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不想将此贴变成发音的口水帖, 也不想劝说任何人语音是多么重要等等。 仅仅是前几天看到一位坛友提出的这种现象,联想到好几年前TED的一个演讲。 一位印度教育科学家Sugata Mitra在印度做的一个实验,他在印度贫困地区,放了多台电脑, 其中一些就是建在一面墙上。 过了一阵子发现,当地的一些孩子自己就学会了使用电脑,上网下载迪士尼的短视频。
最有趣的发现是,他将计算机的语音设置为标准英音,并放出了 sound to text 软件。开始的时候,当地人操着浓郁印度音英语对着计算机说话,sound to text 软件给出一大堆的乱码。 过了2个月之后,经常使用此软件的人,口音竟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注意哈,这里既没有人在教,更没人给纠音。 这种变化完全是在使用sound to text 软件被此软件教化的。


Sugata Mitra: The child-driven education
http://www.ted.com/talks/sugata_ ... _education#t-191072
QQ截图20170328122815.jpg

其中有句话印象深刻: If children have interests then education happens
看看这些孩子有多投入

QQ截图20170328124415.jpg

QQ截图20170328124442.jpg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TED的讲演。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feilongzaitian + 30 润物无声。楼主是真懂教育的人。
2486 查看 29 收藏帖子 (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jwlqc

    2017-3-29 03:58:32 使用道具

    这些年一直跟着楼主学习,过段时间就要翻翻以前的帖子再看一遍,真是受益匪浅!谢谢!这软件我们可以用吗?怎么用?
  • lmjcle

    2017-3-29 06:29:57 使用道具

    这个视频以前看过,我比较觉得欣赏的是,最后提到老师的作用,或者说家长的作用,更多的是在鼓励上。而非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参与。
  • oranje

    2017-3-29 08:11:26 使用道具

    我接触过语音识别软件,需要很多人声去训练,包括一些方言比如湖南话。Siri不是马上要推出上海话版了吗?人的大脑里识别功能应该比这些软件更强大
  • high5

    楼主 2017-3-29 08:53:08 使用道具

    lmjcle 发表于 2017-3-29 06:29
    这个视频以前看过,我比较觉得欣赏的是,最后提到老师的作用,或者说家长的作用,更多的是在鼓励上。而非具 ...

    是啊,孩子的学习潜力非常大,很多时候,是我们做家长的或是老师没有意识到。 不仅没有意识到,更可悲的是,我们很多的做法,实际上是起着压制的作用的。
  • lmjcle

    2017-3-29 09:01:50 使用道具

    high5 发表于 2017-3-29 08:53
    是啊,孩子的学习潜力非常大,很多时候,是我们做家长的或是老师没有意识到。 不仅没有意识到,更可悲的 ...

    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有的妈妈喜欢手把手地教孩子做很多事情,其实只要示范一次,然后鼓励孩子,他就会越做越好了,但很多家长往往不能给孩子留出这样的一个成长空间,总是一看到做得不够好就去插手,反倒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成长的机会。
  • 开心的爸妈

    2017-3-29 09:55:23 使用道具

    很有道理, 学习了, 谢谢
  • tigerdai

    2017-3-29 09:58:55 使用道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前我一个同学,喜欢玩电脑游戏,一些日文版游戏, 菜单都看不懂,他也玩着玩着, 把游戏里的日文猜了个7788
  • nancyedward

    2017-3-29 10:02:59 使用道具

    youtube上的字幕生成软件sound to text也很不靠谱,它大概只能识别缓慢清晰的成年人声,孩子的声音或者说话略快就会出一堆bug
  • 暘媽媽

    2017-3-29 10:53:31 使用道具

    lmjcle 发表于 2017-3-29 09:01
    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有的妈妈喜欢手把手地教孩子做很多事情,其实只要示范一次,然后鼓励孩子,他就会越 ...

    家长也可怜的。赶时间啊。做完英语还有数学,做完数学还有语文。最后还希望孩子能够有点时间阅读,保证睡眠时间。
  • 暘媽媽

    2017-3-29 10:53:47 使用道具

    lmjcle 发表于 2017-3-29 09:01
    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有的妈妈喜欢手把手地教孩子做很多事情,其实只要示范一次,然后鼓励孩子,他就会越 ...

    家长也可怜的。赶时间啊。做完英语还有数学,做完数学还有语文。最后还希望孩子能够有点时间阅读,保证睡眠时间。
  • feilongzaitian

    2017-3-29 12:13:5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3-29 12:16 编辑

    If children have interests then education happens!

    当他,把未知看成是自己对这世界的一无所知,他的兴趣就会退缩躲避

    当他,把未知看成是这星球如此奇妙的神秘,他就会和小伙伴去一同经历

    相约去游历,探索这神秘,这本是自然之子人人本有的原初能力

    直到所谓知识的暴力,将他从此七零八碎,涂炭一地,

    再找不到当初那快乐追寻的能力!

  • Echoebama

    2017-3-29 13:55:24 使用道具

    If children have interests then education happens。---深以为然。我现在的困惑是有些事情如何引导孩子产生兴趣,这个也是需要方法的。《论语》买了很久,孩子都没兴趣,暑假去了趟孔庙,又看了场里面的国学表演,有了点兴趣回来也肯跟着读《论语》了,但持续一段时间又会被其它更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走,现在想让他学小古文,就又要想如何引发他的兴趣
  • kittywang1983

    2017-3-29 14:04:55 使用道具

    lmjcle 发表于 2017-3-29 09:01
    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有的妈妈喜欢手把手地教孩子做很多事情,其实只要示范一次,然后鼓励孩子,他就会越 ...

    有时我也会这样,现在在慢慢改~~~惭愧。
  • oy_zx

    2017-3-29 14:18:09 使用道具

    孩子坚持学习6年,如今英语各方面的能力比我强多了。谢谢楼主的指引。
  • jan046

    2017-3-29 14:46:57 使用道具

    跟这娃一起学,感谢楼主
  • Cherrywolf

    2017-3-29 14:55:32 使用道具

    看过这个实验的报道,孩子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只要引起他们的兴趣,必然会进步神速。
    不过,实验改变的只是少部分孩子的发音,大部分孩子没有这么浓的兴趣去研究或者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力去抢占这些学习资源(实验不可能给每个有兴趣的人都配备)。
    但现在家长要求的是自家孩子都有好成绩,不论他\她有没有兴趣。全民性的同质的学习,能成功的有多少呢?
    所以,还是按照各家孩子的特点来有专长地学习为好。
  • 浅浅丶画芯灬

    2017-3-29 15:26:46 使用道具

    同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鼓励,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 xuanjiangsara

    2017-3-29 17:23:41 使用道具

    高能预警,问题多。不是给每个人看的。觉得烦直接关窗口。
    简单的话就是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也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真是没用的p话了,我自己都觉得)

    以前看这个talk的时候,我跟大家反应差不多。但是现在看的时候却另一番感觉。感觉困惑越来越多了。

    1。实验本身说的事
    这个实验有flaws。我后来google看到有人说到演讲里没有的事情,Mitra的回答有点touchy,他这个态度让我挺惊讶的/又在意料之中。

    1.1。墙洞电脑前面围着的多数是男孩,大男孩起主导霸占。女孩几乎没有。而后期和另一个在非洲的实验里都出现孩最后在电脑上只是玩游戏和画图画了(后面有再讨论这点),因为可以网上随便逛,没有大人监督。

    1.2。这个项目实验结束后,就因为各种原因匆匆收场。电脑被拆,孩子也没有继续要求学习。中间有资源维护不到位的原因,还有就就是mitra回答本身就没设计成可持续教育。这让当地的老师有点恼火。因为掏了个洞,玩了一把后,就不管了,还捣乱了原来的教学计划。

    1.3。虽然是从gcse中出题给这些小学孩子。但是学院派也有人质疑仅仅从6个问题这么窄的测试并不能反应掌握情况。

    1.4。我个人的疑问(也是关于问题和判断的):第一个例子(孩子回答只知道“没有正确复制好的dna导致遗传病”。这样的回答有什么惊奇的?大人很容易就惊叹这么小的孩子能嘴里说出科技词而且还总结的挺对。但是我觉得
    a)如果是真正懂(包含掌握语言,因为测试的是不懂英语的印度孩子),不是在于概括,而在于细节的解释。有孩子看完了变形金刚电影讲了故事大概,但是连蒙带猜,里面的对话并不十分清楚,而是自行过滤掉了情节细节。这种是否算懂呢?不细问是不知道的。
    b)dna的那个影片是有动画和指示说明的,然后还有google帮助查词。dna复制合成其实就已经很形象化了。如果换成个抽象并不直观问题,是否还能达到同样效果呢?同样有孩子看了peppa pig很高兴,是代表她留意到语言部分了么?
    c)何谓理解了呢?怎么就叫到位了呢?我碰过小孩跟我说薛定谔的猫就是半死不死状态。这个简单粗暴的解释其实不是原意的。但对这个11岁小孩来说,她觉得特对。这就如同媒体喜欢简单概括出一个新闻标题一样。是不是那个印度小孩看到的其实dna复制出错就类似乐高装配线出错了的那样子呢?那么她能回答出这个回答,又有什么可惊讶的呢?

    1.5。有老外提到横向对比的时候不准确。因为没有统计孩子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研究这个洞里电脑上面,没有控制组(在学校老师指导下解决同一个问题),对比效率。这个实验只证明了群体自学是可能的。但能多少是不知道的。


    2。但是对于这个英语论坛,这个演讲和实验反应另一个问题,我看并没有人提到,不知为什么。--互助+反馈.

    实验里:
    a)holes in the wall这个实验就不说了。一个电脑前围一堆孩子,互相叽叽喳喳指点。
    b)后面的实验里,四个孩子一组一台电脑。mitra说是是故意的,要的就是讨论,串组交流,组间合作和竞争。这个跟美国教室差异化分组合作差不多。
    c)cloud granny/cloud nannies(mitra后来的实验)都是赤裸裸的1对1远程教学了。直接真人反馈,有耐心的指导。

    我们这里:
    那么反过来看我们的孩子是孤立的学,不是么?除了在国际学校的,父母本身就是类似老外可以直接辅导的以外,都是孩子自己在学。

    a)机构/学校里:lily那种不允许讲中文的机构,孩子间也没有合作,而是互相竞争消化老师喂过来的知识点。

    b)私教课里:跟老外的上课闲谈录音,这里的大多数我都听过,实际生活中也见到过。很多是把老外当人肉字典/听老外讲经历。这个不叫互动探索,不及上述的实验有互动推动孩子思考。很少发现能有个鸡血的老师超级激动的跟孩子探讨问题,多数也就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搭话。而家长因为听不懂,觉得只要比自己强就好多了,还挺美的。

    c)在家里:feilong另一个帖子提到的。家长不会玩,老师不会玩,就没能把有意思的东西给孩子,不是么?孩子看了一大堆小说,等到换题材了却发现别扭不习惯,这个有经验的过来人也感受到了吧?动画,分级,教材就是生活里从小经历的全部么?显然不是。所以自然有到一定阶段又兴致就没那么高了。一个孩子,只靠他自己,不一定知道英语世界有多丰富的东西可以探索吧,又不是那种达芬奇那种天才。为什么就有家长就那么坦然的放手让孩子自我发展,认为指导就是负面影响孩子呢?或者静等花开。实验里,是一堆孩子在互相影响。除非孩子有精分爱自我讨论或者姐妹,都则就是孤军奋战啊。

    d)靠罗塞塔石碑/ipad教学app的:低龄玩玩能有成绩,因为家长也辅导不了你又不想花力气。这种类型不怎么会在这个论坛上。

    3.就是上述家长提到的取舍问题了。
    实验里:
    a)孩子是有充分时间耗在琢磨这个新鲜玩意的。
    b)除了考试,其实并没有规定最后要达到何种掌握程度硬性规定。学习是没有指标,自己决定量的。6道题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我没有看到题目,也许他的书里会有,但我还没有读。
    c)家长老师对这些孩子并没有什么期待。因为都是超级穷的地方。那么司空见惯的日常游戏和互联网这新鲜玩意,这两个选择里,孩子自然选后者。

    我们这里:
    a)学校不给时间。留一堆无脑素质作业。吐槽够多,不重复了
    b)家家有各自的小算盘。家长自己也有老马过河锁住孩子的情况。家长见识素养决定孩子高度。
    c)孩子独自探索的时候,很容易止步某个阶段。不消说学习了,就说游戏。愤怒的小鸟,有很多孩子沉迷于找角度记位置,想办法每关挣最高分。这个也是钻研,而且很少有孩子会钻的那么深这么有研究有毅力。但也有孩子会转为研究比对物理现象/游戏设计的探究上。

    回到上面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孩子最后把洞里电脑都用来打游戏,画图了。
    从一个角度讲,其实这也是学习探索。谁说拿windows画图就不是对美术创意的培养呢(或者对理科方面的发现呢,放大图片看到像素点马赛克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好奇图像构成的)?但是一个孩子就一定会超越自己目前的认识去思考后面的东西么?
    换到这个学英语的论坛上也是,是看哈哈呢,还是享受娱乐同时学到东西了呢?毕竟中国国情下,压力来自各方面。

    好像岔提了。但是和这几天想的有交叉的地方。所以列出来。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0 理由 收起
    high5 + 100 超喜欢这样的探讨
  • 灿祥07

    2017-3-29 20:05:38 使用道具

    If children have interests then education happens赞这句话,兴趣,值得追求,是很重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教育,灌输不是教育。
  • high5

    楼主 2017-3-30 01:39:38 使用道具

    Sara 看到了很多东西,非常高兴你提出了这么多的观点,下面就一个一个的碰撞一下哈。

    (一)男孩子霸占的现象
    这个实验,将计算机放到印度的乡村里,对孩子们来说,就像是突然间出现了一个大玩具,新奇无比。 那么,一定是胆子大的,好奇心强的,先去“霸占”过来玩一玩。
    这些个胆子大的先尝了鲜之后,一定会呼朋唤友,一次一次的不断去探险。 同时这个新玩具好玩的消息也会不胫而走,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我倒是觉得,这不失为一种唤起兴趣最佳的方式。 那些女孩子看着心里痒痒的,但是又抢不到。 看着男孩子们这么投入,她们内心的好奇,和跃跃欲试的冲动不会消失,而是会越来越强烈。 一旦她们能够接触到这些设备,一定是热情高涨的投入进去的。

    国际象棋波尔加三姐妹, 据说其老爹在培养老三时,从不让老三进入姐姐们下棋的房间,而是不断的告诉老三,姐姐们在玩很好玩的游戏。 老三的好奇心被这种神秘气氛调拨的越来越浓烈。

    还记得看过一个日本的连续剧,一个寿司店师傅带了一帮徒弟。 新徒弟进来,师傅什么都不教,就是让他做米饭。 而师傅又不告诉做米饭的秘诀。结果这个徒弟每次做的都不合格。徒弟就想尽办法,问师兄,到处偷学, 做各种实验, 哈哈,那个劲头足啊,终于攻克了米饭这道难关。

    ------------------------------------
    现在的教育是老师无偿的教给你,更多的是灌给你。 就像是你不饿的时候,还使劲的灌给你吃,不吃都不行。 这样做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反胃,吐啊,以后看到吃的,都没食欲了。

    而实验中印度乡村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最自然的好奇心被激发的行为。
  • high5

    楼主 2017-3-30 02:21:44 使用道具

    (二)实验设备撤回

    不管怎么说,Sugata Mitra 是科学家,而不是慈善家。 他做的事情,是通过一些列的教育实验,看看方式方法那些work, 哪些不行。 咱们不能对科学家提更高的要求。 他的实验器材还要运到其他地方做实验啦。


    当地的老师恼火的原因,主要是计算机没有留下。 录像中并没有说实验是占用了上课时间与否? 如果没有占用上课时间,那就何来扰乱了原来的教学计划一说呢。 其实,这些偏远地区是最容易得到资源赞助的。


    Sugata Mitra的实验都这么出名了, 如果这些实验地区想得到几台计算机,真不是一件什么难事啊。 Sugata Mitra 已经替他们铺好路了。 只要他们提出来, 将他们的困难在网上到处发一发。


    我记得看过一位台湾老师做的视频。 他是毕业后回家乡教英语的,他所在的县教育资源相当差。 他在那里待了几年,通过他和所有老师和孩子们的努力,改变了当地的教学面貌。 因为是贫困乡村,他们每年还请到外教义工到学校义务教学。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事在人为,只要家长和老师对一件事情,一个目标足够的想,就会想办法,各种办法去实现它。 自助才能天助。 如果只是停留在抱怨,指责的层面,那就只能是原样。


    我就知道,每年暑假,中国有钱的孩子要到美国去夏令营,而美国也会组织高中生到中国边远贫困地区支教。 他们都是自备机票,自备路费,自备干粮。还见过一个活动,那些孩子在美国收集了大量的原版书籍,减少自己的行李,将这些书背到他们要支教的地方的。 活动自备的费用,比国内孩子到美国夏令营的费用还要高。 我并不是想说,美国的孩子有多高尚,而是想说,国内边远贫困地区,完全可以去申请联系这样的帮助。美国孩子也通过这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
  • high5

    楼主 2017-3-30 02:32:01 使用道具

    (三) 后面的几点提的非常棒。到google scholar 里面搜索了一下,看到Sugata Mitra的好几篇相关的论文。没仔细看,


    https://ajet.org.au/index.php/AJET/article/view/1328
    ACQUISITION OF COMPUTING LITERACY ON SHARED PUBLIC COMPUTERS: CHILDREN AND THE "HOLE IN THE WALL" (可以看到全文)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12.9984&rep=rep1&type=pdf
    Minimally Invasive Education for mass computer literacy

    只有这两篇可以看全文,其他只能看到概要。

    Sara 后面提到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此实验的后续实验去验证。
  • high5

    楼主 2017-3-30 03:43:52 使用道具

    最喜欢Sara提到的互动这一环,飞龙也提到了这一点。


    实验中
    1,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在实验中看得最明显。 孩子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不仅提升兴趣,讨论提升理解,加深记忆。
    2, cloud nannies 就是远程教学,一点没错。


    国内,具体到论坛的孩子,很难找到程度对应的孩子一起玩,一起互动讨论。 如果能有这样的机会,绝对是非常棒的。
    外教,尤其是最便宜的那种陪聊外教,想想看,一个小时给外教的钱,还达不到当地的最低工资,能有一搭没一搭的就不错了:)要那种对教育超有热情,超激动的跟孩子探讨问题的外教,凤毛麟角啊。
    国内的老师,英语达到高水平不说,还要能引导探讨,其他思维,提升兴趣的,那都是熊猫量级的---国宝


    再一点也是二位提到的,有孩子们的探索,同时也不能缺少适时的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最好是两方面能做到恰到好处。
    比如说,不是将整个internet 一下子全部暴露给孩子,而是家长老师有控制有引导的慢慢释放给出。
                  孩子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给孩子布置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想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老师适当的引导,解答,给出暗示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独自的探索,家长和老师最好能设计好一个由简单到难的路径, 同时要观察和提问了解孩子的理解状况(仅仅是表面知道,还是能举一反三的深入理解)
  • tigerdai

    2017-3-30 23:41:41 使用道具

    high5 发表于 2017-3-30 01:39
    Sara 看到了很多东西,非常高兴你提出了这么多的观点,下面就一个一个的碰撞一下哈。

    (一)男孩子霸占 ...
    现在的教育是老师无偿的教给你,更多的是灌给你。 就像是你不饿的时候,还使劲的灌给你吃,不吃都不行。 这样做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反胃,吐啊,以后看到吃的,都没食欲了。
    想到一个老师,在下课铃声响了后, 他还想多讲几分钟课, 于是他说大意)  Education's one of those odd things that you get more of it for paying the same amout, and somehow you feel like you were cheated.
    外国老师真是幽默.

    另, 看来"饥饿营销", 对付小孩是个不错的办法.
  • high5

    楼主 2017-3-31 08:58:10 使用道具

    @feilongzaitian
    感谢飞龙就互动这部分做的精彩回复。 去年看到台湾有个老师,发明了一种课堂国文教育的方法,将翻转课堂,课上互动的小组思考讨论和表达揉在了一起,我个人非常喜欢。 方法的名称是“学思达”。优酷应该有他的视频。
  • 杰克大王

    2017-3-31 09:33:04 使用道具

    嗯。我现在就是要去挖掘和培养蓓蓓的兴趣。
  • xuanjiangsara

    2017-4-13 11:15:54 使用道具

    你只要读mie那篇paper就好了。因为里面有两个kiosks做对比,详细的记录(条件+行为)表格。看得我很乐:这老头真坏,青年组不通网,幼年组不给键盘。不过可以理解为啥。

    其实后来如那个老外指出的,他也意识到了没指导是只能停在那里的。所以他有了后来的cloud grannie改进。甚至在他的school in the cloud政策里有明确的教育指导给引导员。只不过他不对外说(sounds familiar?)


    1)群组之间的小孩的“抢占”:
    因为采取干预最少政策,所以女女孩抗议的声音died out。尽管男孩们英语也不咋地,就认识几个词的水平。

    这个"抢占",我在这里也见过,再次说明了mediator的必要。

    type 1)有个英语辩论英语小组(只限孩子们自己。其中两个大孩子是闺蜜+主导。家长就跟门外等着),我想凑热闹去看,就抓我侄女当挡箭牌混进去了。每个孩子拿着稿子围成一圈,在说住农村好还是住城里好。也不是照着念,看样子应该是自己做了调研,但为啥说的并不很顺就不知道了。那个腿够不着凳子的小孩就比较憋屈,还有个男孩,基本说不上两句就被抢走话语权了。我稍微调剂了一下,但不好多说找个借口告辞了。门口的妈妈们谈笑风生(万分得意,觉得孩子都组织辩论会了),其实根本不知道里面究竟如何。

    type 2)
    院子里有孩子的直升飞机摔坏了。前去帮忙的清洁工尝试装螺旋桨的时候比较费劲。我侄女就忍不住喊起来"错啦"。我转过去跟她说“先让她试试。你肯定是发现了什么说的,我倒想听听”。其实我侄女说的也是错的,但我还是让她试了,自己看哪里配的不对。最后是我给修好的。 观察,假设,尝试,总结,修正,大家都得到了锻炼。 但这种因为急着帮忙就阻断别人的思路的事,在小孩子间是太经常的了。有好处也有坏处。

    推论:
    所以依赖抱团,跟班,小孩跟小孩聊的家长应该想想是否都是有效做的呢(像机构里那样阻止其他小孩抢话,就让那个孩子干憋出来么?互相吹捧一阵子打个卡么?)。先想想怎么取长补短改进才重要,而不是看到一个方法就上。


    2)持续的能力锻炼 or 持续的知识

    你说得对,其实几台破电脑,电费网费都加起来也没多少钱。但是mitra选择的是遍地开花,建了20左右个kiosks。那也没多少钱啊。事实上他也回复道这些booth没一个幸存下来,1,2个月就倒了。不能不让人觉得又是撒鸡汤的。事实上如果你看了那个老外提到(有证据),mitra和印度的一个e-learning营利性商企是有密切联系的。
    心理学上little albert的事是大家只晓得。而那几个地区实验结束随后的2个月内就发生衰败,是压根没在ted stage上提到过的。

    为什么大家不能在研究员撤走后自发组织维护这一“玩具”呢?毕竟3台电脑还是留在墙里的。如果真发现了有用价值,人是会尽一切办法延长一起的时间的。所以表面上是兴趣带起来了(电脑第一,棒球第二),但是没有好的引导并没有持续。mitra的实验(虽然没持续,这是设计问题)也说明一件事,帮助他们练出本事享受找乐子+长本事>持续给资源。

    推论:
    和这里的爸妈老说的“我只要给他提供适口的资源就够了”。英语的好的家长有底气自信这么讲,因为蓝图自己已经走过,路上哪有坑都知道。其他人在这么说就是迷之自信了,因为光看论坛的帖子就能发现问题多多的。


    3)程度/质量
    他的测试问题有偏向性(证明小孩子学得好)。(除了我之前说的理解dna那里)。他实际考量孩子的电脑水平是很低的。指标在他的paper里列举,此处不再赘述。


    3.1)时间。我之前也提到了这点。他给的时间放松宽裕,长达9个月。除了晚上关闭外,是随时恭候各色人等。 如果你看他的记录的话,就发现平均每个小孩1hr for 1 go,中途吃个饭上个厕所继续折腾。所以看下来是10am-4pm的有人车轮大战的泡。如果你记性好的话,就会觉得这个在哪里听到过。Outliers里面提到Bill Gates多么的幸运有这个time-sharing去机房里肆意的玩,积攒出10k hours。
    而对比看他的paper里面对比的学校电脑课只有1小时的上机时间。保不齐就有小孩想多玩呢。

    本来学一样东西就是感兴趣投入的时间越多,越有效果。追求少时间见成效的,打个比方:旅行是路上越长见闻越丰富学到的越多,越觉得在路上玩不够。

    3.2)压力。
    因为他设的测试指标低,穷家的家长就没指望孩子学习学个啥,所以根本没管,只要不影响放牛就行。所以孩子是没有压力的玩。

    回来看中国国情,家长只会抱怨学校这个猪队友。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孩子的绊脚石呢?喂,新概念才听课到33。动画片背了么?百词斩要斩啊!raz群哪里有啊,凑凑一起读呗。读的时候倒是挺愉快的,做词汇巩固就不乐意了。(看到有帖子写到)

    没有环境,英语就是有一定习的成分。学校的无脑作业还是要做,学到的东西要有消化和巩固。问题在于有动脑筋的话,对压力就不觉得痛苦。每次看到打卡喊坚持的,我就想说那么费劲痛苦的话就该想想,是不是有其他方式。你在咬牙坚持的时候,别人早高高兴兴干完学干别的了。

    3)兴趣。
    没兴趣怎么可能玩8个小时不回来呢。
    但仔细看记录,也是提到了孩子们玩得最多的是画图,disney网站的游戏,用winamp听歌,看宝莱坞视频哪怕短的只有25秒,还没电视清楚。因为没有键盘,所以孩子没有逛很多网站(不提供键盘的原因不是限制浏览网页,而是因为这玩意太容易被砸被偷了。)
    我经常看家长说,我家小子刚会爬,就会玩手机自己找歌放了。一周内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后,大家玩的基本就是上述这些了,也没出现什么花样新玩法。呵呵

    真的么?光画图+资源管理器,就可以发现做动画的秘密了。 都能去disney网页玩游戏了,为什么不知道搜索google翻译?windows录音机里还有菜单不知道干嘛的,看明白了能做混音dj呢,既然那么喜欢听音乐。mitra教他们自己做自我介绍主页都做了,干嘛不跳出思维框框,利用里面的表格做技能物品inventory?就像交友相亲网似的把孩子们潜能联系起来,互通有无。

    所以说真正探索学习时间并不是很多的。探索是要有一定娱乐目的。但没指点的探索也就那回事。
    这里翻小说章节书看片子的也不少了,用哪里了?



    不过mitra这件事倒是强调了:
    1.及时反馈是多么的重要。随时注意偏差,调整,调动兴趣。
    2.孩子带着问题动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完成比被灌+打卡完成单项任务强。本事长了,能不长知识点么。再说要强化单项的时候再细化呗。
    3.学会压力转换,这个对于国内家长比较有实际意义。否则就面临忙不过来/不爱做。

    所以我也想做个实验呢,证明我的一个想法。 └(^O^)┐


  • maomaoma1

    2017-4-13 12:24:49 使用道具

    还是要有方法啊,给楼主一个赞
  • lipan_lucky

    2017-5-31 08:26:29 使用道具

    楼主是个很有思路的家长,给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