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 发表于 2012-8-8 11:05:23

非常老师作文讲评《古怪老爸》

本帖最后由 球球 于 2012-8-8 11:13 编辑

    先来看妈妈的感言:     我是43群的浙江-一一。在为如何引导上五年级的儿子写作文而发愁之际,偶然进入了“功夫作文”这个大家庭,一席课听下来,觉得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深感之前自己对儿子的引导是多么的没章法、多么的不系统,还胡乱地责怪儿子文章老是不长进。叹服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语言艺术,把那些纷繁复杂、深奥难懂的写作理论,用那么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给大家,甚至让孩子们都能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让“作文”这个老大难问题,变得简单、轻松而又愉快。钦佩并感谢老师弯下腰、俯下身的那份体贴入微的爱心和耐心。    这篇作文是学校语文课人物描写单元结束后老师布置的,儿子一气呵成(个别语句稍作修改),感觉比较满意,让我一定发到网上请老师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儿子殷切地期盼着老师的点评!    这篇作文,写了七百个字。能一气呵成,很不简单。也确实能从这方面看到小朋友取得的进步。看一下原文。--------------------------------------------------- 《古怪的老爸》(43群 浙江-一一 五年级)    我的老爸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他的古怪主要体现在他的心情总是阴晴不定,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没人知道他接下来会怎样。    就说今天吧,我去买早餐时和朋友一起玩了一下,耽误了许多时间,回来已是9:30了。我大口喘着气,一步挨一步地来到椅子上说:“爷爷,帮我倒杯水!”这时老爸从卧室走了出来,问了我一堆问题,总之就问我:早上起来,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作业,还这么晚回来?我看老爸还不算生气,便往沙发上一躺,叫爷爷:“爷,快点,我渴了!”“爸!不要给他倒水,他都这么大了,难道不会自己倒吗?”只见老爸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一边对爷爷说。那样子像极了豹子,正盯着我这头猎物,仿佛要把我吃了呢!    完了,这回老爸真地发火了,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一把把我揪到水壶(开水瓶)前,两眼冒着火,吓得我直哆嗦,只得乖乖地自己倒水。喝完水,才发现老爸已经走了。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书房,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老爸。我才把刚才吊在空中的心放了下来,还没过一会儿,便听到一连串鞋子和地面碰撞的声音——老爸又来了,我的心又一次被吊了起来,刚喝进去的水变成冷汗流了出来。    但老爸什么也没说,而是拿出了一本书,里面全是歌曲。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老爸要干什么?没想到他却给我讲起了简谱,他说音乐也是很重要的。他教我发声,教我念诗,教我唱歌。    现在的老爸耐心得很,和蔼得很。我不懂的地方他会耐心地解释,有时还逗得我哈哈大笑,现在的老爸已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冬日的阳光,让我感觉温暖、舒畅。    这就是我古怪的老爸,如天气一样多变的老爸。    本文讲的重点,在“反差对比”的技法上。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第四章中,系统地介绍了这个技法。我们讲,学习写作是不分文体、不分体裁、不分年级的。先来提供一个线索,大家按照这个线索,去学习、体验并自证作文学习是“不分文体、不分体裁、不分年级”的这一观点。    “对比反差”的技法,可以用来写人。比如《实战篇》中第95页的《我的丑爸爸》、《提高篇》中第118页中的《外公》。    对比反差的技法,还可以用来写景。比如在《基础篇》中张恨水的两篇名作《冰雪北海》和《清凉古道》。就用上了“写白以黑、写冷以热、写寂寞以热闹、写无声以有声”的技法;《提高篇》中第113页的《美丽的果园》,在写景方面运用了这个技法。还有第98页的《话说故宫》,运用了“写大以小、写多以少、写变以不变”的技法。    对比反差的技法,也可以用来记事。比如《提高篇》中第104页的《游古城西安》,运用了“写古以今”的技法;《提高篇》中第108页的《残疾人的演出》,运用了“写完美以残缺”的技法。    同理,在议论文中,这样的技法称之为“对比论证”。    《论持久战》,就是典型的对比论证的例子:加上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一个条件,于是在强弱对比之外,就还有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这就是中国决不会亡的根据。    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也是同样的对比论证: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都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这样的文字、语气,通过对比,观点显得更加鲜明。    由此可见,“对比反差”的技法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十分常用。不能小看,要大加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还不具备对比对称的思维,还不会熟练运用“对比反差”的技法,那还是没有迈进写作的门槛。    在“非常国语”的博客中,有一个专门的分类,叫“作文名作赏析类”。里面有不少名家名作。其中“对比反差”、“写红烧肉要写大白菜”的技法十会普遍。    在为大家提供的范文中,小朋友的岁数、年级各有不同,有低年级的,有中年级的,有高年级的。也不论是记事的还是写景的还是写人的,或是议论的。也不管是小朋友还是“老”朋友,不管是群里的小作家还是成名的老作家,就写作技法的运用来讲,都是一样的。正如抗枪打仗,无论是什么岁数,何种级别,打起仗来,用的枪是一样的。----------------------------------------------------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写美以丑”的技法,来学习一篇梁实秋先生的人物作品:《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 国文老师(梁实秋)    我在十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玩笑。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公事,乐得敷敷衍衍。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了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地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能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徐先生介绍完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巴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地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球球 发表于 2012-8-8 11:08:05

本帖最后由 球球 于 2012-8-8 11:17 编辑

    例举了很多的范文,是为了表明一个观点:写黑以白,对比反差的技法,是非常普遍的技法。正因为它普遍,所以它就显得格外重要。    写黑以白,在句子上的体现,《基础篇》称之为“正话反说”。如:你这句话说得很棒,说得一点没错。    比如:我的妈妈很漂亮,我的妈妈一点也不丑;    妈妈今天特别开心,一点也不急躁。    再如:今天很凉快,一点也不热。    妈妈今天特别开心,一点也不伤心。    今天我们看的电影太好看了,一点也不难看。    大家看《基础篇》113页吴伯萧的《我还没有见过长城》,第11句话:唉,说什么,朋友,我还是没见过长城!在恨着自己,不能像大鹏鸟插翅飞去;在恨着自己;摆不脱蜗牛似的蹊径,和周身无名的链索。恨自已不能像大鹏鸟;恨自己认为自己像蜗牛。这就是正话反说,正着说一句,反着说一句。这样的话你就会看到他那种想看到长城的迫切的心理。    小朋友写句子凑不出话来,这是一个方法:正话说一句,反话说一句。凑出来的句子就有技术含量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人民服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提高篇》的第四章,93页,对比可以运用于词与词之间:如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上就是正话反说。如果说你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就显得不得劲。这个是用于词与词之间,一个词的变动就让整个句子发生了相反的变化。    对比反差还可以用在句与句之间,比如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对比反差还可以用于段与段之间,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个是写霪雨霏霏的天气,一个是写春和景明的天气。    如果说句子显得没有力道,咱们就学会正话反说;如果说文章从整体的布局上,或段落上觉得写的效果不明显,就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写。    对比反差可以用在词与词之间,也可以用在句与句之间,还可以用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最高的水平当然是段与段之间,换句话来说就是段对称。    对比反差在整个文章的布局上,具体来说就是对比的对称段。比如《提高篇》中的作文《外公》,还有《实战篇》中《我的丑爸爸》,写人的,用对比反差的写法。《基础篇》里张恨水的《冰雪北海》和《清凉古道》,《提高篇》中《美丽的果园》,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还有记事的,在《提高篇》里《残疾人的演出》,用的是写美以残的技法,写完美以残缺;《游古城西安》用的就是写古以今的技法,展现出古城的新貌。-------------------------------------    现在就来继续点评这篇作文,来提升一下,看看哪些地方还能够写得更好一些。先看原文: 《古怪的老爸》(43群 浙江-一一 五年级)
    我的老爸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他的古怪主要体现在他的心情总是阴晴不定,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没人知道他接下来会怎样。    就说今天吧,我去买早餐时和朋友一起玩了一下,耽误了许多时间,回来已是9:30了。我大口喘着气,一步挨一步地来到椅子上说:“爷爷,帮我倒杯水!”这时老爸从卧室走了出来,问了我一堆问题,总之就问我:早上起来,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作业,还这么晚回来?我看老爸还不算生气,便往沙发上一躺,叫爷爷:“爷,快点,我渴了!”“爸!不要给他倒水,他都这么大了,难道不会自己倒吗?”只见老爸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一边对爷爷说。那样子像极了豹子,正盯着我这头猎物,仿佛要把我吃了呢!    完了,这回老爸真地发火了,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一把把我揪到水壶(开水瓶)前,两眼冒着火,吓得我直哆嗦,只得乖乖地自己倒水。喝完水,才发现老爸已经走了。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书房,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老爸。我才把刚才吊在空中的心放了下来,还没过一会儿,便听到一连串鞋子和地面碰撞的声音——老爸又来了,我的心又一次被吊了起来,刚喝进去的水变成冷汗流了出来。    但老爸什么也没说,而是拿出了一本书,里面全是歌曲。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老爸要干什么?没想到他却给我讲起了简谱,他说音乐也是很重要的。他教我发声,教我念诗,教我唱歌。    现在的老爸耐心得很,和蔼得很。我不懂的地方他会耐心地解释,有时还逗得我哈哈大笑,现在的老爸已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冬日的阳光,让我感觉温暖、舒畅。    这就是我古怪的老爸,如天气一样多变的老爸。-------------------------------------------------    先看第一段:    我的老爸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他的古怪主要体现在他的心情总是阴晴不定,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没人知道他接下来会怎样。    总体上讲,这位小朋友从文字的表现力、从用对比的手法,特别体现在整篇布局上,那是写得非常好的。这一点是要肯定的。    所以点评就不在结构上去调整它。可以用对称句、对称词,来调整(参考):    我的老爸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他的脾气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阳光灿烂呢,一会就是阴雨连天了,一会儿打雷闪电的,不到片刻,就彩虹初霁。有的时候还在和他玩猫老鼠游戏呢,一会就变成猫老鼠大战了。头三分钟还玩着老鹰捉小鸡呢,说不定一会就真的成了他爪下的小鸡了。------------------------------------------------    我的老爸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开门见山,这些基本功都不用再讲了。这位妈妈也是学了有一定的时间了,所以这些方面都是掌握得比较老到的。作文的题目是《古怪的老爸》,所以一开头就是古怪的老爸,你要是开头还写不了古怪的老爸,说不定就是古怪的外公、古怪的外婆了,就会偏题跑题了。开门见山就是避免跑题的一个最基础的要求。    他的脾气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我们把这个地方吊一吊,像什么一样,说变就变。要把这个东西反应出来,就需要写实。小朋友写作文,不能光说今天我吃了一东西,真好吃呀!今天我玩了一东西,真好玩啊!今天我看了一本书,真好笑啊!你要把为什么好玩,好玩在哪写出来;要把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把它写实了;要把为什么好看,好看在哪,都把它写实了。这里面写到,我老爸很古怪,为什么古怪?我们要把它用对称句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也是一个略写。就是用对称的句子把它写实。-------------------------------------------    下一个自然段:    就说今天吧,我去买早餐时和朋友一起玩了一下,耽误了许多时间,回来已是9:30了。我大口喘着气,一步挨一步地来到椅子上说:“爷爷,帮我倒杯水!”    就说今天吧——这就举例了嘛。如果是在议论文中,这就叫举例论证。所以我们说写作文不分文体,你只要基本功扎实了,大道就简,万法归一,都是一样的技法。----------------    可以这样(参考):就说今天吧,我出去和小伙伴玩,很尽兴,耽误了回来的时间。回到家,我把衣服一扒,鞋子一撂,一个龙腾虎跃就扑在了椅子上,大喘着气:“爷爷,帮我倒杯水!”    原文写得不够带劲,玩得特别尽兴了,回来是不是九点半不重要,就是回来晚了。写实和不写实,其中一个标准是在哪?字要为句服务,句要为块服务,块要为段服务,段要为主题服务。你已经服务了,那就不要了,多余了,就没有小费了。------------------------------------------------    再往下看原文:    这时老爸从卧室走了出来,问了我一堆问题,总之就问我:早上起来,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作业,还这么晚回来?我看老爸还不算生气,便往沙发上一躺,叫爷爷:“爷,快点,我渴了!”    可以这样调整(参考):    这时老爸从卧室走了出来,问问我早上起来,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作业,还这么晚回来。我看老爸的脸,小晴、无风。于是就兴风作浪起来,伸长四肢,一个“大”字就贴在了沙发上:“爷,快点,我渴了!”    这时老爸慢慢腾腾地走出来了,这个时候还是心平气和的,我一看老爸今日晴、无雨、无风——于是就兴风作浪起来,伸长四肢,一个“大”字就贴在了沙发上——用个驴头不对马嘴句,往沙发那就躺,就贴那去了,四脚八叉,就应该是这种样子。-------------------------------------------    再往下看原文:    “爸!不要给他倒水,他都这么大了,难道不会自己倒吗?”只见老爸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一边对爷爷说。那样子像极了豹子,正盯着我这头猎物,仿佛要把我吃了呢!    可以调整为(参考):    谁知话音刚落,老爸就路见不平一声吼:“爸!不许倒,都这么大了,自己倒去”只见老爸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一边对爷爷说,那样子就象是李逵拿着两大斧,楞要把我劈了一般。应该是这种口气吧。这时老爸都已经很怒了,就应该是短语了。不能是“爸!不要给他倒水,他都这么大了,难道不会自己倒吗?”这就太文雅了。    说到语言描写,我们看《实战篇》178页《一张旧照片的故事》,原文第四段,是这样写的:我们俩齐心合力将姐姐拉下水来。“哥,我们俩从不同方向包围过去,让姐姐没地方躲”弟弟大声向我喊到。我一边泼水一边笑着说:“前进,进攻”。姐姐得意忘形的笑着:“哈哈,你们搬不倒我”,只见她背对着紧紧抱着游泳池边沿。“灿呀,把姐姐搬下来,你搬头,我搬脚,不要让她跑了”我乐不可支地叫喊着。    尤其是前面第三段:我们三坐在龙眼树张开手臂的树荫下无聊得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小屁孩们,你们看我买的什么东西?”阿姨一手拿着充气筒,一手拿着超大的纸箱。姐姐连忙跑过来拆开,喜出望外地说:“哇,超大、超亮、超蓝的塑料充气游泳池,我们可以游泳了。”    这里面我们是怎么点评的?看右手这一栏点评:怎么样来进行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要表达感情色彩。要调整一下,分成两句:“小屁孩们!”阿姨远远地喊了起来,“看我买的什么?”。那么同理,如果姐姐是这么说话的:“哇,超大、超亮、超蓝的塑料充气游泳池,我们可以游泳了。”这整个就是植入性广告,要真正的惊奇就不会这样说了,这是在很冷静地开始读说明书了,对话的描写要有感情色彩。我们通过修改后的语言应该是这样的:    “小屁孩们!”阿姨远远地喊了起来,“看我买的什么?”。只见阿姨一手拿着充气筒,一手抱着个大纸箱,兴冲冲地朝我们走来。姐姐当先迎上,喜出望外地叫道:“哇,充气游泳池,太棒了!”    本文中,看到我四脚八叉的,爸爸的语言就应该这么恶狠狠地。老爸就路见不平一声吼:“爸!不许倒,都这么大了,自己倒去!”只见老爸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一边对爷爷说,那样子就象是李逵拿着两大斧,楞要把我劈了一般。要写爸爸嘛,就要把他写坏一点,这个是爸爸的样子,也是小朋友的心理。--------------------------------------------    再看下面的原文:    完了,这回老爸真地发火了,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一把把我揪到水壶(开水瓶)前,两眼冒着火,吓得我直哆嗦,只得乖乖地自己倒水。    可以调整为(参考):    我吓得不敢大声,也不敢动弹,老爸又是一声吼:还不自己去倒!这吼声正如: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这是从《三国演义》上扒下来的,张飞长板坡一喝,这个地方来个引经据典。我吓得不敢大声,也不敢动弹,老爸还以为我在那懒呢——又是一声吼:(就像张飞一样,独立长板坡)还不自己去倒!这吼声正如: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我们再往下看:    “完了,这回老爸真地发火了,我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心想。还没想通呢,老爸一把把我揪倒,顺手就把我扔在水壶前……    这个地方又搞了一句俏皮的话,正在想呢,还没通呢。你看这老爸真是一员猛将,太吓人了。----------------------------------------    再往下看原文:    喝完水,才发现老爸已经走了。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书房,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老爸。我才把刚才吊在空中的心放了下来,还没过一会儿,便听到一连串鞋子和地面碰撞的声音——老爸又来了,我的心又一次被吊了起来,刚喝进去的水变成冷汗流了出来。    可以调整为(参考):    我勉强咽下一口口水。气息比原来更急了,只见门前闪出一张严肃的面孔,越来越近,最后,一下子坐在了我的旁边,我感到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要来临了……    喝完水,才发现老爸已经走了。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书房,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怪老爸。我才把刚才吊在空中的心放了下来,还没过一会儿,便听到一连串鞋子和地面碰撞的声音——妈啊!莫不是李逵张飞又来了,我的心又一次被吊了起来。刚喝进去的热水霎时变成冷汗。用眼解瞅了一眼老爸,似乎老爸的脸没李逵那么黑,眼睛也没张飞瞪的那么大:黑旋风刮过了吗?我不禁地问。    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书房,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怪老爸。---------------------------------------------    我才把刚才吊在空中的心放了下来——这句话小朋友用得非常的好,驴头不对马嘴句。    还没过一会儿,便听到一连串鞋子和地面碰撞的声音——妈啊!莫不是李逵张飞又来了,我的心又一次被吊了起来。刚喝进去的热水霎时变成冷汗。    第一个方面把李逵和张飞继续呼应上,另外在一些地方,就是再精简一下。用眼解瞅了一眼老爸,似乎老爸的脸没李逵那么黑,眼睛也没张飞瞪的那么大:黑旋风刮过了吗?我不禁地问。这就是反复在李逵、张飞之间来回地呼应。------------------------------------------    再看下面一段:    但老爸什么也没说,而是拿出了一本书,里面全是歌曲。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老爸要干什么?没想到他却给我讲起了简谱,他说音乐也是很重要的。他教我发声,教我念诗,教我唱歌。    现在的老爸耐心得很,和蔼得很。我不懂的地方他会耐心地解释,有时还逗得我哈哈大笑,现在的老爸已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冬日的阳光,让我感觉温暖、舒畅。    可以调整为(参考):    老爸什么也没说,静静的坐下来。拿出了一本书,里面全是歌曲,没想到他却给我讲起了简谱,他说音乐也是很重要的。他教我发声,教我念诗,教我唱歌。现在的老爸耐心得很,和蔼得很。我不懂的地方他会耐心地解释,有时还逗得我哈哈大笑。    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怎么动,用得非常好。“他教我发声,教我念诗,教我唱歌。”“耐心得很,和蔼得很。”这都是对称,我们昨天一直在讲,要用对称词或者是对称短语,把一个故事的情节言简言赅地写实。    后面我们来看怎么呼应:    现在的老爸俨然成了谈笑风生的周瑜,足智多谋的吴用。现在,已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冬日的阳光。我不由得感叹:真是没见过旋风,怎能见睛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啊!    又是一个引经据典,不是教我唱歌嘛,那就唱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这个时候就发生转换了,老爸由张飞转换成了周瑜,由李逵就转换成了吴用。这个时候天气已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冬日的阳光。所以就不由得感慨起来: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啊!-----------------------------------------------    再来看结尾:    这就是我古怪的老爸,如天气一样多变的老爸。    调整为(参考):    我怕我的爸爸,但也爱我的爸爸。爸爸就是这样一个集张飞与周瑜于一身,集李逵与吴用于一身的人,有的时候在想,爸爸能不能改一改呢。但是,要是爸爸改了他的这个怪脾气,我还认识这位爸爸吗?    这里面就写了,既希望爸爸改一下,但是又一想爸爸还是独一无二的,改了就不是我爸爸了,改了我就不认识爸爸了,还是现在这个爸爸好。世上只有爸爸好,爸爸只有一个好。这个地方我们又响应了一下爸爸的脾气古怪,古怪在什么地方——集张飞与周瑜于一身,集李逵与吴用于一身,这样一个人。正因为这样,我对爸爸的情感是既怕又爱。当爸爸是张飞、是李逵的时候,我就很怕他;当爸爸又变成周瑜、变成吴用的时候,我就很爱他。这个一点都不冲突。    有的时候在想,爸爸能不能改一改呢。爸爸能不能直接就是周瑜呀?能不能直接就是吴用呀?但是往深了一想:要是爸爸改了他的这个怪脾气,我还认识这位爸爸吗?这样的话就把这个结尾给结下来了。    所以我们说写这些东西,写作文,很多人会认为立意要高,恨不得把爸爸写成雷锋一样,这是不对的。恨不得把妈妈写成圣母、把爸爸写成上帝,哪有这么多的好妈妈、好爸爸呀?爸爸就是唯一的,爸爸没必要写得那么高。立意并不是高了就是好立意。立意高了如果身子没充实,没有证明,没有填充,那么立意一高,就是大话、套话、假话、空话。所以,头身脚来讲的话,一定要相互地呼应,相互地印证,这样的话就是好文章。不是以为把立意写得如何高,思想如何深邃,您这就是大哲学家了。---------------------------------------------    最后看修改后的提升文: 古怪的老爸    我的老爸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他的脾气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阳光灿烂呢,一会就是阴雨连天了,一会儿打雷闪电的,不到片刻,就彩虹初霁。有的时候还在和他玩猫老鼠游戏呢,一会就变成猫老鼠大战了。头三分钟还玩着老鹰捉小鸡呢,说不定一会就真的成了他爪下的小鸡了。    就说今天吧,我出去和小伙伴玩,很尽兴,耽误了回来的时间。回到家,我把衣服一扒,鞋子一撂,一个龙腾虎跃就扑在了椅子上,大喘着气:“爷爷,帮我倒杯水!”这时老爸从卧室走了出来,问问我早上起来,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作业,还这么晚回来。我看老爸的脸小睛无风。于是就兴风作浪起来,伸长四肢,一个“大”字就贴在了沙发上:“爷,快点,我渴了!”谁知话音刚落,老爸就路见不平一声吼:“爸!不许倒,都这么大了,自己倒去”只见老爸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一边对爷爷说,那样子就象是李逵拿着两大斧,楞要把我劈了一般。我吓得不敢大声,也不敢动弹,老爸又是一声吼:还不自己去倒!这吼声正如: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完了,这回老爸真地发火了,我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心想。还没想通呢,老爸一把把我揪倒,顺手就把我扔在水壶前……我勉强咽下一口口水。气息比原来更急了,只见门前闪出一张严肃的面孔,越来越近,最后,一下子坐在了我的旁边,我感到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要来临了……    喝完水,才发现老爸已经走了。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书房,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怪老爸。我才把刚才吊在空中的心放了下来,还没过一会儿,便听到一连串鞋子和地面碰撞的声音——妈啊!莫不是李逵张飞又来了,我的心又一次被吊了起来。刚喝进去的热水霎时变成冷汗。用眼解瞅了一眼老爸,似乎老爸的脸没李逵那么黑,眼睛也没张飞瞪的那么大:黑旋风刮过了吗?我不禁地问。    老爸什么也没说,静静的坐下来。拿出了一本书,里面全是歌曲,没想到他却给我讲起了简谱,他说音乐也是很重要的。他教我发声,教我念诗,教我唱歌。现在的老爸耐心得很,和蔼得很。我不懂的地方他会耐心地解释,有时还逗得我哈哈大笑。现在的老爸俨然成了谈笑风生的周瑜,足智多谋的吴用。现在,已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冬日的阳光。我不由得感叹:真是没见过旋风,怎能见睛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啊!    我怕我的爸爸,但也爱我的爸爸。爸爸就是这样一个集张飞与周瑜于一身,集李逵与吴用于一身的人,有的时候在想,爸爸能不能改一改呢。但是,要是爸爸改了他的这个怪脾气,我还认识这位爸爸吗?

weiivy 发表于 2012-8-8 11:09:59

这是多大的孩子写的作文啊

1214912157 发表于 2012-8-8 11:39:36

真是不错哦

奔奔妈妈 发表于 2012-8-9 16:35:33

请问楼主你们怎么加入群呢?我儿子马上也五年级了,想加入群学习呢!

非常 发表于 2012-8-19 14:52:07

五年级写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常老师作文讲评《古怪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