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时断时续的在读《理想国》,突然生了一些感想,就写了下来,内容有点散,是我想到东就写到东,想到西就写到西的,希望大家不要笑话,一起来讨论。
很多人推崇国学,其实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只要我觉得好,我都会去涉猎,从来没想过是中的是西的,是古的是今的,是左的是右的,这些标签都只会禁锢人的思想,哪一种文化,哪一种思想体系,都会有它的闪光点,同时也会有黑暗点,(至于哪里是闪光点,哪里是黑暗点,其实也是取决于每个人的标准)而且当你了解的多了以后,会发现所有的界限都是不存在的,你会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和时刻发现相通的东西。可不可以抛开中的西的,古的今的,只看实质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要让孩子了解,甚至是大人自己来了解学习?
哲学其实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并不仅是某一门学科,我在几年前看了《苏菲的世界》,据说是国外孩子的读物,结果我自己看的都很费劲,合卷反思,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有政治思想课,我们到底学了什么?包括中国的诸子百家,加上国外从古到今的哲学思想家,我们了解了哪一个?当学习只是为了成绩,为了升学,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到底能学到什么?将来在人生中能用到,能起到引导作用的东西,有多少?
过于强调某一种文化,强化某一种思想,是否真的可取?爱不是对指定的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而是对所有美的事物,是一种能力,一种心态。
如何让孩子爱父母?是靠强化和要求吗?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孩子爱父母是因为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因为孩子在一张白纸的时候,还没有爱的意识和能力,而成人就是用自己的言行来告诉孩子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思想有多宽广,心就有多宽广。惧怕孩子受“不好”的思想腐蚀,是不相信自己还是不相信孩子?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是人性最积极的一面,如果你坚信自己的思想,就不怕了解其他的东西会动摇你思想的根基,如果你动摇了,又有什么不好?那就证明你用更多的替换了原来的,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认为好的,不一定就是孩子要认为好的,信上帝的认为信真主的是邪教,你说哪个是邪教?所谓对错,有时只是角度与立场的不同,孩子不一定和我们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他选择哪个立场,那将是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