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ion_tang 于 2012-6-8 09:17 编辑
好象有人开始看上乐高课了。
乐高课,无论学童年纪如何,一段时间课程下来,收获应该不少。原因如下:
1。海量的积木,家里无法提供
2。传说中,乐高对教学老师是有考核的。
3。既然是乐高授权的,课程设计很有一套。家里玩可以没有这么系统的
4。老师对乐高拼砌,机械原理等,应该更专业。
5。老师的诱导---重中之重。
、、、、、
听说上海,乐高授权的有好几家。但有个??觅???是最权威的。师资力量是···价格也是···听说是可以选老师的。
而今,乐高课程,就象早教,蒙氏,创意绘画等,含金量相差太多。
今天,带RAX去1号调频吃午饭,饭后带BABA去??乐高去看看。
这个时段在玻璃房,正好有孩子(3岁左右吧)在上课。1个女老师教,4个孩子学,2个家长玩手机,也许还有2个家长在教室外面。
我看到的时候,课程已经上了有一段时间了。正好让我看看教学质量如何。
课程里有个白板,画了一个娃娃---主题应该是娃娃。
4个孩子以老师为中心,以扇形坐开。老师背后一大堆整理箱(放乐高用的,但没有很好的分类)
3个孩子的作品,完全一样。另一个老师帮他在装娃娃的脚,装好老师走开到箱子里去找积木(由于没有很好的分类,找了大约2、3分钟)。终于找到了,老师帮他按上。这下四个作品完全一样了哈。
、、、、、无语、、、、、
我跟着RAX走开了,离开??乐高时,又看了一眼那教室。多搭好个头,但四个还是一样(颜色不一样哈)。
这个??乐高,我以前来问过价格110元/课,一节课多少时间我忘了。
我不会让RAX来这学乐高的,分析如下:
1。装乐高的箱,都放在老师后面,孩子要用,老师统一再发吗?
应该散开放,方便孩子选取
2。作品,为什么会一样,孩子的想法一样??
老师还应该刻意引导。应该让孩子自已搭,当孩子有疑惑时,有困难时,无从下手时,老师你再出面
3。当第4个孩子的作品,与前3个不一样,缺少一块,为什么一定要去找一样的?为什么是老师你去找?
现实中的孩子也有高矮胖瘦之分,为什么要统一搭个圈?老师的思想已经很固化了。
孩子的作品,不应该是孩子去找吗?
4。课程没有设置,整理积木这一环节吗?箱子里竟然可以看到上上节课的作品。看老师找积木的匆忙,没有分类哈。
每次课程的最后工作是拆掉自已的作品,并分类放到箱子里(类别可能分错,课后老师再理下)。
5。因为我是在玻璃房外面,没有听到老师和孩子的互动。但里面的2家长呢、、、、
乐高课程,要学的就是如何创造?以上课程?
之前我在篱笆上看到宝妈贴的乐高课程的作品图,课程--洗衣机。同班4个孩子的作品都放上,三个完全不一样,但象洗衣机。还有一个,也就是宝妈儿子的作品,打蛋器。具宝妈说,这已经是第2次(可能是第3次,我记不清了)搭这个打蛋器了。当然,成品每次都不一样,但基本原理一样。宝妈儿子是这么说的:“老师让我搭、、、、,可是我就是喜欢搭、、、、。老师让我用这种砖试试、、、、”
孩子的作品是老师的成果---是你买单的依据---但你是不是也要注意一个这过程。
老师搭了个娃娃,让你付110元,你觉得怎么样。
该贴已经同步到 dion_tang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