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hmily_pine

2015-12-15

[中华文化学习讨论] 爸爸的国学课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h430030

    2016-10-9 14:06:56 使用道具

    终于又见到更新了  谢谢
  • 布老虎

    2016-11-17 21:59:35 使用道具

    点赞,这个有点难度。
  • hmily_pine

    楼主 2016-11-27 22:10:0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6-12-4 16:09 编辑

    第三十六课 相见欢
    南唐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主要是想着在秋天,就找几首秋天的诗词。感受一下古人的愁绪。
    离愁最经典,就选这首了。全词很清楚简洁,没什么难理解的。
    我给当当讲了我的一个故事。
    那时我上高一时,语文课心不在焉地听着,突然被语文老师提问了,我立马大脑一片混乱。颠来倒去、不成句子、滴滴拉拉地回答。语文老师评价“剪不断,理还乱”。我就这么灰灰地坐下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再说一下,李煜,亡国了,被宋朝抓了,想念故国。没有自由,有了这闲愁。

  • hmily_pine

    楼主 2016-11-27 22:10: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6-12-4 16:21 编辑

    第三十七课 秋思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把这首念给当当听,他听到“小桥流水人家”,立马很兴奋地去拿书包。我一脸迷茫。看他很急的样子,不忍打断。他找来语文书,翻给我看,原来书上有篇课文《小桥流水人家》。既然有了课文作注解,相信会好理解了。
    我说到断肠人,当当立马说,肠子一截一截断了。我说这是说伤心的意思,古人说伤心到极处,就是肠子感觉要断了似的。当当似懂非懂。对“愁”呀“伤心”什么的没什么概念,照样嘻嘻哈哈。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课文]
     
                 8* 小桥流水人家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天旱的时候,这条小溪就会干涸。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 hmily_pine

    楼主 2016-11-27 22:10: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 22:43 编辑

    第三十八课 欠扁
    宋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经历世事,如同一场大梦。秋天,总是让人感到“凉”,这个凉,其实也是指心里凉。明说秋天的凉,其实是说有点“悲凉”“凄凉”。
          夜里风吹叶子的声音在走廊回响,看看眉头鬓上已经发白了。
          孤光是月亮了。
          这首词很凄凉,的确不够积极向上。
          我告诉当当这首词依然是苏轼被贬了后所作。当当自言自语,“被贬了”。我说对呀。过了会,他准备睡觉,到床边,还自言自语“被贬了”,还笑笑。我就奇怪,怎么对这个被贬这么敏感,就问他,“苏东坡由大官降为小官,被贬了,不受重用了”。当当笑着做打的样子,又说了一次“被bian了。”我恍然大悟,他听成“被扁了”。小子真是欠扁,捉弄我。




  • hmily_pine

    楼主 2016-12-13 22:27:3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6-12-14 20:31 编辑

    第三十九课 行路难

    行路难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冬天了,找个冬天的诗。曾经,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给了我很多鼓舞。这次就给当当讲讲。选这首,还有个原因,有故事。


    唐朝人尚武爱佩剑,今人爱带手机。塞是se4,阻塞。行是hang2,太行山。箸是筷子,济是渡。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说的是两个典故。第一个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正说着,当当就开始呱呱大讲故事。说了一些我没听过的细节。我有点奇怪。问他,他说是“百家讲坛”上看到的。第二个典故是伊尹被重用前,梦到了乘船到太阳边。







  • hmily_pine

    楼主 2016-12-13 22:28:0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6-12-27 10:39 编辑

    第四十课 君子行
    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
    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正冠。



          君子要防止未发生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置于被嫌疑的境地。走在瓜田,鞋跟掉了了,不要低身拔,防止被误解要偷瓜;走在李树下面,不去整理帽子,免得有偷摘李子的嫌疑。
          我觉得这首诗,有生活的智慧。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不要让自己处在被怀疑的误解中。社会中的人,难免一些人会按照自己的眼光,看到颠倒的事实。主动避嫌,才会置身于烦事之外。
          如何主动避嫌呢?比如银行有一米线,站远点,就是避开看别人密码的嫌疑。别人在登录电脑账户,不要靠近了,避免偷看口令的嫌疑。也算是生活的小道理吧。
          成语瓜田李下,就源于这个。
    当然,我讲解时,会更生动些,会做一下纳履、正冠的动作。我特意提到,当当为用电脑,在我输入电脑账户口令时,他站在一旁记住了我敲的口令(键盘规律,比较简单),我建议他要避嫌。他觉察到在批评他,笑着轻踩了一下我的脚。
  • jill07

    2016-12-15 14:00:45 使用道具

    好厉害啊!膜拜!
  • hmily_pine

    楼主 2016-12-29 20:54:2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1-12 17:51 编辑

    第四十一课 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周六的上午一大早,大约八点吧,全家被隔别楼的装修闹醒了。是拆北面阳台,东西轰隆隆忘下掉。本来应该睡到自然醒。然后上午当当做作业也觉得很吵。于是我就想到了这句“心远地自偏”。把这首写到白板上。也算是学习一下古人另样的心境。
        后来又听到楼下外面的噪音,看他有反应,我就来一句“心远地自偏”。也算是对噪音的一种态度吧。
        古人名和字是相关的。比如这个陶渊明,名潜,就是深水的意思,深了才会潜水。渊就是深水,深渊嘛。再比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孔明的明自然就是明亮的意思。比如张飞字翼德,翼是翅膀自然是跟飞有关。
  • hmily_pine

    楼主 2016-12-29 20:54: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1-14 12:34 编辑

    第四十二课 后退原来是向前
    插秧诗
    唐 张契此
    手捏青苗种福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
    后退原来是向前。


         低头却能看到天上,后退却是向前。我就问他,怎么会这样?他就做插秧的动作给我看,意思这样这样就看到天,这样这样后退插秧等等。我说这首诗有哲理。当当笑着说:“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唉,哪门子事儿,“哲理”怎么变成“这里”?歌词唱时,zhe4唱成zhe2。
         弥勒佛的像就是张契此的样子,他常拿个布袋,又称布袋和尚。17年1月12日,去福州市博物馆,看到了弥勒佛小瓷像,我就指给他看,让他找找布袋。     让他找布袋的瓷像上,布袋很明显。这张照片是当当照的,这个右手拿的是不是布袋,我看不太明显。






  • zhuyun0618

    2017-1-5 11:41:13 使用道具

    喜欢看当当爸爸关于诗词的那些解释,挺好玩的。
  • h430030

    2017-1-12 23:37:43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关注中
  • hmily_pine

    楼主 2017-1-14 12:35: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 19:29 编辑

    第四十三课 大肚能容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对联


           常有坛友好奇,每课内容怎么选的。其实都是我自己即兴想到了。比如这次的对联,自然来自上课的布袋和尚。从上课到这课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后才有在博物馆看到弥勒像的照片。但的确需要爸妈们一些基本的国学常识积累,以及在孩子的教育上放点心思,当然也要看各人的能否想到的悟性。

          这课是对联,就标了一下平仄。大致上一二声是平,三四声是仄。上下联的平仄完全相反,不错,这副对联居然非常适合教学。我又翻出当当老师要求买的《小学语文知识大全》,里面有一些平仄的简单介绍,跟他说了一下。
          
          我大言不惭地告诉当当这是北京潭‘拓’寺弥勒殿对联。当当当然没提出异议。但我念完,心里一个梗就出来了。因为我也不能确定这个发音是tuo还是什么,因为我从没有刻意去查过这个字的音。等当当睡去,我也闲下来,开始到网上查查想印证一下,我希望柘就是念tuo4最好。一查发现自己果然错了。估计他还没睡着,我立马跑去当当房间,告诉他,爸爸念错了,是zhe4。我反复重复了三四遍这个音,希望不要能抹去他头脑中之前那个错误的音。然后又在白板上标上拼音(见图)。还好,纠正了。


  • hmily_pine

    楼主 2017-1-14 12:35: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 19:37 编辑

    第四十四课 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李耳《道德经》

    没典故,就是几句教条,这课很是无味。宣讲一下自知之明之类的警句,也是为爸的责任呀。
  • hmily_pine

    楼主 2017-1-14 12:36: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 22:39 编辑

    第四十五课 一屁过江来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这个是个民间故事,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以及《苏东坡的官场笔记》等传记都没有记载。但这个故事应该对孩子有启发。
    一日晚饭时,我讲这个故事给当当听。

        据说,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交往笃深,他们常在一起谈禅论道。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遣书僮送过江去,请佛印禅 师评点。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说: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 样。诗中的“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况。
        佛印看了诗后,笑而不语,信手在上面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打开一看,上面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恼怒不已,立马乘船过江去找禅师理论。
        此时,禅师已站在江边等他。苏东坡一见面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的诗,你看不上没关系,也不能侮辱人呀!”
        禅师平静地说:“我什么时候侮辱你啦?”
        “这不是侮辱人是什么?今天你一定要给我个说法。”
        禅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还‘八风吹不动’呢!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大约半年前,在餐桌上,同样我给当当讲过另一个苏东坡的民间故事。


    宋代大文豪苏轼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品茗、参禅、悟道、吟诗,有时开点斗智慧的小玩笑。一次,苏轼与佛印约定要在人静之中察看一下对方是什么样子。苏轼先察看盘踞而静坐的佛印,说:“大师呀,我看你像一陀屎。”佛印和尚再看盘踞而静坐的苏东坡,却说:“苏学士,我看您俨然是一尊佛。” 苏东坡开始很有点得意,自以为这次胜过佛印和尚。一会儿,他心里就在猜疑,但一直没有弄清佛印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他把这件事告诉苏小妹,不料聪颖过人的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佗屎。”


    民间故事中的道理,也是智慧,也是国学,不可总是往什么经上想。劝一下,各位少让孩子背什么经,而是多讲讲故事。
  • hmily_pine

    楼主 2017-1-14 12:36:3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 21:29 编辑

    第四十六课 人何以堪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隋] 庾信《枯树赋》

          秋冬季是伤感的季节。想到当当寒假要回苏北老家,会看到叶落光的树。就有了这课。在福州,是看不到落光叶子的树的。经我这课提醒,我想他到时会有一些观察和记忆吧。
          大致讲解一下故事,东晋大将桓温统帅北伐,途经数十年前的旧地,见自己当年种的柳树已经长大,忍不住感慨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到了隋朝的庾信写 了一片文章叫《枯树赋》,最后几句就是。意思是当年在汉江南栽种的柳树,枝叶茂盛,就像福州西湖公园堤上的柳树那样(这是我对依依的解释,其实不用解释,就是让他想到公园柳树的样子)。现在看到它们叶子都掉光了,让人凄凉心伤。树会变成这样,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呢。堪是经受的意思。经受什么?当然是时间了,人会变老呀。
          我接着说,福州天气暖,没有叶子掉光的树。当当立马说,我见过叶子掉光树的样子。我说是以前回老家吗?他说不是,就立马往阳台跑,告诉我,南面的树,以前有一年叶子就是掉光了。但今年现在还是好好的。我说没关系,你寒假会看到,苏北的冬天,没有树都没有叶子,那就是凄怆的样子。
          第二天,让他念一下白板,结果怆不知怎么念。我说是chuang4,,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的怆。当当说没听过。于是想下一课就来这段,可又转念一想,老是这么“怆”,是不是有点会误导孩子天真乐观的童年呀?呵呵,算了吧。

  • 初初

    2017-1-16 22:18:43 使用道具

    当爸棒棒哒  我们也跟着你的步伐学起来
  • mai008

    2017-1-19 22:20:28 使用道具

    推荐蔡志忠的中国古典漫画
  • hmily_pine

    楼主 2017-2-2 22:48:3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 22:50 编辑

          春节前欠账不少,花了近两个小时整理了一下几课内容。自己顶一下,也是自我的激励。

          近来一些课有点压抑,冬天快要过去,鸡年开始,下一课先预告:闻说鸡鸣见日升。


  • yanhui_0215

    2017-2-5 01:10:27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分享
  • hmily_pine

    楼主 2017-2-7 17:24:0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8 15:17 编辑

    第四十七课 鸡年第一课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习大大在春节团拜会上引用了这首诗。闻鸡起舞,撸起袖子加油干。爸爸的鸡年国学第一课,就是这鸡鸣GD诗了。关键是这句“不畏浮云遮望眼”。
          我问当当,这飞来峰在哪?当当不知,妈妈黄山有个飞来石,就是当年电视剧《红楼梦》片头的大石头。去年当当去了黄山,见过。我说不是,那是飞来石,这里是飞来峰,而且还有塔。这个飞来峰在浙江绍兴。
          和当当一起朗诵,我念前四个字,他念后三个。念完整个诗。我接着念“横看成岭”,他继续“侧成峰”。念到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的确有所悟了。山中不识面目,高层不畏浮云。当然我解说时,前句要四周张望,似乎莫名奇妙不知所措;后句要高昂头颅,作远眺状,悟空望远。
  • hmily_pine

    楼主 2017-2-7 17:24:2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8 20:37 编辑

    第四十八课 开门见雪
    山中雪后
    清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第四十六课提到苏北冬天的树会掉光叶子,没想到当当回去遇到了大雪。妈妈拍了几张照片发了微信朋友圈,引来一片赞叹。


          我就点赞回了这首诗。“晨起开门雪满原(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因为那地方跟郑板桥写诗的地方稍有不同,所以改了一个字。
          等当当回了福州,自然这就是新年第二课了。我在白板上写到“寒”字,在宝盖下只有两横,看了看又觉不太像,就问隔别房间的当当,“寒字宝盖下,是两横还是三横?”当当走来,以为我是考他,说是三横。然后看到白板上的字,立马明白了。立即回头跑妈妈那去,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笑着大叫告诉妈妈“爸爸不会写寒冷的寒字!”告诉当当,我已经十几年不写这个字了,一时短路而已,他信吗?鬼知道。

          开门见山,不是山,是雪。当当插嘴,夸张地发这个xue3音,意指“血”,我瞪了他一眼。雪晴,就是雪停了。什么是檐?屋檐。走出门回头看看自家屋檐,檐流未滴,就是雪还没化,所以还没有滴水下来呢。再走几步,走到梅花树旁,一看,梅花上面被雪冻着了。一种清孤不等闲,不等闲是不一般。“等闲识得东风面”下句是什么,当当,还记得吗?他随口胡扯道“万水千山总是春?千奇百怪总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我已晕倒在白板旁。(万水千山总是情!)

            当当正在看电脑,我走近,问他郑燮的燮怎么写?他注意力在电脑上,抬头看我,对我的问题一脸茫然。我故作神秘地悄悄耳语:“火言火又,火言火又”。像是念咒语,见他仍是茫然的样子看我,我就拿起笔在纸上写了这个“燮”。解释说,这个字难写,就按‘火言火又’记忆。以前的第二十三课:虚心竹有低头叶,其实讲过,可能他忘了。



  • h430030

    2017-2-13 21:36:24 使用道具

    坚持的力量   点赞
  • hmily_pine

    楼主 2017-2-19 11:45:0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6 18:22 编辑

    第四十九课 明日何其多
    明日歌
    明 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今日歌
    明 文嘉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



    寒假要结束了,还有一些作业总是要到明天。他自己说了一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就问他,后面是什么。他说不知道。所以就有了这课。
    蹉跎注了一下音。
    下载了歌曲,当当很爱听,节奏明快,不错。歌曲里唱的是“暮看日西堕”,听了20上遍吧。
    顺便把今日歌也写上。
    钱福先了明日歌,文嘉继续写了今日歌,这个文嘉是文征明的儿子。文征明和唐伯虎齐名,是苏州大才子。写上父子俩的生卒年份,让当当算算他们活了多久。两人都长寿。
  • hmily_pine

    楼主 2017-2-19 11:45:2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26 20:01 编辑

    第五十课 绿肥红瘦

    如梦令[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段子手继续段子。
          当当的语文老师发了一张纸,上面打印了李清照的两首词,其中一首是《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这个如梦令,我私下以为不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索性把两首都写上,正好有个对比。也正好可以发现词的平仄规律。“如梦令”的平仄还是很有规律的。红圈为中,即可平可仄,在讲解时,当当发现两首词的“中”处,平仄一样,如常与昨,溪与疏,沉与浓,兴与试,误与却,惊与应。说明李清照有自己的偏好,这个偏好其实就是李的韵律爱好的倾向。黑圈为句末仄音,称为五仄韵。争渡争渡为叠韵,共三十三字,这都是这词的特点。      当当见是两首词,就在两首词间画了一道红线,作为区分(见图)。
          当当你说,为什么是藕花?当当说,就是藕的花。我说,我们都说莲花,荷花,从未有人说过藕花。当当一时语塞,我即自作聪明地解释道:如果用莲花、荷花,就是平平,不符合如梦令的平仄,这里必须要是仄平,所以说藕花。(是否真的如此解释,就等称我“段子手”的去考证吧。呵呵)
          夜雨疏风骤》这首词很有趣,是讲了个故事场景。昨夜雨不大,风挺大,我睡得很死,但早上酒气还是未消。问一下卷帘子的小妹,海棠花还好吗?小妹心不在焉随口糊弄我说,海棠依旧。唉,傻丫头,一夜风雨,肯定是绿肥红瘦嘛!怎么会依旧呢?“绿肥红瘦”是什么?当当不知。我告诉他,绿色的是海棠叶子,红色的是海棠花。绿肥红瘦,就是叶子更肥大,花被雨打风吹去,变少了。
          古人填词,就要符合这个平仄规律,填词就是根据固定的曲调改一下内容。比如,你也可以改一下内容呀?当当说,“知否,知否?应是大便一坨”,然后笑着看我反应。我真想踹他一脚,但忍了。正色(暗笑)道:“不对,不符合平仄,要改成‘知否,知否,应是化肥农药’。”(大便一坨是仄仄平平,化肥农药是仄平平仄)唉,果然教坏了青少年,他整个一天都在念叨这句“知否,知否,应是化肥农药”,念叨完还自个傻笑。
           睡前,我让他念三遍,提醒他要注意平仄,就是要注意发音的轻重,慢慢念。理解了平仄,这样一念词,果然很有节奏、很有乐感。

  • hmily_pine

    楼主 2017-3-9 21:57: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3-15 15:05 编辑

    第五十一课 庾信平生最萧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代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这课的段子,是关于一个数学家的故事。
          作为一个普通人,张益唐一生平淡。
          作为一名数学家,张益唐经历坎坷。
          张益唐从北大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被推荐到美国读博士。作博士论文期间,与导师关系搞僵,没有得到导师的推荐信。因而只有靠打零工勉强度日。但他一直坚持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后来才到一大学谋个讲师,算是安定下来。2013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孪生素数的论文,才一鸣惊人,时年已经58岁了。
          张益唐的平淡或者说是坎坷,其实很大程度由于其导师。张益唐成名后,导师说的话有点让人心寒。懂英文的自己看吧。我解释一下给当当听,当当说这个人真差劲。
          素数又叫质数,比如3、5、7,不能被更小的数整除。我问当当11是素数吗?他一脸茫然,我说是的。还有13也是。3、5、7相差2,11和13也相差2。孪生素数猜想,就是猜想有无穷多个素数对,相差2。这是世界难题。张益唐证明了有无穷多个素数对,相差小于7千万。
          张益唐接受采访时,说最爱的一句诗就是“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http://www.math.purdue.edu/~ttm/ZhangYt.pdf

          Yitang had some background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Sometimes we talked about them. I mentioned to him a phrase of Confucius: “A person who knows a job is no match to a person who likes the job. A person who likes the job is no match to a person who enjoys the job. ” I thought that applied to research very well. He agreed.
          Sometimes I regreted not fixing him a job. But really, who could tell whether it was a good decision or not? Maybe it was his destiny to endure and turn out to be great.
  • feilongzaitian

    2017-3-9 22:29:48 使用道具

    哪怕是读读这些诗句,也让人很想填词谱曲,洗手焚香!
  • hmily_pine

    楼主 2017-3-12 21:06: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3-17 15:33 编辑

    第五十二课 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花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看了几期的《中华诗词大会》,发现火了一个高中生武亦姝。武亦姝引用了一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让人印象深刻。于是找来这首全诗,给当当念念。
          全诗妙在最后一字。本是一枝花,却是江南的春天,也代表我的心意。若是赠友皆有此情怀,朋友自然是真性情的朋友。
          为什么送折花,不送什么名贵的东西呢?“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当当接着说“小人之交如,如,如...”他一下子如不出来了。我提醒他是如甘醴。这也是以前的一课,怎么就忘了?


  • kakikaki

    2017-3-29 15:26:48 使用道具

    好有心的爸爸,大赞。。。
  • hmily_pine

    楼主 2017-3-29 19:13: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4-2 22:33 编辑

    第五十三课
    卜算子 咏梅
    南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古人诗词,写得稍好的,都有个悲凉忧愁的格调。冬末春初,就这首咏梅了。
          前一天晚上,我把这首词写上,洗漱后,让他念了一遍。又大致讲解了一下,也不用背了,念念就行。他每次总是心不在焉地念。
          早上上学前,当当在门口穿鞋,我指着昨晚写的这首咏梅,又念给他听。他听着听着,就说,跟有首词很像。我说哪首?他说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我心头一阵高兴,问他哪里知道的,他说是语文书上有。我笑着说,“都是卜算子,卜算子是词牌名,平仄是一样的。”然后一起出门,继续在他耳边唠叨,“毛主席写卜算子就是读了陆游的后写的,还有个读陆游词有感之类的话在词的开头。毛主席写词的心境更开阔,但陆游的词也是好词。...”继续讲解了一下这词的大致意思。说着说着不觉就到了小区门口,他左转上学,我右转。这课算是在路上上的了。
          本想下课来个“她在丛中笑”,换个意境作对比。既然语文书上学过,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