任何分析思考,都要有一个立脚点。立脚点放在哪里呢?要放在客观的、颠扑不破的客观的事情上面,立脚到“平均每天2小时37分钟”这件事情上面。
    孩子啊,他一年365天。你就像骆妈一样,天天给他听,抓住点滴时间,拼命给孩子放,让他听。回过头来看,孩子一天也就听2小时37分钟而已。背景音乐样的播放着,形成一个场。每天让孩子呆在这个场里面,2小时37分钟的时间,会有什么伤害呢?时间这么短,不会有什么伤害的。丙类家长心里寻思。
    在丙类家长里面,有一类人,特别特别地厉害:她们的孩子还小,两三岁,孩子还不到伴听的年龄。她们完全根据间接经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然后,她们就想:“等我娃长到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我娃伴听...嗯,刚开始么,少听一点儿,慢慢儿增加。增加半年,增加到最大量,正好5.5岁。不听申爸的!哼!”这类家长,特别厉害。
       甲类家长呢?她们根本不去看别的孩子那里发生的实际情况,就是得意自己的发现: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的!反复说,反复说。到处说,到处说。

       你给他指出来了,说去看6131#,她也去看了。看了,就完了,根本不去思考,还是得意于自己的发现: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的!反复说,反复说。到处说,到处说。
    我们看,乙类家长和丙类家长。乙类家长呢,我们说,她们所操的态度,叫做“实用主义”的态度。操这种使用主义的态度的人,她们是怎么想的呢?“不就是听么?我去试试,万一能成呢?反正,自己注意点儿,别太过分,听得太多,就行了。”她们就去试。她们就试成功了。实用主义的态度,是以有没有效为直接前提的,动手做。
       丙类家长,特别是丙类家长中的那一小部分特别聪明的人呢?她们所操的,是科学的态度。我娃还小,没办法实用主义。这件事儿,很重要,我要关注,同时,我有足够时间去分析思考,找出事情的真相。她们的态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她们也有“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这个担心。这是一种假设。对于这个假设,她们不止在自己的头脑中反复推演,反复核计:看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是否通得过。更重要的,她们关心实际的实践。她们一刻不停地看,看那些实用主义的妈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说,她们找客观的依据。她们一边看妈妈们的手记,回馈;一边不停地打听申爸:大申现在怎么样了?大申现在怎么样了?不管怎样,大申是第一个有意识伴随聆听的孩子。大申那里的效果,是值得关注的客观结果之一。

       甲类人呢?不。实用主义对于他们,不过是那些“愚蠢的无头苍蝇们的瞎撞”而已;持科学态度的人所关注的客观事实呢?于他们而言,“都是你们那些信徒们篡改过的数据。你们相信那些,当然捡好的说啦!不好的,对你们不利的,你们根本不提。”她会愤愤地这样想。
    科学态度的人,根据实际情况,小心地去求证。他们也分辨真伪:这个大申爸,嘴上没把门儿的,惯了。他说的大申的这件事,得先打个问号。容我再观察观察,想想。他们经常这样想。用以落脚的石头,必须是放得稳当的石头。当然,事实就是事实,经过多方求证之后,科学态度的人,才会相信那个是稳当的,才会把脚踩上去。
       甲类人,愤愤完了,愈觉得自己发现的漏洞重大,内心更加得意....那么多人都错了,能不得意么?...于是更加地逢人便说: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逢人便说:听得太多了,会有损害。更加地祥林嫂了。
    不管是哪类人,她都有个孩子。有些乙类的妈妈丙类的妈妈,就去劝她。好心。可是,乙类妈妈和丙类妈妈,很快就发现:这个人没法儿沟通。至少,跟他沟通,心里很不舒服。不舒服在哪里呢?这个甲人早已把前去沟通的妈妈,当成了“愚蠢的无头瞎撞的苍蝇们”。尽管,人格上的约束,还会让他在口头上不把这句话说出来,可是,心里的想法,会在争辩甚至激烈的争辩中,传达过去的。
       这个人和人之间交往,尊重是最基本的。“愚蠢的无头瞎撞的苍蝇们”,你怎么说,这都不算尊重。它这个事情吧,感受是相互的。前去帮忙的妈妈心里对对方什么感觉;对方也就什么感受。
    情感上受伤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甲类人呢,争辩说:你们要当心!这是为你们好,为孩子好!好心。去帮忙的妈妈们呢?跟对方说,“没有这样的事情的,你听我说...”甲类人呢,对方还没说,心里已经认为说的都是“经过修饰的事实”了,哪里听。鸡跟鸭讲,哪里将得到一块儿。于是,事情之争,就变成情绪之争了。争到最后,甲类人深深受伤:好心当成驴肝肺!她愤愤地想;去帮忙的人呢?“这算是个什么东西啊?油盐不进,比驴都倔。”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们说,这不是不同的意见造成的。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根本分歧的原因,是那个不同的意见,后来被处理的方式不一样。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见的修正、坚信还是放弃,取决于一个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有走过这个过程的道路。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科学的态度是说,整个道,要基于客观的事实。既然事实是客观的,大家就有同样的基础。有了基础,大家才能就事论事地探讨,而不是就情绪论情绪地吵架。
    甲类人呢,她们要说基础,唯一的基础就是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其实呢,甲类人是很可怜的。她们呢,想融入到周边的活泼泼的生活中去,可是,融不进去。融不进去,就反对。见什么反对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见什么就反对什么的人,也会聚到一块儿,抱团取暖。哦....这个甲类人,说多了。这些人,没什么好说的,你别去理他,就是了。很有意思:谁都不去理他,那些抱团取暖的,没几天功夫儿,自己内部就吵起来了...因为他们每个人脑袋里的想法,也都不一样。哪里有想法完全一样的人呢?一群各自执着于自己世界的人,在“共同反对的事情”不理他们之后,他们自己不相互吵,又能怎么样呢?
    申爸说这个,第一层意思是说: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人,会越来越多地被吸引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没价值的工作,我们发明一个词汇:甲类人。如果妈妈们发现哪一个是甲类人,给他一个标签就好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对待甲类人。孔子说的:道不合不相为谋。甲类人哈....妈妈们记住。这个词儿,将来会我们节约成百吨的时间了精力。那...咱们这里是一个行动群,要不要把甲类人清除出去呢?也不要。
    为什么呢?因为,把不同的意见放在身边,总会提醒大家,不要犯错误。更重要的,我们需要活生生的例子,来讲怎么教育孩子。这个很重要!我们需要例子,最好是就在手边、我们都能看得到的活的例子。甲类人过来,当活的例子,是很有献身精神的。
       申爸一直在问一个问题:如何避免孩子成为那些“只为了证明自己聪明而证明自己聪明的人”。其实呢,就是怎样避免成为甲类人。成为甲类人,那孩子的一辈子,就算完蛋了。这很重要,我们回头接着讨论。甲类人的讨论,申爸一直是不参与的。这个事情,好奇的妈妈可以去李网高楼里查证。
    嗯...这是科学。科学是“道”。或者说,是一种方法论。
       阿西莫夫在他的《古今科技名人词典》里面,挑选来说的人,都是持这种方法论的人。这是和别的科技名人词典不同的另外一个地方。

  • yzhang4

    楼主 2014-12-29 09:57: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2-29 09:58 编辑

        西妈提到了门萨学会。阿西莫夫在他的自传《人生舞台》里面,提到了他在门撒国际的经历。
        阿西莫夫在门撒国际,“做到了”国际副主席的位置,是这个超高智力组织的第三号人物。不过,他是给指定的,而不是自愿的。从情感上讲,阿西莫夫一直不喜欢门撒国际,连每年要交的会费,也打算不交了,自动退出。那个时候,门撒国际的主席是英国人维克托•谢列布里亚科夫...从这个名字上看,应该是一个俄裔英国人;阿西莫夫本人,是俄裔美国人。
        要入门撒国际呢,要经过他们的智商测试。阿西莫夫认为,为了加入而去测智商,这是一个侮辱,就不去。不过呢,他自己确实对这个组织好奇...他有120%的资格能够进入这个组织,这一点,他自己是十分清楚的。完了吧,阿西莫夫就给一个门撒的会员,用激将法,激得参加了智力测试,顺利进入了门萨国际。
    他进入门撒国际是在1961年。是年,他的科学指南第一版刚刚出版,他作为一名超一流科普作家的名声鹊起,接近人生的巅峰。阿西莫夫的名声,更加响亮。门撒搞了这么个会员进来,自然得意非凡。阿西莫夫好奇;门撒国际得意。就这么着,阿西莫夫的“门撒国际生涯”开始了。
    阿西莫夫对门撒国际成员的描写和评价,很有意思。在《人生舞台》下册478页中,阿西莫夫写到:“总体上,参加门撒国际的经历不很愉快。尽管我遇到很出色的门撒国际成员,可其他一些人非常傲慢,自以为智商高,态度咄咄逼人。它们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在别人介绍它们时,可能会抢着说:“我叫乔•多克斯,我的智商是172.”或者,恨不能把这智商数贴在脑门儿上....一般来说,他们总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赏识,不够成功。其结果是,他们总是怨天尤人,很难相处。更有甚者,他们不断地互相比试,测试对方的智力,这类事不久就让人感到厌倦。此外,我很不舒服地意识到这些门撒国际成员,无论他们纸面上的智商有多高,很可能像其他人一样无理性。更糟糕的是,他们之中还有些群体,我后来才发现,接受占星术和许多伪科学信仰,形成了“特殊兴趣群体”,信奉各种知识垃圾,黏上这种事,哪怕只是一点点,还会有什么好名声?

        最糟糕的是,我被认作天然靶子。门撒国际所有狂妄自大的年轻人似乎都认为他只要在一场智力较量中击败我,就可以出名了。我发现自己的境况就像一个老枪手:年轻的快枪手不断地向他挑战,他永远不能放下枪来。我不想玩这个游戏。我不在乎在智力较量中失风,我一生中已经输过许多次,可我宁愿这些是自然发生,我不想永远提防他们。简而言之,打个比方说,必要的话,我会开枪的,但是我不想时时刻刻把手枪放在离枪套半英寸的地方来度过我的一生。必要的话,我会开枪的,但是我不想时时刻刻把手放在离枪套半英寸的地方来度过我的一生。因此,我停止参加聚会,不再支付会费...维克托•谢列布里亚科夫说如果我不付会费,他替我付。这样无论我是否愿意,我都是门撒国际的成员...维克多说过我已被指定为门撒国际的两位国际副主席之一,这位置我保持了15年之久。我不想这样,可我的名字列在门撒国际的书面文件上,尽管它只是荣誉性的,我想退出却十分困难.....
        当然,当门撒国际的副主席,也有一些好事。当门撒国际在纽约召开全国性大会时,我通常都被拉去在宴会上或者其他场合演讲。我可以讲无法对一般公众谈论的比较深奥的话题。我甚至把我一本科学随笔集呈现给门撒国际的听众....
        当然,有许多门撒国际的成员很讨人喜欢,很聪明,例如马戈特•赛特尔曼,她实际上负责门撒国际纽约分部。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当家人,一位很棒的厨师。维克托在纽约市中心时,马戈特和我常与他一起吃饭,通常马文•格罗斯沃思也和我们在一起。马文是所有的门撒国际成员中,与我最意气相投的人。他的笑话比我讲得好,会讲一口更加地道的意第绪语。”
        嗯,这是阿西莫夫对门撒国际成员的叙述和评价。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
        如果你的孩子,从5.5岁就伴听,听天书。那么,等到孩子到了9岁的时候,妈妈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个孩子很特殊。孩子会顽强地倔强地表现他的特殊...当然是无意识的...不止妈妈爸爸会感觉到这种特殊,所有接触孩子的人,都会感觉到这孩子特殊,与众不同。
        可是,到底什么地方特殊,每个人都说不出来。这就像你到了一个地方,顶级的酒店,你就会感觉到,这里有些特殊...每一件东西,都有种湿润的感觉,空气中明显弥散着香气。可是,你提起鼻子,仔细闻,又闻不到;你去看每一件物品,都是干的,不是湿的。可是,你就是觉得有种湿润的感觉,你就是觉得空气中有香味。
        反正,这里有些特殊。你等再过一年,你要是送孩子去参加智商测试的话,孩子的得分会高得惊人。智力上的良好建构,造成了孩子的捉摸不透的“特殊”。在这个时候,如何让孩子变成阿西莫夫、成为马戈特、成为马文,而不是变成那些“总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赏识,不够成功;总是怨天尤人,很难相处”的人,这可就不是读科幻小说,而是看报告文学了。

        这是个实际得不能再实际的问题。它实实在在摆在了爸爸妈妈的面前。这是件需要谨慎小心又不得不做好的事情。要是孩子不幸成为怨天尤人的甲类人,那就废了;还不如当初不让他伴听,不给他读天书了。
    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
    上册封面:

    上册封底:

    下册封面:


    下册封底:


    版权:



    2002年9月 印数:5000 定价:48.00元。
        这个书,前后印过三次。上面的这套是第一印,后面还有收入世纪文库那一印和新近的另外一印。
    这本书非常重要,什么原因呢?我们都知道,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钻进另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感知别人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当一个孩子,当他获得了极强的智力之后,在他的内心深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不知道。孩子自己要是不说,谁也不知道。阿西莫夫这本自传,掀开了那个神奇世界的一角,可以让我们窥探一下,那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在世俗眼里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门撒国际,不过是一个让人腻歪,又走不掉的地方而已...这种感受,你是没法在别的地方窥其一斑的。
    另外,申爸将会主要以这本书里面的叙写为例,说明自信心、自我的建构、内部动机的调整、世界图景的建构...所有那些重要的事情,这本书都会给出一些生动易懂的事例。
    嗯...这本书,要有。对于那些已经深入伴听孩子的爸爸麻麻,这本书一定要有。况且,这书本身,也生动风趣,读来兴味盎然。

  • yzhang4

    楼主 2015-1-7 09:36:31 使用道具

    012-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

        不止是“朗读天书还是有效果”,而是有很大的效果,这个效果,会影响孩子一生。之所以看不出来,是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而已。如果孩子自己想学,那就更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学了。要支持孩子自发的探索。不在于这件事情本身对不对,好不好。支持它,原因只有一个:这是孩子自发想出来的,得给他空间探索。
        嗯,为什么要读教材呢?原因很简单:教材的质量好!不要以为那些商业机构推荐的东西多么多么地响亮,听起来多么多么地质量高。所有的读物,对于孩子而言,都没有教材的质量高。原因呢?很简单。教材和别的读物,是不一样的,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沿着这条循序渐进的路走,是最保险,效率最高的。







        这套书,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是语文出版社出的一套教辅。它是四本,从三年级开始。现在正在读四年级的孩子,需要这套书。买来,从三年级开始读。这个阅读呢,既无章可依,又有章可循。
        这套书是到目前为止,申爸发现的最好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孩子阅读的书,每篇文章后面,都有练习题。不要让孩子动笔做。要让孩子读,读完了,认真思考文章后面的练习题,自己想到答案。想到了答案,再自己去看参考答案。把这四本书,当课外书看了,阅读能力就提升起来了。
        三年级的孩子,妈妈可以买来,但不要现在看。现在看,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最快,也要在三年级下学期再看。四年级看,是最合适的。一口气把四本都读完。
       这个书的质量很高。质量很高的书,都没有市场。申爸手上的,是12年印的。后来,不知道他们还印不印了。小孩子的家长,你能在淘宝上淘到,就淘一套好了。反正,这种东西,也没有“过时”这一说。
        四年级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让孩子看这书的时候,就是一本“课外书”,当课外书看,效果最好。不要让孩子当成“做题”,一“做题”,就完了,效果就没有了,就是四本故事书,其实。

  • yzhang4

    楼主 2015-1-7 09:40:30 使用道具

    013-《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合称《荷马史诗》。
        嗯...今天,说说这个荷马史诗吧.
       当然,主要是说荷马史诗和阿西莫夫的关系。
       按照西妈的指示:咱们群里要培养好几百个IQ是181的小阿西莫夫,咱们得围绕着最高指示行动.
       荷马史诗是西方世界里,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注意,没有之一。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谁提异议也不好使。
       我们都知道,大约在2500年前,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先后都进入了所谓的“轴心时代”。那个时候,咱们中国出现了孔子,稍后呢,恒河流域出现了佛陀;耶路撒冷那个地方出来耶稣;在希腊半岛,出现了苏格拉底.之所以叫做“轴心”,那是因为这些“集大成”的思想家,做出了其各自文明规定性的范式。他们各自开创了一整个文明的范式.他们开创的那个文明,不管走到多么久远,都要回到源头,去他们那里吮吸原创的思想养料.这就像那个车子的轮子:轮圈是通过辐条,连接到车轴上的轮圈上的每一点,都要靠车轴支撑。
    他们的思想呢,叫做“轴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两千多年来,不断地回去孔子的经典文献,从中获取营养,得到支撑.到今天,也是一样....论语哈,道德经哈,十分十分重要。这些是轴心来的,妈妈们不管是天书还是朗读,一定要趁着伴听敏感期,给孩子把洋葱的这层最难剥的干皮剥掉。
        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800年到900年.西方文明轴心的苏格拉底呢,生活在公元前400年到500年.如果我们问,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哪里?
        你可以回答,苏格拉底.
        回答正确,100分.
        可是,如果我们继续问:苏格拉底为什么?
        苏格拉底的源头在哪里?
        为什么那里会出现苏格拉底?
        这就不好回答了
        其实呢,如果我们从孩子关键期对于智力建构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的话,我们就知道:苏格拉底的源头是荷马,荷马史诗.如果你坐上时光穿梭机,退回到2500年前,苏格拉底小的时候。你神一样地站在童年的苏格拉底身边。
        傍晚了,小苏格拉底依偎在妈妈身边,精神十足地央求已经困倦得不行的妈妈:“妈妈,你再讲一会儿伊利亚特的故事吧!求求你啦。”我们注意,伊利亚特也好,奥德赛也好,里面的故事,不都是荷马创造出来的。荷马史诗里面的故事,在荷马之前,就以口头文学的方式,一直流传着的。荷马不过是把民间流传的故事,收集整理,重新编辑成册而已。
        什么是口头文学呀?
        你去郭德纲,德云社,听郭德纲说相声。郭德纲说什么相声啊?不就是济公传刘罗锅女状元丑娘娘那些东西吗?郭德纲说的那些相声,就是口头文学。那个多通俗易懂,多有趣儿,那个.妈妈呢,在相声馆儿里听,听得烂熟;回家呢,小孩儿长大了,长到了听故事的年龄,要求妈妈给讲故事,妈妈能讲什么故事啊?就是自己听熟了的故事呗.
        2500年前,荷马史诗里的故事,就是苏格拉底妈妈每天晚上讲到困得不行的故事,那个东西,是滋养出苏格拉底、柏拉图、阿基米德、毕德哥拉斯的东西.
        说到这儿,说两件事情哈.
        第一件呢,有妈妈已经开始给孩子读荷马史诗了。读得很辛苦,很辛苦的原因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妈妈自己不了解荷马史诗里面的故事。那个东西,两块大纸砖,你从头开始读,一句诗一句诗地读,读出故事来,辛苦死了.在妈妈开始读荷马史诗之前,申爸建议呢,妈妈自己先对荷马史诗里面的故事感兴趣,觉得好...这样最好
        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对荷马史诗觉得好呢?
        好莱坞大片
        妈妈们去找,前些年,好莱坞排了一部大片,叫做《特洛伊》.这个故事就是《伊利亚特》.那个片子很长,开始比较闷。妈妈们自己先找来看一遍。很长,也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妈妈自己看完了,妈妈就知道什么叫做“震撼”了。妈妈们就有一个直观的感觉:为什么那个东西曾经是口头文学,为什么几千年来吸引了那么多人去读去听.那其实就是刘罗锅女状元丑娘娘,只不过,其品味,远远不是刘罗锅女状元丑娘娘可比的.
        第二个呢,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老有人找申爸问:大奖童话怎么样?
        大奖童话怎么样,那要分妈妈怎么看大奖童话,妈妈到底要什么。你要说娱乐孩子,大奖童话一定比荷马史诗强,这个没什么可质疑的。那个东西,也是人家精心构思,精心制作出来的精品.
        可问题是,妈妈到底想要做什么?
        妈妈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小阿西莫夫的话,大奖童话,根本没用!不但没用,还只能帮倒忙.
      
        为什么帮倒忙呢?它竞争孩子敏感期的时间啊!
        群里的妈妈,你们自己说:自打孩子上学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最大的感受一定是:孩子是全家最忙的人!那么厚一摞子大奖童话,你给孩子读完了,你还有时间读伊利亚特吗?即便妈妈有时间,孩子他也没时间听啊!你把孩子的时间都最新科学指南了,把孩子的时间都上下五千年了,把孩子的时间都三国演义了,把孩子的时间都论语了,把孩子的时间都荷马史诗了...你买回来,摞在书架上的大奖小说,除了落灰,还能干什么?
        不要去抢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买200-100,什么双十一双十二的....你抢那么多垃圾回来,堆在书架上,干嘛?过几年,孩子大了,怎么拉进来的,怎么扔出去
    孩子动都没动过:他没时间啊!
        你买申爸的旧书吧,过几年,孩子大了,没时间看,你还可以卖出去。尽管赚不来伦敦的房子,你怎么也能几倍的价格卖出去:怎么也比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高.你买那些垃圾进来,过几年,你只能两毛五一斤往出卖.
        嗯...为什么“垃圾”呢?这个孩子在关键期读的东西吧,
       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孩子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他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面,你关键期给他读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他听了,将来呢,他要看大片儿啊...他看《星际穿越》,他看到了黑洞...就这么回事儿.也就是说,给孩子选择读物,要选择那些将来在孩子的生活中有承接的读物.
        妈妈呢,觉得公主好。妈妈就公主,好,小时候公主.全公主.等孩子长大了,十几岁了,不喜欢公主了.孩子到自己的生活里面一看:全灰姑娘,哪里有公主?
    几年的公主积累,断崖式的转折,全废了,一点儿也承接不上.
        妈妈关键期给孩子选择的资料,将会指引孩子,将来对生活中哪方面的东西感兴趣。他对哪方面的东西感兴趣,他自己就往哪个方面走
        你关键期给孩子看《小世界》,好,孩子就小世界了.....他自己就对小世界里面提到崇尚的东西感兴趣啊...你关键期给孩子读能够成为某一类人的书,将来呢,只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荷马史诗里面提到崇尚的东西,才吸引孩子。
        孩子自己就往那个方向去走了.
        它这个读物,你不能孤立地去看它.你孤立地去看它,荷马史诗怎么也比不上大奖小说。不说别的,荷马史诗里面提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古旧得不行的事情...这哪里可以像大将小说一样,和现实接轨的?可是呢,荷马史诗里面提到的,会自然地吸引孩子去探究整个西方社会的社会建构基础.这个和论语引导的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大图景一道,建构起孩子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心理空间.
        大奖小说呢,新创作出来的么,什么洋葱头萝卜块什么乱七八糟....这些东西呢,还没有形成社会氛围。你读了大奖小说的孩子,将来和别人提起洋葱头萝卜块,别人不知道啊!他的童年知识,到这里就断掉了.
        可是呢,你改孩子匹诺曹,给孩子吹牛大王,给孩子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给孩子骑鹅旅行记,给孩子伊索寓言,给孩子爱丽丝...这些,也都是童话啊....你的孩子知道了这些,将来在和别人提匹诺曹吹牛大王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涅尔斯爱丽丝...别人也都知道.
       这就是文化.
        妈妈要在关键期,给孩子有文化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其本身“好”的东西.大奖小说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个呢,申爸也不能完全否定大将小说。还是那个意思:不管到什么时候,售货员总比阿西莫夫多。这是客观事实。培养售货员的资料,你不能简单地说它不好:人家妈妈就想培养出一个快乐的售货员呢?

  • 海大天大

    2015-1-19 16:29:39 使用道具

    大奖小说是垃圾?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09:53:26 使用道具

    大礼包之《科技名词探源》

    英文版1974年出版哈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2月印数:22,500定价:1.95
    这是一本讲科学里面的词汇,还有掩藏在这些词汇的后边的故事的书
    这个...有什么好?
    你说,他这个阿西莫夫哈,他怎么造那个帝释天的珠帘啊?
    你想想,要是你,你怎么造?
    你呢,是不是得先造珠子,一粒一粒的珠子;你造珠子,一堆珠子,乱七八糟地收在一个大盒子里边儿。
    完了呢,你得穿,对吧?把大大小小的珠子,拿根麻绳,按照脑袋里想好的先后次序,串起来。串成一串一串的,对吧?
    最后呢,再把串好的珠串,挂起来,就成了珠帘了。
    他这个孩子呢,上帝怎么设计,咱们来看。
    孩子看那个可怕的科学,看那个少年科学画报....那啥,昨儿有妈妈说,买了四年的少年科学画报,花了300大洋。看来,孔网上这个少年科学画报,还没贵到天上去。需要的妈妈速度哈,你要是再不行动,这个老少年科学画报,每期都成了电动车了。太贵了,那个时候,买不动了.....
    这个可怕的科学,这个少年科学画报,里面就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一篇一篇的小文章,介绍自然界的某一个小侧面,某一个小片段:一些小知识。
    孩子呢,他从蒙沌状态一出来,他就对这些小片段感兴趣。即便是妈妈给他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天书来读,他也是吸取里面的小片段。至于最新科学指南所体现出来的宏大体系,他知不道。读一遍天书,只是做了扳道器的作用而已。
    这些小片段,就是造帝释天的珠帘的那些珠子。
    孩子呢,要在小头脑里,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大图景,他先干嘛?先造珠子。
    申爸呢,曾经对大申读那个《十万个为什么》,灰常的吃惊:这全部都是零散的信息么,信息如此之稠,浓得化不开。你从这些信息仓库里,看不出任何思想,任何思路,任何用途....就是那么乱七八糟堆在一块儿的小知识。
    孩子怎么可能对这个东西感兴趣?
    诶,你还别说,孩子在造帝释天的珠子,造得最火热的那些岁月里,他就是对这些小知识感兴趣。摸起书,坐在马桶上都舍不得放下。
    他造珠子呢,珠子造好了呢,他得串。不串,就没有珠帘。没有珠帘,只有珠子,那没用。
    你说,要映射出完整的我们这个自然界,你怎么串呀?按照什么思路串呀?有很多种串的思路。按照学科来串,这是最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对自然界的探索领域,社会分工的情况的了。
    我们把对自然界的探索,分成化学、物理、数学....还细分,分成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天体物理,基本粒子物理....
    阿西莫夫啊,那么聪明滴银,怎么会不按这个原则来串呢?
    他串,就串成了这些书:《碳的世界》,《氮的世界》(有机化学)、《原子内幕》(原子物理学)、《走向宇宙的尽头》(天体物理学)、《阿西莫夫论化学》(化学)
    楠楠妈很赞,排第一了,也不去抢最新科学指南。最新科学指南呢,现在最贵;楠楠妈选了《氮的世界》,这个聪明,赞!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啊,是我国出版的最早的阿西莫夫著作之一....排名第二,仅次于《碳的世界》。这个出版还早,印量还小,等楠楠上了大学,这个升值得准保比最新科学指南要高的了...
    其实呢,这本书讲的是有机化学里面的一大类:含氮有机物质。这个含氮有机物质,有什么重要?蛋白质含氮。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材料。搞清楚了含氮有机化合物,其实就搞清楚了蛋白质,搞清楚了蛋白质,是为了搞清楚生命是如何构造的,这个就很重要了。
    按照学科来串,这是一种思路

    那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呢....
    别的思路,当然有啦。
    我们看哈,名字,这个事情,很重要。孔老夫子就说么,名不正,言不顺。
    孔老夫子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名”要“正”啊?我们先来瞧瞧,这个正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每个事物,每个现象呢,我们都要给它一个名字,好在说话儿,写文章的时候,提名字。提到了名字,就指代到它本身。可是,你要知道啊,它这个名字,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它是人取的。
    取名
    你每一个名字,拿汉语来说吧,就是几个汉字,对吧?这几个汉字呢,又各自有它们本来的意思。你给一个新的事物起名字,怎么办,才能让你选的那几个汉字,它们表达出来的意思,和这个事物的本来面目匹配到一块儿呢?名实相符?诶,这个事情,你想想,不是那样简单的一个事情呢!原因么,倒是很简单:你给任何一件事情起名字,这件事情,对你而言,都是新生事物,对吧?它老事物,都已经有名字了么,轮不到你起名字。它这个事物,既然是新生的,我们对他们的本质,认识得就不是那么清楚。认识清楚了的,它就不是新生事物了。在认识不清楚的情况下,你还要给它起一个名字,还要“名实相符”。
    这个,可就难喽!
    妈妈们都想想,当初,你家宝宝出生以后,你家爸爸起名字,那有多费劲。上户口都逼到头上了,最后一刻,才匆匆地选定一个名字了事。有些娃,名字用了好多年了,爸爸妈妈还是觉得不好,就去改名。老麻烦了。
    在整个大自然的图景中,涉及到很多很多事物。
    这些事物,每个,都要起一个名字的。
    名实相符,名实相符,当初,第一次给这个事物起名字,认识还达不到很深刻的本质,就起个不“很深刻”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个本质认识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人们再回去给它改名。每一个名字,在大自然的大图景里面涉及到的,都有一个起名,演变,改名的过程。这个过程呢,要是我们今天回过头去,去把它理清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
    哦,原来人们曾经这么看这个东西的啊!哦,天哪,3000年前,先人对这个东西的本质,就已经认识得这么深刻啦!诶也妈呀,我对这个玩意儿,一直以来的认为,原来都不对!
    有没有专门把科学探索里面常见的名词,各个演变的历史,都归总到一块儿,给我们看的书呢?
    有。
    就是这本《科技名词探源》。这是本好书。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书里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
    楠楠妈选了《氮的世界》,那好,就让我们来探探,“氮”这个名字的“源”吧。





    阿西莫夫呢,先从1770年代说起。那个时候,化学家们发现,空气中有两成不同的成分。一种能够维持燃烧;另外一种不能。舍勒把能够维持燃烧的成分,叫做fireair,火气。不能的呢?叫做foulair,屎气.舍勒的“火气”是取对了本质的。他的火气,就是咱们现在的氧气,Oxygen。可是,舍勒的屎气,却还没抓到本质。名实不符。
    我们呢,现在知道,屎气里面,只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二氧化碳,另一种就是氮。
    在舍勒的同时,有不同的化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研究这种屎气,他们从他们的角度,给了它各种“名”:恶气,有毒的气体、非生命气体、窒息物质等等。
    所有这些名字呢,都从不同的角度,把氮的性质,勾画了出来。
    直到十八世纪末,查普塔才真正把氮从屎气里面分离出来,命名为Nitrogen。
    这个Nitrogen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由于这种新物质是‘硝石’分子的一部分,‘硝石’在法语里叫nitre。那些年头,给新气体命名时都加上词尾-gen(来自希腊语中的后缀-genes,意为“出生”或“被产生出来”,所以查普塔就把这种气体叫做Nitrogen,意思是它是某种能够构成硝石的东西。”
    嗯,好啦。
    妈妈们呢,都仔细读读刚才申爸贴的那三幅图里面的文字...完了呢,说说你读完了....或者根本没读完的感受。
    就是直观的感受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