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yzhang4

2014-10-13

[其他] 大申爸说书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aya323

    2015-1-26 10:01:52 使用道具

    拜读了,谢谢分享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0:26: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26 10:27 编辑

    杂谈七:关于金苹果的使用方法


    在大申10岁这一年,有两个工具是必须启用的。
    一个是金苹果那个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二是思维导图
    以建构的方式,使用这个工具,可以让孩子快速捕捉到文章中隐藏在文字后面的蕴意。
    其实呢,这个工具可以看做常见的蕴意隐藏方式的一个指南。
    那个系列要从三年级开始,循序渐进的。它的好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局部看不出任何特别的地方。
    孩子大了,也可以从三年级开始看。
    从去年寒假开始,大申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弄熟了使用完这套工具,其结果,就是暑假期间,如何着迷地看教辅材料。
    马上就要到来的这个寒假,应该是祭出第二套工具的时候了。
    那个名师推荐的阅读真题80篇是看着玩儿的。金苹果才是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工具。
    金苹果不能做。就是让孩子看。

    先快速读一遍每章前面的导读。

    然后把短文当故事读。读完了,看短文后面的题。看完题,自己想想答案是什么,自己看参考答案,自己看看自己的答案对不对。
    一章的短文都看完了,题也看完了,再看一遍前面的导读。这章就算过。
    等一本书都读完了,在从头到尾读一遍每章的导读。
    这最后一遍读完,一本书就算读完了。
    这套金苹果,最好四年级的时候,一口气从三年级一路看到六年级看完。
    看完了,孩子基本上就学会从文章中看文字背后的意思了。
    四年级五年就六年级都行。初中一年级,应该也可以。
    其实呢,那个体系划分成了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级。

    成人看,也是可以的。
    前一段时间,有哪个妈妈看那个金苹果,说好。不知道她怎么觉得好的。
    其实,作者要把自己的意思隐藏在文字的背后,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技巧呢,就那么几条。不管是给成人看的书,还是给孩子看的书,其作者都只能采用那些技巧。
    这个金苹果,就是用最浅显的文章做样例,演示这些技巧都是些什么,背后的意思怎么才出来,再把背后的意思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语文,作为阅读来讲,这就是全部的基本功。
    只要孩子一着眼,就能看出作者所用的技巧....他看金苹果,做练习,看熟了么....然后习惯性地顺势就把那些藏着的意思猜出来了。能做到这个,语文的阅读能力就具备了。
    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些事情
    他具备了这种能力,再用这种能力用在阅读任何文字上面,不管是文章、语文的阅读题、文字说明,甚至数学的题...只要是由文字构成的,他就能“读懂”。这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在这个基础上,不管学什么....只要是由文字构成的东西....都没问题。
    其实,阅读很简单。到了初中,就基本上没有小学那样的所谓的阅读题了。
    尤其是到了高中,那种读文字背后的意思的题,就销声匿迹了,代之以就着短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综合运用。
    对啊!它那个书,作者的功力就在于此:他能用最浅显的小文章,充分展示那些技巧。
    要是文章难了,字句的理解就成为主要问题,这就冲淡了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0:28: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2-15 15:11 编辑

    杂谈八:关于教辅资料

    大孩子的妈妈们呢,着急思维导图。其实,不用着急这个。这不过是个工具,就和金苹果一样,在最适当的时候,你拿过来,按照说明书,用对,它自己就起作用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定制兴趣。

    这个定制兴趣为什么重要呢?我们简单地想一想,就知道了。申爸呢,在说明怎样使用金苹果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不要让孩子做金苹果,孩子只要读,就可以了。在四年级的时候,一口气把四本金苹果读完。你说它这个东西,四本书,尽管比不上哈利波特厚,但总是很厚的一摞纸。孩子得有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才能在一个学期里,把这四本书读下来。要具有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这就不是在小学四年级做的事情了。孩子得在三年级,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练习这个能力。而在三年级能够更好地练习这个能力呢?孩子得有强悍的“读字”的能力,没有任何技巧,任何指南,自己就能够从一大堆字里面,勾画大框架的能力。而从字里面,获得大框架的能力,又不是小学三年级的事情了。他是长期琢磨丁丁历险记,琢磨桥梁书,慢慢累积的出来的。而不识字的情况下,琢磨丁丁历险记,琢磨桥梁书,又是更小的时候,以孩子读图,大量读图为基础的。孩子怎么才能大量读图呢?在孩子还不识字的时候,他大量的时间在伴听,一边伴听,一边看他的书。他不识字,就只能读图。用了大量的时间,读了大量的图。这就和现在群里年龄的孩子挂上钩了。妈妈给孩子伴听,他一边听,一边读书....其实就是读图...他一边听,一边折纸剪纸搭积木...其实就是在锻炼精细动作...这些事情做好了,作为基础。完了呢,妈妈一步一步都走对,到了四年级,借助金苹果作为工具,孩子就获得了从文字中抽取文字背后的意思的能力了。每一步都非常自然,容易。但方向要对,每一步都走正确。这是一连串的事情。一步一步走,走到四年级的时候,孩子自己就“走到了”。

    我们呢,需要理解:金苹果毕竟不是长袜子皮皮,不是哈利波特,不是爱的教育,不是小豆豆...它没有情节。尽管,作为一个个小故事,小故事本身作为故事,会吸引孩子。但是,导读和读题,显然就没有什么理由,吸引孩子自己高高兴兴地读下去了。那些导读,相当于点拨:告诉孩子,从文字里读出背后的意思的技巧。点拨很重要。没有点拨,光靠直接读故事,慢慢地累积,那是很慢的,没有良好的针对性。可是,点拨很枯燥。很难读。不只是点拨难读,故事后面的练习题,也不吸引人。那些练习题,不过是一些分解步骤,来练习点拨中的技巧。这个一步一步地做,可以想象,枯燥极了。不好玩儿。
    我们从后往前看。大申从去年的2月1号开始看金苹果,到了8月26号,他一天就能够看看完这么多东西了:


    这一大堆纸里边呢,涵盖了这些东西:数学课本;课本解读;一课一练;单元考试题;奥数题;从最基本的,一直到奥数。奥数呢,还包含从初级的奥数,就是培优训练、从课堂到奥数、奥数基础知识、奥数竞赛题。也就是说,包含了从最基础的新知识,到最难的华数杯奥数竞赛的全部内容。大申在一天的时间内,用五到六个小时,全部读过一遍。当然,读完了,就累塌了。大申读这些东西....一天之内,用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从最基础的知识到最难的竞赛题...这么个样子,这么个方式,这是完全不同于课堂的正规教学方式的。大申每天读这么一厚摞纸,妈妈们要知道,这是没有人逼他的。麻麻们反过来想,如果读这么多东西的动力是靠“逼”,这个根本不行:可以逼着读一部分,但每天读不了这么多。从表现上看,大申是兴致勃勃地每天去读这么一摞纸的。他一定有什么内部的动机,牵引着他去把这一厚摞纸读完;而不是在某种外部压力下,硬着头皮去读完这一厚摞纸的。这个内部动机是怎么建构起来的?这是事情的关键。

    大申读的这些教辅资料,和西妈刚才引用来的阿西莫夫小时候读的书,表面看起来,还不太一样:大申的教辅材料都是“枯燥的”干巴巴的东西;阿西莫夫的那些书,都是含有情节的故事书。大孩子的妈妈们都知道,引导孩子去阅读有故事情节的书,相对比较容易。可是,引导孩子去读奥数题,就困难了。现在,有一个问题在这里:那些有情节的故事书,和毫无情节却有内部逻辑联系的数学书,真的有区别吗?申爸曾在李网的高楼里面,十分认真地问过一个问题:这个玩儿和学习,真的有区别吗?很多妈妈也十分认真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她们最后的结论是:当然有区别。区别巨大。前边这个问题是先前李网那个问题的引申而已。在问完李网那个问题之后,申爸在思考:真的有区别吗?到了去年8月26号,大申能够一天读那么多“题”,是这种思考的结论的实践应用。

    嗯...我们看看,当时,就是在去年2月1日到8月26日这段时间里,大申那里发生的事情。在这6个月26天的时间里,事情是这样一步步发展的:最初,只不过是大申考完了期末试,爷儿两个总结考试。申爸问大申,什么样的题答起来,感觉最困难。大申毫不迟疑地回答说:阅读题。不管是英语的阅读题,还是语文的阅读题,答起来最困难。老是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针对这个老是错的阅读题,申爸就跟大申说,既然阅读题不会,那咱们就练习阅读题。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后边的考量。不过就是见招拆招的应付而已。并且,申爸要求大申,在做英语阅读题和语文阅读题的时候,要动笔,把自己想到的答案写在书上。大申也只好这么干。但是,大申不乐意写。于是,爷俩就谈判:每天五篇英语阅读,三篇语文阅读。谈完了,把目标写在日课本上,作为每天的Objective。彼时,大申开始形成习惯:只要是每天的目标,写下来了,就想办法去完成。大申写完了,申爸给他照着书后面的答案判:正确的划钩,错误的划叉,然后呢,把错误的一起讨论,改正。这和任何一位妈妈,解决孩子的“不会答阅读题的问题”的时候的做法,没有任何不同。大家都是一样的。硬拼。不同的是后来。这样做了几天,申爸很快发现,这样做的弊端:大申把心思完全放在“怎么把后面的题做对”上面。怎么把后面的题做对呢?妈妈们想想:要是你,你用什么法子,可以把“后面的题”全部做对,又快又好?抄啊!抄答案。刚开始的时候,申爸是想到了大申会抄答案的。于是,就把答案撕下来,放在申爸手里。让大申拿着一本撕去答案的题,来做。答案就放在申爸的写字台上。没两天,大申想到了窍门儿:把答案偷偷拿到自己的书房,照着答案抄。申爸马上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看紧答案,不让大申在答题的时候,偷走答案。大申再想办法:在申爸不注意的时候,把答案抄到纸上。抄完了,再把原答案放回申爸的写字台。等到练习那套题的时候,就偷偷地照着自己抄好的答案抄。很快,申爸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就在这个时候,申爸发现了一件有趣儿的现象:申爸让大申做语文的阅读题,大申极其不乐意。靠着每天写Objective,才勉强能够把每天的阅读题完成。可是,大申一旦完成了当天的阅读题任务,他并不马上把阅读书扔到一边。他会自己坐在沙发上,一篇一篇地读那些小文章,一口气儿读完一本。读完了一本呢,就问申爸要下一本。他不做题,拿那个当故事读。那你,这个东西当故事,那里够他读的。大申一口气儿,把申爸买的所有语文阅读书里面的小文章,全当故事书读完了。完了吧,还央求呢:“你再去买几本吧。”申爸不去“再去买几本”,大申憋得难受,就把英语的阅读题,也当故事给读了。大申阅读英语,让申爸大吃一惊。在申爸以前的观念里,阅读题是阅读题,阅读是阅读。阅读题是学习,阅读是娱乐。在这种观念引导下,申爸让大申看MTH,来训练阅读;让大申做阅读题,当做学些,应付考试。可是,现在大申的表现,明显表明:在孩子那里,他不是这样看的!对于孩子,只有为了愉快的阅读,这一件事。这是本来就有的。做故事后面的阅读题,是附加的,是学习。这便让申爸看到了某种希望:让大申把做阅读题当成愉快阅读!申爸发现,大申做题没问题,不反感。大申反感的,第一是写。他不乐意写;第二是把做错的搞对,他“本能地”回避自己的错误。一提到错误,他立刻就反感。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同时,把读题弄成和看小说一样的愉快阅读,申爸发明了NTRs。就是not review, not recite,not repeat,不回顾不复述不重复,一遍过掉,过掉就拉倒。既然NTRs,那申爸手里掐着答案,就没有意义了。于是,申爸把答案直接给大申,不判了。申爸把题和答案从书上撕下来,放在一起,夹在一个塑料夹里面。大申读题的时候,把题和答案都铺开,方便随时看答案。

    说一个花絮。在前些日子的考试之前,大申要做几套模拟试卷:掐时间做完。做完,申爸帮着判分。真的得出这套题,能得多少分。大申做完题,着急知道自己能得多少分。就趴在申爸身边,看申爸用红笔划钩划叉。那个答案就摊在旁边。申爸不行。申爸得反复核对题号,才能从答案纸上确定地读出正在判的题的答案:A、C、B、A、D,读完答案,用红笔在卷子上打钩或者打叉。等打完钩和叉,回到答案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符号,申爸又忘了下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在哪里了...于是,只要再核对大题题号,小题题号,找到正确位置,继续读下面五道题的正确答案:CCADA。申爸怕判错了,就这么抠抠搜搜地反复核对。慢得很。大申趴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起急了:“下一道题对!”申爸:“答案在哪儿呢?”大申立刻用小手指在一大堆密密麻麻的符号中,指出下一道题的答案。申爸一边看着大申指出的答案,一边核对题号无误,迟迟疑疑地打对号。完了看下一道题的答案是什么了。大申:“下一道错,应该是A,我答成D了...”申爸去看答案纸,确定大申说的是对的。大申叹口气,再用小手指指出那个答案的位置,果真是A。弄了几个回合,大申明白了:老爸老眼昏花,搞不清答案在什么位置。于是就说:“我跟你说对错,你直观打对号打叉就行了。下面十道题的答案,我都记住了。”于是,大申就在那儿大喊:“对!”“错!”“对对对对!”“错错!”申爸就跟着打对号错号。大申:“哎呀,这道题是错的。我刚才说的‘对’,是上一道题的。你漏了一道题!”申爸往上一看,果真漏了一道题,用红笔改过来。经过半年多的练习,大申找答案记答案的能力,那真是炉火纯青:你也看不到他仔细看那个答案纸。他就溜一眼,一大串儿答案,他都记住了。一张卷子判完了,申爸就和大申回顾。看错的是怎么错的,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大申也不啰嗦,看着卷子上的叉,一个一个说:“第一道题少了个'倍',我写成3了,应该是‘3倍’;第二道题应该是D,第三人称单数,我没选对,选成A了.....”一口气儿,不一整张卷子上十来个错误,都说完。说完了,就完了。真的让人赞叹,这个本事:他就判了一遍,没有刻意去分析,去记,正确的答案,就全知道了。不仅知道了正确的答案,判的过程中,错的错到哪儿了,他也思考过了。嗯...就如同,那个阅读理解题的书,孩子可以把他当做故事书来读;本是应该当做“题”来做的,可大申就是把它当故事。

      同一个事情,可以对应着我们不同的心理过程。大申这个“对对错错”的,对应着什么心理过程呢?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孩子的认知特点是什么样的。不是个别的孩子,说所有的孩子,都会“b”、“d”不分;“f”、“t”不分;“我”、“找”不分.....这些容易混淆的字,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看,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就是:轮廓相似。它们之间的不同,在细节。在镜像。 “b”、“d”是左右镜像的;“f”、“t”是上下镜像的;“我”、“找”之间,前者多了一撇,一根横,串起来。细节不同。既然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些地方出错,那就强烈地暗示我们:孩子的认知特点,是抓轮廓的!孩子天生,神经系统就是为了抓轮廓而生的。既然这样,那些轮廓相同,细节有差异的字,孩子就会犯错。我们说,出了7.5岁的孩子,他们阅读。他们阅读的话,在他们的小头脑里面,就在一边读,一边抓这本书的轮廓。什么是抓轮廓啊?就是这本书,总体上说了什么。细节,按照上帝设计人类早期思维的本意,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要抓的重点。孩子就是抓轮廓。这个年龄的孩子,和所谓的“精读”根本不搭嘎。

    我们都知道,没有轮廓,没有“总体”,那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理解;没有细节,没有具体词句的记忆,那就根本谈不上“复述”谈不上“评价”。我们来看,针对“总体”和“细节”的矛盾,老天爷是怎么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再看,针对“总体”和“细节”的矛盾,人类是怎么审计,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自打孩子听妈妈读书,小孩子的特点就明确地体现出来了:他要反复地听。一遍又一遍,把妈妈读得死去活来。渐渐地大了,他要听故事。一遍又一遍,把旁边陪听的人都腻歪死了,他还是乐此不疲。再大,能够自主阅读了。他一本书,一本《臭屁大脑》,他反复地读。一遍又一遍,读好几十遍....隔一段时间,想起来了,就抄起《臭屁大脑》,再来一遍;....隔一段时间,想起来了,就抄起《臭屁大脑》,再来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让爸爸妈妈感觉到绝望:这得读到什么时候去啊?就这么一本书,反反复复地读。诶,你还别说:终于有一天,你再给他《臭屁大脑》,他说,这个没意思,我看过了。于是,就再也不肯看《臭屁大脑》了。他把《臭屁大脑》归为“小豆儿看的东西”。淘汰掉了。孩子都是这么过程,这是司空见惯的手边现象。上帝解决“总体”和“细节”矛盾的法子,就藏在这手边现象里面。

    孩子呢,第一遍读,他抓了一个大轮廓;然后呢,每读一遍,轮廓中原本不清晰的细节,就清晰一点点。他读第一遍,就如同黎明拍的一幅照片,照片上只能看到大片的天空,远处树木房屋山脉的剪影。黑乎乎的,之后轮廓,没有细节。等到看最后一遍,那时太阳升起来,老高了之后,再拍的一幅照片:轮廓还在,没有任何变化;细节都有了,清晰明确。这是一幅白天拍的照片。孩子就是一遍又一遍地从黎明照片走向白天照片的。一旦孩子在小脑袋中,拍出了白天的照片,轮廓明确,细节清晰,那本书,他就再不看了。嗯...这个过程,是孩子认知的自然之道。按照自然之道行走,效率高,孩子喜欢。

    怎么利用孩子认知的自然之道,来解决学习问题呢?就是那一堆教辅资料。那些教辅资料,是题海,是折磨孩子的苦哈哈的恶魔之手;妈妈们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看那一堆东西。可是呢,妈妈们也可以这样看那堆教辅资料:孩子在读课本和课文解读的时候,不过是拍了两张黎明的剪影照片而已。接下来,孩子的神经系统,会自发地喜欢把轮廓清晰化的举措。任何让黑乎乎的轮廓变成清晰的细节的举措,理论上,都会触发孩子大脑内部的奖赏系统,给孩子带来愉悦;这种愉悦,恰就是小孩子兴趣盎然地反反复复听同一个故事背后,大脑中的奖赏机制。现在,看那些课课练。课课练是什么?是题。做起来枯燥的题。妈妈们完全可以这样看那些教辅。可是,你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课课练。课课练里面的题,是长期一线教学过程中,总结积累起来的一些知识。一些什么知识呢?这些知识,都是针对孩子认识模糊,容易犯错的那些“点”的。一些什么点呢?你还是拿出刚才拍的黎明前的剪影照片来,就着这个照片说话。从剪影照上,明显可以看出,远处照片正中间凸起的部分,是一些树木的剪影。可是,这些树木,到底是在远山的前面还是后面;树木和它旁边的房屋,到底是树在前面,还是树在后面,还是平齐的;到底是些什么树,这些大树的前面,还有没有一些小树灌木什么的...这些细节,在剪影照片中,完全咂摸不出来。就是说,粗略的轮廓忽视掉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从孩子反复阅读一本书的行为中,我们推测,把这些剪影中忽略掉的细节补充完整的过程,应该是大脑自激励的一种过程。这种猜测,到底对不对呢?只要设法验证一下,就知道了。拿什么验证呢?就是那些课课练。前面说了,这些课课练里面的题目,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总结出来的针对孩子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头脑中模糊之处的有针对性的一些题目。我们把那些课课练里面的题目,看成是一个个的局部“写真”,这些写真集呢,专门用来帮助孩子搞清楚那个树木是什么样子的;搞清楚那些大树前面,还有没有矮树灌木;搞清楚那些树,和旁边的房子的前后关系;搞清楚树木和远山之间的关系....总之,每个模糊的需要细节化的地方,都有一副写真,来帮助孩子搞清楚模糊的这个细节。如果这些假设成立,那么:就能够在孩子那里实现,实现孩子看这些教辅资料,和看小说童话那样入迷。现在呢,申爸做出了这个结果!

    先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教辅资料。妈妈们要清楚,这个教辅资料啊,每一本和每一本都大同小异。他们具体的题目确实不一样。但是,所有的题目都是围绕着同样的重点内容来展开的。他们针对的内容一样。针对大树前面还有没有矮树灌木的题目,全都针对这一点;只不过,相互之间有微小的差异,看上去,是不同的题罢了。大申呢?再读一本教辅,就相当于以前读的书,再读上一遍罢了。大申以前读《臭屁大脑》,反反复复读了十一次;这次呢,读十一本教辅资料,就相当于以前反反复复读的那十一次。只不过,以前读《臭屁大脑》的时候,是在前后三四年的时间里,读了十一次;这次读教辅,是在四五个小时里面,集中读了十一次。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暑假,大申做到了这一点。事实上,这一点拿到普通的应试环境中,那是惊世骇俗的:那孩子,一天的时间,学完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0:33:15 使用道具

    杂谈九:如何成为一个“读书人”


    申爸好长时间没有推荐书了。

    自打那个大礼包扔出去,就再没有。这个没有吧,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呢,赶上双11双12的什么了,麻麻们的钱,要去打包200-100里面的好书,这个再推荐,就吃不上饭了。另一个呢,来了韵爸。申爸躲出空间,给韵爸推荐。现在呢,韵爸在书香流韵里边儿,已经玩儿熟了。申爸这边推荐,韵爸那边就没发儿弄了。再有呢,元旦前,申爸说过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到孔夫子上面去抢了。孔网上卖书的,已经给义工群里的麻麻抢毛了。再抢,就谁也抢不到了。这是一个。

    另一个呢,就是孔网可架不住咱们群系里这么多妈妈去抢。那会把孔网抢崩溃的
    得改革。改革方式,这个改革方式呢,申爸知道,很艰难。

    为什么呢?我们退回到三个半月之前。那个时候,申爸说,看着那么多好书在孔网上落灰发霉,孩子们看的都是垃圾,申爸心里真不是滋味。那就开始着手,先把孔网里面的好书,动员出来。让那些好书,走到孩子们的身边,进入孩子们的生活里面去。这才有了义工群深夜抢书的事情发生。说实话,咱们这里的麻麻们呢,在刚开始,对于申爸对那些200-100的垃圾嗤之以鼻,很不以为然。尽管没明说,可心里确实是不以为然的。

    在三个半月之前,这里除了薄荷,有多少妈妈经常去孔网,拿孔网当回事呢?没有几位么。
    麻麻们的孩子们的书,都是从200-100里面淘来的。200-100不是都不好哈...这个,申爸一直在强调...当然有好的。可是,和孔网上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好书相比,那个数量,就太少了。
    新的书,数量是不足以摆满孩子们的书架的。不管你怎么淘,它数量不够,你没办法,这个书呢,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因素....也许,在同样条件下,是最关键的因素了市场上,书这个东西,汗牛充栋,多不胜数,各种各样的。很多妈妈直觉地想:这么多书,为什么还要旧书,为什么还要众筹呢?为什么要那些旧书,申爸一直说不太好。爸说不好,不等于米爸说不好
    米爸专门从事这个行业的,那水平,老牛了。

    米爸说:米爸引来的那句话:“畅销书,本来就不是做给读书人读的。”这是关键。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的一句话。

    现在市场上的书,尽管多,可绝大部分,都是“畅销书”这些书,本不是给“读书人”读的
    那么,“读书人”,是些什么人啊?



    这是韵爸的书房。这哪里是书房?这是仓库!把书房弄成这样的,叫做“读书人”。韵爸现在没辙了,书实在太多,只好出来卖。没地方放了,其实呢,就这个韵爸吧,他卖。卖了11.2公斤的书,腾出一块地儿,隔个周末,买来的书,就又把这块地儿给占满了....保证的。麻麻们到书韵流香群里,抓着韵爸问,看是不是这样。现在,我们要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呢?那个孔夫子,妈妈们要理解,那是个什么地方?说穿了,孔夫子是一些读书人“自发地”建立起来,交换好书的地方。对,就是米米妈说的。

    很多麻麻,被孔夫子气得七窍生烟:下了订单,不给确认;挂号便宜,就是不给挂号,非得快递;付了款了,书迟迟不发出....这哪里是做生意的啊!麻麻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孔夫子是做生意的地方,其实错了。孔夫子上绝大部分的书摊儿书店,不是做生意的地方;而是发烧友玩玩儿的地方,为什么款都付了,迟迟不发书啊!
    书非借而不能读也。孔夫子上是“书非卖而不能读也”。这是韵爸语录里面的话哈
    韵爸说得对。书贩子也不少哈...要不,就没有多少人为了一本书,给麻麻们打电话了...嗯...不管怎么说,孔夫子是一个“读书人”聚居的群落。那是另外一个世界。

    从书的角度看呢,只有两个世界:看畅销书的世界,还有读书人的世界。

    对于绝大多数麻麻而言,那个读书人的世界,虚无缥缈,就是个传奇。畅销书的世界和读书人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我们说孩子。

    孩子呢,长大要成为创造型的人,读书人的世界里面的书,是必须的!相当多相当多的麻麻,以为读书就好。读孩子喜欢读的书,更好。孩子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啊?
    刚开始,你不去建构,孩子当然喜欢读畅销书了。嗯...这个畅销书...申爸问麻麻们一个问题:有多少麻麻当年迷恋言情、科幻,泡网络小说网站的?后来呢?后来,当有了孩子之后,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那些言情、科幻、网络小说,就是畅销书。畅销书,这种东西,读多了,读长了,感觉怎么样?好!那没说的。要不,能迷恋那么多年么?看多了,也没啥意思,这也是一种感觉,对不?一旦感觉到没啥意思,也就再不看了。没用!这是从言情、科幻网络小说世界走出来的人,共同的心声追!热情地追!追完了,一丝无聊,一点落寞涌上心头。真的没用。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年的光阴。

    我们呢,在说孩子
    妈妈们一定要警惕:不要让追,追言情,追科幻,追网络小说,追完了那种无聊落寞,再发生在孩子身上。追言情,追科幻,追网络小说的年龄,正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啊!孩子把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时光,浪费在追这些畅销书上面,真的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毫无疑问,孩子也需要娱乐,也需要放松,也需要追....可是呢,只有畅销书,只有言情,只有科幻,只有网络小说,才能够燃起孩子追的热情吗?
    显然不是。麻麻们再体会体会这张照片:

    这顶天立地的书籍后面,蕴含了多大的热情,多么疯狂的行为,多么紧的“追”啊!这书架的背后,也是娱乐,也是放松,也是追....设法让孩子作这种娱乐,这种放松,这种追.....
    那孩子成为创造型的人才,最首要的问题,就解决掉了。那么,读书人的娱乐放松追....这和看畅销书的娱乐放松追....有什么不同呢?不同,来自一个事实:书,不一样
    而一个人,追“读书人”读的书,永远不会无聊,永远不会落寞,永远不会觉得“没用”....
    那个时候,八月底吧。

    “申爸忽悠”,说什么等到孩子上了初中,群里的孩子全部都重点中学,后来呢,又什么整个群,都去北大。没人信。“你就忽悠吧,”群里的麻麻,嘴上不说,心里不怀好意地那儿嘀咕。可是呢,这个事情....你要设法让孩子像韵爸那样,追那些顶天立地的读书人读的书的话,申爸跟你说,不要说北大,等娃儿长到了上大学的年纪,什么麻省哈佛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稀里哗啦....你的娃随便选。

    这个事情....让娃狂追那些好书....难吗?难不难,那得分对谁,对一个已经10岁的孩子来讲,可能很难;有可能,这个孩子,一辈子也不能有那样的狂热,像读书人一样去追那些好书了。

    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讲,却不一定。

    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讲,一切都还在建构,决定性的事情还没有出现....其实,正在做的,就是决定性的事情。妈妈呢,就是顺其自然,把娃泡在这些读书人读的书里面,完了呢,拿呈妈她们录的故事,给孩子伴随聆听:翻翻烧饼,扒扒洋葱....按照孩子本来的韵律,一天一天往前走,一年一年往前走....等孩子长到10岁,喜欢这些读书人读的书,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等孩子长到14岁,他自己就会去疯狂地“追”那些书,就像韵爸一样....

    很多麻麻呢,不相信...那时候不信,现在呢,也不信:那些旧书,会有这样的功效?
    这个事情吧,你要怎么看。其实呢,娃们原本无所谓好书坏书的。一切第一次来到身边的书,都是神奇的不懂的书。很多麻麻,不服气申爸说的,原因呢,很简单:已经给娃了很多垃圾了。麻麻们为什么给娃那么多垃圾?还不是曾经认为那些书是好书!
    嗯....这个事情。那些垃圾书,从西方主要是米国窜过来的垃圾呢,麻麻们想想,它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对吧?在那些书还没有之前,中国的大家们,是怎么成为大家的呢?

    薄荷在问:如何再现二三十年代璀璨的大家群?

    如何再现?你要看看,那些如群星般璀璨的大家,他们小的时候,是读什么书过来的,他们是读什么书过来的呢?启蒙的课本,每天放在书包里面,揉得皱巴巴的课本,就是妈妈们现在当宝贝淘回来的老课本。启了萌,是了字,他们那什么当“课外读物”?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么。还能有什么?那个时候,完了呢,那什么科普啊?开明书店的科学小品啊....

    你看看哈....回头申爸给你上封面

    那些个书,你一点现在垃圾的影子都看不到的....他们,就是那些书伴随着成长成为大师的。
    那些大师,小时候读的那些旧旧的书,有什么好啊?别的暂不提,它肯定是有一点好处的:其艺术上的品味,无与伦比。同样内容的书,是要散发出同样的艺术气味的。韵爸呢,领着一群麻麻,在书香流韵群里,奔着同样气味的这些书,就下去了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气味,书香,到底带给了人什么?简洁地说,他带给了一个人愉悦感。

    群里有练瑜伽的没有?很多麻麻练瑜伽。练瑜伽的,对瑜伽乐此不疲。喜欢进骨髓里面去,但是呢,练瑜伽的麻麻,你无论如何,你不能说明白,这个瑜伽带给你的美好感受,让一个从来没有练过瑜伽的人明白!不信,练瑜伽的麻麻,试试看。

    很多东西,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同样无论如何不能把古典音乐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说给一个从来不听古典音乐的人明白;
    欣赏那些好书,品味那种书香的人,也是一样:
    无论如何不能把那些书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说给一个从来不接触那些书的人明白
    申爸呢,知道瑜伽是怎么回事,知道听古典音乐是怎么回事,知道那些有书香味的书是怎么回事....

    申爸呢,要“盗火”,把天上的火,偷到人间。让火造福千千万万的孩子...
    你这个,好处说又说不明白,你怎么让麻麻们也感受到那个好啊?你想想,要搁你,你要肿么办?你没别的办法。你只有一个办法,设法让那些好书,到麻麻们身边去...去了呢,完了,让那些好书自己的艺术品位起作用。起了作用了呢,麻麻们喜欢;麻麻们喜欢了,才谈得上带给孩子们,孩子们泡在好书的海洋里面,到了14岁,像韵爸那样追那些好书....

    你只有这么一个法子。这个法子,管不管用呢?申爸心里也没底儿。说老实话...不试试,永远不知道管不管用。于是,三个半月之前,申爸就在义工群里面试,刚开始,就是“抢”,游戏么,抢伦敦的房子,迪拜的公寓...抢了一个月了,申爸发现:起作用了。妈妈们的办公桌下面,开始出现没拆封的旧书信封了;妈妈们办公室的书柜里面,开始摆上破破烂烂的旧书了
    特别是,开始偷偷摸摸瞒着老公买书了:每天偷偷地从办公室带几本回家,悄悄滴插在书柜里,期望老公看不到....到了这个地步,可不止是玩玩儿那么简单;更谈不上光是奔着伦敦迪拜了...除非,当年在韵爸头脑里的感受,在义工麻麻的头脑中再现....那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的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0:34:01 使用道具

    杂谈十:论经典
    所谓名著,在当初的那个时候,不过是街头巷尾讲的故事,天桥说的评书,郭德纲的德云社里的相声而已。
    随着时代的变迁,德云社的相声都会淹没,岁月淘洗,能够留存下来,到了今天的那些东西,叫做经典。经典曾经就是德云社的相声,但德云社的相声不一定故事经典。当我们在孩子这里,把这些经典还原回故事评书相声的时候,孩子就有福了。
    荷马史诗,声名显赫。咱们教育群系里面的妈妈,基本上都有所耳闻。可是,耳闻是耳闻,有多少人真正读过这荷马的史诗,原著呢?基本上没有

    荷马史诗属于那种“知道的人多,读过的人少”那种书。
    可是,既然荷马史诗曾经就是故事评书相声,那就意味着,荷马史诗里面,一定蕴含着“畅销书”的基因。
    曾经的高高在上,不可触摸到的神器,当我们把经典从神坛上拉下来,拉到身边之后,变成了孩子的“又一个故事”之后,“畅销书”的基因,就开始起作用。 这个时候,孩子就穿越回2900年前,回到希腊半岛,变成了当年的那个缠着妈妈“再多讲点儿故事吧”的那个希腊小男孩儿....这里面的困难,是在不在于孩子能不能听,而在于妈妈敢不敢从神坛上把王焕生罗念生拉下来,拉到孩子身边,变成另外一个《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在通往荷马史诗的道路上,呈妈宝妈的团队,已经快爬到峰顶了。现在呢,又出来了朗瑞妈这样的朗读感受......它已经被拉下神坛,变成另外一个故事了。

    一旦我们的群系中,每个孩子,都在听这个普普通通的好玩儿的故事,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登顶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妈妈们呢,要知道。这个荷马史诗,一直是西方世界精英教育的不传之秘。他们那个社会里面,那些最出色的人物,他们怎么教育孩子? 他们把孩子送去哈罗,送去哪里....送去了,读什么啊?

    就是荷马史诗么

    完了呢,那些爸爸妈妈们,在外面赚大把的钱,送给学校当学费他们的大把钱是怎么赚来的?
    靠写,靠卖那些给脑残读的当代“畅销书”呗。西风东进。当我们打开国门,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知道了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他们给孩子看的图书影像....妈妈们不要忘了,即便是在他们那里,给“绝大多数孩子读的”,不过是一些让孩子陶醉家长喜欢的精神鸦片而已。
    这一点,他们的菁英集团,是不惮于承认的。

    他们么,承认的,是说给孩子的娱乐读物。人家也不会犯政治性错误,说写的那些不让自己的孩子看,专门给别的孩子看的东西,叫教育。可是,这个小孩子,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娱乐啊?还不是一回事儿!
    当我们自己完成了荷马史诗,当我们了解了荷马史诗,当我们认同了荷马史诗....之后,我们再去看市场上那些可悲的200-100:多少东西,都是人家的菁英骗自己的傻瓜的垃圾啊!那些人,还宝贝儿似得,成堆地往家里搬,美其名曰:先进的教育读物!我们呢,我们从来不说,我们的全都好。我们也拿来主义。可是,拿什么来啊?

    要去拿人家的最好的东西!要去拿荷马史诗,拿莎士比亚....
    别把富豪家里痰盂里倒的馊菜,也捧回来当十全大补丹。
    荷马史诗啊,王焕生,罗念生,莎士比亚,阿西莫夫....啊,往回搬这些东西,给孩子。

    不要那些馊不拉叽,臭烘烘的人家倒掉的垃圾,往家里搬。
    我们的孩子,在将来,那是要和他们的哈罗培养出来的精英们,同台竞技的

    从小,要吃和他们的菁英,同样有营养的食物...岂止!比他们更加有营养的食物,才赢。他们有《论语》吗?他们有《道德经》吗?

    他们没有。我们有。
    他们孩子的丰盛大餐,荷马史诗,莎士比亚,阿西莫夫...嘿嘿,不好意思,我们也有。

    那些打着先进教育理念的幌子,把人家餐余垃圾拿来给自己的孩子当营养大补丹的人,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又能怎么样?那些个东西,人家是给狗吃的。吃狗吃的东西,长大后......怎么样?又能怎么样。
    嗯....这个东西,荷马史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哈...等义工妈妈爸爸们录好了音,大家拿来,当成“又一个故事”,让娃儿们吃掉它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0:34: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3-30 03:29 编辑

    杂谈十一:人生两个扳道器
    一个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是群里的爸爸妈妈的孩子的年龄;另一在八岁半到九岁之间。
    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

    目前呢,申爸推荐的书,没有一本是“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很多呢,是给初中的孩子看的,更多的是给高中的、或者成人看的。

    按照一般理解,给“哪个年龄的孩子看的”是指到了那个年龄,孩子能够完全看懂。这没有问题。比如,睡前小故事是给学龄前儿童的,是说,学龄前儿童,会理解那些睡前小故事;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给五六岁的孩子的,是说,五六岁的孩子,能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可是,三四岁的不行。

    说最新科学指南是给高中生看的,是说高中的孩子,可以理解最新科学指南。

    一般来讲,申爸推荐一本书,就有妈妈问:这本书适合多大的孩子看?

    我们看哈,这个事情,你拿昆虫记去给任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都会喜欢;我们说,昆虫记适合五六岁的孩子阅读;但是,你拿最新科学指南,去给一个高中生,高中生会不会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喜欢昆虫记那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呢?答案是:不一定。准确一点的答案是:绝大部分不喜欢,根本看不进去;喜欢的真喜欢,但仅仅是个别的高中生。我们来观察,这个事情:昆虫记适合五六岁孩子,每个孩子都喜欢;赶到他们长大了,高中了,拿最新科学指南给他们,那就只有个别孩子喜欢了。
    这种现象,我们叫做分叉。

    怎么个分叉呢?

    在孩子小的时候,同一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喜欢的事情,孩子们趋同:每个孩子都能做,没有例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分化,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走。等孩子走到高中,只有沿着特定方向走的孩子,才会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才会喜欢读荷马史诗,才会喜欢读莎士比亚,才会喜欢读论语...其他没有沿着这个方向走的孩子,全部都不接受“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尽管,最新科学指南荷马史诗莎士比亚论语,都是适合高中阶段的读物,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不进去。很明显,在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这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决定了孩子走哪条道。

    在某个关键时刻,有一个扳道器,把孩子阅读轨迹“扳”到了那条特定的方向去了。

    人生分叉处。

    我们都能够理解,到了高中了,着迷的阅读论语荷马史诗的孩子,和那些着迷地阅读言情穿越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地不同了。很多家长,等孩子长大到了高中,才发现这个问题,才着急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呢,到了那个时候,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晚了。事实是:孩子们已经沿着大致平行,但绝不相同的两条轨道,行进很久了。到了高中,两条铁轨才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开始彻底分开。这个时候才想起要“转轨”,不是不可能,但是已经非常非常困难。那是非大功力而不可为之的事情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肯定地说,那个扳道器,一共有两个。

    一个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是群里的爸爸妈妈的孩子的年龄;另一在八岁半到九岁之间。

    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爸爸妈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痴迷最新科学指南,那只要在六岁,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扳道器”,读一遍给孩子当天书听或者播一遍MP3,给孩子伴随聆听;到了九岁,孩子自如地自主阅读了,把它当做定向阅读资料,让孩子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快速地读一遍,两个扳道器就工作了:孩子驶上了“高中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那条轨道。

    大家注意:申爸没有改变专家们总结出来的,有关最新科学指南的用法。最新科学指南还是适合于高中孩子阅读的书这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只有到了高中年龄,孩子才发育到能够彻底理解这本书里的内容的程度。但是,申爸改变了一下最新科学指南的“使用方式”。在六岁和九岁的时候,把它当做了一次扳道器。让孩子听了一遍,读了一遍。在六岁呢,我们都体验到,孩子处在天书敏感期,“给什么听什么”。你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就听。不用费任何力气,很轻松。在九岁呢,妈妈们将会体验到,那个时候,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已经驾轻就熟;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当和孩子说好,要“每天定向阅读30分钟”并把它变成习惯之后,你直接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一个星期时间,自己就把一厚摞纸啃光了。也不需要家长费多大力气,也很轻松。

    他那个火车啊,在铁轨分叉的地方,用扳道器。只要轻轻一提手柄,铁轨就扳过来。不费多大力气,很轻松。当火车隆隆地开过来,它自己就开到新的方向去了。要是没有扳道,等火车开到两条铁轨彻底分家的那个时候,再想把火车放到正确的轨道上去,那就只有架起一台超级吊车,把整列火车硬吊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一节列车60吨重,一列火车有15节车厢外加火头....你想想,那个劲费的,要费多大...

    在关键时刻,轻轻扳一下扳道器的手柄....这是必须的。

    妈妈们最困惑的,是申爸推荐的书,都是“大孩子”的书,我们孩子小,这个有什么用?确实,最新科学指南不是给六岁孩子看的,但是,它作为扳道器,是六岁孩子必须的一个器械。
    扳道器就是扳道器,用一下就完了。妈妈不能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六岁孩子的读物,期望自己六岁的孩子像喜欢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这样的期望是不合理的。最新科学指南是孩子到了高中....其实,准确地说,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孩子,是到了十三四岁....才像喜欢神奇校车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

    最新科学指南只是扳道器,不是六岁孩子的读物。

    六岁孩子,读六岁孩子读的东西,读丁丁历险记,读神奇校车

    嗯...这是这个问题。

    申爸呢,正在琢磨,试图琢磨出一个基础300的书单。

    这个书单呢....很费劲....哦...书单。既然叫基础300,那就暗示着,里面有300本书。为什么是300本,而不是299本,也不是301本?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现在只是在开发,因为这个书单里面,只有几十本书。之所以叫300,只是申爸的感觉:差不多300本。大家注意,这个基础300,不只是书名,还跟着版本

  • dbb105

    2015-1-26 10:41:11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莲青yan

    2015-1-26 12:57:49 使用道具

    好给力的贴 收着慢慢品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5:03:45 使用道具

    杂谈十二:版本
    琪妈:请问申爸,可否谈谈这个书的版本重要性的问题。比如,就我自身来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我真的没有那么多精力与金钱去追那些绝版书。目前只买了科学指南和我们发现了的复印版。
    大申爸:比如说,萧红的呼兰河传。作为书名,有很多很多版本,新书旧书都有,“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基础300里面的呼兰河传,却仅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在1979年12月的这一版
    其他的版本,都不是。尽管“内容一样”
    这个版呢:








    有很多妈妈呢,跟琪妈一样,对于版本,有疑问。
    “为什么非得是这个?”这个真贵啊!

    申爸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呢,妈妈们要区分开。基础300里面的书,不止这一本。申爸每一本基础300,都会指定一个两个特定的版。这个特定的版呢,当妈妈给孩子当天书读过,孩子接触过,然后呢,把这个书放在孩子的身边,它们会起一种奇妙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呼兰河传》这本书,已经很贵了。咱们群里的妈妈们,不要再去买《呼兰河传》,那个不值。
    可是,申爸说了,基础300对吧?有300本呢!

    下一本,申爸竞拍的那个,还是便宜的。没有拿到申爸推荐书的妈妈,尽量去拿以后的那些本。申爸的打算呢,是这样的:假设基础300全都开发出来了。其中200本是旧书。平均呢,孔夫子上每种旧书有150本。那就义工有三万本。这三万本呢,咱们群里有1000个孩子,平均每个孩子30本。能做到这样,就行了。这里边呢,有个结构性的问题。

    那就是:呼兰河传,为什么那么贵?

    本来,呼兰河传最便宜的就是2块钱一本的。后来,申爸推荐给义工妈妈了,义工妈妈抢过一轮,便宜的都抢走了。剩下的,孔网的投机者看到机会,他们开始炒作这本书。在大群里大妈妈呢,现在去看这本书的价格,已经贵得要死了。既然贵,就不要去买。等着新的机会
    哪个新的机会呢?申爸不是在组织竞价购买么....竞价购买的那些书,还都是以“两块钱一本的价格”,从孔网拍回来的。这些新书,对于大群里的妈妈,就跟当初推荐申爸在义工群里推荐给义工妈妈的时候,处于同样的情形。大群里面的妈妈,一般不要再去买申爸已经推荐过的已经涨价了的书。你们每个人呢,还都是“最初那100个妈妈”:

    所以呢,申爸的建议是:第一,大群里的绝大多数的妈妈,不要去跟风,再去琢磨那些申爸已经推荐过的书了。那些书,已经都很贵了。你们每个人,都是“最初那100个妈妈”,关注群里的复杂竞价,摸到复杂竞价的窍门儿,多拍回来一些新书。足够给孩子应急用的了。第二,申爸注意到,已经有....肯定有....一些最具智慧的妈妈,开始进入“投资者”的行列。妈妈们每天去孔网,找旧书;申爸每天也去孔网,可是不找旧书,申爸观察已经推荐过的书的成交记录。对于“投资者”,申爸要在最开始,给你建议....你最好记着....投资呢,最怕贪婪。当你自己感觉到自己已经开始贪婪了,那就是你该住手的时候了。第三呢,对于大群里的妈妈....其实所有的妈妈都一样...基础300是必须的。客观上讲,孔网上那些旧书,平均也就能分给每个孩子30本。可是,每个孩子需要的是300本。还差270本呢!这270本,怎么办呢?你打死孔网,它都不可能再提供这缺失的270本了。因为没有。唯一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找原出版社,原样重印!

    只要能原样重印了,就要多少有多少了。可是,这个原样重印,比出一本新书,还复杂。原样重新制版,重新印刷,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大量的资金,从哪里来呢?申爸不是在竞价销售么?竞价销售赚得的钱,攒起来,去印书。只要有了钱,就等于每个孩子都有了书。所以呢,大群里的妈妈,你要靠复杂竞价,把孩子需要的30本书,竞回来....这个要靠动脑筋....以解燃眉之急....孩子已经六岁了....从长远来讲,大家竞价购买的一个副产品,利润,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书。

    现在呢,对于绝大多数的妈妈而言,还是没解决根本的问题:为什么非得是那个版的那本书?
    那个呼兰河传,当当上有的是,为什么非得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旧不拉几的黑龙江人民版?

    要解决自己的这个疑问,妈妈们就不能光靠看申爸写的东西了。这个疑问呢,根源在于体验。
    妈妈们要真的拿十几本那个书,到身边来。拿到了,妈妈们自己就知道为什么了。

    这个道理呢,就像:妈妈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孩子。孩子会带给你某种最美好的体验。这个体验,是值得人生中去感受的。可是,你这个体验,你无论如何,你不能说给一个丁克妈妈明白!除非那个丁克妈妈某天不小心怀上了,然后生下了;她才有那种感受。完了呢,她还是不能把她的感受,说给另外一个丁克妈妈明白...

    明白“为什么非得是那些版本”,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参加复杂竞价,竞回来十几本书。

    你自己就知道,自己就明白来了。

    申爸给你们打个比方哈:

    齐白石的画,现在公价大概是8000-10000元一平方市尺。他的那个画,不过就是在宣纸上画的几条虾么....现在的画家,也可以在宣纸上画几条虾啊...现在的画,纸还新呢!可是,齐白石的画的虾,就是8000-10000一平方市尺,抢着买;现在的人画的虾,就是卖不出去。

    那些版本的旧书,就是齐白石的画。尽管从用墨、题材、纸张什么的上面比较,都一样。
    可是,齐白石的画,就是有什么地方不同....在这个例子中,妈妈们都明白:一幅画,它根本就不是墨题材和纸张...

    一本书也一样。

    其实呢,申爸要说一件事情,就要有例子。这个例子呢,既能说明某些问题,但其本身,又容易引起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申爸给出一本“谁都没看过的书”当例子,这样,摘除了个体的因素,有助于把注意力放到重要的问题上面。

    我们看这两本书:
    啊,不是两本了,是好几本
    第一本:

    T.S.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

    这本书既不是基础300,也不是推荐给孩子的书哈。
    第二本:

    第三本:


    第四本:







    这些书呢,第一本第三本第四本,申爸都有,可惜,前两本,不知道塞到哪里去了,找不到,就用孔夫子网上的图代替吧,意思一下。
    这几本书呢,内容一样。北大出版社的那三本,按照时间排列,第三本最早,第一本次之,第二本最晚,是刚刚出版的,新书。
    上海科技出版社的那本,最早,1980年10月出版的。

    假设说,这本书要是基础300的话,申爸会指定哪个版呢?

    上海的那个版。

    上海的那个版,设计是最好的。其次是北大版里面的第一本、第三本、最后是第二本。这个第二本,最新版,最莫名其妙。不知道它要表现什么?可是,为什么上海的那个版?那个版有什么好?十分简陋啊。这个事情呢,涉及到艺术品位和欣赏的问题。靠讲,是讲不清楚的。唯一的解决之道,是妈妈们拿到上海版那样的书,完了,自己就明白它好了。这个道理就如同,要学会欣赏绘画,就要去中国美术馆看画展;要学会欣赏音乐,就要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要学会游泳,就要跳进游泳池...

    小孩子,对艺术的东西,十分敏感。你给他基础300里面的书,他的欣赏口味就被决定了....是自然而然,不费任何额外力气的决定....

    这是一个便车,一个大大的便车。

    这个便车呢,将会决定,孩子到了目的地,出了基础300的书目范围了,自己放出眼光去挑书了,他还会本能地挑设么样的书出来。韵爸在书香流韵里面讲了个选书大牛的故事:那个人,走到一书架的旧书前面,靠自己的感觉,就能挑出来那本好!单独拿出来,这个现象好像不可思议。其实呢,很简单,他就是感受那一整架书在艺术上散发出来的气息....这个,根本不需要时间,就是扫一眼,就知道了.....

    如果孩子伴随着基础300长大,到了年龄,那个大牛的那种本事,自然就有了。


    像这种设计:

    尽管经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但是,它身上那种气度,依然丝毫不减....后来的设计,难以望其项背。
    在新近的设计中,吉林美术出版社的那一版,也不错。
    福建少儿,天津教育,上海人美,北方文艺什么的版本,那就是些不折不扣的垃圾了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5:04:55 使用道具

    杂谈十三:聊聊童话和绘本

    申爸说两句童话。
    童话,就其本身,对孩子来讲,有百害而无利。
    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鱼童,这些经典的童话,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一部分了。这些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必须知道的。孩子是要给,要读的。
    之所以说童话有百害而无一利,就是因为童话给了孩子一个假的世界,
    不真实。
    这于孩子建构正确完整的世界映像,非常有害。
    再说几句绘本。
    绘本,有很多种。有客观地描绘自然、机器、城市、街道....倾向于选择这样的绘本给小孩子,幼儿。不要给孩子那些纯想象出来的世界,想象出来的人物场景的绘本。那些东西,不好。
    群里的妈妈,你们很快就会体验到了:孩子说谎!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那就意味着,你给孩子童话,不良绘本,太多了。孩子为什么说谎啊?这么小的孩子,连钱好花都不知道,他凭什么要说谎?孩子小脑袋里想像的世界里面的东西,他当成真实的东西,在跟你说;你当然觉得他在说谎了!这在孩子小的时候啊,大人还觉得挺好玩儿....可是,孩子长大了,到了七八岁,八九岁了,他还把他认为是真实的,跟你说,你就觉得他说谎了。
    让孩子沉溺在童话的虚拟世界里,说些疯疯癫癫的话,对于小孩子,没关系,大人觉得好玩儿;可是,这是一种残酷的好玩儿:等孩子大了,他还照着他认为是真实的去说,然后,一说,就受到大人一顿责罚.....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
    十岁以下的孩子,申爸告诉你,他是不撒谎的。
    什么时候,他该撒谎了?
    像大申这么大的时候。他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个什么目的,编一个天衣无缝的大谎言。把爸爸妈妈全骗进去。
    还有哈...关于童话。
    童话,好的童话呢,可以给。等孩子大大再给。到了十岁,十一岁,十二岁,很多好童话,那个时候给到孩子,才会更有作用。
    寓言也好,童话也好,它们有两个功能。
    一个呢,是客观的。可以告诉孩子,有这么一本伊索寓言。
    孩子能阅读了,能听故事了,给看一回;给听一次,孩子知道,哦...这就是伊索寓言。
    实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
    就如同那个最新科学指南。在7岁的时候给孩子,是用来做扳道器的。真正孩子能读懂那个最新科学指南,还要到13岁。
    在孩子小的时候,十岁以下,给孩子选择读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真实!
    给孩子真实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题材的,都要真实。好的虚构类的东西,要等孩子有了自省能力以后....或者说,孩子小头脑里已经借由真实的读物,建立了客观的世界雏形之后,再给。
    对,就是历史科普类。
    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对身处其中的世界的正确认识。凡是有助于孩子实现这个目标的,就是好的;扰乱实现这个目标的,就是要慎重的。给孩子真实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题材的,都要真实。
    乐妈:其他群里问,神奇校车可给吗?神奇校车太不真实了。
    大申爸:神奇校车不同。神奇校车表现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正确的。它只是借助了一个虚拟的能大能小,能上天能入地的校车而已。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和神奇校车,是同样类型的。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5:06:29 使用道具

    013-新凤霞文集
    新凤霞回忆录   1980.08 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新凤霞回忆录   1980.10 百花文艺出版社
    艺术生涯:新凤霞回忆录二集   1982.07 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新凤霞的回忆   1982.12 北京出版社
    以苦为乐:新凤霞艺术生   1983.06 中国戏剧出版社
    我当小演员的时候   1985.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少年时   1985.08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发愁   1987.00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新凤霞说戏   1987.11 宁夏人民出版社
    恩犬:新凤霞回忆录四   1989.09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凤霞卖艺记   1991.09 香港.安定出版社
    我和皇帝溥仪   1991.12 北岳文艺出版社
    我与吴祖光   1994.01 广西教育出版社
    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   1994.06 北岳文艺出版社
    绝唱   1995.06 江苏文艺出版社
    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   1997.08 河北人民出版社
    舞台上下   1997.08 河北人民出版社
    其中,这四本:
    1、新凤霞回忆录  198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2、以苦为乐:新凤霞艺术生涯 1983.06  中国戏剧出版社
    3、新凤霞回忆录之三:我当小演员的时候 1985.0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新凤霞回忆录之四:恩犬 1989.09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是新凤霞的四本回忆录,价值最大
    帮新凤霞迷西妈浇点儿油哈....
    说两句香港三联出版的这两本新凤霞回忆录哈


    新凤霞呢,公认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
    新凤霞的书,将会对我们这群孩子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看法,产生很大的影响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5:16:59 使用道具

    014-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连环画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连环画  上海美术出版社

    这套书,就将来每个中国孩子一生中的第一本书!
    孔夫子上看到的,有很多。就是贵。贵倒贵不到买不起的程度。适龄的孩子可以买来看,看完了,在孔夫子上开个店,再卖出去,钱就回来了,落个白看。当然,孩子得爱惜书,不能把书弄得狼狈不堪。
    诶,爸爸妈妈们,如果你还支付得起,那个古代神话连环画,孩子又小,上小学之前,还是去买纸书。
    等孩子看完了,再卖了呗...
    这个,确实漂亮!




    这个小人书,是精细还原版的
    这几幅图看下来,震撼感就出来了。

    赵城虎这本也好。这套小书真的超赞的说

    刘继卣画了很多有时代印记的连画画,什么穷棒子屯的...不怪薄荷不喜欢。不过,说实在话,鸡毛信就绘画而言,那画得是真好。

    刘继卣这套,申爸买了。不值得买,这里面,有这么几本很赞:水帘洞,筋斗云,东郭先生,河神娶妇,乌鸦与狐狸,闹天宫和鲁智深。要400多,可以把这几本好的,从孔网上买老版的书了.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15:18: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26 15:20 编辑

    杂谈十四:书要怎么给

    1、问:情节跌宕趣味性强的故事书要逐渐退出孩子生活?
    大申爸:
    这一点,特别特别地赞!
    如果旁边放着阿衰,大申是不会专心看少年科学画报的;如果旁边放着少年科学画报,大申是不会专心看《世界史纲》的....
    所以呢,这个什么是情节跌宕趣味性强的故事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看什么跟什么比;另外,还要看孩子的年龄情况。
    当初,在大申8岁的时候,少年科学画报就相当于《世界史纲》;相对于那时候的少年科学画报,情节跌宕趣味性强的故事书是《丁丁历险记》...
    可是,当大申六岁的时候,丁丁历险记第一次来到身边的时候,情节跌宕趣味性强的故事书是恐龙大画册。
    2、问:藏起来?
    大申爸:
    对,藏起来!
    这个年龄的孩子,提别好对付:你把他看熟了,不肯脱手的书,就是“情节跌宕趣味性强的故事书”,直接藏起来,孩子就不去找了。
    3、我们家就是书太多了,孩子思维都混乱了,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要看哪一本,看来要回家时收一部分书了。
    大申爸:
    薇妈说的是实情。我们每个妈妈,都要理出自己的思绪:孩子读书的先后顺序。这个先后顺序呢,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每个孩子,要参考别的孩子的计划,安排自己的思路。
       
    但是,这个思路“有没有”,却是关键!
    申爸举个例子。比如说,果已经接受三国演义了....那么,果的读书路径,就要和大申有差异。大申到现在,对三国演义还不痴迷....尽管听过原著,也听过一些易中天,但很显然不痴迷.....这样呢,果妈对果的读书路径,就不能照搬当初大申在六七岁的时候的情况....果妈要规划自己孩子的读书路径。
    还有一点呢,是书和书之间的衔接很重要。比如说,大申六岁的时候,正看法布尔、恐龙画册呢,这个时候,要引入丁丁历险记。那申爸就把丁丁历险记买来,和法布尔恐龙放一块儿。大申偶尔拿起丁丁历险记翻翻。但不热衷。申爸也不着急,给大申看一集丁丁的动画片,大申就对丁丁热衷一点点。过上一个月,大申每十次,有三次去抓丁丁了,申爸就瞅个空子,把所有的恐龙全部藏起来。大申回到家,到沙发那里,恐龙抓不到了,就随手抓起丁丁,继续看起来。
    看上几天,大申就像一周前迷恐龙一样,迷丁丁了。
    和自然地,大申的兴趣就从恐龙转到丁丁了
    就是说,要有一个并行期。
    在并行期,不用着急:反正看法布尔,也是上一个阶段要重点引进的阅读材料么...
    并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孩子对新的读物,小头脑里面建构好了。这时候,一下子把老的撤走,他就开始迷新的。孩子呢,看东西,要反复看。等大申彻底迷上丁丁了,甚至后来迷上少年科学画报了的时候,再偶尔把法布尔拿出来;孩子很快,就复习一遍。复习完了,再收走。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引导,不断进入新的阅读领域。
    不要试图一下子让孩子“转过去”,转不过去。
    不过,恐龙,那不想法布尔;那次拿走了之后,就彻底拿走了:不再给大申了。恐龙是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彻底淘汰的书。
    这个并行期,要操作熟练。在孩子真正自主阅读之后,引入新的主题,全靠熟练操作这种并行期来实现。等孩子再大,到大申现在这个年龄,他有自我意志力了。有了自我意志力,就好办了:直接切!用定向阅读和拓荒阅读的方式,粗暴地往新主题下面去切,就可以了。
    4、问:哪类书是必须淘汰掉的?恐龙知识不是真实的东西吗?给书的选择是真实吗?
    大申爸:
    对于昆虫的喜爱和对于恐龙的喜爱,似乎来自孩子天生的神经回路:只要在合适的年龄给到这些资料,几乎每个孩子,都喜爱这些东西。
    可是,喜爱这些东西,给书,目的不在“获得有关恐龙的知识,有关昆虫的知识”,目的在于利用孩子的天生神经回路,让孩子形成情境习惯:喜欢自己琢磨图画;喜欢听故事。
    一旦真正的目的达到了,就把恐龙和昆虫,从孩子身边拿走就行了。孩子喜欢恐龙,自己琢磨恐龙的大画册....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自己琢磨图画的习惯。我们要的是这个情境习惯....有了这个情境习惯,就可以把恐龙拿走,换上别的图画书,比如丁丁历险记。
    恐龙和昆虫是孩子天生带来的七色花瓣给孩子恐龙大画册,孩子的七色花瓣,就变成了“自己琢磨图画”的能力。等丁丁琢磨熟了,琢磨更加复杂的、有情节内容的图画的能力,就有了。
    接下来呢,孩子也到了二年级,可以给幽默漫画了。
    5、丁丁历险记可以给黑白的吗?
    大申爸:
    丁丁历险记,最好是黑白的!是这样的哈:丁丁历险记是埃尔热,这位大艺术家的作品。埃尔热呢,他画丁丁历险记,当初画的是什么样的,现在给孩子,就要是什么样的最好。
    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个大艺术家,他当初画这个丁丁的时候的表现方式,甚至用什么纸来印,印刷的工艺是什么,都是他通盘考虑的事情这样,作为一个整体,埃尔热才能保证到了读者手中的丁丁历险记,在艺术性上是最完美。
    现在孩子们看的流行版本,是后来的画家在埃尔热原作基础上填色形成的这固然适应了现在孩子喜欢看彩色的习惯,但是,埃尔热原作线描图中的很多细节,就被色彩掩盖掉了。而那些细节,本是埃尔热表现其艺术魅力的得力手段之一.
    等过了春节,申爸就具体一本书,来给妈妈们直观展示,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们拿到被“改得不好了的”彩色版,已经觉得很好了.....你拿原来埃尔热的线描版,你会发现,那个更好!嗯...很难买到。这个彩色版,揍是米国垃圾化倾向造出来的东西。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51266.html#ddclick?act=click&pos=23351266_0_1_q&cat=&key=%B6%A1%B6%A1%C0%FA%CF%D5%BC%C7+%D6%D0%B9%FA%C9%D9%C4%EA%B6%F9%CD%AF%B3%F6%B0%E6+%BA%DA%B0%D7&qinfo=1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40625134308279348631705823125075&ref=http%3A%2F%2Fsearch.dangdang.com%2F%3Fkey%3D%25B6%25A1%25B6%25A1%25C0%25FA%25CF%25D5%25BC%25C7%2520%25D6%25D0%25B9%25FA%25C9%25D9%25C4%25EA%25B6%25F9%25CD%25AF%25B3%25F6%25B0%25E6%25C9%25E7&rcount=&type=&t=1421740465000&ver=A
    大家看米米妈刚才那个连接。当当上有很多黑白小图。
    我们从这些黑白小图上,就能够体会得到,这个黑白的丁丁,和彩色的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6、问:请问少年科学画报买哪个年份的比较好?
    大申爸:
    少年科学画报可以考虑79-95年的。不过,现在,孔夫子上已经很少了。
    现在的少年科学画报基本上就是垃圾。2000年以后的,就完全不行了。
    7、老阿西的人生舞台快看完了,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阿西真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啊!
    大申爸:
    赞朱妈!我们呢,每个家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积极入世者!
    至于等到孩子成年了,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他热闹够了,是不是“归隐山林”,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爸爸妈妈不可以按照我们这个年龄的心态,直接去培养孩子也这样。那是不行的

  • 恩玛玛ENMA

    2015-1-27 11:08:55 使用道具

    yzhang4 发表于 2014-10-17 22:01
    杂谈三: 为什么要选择《大卫.科波菲尔》
    首先呢,我们需要看一下,我们面临的情况。孩子呢,以 ...

    录音资料在哪里有啊?求链接
  • mch

    2015-1-29 18:59:40 使用道具

    这个录音资料只对群成员开放,14年一年级小学生家长 337937860
  • yzhang4

    楼主 2015-1-30 12:57:13 使用道具

    杂谈十五:科普读物

    话说,这个科普读物。
    咱们都知道,要让孩子建立起对自然的大图景,科普读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是呢,像伊林那么好的读物.....伊林的书,某个角度上,要优于艾西莫夫的书。因为伊林从身边的日常事物出发,对孩子的亲和力更强。一般的孩子,很容易就喜欢上伊林的....
    这么好的书,它为什么就不再版了呢?
    申爸曾经贴过伊林给孩子们写的书,他和爱妻谢加尔合作的儿童读物。就是这些:



    可是这些书呢,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版过一批之后,就没再印过。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尽管那个时代,排版印刷特别困难,出一本书,花费甚多;可它这个事情,也不适合于顶级好书。想伊林,那准定属于顶级好书之列。

    可为什么,好书不冲印了呢?

    申爸经常开玩笑,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呢,是从师傅的角度来说的。从徒弟的角度来说呢?这要看,好心肠的徒弟还是坏心肠的徒弟了。遇到坏心肠的徒弟,那就是教会我徒弟,掐死你师傅。要是遇到好心肠的徒弟,那就是教会我徒弟,供养俺师傅。

    在中国的科普界,一大群坏心肠的徒弟。他们合起伙儿来,掐死师傅。

    嗯...伊林,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本土科普作家的师傅。这些人呢,戴着红领巾的时候,接触到了伊林,被伊林迷住了。等长大了,就自己开始写科普作品,在保障杂志上发表,出书。

    在我们这个国度,科普是新鲜玩意儿,会的人不多。他们呢,很快就成为中国科普界的领军人物,掌握了话语权。可惜,这个群体里,没有出现大师。他们翻来覆去写的那点儿东西,都是伊林写过的主题....特别是,用的题材,也都是伊林用过的题材。当他们掌握了话语权之后,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我的天,自己改写一本伊林的书,拿出去,就卖几十万!财源滚滚。

    你说,一帮没出息的东西,靠着翻唱港台流行歌曲爆红的,他们怎么会高兴把罗大佑引入到大陆市场来?罗大佑那个市场,没人左右得了。盗版,都把张蔷们冲得稀里哗啦。

    可是,科普,就不一样了。出版在我们国家,是高度控制的领域。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家伙,就说罗大佑不好...那就真的出不来原著....这样,你就能理解:在1956年,最后一本伊林的儿童读物,在中国大陆市场出现以后,再就一直没有用针对儿童的伊林出现了....

        伊林,这些人的师傅,让这些人彻底掐死...

        咱们看现在这个伊林:



    1979年出的啊!为什么又出了这么一版伊林呢?你看哈,中青的这个版,它的装帧设计,和上面少年儿童的那个版,它是不一样的。内容一样。这个版呢,书能够出来,那显然不是给孩子看的。给谁看的呢?给他们自己看的!

    从56年到79年,20多年过去了。他们自己手上,也没有足够的伊林来参考。于是,才有了“给圈子里的人”看的这版伊林。自从这版伊林之后,一直到2000年,市场上没有一本伊林出现。妈妈们从网上淘到的伊林,那都是中国市场化之后,零星出现的印本。出现这个的道理,就如同当年罗大佑把张蔷们冲走的道理一样。

    科普啊,对于孩子,那是相当滴重要。整个中国的科普界,在若干年里,就被这群宵小把控着。好书挡住,不让出,就印他们那些不入流的东西。他们那些东西,真不行。这导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本土科普作品,彻底地全军覆没。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整整一代人科普的缺失,对于整个中国社会,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嗯....人哪,他这个格局,很重要很重要。那些人,模仿伊林写出来的东西,说句实在话,有些,还是很不错滴....可惜,他们的格局限制了他们自己。格局不够,必然走向没落。

    嗯...建构关于自然界的大图景,科普。申爸抓源头。有什么源头呢?浪漫主义的源头,阿西莫夫;现实主义的源头,伊林。还有一个呢,就是咱们自己的原创的领域:李毓佩。李毓佩,一直不算做科普作家。他呢,给人的印象,是写“数学童话”的。李毓佩,确实算科普的。尽管,拿李毓佩去和阿西莫夫伊林比,那要差一些些....这是客观事实...但是,李毓佩确实是一类科普作品的原创者。这类科普作品,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独特的意义。李毓佩是开源的人。李毓佩的书,申爸老早就推荐过了。

    申爸做事情,抓重点,卡源头。在我们这个环境中,在科普领域,还有没有卡源头的书,要推荐呢?有!还有最后一类:中国本土作家探索出的形式!嗯,回头,申爸要推荐这种类型的好书。

    那啥,这个推荐完了,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就要暂时离开,进入下一个重头领域:社会。.


  • 莹窗小鱼

    2015-2-2 00:58:21 使用道具

    收益匪浅,点出了我好多理解但说不出来的东西。但是申爸,想请教一个问题:我总觉得孩子的读书速度超快会导致孩子一目十行,只注重情节,同样这习惯会影响课堂上的学习,最显著的要算:题目看不清就下笔,数字18能看成81,上面是67下面就成了57.。。。。这问题怎么解决?
  • 仓山地税

    2015-2-5 07:27:38 使用道具

    很好的书 很好的推荐  这些书 哪里买呢 或者用电子版本吗  谢谢 分享  
  • cindy_1980

    2015-2-5 11:54:48 使用道具

    拜读了您的帖子,觉得教育孩子任重道远呀,也有些惭愧,以后继续努力!
  • 阿寻的时光

    2015-2-8 22:07:34 使用道具

    谢谢,受益匪浅。
  • witchforever

    2015-3-11 15:12:08 使用道具

    隔段时间回来看下申爸的更新,然后就砸下一笔银子买书。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19:26:19 使用道具

    杂谈十六:大申读丁丁历险记
    大申阅读的历程是这样的:
    从一岁半开始,自己看幼儿画报类的读物。很专注地看上面的图。这种状态一直就持续着,直到四岁多,开始看DK的百科图画。
    大申学前不认字,一个字都不认识。汉字全是在上学之后,语文课上学的。大申的桥梁书,有且只有一套,《丁丁历险记》。这套书是一年级下学期买的。那个时候,大申已经在课堂上学了600个汉字了。孩子对这套书,非常感兴趣。
    很明显,在拿到这套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是在看上面的图,没有一丁点儿看字的意图。大申坐在沙发上,摊一本《法老的权杖》在沙发上,一边听音响里播的故事,一边琢磨他的书。他很仔细地扫视书页,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幅图一幅图地琢磨。有时侯,看到页尾,眼光又回到前面,重新看过。经常的,他看到后边,忽然想起什么,就又把书往回翻,找到某一幅图,皱着眉,琢磨着、回顾着。回顾完了,就接着 前面那幅画,继续往下琢磨,就好像刚才根本没有看过一遍似的。一本书,他就这么着,能琢磨上好几个小时,也不烦。情形很像他小的时候听故事,反反复复地听,把大人烦得要死,他却乐此不疲。就这么着,《丁丁历险记》整整看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只要申爸感觉到大申对这书不感兴趣了,就放两集Adventures of Titntin给大申看。英文版的。看完了动画片,大申兴趣马上回来了,就又开始摊开书,坐在沙发上那儿琢磨。
    孩子在一遍又一遍读图的过程中,会对书中的内容了解的越来越多。他了解得越多,想知道的就更多.....所以,这个从读图到读书的过渡书,很重要。丁丁历险记干这个,最合适。申爸曾经记述过看这件事。从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新丁丁,车子还没过东单路口,大申就把它读完了。
    “忘了说了:一般情况下,在二年级之前,读字不读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图!
    读图会让孩子对了解书中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你憋着他。一旦他的识字量过了临界值,他就会有强烈的动力,利用文字来解读书里的内容,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这样的过渡期,孩子有一天,就忽然看是看完全没有图辅助的书了。孩子在一遍又一遍读图的过程中,会对书中的内容了解的越来越多。他了解得越多,想知道的就更多.....
        所以,这个从读图到读书的过渡书,很重要。丁丁历险记干这个,最合适。
    孩子读图,猜出大致的情节,他对更多的只有文字才能给出的细节,产生强烈的需要......然后,这个需要就驱动他,开始读书上的字了。
    大申琢磨那24本丁丁历险记,申爸觉得,整整琢磨了一年的时间。然后,再给他一本丁丁,他10分钟就从头到尾读完了。然后,再给他一本新的丁丁,他10分钟就从头到尾读完了。丁丁历险记是申爸早就设计好,用来做阅读的桥梁书的。这就决定了:申爸不可能给大申讲。申妈可能讲过一点点,这个申爸没留意到,不知道。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自己读完了。
    申爸曾经记述过看这件事。从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新丁丁,车子还没过东单路口,大申就把它读完了。作为桥梁书的丁丁,最好在一年级下学期给。申爸说了丁丁用来做什么,怎么给,可是,论坛上的妈妈一例着急。孩子五岁,就给了,有的还讲了。孩子把丁丁弄熟,到了真正需要桥梁书的时候,她还能到哪里找到丁丁那样水平的、符合条件的书来呢?
    所以,要按照孩子发展的韵律来。孩子教育,坏主要就坏在父母着急。
    把人参鹿茸当萝卜白菜吃了,等到身体需要的时候,就没有了。”
    附:
    豫朱妈分享使用《丁丁历险记》方法:
    为什么选丁丁?丁丁是世界著名漫画家的作品,趣味性和艺术性都是过硬的,而且拓展性也很大,比如英文动画,英文书籍,英文广播剧等等。
    现阶段利用丁丁的情节吸引孩子去先琢磨画面,培养孩子阅读复杂图画的能力,等画面熟悉了,孩子就不再满足于画面上的有限信息了,开始琢磨文字,猜测文字,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识字量,最关键的是培养他整句整行的阅读的能力。
         
    识字多就代表阅读能力强?不一定!我们身边的好多人为什么阅读速度有着那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有人是一字一句读,有人是扫视,一片一片读。这也是为什么申爸要孩子过了识字关后给上哈利的原因,利用哈利超强的趣味性培养孩子快速扫视式阅读的能力,七部哈利读完,阅读能力基本没问题了。

        所以一再强调的不是孩子几岁时给丁丁,而是在给丁丁之后家长一定记得不要给他读,给他讲!

        有人问,那动画片能不能给?中文的还是最好不给,只能作为吸引孩子的一个工具,尽量少给。英文的那就随便给了,反正也听不懂,看个热闹吧!有的家长说我知道啊,可是我给孩子孩子不看啊,我怎么办,命令他必须看吧?不行的,千万不能强迫他看,这样,再好的东西都变味了。

        记得谁说过,想给孩子什么就限制他,想拿走什么就规定当任务。13年暑假时我家的丁丁放那都有一年了?孩子都视而不见,我着急啊,天天也看书就是不看丁丁,看啥呢,斯凯瑞系列,神奇校车啥的都是三四岁时就开始看的书,我找个时间把这些书都收起来了,他能看见的地方就是丁丁和可怕的科学,还有李毓佩等等。偶尔给一集英文丁丁看,两三个月后发现,孩子开始看丁丁了,一开始翻得很快,几分钟就翻完一本书,我又开始急了,这样的浏览咋能行呢?捺住性子不管,发现又过了两三个月,看书速度越来越慢,还会哈哈大笑了,看书时嘴里有时还念念有词,先是读短小的句子,现在开始看长句子,实在抠不出来就来求我给他读一句,我就勉为其难的给他读一句,一句怎么能够呢,只能让他更加想抠出情节发展了,乖乖自己拿着书去抠去了,至此,成功上道了!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19:35: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3-20 19:37 编辑

    杂谈十七——《中国历史年表》和《世界历史年表》


       申爸呢,忽然想起来两本新书。必须的。咱们弄一个文件吧,比如说,就叫“当当购物车”,申爸想起了新书,就说。完了呢,义工把所有的新书,都放进当当收藏夹(嗯,“收藏夹”比“购物车”好)里面,等着。等到当当他们搞活动了,往家搬。
    申爸想起来当当收藏夹的两本书是:
    1、世界历史年表:
    http://product.dangdang.com/1338952005.html#ddclick?act=click&pos=1338952005_3_1_q&cat=&key=%CA%C0%BD%E7%C0%FA%CA%B7%C4%EA%B1%ED&qinfo=26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50208165358064296952537222981145&ref=http%3A%2F%2Fsearch.dangdang.com%2F%3Fkey%3D%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5%B9%B4%E8%A1%A8&rcount=&type=&t=1423973462000&ver=A
    2、中国历史年表: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77734.html#ddclick?act=click&pos=23477734_1_1_q&cat=&key=%D6%D0%B9%FA%C0%FA%CA%B7%C4%EA%B1%ED&qinfo=52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50208165358064296952537222981145&ref=http%3A%2F%2Fsearch.dangdang.com%2F%3Fkey%3D%E4%B8%96%E7%95%8C%E5%8E%86%E5%8F%B2%E5%B9%B4%E8%A1%A8&rcount=&type=&t=1423973817000&ver=A
    两本都是中华书局的书。这两本都是精装折页书,展开了,很长很长的一条纸。两本历史年表呢,都是去年一月份印的,印数20000。这种书,需要量不大,不会断货的。即便当当显示“缺货”,很快,他们也会进货的,妈妈们慢慢来,从长计议即可。
    这两本书呢,现在,孩子们都看不了.....这两本书,本来也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查的。这两本年表,对于孩子形成稳定统一的时空框架,意义非凡。

    大申在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看到张骞出使西域,忽然问申爸:“张骞去西域的时候,罗马帝国在干什么?”啊?罗马帝国在干什么?申爸哪里知道,于是,就随口瞎编说:罗马人在打希腊人。大申继续看他的汉武大帝,申爸坐不住了。毫无疑问,大申既然问出了这个问题,那他就一定已经知道如下事实:丝绸之路是张骞开创的;丝绸之路连接了两大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

    这些信息,申爸在大申听的世界五千年,中国五千年,还是读的什么读物里,似乎也听到一耳朵....但具体在哪里听到的,完全想不起来了。孩子累积了满脑袋的信息。嗣后,当孩子再遇到这些信息中,处于垓心地位的信息的时候,他一瞬间,小头脑就把所有的信息都组织到一起,于是,提出有针对性的好奇。

    申爸跑到书房,把中国历史年表和世界历史年表翻了出来,跟大申说:你把电视暂停一会儿,咱们找找,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罗马帝国到底在干什么。

    “罗马帝国在干什么”,这是大申的小头脑中自己涌现出来的问题,他自己对这个问题极其感兴趣,立马就暂停了电视,兴致勃勃地凑过来,看申爸找罗马帝国在干什么。

    申爸拿起中国历史年表:“咱们得先找到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公元前...啊,这儿,有汉武帝了...往前翻....啊,这儿:‘公元前138-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使汉人得知西域情况,故《史记》称之为“凿空”’”公元前138年。“这个时候,罗马帝国在干什么呢?咱们得用这本书,”申爸拿起《世界历史年表》:“在这本书里,找罗马帝国在干什么....

    先找到公元前138年...啊,在这儿。你看,这里有‘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前140-前86年在位’,对吧?时间轴在上边和下边,”申爸指指上面和下面的时间轴:“你找找,公元前138年在哪儿。”

    大申学过数轴,看世界地图的时候,已经把借助数轴上的标尺,按比例寻找那条自己想要的看不见经线或纬线,练得熟熟的了。大申一伸手,就指出了公元前138年的位置应该在哪里,然后,自己读:“罗马人镇压希腊起义,柯林斯城被毁,中、南希腊并入马其顿行省。”申爸得意地说:“怎么样,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罗马人在打希腊人,对吧?”大申忙不迭地点头称对。申爸也很得意:懵对了。怎么懵的呢,当时?

    时间到了,大申把电视剧关了,凑过来:“把你的那两本书,给我看看,行不行?”申爸当然乐意。大申就把两本年表,拿到自己房间里,上下挨着,放在床上,都摊开。然后,自己跪在床上,撅着屁股,仔细地对照着看两本年表。

    大申不时地移动年表,书到了床沿儿,他没看见,还移,“哗啦”一下,掉在地上,全都散开了。申爸就大声喊:“你给我小心点儿,别把这页都撕坏了!”大申一边答应,一边跳下床,把地上的年表收起来。收完了,回到床上,撅着屁股,继续看。看了一个多小时,把两份年表都收起来,走出卧室,跟申爸说:“都看完了。我能接着看电视吗?”申爸说:“你看吧。”


    这是两本年表大申看汉武大帝。当看到汉武帝和匈奴单于争夺的焦点,河朔的时候,就问申爸:河朔在哪儿?申爸指着贴在墙上的中国全图说:“你先找到黄河。”

    中国全图: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96393.html#ddclick?act=click&pos=23396393_0_1_q&cat=&key=%D6%D0%B9%FA%C8%AB%CD%BC&qinfo=2173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50208165358064296952537222981145&ref=http%3A%2F%2Fwww.dangdang.com%2F&rcount=&type=&t=1424034263000&ver=A

    世界全图: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905091.html#ddclick?act=click&pos=22905091_2_0_q&cat=&key=%CA%C0%BD%E7%C8%AB%CD%BC&qinfo=2120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50208165358064296952537222981145&ref=http%3A%2F%2Fproduct.dangdang.com%2F23396393.html&rcount=&type=&t=1424034336000&ver=A

    大申马上就找到了黄河,手指指着入海口那个地方。.....这是很可奇怪的地方:申爸申妈从来没有教过大申怎么看地图,也没有教过他黄河在哪里。那幅地图在墙上贴了三年多,大申就既会看地图,也知道黄河在哪里了....

    申爸跟大申说:“顺着黄河,往前倒。”大申就用小手指逼着,顺着黄河往上游倒。倒到风陵渡,黄河是从北面来的,在这里掉头。大申还是顺着先前黄河的走势,往西倒。一倒,就倒到渭河上去了。

    申爸跟大申说:“不对,重新倒。”大申就退回来,小手指逼着,重新倒。再倒,还是倒渭河去了。申爸就说:“不对,重新倒。这回慢点儿倒。”大申就退回来,小手指逼着,慢慢儿地往前倒。到了风陵渡,申爸说:“向北。”大申一点儿都没有犹豫,小手指直接往上倒。
    这回对了。

    往北进入内蒙古,黄河又掉头往西。这边水网稀疏,很容易看到黄河“几”字形的走势。申爸:“看到黄河‘几’字形的走势了吗?”
    大申点头,表示看到了。

    申爸:“‘几’字脑袋里,那个地方,就是‘河朔’。汉武帝的首都在哪儿?”大申:“咸阳。”申爸:“咸阳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大申摇头,不知道。

    申爸:“西安呀。”“西安在哪儿?”申爸继续问。西安前年十一去过了,大申一伸手,就指出了西安在哪。然后,大申打量了一下地图,自言自语地说:“怪不得,汉武帝那么担心河朔,做梦梦见的都是河朔。”河朔是西安的北大门。如果匈奴从河朔攻过来,西安就完蛋了。这从地图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大申说完,坐在沙发上,继续看他的《汉武大帝》。

    河朔大捷汉武帝决定在河朔设新城朔方。刚才,大申已经知道,古地名对应着现代地名。沿着这个思路,大申问:“朔方现在叫什么?”申爸不知道“朔方”现在叫什么。就说:“这个得查。”大申就着急地说:“你去查。”

    申爸打开电脑,查到“朔方”“朔方县城址在今鄂托克旗西北部”。就告诉大申,这个城现在已经没有了。大申就问,那它当时在哪儿?中国全图上找不到鄂托克旗,申爸就跟大申说,“我也不知道在哪儿”。大申的兴致完全被电视剧吸引,也就没再追究,这个朔方,到底在什么地方。看来,还需要中国历史地图集。

    大申的小头脑呢,在十岁七个月零27天的时候开始进行“总装”了。这是申爸早已断定会到来,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接下来,申爸要分析这件事情。在分析过程中,就会把学校教育教孩子的各种知识,家庭教育的各种举措,为什么给孩子那些资料....在此前十年七个月里面做的一切,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看出来,当初,为什么那么做。那么做了,有什么后果,有什么作用。这是孩子在十一岁之前,思维发展的一个总览。


  • zhangyyy99

    2015-3-21 13:16:12 使用道具

    把大申爸爸的帖子都读了一遍。
  • 小阿菲王小小

    2015-3-21 20:43:14 使用道具

    受益匪浅~~楼主是个学术很高的人,佩服。但是我觉得孩子还是根据他的兴趣来吧,倒是自己没有仔细读过四大名著,可以读读楼主推荐的节本
  • yzhang4

    楼主 2015-3-30 10:51: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3-30 10:55 编辑

    杂谈十八之 特别企划-申爸说阅读
    阅读之一:只读字,不读内容
    这几天,申爸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阅读。咱们呢,都知道,在此之前,申爸一直在讲聆听。至于阅读,申爸只知道阅读一定是重要的....十分重要....但是,具体怎么个重要法儿,它在孩子的成长中,具体如何起作用,申爸没有感觉,不甚了了。

    大申在寒假里的表现,给出端倪,让申爸一下子看清楚了,这个阅读怎么起作用。过完春节这段日子,申爸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阅读”....申爸自个儿觉得吧,有很多很多很好的想法....可惜啊,没有及时写下来,到了如今,想要写,那些念头自己都溜掉不见了,想不起几个了。

    这个...还是要着重说说这个阅读。

    没多少时间,说最核心的一点。怎么说呢?咱们比照聆听来说这个事情。什么是聆听?或者说,什么是良好的聆听?一个具有良好的聆听能力的人,听完了,他应该能够复述听到的内容,应该还能够总结,能够评价。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良好聆听能力的人呢,他能够对他听到的内容,“说”些什么。爸爸妈妈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个事儿?

    一个大人,让他去开会,去听。会开完了,回来。你问他,会上都说什么事儿啦?他茫然地看着你,什么反应都没有。你再问他,都谁在会上发言了?
    他仍然茫然地看着你,什么反应都没有。这样的人,成人,那是痴捏呆傻。没有这样儿的。于成人,我们听完了一段话,大都能够复述总结评价。这是常识,不言而喻。

    可是呢,这样的常识,不适合小孩子。咱们这里的孩子,都在伴听。对不对?

    你让孩子听,听一大段,你问他: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他茫然地看着你;你问他,你刚才听了什么故事?他茫然地看着你;你逼急了,问他:你刚才听故事了吗?孩子也被逼急了,说:我忘了。爸爸妈妈疯了。可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他就是这样的。严格来讲,孩子还不会聆听,更谈不上良好的聆听...尽管孩子刚听完,你问他,他茫然,可是,过一段时间,那个故事里的词汇,却出现在孩子的口中.....你要是再给他听那个故事的话,他会说:妈妈,这个故事我听过了。

    他刚听完你问他,他都不知道自己听了故事;可是过段时间,孩子自己却知道“这个故事听过了”

    之所以这样呢...这个....原因很简单:我们成人嘴里的“聆听”,“良好的聆听能力”,这些词汇,是有特指的。这些词汇呢,特指成人的那种能够复述能够总结能够评价的能力。可是啊...这种能力,它不是生来就有的。生来就有的,只是一种能够去听喜欢去听的本能。“聆听”,“良好的聆听能力”这些,是后天形成的。孩子呢,他形成“聆听”,“良好的聆听能力”的过程,表现呢,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样子。

    这个伴随聆听....它根本不是成人意义下的那种“聆听”。它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通常意义下的聆听能力的一个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表现,于孩子,是十分正常的;可是,于成人,却非常怪异!嗯...申爸的意思是要说,伴随聆听,本不是聆听(成人意义下的)....它是让人形成聆听能力的重要步骤。这个步骤走好了,以后孩子的聆听能力就会很强。

    这个,是我们从“发生学”的角度,来总结“聆听”这件事情。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阅读和聆听一样! 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聆听中有伴随聆听,孩子“不听内容”,专门听词汇;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阶段:孩子只读字,不读内容!在这个“读字阅读”阶段,你要扩展给孩子阅读的资料的范围;就如同给孩子听天书一样的道理....

    阅读之二:阅读的三个角度——技能工具,心里圈,阅读公式。
    这个阅读呢,爸爸妈妈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接收信息的方式。一种能力,一种技巧。从文字中拾取信息的技能。从这个角度看呢,阅读,可以看成一种技能。是一种工具。

    这个小学吧,语文课,教会孩子阅读,是一项基本的教学目标。学校会教的。并且,经过N多年的实践,千千万万孩子的经验积累,学校教孩子阅读的教学,已经炉火纯青。每个学校,都会教会孩子学会阅读...当做一项技能,教会孩子。

    可是呢,阅读这个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陈景润,在他40岁那年,在《中国科学》上面,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论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你去把这篇论文找来,你去读。你会发现:读不懂!每个字都认识,每个符号都认识...假设高中和大学你学过高等数学的话...可是,里面说了什么,你还是读不懂。

    为什么读不懂呢?

    陈景润在他的论文里,用的是汉语,汉字。汉字,当然大家都认识了。就拿这篇论文的标题来讲,它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标题是说,你拿出来任何一个偶数,不管多大,都行。这个偶数呢,能表示为两个数之和。这两个“数”呢,第一个,是一个素数;第二个,是一个乘积。那个乘积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个素数和1的乘积;第二种,是两个素数的乘积。这就是所说的“1+2”,“1”代表一个素数,“+”就是“加”;“2”代表两种情况!

    这两种情况里面的第一种,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第二种呢,需要人们继续努力,证明可以合并的到第一种情况里面去....要是证明了这一点,哥德巴赫猜想就算彻底证明了。这是这篇论文的题目,“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意思。你读到这一层,你就算读懂了这24个字。

    说到这儿,我们回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情形...

    我们呢,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陈景润,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都知道陈景润是目前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面,做出最前沿研究的数学家。可是,我们有多少人,去找陈景润的论文,来看看的?他的那个论文呢,其实并不难找。中文的么,几乎每个省会图书馆,每所大学的图书馆....只要这所大学在1966年的时候,已经开着了....都会找到这篇论文。

    爸爸妈妈们说说看,自己去找过这篇论文没有?没有么。可这是为什么呢?即便是纯属好奇,也应该去找找看呀!至少,应该有很多人去找找看才对...当年,申爸在北大图书馆,找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你猜,申爸的感想是什么?这论文的杂志,怎么这么新!

    北大的那个期刊杂志,过了一年,就装订起来,用黑色发绿的厚纸壳,做成精装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铁架子上,一眼望不到头。学术过刊,本就翻阅的人少。这不奇怪。所以呢,那些期刊杂志的精装本,都崭新地站在铁架上,过一个世纪,也没有几个人翻过。

    可是....这对于别的期的《中国科学》,可以理解。对于1966年这本合订本,就不太合理了:考虑到陈景润这篇论文的分量,陈景润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即便是纯属好奇,过来翻翻的人....就像申爸一样....也应该不少啊!这本合订本,应该被翻得很旧才对。

    可是不是这样。这本66年的合订本,和旁边站着的65年的合订本,一样的新。没有人来翻过!

    这就不对啦!北大她有数学系的。别的系的学生不来翻,数学系的学生,总会来的吧?数学系的学生,也不来。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阅读,这件事情,有我们认为我们“读不懂”的区域在。可是,这个事情:申爸翻完了陈景润的厚厚的论文,发现,里边所有的汉字解说的部分,申爸都读得懂。没什么难的。既然申爸读得懂,大家就都读得懂;可为什么还没有人来好奇地翻翻呢?

    其实呢,不止是陈景润的论文。在申爸没有忽悠大家之前,有多少妈妈自己读过伊利亚特原著,奥德赛原著的?咱们群里有1000妈妈,读过的,估计不会超过手指的数儿。荷马史诗,那么著名,谁都知道,可为什么就没人去读原著呢?这个原因,应该和没人去翻陈景润的论文,一样的。

    我们划了个圈圈,说,这圈圈里面的,是我们读得懂的;出了这个圈圈的,是我们读不懂的。

    现在呢,很多妈妈迷上荷马史诗了。这些迷上荷马史诗的妈妈,出来说说:那个荷马史诗的原著,真的难读懂吗?一点儿也不!你去读了,读上半本,你自己就懂了。它写的事情,真的很容易懂的。之所以我们觉得我们读不懂,确实就是“我们觉得”而已。

    人是从小长大的啊。这个圈圈,是什么时候划出来的?怎么划出来的?这件事情,和教会孩子阅读,有莫大的联系。

    你汉字写的东西,你都“读不懂”,这算是“学会阅读”了吗?尽管是“觉得自己读不懂”....但那也不算是“学会阅读”。看来,这个阅读呢,不止有工具性,它还是心理现象。你等这个孩子到了高中,他喜欢读什么,觉得哪些书能读懂,哪些书不去碰,“肯定读不懂”....也就是,心理方面对阅读的认知,就已经决定了。十五岁上高中,八岁开始自主阅读,这个心理上划的圈圈,就应该在这七年的时间里面,划出来的。

    你考虑到,没几个人去找陈景润的原论文,去满足一下好奇心;没几个人读过荷马史诗原著....这种心理上的画地为牢,应该具有普遍性。这普遍性的结果,是普遍性的教育行为造成的。

    爸爸妈妈们呢,需要留心:仔细审视孩子身边,“大家都这么做”的那些和阅读有关的事情。大家都这么做,你也这么做,等你的孩子到了高中,他自己就把圈子画了。你等到了那个时候,再想改,就改不了了。

    你看,卓妈学中文的。即便是中文系的人,读荷马的也不多。这现象,很普遍。这个呢,是看“阅读”的第二个角度,从心理的角度,来看。

    还有呢,是看“阅读”的第三个角度。

    还是说陈景润的那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你去找来看看,你就知道了。里面全是符号。数学符号。通篇的表示连加大西格玛符号(∑),表示连乘的大派(∏),表示属于的“∈”,一个套着一个,密密麻麻。

    可是呢,这个事情...这些符号,申爸在数学课里面,在高中,就都学过了。套用汉字符号的文章来说吧...就是论文里面的那些公式和数学推演,在字面上,申爸都读得懂,是什么意思。可为什么那么推演,就不明白了。就如同第一次读黑格尔,每个字都认识,可整篇文章说了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

    申爸觉得吧,这篇论文,申爸应该能读得懂。当然,觉得自己能读得懂,和自己真的读懂,是两回事。申爸从来没有读懂陈景润的那篇论文,可就是觉得自己肯定能读懂....那些科普作家呢,总结一句话:你的书里用了一个公式,你的读者就会跑一半。人们都害怕读公式。其实呢,公式不过是精粹地表达意思的一种手段而已。阅读,读文字,不过就是把文字要表述的意思,在头脑里还原出来。读公式,也是一样的道理。你看到一个公式,就在头脑里把这个公式所代表的意思,快速还原在头脑里面。在心里过程角度看,读公式和读文字,没有什么差别。

    造成大量的人,害怕公式的原因,概由于对于数学公式的“阅读”,没有学好。能力没有培养起来。在心理层面上,像读到文字,去还原其意思一样地去还原公式里面的意思,这种能力,恐怕是理科的一项基本能力。只要这一点....在技术上....做到了,就没什么文理之分了:在形式的逻辑推演上,文理都是一样的事情。学会直接还原数学公式、图表、示意图里面所包含的意思,这是阅读的第三个层面。

    当然,学会阅读数学公式图表示意图,是一项基本的阅读技能。我们呢,可以从上面三个角度,来看阅读这件事情。还不止....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角度....


    阅读之三:阅读内驱力(从智力建构,从大图景形成的角度)

    申爸说了观察阅读的三个角度:从把阅读作为一种工具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从阅读公式图。还有第四个角度。
    你看哈,照片。



    在照片里,很明显,大申是在阅读辞海。他为什么读这个厚书呢?五千多万字的一部百科全书?大申呢,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他读别的书,头脑中在运转着的机制,是不太一样的。妈妈们认真看,在大申看的两本厚厚的辞海下面,压着一本绿色封面的小书.....这本书,是大申正在读着的一本小说。有181页。

    扣着的那本。这本小说呢,大申在看大秦帝国之前,正在读。花了不到40分钟的时间,正好看到第100页。后来,开始看大秦帝国了,这本书就扣在沙发上了。

    孩子呢,从一开始自主阅读,就是看那本小绿书的方式.....这本书,和纸砖一样的辞海放在一块儿,妈妈们体会一下对比....真小真薄啊....一路来,孩子就是看这种“真小真薄”的书过来的。看完一本,接着看下一本。这是孩子看书的方式。

    辞海呢,不是这么看的。小绿书是从第一页开始看,一直看到完。辞海不这么看。没有孩子是把辞海翻到第一页,从a部的第一个词“吖啶黄”,一直读到Z部的最后一个字“糳”,就那么一页一页按页码翻着读,像读那个小绿书一样的读。不是这样读的。这种读法,太枯燥,没有人能忍受得了.....你想想,一部五千万字的大书.....西妈看一下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版权页,那套书有多少字....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字数更多。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大型百科全书,辞海只是一部中型百科全书而已。要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那字数就更多了。

    这么多字的书,孩子怎么还喜欢读呢?从内部驱动动机角度来讲,到了一定时候,啃辞海,是智力发展的需要。我们来看看,昨天,大申是怎么读这个辞海的。大申是从“大良造”这个词条,进入辞海的。读完了大良造词条,大申就想知道,当时的秦国,疆域面积有多大。

    他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这是几件事情造成的。第一件,来自贴在墙上,用来听儒勒•凡尔纳的时候用的那幅世界地图。你去看世界地图。花花绿绿的,两百来个国家和地区。它这个每个国家和地区,都用不同的颜色标识。这样标识的结果呢,就是造成了一个印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明确的边界。

    这第二件呢,是这个“国”字。“美国”里面有“国”,“中国”里面也有“国”。大申看的大秦帝国,“秦国”,里面也有这个“国”字啊!既然美国中国在世界地图上,都有明确的边界。有明确的边界,就有明确的疆域面积。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于是,大申就想:这个秦国,也应该有明确的疆域面积。他就想知道这个。

    这个呢,于大申,于大申小脑袋里“已经下来的雨点”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呢,大申不知道,“秦国”的这个“国”,和世界地图上美国中国里的“国”,它不是一个“国”。美国中国里面的“国”,是现代地缘政治视野中的概念。只有在现代地缘政治视野中,“国”才有明确的边界和疆域面积。春秋战国那个时代,没这回事。

    这一点,是大申不知道的。现在呢,也不可能知道。这是他探索完百科全书之后,才会形成的观念。申爸不去管他。就找到“秦”字条,让他自己去找秦国。看看里面有没有秦国的疆域面积有多大。没有。连“秦国”的词条都没有。大申找了半天,找不到。当然找不到了。申爸知道他找不到。不可能找到。可是,申爸就是不告诉他,他不可能找得到这件事。申爸要让他自己去找。

    人们呢,当然地重视“能找到”的那些知识;可是,这个一个自己想到了的事情,它“找不到”,这件事情,也会给孩子带来知识:总有一天,他会琢磨:为什么找不到?

    反正,大申趴那儿找了半天,找不到秦国。不过呢,大申在找的时候,他的小脑袋里想到了别的事情,对秦国的疆域面积有多大,已经不感兴趣了。他对新想到的事情感起了兴趣。大申寒假去了马尔代夫,住在瓦宾祖鲁岛。大申不是在找“疆域”的问题么,也不知怎么的,他想知道瓦宾祖鲁岛的“疆域”有多大。就来问申爸。申爸哪里知道,就让他自己去辞海里查。辞海里哪里有瓦宾祖鲁这个词条,大申退而求其次,就去查马尔代夫。照片里面,大申正在看马尔代夫。大申找到了马尔代夫,一看,才298平方公里。就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马尔大夫有298....298....啊?中国是‘万平方千米’呀,马尔大夫才‘298平方千米’!中国的零头都算不上....四舍五入都不够资格诶!这也太小了!”大申的意思是说,中国的疆域面积的单位是“万平方千米”,精确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从“千平方千米”那一位四舍五入上来的。可马尔大夫的国土面积,是“百平方千米”的量级。这要拿到中国,他的国土面积,连给中国做四舍五入的资格都没有。这也太小了。

    我们看这个过程。大申是从商鞅,他的官职,大良造开始的。这是个很奇怪的职务名称,这个名称引起了大申的好奇:什么是大良造?大申从大良造,思维跳到了秦国,从秦国,想知道秦国的疆域面积;从秦国的疆域面积,想到了瓦宾祖鲁的面积,从瓦宾祖鲁岛的面积,走到了马尔大夫的面积,从马尔大夫的面积,走到了中国的面积,然后,发出了“这也太小了”的感慨。你等大申的兴趣走到了马尔大夫的国土面积,这和去翻辞海的初衷:找大良造,已经十万八千里远了。

    我们的思维,就是这样流动的。这于大申,完全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我们要特别留意: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不能教的。这完全是孩子基于自己头脑中已经有的各种信息,自发的一种现象。到了这一步,孩子的思维,就像一条没有任何约束的河流:它自由流淌。随意,舒展,想流到哪里,就流去哪里。这种思维的流动,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个空间....有了空间,思维才有地方“流”啊。不列颠百科全书啊中国大百科全书啊辞海啊,就是给孩子去让他的思维自由“流淌”的空间。

    这些书必然厚。只有厚,内容多,才能提供足够宽绰的空间,让思维去流淌。
    那么,这种流淌,它有什么意义?我们说,孩子呢,最终的任务,是要在小头脑中,建构起一个心理空间。这个心理空间,正好对应着外部世界。是外部世界在头脑中的一个镜像。

    孩子是怎么建构起这个心理空间的呢?最开始,就是下雨。乱七八糟地掉雨点儿。孩子读书,一本一本从头看到尾,点点滴滴地拾取生活中的体验....这些雨点,下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要开始成水流,自然就要开始流淌了。这样的流淌呢,没有目的,随机地自然地流。想流到哪里,就流到哪里。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最后,我们知道,总会形成一个大的水流,雨水浩浩荡荡地沿着这个大水流,流到远方去。

    在孩子的头脑中,一旦这个“大水流”形成了,他的稳定的世界观就成型了。或者说,一个稳定的心理空间的雏形,就有了。走到这一步,孩子就有了“自己的语言体系”,有了自己看问题的方式.....

    而这些东西呢?就是“自信”的基础。在形式上,在孩子的外在表现上,就是“阅读”。整个水流的过程,都是在“阅读”中完成的。我们看不到孩子有什么东西在流,只能看到孩子在阅读。

    这种阅读,其背后有很强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来自智力的建构,来自头脑中有序的世界图景的建构....

    所以呢,我们可以从智力建构,从大图景形成的角度,来看阅读这件事情。

    阅读之四:为无为前的有为

    嗯,接着说哈。阅读呢,我们都知道:有的时候,读进去了,有的时候,读不进去。我们呢,当然希望,孩子的每一次阅读,都能“读进去了”。从我们成人的角度,总结出很多阅读的经验....能“读进去”的经验。比如说,“不动笔墨不看书”;要精读,也要泛读,精泛结合;要专心地读....等等等等,很多很多。这些呢,于我们成人来讲,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有效。这没什么可怀疑的。很多爸爸妈妈,就那这些经验,直接去往孩子身上用。

    这些个经验呢,就一般意义而言,都联系去一个词:理解。我们承认呢,读书,要“理解”。我们都知道,理解是怎么回事,尽管我们都说不清楚,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希望孩子也理解。

    我们从总体上来看,这个理解的事情。这个理解和阅读的关系。

    大申寒假的两篇作文,确实打动了申妈.....大申那两篇作文,到底是怎么写的,申爸也没看见。也不想去看。申爸一看,就可能“采取些什么行动”,不管申爸采取什么行动,于大申的学会写作,都不利。

    本来么,大申作文,就像申妈说的,“只要多读书”,自己就会写作了。
    大申现在书读得很多,于学习写作文,这已经是最佳状态了。再做什么事情,都会让事情偏离“最佳”。

    嗯...申爸的这个意思是说,申爸自认为找到了孩子学习写作的最佳路线......不要忘了,马老师在学校,教孩子们写作文呢!这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学会写作的一个因素。大申每天上学,这个因素就已经有了...

    这个学习写作的最佳路线,是什么呢?有三个前提:

    第一个,孩子要涌现出想法。他有想法要表达。不管是想口头说出来,还是笔头写出来,他总得先有要表达的内容。这个写作文啊,这个事情。我们都写过作文,对不对?很多人都打怵写作文。为什么打怵?你不知道想说什么么,在作文里边。不知道想说什么,还必须写,能不犯难么。这个想说什么,要先解决掉。要先解决掉想说什么的问题,然后再解决怎么说的问题。

    第二个呢?你得模仿,试着学习那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呢,前人已经发明出来,你要学会,也那么去写。诶,这是作文班上能解决的问题。
    它这个事情:作文班上能解决,马老师也能解决!没必要去作文班上学这个。它那个语文课,整天讲的都是这些东西。已经够多的了,再多,也没啥用途。

    第三个呢?这个写作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到某一天,孩子自己会有一种冲动,他自己要把自己想要说的意思,用笔把它写出来。写成文章。要是前两项都做好了,做到位,你就等着那一天到来,就行了。

    当然,前两个都没做好,没做到位,“那一天”恐怕永远也到不来。但这是另外的事情....于大申...所以呢,申爸不搞大申的作文。但是,死死地盯着,能够写好作文的三个前提。它这个东西:有因才有果呀!前提都具备了,结果自然而然就来了。去报作文班,那是直接奔着结果去的......你想想,作文班怎么能解决“想说什么”的问题?那是不是直接奔着结果去的?

    嗯...申爸呢,认定了,这个学会“写作文”的过程,是唯一正确的过程。过程,路,道路。这就是“道”。要“有道”,你不能“无道”。“无道”就什么都做得乱七八糟,越乱七八糟,就越瞎抓挠,越瞎抓挠,就更乱七八糟。

    申爸呢,坚信这个“道”是正确的道路,就淡定地看着大申走。申爸呢,不去给大申报作文班,也不去看大申写出的作文,更不去辅导大申怎么写作文。无为。但是,在让大申学会写作这件事情上,申爸也做些什么,对吧?做什么呢?抓那三个前提。可是呢,这个事情:当妈妈们知道那三个前提条件,是“教会孩子写出好文章”的不二路径之后,才能看出来,抓那三个,其实就是抓“学习写作文”。

    这个呢,申爸说了,妈妈们知道了。要是申爸不说呢?你就不知道。可是,等到有一天,大申忽然学会了写作,写出很漂亮的文章,那....各个方面,会怎么说呢?不知道的妈妈们会说:申爸在“让大申学会写作”这件事情上,是“无为”的。

    确实么,直接针对写作文,申爸什么也没做.....像那位妈妈一样,去给孩子报作文班,才是“有为”,对吧?这样,不明就里的妈妈们会总结说:就是因为申爸“无为”,所以,大申才学会了写漂亮的文章。

    这当然是从“外人”的角度来说的啦:为无为,所以大申学会了写作。
    因为无为,所以大申学会了写作。

    可是呢,申爸刚才把那个道说清楚了....申爸可是狠抓了那三个前提。这呢,你就不能说申爸“无为”。你只能说,申爸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在走。作为当事人,申爸是“有为”积极行动的;在不明就里的旁观者看来,申爸也确实在大申学会写作这件事情本身上,什么也没做。

    总体上来看这件事,我们怎么说呢?“为无为,事无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像老子这么说。他2500年前就说了。并且,后世没有人比他说得更好。申爸也不能说得比他好。

    老子的话,其实,说白了,是在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件事儿发生了,它总有发生的前提。老子告诉我们:不要去努力这件事儿本身,那没意义。要去努力,一个一个地促成那些前提条件。你只要一个一个地把那些前提条件都促成,具备了,瓜熟蒂落,那件事情,就是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

    可是呢,这里边有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促使一件事情发生的前提条件都是哪些呢?找到前提条件,这是个很难干的活儿,也是件危险的事情:本来人家瓜熟蒂落,需要四个条件,你找到了三个,剩下一个给忽略了。你努力,三个都具备了....可到时候,事情根本没有像你期望的那样发生....这就麻烦了。你回头补救....比如说,这个教育孩子...时间过去了呀,你怎么补救?

    这个,那啥...反正吧,这是教育孩子.....事实,不止是教育孩子,这是做任何事情的不二之路。你呢,这么做了:找到你期望的每一件事情的前提,努力地去促使前提发生。然后呢,你促使前提发生的事情,你就会有种感觉:我觉得这一定会起作用。

    要是幸运,你确实找到了所有的前提,也成功地促使前提发生了,完了呢,前提全都具备那一刻,你期望的事情,也确实如愿发生了.....一般来讲,实际发生了的事情,比你期望的还要好!这时候,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觉一定会有效,但没想到,会这么有效。

    这种感觉呢,是一定会有的。你只要这么走路,你就会时时感受到这种“我觉一定会有效,但没想到,会这么有效”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你的注意力,一直在那些前提么,你没有多少时间放在关注那个结果上面。一旦结果拿到了,你没有预案,就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这个呢,按照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讲,是一种方法论。

    现在,我们要看:这种方法论,在阅读上,是怎么展开的?
    阅读之五:阅读内驱力(探索、百科全书上“地图作业”)

    我们说地图,提供了一个空间:你用来虚拟地规划、探索你要走的路径的空间。你必须先有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面,规划你的路径。没有空间,谈不上规划。用来探索道路的空间,必须先有。没有这个,你让他到哪里去探索呢?

        我们做别的事情,做创造性工作,用来探索的空间,在哪里呢?这个,就没有一张叫做“地图”的纸了。那个空间,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面。就是我们头脑里面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那个图景....就是我们说的“心理空间”。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心理空间里面,做探索,“图上作业”。

    地图呢,必须准确,不能有错误。地图要准确地反映地面上的路和地形地况。地图给规划入藏路线提供探索空间,地图准确,跟现实的路对比起来,没有出入,这才合格。

    我们在做创造性探索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空间,也要正确。这也是必须的。我们看,这个孩子,他怎么建构起他的心理空间....或者说,世界图景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者说,十岁之前....小孩子用以建构心理空间的资料,都是爸爸妈妈把控着的。这个时候呢,爸爸妈妈给孩子资料,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准确”。你不能一开始就歪。一开始就歪,以后就正倒不过来了。

    孩子他那个建构世界图景的资料,一开始就歪,不是真正的世界,以后,孩子就没法儿在这个空间里面探索,做“图上作业”:它图上标着的东西,一拿到现实生活中,就满不是那么回事。这样,没法儿办。从一开始,申爸就强调:这个给小孩子的资料....你不管是幼儿绘本,故事还是用来阅读的书籍....首要的原则是要“真”。什么资料肯定是“真的”?科学类的资料。

    真善美真善美...人之初,首先要抓“真”。

    现在继续说“阅读”,把阅读说完。大申呢,在啃辞海。孩子沿着正确道路,一路走来,为什么到了时候,就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申爸呢,有一个信念...申爸反复强调,信念就是信念,没什么为什么,就是这么认为的....人的行为来自内部动机。

    什么样的内部动机最强烈?让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能够生存、繁衍,相对于别的物种,最具竞争优势的动机,最强烈。长期的自然选择,必然把这三项最强烈的个体筛选出来,用基因,固化下来,遗传给每一个后代。

    就是说,和体育锻炼有关的活动,是一个最强烈的内部动机来源。体育锻炼,身体练好了,可以维系个体更好地生存;

    另一个就是性。和繁衍有关的。一个生物的个体,它得有后代。没有后代的,早就被淘汰掉了。这个毋庸置疑;

    最后一个呢?就是创造性。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毋庸置疑:人,和创造能力相关的活动,它必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支撑着。就这一点,决定了一个孩子,他沿着正确的道路一路走来,到了时候,他就必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嗯....这个啃辞海,本质上,孩子的小头脑中,是在干什么?他是在进行“图上作业”。这就是本质。

    前天,申爸说了,孩子是怎么去啃那个辞海的。他不是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去翻看的。没有这么啃辞海的孩子。这么个干法儿,啃不下来。他是“窜”,在辞海里面钻:从大良造想到秦国,从秦国想到疆域面积,从疆域面积想到瓦宾祖鲁岛,从瓦宾祖鲁岛想到马尔代夫....

    怎么个钻法?用联系来钻。什么是探索啊?探索就是瞎撞啊!就是瞎撞啊!你在头脑的虚拟空间中,沿着线索,每一条可能的路都探索过,某一次:诶!撞到了目的地。回过头来,把“撞过来”的路捋出来,这就是要去走的“道路”。
    申爸一直提的那本书,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第一次用科学史雄辩地证明:人类整个科学发展的道路,就是一条瞎撞的道路。这是二十世纪哲学思想发展中,最大的一项成果。当然,库恩不叫“瞎撞”,他叫“猜谜”。其实是一回事儿。

    刚才,申爸说了,创造就是探索。人类的探索,最初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图上作业”。啃辞海,就是在探索。孩子在大型百科全书的付诸下,在进行“图上作业”。

    探索,探索道路。科恩清晰地指明了“探索”的内涵。

    创造能力于人类是一种有强烈内部动机支持的能力;创造就是探索,最先的表现就是“图上作业”;所以呢,这种内部动机,必然去支持孩子进行“图上作业”。故,孩子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去啃那些大型的百科全书。
    嗯...这个这个。我们看现实。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这在世俗看来,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

    申爸分析了:这是必然。可是,为什么“必然”的事情,真的在十岁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孩子,还寥若晨星呢?造成这种问题,那不过是因为:孩子生活的环境,周围的大人,不认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十岁的孩子看的东西!不给看。仅此而已。孩子能不能看是一回事,大人给不给看,是另一回事。

    说两件联系现实的事情。第一,书香门第。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书香门第的孩子,教育好的几率更高。可是,这个书香门第,它具体怎么教育好了孩子呢?他有书啊!你去看每个回忆当年自己啃辞海的人的回忆,都是:爸爸有一部辞海,我偷着看。一看,就上瘾了,越看越爱看。都是这。


    当我们清晰的捋清楚了人的发展道路,不是“书香门第”的孩子,也有机会:等到了时候,妈妈给孩子买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就行了。

    哦...这个摞起来一人高的纸堆,世界上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很贵哦...不过呢,要是买来,孩子真的如饥似渴地看,每位妈妈都还是很欢喜的:没白花钱。

    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都应该是基础300里边的菜。
    这个够狠!这是一点。其二呢,申爸推测:当初,没有伴随聆听,没有听天书,已经长大到十岁的孩子,只要他的阅读能力过关,妈妈在十岁、十一岁、十二岁,把不列颠百科全书放到孩子的生活中,十有八九,那孩子也会兴味十足地开啃的!
    这是人的本性,人的发展的自然道路所决定的事情....不会有例外。当然,孩子要是做到这一点,先决条件是:阅读能力得过关。要是一本童话都要读一个学期才读完,不列颠百科全书,肯定是啃不了的。

    阅读能力。这个阅读,是关键中的关键。让已经长大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啃百科全书,咱们的影响力还到不了那里。不过,将来影响力大了,可是试试。应该是这样的。
    阅读之六:阅读最高境界启发性
    回到刚开始的时候,陈景润的那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那里去。

    前边呢,申爸说了,那个论文,中文写的。读那些中文字,我们都能读,能够明白那些中文字表示什么意思。

    完了呢,里面有很多数学符号,表示连加大西格玛符号(∑),表示连乘的大派(∏)表示属于的“∈”符号什么的。这些符号呢,我们学过高中数学,也都知道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只要突破了心理上的阻碍,真的去找那篇论文来读,一般来讲,我们都能读得懂。

    且慢。这个读得“懂”呢,里面有说道。我们认真读,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是这篇论文的字面意思。这个能办到。可是,读懂了字面意思,真的就理解了论文里面的想法、思路了吗?

    不是。办不到,这个。

    我们能办到的,是理解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每一个公式精粹地代表了什么意思...可是,从上一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到下一个公式的?陈景润为什么那么推导他的一些列公式? 这个,我们就读不懂了。

    有一些书啊,你去读。常读常新。你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新的启迪,新的感悟,新的想法....于是呢,我们说,这样的书,是好书,要长读。我们不说别的,就说教具二。为什么好几百个妈妈,要买那两本纸砖,回来看呢?

    纸砖里边的内容,李网上不是都有吗?不但李网上有,义工妈妈还专门整理出了Word文件....就是那两本书的电子文档....共享给每一个妈妈。那为什么还要一摞纸呢?买了那个纸砖的妈妈,她们怎么说?她们说,有了书,纸质版,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读。方便。因为方便了,所以呢,随时读上一两段。读完了,自己就会产生很多很多想法,教育孩子的。

    妈妈们买那个纸砖,实在不是用来存着,将来换别墅用的;实在是为了“随时随地”看两页,看着看着,就有很多很多想法,教育孩子。没有那个纸砖,妈妈做不到这一点:妈妈只记得熬夜到后半夜三点,把李网高楼爬完了。记得自己爬完了,可记不起当时都爬了什么内容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买那两本纸砖的。有了纸砖,才能随时提起已经记不起来的具体内容。

    我们就看,这个教具二。这个教具二呢,是申爸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当然,也是一个错别字一个错别字写出来的...申爸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妈妈们呢,爬一遍。爬一遍,当然可以明白字面上是什么意思,当然也可以唤起妈妈头脑中的某种感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感受,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但是,爬一遍,妈妈了解不到申爸的想法,申爸的思路:妈妈们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但不能清晰地捕捉到。

    毫无疑问的事情是:申爸有一整套观察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思路,和这个思路相联系的方法论....或者说,申爸是怎么想问题的,是怎么做教育孩子这件事情的。这是个总体的东西。

    这个总体的东西呢,肯定存在....很多妈妈,一开始读,就明确地指出这一点了....可是呢,申爸也说不清楚这个“总体”:不能一下子就说清楚这个总体。申爸只能从不同的角度,反反复复去描述这个总体。

    那些拿到纸质版的妈妈们,常读常新,每看一次,得到的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对那个总体的更清晰的认识。那个教育孩子的总体呢,申爸知道,就在申爸的头脑里面。这是当然的。可是申爸就是不能一下子把它说清楚。

    读纸质版,常读常新的妈妈们呢?每次都对总体的某个部分,有更清晰的认知.....这个新认知,配合上在妈妈们头脑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总体”,立刻就会涌现出很多很多教育孩子的新的想法。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头脑工作的自然规律...这种不断认识,不断清晰化的过程,是能够给人带来极度快感的过程。

    这就是,每个已经买了纸质版,也不断地读了纸质版,体验到了这好处了的妈妈,极力怂恿别的妈妈也要拥有纸质版的原因。“纸版不能代替电子版,纸版有纸版的好处”,妈妈们到处怂恿别的妈妈拥有纸版,可是,自己又说不清楚,手持纸版,到底好处是什么的原因

    纸版的最大好处,就是它的“易得性”。就在手边,翻开就看。这种反复阅读纸版带来的乐趣,完全不像当初,凌晨三点爬楼的乐趣。这种乐趣在于启发性:只要读一两页,哪怕一两段,自己就有很多启发,思考自己的思考,乐自己的乐去了。不在读,而在想。

    这种呢,随时随地思考的乐趣....由一本书所引发的....很多妈妈可能没有经验过。是一种元体验。喜欢爬李网高楼的妈妈,弄一本教具二的纸版来,自己试试看就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乐趣了

    附:

    群友说:你给我的那两本书(《又一年》),我看一些。但写得好乱呀。不过我儿子看得比我还多。儿子说好看。

    申爸:哈哈,初读...这是当然的啦!不过,把教具二给孩子读。真够有创意的。

    群友说:为什么“当然的啦”呢?
    申爸:....别忘了哈,咱们在说“阅读”这件事情....

    这个教具二呢...是指一本纸质书,不是那个书的电子文件哈....申爸之所以叫它教具,不叫它书,实在是因为,能够带给我们启发的,不只是书里的内容,更在于这书本身。

    申爸之所以要拿它当做教具来用,实在是想讲清楚:阅读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要了解阅读是怎么回事呢,要有一些“元体验”。元体验是说,你必须亲身去经验一次,你就明白。如果你没有亲身经验过,别人的人靠语言,是无论如何不能够让你彻底理解,那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阅读”这件事情呢,终极的精髓不在于读这个动作,也不在于“知道了”“学到了知识”,能够复述总结评价。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性。一看到书上的文字,自己就有遏制不住的想法从自己的头脑里涌现出来。

    想自己的想,乐自己的乐。至于那本书,它只是一个触发器。妈妈们没有想法了,把那本书翻开,看上一两段。完了呢,就像扣动了一下扳机,自己的头脑中的奇思妙想,马上就源源不断地来了。

    申爸呢,意图是说:每位妈妈,自己都有这种元体验,完了呢,我们就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完了呢,我们再分析思考试验行动,让孩子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这个“最高境界”里面去。

    元体验哈,那个教具二,必须的。妈妈一定要设法体验到那种“想自己的想,乐自己的乐”的元感受。要是没有,再往前,妈妈们就不知道申爸在说什么了。

    嗯...任何一本书...可以叫做“书”的东西。或者,通俗地说,一本好书....它的作者呢,必须在他的头脑里,有一个“总体”,然后,他写的书呢,在说他头脑中的“总体”。

    申爸曾经奇怪过:申爸买过很多很多书,也扔过很多很多书。它一本书,为什么有的申爸一直带在身边,从上大学的时候,买了它,就一直带着,已经很旧很旧;另一本书,申爸买了几个月,还十成新呢,申爸就把它扔了?

    申爸一直在买书,也扔书....当初呢,扔书的时候,扔哪一本,就是“感觉一下”,自己觉得没价值,就扔了。进一步思考这个事情,申爸发现,申爸扔那些“不能给自己带来启发”的书。不能常读常新的书,第一次看的时候,再精彩,也会扔掉。比如,达芬奇密码。那第一次看的时候,多吸引人啊!看了一通宵。可是,再翻开看,感觉就是“都知道了,没劲”。没劲了,就扔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说:那些其作者头脑中没有一个“总体”的书,迟早都会被申爸扔掉。那些扔掉的书,本就不应该买,不应该读。

    申爸呢,打算搞一个基础300的书单,指出那些作者头脑中有一个“总体”的书,拿这些书给孩儿们看,避免浪费孩儿们的时间,在阅读的资料这件事情上,走弯路。

    那...为什么刚刚读教具二,飞哥会有那样的感受呢?飞哥的感受,那是必然的。原因呢,很简单:这个教具二,根本就不是一本“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你是不能找一家出版社,把教具二中的虫抓干净了,弄个ISBN号,把它当本书去出版的。这个教具二,它不符合“一本书”的规范。要成为一本书,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这本书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它要介绍主题的背景,写清楚论述说明的过程,给出结论。

    群友:算书吧?《申爸论语》--即申爸在论坛里发的言语~。类似论语的对话类体裁。

    申爸:哈哈,迅雷爸就是坏银。提出《论语》。准确地说,那个教育二和论语有相同的本质。但是,对于一个第一次拿到教具二的人,教具二却不是论语。原因很简单:申爸不是孔丘。

    因为作者是孔丘,是柏拉图,所以呢,他们的话语体,可以是《论语》,可以是《对话录》,可以当成一本书来出版。教具二不行。教具二和《论语》《对话录》,有什么不一样啊? 从它们本身来讲,一样;可是,对于读者来讲,不一样。嗯...那啥,这个事情,得说清楚。爸爸妈妈呢,都有“刚开始读申爸帖子”的时候。 爸爸妈妈要自己回忆,体会:在刚开始读申爸帖子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注意哈,是“当时的感受”,不要让后来读进去了,论坛互动了之后的感受回过头去污染当时的感受。

    感受是大家的,申爸不知道。不过,能够看到这段文字的每一位爸爸妈妈,都有感受,对吧? 欢迎爸爸妈妈回馈当初的,没被污染的感受哈。

    嗯...我们说,有的人头脑中,有一个“总体”。我们要阅读呢,进入到阅读的最高境界,需要对那个总体,有一个认同感。这一点非常关键!爸爸妈妈对申爸的“总体”的认同感,转折点在哪里呢?在前年的十一月份。因为那个时候,申爸终于说动一些妈妈,开始给自己的孩子试着去伴听! 然后,有妈妈回馈:真神奇诶!孩子晚上闹,不睡,听了之后,晚上小脑袋一沾枕头,就着了;真神奇诶,给孩子什么,孩子就听什么!

    大家回头去爬楼,回忆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在实践中的结果,是爸爸妈妈们对申爸头脑中“总体”的态度有转折的关键点。

    嗯....现在呢,很多妈妈试图吸引身边的家长到申爸这里来。做这些事情的爸爸妈妈呢,你们要特别留意一点:“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他们是不一样的!

    你想介绍来的,都是“外面的人”。爸爸妈妈不能基于“里面的人”的认同感来做事情。大家要从“外面的人”的角度,来做这件事情。


    阅读之七:孩子自己喜欢的书,怎么爱上贡布里希,阅读的路径

    这些日子...自打进入羊年以来就是这样....申爸迷上了“阅读”这件事情了。说到贡布里希,申爸回忆起春节长假里边,自个儿想出来但没写下来的一些想法了。赶紧写,要不,回头又忘没了。

    你说,这个贡布里希吧,写《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他呢,目的是写给小孩子们看的。可是呢,已经阅读了的孩子,妈妈把书竞回来,给孩子去看这本书。一般来讲....妈妈要是不中大奖的话....孩子并不乐意读。

    嗯...这个书吧,从作者的主观意图来看,分成两类。一类呢,是作者写给孩子看的,另一类呢,是作者写给大人看的。可是,从孩子的角度看过去,即便是第一类,也分成两种。孩子会把“写给他们看的书”,分成“我喜欢看的”和“我不喜欢看的”两种。

    能写出给孩子看,并且孩子喜欢的书,并不容易。那需要特别的能耐。尽管贡布里希在宏观图景上面强,可是他写的这本书,还是以对着小孩子的口气,“大人以为孩子爱看”的书。但是呢,在孩子。他接受起来,这本书比那些本就是“写给大人看的书”,要容易。

    贡布里希显然不是郑渊洁。郑渊洁才是写孩子爱看的书的圣手;当然,郑渊洁也不是贡布里希,郑渊洁绝计写不出贡布里希那样功沉力厚的书出来。孩子需要郑渊洁,也需要贡布里希。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贡布里希呢?

    郑渊洁,他写的书好,孩子爱读。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小孩子,他开始自主阅读了,你什么时候把郑渊洁给孩子,他什么时候爱看。郑渊洁是愉快阅读,孩子天生喜欢,爱看。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郑渊洁固然要给孩子,可是,你把郑渊洁写过的,正在写的,甚至未来还没写的书,都拿来给孩子读过,孩子还是成为不了贡布里希。要想让孩子成为贡布里希,最最基础的事情,就是要设法让孩子喜欢读《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喜欢读《艺术的故事》....就像喜欢郑渊洁一样喜欢这些书。

    嗯....申爸觉得,申爸把问题说清楚了。

    有几个要点:第一呢,申爸是想说,孩子只看孩子喜欢看的书,不足以长成去贡布里希。也许,是绝对长不成贡布里希...这个,从千千万万无数的孩子的实践来看,似乎是这样的;不但长不成,很可能背道而驰。这一点,目前申爸也不大确定。

    第二呢,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让孩子喜欢上贡布里希,要有特意的安排。申爸呢,不知道那么多“阅读推广人”,他们的思路是什么.....请了解的妈妈,概要说说....推测起来,他们的思路,似乎是说,给孩子喜欢看的读物,由浅到深,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看《艺术的故事》了

    语晨妈:朗读手册里推荐的大都是获奖小说。

    大申爸:获奖小说自然有获奖小说的作用....有很大的价值,这个当然....可是,获奖小说可不是全部。远远不是。差得远呢。充其量,阅读获奖小说,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的需要。

    可是,“这个阶段”以外呢?他们有说吗?如果推广儿童阅读的人,只停留在获奖小说的层面上,那连申爸的推测的水准,都还没有达到呢也不知道他们推广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根本就没有目的。这个,申爸都不知道。算了,不说他们了。

    第三呢,申爸是想说,毫无疑问,孩子有孩子喜欢读的读物,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只要爸爸妈妈从孩子自主阅读那一天开始,就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合适的读物,孩子就会欢欢喜喜地去读。爸爸妈妈忽略了,不给,孩子自己也会周边的环境中自己去找...借啊什么的,自己找来读。不只是借,自己也偷着买。

    如果....申爸随手拿两个象征性的极端来代表....想要从丁丁历险记到黑格尔的小逻辑,孩子一路走过去。

    这个孩子的阅读,从丁丁历险记到小逻辑,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能过去的呢,还是中间要想蹦床一样,有些地方要蹦上去的?

    语晨妈:还推荐很多的科普书,很多书绝版了,所以她们看到有新出的,终于引进的,都会热情地推荐,我知道的比如大英百科全书,汉声数学之类的,大都推荐些新引进的好书吧,比如艺术的故事。

    大申爸:语晨妈,如果孩子不看《大英百科全书》,她们怎么说?

    语晨妈:我知道的是孩子都爱看的。2、3年级的孩子都主动去看。孩子不爱看的,那就妈妈念,亲子阅读嘛。

    语晨妈:我说的是儿童版的大英儿童百科全书。

    大申爸:啊,语晨妈说的大英百科全书,不是指西妈那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吧?申爸的问题就在这里:这两个百科全书之间,是可以顺畅的连接过去吗?喜欢看大英百科全书,将来到12岁,就会喜欢钻不列颠百科全书?她们有说吗?

    语晨妈:好像没说。阅读,他们说的是享受,不功利的阅读,然后那些好处不经意间都收获了。还推荐过那套大开本的现在已经绝版的希腊神话,我就是那时候收的。

    迅雷爸:儿童大英百科全书,喜马拉雅上有音频,娃边听音频边磕磕巴巴的看,这个和让娃阅读小学语文课本的路子差不多,里面的文章和课本的也差不多。娃读这个和读课本感觉差不多。

    大申爸:嗯……大英百科全书,申爸没见过。感觉是一本不错的书,从孩子的反应来看,也好。

    语晨妈:儿童大英百科全书,里面有很多插图的,都是那个很久年代的插图,很有亲切感的。

    大申爸: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如果把孩子整个的教育比作大象的话……好的阅读推广人的思路,是在摸象肚子,说是一堵墙。申爸这么理解,靠谱吗?

    迅雷爸:读这套12岁蹦不到不列颠那套,估计,一套16本,不是1本。

    语晨妈:这套也是不列颠出品的。








    大申爸:嗯...就是说,申爸特别关心,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孩子的阅读要怎么安排;而不是从一个专家的角度,孩子的阅读要怎么安排。

    申爸最关心大象,不要象鼻子啊、尾巴啊、肚子啊...再精确的鼻子尾巴肚子,都还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爸爸妈妈见过把阅读当成大象,整体来说的话,就转过来参考。在囫囵个儿的大象这个层面,别人是怎么说阅读这个事情的....这是申爸最想知道的。先说到这儿吧,让申爸再想想,回头接着说。

    迅雷爸: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上面这句算不?

    大申爸:算,一个孩子的阅读史应该怎么规划,有说没?要是没有方法论,只有态度宣言,就没意思了。没办法实操。

    迅雷爸:朱规划的方法论,应该有吧?之前我没深入去探究,还不知道呢。
    阅读之八:阅读——训练思维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申爸今天想说技能和阅读这个事情。那时候,申爸给大申看了超多的科普。很多很多。于是,妈妈就说,申爸这是要把大申培养成科学家的节奏啊。现在呢,你到申爸家里来,你会发现,大申在昏天黑地地看小说,看童话,看历史故事。妈妈又要说了:这是要把大申培养成文学家,培养成历史学家的节奏啊。培养成什么,申爸从来没有考虑过。给孩子看什么类型的书籍读物,完全是按照孩子成长阶段的需求来安排的。

    我们培养孩子,绕不过去的一件事情,就是将来打算让孩子从事什么职业。于是,很有一些家长,把让孩子从事什么职业,甚至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当成自己的教育目标。比如,想让孩子“当律师”;甚至,想让孩子“当白领”,“当金领”。这些呢,想想,可以;当作目标来培养,就不妥当了。我们知道,这个“当律师”呢,是需要孩子具备某种技能....做任何职业,背后支撑着的,都是一种“技能”。这个技能,需不需要培养呢?当然需要啦!不过,这个是不同年龄段上的“需要”。现在呢,孩子们都还小,不是培养某种技能的时候儿。

    这么说哈....举例子来说:比如说,家长,从事文学创作。大申就有家长,专职的作家来的。于是呢,小学四年级,就引导孩子阅读莎士比亚。这个呢,就过分了。莎士比亚...原著哈,戏剧脚本...不是四年级的孩子要读的东西。四年级呢,可以读莎士比亚故事,这个没问题。莎士比亚戏剧故事。但是,四年级不是读莎士比亚的原著的时候....这个故事和原著有什么差别呢?回头详细说...

    当然了,申爸不了解那个家长真实的想法:也许,只是引导孩子当做“天书”读一下。这样做呢,就无不可了。这个,申爸是想说,那位妈妈,要是真的想让儿子将来在戏剧创作方面,超过自己的话....妈妈的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万众瞩目...现如今呢,不仅仅是莎士比亚。从大图景的角度来说,能够写剧本,那不过是一种“技能”。让孩子从小就看戏剧,喜欢上看戏,喜欢阅读剧本,喜欢编戏,这是训练孩子这种技能的一种途径。能不能写出和莎士比亚想媲美的戏剧来,不取决于这个路径。

    有两回事:喜欢编戏和能编出和莎士比亚...至少,和他妈妈写出的剧本相媲美的戏....从小就采取那个路径,肯定能够让孩子喜欢编戏;但是,肯定不能够让孩子成为莎士比亚!在更高一个层面上,这是两回事。

    每个爸爸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不止是你这样,谁都一样。申爸举大家都知道的事做例子吧。比如说,成龙和房祖名。以成龙的在电影方面的造诣,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在造诣上比自己要高,那是完全可能的。一个小孩子,在很小,很合适的时候,有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手把手地教,那将来会是不得了的事情。要是当年成龙在小的时候,有成龙来教.....成龙自己可以想想看,那会是什么劲头....这一点,成龙不会没有想过。现在,房祖名成年了。今天的房祖名,33岁了;不要说和今天的成龙比,就是同当年的33岁的成龙比,也远远不如的。连提鞋都配不上... 这是怎么搞的?

    申爸期望,爸爸妈妈们明白申爸在说什么问题....这个“虎父犬子”,具体是怎么造成的呢?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可以透露出一些线索:房祖名上镜的年龄,肯定远远小于成龙上镜的年龄...或者说,把表演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房祖名要比成龙要优越得多。但是,要成为大师级的表演艺术家....超过成龙吧,这么说...光有表演技能,是不够的。要想让房祖名超越成龙,他还需要另外一种“技能”。申爸的意思是说,要想从事某种职业,训练孩子有这种职业相关的技能就够了;可是,要想让孩子在这种职业中,做得好,做到最好,光有这些技能,就不够了。

    还需要什么呢?还需要另外一种特殊的“技能”。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由大脑指挥的。一个演员,他要表演,他的大脑,肯定可以比较自如地指挥他,进行表演。这毫无疑问。表演涉及到很多很多种身体的动作,大脑要调控演员,去做这些动作。有肢体的动作,有面部表情的动作...

    大脑的动作是思考,就如同面部肌肉的动作是做出表情一样。我们可以训练一个人,表现出喜怒哀乐的表情:让面部的肌肉,作为一个器官来行动,做出各种动作。

    我们自然也可以训练一个人,让他的大脑作为一个器官,来思考。也就是说,问题是这样的:别的器官的行为,由大脑的活动所决定,可以训练;但是,大脑可否作为一个器官,其活动,也可以训练呢?大脑可以指挥别的器官行动,但是,大脑怎么指挥自身呢?大脑也是一个器官么...  这个事情,可就有点儿复杂了。大脑的功能是思考,“大脑指挥自己思考”,这也是一种行动啊,也需要“练熟了”,成为一种“技能”。在电影的表演艺术方面,成龙父子俩,差异就在于这种大脑本身的“技能”水平的差异!思维技能上的差异。要从事好任何一项职业,和这项职业本身有关的技能,加上思维技能,就成了。

    大脑如何训练自身呢?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上帝是谁创造呢?让我们退回一点点。上面提到了,虎父犬子的问题。可是,也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在呢!

    这两种现象,用双技能理论,很好解释:孩子培养好了思维技能,加上大师级的爸爸,培养他专门技能,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比如说刘奎龄刘继卣父子;要孩子没有被训练出良好的思维技能,那就虎父犬子了。在专门技能方面,爸爸再努力,把孩子训练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可以当演员,可成不了表演艺术家。

    嗯....你去问那些信仰上帝的人,上帝是怎么来的。他们会告诉你说,上帝是“自来就有的”,对于上帝来讲,不存在“是谁创造了上帝”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很奇怪,但是,只能是这个样子。

    大脑如何训练自身,使之具有“思维技能”的呢?我们只能说:从孩子自己的角度看,思维技能是“自来就有的”。可是,从旁观者角度看,每个人的“思维技能”,水平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怎么造成的呢?这是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

    既然叫“技能”,那就能够训练...对吧?那思维技能,怎么“训练”呢?靠阅读。阅读呢,是训练思维技能的方式之一;但是,毫无疑问,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申爸说,等到大申长大,长到一定阶段,就好办了。大到一定时候,申爸就有记忆了。申爸自己知道当初是怎么回事。

    这个阅读哇,有两类东西,很是特别。阅读资料哇。一类呢,是民间故事;另一类呢,是心灵鸡汤。那些读者文摘上的小品。申爸记得很清楚:自己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喜欢读这些东西。

    这个民间故事和心灵鸡汤,有什么特殊啊?简言之,民间故事和人类所共有的神经回路,同亮;阅读心灵鸡汤是一个人探索自我的一种憋足的手段。在合适的时间点,让孩子大量阅读民间故事,是训练孩子思维技能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这个民间故事呢,申爸一直在大申那里试验。在此之前呢,大申喜欢读那些科普读物。对于民间故事,喜欢,不反对。但没有科普读物喜欢;这个寒假呢,事情倒转了。申爸把民间故事和科普读物,一起给大申,大申明显倾向于民间故事。到了给民间故事的时候了。

    这个孔网,好哇。接下来呢,咱们要竞一些最优秀的民间故事....不过呢,还有重要事情。于心灵鸡汤,大申可有可无。就如同当初,他对民间故事的态度一样。心灵鸡汤,还不到时候。现在呢,申爸的眼光,和当年十几岁的时候,自然不同了。走心灵鸡汤的路,那实在太别扭。在协助孩子建构自我的方面,有更好的,更精粹的书籍在。

    嗯....申爸说,从建构大图景的角度,要给孩子三类的资料:自然图景,社会图景和自我图景。在自然图景方面,已经有了阿西莫夫、伊林、中国本土的科普作家的“科普创作选集”。基本上差不多了。还有些边角....是一些很重要的边角....补充一下,就齐备了。

    社会图景,介绍了世界史纲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社会图景的书籍,浩如星辰,群星璀璨,好的书,实在是多。并且,都不奇缺。申爸会择其要者,推介一些。

    接下来,在进入自我图景之前....自我图景建构的好书,非常之少!插入“民间故事”...当然,不仅仅是民间故事了。其实,精确地说,是“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爸爸妈妈们留意到一件事情:申爸推荐的基础三百,都是大孩子甚至大人看的书。这和申爸推介的对象有关系。就是说,申爸认定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家长....这一点,爸爸妈妈一定要时刻留意....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什么特殊?他们要伴随聆听,听天书。而对于伴随聆听,尤其是天书而言,是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问题的。是没什么适合孩子的水平不适合孩子的水平的问题的。

    遴选伴听资料,引导孩子伴听;遴选天书资料,标准不是“适合不适合”,标准是“好不好”。只要好的,就可以拿来给孩子。没什么“适合不适合”的问题:都适合,只要它是由汉语词汇构成的资料就行了。在伴听阶段,要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探索建构自然图景的基础;进一步探索建构社会图景的基础。但是,这个阶段呢,还谈不上训练思维技能。

    训练思维技能,是下一个阶段的事情....小学四年级开始的事情。

    现在呢,大申五年级下学期了。申爸有个问题,十分独特的问题:大申是第一个,拓荒者。申爸没有“申爸这个思路下面”的任何可借鉴的范例....也许有,就在某个角落里面放着,申爸找不见。申爸只能观察大申的表现,通过大申的表现,再来调整。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酝酿期,然后呢,再表现出来。这个孩子可以明显表现出来了,不是最佳实践期。最佳实践期是在他的酝酿期。就好比,大申听天书,是在五岁十一个月零八天的时候,表现出来,给申爸观察到,并且抓到了。那么,什么时候是给孩子读天书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五岁十一个月零八天之前...我们忽略必然会有的孩子之间的差异性,为简便起见,就假设所有孩子都一样....比如说,五岁半。大申呢,现在是表现出浓厚的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了。申爸观察到了这个现象,申爸必须要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要完成那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训练自己的思维技能。不能说“训练”,训练是从别人的角度说的。应该说是“练习”。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他内在的发展会给他提供动力,去练习这个阶段需要练习的东西。现在看来呢,这个民间故事,应该什么时候给?应该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或者再早一点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应该是孩子出了7.5岁之后。具体什么时点,还有待群里的妈妈在自己的孩子那里的实践结果出来了之后,再决定。现在申爸给大申民间故事,确实有点儿晚。好在,时间窗口还在...

    在大申的阅读这个问题上....自打2012年8月28日,大申明显地获得了自主阅读能力以来,申爸所做,乏善可陈。这最主要的,是缺少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在根子上,申爸只知道阅读重要,但不知道这个阅读具体怎么重要。在作为一项技能,训练大申阅读的技能技巧这方面,通过哈利波特和金苹果,申爸做得不错。可是,大申炼成了出神入化的技能,作为技能,这没用啊!用这技能来做什么有价值的事情?

    申爸很明智地把大申的阅读,分成了愉快阅读、定向阅读和拓荒阅读....并且,大申已经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些观念,自己也建构起了对这些“阅读”的理解。这个呢,充其量,是为了未来做好准备。可是,准备干什么呢?还是没有思路。准备干什么?训练思维能力。就要干这个事情。

    嗯...退回到大申的那个同学那里。那个孩子,假设他的妈妈要把他培养成超过自己的剧作家,怎么办呢?先获得有关自然社会的大图景,打下良好的智力基础。然后呢,阅读民间故事,训练孩子的思维技能。这个思维技能呢,是关键期训练好,完了,管一辈子的事情。孩子整个的成长过程,让孩子接触戏剧。等孩子到了13岁,职业敏感期,让孩子喜欢上编剧,就行了。

    在伴听敏感期,打下良好的智力基础;孩子自主阅读了,让孩子获得很好的自主阅读技能;然后呢,训练孩子的“思维技能”,在自我图景的建构期,让孩子对整个世界的最后一个部分:自我,建构起良好的图景。可以在职业敏感期,引导一下孩子的职业取向....从五岁到十三岁,在教育方面,大的图景,就是这个了。

  • yzhang4

    楼主 2015-3-30 10:57:26 使用道具

    阅读之九:阅读—从文字到解码(小心拼音读物)
    最高水平的阅读,是阅读那些经典作品

    阅读呢,首先是指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通过文字,从纸面上获取信息。敏妈呢,转了一篇文字过来:



    这篇是说阅读的。在这里呢,这篇文章里面,作者口中的“阅读”,不是说获取文字的方式。作者的意思,是指第二种意思:从读到的文字中,复原原来的信息。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有人有毅力,就把书拿来当文字读....就像大申当初读哈利波特那样.....这样的人呢,也读了好多好多。可是,有个食而不化的毛病在那里。这种呢,就叫做死读书。过分关注阅读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做得不好的人,就是死读书的人。
    这样的人很用功,但没什么效果。死读书就是这么个回事。
    这个书呢,都有作者。作者要先有要表达的意思,完了呢,才把他的那个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写下来。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书上的问题,就是一些代码,码子,其本身没有意义,意义蕴含于其中。
    那些码子的意义,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读者呢?把文字作为文字“读”出来是阅读的一个层面。在这个层面,关注编好的码子本身;把“读”出来的码子,在头脑中解码,还原出作者原来的意思,进而引申,联想出自己的意思....这个意思是作者在写的时候,没想到要去编码的.....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书上的文字,就是一些代码,码子,其本身没有意义,意义蕴含于其中。
    阅读能力强,大脑的解码速度就要快。当然,把文字作为文字,读出来的速度要快。所以,阅读的那个第一个层面,是基础,工具。为解码服务的。
    作为孩子呢,他的阅读的两个层面的能力,是交替获取,渐次形成的。大申的读哈利波特,少年科学画报那个时段,就在练习把文字作为文字读出来的能力。而这种可以看到的练习呢,还不是罪关键的步骤。最关键的步骤是琢磨丁丁历险记....桥梁书...的那一年多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没有拼音,没有字典等等的辅助....其实,是没有拼音,没有字典的干扰...他能够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获取意义上面。用意义来拉“把文字作为文字读出来”,强力地拉。
    他们景山,不提倡拼音辅助阅读....不只是“不提倡”,有可能反对。这个,申爸当时没有留意....他们的语文教学,根本就不注重拼音。
    小学一开学,也学拼音。三星期,拼音就教完了。孩子根本不会拼,不止不会拼,ei和ie,iu和ui,都是混淆到一块儿的。他们也不管。找急忙慌地开始集中识字。他们要两年内学会认2000个字....按照申爸的统计,是2735个字。
    家长们着急啊:这个孩子不会拼音。于是,在家里,都拼命地教。申爸没教大申学拼音。没教的原因,很简单:申爸觉得,他们是教学改革校。这个第一脚开球,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这个么个法子,开出看起来如此歪歪扭扭的一脚球,那一定有他们的用意。甚至,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是故意的!
    等着,别着急。申爸倒要看看,这一脚歪球,会把开到哪里去。
    两年之后,答案出来了:弱化拼音的干扰,把孩子带进了强悍的阅读能力的获取轨道里面去了。因为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规定,要教拼音,所以,他们就用这个怠工的法子,“教拼音”。申爸怀疑,如果教学大纲不那么规定,他们是不是根本就不教拼音。
    不管猜想是否成立,他们景山的教学目的是阅读,而不是拼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大申呢,就在这样的一个教学思路下面,在学校,学会了阅读。并且,掌握了强悍的阅读能力。
    这个事情啊,爸爸妈妈们想想看,大申他们班级呢,可不止大申一个孩子,还有四十个呢。
    大申的阅读能力...目前哈...只有William一个孩子,可以和他PK。不是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都强。很多不强的在那里呢!
    同一个班级,同样的环境。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个呢,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两个原因,都和家长有关。大申阅读能力强,这是好事,所得;但是呢,大申的拼音能力弱,这也是事实。
    这个呢,是当初,申爸把大申的学习,完全扔给学校造成的。
    我们退回来看。现在呢,每个家庭都重视孩子教育,在家里教孩子。他们这个景山呢,成立55年了。在这55年绝大部分时间里面,他们的教学体系是基本稳定的。就是说,三十年前,他们也是这么教。那个时候,家长也重视教育,但不是想现在这样,家长越俎代庖,去抢着干老师干的事情。
    家长没几个人教孩子学习拼音....况且,那个时候,很多家长本身就不会拼音。拼音这个东西,是六十年代之后才进入课堂的。
    那个时候的孩子,在客观上,没有家长“瞎掺乎”的干扰,让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孩子,比例要比现在,大得多。
    申爸的意思是说:家长干了自己不该干的事情,把事情给弄坏了。好心干了坏事。
    另一个方面呢,就是大申当初,一进入景山的时候,他和别的孩子,就有些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大申听了很多故事。
    它这个阅读啊,“读”进来的码子,要解码,才算完成了完整的阅读过程。要解码,就得有解码的机制。这个机制呢,在孩子的头脑里面。
    在一个人的最开始,这种“解码机制”是怎么形成的呢?聆听进来的词汇,存储在小脑袋里。存储的结构,就是解码的机制。
    我们呢,拿计算机来做比拟,看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计算机呢,我们都知道,它有程序,也有数据。程序是程序,数据是数据。程序是用来处理数据的,处理完了,出结果。
    人的大脑不是这样。人的大脑,数据就是程序!一个词汇听进来了,大脑必然要把它存储在皮层的神经突触网络里面。存储完,形成的新的网络,就为下一个新词的存储,做好了准备。
    下雨。已经存储下来的词汇....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网络....会决定接下来的新词,存储在哪里,怎么存储!雨越下越大,词越存越多。雨下到一定时候,地上一定会出现水流,这是自然规律;词存储到一定时候,必然会涌现出概念,涌现出观念。这同样是自然规律。
    面对一篇新文章,大脑中已有的词汇的存储网络,基本上都健全了,那么,新进来的内容....那些码子....就会“扰动”已经形成的网络,找个地方,把自己存储下来:一旦这个扰动过程开始了,新的概念,新的观念,新的想法就会喷涌而出。这些新的概念,新的观念,新的想法据以形成的网络,有一部分,是和原来作者头脑中的网络一致的。同亮。
    可是,没有人头脑中的网络是一模一样的。那些不一致的部分,涌现出来的新的概念,新的观念,新的想法,就是读者自己独特的感受了。“作者之意未必然,读者之意未必不然”。你可以从原著中,读出新的东西,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启示:既然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要依据于读者已经建构好的神经网络,去同亮。假设,你是一个作者。你面对的读者群,千差万别。每个读者头脑中的网络,全都不一样。那么,你要想把你的意思表达给读者,让他和你同亮,你的一个想法是什么?
    一个自然的一定会有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我的书,从一开始,就着手帮着读者去建构一个适合于我要表达的意思的神经网络。不是不能和我同亮吗?那好,我就在我自己的作品中,让读者建构起来一个网络。完了吧,我依靠新建构起来的网络,和读者同亮。
    爸爸妈妈明白申爸要说的意思没?很可能,没有人这么想。可是,确实有很多人这么做。
    这样的作品,我们有一个名字给到它,叫做“古典作品”!
    古典作品,你去读,刚开始....不止是刚开始,你读到一半了,都还一样:沉闷,冗长,平平淡淡。
    可是,一旦作者所要“临时建立”的网络,在读者的脑海中建立起来了,作者就开始充分展示他要表达的意思了。于是,高潮就来了。
    那些古典主义的作品,你读完了,带给你的震撼力,强烈到你都形容不出来。
    它古典主义的作品,开始的时候,必沉闷,必冗长,必平平淡淡。它在建构他要表达的意思的神经网络,现建,这个建构的过程,必然是“润物细无声”。一旦建好了,作者要依据刚才建构起来的网络,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高潮就如期降临。
    顶级的古典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比如说巴尔扎克,贝多芬的交响乐,瓦格纳的乐剧,莫不如此。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迷恋贝多芬啊?
    他那个东西....尤其是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九合唱....就是按照这个路数干的:一开始,不断地酝酿酝酿,建构建构,一旦酝酿成熟了,建构好了,他就开始疯狂了。高潮一拨接着一拨,一浪连着一浪,越来越高,越来越high。他确实天才,在高潮中,你都会觉得,可以了,结束吧,不能再高了,你还怎么可能再高得上去呢?可是,他不管,他稍微喘口气,更高的一浪,壁立千尺,排山倒海样的,就又压了过来。
    这个贝多芬,一曲结束,听众整个都沸腾了,爆炸了。
    说阅读,教孩子阅读,形成阅读的能力。最高水平的阅读,是读什么呢?
    如果把阅读作为一种能力来看的话,最高水平的阅读,是阅读那些经典作品。有能力读那些作品。
    巴尔扎克,傅雷,他们的书,印得很多。事实上,读的人,并不多。就像贝多芬,知道的人很多,每个想学习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必买一张合唱回来。但是,从头到尾,听完的人,就不多了。
    如果我们认为,人生就是活一个经验的话,那些经典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东西。
    因为,只有那些作品,才会给人带来“全新的”、“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经验。
    好么,那当然:它自己建构同亮网络,自己用。当然是“全新的”了。
    这个文学艺术作品呢,申爸拿来当例子,不过是这些作品知名度更高,表现得更集中罢了。
    任何一部好书,你不管是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阿西莫夫的最新科学指南,霍利切尔的科学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界....他们都是在“临时搭建神经网络”。你读那些著作,读完了,你会有一种“啊!我明白了”的感觉。
    这些作品,也是经典作品。只不过,他们的高潮部分,不像贝多芬那样,明显得一目了然而已。
    孩子呢,在关键期,伴听,吸收词汇,下雨,形成未来同亮的神经网络....当然,也是未来解码的机制....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引导孩子突破读文字的关口。
    接下来,就引导孩子走上阅读古典作品之路了。这个呢,比较重要。
    附:

    申爸:这个问题。
    爸爸妈妈别给孩子带拼音的读物就行了。
    孩子他在联系阅读的时候,书上没有拼音,也就么有干扰了。

  • yzhang4

    楼主 2015-4-8 15:10:1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4-8 15:11 编辑

    阅读之十:阅读——遵循指数原则

    我们都知道阅读重要。知道阅读重要呢,就要让孩子去读啊,要读,就要有书单。亮妈引来的书单,申爸老早就看到过类似的。




    申爸很糊涂:你这个孩子,小学一年级,整个一个学年学完了,最多才认识800个字...怎么可能把书单里面的书,读完啊?他还不会读哇!在小学一年级,孩子能读的,就是读图。要是书单里面,推荐的书,是丁丁历险记,是绘图本百科知识,是三国演义连环画...要是这些呢,申爸就能理解。你这个孩子还没学会识字,你推荐豆蔻镇,这什么意思?他怎么读啊?这是一个。

    另一个呢,他那个“阅读总量不低于5万字”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孩子,他的识字量不达到一个阈值,他做不了课外阅读。不要说5万字,一个字都读不了。他不读!读不懂么。就那么指着一页书,一个一个地念里面认识的字,这有什么趣味啊?

    你等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了阈值,配合好的桥梁读物,他28天就吃掉了268万字... 你等两年零28天,孩子吃完了268万字以后,回过头来,两年以来,孩子吭哧瘪肚地读完5万字,实在不算个什么事情。5万字在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半小时,他就读完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吧,孩子还不识字,规定课外阅读量,实在让人费解。

    可是呢,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就明白了:那些建议一二年级就读几万字“课外阅读量”的人,他们是这么想的:两年呢,有700天。五万字,平均每天读70个字就行了!你家长不要回来跟我啰嗦:每天读70个字,还不行么?
    多么?不多啊!才70个字。

    可是呢,这么个思路的人,他们忘了:孩子的识字量不到一个阈值,不要说70个字,就是7个字,他也不读!

    孩子唯一能做的,对将来阅读有益处的,就是朗读,朗读课文。你不管是背也好,照着字念也好...反正朗读,对孩子就是阅读。就是迅雷爸他那个群里边,干的事情。

    事实上呢,爸爸妈妈你们自己想想:你们是不是也逼着孩子阅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线性思维。
    人们很习惯于这样的考虑:我每天做一点点,每天做一点点,坚持。坚持两年,积累起来,就很可观了。这种积累,导致孩子学会阅读。

    这种线性思维,是和人的大脑的机制,不相符合。

    这基于的,不是事实。我们的大脑呢,它的运行机制,是基于神经元的三维网络的。所有的网络,都不遵循线性原则。

    网络遵循的是指数原则:一旦酝酿到了临界值,形成雪崩效应,其效果就急剧扩大。爆炸!

    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指数原则是怎么表现的?你比如大申。两年时间里,不阅读。他憋着,等指数效应发展到临界点。一旦到了临界点,孩子的阅读能力,突然爆发出来,吓申爸这一跳。

    嗯...我们呢,要依据客观的事实,来规划孩子的阅读,还有学习行为。孩子的头脑的运行机制,本质上是指数的,不是线性的。爸爸妈妈要根据这一点,来规划孩子学习阅读。

    要符合“道”:要多聆听,多朗读,多读图;给丁丁历险记作为桥梁书,让孩子憋着....加上孩子每天在学校都多学会一些汉字....把一切准备工作做足,等着孩子在阅读上的临界点到来。

    在孩子还不能读的时候,不要逼着孩子去阅读“课外书”孩子读不了,就给拼音辅助的读物....这更是错误的做法。孩子读不了,妈妈就坐在边上,手指指着辅助孩子读。这也不对。甚至,早早教给孩子查字典,抱着本字典看课外书,这更错得离谱。

    要按正确的“道路”,引导孩子学会阅读。

    阅读非常重要。阅读不是说孩子读了,就会“阅读”了。阅读的质量,非常关键。按照正确的“道路”引导孩子学会的阅读,才谈得上“阅读质量”。

    阅读能力的建构过程,是最重要的。一年级的妈妈,要特别留意:按照正确的方向,踩着正确的节奏往走。不要着急忙慌地急着让孩子在形式上表现得“能阅读”。

    申爸当年一直在观察大申他们班上的孩子。即便是那些一入学,识字量就已经过了1500,甚至上了2000的孩子,班级图书角的书,也是不光顾的。

    他们不阅读。那个时候,即使William,也不读。William喜欢读字,但不喜欢读书。

    什么时候,孩子们抢书,一下课,图书角“挤得都爬不出来”了?是二年级过后,三年级的时候。William确实早。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他老是偷偷在位斗里看书”,大申说。

    从实践上看,妈妈们不要着急孩子“不阅读”,更不要买带拼音的书,让孩子拼着读....即便老师要求,就要求好了,不管他....要想抓阅读,就抓朗读,朗读课本。

    孩子呢,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一年一年,一天一天,一分一秒,不断成长的。教育孩子没有错,但一定得注意:不要超越孩子发展的阶段,把更高阶段的指标,拿来要求孩子。这个教育,妈妈们教育错了,比“不教育”,还要糟糕。
    最大的错的最大来源,只有一个:超越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


    附:


    申爸:琪妈,那么多书,是不可能伴听一遍的,更不可能当天书,都读一遍。主要是要靠孩子自己以后阅读。不过,在孩子自己阅读那些书之前,那些书,要给孩子当拓荒阅读的读物,先硬着头皮读读。这是后话,回头再讲。

    说一下,骆妈的那个奥数教程,和仁华的区别。






    单从这本书本身来看,区别不大。但是,仁华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考虑到这一点,区别就大了。

    孩子读仁华,遇到不会的。奥数这个东西,爸爸妈妈也不会。读蓝皮的,不会的,就不会了。你没法子。你找不到做好的建筑材料,让孩子自己搞会。

    仁华不同。他还有网校。他们网校上的奥数教学视频,那都是绝顶高手讲的极品课程。好得不得了。你选仁华,到了孩子自己啃不动的时候,就可以买现成的“建筑材料”来用了。

    蓝皮的那个系列,就不行了。也就是说,选仁华,着眼点不止在当下,更在未来。选蓝皮书,当孩子走到断崖的时候,就没路走了。仁华的路,一直是通着的。

    想起来一件事情:
    现在,电视上正在热播《平凡的世界》....还是已经播完了,申爸不知道....这个视频,网上应该有。请爸爸妈妈把它放到我们网盘上共享。这部电视剧,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下载下来,保存好,将来有大用途。不要等六七年后,视频找都找不到了。


  • yzhang4

    楼主 2015-4-8 15:13:13 使用道具

    阅读之十一:目的“乐之者”——让孩子自己建构起某种神经回路
                如何做一个“乐之者”——动态嵌套
    “如果说,这些都是手段,那么,目的是什么?”
    申爸呢,从来不提“学知识”。也不提有什么“教育意义”。
    申爸在说阅读。但是,很显然....话里话外的,尽管都在说阅读重要,但也不是把阅读当成目的。
    那么,目的是什么?真正的目的呢,是“让孩子自己建构起某种神经回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呢,有一大堆“家”的头衔。老外呢,一提起孔子,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他戴上“思想家”的帽子。
    中国人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
    中国人一提起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一个教育家”。万世师表么。
    即便是孔子在教育方面,没做过别的什么事情,单单讲了一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在教育方面,也够牛的了。他点出了教育的精髓和方向。
    可是,怎么才能让一个人,“乐”某件事情呢?
    昨天,大申在看书。看到民国那个时候,天灾人祸,动不动就把树皮吃得精光,吃观音土。就问什么是观音土。申爸听说过这个名字,但真不知道观音土是什么,就和大申一块儿翻辞海。
    结果,里面没有观音,但是顺便发现了一个词:关键期。
    它们都是guan么,在一块儿。
    辞海是这么说明关键期的:某些动物有机体对特定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特别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技能的发展时期。有人认为,如在这个时期缺乏适当的环境影响或学习机会,发展就失去良机,不能弥补。
    申爸主张的教育呢,一个核心,就是抓敏感期。
    这个敏感期和关键期,用词不一样。它们之间呢,差别据说是前者不那么“关键”,错过了,还有机会弥补;后者就不成了,“发展就失去良机,不能弥补”。这么个区别。
    可是,申爸不理会这些细小的差别,随手抓过来,随便用。申爸把他们当成同样意思的词来用。
    申爸认定:在幼儿晚期,横贯整个儿童期,加上大部分的少年期,就是孩子从5岁到13岁这9年时间里,一个人一生所需的绝大部分敏感期,全部会经历过。
    从词汇敏感期一直到13岁,开始为形成人生的理想信念做好准备,孩子会经历所有的敏感期。
    从国家教育体制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横贯了整个小学阶段,一直到初二截止。初三切掉不要。
    在这9年时间里....和义务教育的时间段一样,都是9年,但整体往前挪一年。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十岁开始...就是大脑神经网络的间苗期结束之后...孩子开始涌现出自省能力,敏感期开始成群结队,蜂拥而至。
    为什么会有敏感期?这大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我们假设,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申爸说的一模一样,主要是指他们大脑中的神经网络,一模一样:甲大脑里有多少个神经元,乙也有多少个;甲的神经元,每个伸展出多少个树突,在什么位置伸出,有多长,乙也一样;甲的大脑中,有多少个突触,乙也有多少个;甲的突出网络是什么样子的,乙也是什么样子。总之,是一模一样。
    当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过,这不就是假设么。
    这样的两个大脑,对同样的外部刺激,要亮就“同亮”,相同地亮,一模一样地亮。这种同亮,我们可以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明确地看到。MRI是我们任何假设的实证科学意义上的支撑点。这个东西是足够硬的,没有人可以驳倒它。
    这样两个人,让乙去学自行车,甲不学。一个星期以后,乙学会了。
    这时候,再回来观察两个人大脑中的突触网,我们都知道:不一样了!差异部分呢,是和“会骑自行车”有关的部分。
    现在,我们看,乙在一个星期以前,到一个星期以后,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是怎么变化过去的。
    怎么学骑行车啊?
    先要学习推车,熟悉自行车的各个组成部分,车把、踏板、车轮这些组件在推车过程中,体会车把是怎么控制自行车转向的。这个过程中,乙的大脑中,新形成了一些神经网络,用以“记住”这些特性,也记住这些感觉和经验。
    完了呢,就开始左脚单脚踩在左踏板上,手把住车把,站着让自行车滑动一段距离,继续体会车把怎么控制自行车的转向,体会速度在保持自行车平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过程,给人很深的印象,以至于李克强在解释中国GDP发展,要保持一定速度的时候,就用这个自行车的平衡来比拟说明。
    不会骑自行车的人,对于这个比拟,就没什么感觉。不同亮。
    学过骑自行车,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就同亮了,对于GDP要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移感”过来很多感受....感受是从当初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移过来的。
    学完站立滑行,学习“掏裆”,掏完裆,由别人扶着,坐好在鞍座上,自己试着往前骑。这时候,不会自己“上车”,也不会“下车”。要停下来,得大人扶着,再下来。骑着骑着,忽然想到自己下不了车,要摔跤,就害怕起来,把也扶不稳了,摇摇晃晃,真的摔到了。摔得自行车“咣咣”响,摔得自己膝盖铁青。
    在别人辅助下,终于骑稳了。最后学习“上车”,“下车”,这个很容易了。自行车就骑会了。一个星期也就过去了。
    这时候,乙的头脑中,和甲比起来,增加了和骑自行车有关的神经网络。这个神经网络呢,是搭建起来的。这个网络,和一项新的技能有关系。负责控制新技能的。就在这个时候,骑车的敏感期,到了。
    到了这里,让我们慢下来,参照甲,来仔细看一下,乙头脑中新的网络的特性。
    诚然,比起甲来,乙的头脑中,有附加的一块神经网络,新的。这个新网络呢,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它刚刚成型.....外在表现,就是“会骑车”了.....但是,这个网络如果不强化,很快,就会解体,崩溃。外在表现就是:又不会骑了。
    据最新的神经生理学的报告,这种不稳定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一个呢,是“新网络”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正式的网络,还不一样。正式的网络,会有一根“肉线”(神经元的树突)直接连过去。新的网络,还来不及长出这根实实在在的肉线,它的机制,基于大脑某些区域的化学物质浓度的增强;要把临时的化学物质浓度的增强,转化成“肉线”,这种永久的联接方式。
    另一个呢?肉线尽管长出来了....这是骨架....骨架有了,但其附属的支撑性联接,还没有。要长出足够的从属于骨架的支撑性的连接,骨架才不会因为单薄而折损。这些神经物理学机制方面的转变,网络鲁棒性的增强,都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假设,乙在第七天,学会了骑自行车之后,就把自行车从乙的身边拿走,让他再也接触不到自行车。那么,已经形成的新网络,很快就解体了。让联接神经物理学机制转化,增强网络鲁棒性的举措,是继续骑,多骑。从教育角度看,自然选择最有价值的工作,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我们知道,一项新的技能,好不容易学会了,那就一定要设法把这项技能固化下来,别让辛辛苦苦费劲巴拉学会了的技能,忘掉,又不会了。能够巩固新技能的个体,一定会比那些“随便忘掉”的个体,获得更大的生存上的优势。在以地质年代为时间坐标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只有那些获得了生存优势的个体,被筛选保留了下来;其余的,都淘汰掉了。
    对于人类,大自然是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让一个个体去强化自己获得的新技能的:一个人,一旦掌握了一项新技能,他内部就会产生强烈的冲动,要重复,反复去做;直到新神经网络固化下来为止。从神经物理学的角度看起来,新网络被激活、化学网络向生理网络的转变、形成新的支撑性神经联接,这些,都会让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这就是内部动机的神经生理、神经物理学机制。
    这种现象,在幼年的孩子那里,表现得非常明显:孩子可以乐此不疲地玩一个小纸片,一玩玩上好几个小时,也不腻;孩子可以乐此不疲地听一个故事,一听听上好几个星期,天天听,时时听。大人腻得要死,他也不腻;孩子可以琢磨一本图画书,一琢磨琢磨好几个小时....
    孩子生下来,小脑袋是一张白纸。对于大人来讲,那些最基本的技能,对他来讲,都是不会的。孩子就靠这样的方式,固化他的新神经网络。待到孩子渐渐长大,最基本的技能,他学得都差不多了。
    再有,就是复杂的技能了。在复杂技能方面,孩子用敏感期的方式,继续幼年那种乐此不疲。他学会一项新技能,就反反复复去重复操作...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就去抓这些敏感期。
    让我们回过头来,回到一个星期之后,乙刚刚学会骑自行车那个时点。在这个时点往前看。
    前边那一个星期的时间,乙做的事情,是没有乐趣可言的!那是个枯燥的不想坚持的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过程。怎么让这个过程,也自然发生;并且,让这个过程,不那么痛苦,难于坚持呢?
    那是个酝酿的过程。让最基础的神经网络骨架能够搭建起来。
    有很多标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是怎么对待这个过程。比如,还有三个月天要高考了,有学校就贴出标语:拼90天命,享一辈子福;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什么乱七八糟,很多很多。说穿了,这些口号无非是在“劝诱”,或者“威逼”孩子们渡过那个酝酿的过程。
    我们如果静态地看问题....我们如果把着眼点仅仅放在“酝酿期”....我们如果不能够巧妙地进行交替安排....那么,学习就会像那些口号里面所说的,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克服上述的这些问题,你就会很快发现:你可以把下一项技能的酝酿期,巧妙地重叠到上一项技能的敏感期里面去实现!在敏感期,孩子做一件事情,是非常愉快的!爸爸妈妈设计好了,安排协调好了,孩子就没有任何一个时点,处在痛苦的酝酿期,而时时刻刻都处于令人与愉快的“敏感期”。
    享受前天的果实,做昨天的事情,计划明天,规划后天。这于孩子,就是享受以前的酝酿期带来的美好的敏感期果实;当下所重复地做的,乐此不疲地做的,正好是下雨,是明天敏感期的酝酿期。这个呢,回头申爸当成一个专题,举例来说明。
    我们呢,下雨,酝酿,形成了新能力的神经网络骨架,进入美好的兴趣十足的敏感期。兴趣,兴致勃勃地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还记得你刚学会开车那会儿吗?.....做一个“乐之者”。
    孔子呢,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这种现象,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了解了神经生理学、神经物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指出,孔子说的“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是什么意思了。
    在下雨阶段,新的神经网络搭建之初,酝酿阶段,一个人是“知之者”。我们必须先知道,才谈得上理解、掌握。这个阶段,没什么屁乐趣可言,都是苦趣:去教室看看,坐在下面听课的孩子们,就知道了。
    在酝酿阶段...比如说,学骑自行车,学到会掏档了。学会了掏裆,自己就能骑走了。这个时候,就有一些乐趣了,变成了“好之者”。光学会掏裆,还不行。还要继续学习坐在鞍座上骑车...这个时候,又要摔跤,苦趣又来了。一旦彻底学会了骑车,乐趣就来了:两步路的距离,都想“骑车去”。这个时候,学员是个“乐之者”。
    怎么让一个人,一直是“乐之者”呢?一个诀窍是:你设法把学会了骑车,变成学开汽车的“掏裆”就行了。动态嵌套。这个以后再说。
    我们还是回到阅读上来。获得阅读能力,于现在一年级的孩子呢,是目的。孩子们在学推车,学掏裆。
    总得看起来呢,这是一个固有的现象:在孩子没有学会自主阅读之前,爸爸妈妈着急孩子的阅读,什么拼音读物、点读笔全都上来。巴不得孩子立马就学会阅读。可是,你看....总的来看.....一到孩子学会阅读了,就没有爸爸妈妈再谈阅读了。他们转去谈写作业、调皮捣蛋、考试成绩、奥数、点着、择校....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题。反正,没人谈阅读了。阅读作为一个工具,孩子一旦掌握了之后,家长的兴趣就转移了。
    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作为一个工具,孩子掌握它的那一刻,正是要全力开始重视阅读的起点。

  • yzhang4

    楼主 2015-4-8 15:16: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4-8 15:29 编辑

    杂谈十九 关于“垃圾书”

    沪-眉豆妈:
    申爸说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完人,所以可以适当看一些垃圾书。
    京-大申爸:
        这个垃圾啊...大家知道,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嗯...书呢,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有人去读的,都有它的价值。何况,那么多孩子读的书呢?

        申爸要强调的是:从书本身来看,无所谓垃不垃圾;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看起来,却要清晰地区分,什么是垃圾,什么不是。即便是垃圾,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比如说,很多流行的书,大批的孩子争相阅读的,对于5.5-10岁的孩子来讲,是垃圾。为什么呢?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在间苗,建构供一生享用的智力基础。这些流行书,对于这个使命,贡献不大。让孩子把大量时间用在这些书上,那是得不偿失。可是呢,即便是在这个年龄段,垃圾书,也不是一本不给的。

        我们呢,要知道:既然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建构供一生享用的基本思维模式...考虑到,对社会、对群体、对社交的基本认识,也是孩子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

        可是,这个对社会、对群体、对社交的基本态度,它是怎么建构起来的呢?它不是从书本上建构起来的。它是从孩子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个最基本的互动,非常重要。要保证这个最基本的互动。互动,要有基础。

        就是说,要是整个班级的孩子,都看查理九世,那你的孩子必须也知道查理九世,甚至,你的孩子要比别的孩子更知道查理九世....

        这个时候,查理九世就不是垃圾。因为情况变了,查理九世就从垃圾,变为宝贝了。一旦爸爸妈妈识别出,孩子身边,流行的是什么书....那这些书,就不能从书的内容上来观察其价值,而要从“孩子建构其最基本的社会互动”的角度,认识其价值...

        这样,查理九世就要从“隔绝的垃圾书”中提出来,变成给孩子的宝贝。怎么给呢?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申爸的策略是:一次给齐。查理九世一共多少本?41本?

    那好,我一次把41本,都给大申买来。然后,在未来的一两个星期,把查理九世彻底放开:随便看。

        书买来了,大申就会说:咱们家的查理九世,是最全的。我们班,只有贲贲有全套...可是,这本最新的41集,他也没有。我明天把这本书带到学校,借给他看。

        你一次给足,孩子就不稀罕这查理九世了。他看过一遍,就再也不要了。反正,左右是两个星期。等每一本都看完,申爸把查理九世收走,大申就再也不找查理九世了:他已经彻底清除这个查理九世是怎么回事,这个引不起他的兴趣了。

        完了呢,他到学校,就和同学们大谈查理九世,全套都说了什么;你们没有的那几本,讲什么的;那几本书里,用“侦探卡”可以看到什么东西....就这些。

        当然啦,这么个干法,要求孩子的阅读能力。他必须有很强的阅读能力,那么一厚摞书,他两个星期就看完。要是孩子吭哧瘪肚地一个字一个字,用小手指指着读....那就惨了。那么多书,还不读一个学期去?

        可是,这个阅读能力呢?实在不是查理九世练出来的。它是靠了非垃圾的书,练出来的。两周都不到。上学的日子,他一天能读两三本。赶到周六日,大申一天能读一摞出来。

        查理九世....申爸记得,是三年级下学期或者四年级上学期流行的。阿衰是四年级下学期。冒险小虎队是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好像大申的垃圾书,就这么几套。至于杨红樱沈石溪郑渊洁那些,申爸没给他买。因为买不完。申爸只给大申买能买完的。

        那些买不完的,大申在学校借。别的同学读完了,他借来:一个中午,就看完还了。建构起孩子的强悍的阅读能力是关键。有了这个能力,就有了锐利的工具,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申爸的本来意图呢?申爸的本来意图,是试图掌控一个班级流行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班级,流行什么,是没有命定的。

        这些小虎队啊、查理九世啊、阿衰啊什么的,也都是最近十年,才写出来的书。新书。那在十年之前,孩子就不流行别的书了?当然流行。这就说明,这是一种流行风尚。是由孩子的生活换件赋予的:班级有三个孩子同时看冒险小虎队,三个小家伙学校一交流,一个孩子把书往学校一带,这冒险小虎队就变流行风尚了。

        其实,冒险小虎队比起三国演义的改写本,在客观上,并不更吸引孩子。之所以冒险小虎队流行,不过是最开始,有三个孩子同时看罢了。三个孩子喜欢冒险小虎队,学校一交流,就吸引第四个、第五个孩子也来看...很快,雪崩效应就出现了。就这么个过程。

        申爸呢,当初试图影响大申他们班级,用同样的过程,让家长喜欢的好书流行起来。可是,没有成功。没成功的原因,匪夷所思:家长们对于让什么书流行起来,达不成一致意见。说三国演义吧,就有家长搬出老话儿: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这个,你没辙。现在呢,回想起来,申爸明白那些反对的家长的心理:他们在求完美!这个任何一本书,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家长达不成一致,那只能放任班级的流行趋势自己漫无目的地走。

        于是就冒险小虎队,阿衰,查理九世....这些书,即便当初反对三国演义的家长,也承认:比三国演义,差多了!可是,让三国演义流行起来,他们就是反对;这种求全,是一种悲哀:非要去拿完美的,完美的得不到,到头来,孩子自己选最烂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具体流行什么,对他们不重要;可是,“要有流行的东西”这件事情,对他们很重要。申爸呢,希望在咱们群系的小孩子的班级里面,引导“流行什么”。

        这里呢,相对比大申他们景山那些家长,更容易一致一些。其实呢,当初,申爸在具体措施上,也没弄对。申爸试图让家长一致,再让孩子接受。

        这是不对的思路。

        正确的思路是:申爸只要让三四个孩子的家长一致,让后,分头让自己的孩子读三国演义的改写版.....这三四个孩子,到学校一交流...雪崩效应很快就有了。
    三国演义变成班级流行的读物了,那些反对三国的家长,也只能徒呼奈何。一本书,只要在孩子自己的圈子里流行起来,就谁也没办法了。咱们呢,每家分头,引导孩子从听评书开始,进入三国演义。

        翻烧饼,很困难,很麻烦。这是一条不好走的路,最好的捷径,是引导流行趋势,让三国演义在孩子自己的圈子里流行起来。然后呢,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自发地流行冒险小虎队、查理九世、阿衰,你家长被迫买,让孩子淹在里面。等都读完了,还要小心地藏起来。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兴趣,就生生地掐断了。要是流行三国演义,那就美了:改写版流行完,看完,让原著流行;原著看完,让易中天流行,易中天看完....说三国的书,那是无穷无尽。

        孩子考流行培养起来的兴趣,不但不是负担,更变成积极的建设性力量了。
        靠着流行,孩子三四年假,每个都可以把四大名著啃完....至少,啃宝文堂的节编版是可以的。前些日子,申爸号召有条件的班级:就是有几位、十几位家长在咱们群系里的班级,建自己的群。就是为了搞这件事情。申爸在大申班级没做成的事情,在咱们的群系里,可以做成。

        申爸回去指导:现在,整个过程走过来了,申爸看清楚了引导流行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了。咱们看看,能不能引导孩子们的“流行”。这件事情一旦做成功,取得经验.....那就厉害得不知道有多厉害了。有条件的班级,试着做这件事哈...

        建群。那个群,允许别的有条件的班级家长进入,允许老师进入。不让别人进....当然,可以往外直播。 “流行”这件事情,是不能从孩子的小学生活中剔除的。这是孩子社会化必须的过程....是正常现象。

        我们不能阻止流行,但可以引导,孩子们“流行”什么。

    上海浩妈:
    我们昨天图书会,今天去博物馆,都离不开申爸爸当初的建群思路。现在想想当初发传单式的建群,有点害羞呢,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多亏了大家一起行动,没有了障碍。
    现在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还不到“流行什么书”的时候。

    京-大申爸:
        得等到二年级下学期,才会开始“流行”。不过,群建起来了,可以先做铺垫,做准备。每个爸爸妈妈,在自己孩子那里,分头做。一旦孩子年龄到了,就这些准备工作,就起大作用了。

        事情要慢慢来....看又一年,也是一个建构过程。不是哪一位家长,马上就接受的。妈妈们有一个误区:只有接受伴听的观念,才可以一起引导孩子共同读一本书。不是这样的。

        申爸觉得,只要你们班级,有几位家长在咱们的群系里,这个引导流行,就可以做了。至于怎么做,等群建起来了,在商量不迟。那啥,也没怎么着。

    嗯...这是这个。引导孩子群体的“流行”,垃圾问题。本来呢,申爸打算在一年级下学期,重点讲非智力因素的建构....很多学校的要求,那是暗含这非常丰富的内涵,极其有价值的...家长要晓得其背后的用意,把这些要求和活动,配合起来,把孩子教育好。
    上海眉豆妈:《组织班级活动心得》
        我现在对班级家委事务也有点一言堂了,这样好不好。团结了班级里30%的家长,其他就会盲从啦!搞几次活动,找几个话题,调动积极性。俺要干点啥都是先跟班主任汇报,她同意了再开展,但是呢,绝对不让她干活,不给她添麻烦。最多就是请她以班主任名义发个飞信,算是官方通知。她有时需要家长配合做什么,也只需要跟我通个气,保证全部完成,给她长脸。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是搞小群体,争取到小群体的支持后再去全班推广,效率就高了。就跟让三四个娃引领班级流行一样。再有,如果一个活动有人跳出来反对,坚决不要陷入跟他辩论的境地。 要么让他干, 要么另弄个群拉一波人干。眉豆跟她的小伙伴们已经掀起了看丁丁的热潮。 这学期开始搞可怕的科学,年前把书分批给了几个自主阅读做得好的娃。

        现在班里聊得最多的还是赛尔号喜洋洋,不过不急。。。我成天的忽悠啊,全方位的啊,今天在给小团体搞lush洗发皂,日本海淘, 女人在一块嘛,不能光搞正经的对吧,要有生活气息。我义务的,有时还要贴运费。

    附:利用向群性-解决孩子选书问题
    哎呀,这个群体这个问题,太难写。先说点儿容易而重要的事情吧。嗯...申爸看到思维发展群里的一些发言,这个哈:


    沉沉妈指出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什么特点呢?
    就是沉沉妈自己总结的:

    “如果(孩子)感兴趣,可快了,如果(孩子)不爱,犟驴一样,一页不看,可气人了。”

    沉沉妈很精确地指出了孩子阅读....其实,聆听也是一样...方面的特性:喜欢不喜欢的分野;喜欢,就看得快;不喜欢,就犟驴一样,一页不看。

    孩子喜欢,就兴致满怀地看;不喜欢,就犟驴这样的现象,不只是沉沉有;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兴致满怀地看和犟驴一样,其实是一回事。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妈妈们想啊,这个孩子,他不可能看什么都兴致满怀对吧?如果看一本书,孩子兴致满怀,那他要是在看兴致满怀的时候,别的什么书随便插进来,他也性质满怀的话.....那他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不是兴致满怀了。

    什么是兴致满怀啊?就是疯狂要干同一件事,别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么。孩子狂热地喜欢看一本书,别的书,都不感兴趣,那才是兴致满怀。

    这样看,兴致满怀是好事情啊...当然是好事情啦....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妈妈,都感叹孩子的犟驴脾气呢?那是因为啊,妈妈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想给孩子另一本书;违背了孩子的自然特性。

    有的时候,妈妈想让孩子看少年科学画报,孩子就是不看;搞得妈妈很生气,精疲力竭。妈妈呢,要按照孩子的自然特性,来给孩子妈妈想让孩子看的书,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地方,有个矛盾: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特点;妈妈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引导孩子去看有价值的书。

    一弄,就僵了。其实呢,这个矛盾,很好解决。

    犟驴,你不能逆着来;顺着毛抹,就行了。

    现在,申爸要问:孩子手上不肯放下的那本书,它来到孩子身边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这个书哇,有很多方面:有风格,对吧?有主题,对吧?有谁介绍来的,对吧?有他身边的人(就是同学),对这本书的态度,对吧?

    如果,孩子喜欢DK的大画册,已经看了很多本了,那妈妈再买一本大画册,妈妈只要一给孩子,孩子就看上了。这是风格的延续性

    如果孩子喜欢恐龙,那妈妈再买一本恐龙的书...妈妈只要一给,孩子就喜欢上了。

    孩子们呢,现在都上学了。

    申爸跟麻麻们说:只要在其他方面(风格啊、主题啊这些方面),距离不太远的书,如果是同学赠送的书,孩子一般马上就喜欢上了!

    这一点,要利用。

    去年九月份,申爸不是鼓励麻麻们,建自己班级的QQ群来的么?现在,这样的QQ群,开始起作用了。

    在Q群里,找和你对孩子阅读读物态度大致相似的麻麻,私下约好:你想给孩子什么书,让自己的孩子读,她想给孩子什么书,让自己的孩子读;然后呢,你买她娃的书,她买你娃的书,让孩子们相互把书赠送给对方....要写上某某某赠某某某的字样...

    两个孩子拿回来,就喜欢上读这书了。


    这种办法,出奇有效!

    嗯...这种办法,是拿来应对于那些“偏科”的孩子的利器:

    如果你的孩子,只喜欢历史人文类的书,妈妈怎么引导,孩子也不喜欢科学类的书;那你就让别的孩子送基础有趣儿的科学类的书给自己的孩子...反过来,也一样。

    如果你的孩子掉在恐龙里就不出来,你就让他的同学,送有趣儿的昆虫记给你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掉在武器类的书里不出来,你就可以让别的孩子送木偶奇遇记给你自己的孩子...

    先利用这种方法,把孩子从目前的坑里,拉出来...

    妈妈们利用班级Q群,开始这样做。刚开始,你和另外一位妈妈做,探索出方法,摸索出经验,两个麻麻再如法炮制,分头各找另外的一位妈妈,相互交换....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

    一个班级,只要有八个孩子窜通好,协同,相互之间,只交换同一主题的书籍,那整个班级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就一致了:它变成了“时尚”。同样的主题的读物,比如,三国,比如,法布尔,比如,少年科学画报。你有八个孩子读同样主题的书,那这个主题就变成他们课间休息时的话题了...

        这,将非常厉害!
    如果说服老师,在学校给予一点辅导,作为推动的话,那整个班级,作为群体,将会横着压过去:把咱们的基础300,全部碾平。

    申爸知道,不少妈妈已经介绍你们班级的家长,进入咱们的群系了。
    有这样基础的班级,孩子们有福了:在咱们群系里的同一个班级的妈妈,相互间先把书赠送起来。

    随时回来回馈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哈...

    孩子呢,小学入学了。学校的集体生活已经过了一个学期。就在现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向群性,是一生中最强大的时期:身边的同学读什么,他就要读什么;身边的同学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

    有便利条件....已经创造出便利条件:有班级群;又有好几位家长在咱们群系里的班级,妈妈们可以开始琢磨:怎么把向群性,这种当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心理特性,引进来,用在引导孩子读书这件事情上来。

    这件事情,极其重要:引导孩子阅读,群体引导比个体引导的效果,好上一百倍!
    咱们的群系里面,有一个班级做到了,那将是今年咱们社交平台最重大收获!
    具备条件的班级,要试试!
    申爸建议你们在咱们社交平台上的妈妈,建个小群。申爸也要过去。
    嗯...今天先说这些吧:今天说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