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9 06:46 编辑

陳琴老師是國內的小學語文名師和吟誦名家,在下也有幸因爲國學教育與她結緣,雖未謀面,已经在网络交流過程中深感投契。期待今年11月份吟诵周与陈琴老师的会面。这里专门开贴陆续转发陈琴老师的文章和相关系列报道。大家可以全方位了解陈琴老师倡导的素读经典语文学习。

“素读”经典之美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琴  

陈琴简介:

    陈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的探索。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基本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都曾先后报道过她的事迹。被共青团广东省委评为“推广古诗文优秀个人”;是团省委每年派往香港进行“国学文化教育交流”的骨干教师;被《小学语文教师》推举为“教坛新秀”,曾以《与经典同行——陈琴和她的经典课堂》为题对其事迹进行过专题报道,并被评为“2007年推广经典诵读百名优秀教师”;入选《小学教学"语文版》的07年封面人物。近年来,先后在香港及全国各地讲课或作报告十余场,主编的《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系列》丛书,被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2006年度优秀出版物。她所撰写的多篇论文散见于《人民教育》《基础教育》《小学德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小学语文》等专业期刊,其所开创的经典“素读”课堂目前正被业界许多老师纷纷效仿。


      何谓“素读”?

      “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对素读的诠释是这样的:“素读”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是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说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接受每天六到十个小时的教育活动,其中诵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课程。每个孩子必须从三岁就开始接受“素读”训练,他们的《希伯来圣经》(即《旧约圣经》)、《塔木德》等经典都刻入了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中国传统的母语教学也是以“素读”法为主要的手段,两千多年里,这种方法从没被怀疑过。中国历史上那一代代的文化巨擘就是靠这种方式获得坚实的童子功的。先来看看“素读”法跟我们今天的母语习得法到底有何不一样——

      我们只看两点:

      其一、旧时的素读,追求以记诵为目的。把所读的书完全烂熟于心,不似今天这样蜻蜓点水般:翻过千万卷,却没有读破一本书。这种雁过无痕似的读,难以获得积累的功效。古人强调要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唐代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论述:好文章是“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的。任何一篇好文章绝不是字词句段的拼盘,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它是“意”、“气”相连,受“兵卫”呵护而贯穿始终的。我们现在是常常让学生断章取义地“选择你喜欢背诵的段落”,这种碎片似的记诵缺少整体意境,往往记得不深刻。因而,大多数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都没多少印象,只是了解内容,而难以达到对文意的深刻感受,更谈不上对作者行文的“气”势参悟了。因而,我们看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现在的一个大学本科生连写一首打油诗都很困难。为什么?

      让我们记一记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说的话:“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朱自清全集》;第二卷》)

      我们通常佩服学者的渊博学识,更倾慕他们的功底深厚。其实,他们读过的书许多人都是“知晓”的———知道其书名,晓得书中的片言只语。

      清人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的评价告诉人们,“记”是第一位的,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所以,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维,日长月久,习焉不察,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慎思笃行,人性世情的历练后,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其二、旧时私塾里的诵读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典。经典有什么好?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的一样:“这种作品(经典)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阅读绝对不是只读跟自己的理解水平相当的文字,必须是有智力挑战的坡度,那些要深植我们记忆深处的文字,就更应该是那种值得我们一辈子“玩味”的文字了。比如,我小时候读《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这个句子好懂吧?可是,我可能属于特别迟钝晚熟的家伙,到初三时,有一天发现我家后院种的月季,向南的那边的花开得多且大,而北面缺少阳光照耀的月季叶子长得大且绿,花儿开得很少。于是猛然间明白了“向阳花木早逢春”的含义。如果当时我的记忆里没有储备这句话,也许就不会有那么深刻的感受。我总认为好的文字是一贴养身的良药,其药效是明眼难见其猛劲,身心却受其滋养。到了一定的时机,总会因其存在而福德圆满。比如,有多少少年能懂得《易经》里乾卦第一中的“潜龙勿用”“亢龙有悔”?但是,这样的文字储存在记忆里,就会是我们人生的护心丹,紧要关头,它们总会起到回天有术的奇效。

      此外,单从语言的传承规律而言,古人将“素读”经典作为母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可谓是最便捷最有实效的方法。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的学说,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的典籍里。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就足为后世的模范。比如有学者这样论述《孟子》的语言:“后来统治了我国2000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臻于成熟,并成为后世古文家绝好的典范”(《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我们读先秦散文一直到唐宋八大家就会发现,这是不争的事实,后来的散文大家无一不受老庄及孟子的影响。尤其是政论语言,多是孟子之风。而我们现在所读的白话文章,就语言文字而言,却鲜见有经典文本那种精炼简约、晓畅准确的功力。

      比如,你让三岁的孩子读《儿歌三百首》和读《诗经》《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文字哪一种更有意义呐?有一次,我教三岁多的女儿读《蚂蚁搬虫虫》,原文是:“大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个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我开始读了三遍,女儿边玩边听,却不跟读。第四遍,我再念:“大蚂蚁,搬虫虫,一个搬——”,女儿突然接口:“一个搬,不肯动;两个搬,搬动动;三个搬,还没用——”我当时一边笑一边就想,我们一二年级的许多儿歌竟然是这些三岁幼儿都可改编出来的呀!这些内容给孩子们当娱乐读本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必要费工夫储存。同样是讲虫虫的,我宁愿选择〈诗经〉里的《螽斯羽》来记: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敏敏兮;螽斯羽,辑辑兮,宜儿子孙,蛰蛰兮.多美的象声词,多美的意境和格调!那些大虫虫如何能跟这样的文字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比肩而立呢!大卫·亨利·梭罗说:“首先要读最好的书,以免来不及将它们读完。”


      教师是“素读”经典的引路人。

      教师的阅读,是个尴尬的话题。我自己并不是一个苦读的人。读的书很少,面也很窄。实在不敢在老师们面前卖弄。只是,有一个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觉得语文老师一定要读完那几本摆在我们面前的诸子名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周易》《老子》《庄子》《六组坛经》。这几本书,加起来不足十万字,却足能证明中国为什么是儒释道三家一统的国度。

      现在很多读书人都没有去读这些原著文字,却读了很多注解这些文字的书。比如,你没有读《论语》,却去读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那就是绕弯道了。唐朝的读书人比我们聪明,他们那时候也是面对着繁杂的书库,也主张胡乱地读,风吹哪页读哪页。可是必得经过一个虔诚的经典阅读训练期,也就是说:素读经典。今天,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可以学学唐人的做法,由儒家经典再辐射到诸子百家。像苏东坡,就是这样。你看他读儒家的道家的法家的墨家的释家的,各家的代表名著全都烂熟于心。

      五四之后,几代的中国人都错过了经典启蒙的训练,老师也是。师范院校里能练练书法的,工作后就算是有点底气的了,腹有诗书,是到季羡林钱钟书那一辈人的绝唱了。2009年7月11日,中国损失了两位文化巨星:季羡林先生和任继愈先生。那一天,我在新加坡的圣婴小学门前沉思:我们这个民族,还有能力培养像季羡林这样的真学者吗?18岁的季羡林,在济南省立高中读书。他后来说自己五六十年来笔耕不辍,全因在这有位名叫董秋芳的国文老师。一年之后,19岁的季羡林考入清华。但耄耋之年,他依然把自己一生的学养修为归于那位董老师的引路之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

      我想,举目而视,我们现在已经鲜见董秋芳那样有影响力的教师了。可是,我们可以一代代接力,总有一天,我们的课堂会成为再造大师学者的摇篮。

      从我们自己开始,来一点小小的改变。每天挤出一个小时读点书,背诵一小段有份量的文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在山东有一位我所敬仰已久的陶继新老师,前不久,他告诉我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事。他说自己是从49岁开始每天背诵一段文字,几年下来,背诵了好几本书。《论语》是这样背熟的,《老子》是这样背诵的,好多唐诗宋词是这样背熟的,现在开始背诵《易经》。因为坚持背书,退休之后,他开辟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每年依然在写作,到处讲座,走进了文化研究的新天地。好书真是慈悲菩萨,总是有求必应。关键是我们有求取的心,应验总会依约到来。我最近在学英语,我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读一读纳博科夫和卡尔维诺的原著,这个愿望放在心里快二十年了。前几天,我去新加坡,跟那里的老师聊天,虽然有英语环境的他们,每天都在坚持阅读和记忆英语单词,他们说,就算会讲英语,也不见得会阅读英文名著,因为英语的词汇变化快,50年就是古籍了。每天阅读一份大的英文报,也会翻字典或辞典。我回来就开始有样学样,每天阅读一两篇英文,开始是50个单词,现在能读到500个词汇的短文了。我规定自己每天记10个单词,三年的时间,除去忘掉的,怎么的,也能记住四千来个词汇吧。有了这些词汇垫底,阅读原著应该不成问题了。

      背书,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外语,除口语外,要掌握书面语,就靠背书。我读大学时,遇到一位日本学生,他能够用汉语把整首《离骚》背得滚瓜烂熟。我当时惭愧极了,因为除了开头的几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正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之外,我只会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其它的都不会了。这位日本朋友促使我下决心要背诵一点艰涩的文字。

      每天早上,我会准时在课室里陪我的学生诵读。有时,学生诵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我在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从一年级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始,到二年级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到三年级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到四年级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到五年级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六年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冥者,天池也。”每天坚持,整本整本地背诵,滚瓜烂熟,反复巩固,六年,我们背诵了五百多首古诗词,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选背了《孟子》《庄子》《古文观止》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飞鸟集》和《狄金森诗选》以及许多优美的散文诗。比如,海明威的《真正的高贵》,罗曼·罗兰在《巨人三传》里的三篇序言,鲁迅《野草》中的序。这些文字,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留在我的心田里。我特别感激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这本书。他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把他这个观点,跟帕斯卡尔说的“人是思想的苇草”联合起来看,人就是依仗文字符号思想的动物。这么多年来,依着这些文字符号,我走过了人生长长的若干段漆黑的路。而我同样相信,我带给每一个学生小学六年的母语学习经历,也会是终生难忘的。

      所以,教师,是阅读的引路人,是素读经典的示范者,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堂,也不可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

      “素读”课程如何进课堂?

      一、“素读”的时间哪里来?

      我们来算算现在的授课时数,每周平均是7节课,一节课是四十分钟,我们学校现在是三十五分钟。一个学期除去节假日按十六周授课时间来算,总共授课时间是不到75个小时。那么一学年用来学语文的时间不也就六天而已。而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经常要挪用大量的时间去处理班级琐事。真正用来学语文的时间多吗?不多。

      但是,却很费劲。一个学期来下,教研员、授课老师、家长、学生费尽心力就是奈何不了那三十来篇课文的语文书。为什么?问题当然是数不胜数。比如,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会有截然不同的教法。教法不同,其实内容的裁定上也是截然不同的。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似乎什么都要我们教,结果是洞越挖越深,光明和养分越来越少。师生都在洞里挣扎着。

      我侧向于把课文当做范文来教。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提供的仅是范例,完全不必把整个学期的时间都耗在语文书里。高年级一周7节语文课,我这样来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一节课外阅读课,一节习作宣读课,剩下的四节是语文课。如此算来,除了练习,一个学期真正用在语文课本上的课时数大概就是60多个课时。平均两课时一篇课文。我的课简单到只有三个环节:一是课前学,二是师生评讲课文特色,三是通背课文。

      课前,让孩子把每篇课文读熟,熟悉生字词。正式上课,我会根据课文听写或听说:比如《桂林山水》,我说:“桂林的水真静啊——”,学生就能基本说出下一句,不要求百分之百的符合原文,但关键词句要对。将预习熟读课文作为教教材的重要环节,所有的课文让学生自己读熟练,能力强的孩子甚至先背诵下来。一册教材的课文只有三十篇左右,通背并不是难事。用于课前学的预习时间只需三十次作业,有预习作业的时候就不用写其它的书面作业。交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方法,比如预习时,让学生用简易的思维导图从三个层面解读课文:A、写什么——内容追问;B、怎样写——对叙述章法谋篇的揣摩;C、知识点——对修辞句法及精彩片段的研读。正式上课时,就直接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漫谈无度。

      我始终觉得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来上课。我属于不善于在细节上下功夫的人,那些大师级的精美课我一点都学不来。也曾经下功夫去揣摩过那些设计很精致的课例,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时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还把正式的写作教学放在五年级才开始。中低年级全是学生的自由日记,每天自己写一段话或一篇日记。我称这段时间我“素记”训练期——朴素的、真实的记录自己的生活。目的不是获的写作技巧,而是养成运用文字的习惯和信心。每天的作业就是读书、采蜜,低年级规定十分钟的日记时间,中年级是二十分钟,能写则写,不能写就收笔。加上教师每天不遗余力的鼓励,没有经过作文训练的孩子一样能写出好文章。因为他的阅读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五年级后,再讲作文技法,一切就水到渠成,毫不费力。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自己读来的,是靠教师的鼓励提高的。我的班级周报就是学生自觉写作的动力源泉。每周两期的作文周报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习作水平的窗口,所有在周报上发表的文章都是学生互评互改,教师只提供参考意见。这省去了我一本本批改作文的时间。(关于作文周报的做法,给大家介绍一个比我做的更好的老师,就是管建刚,他最近出了一本书叫《我的作文教学革命》,非常好。我原来的做法成本比较高,都能弄成彩色,插图,每周两期也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文章被刊用。管老师的操作可以移植,简单易行,我这个学期参考了他的做法,简单多了。他还有一整套的激励措施考试。)

      二、“素读”有量日日清

      每天要有一定的“素读”量。我这样来规划孩子们的“素读”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我们的新课标规定小学生的最低阅读量是154万字,一二年级要求每个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5万字以上,可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是少之又少。老师和学生依然难从高耗低效的语文困境中突围。而对记诵量就根本没有提。我们现在是对学英语的要求很明确,有准确的记诵量,母语却没有。

      “素读”的作业要在校内完成。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

      早读很重要。在学校取消早读课之后,我依然坚持每天陪那些自愿回校早读的孩子一起读书。正如崔姆•吉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引用奥维尔•普瑞斯科特所言:“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老师的引领很重要。我喜欢让孩子们以读书声开始每天的课程,我也喜欢让孩子们见到被我捧读的文字。

      凡是要背诵的文字还是在校内清要好。一本书,坚持每天几行,一学期总背会了。化整为零,寒暑不变,日有所诵,集腋成裘。

      我给一个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订了一个整体的规划目标: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在实践中,我总结的经典“素读”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大经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首先,根据年段选好读本。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编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为识字计,最好是以明清时期的蒙学读本开始,对识字有绝好的帮助。(举〈千字文〉的例子。儿歌,童谣也可以渗透一些,相伴每天回家阅读童话故事,两个学年就可以解决基本的识字问题了。许多学前没有任何识字经验的孩子,经过一个学年的诵读,都可以自主阅读普通的儿童文学了。虽然有很多人拒绝明清之前的读本,我个人认为“三百千”和《声律启蒙》这样的书,文字非常美,内容也基本健康。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的人用什么语言跟孩子说话的:

      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

      十二个字,朗朗上口,把一个孩子晨起洗漱以及上厕所后该有的卫生习惯讲得这么具体而精炼,除了汉语,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的语言能有这样的功力?

      再看这样的文字: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鳌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锋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94个字一段,典雅的文字,妙曼的音律,集历史、地理、天文和论理于一体,单从文字而言,这样的语言读多了,就不会让大量的汉字躺在字典里沉睡了。语文课应该尽量为孩子们创造机会认识更多的汉字,而不仅仅是课本上那几个字。

      当然,像我们的同行丁慈矿老师编的《小学对课》也很不错。你听: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这样的文字读多了,人会有诗性的。五年级下期,我们学了吕岩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我怎么也没想到,班里一个十分腼腆内向的叫彭紫盈的女孩在日记里把它改成了《声律启蒙》中的句式:

      草对笛,铺对弄。横野对晚风。六七里,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中。

      还在日记里注明:老师,后面的不对仗,怎么办?我们全班读过后,集众人之所长,改为这样:

      草对笛,铺对弄。横野对晚风。饱饭黄昏后,卧月蓑衣中。六七里,三四声。草埔六七里,笛弄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复去卧月蓑衣中。

      还有更经典的。现在英国留学的一个姓徐的女孩,三年级时我教了她们好几首小令《如梦令》之后,写出这样的词来:

      常记天河北路,爸爸饮酒过度。醉眼闯红灯,却被警察捉住。呕吐,呕吐,引来野狗无数。

      万般刚毅化为绕指柔,那个忙于生意的父亲,立誓从此酒不致醉。

      我把这个同学的这首词在班上读过后,有个叫忠恕的孩子有天也写了这样的一首词:

      昨日商场日暮,小子昂首阔步。掏出两元钱,捧走美味食物。忠恕,忠恕,吃得下泻上吐。

      假冒名牌可恶,害我毒素满腹。上当还受罪,且向何方投诉?求助,求助,增加打假力度!

      其二,利用班级的优势开展活泼的“素读”课,效果会更好。

      (1)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最好是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这种形式比独个的诵读有趣,也容易记,我们试试看——

      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③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④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①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②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③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④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三四遍回返复踏之后,就能背诵了。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的推进法,我们称为顶针式,学生也很喜欢。比如:

      ①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③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④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①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

      接力读,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比赛状态中,好胜是孩子的天性,“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们不会觉得累。

      (2)长诗可用表演的形式,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诗,250多个字,如果按照一般的读法,学生会很烦闷,而且容易乱,前后会颠倒。如果是独个人自己练习背诵,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忘记了。但是,一开始就设置好人物角色,有的领背,有的和声,有的唱,就不一样了,不仅有趣,还不会错乱。

      (男领)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女领)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齐:快板式)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

      (唱)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3)教给学生吟诵的基本方法,自创吟诵的旋律。

      吟诵,是一种古老的读书法。我们现在受媒体的误导,总认为古代的吟诵是很枯燥的,没有趣味的。其实,吟诵有很多乐趣。词和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按照平水韵的规则来吟诵。一般遵循:平长仄短,平高仄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尾字可长亦可短。(插入《破阵子》和叶嘉莹的吟诵)。格律诗的吟诵难在定调,不过,只要反复琢磨好一首诗词的格律和情感基调,还是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吟诵调子的。我也没有完全遵守吟诵的规则,只要方便记诵就行。比如,李煜的《相见欢》(分分平仄)

      (领)林花谢了春红,(合:花谢春还红)

      (领)太匆匆!      (齐:太匆匆呀,太匆匆!)

      (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男合:朝寒雨啊!女合:晚寒风!)

      (领)胭脂泪,相留醉,(齐)几时重?

      (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我们现在爱听传统戏曲的人少了,这跟不会吟诵有很大关系。因为戏曲的吐字发音很讲究,必须是以吟诵为基础的。尤其是近体诗的吟诵,平仄格律都注意到了。汉语的音乐质感是很奇妙的。如果没有这种音乐特性,古诗词就不可能这么美了。我们现在读诗词只注意到文字的意思,而没有释放诗词的音乐信息,诗与歌本来是一体的呀。

      不过,我们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吟诵的方式了。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一开始会笑倒的。但可以改良一下,把吟诵穿插在教学中,作为记忆的一个方式。我时常将即兴吟诵时的内容用ppt中的“录制旁白”或电脑下载的录音软件录下来,放给学生听,课间也放,不断刺激,就不会忘记了。

      自由诗不受格律限制,可以自由吟诵。为了让学生乐于接受,我时常会配以旋律,唱出来。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伴随着吟诵穿插的吟唱,这种读法很好玩的,我们来试试——

      长安遇冯著  (领读)

      韦应物(和声——韦应物)

      (领)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和——哦,灞陵雨呀!)

      (领)问客何为来?(和——何为来呀?)采山因买斧。(齐:噢,采山因买斧!)

      (领)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和——花正开呀,燕新乳!)

      (领)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和——唉,鬓丝生几缕?)

      (齐唱——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唉,鬓丝生几缕?)

      吟唱,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教李白的《将进酒》时,一开始,孩子们读的腔调完全是高昂兴奋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学生读时,豪气尽显,却领会不了“万古愁”的沉痛和忿懑。于是,设计了几句关键的唱曲,你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学生听到这样沉郁低缓而激愤的曲调时,就开始反省刚才的读法,注意到诗中的几处关键的“反语”手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意境就顺带出来了。总觉得,诗,不需要讲得太透,但要了解大致的意境。

      唱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比如,弘一法师的“长亭外,古道边……”很多人不记得全词,可是,借助歌唱就能继续回忆后面的词了。你记不住屈原的《橘颂》,就唱吧:“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多美的旋律,一唱三叹,油然流动。

      不仅诗词类的文体可以吟唱,散文体的古文也可以读唱相和。比如《大学》,香港很多小学编成健身操或舞蹈。

      (5)“听读”,是最好的复习和熟悉方式。我把很多诵读的内容先录下来变成MP3的格式,用电脑接上音响反复播放。包括学生的诵读也可以这样录制。他们带回家去听。我在家也这样教女儿,把她每次的跟读录下来,她百听不厌。反复听的目的是为了反复读。曾国藩说:人生有三乐,读书出金石之声,一乐也。读到这种境地,就没有什么记不住的文字了。熟听能读、熟读能诵。(听录音——)

      (6)纯文言体的内容如何“素读”呢?

      我设计一个比较固定的课程模式:(看课件——以“素读”《老子》为例)

      (7)贵在坚持,重在复习

      螺旋式上升,诵新篇,不忘温故章。每次要回头复习前几天的内容,再开始读新的内容。坚持的功力是无穷的。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积跬步以至千里,这些智慧亘古不变。老子》说得更好:“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开始的谨慎一直贯彻整个过程,才会有完满的功效。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任何事情仅凭一时的热诚是不可能持久的。其实,要背下几部书是一件宏大的艰巨的工程,但要是有方法,就不会成为苦役。坚持,就是好方法的之一。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是坚持的结果。

      (8)经典“素读”与课外的海量阅读齐步走

      每个学期,我们都集体阅读五本书,四本是浏览式读,读情节就可以了,其中一本是精读,得逐字逐句地读。精读的书我会动员家长参与,像五年级我们全班同读《三国演义》,很多家长真的是跟着孩子把这本书朗读过一遍的。我要求读原著,特别差的那几个可以读简易版的。很多孩子一开始都说读得很吃力,到十几回之后就没什么阻碍了。

      课外阅读的书搬进课堂有一个很好的妙处,就是能延伸阅读的空间,能在教师的点播中获得阅读的深刻体验。比如,有的孩子在读《三国演义》时,喜欢了其中的卷首词——《三国演义》卷首词罗贯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告诉孩子们,这首《临江仙》的出处可能是跟宋朝陈与义的一首词有直接关系。大家看——《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英豪。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读读议议之中,有孩子说也许罗贯中就是读了这首词,才引发了创作《三国演义》的灵感,你看书中描写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作者的“旧游”;有孩子说,罗贯中的这首词基本是仿照陈与义的,连词牌都一样,但是,他的这一首比陈与义的更豪迈,更有气魄,而不仅仅是对世事人物的感叹;有个孩子说,抄袭原来自古就有,不是新鲜事。

      我不加裁判,却以此为引线,让他们不经意处接受了陈与义的另一首《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多好的词啊!什么是哀而不伤的人生常态?人生纵然多逆境,一杯淡酒敬东风。古人比我们做得好。

      我习惯以一引十地带孩子们在课外书籍中漫游。比如,以《三国演义》为话题,我们还学了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诵了《前赤壁赋》,把与此书相关的背景文字补充进去,激起一些孩子去阅读《三国志》。

      每天的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预设量。我规定中高年级每天阅读5000字以上的文章。设计阅读跟踪表,定时定量,每天坚持,要家长参与。新课标规定小学毕业的阅读量是一百五十多万字,然而,网上有统计数据,能达到这个量的是凤毛麟角。其实,只要规划好,这个量一个学期就能突破了。我现在的班级中,有一大半的孩子阅读了400多本书。令人高兴的是,有几个孩子的阅读品位已经非一般的同龄人可比,他们几乎鄙视简缩版或白话版的章回体小说,都是读原著,《东周列国志》《世说新语》“二十四史”等等都是读原著。高年级每天阅读两万字左右是很轻松的事。一本《三国演义》两个星期就可以读完了。这种半文言性质的阅读对孩子一生都很有益。经过文言熏陶和没有读过文言的人,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小学生,经过文言训练的孩子,运用文字的能力会自如从容,文字的美感会不经意间流露。


25337 查看 81 收藏帖子 (10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xsj071016

    2011-10-12 23:03:15 使用道具

    认真看过了,真是位好老师.细水长流唯有坚持.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1-10-12 23:04:36 使用道具

    陈琴:“素读”经典的推动者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的探索,率先提出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素读”训练。

    2007年6月,《小学语文教师》刊发了《让“素读”焕发新的生命》。2007年11月,《人民教育》第21期的封面上赫然印着“‘素读’经典”4个鲜红大字。

    什么是“素读”?陈琴在文章中这样诠释:“素读”是日本人对中国古代私塾授课方式的定义。日本的教育专家七田真博士在《教育的原点是记忆和背诵》一文中说:“‘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他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里也说:“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就是要大量死记硬背。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做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

    陈琴认为,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主要以背诵为目的。经典“素读”的缺位,导致了文化素养的滑坡,许多学生囿于浅阅读、快餐阅读的藩篱里,虽然读了不少娱乐刊物,可仍是胸无点墨、学浅识短,难以致远。

    为了把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作品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她率先独创了“素读”经典课堂,并为每一个孩子在小学6年的母语学习进行了整体规划:背诵10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与此同时,她的语文课几乎颠覆了自己沿用多年的模式,不再以课本为唯一读本,大量的古今名著被搬进课堂;不再以机械的抄写为训练手段,取而代之的是“速读”、“素读”的双规并行——读大量的课外书,背诵大量的经典作品,读整本的书,背整本的书。

    她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基本上突破了识字3000字的常规量,二年级开始就进入大量的自主阅读期,由童话童谣开始,直到世界名著。到五年级结束,陈老师统计过,每个孩子平均阅读量突破了300本,优秀的孩子都能突破500本。更令人惊奇的是,到六年级时,以她目前所带的六(3)班为例,学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篇章以及300多首古诗词,此外还有许多外国名家名篇。

    面对一个新的班级,陈老师要了解家长的阅读习惯。她说,一开始,大多数家长是没有家庭阅读理念的,对此,她要做许多工作。她要求每个家长都阅读《朗读手册》和《给教师的建议》。告诉家长,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每一条建议也是给家长的宝典: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学业不好,就是对文字不敏感造成的。要提高成绩,就要阅读。有家长说,家里的书多得很,孩子只爱电视和游戏机,不爱读书。陈老师说,那就赶快读书给他听。她打开《朗读手册》读给家长听:“看,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毁灭我们之前先歼灭它们!”

    陈老师说她用了4年的时间来感化家长,唤醒他们的阅读觉悟。

    有不少人问陈琴,到底哪些作品对她的影响最大?她笑答:万中举一,我会锁定《世说新语》、《论语》、《庄子》、《给教师的建议》这4本书。她说自己个性中的这点点侠气和浪漫气质不是被诗词濡染成的,是古代那帮才华横溢、个性奔放的读书人“教唆”出来的;孔子的悲悯情怀是中国人的特质,早已在祖宗那儿就融入了我们的骨髓;庄子那种“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超然,警醒我在荣辱之中保持一份淡泊笃定的心性。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她反复阅读过3遍以上的书,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她都可以背诵了。她说,这本书是她的职场手册,书中的绝大部分文字在讲读书,讲教师的阅读,讲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1-10-12 23:06:07 使用道具

    ‘素读’经典”与陈琴印象                             文章来源:转载自小学教育网
        2009年春节前后,读了《课程与教师》,被佐藤学对课堂的重视和深入课堂的研究实践感动。见贤思齐,就想“且将余生寄课堂”——以成都中小学的课堂为主,并争取机会访学外地的课堂。  很快就得到一个访学的机会, 2月24日,我要在广州参加一个课题开题会。观察什么课?想到了陈琴的“‘素读’经典”课堂。
      之前和陈琴并没有太多的交往。大致在2008年7月,在他们学校讲过一次课,陈老师课前说读过拙作《我的教育道路》。讲课结束我急急赶往机场,路上又收到陈琴得短信,给我很大鼓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课前、课后,陈琴在行“立”“达”之“仁道”,算有一面之缘。回家查一查,知道是在推进“‘素读’经典”上成效显著的陈琴,名字和事迹挂了号。
      到广州前,给陈琴说要去听一听课。陈老师问我听什么课,我当然希望观察“‘素读’经典”,但客随主便,只能说随便,她大概明白我的意思,短信说“诵读《老子》81章”。我心中充满好奇,因为《道德经》就我看来十分深奥,如何让小学生读呢?
      陈老师请我24号晚一起吃饭,并说请了刘良华老师一起。良华的大名久闻,但这是第一次谋面,我很感谢陈老师的安排。边吃边交流,陈老师的佛心佛性使我心存敬仰。良华算自信得很有道理的人,他说有一次要和陈琴一起作报告,陈琴的讲课在他的讲课之后,开始他很为陈琴担心,但陈琴接下来了,这使他对陈琴另眼相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就有了以后的故事。
      课是一节随堂课,素朴得和陈琴本人一样。六年级的学生,陈琴一手带上来,正可以看一看六年“素读经典”的成效。
      温故的课由同学主持: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室里又迎来了尊贵的客人,让我们用孔子的话跟客人打个招呼吧。(全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今天的课前温故大练兵大约是8分钟左右。先来一次“拍手快板”背诵《弟子规》和《三字经》,请客人抽查。
      我随意抽查,同学们随口接上,毫无生涩之感。接着是“男女对联”、“能者领背”、“四两拨千斤”、“主将擂台”的形式,内容涉及《大学》、《中庸》,还有《声律启蒙》、《千字文》、《论语》、《中华成语千句文》,同学们兴致勃勃。
      在“又歌又诵——古诗词”的环节中。小主持人说:“听陈老师介绍,今天的客人来自四川成都,那我们就请今天的诗词领背能手陈稼籍、何忠恕两位同学领头背一首《蜀道难》给客人听,聊表我们的敬意。”两位领背员带着大家齐声背诵《蜀道难》。
      在站起来表示感谢时,我内心一边是温暖和感激,一边是兴奋和佩服。
      “素读”经典的新课是“诵读《老子》81章”。在“经典课堂第一幕:琅琅书声直面经典—读通顺”中,强调读流利、读出节奏,同时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领悟的大意。在“经典课堂第二幕:古文今译 文白对应—读懂意”中,陈老师提供了译文让学生读一读,也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同学们一方面注意前后关联,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的批评的见解。第三幕是“熟读成诵 过目不忘—记得牢”。第四幕是“引经据典微言大义—格言美”,同学们体会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为而不争”对人生的意义和启示。第五幕是“腹满诗书,学富五车”,因为下课铃声响起,这一幕没有充分展示。
      课堂上,当我看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句子时,心中涌出了一些感叹,这些人生的格言够我们一生揣摩和实践。可以说,知得越早,弯路越少;修得越深,境界越高;悟得愈透,烦恼愈少……诵读经典的意义不在于争考分,而在于为人生扎根。可惜我们过去接触太少了,就算接触也太晚了。有这样的感触,还因为在23日成都飞广州的途中,我翻看了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第一句“教弟子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打动过我,想一想我们今天当教师的,有多少真正有“正大光明气象”?同时,我们给学生呈现的教学内容又有多少“正大光明气象”?
      直面经典,用“素读”的方式积累经典,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是同学们对古文字的热爱,陈老师介绍说,他们班有的同学通读了《古文观止》,翻过了《二十四史》,读《三国演义》是和《三国志》对照着读……一面是惊叹和高兴,一面是为自己、也为可能遇到这些学生的老师担心:如果我做他们的老师,我还有什么可以给他们的?我凭什么给他们当老师?这些热爱经典的孩子将给家长、老师、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啊!
      课后陈老师很客气,要我说说意见。表达了敬意和佩服,我也说了自己的疑惑:对于“素读”的解读,陈老师多次引用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的观点:“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从实际的课堂上,我觉得不是“不追求理解”,而是“不求甚解”——不在咬文嚼字、深刻理解上花更多的功夫,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多读上;或者,低段学生“不追求理解”多一点,中高段“不求甚解”多一些。在六年级的学生身上,我已经看出了同学理解的愿望、可能和效果。从这种意义上,我觉得,“素读”是“不求甚解”的读,而不是“不求理解”的读;不求甚解的程度和实际操作,要看学生的年段和积累而定。陈老师认真地听着。
      “素读经典”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值得研究和语文教师了解。这是我在陈琴课堂上获得的实际感受。所以,当我的老朋友、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赵喜民老师要我推荐“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计划)”的讲课教师时,我想到了陈琴。从温暖的南国到寒冬中的北方,从陈琴的博客上,我知道陈琴感冒了,但不知道陈老师讲课的效果。素朴的陈琴会给承办单位和参与学员留下什么呢?
      今年我再到陕西,赵喜民老师一再称赞陈老师的研究和实践,称赞陈老师的为人和报告。小教中心的司机陈师傅给我说,陈琴上课结束,很多学员哭了起来,大家都被陈琴感动了。我问原因,他也说不明白,说让我问一问班主任冉老师。没有见到冉老师,但看到了冉老师在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u/1727478941)的文字(节选):
      为期一天的讲座,陈琴老师用她的教学实践有力地支撑了她的主张,也消弭了我们的担心(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会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商业运作,老师能否同步阅读),同时指出了成为行业里佼佼者的路子该如何走。
      在互动交流的环节,一位学员提出了一个非常突兀、略显尖刻的问题:“陈老师,你做得非常好,甚至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您能不能回答我们,您这样做,是不是您的环境很好,是不是您的同事都会甘愿生活在您的阴影下呢?您说,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让我捏了一把汗。我不知道陈老师会怎么回答,但大家的掌声告诉我,这个问题是大家最想知道的。毕竟,一个人想鹤立鸡群,承受压力最大的不是鸡,而是那只立于鸡群的鹤。
      陈琴老师的回答让学员们鸦雀无声。陈老师结合自己的身世,坦陈心迹:她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命运不但没有给她如花的容貌,而且给了她崎岖坎坷的生命历程;她不计名利,只想对得起她的职业,对得起信任她的家长学生,只想埋头苦干,尽量规避浮华的荣誉名利;她非常低调地做人,能让的她都让了,她只想享受属于她的那份孤独宁静,其他的她都可以不要。她后来的荣誉,是她想推都推不掉的……我注意到,陈老师回答的时候,许多学员都哭了。
      我也被陈老师的真情道白感动得语无伦次。陈老师的回答,不正是一个依*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名师的最好诠释:好的老师,必须淡泊名利,以一颗菩萨心肠对待事业对待同事。
      最后,我提议我们老师和陈琴老师拥别。
      诺大的教室里,50多名学员,和陈老师一一拥抱。学员们哭了,陈老师的眼睛红红的……
      冉老师的手记勾起了陈琴的回忆:
      临潼的告别让我在惊慌中蓄泪而别。那些学员一一上来拥抱我,有的伏在我肩头恸哭,有的含泪给我一个暗力而温暖地一抱,然而对我说:“我爱你!”有几个年纪稍大的老师说:“以后我再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幸而成为老师了,你是我的动力!”还有一个大个子年轻的男教师在我耳边说:“你是我最亲爱的姐姐!”更多的是默默地抱我一下,再一下,仿佛我平时抱女儿时,把她举高的力气和神态……
      来过一趟不是我们的目标,留下痕迹才是我们的追求。我认为,“素读经典”是陈琴生命历程中的一行痕迹,我相信,这一行痕迹不仅留在和她接触的人心里,也将为更多的行进者提供一种路标和参照。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1-10-12 23:09:51 使用道具

    美好的种子留给学生——陈琴老师解答“素读经典”
    来源:《中国教师报》第291期
    经典具有种子的力量
        中国教师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素读”这个概念,能简单明了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素读吗?
        陈琴:“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日本的不少学者都对我们的私塾课程有深入的研究。比如,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对素读的诠释是这样的:“素读”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也有详细的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而诵读经典是他们每一个孩子最基本的启蒙课业。”
       中国教师报:素读“经典”,经典又是指什么呢?怎么来确定何为“经典”呢?  
        陈琴:伊塔洛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列举了十四条经典有别于非经典的特质,其中第三条是这样概述的: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他说,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如何确定一部作品是经典?卡尔维诺的标准是:经典作品“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真正的经典作品,必是那种任何时候你都能“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的作品。
        以我之浅见,经典作品还有一个极好的标签:一部你未曾读过就令你内疚的书,一个民族没读过会令整个民族汗颜的书,一代人没读过就令一代人失根的书。这样的作品一旦缺席,就会令整个社会文化生态链断裂。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要提倡这种阅读方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依据吗?
        陈琴:我们现在公认犹太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许多致力研究其成功秘笈的学者都指出,犹太人的成功教育法则,其中一条就是离不开少年时期的“素读”经典训练。“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接受每天6~10小时的教育活动,其中诵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课程。有关犹太教育的研究文献很多,都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成功教育的事实:一是经典训练的重要,一是“素读”的必要。也就是我们今天正在思考的“教什么”、“怎样教”或“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
        无论我们是想获取种子之功,还是想传承或建设文化,经典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现在中国的大学有一批有识之士把通识教育引进了课堂,效仿西方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倘若我们能像犹太教育那样,在中小学阶段就把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很好地完成,何苦还要等到大学再用两年的时间来读背那些启蒙读物呢?再者,现代心理学和生理科学都已经证明,人生记忆的黄金期是12岁之前,以后则是不可逆转地递减。所谓幼学如漆,确乎如此。
        七田真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多次倡导日本当今的教育要学习犹太人,将“素读”经典的训练重归教育。我们呢?是不是也该将被抛弃过久的“素读”重新迎入学门呢?
    我们母语教学的六大弊端
        中国教师报:看来您对今天的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法是不满意的,那么,您能分析一下今天在课堂上盛行的读法吗?弊端在哪里?
        陈琴:反思我们的母语教育,我们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现在的母语教育似乎只局限在学校的语文课程内,这是十分狭隘的意识。家长、学生本人以及社会都把母语教育的重任寄托于语文教学上。古代的那种书香世家,现在举目为空;古时乡绅们营造的各种高雅的文化场所,那种让孩子一抬头一睁眼就感受到的墨香气息,现在哪儿有?而学校的课程设置,一次次把语文课缩减到极限,小学正是学母语的关键期,一周平均才7节课,而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许多语文课还经常被班务杂事占用了。常见老师们总是连一本教材都上不完,哪有时间让孩子在书海里浸泡,学生的母语素养从哪儿来?
        其二,今天在课堂上盛行的读法,一是对所读内容的要求上没有确指性,太随意。课文后面所附录的要求是“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或背诵下来”,这样的指令对于学生来讲仅仅是提供了“偷懒”的依据而已。要是把这样的训练当家庭作业,结果是绝大部分学生一是只读两三遍;二是只选择字数最少的段落来读。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内容,前提仅仅依据“你喜欢的”为准则,在今天这样一个课业负担过重的大环境下,学生自觉进行背诵训练的是少之又少。
        这种碎片似的记诵缺少整体意境,往往记得不深刻。因而,大多数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都没多少印象,只是了解内容,而难以达到对文意的深刻感受。
        其三,今天的读法,把方法当作目的,把训练过程当作结果,最后是没有获得读的成果。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常常是这样要求学生读书的:读出一句话的重音,读出一段话的关键词。这本来没错,糟糕的是只停留在读出了关键词和重音的阶段,而对于重音的处理常常是脱离整篇文章的情绪基调作独立的解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所谓的重音就被读成了刻意喊出了的口气重的音。事实上,是不是每一句话都非得要突出重音呢?叶圣陶先生说“:你把一个孩子关在房间里,听他读书,如果你听到孩子是在读书,你是不对的;如果你听到他在用书本说话,那就对啦。”读书,其实就是说话。练习说话的过程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也就是把书中的话记住才是目的。我们现在只要一开口就要求学生做到“美美地读”,读出意境和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样的训练偶尔为之是点拨,成为开口读书的常规要求就令人生畏,也没有功效。另外,新课标提出的“以读为本”的理念,被曲解为在课堂上就是练习“朗读”“美读”而已,读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获得浅显的感悟、提炼几个零碎的精彩词汇吗?真正的读,在小学阶段,应该是以积累语汇、背诵文段为目的。
        其四,今天的教材虽然都是浅白易懂的短小的选文,整个中小学阶段没有一本完整的作品作为教材,这也是极其不利于培养一个人的阅读品质的。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少能自觉地读完一本稍有厚度的书?大多数孩子就连自己喜欢的一本小说也是跳着读,缺乏沉潜书中的能力和耐性。而另一方面,教材里的文章学生鲜有不能自己读懂的,但教师却非要做足讲解的功夫,带着学生钻在“书缝”里参禅般地悟道。这种教学方式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母语的血肉不存,只有语言的声音形式而已。更严重的是,母语也就跟外语没有本质区别了。
        其五,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混淆了“朗读、朗诵、诵读、素读”的概念,使读的方式跟目标分离开来,几乎所有的文字都要求学生“美美地读”,而默读、素读、速读等能力基本没有时间训练。最明显的是把“朗读”跟“朗诵”混为一谈。朱自清在《诵读》一文中也指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日常的教学多用“朗读”——就是开口读,大声读,而“朗诵”是要求较高的舞台艺术表现。我们总是对学生作“朗诵”的要求,就会令很多学生怕开口读书。
        其六,单从识字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六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2500多个汉字。而历代私塾的“素读”,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日有所诵,在诵读中直接识记所读的文字,于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旧时私塾那种做法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为“积累”: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这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
       
    传统教学中“素读”经典的影响
       
        中国教师报:您提倡的素读经典,不管是阅读内容还是方法,都与中国以前的私塾相似,但是从我们接受的教育看,私塾教学都是受到批判的啊?
        陈琴:1912年1月19日,首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法规: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五四”运动以后,“四书五经”更是首当其冲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罪魁祸首而遭批判。从此以后,以背诵为主要目的的“素读”在课堂上就此式微。      
        不可否认,自1912年的废止读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解放思想的伟大壮举!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回顾母语教学之路,我们远离经典的脚步是否该有所修正呢?
        “五四”运动20多年后,朱自清先生已看到了抛弃“素读”经典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私塾的教学方式,有其弊端,这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实践本来就是一种探索行为,需要不断继承和发展,不断修正和补充。私塾的不足,我们看到了,批判了;私塾的优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借鉴呢?别的不说,私塾里走出来的人群中,至少有过那么多我们当今课堂培养不出来的人才。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
        事实证明,“素读”中国的经典(经史子集)真的会使脑子变聪明。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不贫血的脑子方有活力。
        中国教师报: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否也有接受经典训练的必要呢?为什么要读那些距今已经一两千年的经史子集?
        陈琴:小学生能不能接受经典训练,经史子集是否该读,历史给我们做了回答。古代的中国孩子能接受,为什么现在反而不行了。这个本来十分浅显的道理,由于一百多年来反对声浪的喧嚣,变成了争论不休的宏大课题。这些都非我这样一个小学老师的三言两语可力透的,姑且不做详论。但从母语教学的规律而言,经典训练,却是一个不可模糊的概念。
        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典籍,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的典籍里。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就足为后世的模范。
        可见,无论从汉语的习得之道还是对培养民族特质而言,都决定了我们不可忽视对本民族的经典的学习。
       
         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能否照搬古代的私塾授课方式?
         陈琴:当然不能!那种以教鞭威吓为手段的枯燥乏味的模式已经证明不可行。就我的授课经验而言,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对古代的经典训练课堂进行改良,效果显著。实际上,传统的经典训练方式如果被现代技术——也就是一点小技巧的改良,是完全可以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比如,诗词教学可以运用“唱诗”法,像《论语》《孟子》等文言,可以运用“剧本”结构法,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韵文,依其节奏,设置为“快板”法、“小组接力”法等等。班级开展活泼多样的诵读活动,可以令“素读”做到“素”而不闷,“素”而有趣。
       
    素读”经典在当下的必要
       
        中国教师报:许多人质疑,今天不是已经提倡大量阅读了吗?学生是否还有必要再接受“素读”经典训练呢?没有“素读”训练和经过“素读”的效果有何不一样呢?
        陈琴:我们现在提倡大量阅读,可是却不敢提大量记诵,大量“素读”。翻阅千万卷,却没有读破半本书,结果依然是胸无半点墨。所以,我们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概念:阅读跟“素读”不可等量齐观。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
        旧时学子的“劳于读书”,不似今天“偶然地,随意地”翻看般地“读”,是唱,是背,是“劳”于诵,也是“劳”于记,在肚子里扎扎实实地装下了大量的文字,将典范文章的行文立意之法揣摩个透,被视为“兵卫”的辞采章句早已烂熟于心,可信手拈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这些文字成了一个人一生所需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了。并且,这样的“酵母”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植入方能事半功倍。
        可我们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怕写作文?是见闻不够吗?当然不是!现在的媒体信息大量充斥孩子们的世界,他们的活动也是精彩无限,放眼一看,哪一个孩子不是在忙碌中过日子的?是看的书少吗?你去掂量一下孩子的书包,哪一个朝代的童子会像今天的小学生这样不是背着书包而是要拉着带滚轮的书包上学的?书包里装的书五花八门!可是,真要动笔写点小文,就犯难了。
       
        中国教师报:哪些作品适合小学生开展“素读”训练,您能给点建议吗?
        陈琴: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编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尤其是诗词,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也是促进童蒙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
        除此,“四书”中的《大学》《中庸》篇幅不长,加起来才一万多字,且行文优美,章节严谨,是完全可以背诵的。《论语》《孟子》中的精彩篇章或格言警句可以全背,而《老子》才五千字,多是对偶或正反串连的句式,琅琅上口。诗词之外,我个人还特别推崇《古文观止》、《庄子》和《史记》中的某些篇章。小学生能将几本书中最经典的篇章背下来,到中学后,仅是文字功夫就非同一般。我觉得本民族的经典阈限要放宽,不可仅指旧时科举的必考书目。
         此外,“素读”经典的训练内容也不可只局限于本民族的,外国的优秀经典读本也该适当介入。比如,到中高年级段,泰戈尔、普希金、纪伯伦、狄金森等作家的名篇都该让学生熟练地选背一些。不过,对外国作品。我主张以阅读经典的人物传记和小说为主,主要是考虑在语言上,译作始终是被置换过的语言,真正适合背诵的内容比不上典范的母语文本更显精美。
        要把“素读”经典与大量阅读联系起来,齐步走,通过广泛的自主阅读培养,为学生运用文字提供条件,学生的兴趣才更浓厚,语文素养也更扎实。
        中国教师报:那些“经典”因为其产生年代的背景,很多都带有“封建”印记,这样的作品让中小学生读合适吗?
        陈琴:每一部作品都会有时代的烙印,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本书所阐述的思想能穷通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经典在某个时候也只能起到“背景音乐”的效能。许多人担心读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史子集会令孩子沾染封建气息,其实,这是一种愚昧的偏见。基督教的《圣经》不乏迷信的章节,为什么西方人从孩提时代就得背诵?所以,我觉得现在已经不需要讨论要不要或该不该“素读”经典了。白先勇先生说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了。我们现在需要致力探索的是:“素读”经典如何进入现在的课堂,如何为现代的孩子接受。
         
    让“素读经典”融入语文课堂
        中国教师报:“素读”量多少算是合适?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陈琴:“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但只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
        最重要的是,自“素读”经典的训练开始,我就摈弃了以前老一套的听写、抄写、组词、造句等重复性作业的练习,告别题海。将“素读”引进课堂,迫使我的语文课革新旧的宣讲或苦练模式,一本教材我不再漫讲一学期,避免教师的“霸课”行为,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读书。因此,大多数孩子能通背整本书。“素读”的作业基本上不需要回家完成。有些家长很奇怪,怎么没见孩子回家背过书,一本《老子》不到两个月就背熟了?因为我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就是“读书”和“采蜜”(做读书笔记或摘录)。没有硬性规定,但我设计好阅读跟踪表,每天的阅读书目和大约字数都要登记。每学期,有班级通读的两三本书,其它的都是自主阅读。摘录积累也是自主,不定量,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个孩子的摘录量都在四万字以上。一些家长也跟着孩子“素读”经典,有的孩子还回家充当父母的“素读”小老师。经典“素读”的理念实际上是为当代人认可的。
        中国教师报:“素读”经典是不是适合班级?它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陈琴:“素读”经典几乎没有什么较高的微格技术要求,只要你肯带着孩子读书,就算非教师专业的父母都可以操作。但,要想获得好的功效,却不是随便读读就可以的。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对母语教学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今天这个“教派”纷纭的时代,迎面而来的各种声浪,你能坚守什么,修正什么,全靠你自己的信念。有正信的教师,才不会在表面汹涌的浪涛中迷失航向。其次,语文老师自己要是个读书人。这点很关键。我们倡导“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书香家庭”,更应该倡导每一个教师都是“书香教师”。我始终相信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带出爱阅读的学生。我的学生很喜欢读我推荐的书,我的课上常常出现“聊书”环节,书是我贴近学生心灵的魔方。其三,教师要有一点文言素养。文言是我们母语的源泉。不读文言读本的老师是不能真正领会母语的精髓的,没有古典文学素养的语文教师,可以当外语教师,但绝对不是优秀的母语教师。不读经典的教师,尽管匠气满身,却不可能是“书香教师”。遗憾的是,由于我们一直止步于经典的扉页前,许多语文老师连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都不曾读过或读不动了。不过,就算自己的底子薄,也可以带着学生读。教师可以边读边成长,边教边积累经验。事实上,我看到许多一线的教师确实开始这样努力了。
       
    ■陈琴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的探索。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基本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被共青团广东省委评为“推广古诗文优秀个人”;是团省委每年派往香港进行“国学文化教育交流”的骨干教师;近年来,先后在香港及全国各地讲课或作报告多场,其所开创的经典“素读”课堂目前正被许多老师效仿。



  • hb可可2007

    2011-10-12 23:19:01 使用道具

    觉得现在语文教育倒退了。以前的孩子通过读经六七岁就可以轻松认识两千多字,现在的孩子学拼音,学白话文,一二年级才认识几百字。最糟糕的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再也培养不出像巴金,鲁迅,冰心那样的文豪了。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1-11-15 19:19:00 使用道具

    转一篇陈琴老师的博文。其中有陳琴老師新书的序言,徐健順老师的所做。

    这几天,中华书局的祝主任不断地给我打气:“师父,你准备好了吗?”“师父,来吧,这是一份使命!”
         我始终认为自己还不具备出专著的资格和能力。几年前,就有朋友不断鼓动我把自己的所思所为变成书稿,我却一直很忐忑,我担心自己这样的井底蛙鸣声有限,难有见地。另一方面,因为一直在一线,每天所做都似乎不同于昨,日思有新,日见有别,便更加难以言尽。
        最后,在中华书局的编辑们的建议下,先出个对话集,就当作是给关心“素读”经典课程的同道开一个窗口吧,让大家一起来探讨这种教学法到底该怎样传承,怎样创新,其扬弃之策该怎样定位。
        这个集子暂定名为《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药》。
        为这个题目跟编辑大人争论了半天,我觉得太绕,太玄。可是,编辑大人说,要是别的文本他们绝对反对取这么文学色彩浓烈的书名,但是,这本书里所有的内容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文字对心智的启迪作用无可替代。
        这个对话集和诵读教材的编撰工作多亏了中华书局的众位大编辑们,尤其是才华横溢的小白编辑,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他从我的演讲稿和论文集里甄选的,还逐字逐句地考量过。就在快定稿时,我依然没有信心,依然退缩,依然想放弃。但小白说:“陈老师,相信我的审稿水平吧。我编了这么多书,极少有像这本书一样令我感动得无法言语的,我们编辑部里很多人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我们送到审稿组去时,审稿的老师连声说‘好稿子!’,您可千万别再犹豫啦!”
        为什么我依然没信心?我是做教育的,尤其是在今天做母语教学的,有太多的难无法道尽。我们的母语偏离母语的定位其实很久很久啦。一如纪伯伦所言:我们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在一个毫无母语秩序感的团队里,我亮出这样的盾牌来,其实连我自己都觉得危机四伏。
        我不想成为靶心,只想带着我的孩子们且行且吟,且歌且咏,优雅而自得地穿过母语的密林。之后,他们各奔自己的乐园,各寻自己的快乐。我相信他们,被母语的美滋养过的心灵不会空虚;我相信他们,被经典的文字濡染过的性情不会鄙俗。
        所幸,我有知音啊!所幸,我有助力!
        我时常感觉自己在旷野独行时,耳边一个声音坚定有力地响起:我愿跟你同行!
        在这本小集子付印时,安顺问我:“师父,要不要写序?”我说:“真的没想好?因为很多的序其实会误导读者,或者显得没有份量。”
        当中华书局转来了徐健顺老师这篇书评时,我还是建议把它作为本书的序。因为,它的份量太重啦!我开玩笑说:“这本书的所有文字加起来还没讲透这个序的天下第一问!”
       
                                      谁才是天下第一?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多少种教学模式、教学法?恐怕谁也数不清。可是我们的教育成果如何?这个恐怕谁都很清楚。
         这是为什么呢?
         满天飞的教学法,基本上都是欧美移植过来的。用西方的教学法教西方文化,可能还行;教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中国的文化,合适吗?为什么没有人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呢?
         因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太落后?太腐朽?
         这真是奇哉怪也。如果我们古代的教育不成功,又怎能培育出无数的仁人志士、才子文人,撑起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只要几代教育失败,这个民族立刻就土崩瓦解了。
         如果说古代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现代教育,好像是个不错的理由,但是我要请问:古代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您知道吗?您知道我们古代的教育,从来是一对一的吗?我们中国的儿童,三千年来一直享受博士生待遇吗?您知道我们古代的老师上课是吟诵的吗?我们中国的儿童,一直是在音乐的感动中学习经典的吗?您知道我们古代的儿童,六岁时普遍可以达到三千字的识字量吗?您知道我们古代文人的记诵量是现在大学生的万倍以上吗?如果您说那是死记硬背,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那我问您,您觉得是现在的中国人创造力强,还是古代的中国人创造力强?中国现在有大师吗?究竟是谁在培养有想象力、创造力、健康、充满爱心、高雅、纯洁的人才?
         中国古代的教育,才是天下第一!
         有人说,不要逼儿童早识字,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我赞成教育规律,反对扭曲儿童。为什么早识字就是摧残儿童呢?因为识字是使用理性的,儿童理性发育未成。为什么识字是使用理性的呢?因为字是拼音的!明白了吗?这是外国人的理论!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恰恰是使用感性的!我刚刚得到的一份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他们花了很多年研究儿童学习的脑神经规律,得出的结论中有一条:学习汉语主要用右脑,学习英语主要用左脑。按照西方的理论,中国的儿童恰恰要早识字,必须趁感性好的时候赶紧学习。所以中国的儿童早识字,早看书,热爱学习,热爱文化。为什么中国的文明那么发达?而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始终全面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我们真应该怀着深深的敬意感谢我们的祖先!
         不去了解,盲听盲从,不是科学的态度。
         到哪里去了解古代的教学方法呢?的确,这方面的研究太少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学界有人在研究,也在整理文献资料。吟诵学会在采录老先生,也积攒了很多资料。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学校有人正在做!有人正在尝试借鉴古代的教学方法,进行现代的教育,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陈琴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去年她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带一年级的学生,我曾邀请她带着学生到武汉演出。于是,我在一辆大巴车上第一次见到了这批幸运儿。您猜当时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集体吟诵《滕王阁序》!六岁的儿童啊,才上学半年啊,半年前一半的孩子还一个字不认识呢,半年以后他们已经熟背了一万多字的经典!我曾把陈老师的上课录像放给我的研究生们看,看完后,他们全趴在桌子上——没脸见这批六岁的小弟弟小妹妹。
        您也许猜测:做陈老师的学生很痛苦吧?被逼着背那么多东西。所以您一定要看看陈老师上课的录像,不是看陈老师,而是看她的学生,看那些孩子的脸和他们的神态动作。孩子们上课时的状态,就像我们在看世界杯!一副跃跃欲试、直欲冲上讲台的样子,每个人都张牙舞爪、兴高采烈!这样的学习,不可能不好。这样学习的孩子,不可能不成为一个好人。
           陈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她的秘诀,一个叫素读,一个叫吟诵。
           还有很多,需要您自己去看,去体会。
           如果每个孩子都像陈老师的学生,这个国家,就叫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我们失去的已经太多,找回来真难。
           幸而还有人在做。幸而还有很多人,像您一样,准备去做。
           做吧,为了民族,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去做吧。
           徐健顺
           2011年11月7日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1-11-15 19:20:56 使用道具

    国内另一位语文名师韩兴娥的博文,谈到她读陈琴老师新作的感想。

    天不丧斯文————读《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有感  
                       ——读《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有感

                       山东潍坊北海学校    韩兴娥   
    今年春天,一向康健的我突然成了病人,发音困难,身体乏力。一个暑假的休整也没能恢复健康,于是打算秋季开学请病假,做起了去给陈琴当“小秘”的美梦。虽然“两周教完教材”我已轻车熟路,也带领学生读过《论语》《老人》等经典,但从没有像陈琴师生那样“刚入学一个多月就读《诫子书》《爱莲说》,在低年段读150首诗词、50篇文言文、《大学》……中年段读《中庸》《老子》《论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高年段素读《庄子》《孟子》《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中的选篇……”陈琴用小学六年的时间为学生蓄足一生所用的母语能量,将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文字储存在学生记忆深处,在我看来还是可望不可及。恰巧陈琴秋季开学时重教一年级,于是我对她的课堂心向往之。虽然陈琴大呼小叫一番“欢迎、拥抱……”但终因学校师资不足,我又难舍已带了四年的学生,终还是各在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周五下班前收到陈琴《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的书稿,一扫数月来带病工作的拖沓疲乏心态,缩小字号、页边距,将二百多页书稿缩成一百多页打印。每十页装订成一本放置案头,睡前读,醒来读,一个双休日逐字逐句地读完一遍。
    同样是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语<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smarttags" />文老师,同样曾是众人眼里的“笨老师”,同样是把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当作最有趣、最有价值的工作,我和陈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笃信经典的魅力;着力培养学生沉潜书本的能力和耐性;以不求甚解地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
    但陈琴“幼学如漆”的童子功,她对经典的感悟能力及擅长吟诵的美妙嗓音,多年来我只能望洋兴叹。我感慨,在经典文化经历了百年浩劫的今天,在21世纪的小学老师队伍中,竟然有一个通晓“老古董”的女教师,天不丧斯文啊!浸染过经典的陈琴当一种普通的小学老师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幸事。如果她是大学老师,那大家可望不可及;如果她是中学老师,学生已错过了学习母语的最佳时光;如果她仅仅是一个母亲,而不是传道授业的老师,只能惠及一个孩子而已。所幸陈琴是一名小学老师,所幸她的心灵始终保持着清明状态,以宠辱不惊的平常心态、抱元守一的定性,心甘情愿地当一个纯粹的小学一线语文老师。以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阅读经历告诉人家经典不难学,所有智力正常的小学生都能腹有诗书。
    该不该让小学生读经典的争论早已狼烟四起,双方各持一端,赞成者说是传承文化之必须,反对者说是摧残学生之恶行。读经典与泥古不化被人为地联系在一起,读经与摧残学生总是如影随形,久远的历史变成了一个深重的包袱,传承经典文化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当我有了一个班的成功经历后,诸多非议还是不绝于耳。好在天不丧斯文,通晓中外经典的陈琴从她的教学实践和阅读中证明:一百年来,我们是在以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潘文国语)……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把“朗读”跟“朗诵”混为一谈。日常的教学多用“朗读”——就是开口读,大声读,而“朗诵”是舞台要求较高的艺术表现(朱自清语)……为什么不按常态一学期读一本书,我没有能力讲清公有理还是婆有理,所以一再催促陈琴写一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书,无数次动员道:“陈琴,写本关于语文教学的书好不好!你把在博客上东拉西扯的工夫用到整理教学笔记上行不行!”率性而为的陈琴每每笑答:“兴娥,我没有你勤奋啊!”今天,终于看到了陈琴对语文教学的论述,终于看到她为走在“素读”经典和海量阅读路上的老师和家长讲明了道理,指明了道路。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饱读诗书的陈琴采用的是简单易行的教法,那些如我一样五音不全的老师和家长即使自己不会吟诵,但能让孩子学会。十三岁之前的儿童个个是天才,就看家长和老师是不是像陈琴一样给他们提供天才需要的精神食粮。
    我们一起跟着陈琴引导孩子读经典,在此过程中逐渐具备站在层层文字垒成的巨人之肩上目视远方的能力,并在孩子们内心植下阅读的种子,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抹厚重而绚烂的底色!
  • 宝贝一家亲

    2011-11-15 19:30:27 使用道具

    收藏,慢慢读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1-12-31 07:10:41 使用道具

    盘点我们在一年一期的素读时光 文/陈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4fead0102dyjj.html                                                                                                            这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上完了语文教材里的最后一课。当然,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有一些训练题,目标就是让孩子把书本上的生字读熟。


      

    一年级一期,我的目标定位是“识字”为主,写字为辅,其它的内容都是可以等而视之。只要抓住“识字”这条钢绳,网撒的宽窄度自然会有规则啦。很多老师从一年级第一期就开始训练孩子写话、说话的能力,但到最后会发现,只有在广泛阅读和诵读的基础上,写的能力才会有提高的可能。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年级上期的书写也不能全面狠抓,对一些手腕力度够,有过点书写启蒙的孩子要多鼓励他们写,展示他们的书写能力,保持他们书写的兴趣,而有些孩子,没有接受过学前的握笔训练,甚至从来没写过字的,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写得像模像样,起落笔锋都能突显,那是很困难的。

    给所有的教学环节安排好一个进展的时序,才不至于失序。教学有序,才能不限于慌乱和无效。有些知识,非要考虑到儿童的肢体能力时就必须要尊重其规律。

    本学期每周都在及其匆忙中结束。我面对的这个班,可能是从教二十多年来第一次遇到的这么特殊的学生。德高望重的书法老师肖老师有一次对我说:“别说你教了二十多年才见到这样的学生,我教了快五十年书了,也没见过这么一帮难教的学生!”开学初,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啦,觉得干脆把课程全改掉,只教课本上的那几个字,用上足够多的时间来慢慢训练这班孩子的定力和规矩,要把他们的心性引导一个相对正确的水平上才开始教点其它的内容吧。可是,理智告诉我,越是把孩子往狭窄的瓮里装,就越不可能把孩子的自觉力提高。所以,还是一步一趋地挪着步子,走完这个学期,现在回头一看,刘老师说:“虽然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效果,但是已经很了不起啦,学的东西这么多,用的时间这么少!”

    我们的语文课里除了学教材,还把好几节课给了外围课程的讲座,学了手鼓,上了几次集体舞,本属于语文课时内的周二的小课让给了美术,以方便学生把美术作业在集中的时间里完成。就是说,我们不仅没有占用其它的课时时间,还把语文课的时间挪作了它用。

    本学期最大的遗憾就是带着学生阅读课外书太少,因为孩子们的识字量没上去,使得阅读只能滞后了。有个别孩子现在才真正主动去翻阅图书架上的书。要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前期工作费的功夫是难以预计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当我们看到孩子主动阅读时,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开始超越跟书的隔膜期啦。

    明天是2011年的最后一天,对我而言,这确实是极其不寻常的一个年头。对这班孩子而言,大概也应该是生命中一个值得终生铭记的一个年头。在他们年长时,或年老时,回忆起小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些感慨,一如我以往的那些学生,每次见到我都是感叹:“唉,老师,当初我们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要是现在再回到小学课堂上,您要我干什么我肯定很乖,绝不偷懒!”

    哈哈,人生如斯,事非经过不知难,人非年长不知悔,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吧。所幸的事,我们的本心不坏,我们的本能尚在,总有些好的时光会被留住的。一如这学期,虽然浑浑噩噩,却也有缕缕金光镂刻心碑上。一如某些阴暗的雨天过后,岸边坡下,有金燕展翅翩翩而来,令人欢喜满怀。

    本学期诵读过的大部分内容如下———————————————

    盘点一年一期的诵读内容

    我吟我唱 ——感恩心

    1、燃灯之歌

    2、跪羊图

    3、外婆的澎湖湾

    4、兰花草

    5、中国功夫

    成语接龙 ——我已背出550条

    1、白字龙

    2、日字龙

    3、依字龙

    4、山字龙

    5、尽字龙

    6、黄字龙

    7、河字龙

    8、入字龙

    9、海字龙

    10、流字龙

    11、欲字龙

    腹有诗书少年强 ——经典在心任君查

    1、忆江南(白居易)

    2、诗经·卫风·木瓜

    3、诗经·周南·螽斯

    4、诗经·鄘风·相鼠

    5、如梦令·尝记西亭日暮(李清照)

    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7、夏日绝句(李清照)

    8、人要有四心(孟子)

    9、诫子书(诸葛亮)

    10、与朱元思书(吴均)

    11、爱莲说(周敦颐)

    12、陋室铭(刘禹锡)

    13、草书歌行(李白)

    14、木兰辞(北朝民歌)

    15、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6、将进酒(李白)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8、渔家傲(范仲淹)

    19、破阵子(辛弃疾)

    20、中国历史朝代歌

    21、弟子规(李毓秀)

    22、出塞曲(席慕容)

    23、开满鲜花的头(贾尼·罗大里)

    24、四月(希梅内斯)

    《必备古诗80首》——经典在心由君查(一年一期背诵的内容)

    1、长歌行(汉乐府)

    2、述志(汪洙)

    3、七步诗(曹植)

    4、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

    5、敕勒歌(北朝民歌)

    6、折杨柳歌词(北朝民歌)

    7、咏鹅(骆宾王)

    8、画鸡(唐寅)

    9、回乡偶书(贺知章)

    10、题都城南庄(崔护)

    11、咏柳(贺知章)

    12、村居(高鼎)

    13、凉州词(王之涣)

    14、逢入京使(岑参)

    15、登鹳雀楼(王之涣)

    16、望月怀远(张九龄)

    17、春晓(孟浩然)

    18、春江(何绍基)

    19、宿建德江(孟浩然)

    20、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21、凉州词(王翰)

    22、出塞(王昌龄)

    23、悯农(李绅)

    《日有所诵》及其它童谣共100首) ——我已熟由君选(具体见书上目录)



  • elvier

    2011-12-31 14:05:30 使用道具

    全部细细看完,竟有泪盈于睫。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1-9 06:45: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9 06:45 编辑

    给学生开设的书单

    文/陈琴

        一直有网友和老师请求我给孩子们开设一份书单。开书单,我总觉得没有必要,因为现在的书实在太丰富了,走进书店,随便一眼扫去:好书都摆在那儿呐,应该不存在挑选的难度呀。可最近不止一位朋友说:你讲的那些书名很陌生,记不住,你还是写出来吧。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无不尴尬地坦白:之前只知道《论语》,四书五经到底包括哪几本,自己还不知道。


        这样的话,我听了起先是非常讶然,可后来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有一次,我跟一个老师讲《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记诵方法时,她很出我意料地冒出一句:“啊?这是你写的词吗?真好啊!不过,好像配不上那首曲子呀!”她只知道有《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不知道张若虚的诗。

          我不是觉得她孤陋,而是觉得我们这一代和上几代人所读的文字实在太少了,学生时代记诵的内容也实在太少了。好多人,看起来是读书人,却没有真正地把一本书读进去,所读的书中没有一本有份量的。一百多年来,我们在误读。许多朋友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读那些古书的?我通常不能详答,因为,在我印象中,没有什么书叫作“古书”。所谓的“古书”是甲骨时代的文字呀,那些优美的文言文怎么叫作“古书”呢?倘若我们心中一开始就把它们视为“古书”,心距无形中就被拉开了,亲近感自然就少了。


        最近一直有人在跟我辩论“为什么非得要读你推荐的那些经史子集?读现在的书,读西方的书一样可以使人聪明有智慧,一样可以成为有学识的人。”我知道,任何一种信念都是有坚固的实证经验做后盾的。那些秉持不读中国的“古书”也一样能成才的宏论者,有他们亲历的事实作证,他们说:“我们的现代科技,哪一样是靠古代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呢?”他们认为,开卷有益,文字无国界,甚至西方的思想更能武装我们的脑袋。


        以我之浅陋,通常是不能胜任这样的雄辩。但我知道,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一个民族的人文经典得不到传承,这个民族是不可能真正优秀的。



        所以,如果非得要精挑细选,我还是希望先从本民族的经典读本开始。


        幼儿读本,为识字计,”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和《唐诗三百首》或《千家诗》依然是非常好的蒙学读本。如果家长有计划地让孩子诵读,把每次读的内容反复读给孩子听,经常回过头来复习,甚至用电脑把每天诵读的内容以大号字体打印出来,让孩子拿着指读,这几本书背完后,就具有了基本的识字量,可以开始自主阅读寓言、童话了。寓言、童话还是国外的那几本名著好,比如,安徒生、格林、托尔斯泰、拉封丹、伊索等等,是不可绕过去的经典作家。


          中年级段的孩子,可以诵读《大学》《中庸》和《论语》《宋词三百首》。有些老师一开始都以为《中庸》这样的文字太难读,孩子很难接受的。其实,凡是论述大道的文字,孩子的天性都不会接受。可是,为什么要在这个年龄段去记诵那些有坡度的文字呢》?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只要稍微懂得字面意思,行文的节奏感很鲜明,就不会有记诵的障碍。而实际上,我个人觉得《中庸》的行文之美是胜过《论语》的。如果你觉得让孩子背诵《论语》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中庸》就更不会有困难了。此外,在这个阶段,可以引导孩子阅读一些国内外的优秀小说。我觉得,读小说的耐性在九岁左右开始培养是最好的,一是有了一定得识字量,生僻字不会成为阅读的主要障碍;二是有了一定的童话阅读基础,对小说通常以长句见优势的文段不会陌生,也能读懂句意和段意;三是这时候的孩子特别需要沉静的品行,教师或家长引导孩子耐心地读一本有厚度的书,要求孩子完完整整地读熟一本书,对孩子培养自己的阅读品质是极有裨益的。适合中年段孩子阅读的小说有《爱的教育》《红岩》《汤姆·索亚历险记》《基督山伯爵》《福尔摩斯探案集》《小王子》《秘密花园》《柳林风声》《会飞的教室》《格列佛游记》《雾都孤儿》《说岳全传》《三侠五义》《鲁宾逊漂流记》《西游记》《窗边的小豆豆》《昆虫记》《老人与海》……


           高年段的孩子要诵读的内容可选择《老子》《庄子·内篇》《孟子》《孙子兵法》,此外,《史记》《古文观止》《诗经》中的优秀名篇也可尽量多背诵一些。国外的名家名篇,别的可以暂时缓一缓,而泰戈尔的《飞鸟集》《吉檀迦利》和纪伯伦的《沙与沫》《先知》中的名篇是应该选背的。泰戈尔的诗文中有很多是朦胧诗,学生一定有理解的困惑,但,由于翻译这些文字的人都是真正具有诗感气质的文学家,如冰心,文字很华丽,孩子们还是能接受的。纪伯伦的文字具有非常浓郁的宗教色彩,这种文字如果深植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是会产生奇妙的“药性”的。我们不是要孩子成为宗教徒,可是来自宗教的智慧却是不可替代的。有些话此时不懂,有一天却成了心灵的福泉,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有智慧的父母总是在孩子极小时就要求诵读一些纯宗教文字的书,要把像《圣经》这样的书本完全背熟。


         这个年段的学生阅读面会更广,自然科学及科普类的读物都是必不可少的。这要视孩子的兴趣而定。而文史的阅读,尤其是国内外的小说可向学生推荐《母亲》《巨人三传》《约翰·斯里克朵夫》《哈姆雷特》《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简·爱》《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可忽略的是,这个时候的孩子一定要读几本名人传记,比如《富兰克林传》《凡·高传》《林肯传》《爱因斯坦传》《居里夫人传》《孔子世家》《周恩来传》……一个孩子的心中一旦把其中一个人类最杰出的人物视为崇拜者后,这个孩子的奋进动力源就会永不枯竭。


         当然,我们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已经非常重了,没有时间读书成了不争得事实。若多天天跟书本打交道的孩子并没有真正读过一本书,他们被各种操练挤占了所有的时间。所以,家长和老师若是能做到让孩子在百忙中扎扎实实地读完那么十几本书,这个孩子就已经十分幸运了。这样的书,读过和没读过的孩子终有一天会被时间证明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所列出的这份简单的书单,能完全读过的,即便是在我现在这个班里,那几个以海量阅读为傲的孩子也找不到一个。但是这些书名他们是烂熟于心的,我常常跟他们在课堂上聊这些书中的情节,聊这些作者的心酸历程和逸闻轶事。因为我深信,小学六年里,他们即便错过了细读其中某一本的机会,以后在某一个时刻邂逅那熟悉的书名,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轻轻揭开它……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气息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响起久违的乐章,令他们在某个阳光婆娑的午后陶醉其中……


         这也是功德,是播种的功德。





  • 杨云帆

    2012-2-16 22:04:25 使用道具

    启人深思,感谢楼主推荐
  • 默默妈

    2012-2-19 10:05:37 使用道具

    认真拜读,受益匪浅
  • 程至开

    2012-3-31 19:46:58 使用道具

    永不言晚,贵在坚持
  • 程至开

    2012-3-31 19:57:08 使用道具

    读了秦前的一些作品后,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就如上文所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天助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3-31 20:38:54 使用道具

    程至开 发表于 2012-3-31 19:57
    读了秦前的一些作品后,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就如上文所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 ...

    这并不奇怪,很多伟大的文明,都是早熟的文明,比如古希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在同时期也都有非常高度的文明,他们的语言、文化、音乐也都相当完善了。
  • dvontheway

    2012-4-1 13:41:00 使用道具

    喜欢啊,欢喜,看到这样的文字


    dvontheway于2012-4-1 13:41补充以下内容:
    找了给教师的建议,下载了电子书准备拜读,谢谢春夏,谢谢陈老师。
  • 程至开

    2012-4-1 19:39:33 使用道具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3-31 20:38
    这并不奇怪,很多伟大的文明,都是早熟的文明,比如古希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在同时期也都有非常高度的 ...

    {:soso_e130:}
  • 榕树妈妈

    2012-4-4 22:12:40 使用道具

    认真拜读,受益匪浅
  • 小小乐

    2012-4-5 00:26:35 使用道具

    记下了,去囤书,现在确实国学的书读的太少,希望还不算太晚。
  • 思涵妈

    2012-4-6 08:21:35 使用道具

    感谢推荐,获益匪浅。
  • hmcaoying

    2012-4-6 10:41:17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1111
  • 冯幻

    2012-5-21 22:08:00 使用道具

    认认真真的读了,谢谢谢谢!
  • harry

    2012-5-25 23:51:09 使用道具

    拜读了,谢谢
  • bigleo2000

    2012-5-26 21:47:46 使用道具

    谢谢家有春夏,真是有心人。

    收藏起来,慢慢学习。
  • 我爱Paris

    2012-5-27 22:21:27 使用道具

    很受教益,多谢多谢!
  • 冯幻

    2012-5-29 14:45:39 使用道具

    收藏了,正在慢慢学。
  • 千江有水

    2012-5-29 16:04:04 使用道具

    家有春秋提供的文章都是高能量的,拜读。谢谢!
  • 蓑羽鹤

    2012-5-29 16:54:22 使用道具

    打印下来。打算仔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