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就不用定义了吧,大家都懂的。
亲子教育其实就是不断寻求某种平衡,举几个例子哈,
比如,家长纠结,是学中文呢,还是英文呢,是中文学好了,学英文呢,还是两样一起学呢,还是。。。放多少时间在中文上,英文上,几岁让孩子学。。。。。
根据家长的目标,根据自身的情况(时间,精力,金钱。。。)在中文学习和英文学习上找到一个平衡就好了。
两个极端点,A,中文都没学好,学什么英文。
B, 赶紧学英语吧,不学就错过语言敏感期了。 要胎教,要从一出生就说英语。。。
我没有说这两个极端点不好或是错误,只是为了说明,标识出这两个A点和B点。 其实在A点和B点上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在A和B之间的某一点上,只要根据自己目标,自身情况,孩子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好了。
再比如:学英语时间是不是太长了,把孩子户外活动,下棋打牌没事空想的时间都耽误了。
还是两个极端点,A,学习型的家庭,给孩子的学习安排的满满的,没有户外活动,没有下棋打牌没事空想发呆的时间
B,家长忙自己的,什么都不管孩子,孩子成天不着家,放了学就在外面疯玩。
还是那句话,在极端点的家庭至少在爸妈网的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在A和B之间的某一点上,只要兼顾好孩子的学习和其他各方面均衡发展就好了。
还比如,亲子英语用什么方法,
还是两个极端点: A,听家长的,规定孩子,一定要卡听(听一句,跟读,或是听写),一定要听多少遍,跟读,背诵,家长每天验收,必须达标。。。
B点,听孩子的,没有规定,孩子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一切听孩子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处于极点的家庭不多,大多数处于AB两点之间。 孩子大的,听话的,愿意配合的,可能靠近A点的比较多。 而孩子小的,家长希望重兴趣培养的,靠近B点的多一些。 具体怎么实施,要看家庭的目标,是想快出成绩,还是重兴趣培养,家长本身的情况如何,能花多少时间和精力陪孩子,能想出什么新颖有趣的方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需要家长的耐心,创意创新),以及孩子的兴趣个性,性向等。。。家长要做的,就是在A点和B点之间,找到一个最适合的位置就好了。
在英语口音和英语语言运用上,也是同样的一回事,比如:
A,口音太重要,不管你说什么,只要听到一口纯正的口音,美妙的语调,一切OK啦
B,口音不重要,语言运用最重要,就算口音和老外一样一样滴,别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是白搭。
其实吧,几乎没有真正处在A点和B点上的人,几乎所有的,都处在AB之间。 我们亲子英语,每天的时间有限,太注重一个方面,就可能忽略另一个方面。 大家只要根据自身的目标条件,在两点之间找到一个最合适,最佳点就好了。
当然啦,这个最佳最合适的点,会随着目标的变化,家庭情况的变化,孩子的年龄和不断增长的能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在亲子过程中不断调整,找到平衡。 过一段时间,平衡被打破之后,又需要调整,再找到平衡哈。
该贴已经同步到 high5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