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和育儿的一点感想
老子道德经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不折腾,不乱作为,虽然有很多人曲解这句话,把“无为”当做“无所作为”,但只要认真接触道德经,都不会有这种想法。“无为而治”,还有一个治字,并非不治,而“无为”就是“治”的方式。我看道德经的时间不长,但经典却是古人智慧的体现,特别是像道德经这样充满哲理的书,习来自然不是为了能背诵,自欺欺人自以为学了东西。经典是拿来运用,帮助修炼自身,如何为人处事。
那么结合“育儿”这个话题,如何“无为而治”呢,我只能根据自家情况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话说“无为”,是顺应规律,不乱作为。那么孩子他自身成长的规律是什么呢,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对周围的一切是陌生又好奇,由于什么也不明白,他就开始了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这也是所谓“天之道”中的“补不足”吧,还不会说话,就靠手碰碰拿拿他感兴趣的东西来探索,大了会说话了,就有很多很多的“为什么”,比如儿子,他的问题特别特别多,每一天都有一大堆问题要问我,典型的“问题”小孩,有常识性的,也有荒诞不经的,内容无所不包。因为他的好奇,喜欢观察生活,对于不解之处就形成了疑问。而我能做的就是帮助他解决这些疑问,对于一些值得深入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资料,相互探讨来解决这些疑问。4岁多的孩子,我感觉他真的懂很多知识,外人看来,你家小孩学这么多,不累不痛苦吗?小孩子就是要有个快乐的童年,多多玩乐才对啊。其实我什么也没做,我只是顺应了孩子的规律,他需要,我给予,仅此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非常愉悦和满足,因为他的疑问得到了解决,他玩得很愉快。
如果一个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很懂得很多,觉得自己也要努力了,但是他的方法却是:回家后,把孩子叫来,某某某,别人家的孩子这个都知道,你却不知道,我来跟你说,巴拉巴拉巴拉....孩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对于家长的说教没有记在心里,于是家长很生气,别人怎么都知道,我教你,你就不知道,你怎么就这么笨......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什么没学到,孩子还感觉很痛苦,进而影响了亲子关系,这就不是“无为”了,而是“太有为”,而且是“刻意为之”,治的结果还不如不治。
我有比较深的体会就是孩子学认字,儿子在三个星期之前还是一个说到认字就跑的小孩,原因就是因为我“太有为”了,人家说一种识字软件不错,我就拿来,抱着儿子坐在腿上对着电脑,一个一个地认,开始小宝觉得好玩,但没几天就腻了,我仍不依不饶地让他每天看几个,结果人家一看到要认字就跑,后来又听人家说《四五快读》不错,于是打印下来贴在墙上,一天教一些,我有时候让他坐着看我教,后来进行到一册就进行不下去了。为什么我在孩子认字的事情上屡屡碰壁,深刻反省,我这个过程太折腾,痕迹太重,功利心太强,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我这叫“无所不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我立马调整思路,从孩子的兴趣着手,他喜欢看地图,喜欢“探索发现”,我就在他看地图时候教他看看地名,比如在看到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两个国名时,提醒他这两个名字中都有“利”和“亚”字,并让他寻找其他相同的字,结果发现在意大利也有个利字,他喜欢搞笑,我们就组一些特别无厘头的词语,并把词语都写在本子上,供其娱乐,每次复习都大笑一番,并且把字也认识了,才两个来星期,他开始注意文字了,家里平常不看电视,偶尔看一下,他居然在滚动的字幕条里寻找他认识的字。之所以现在走向一个好的趋势,是因为我遵循了孩子的兴趣和规律,顺势而为,其他的家长,如果找到自己孩子的兴趣和规律,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认字也不会有我早先的困难了。
再说一个例子,我儿子是从一周半开始学英语的,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的英语也能达到基本交流和基本无障碍看一些原版动画片的程度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顺应孩子语言发展规律来的,没有折腾,没有“胡作非为”。孩子的语言学习主要是通过,听,交流,看等方式来获得(我不认为这是习得),如同母语一样,虽然没有外语的语言环境,但我坚持从听开始,不翻译,用图片,动作,手势来解释,所以到现在他中英文思维是基本分开的,相互不影响。
“无为”并不表示“不为”,甩手掌柜,什么也不做,估计什么也得不到。
还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儿子喜欢问问题,而且问题的内容真的是上达天文,下及微观世界,我真的是什么都不做吗?首先,我给了他一个能让他发现探索的环境,比如我买的书涉及方方面面,他在看的过程中,觉得不懂,他就会有问题,假如他一点都不接触,他也不会问及相关的问题,还有在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我会让他注意一下身边的事物,他有兴趣想深入了解,我就继续和他探讨,在这一点我“为”了,但是我不会买来书之后,比如今天看金字塔相关的书,我不会拉着娃事无巨细地一点一点描述给他听,为了让他多了解一点,再多一点,搞得孩子烦不甚烦,我只会把书介绍给他,告诉他,金字塔在埃及,就是在地图上的某某地方,很神奇,你自己看看,如果哪里不明白或者喜欢什么可以跟我说,没有压力,孩子反而愿意继续下去,这一点上我不会“太有为”。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现在真的时时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到“无为而治”,有没有瞎折腾,很大的道理往往很简单,但是值得反复推敲,希望自己能在育儿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争取做个“无为”的好家长。
任何方式、方法都必须是适合孩子的,而且孩子喜欢的乐意接受的。但道(规律)不是,是孩子本身特有的。 很值得学习,谢谢分享教育心得。 值得借鉴,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无为”并不表示“不为”,甩手掌柜,什么也不做,估计什么也得不到。
这句话太对了。 我也觉得自己的功利心太强了,有时把孩子的兴趣给抹杀了,没有原来那么有动力了 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学习了! 呵呵,正看着呢,就接到你的邀约了! 正好今天正在想这个事儿呢! 我的想法是,如果大人想去“治”是否可以采用一种“无为”的方式,其实你上面的例子也说明了这点,high版也常常引导大家这么做。
只是我们治的目的性太强,导致手法过于生硬,若是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去治,就能达到无为而治了吧。 kellyan 发表于 2012-8-14 1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正看着呢,就接到你的邀约了! 正好今天正在想这个事儿呢! 我的想法是,如果大人想去“治”是否可以 ...
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也不同,规律不同,所以手段方法也不尽相同,别人的道未必是你的道,道可道,非常道,不是恒定的。所以找到自己孩子的那个点,顺势而为,不要想当然乱作为,就好了。 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为他创造合适的环境。说的很好! 写得真好!无为而治,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很值得学习经验,早看到就好了 这帖子~~~,昨天晚上老公刚给我讲完这个“无为而治”,从西汉开始政府实行无为而治,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客观的来讲,窦太后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学习了,育儿也要无为而治了~~~ 我们家是从19个月多点开始英语启蒙的,到现在刚好差不多半年时间,
我的体会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至关重要,一定要保证有规律的生活
这也是学习其他本领的前提和保证,影响很大,也是家长最要“有为”的地方,也是我在生活中最坚持的地方
至于不受母语思维影响地学英语
这点太难了
有没有发现,往往我们组织出来的所谓长句子,
其实人native speaker之间从不那么说,往往会有更简单的表达,和不一样的用词
本帖最后由 zwyqs 于 2012-8-14 10:37 编辑
anita_xu 发表于 2012-8-14 10:29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家是从19个月多点开始英语启蒙的,到现在刚好差不多半年时间,
我的体会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起 ...
同意的。
生活规律很重要,换言之,规则很重要,无为和规则并不冲突,甚至是融合的,以后有时间我会说。
长句子,我的看法是,我自己一般不会主动造一些所谓的长句子,孩子能原版片子中学习的长句子他说得更顺口一些。所以家长不要“妄为”,不要自作聪明组长句子,那也是自然获得的。
真要做起来很难哪,佩服这个家长,我是很多都是强迫 你家外语发展大于中文吗 gladchu_cn 发表于 2012-8-14 1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家外语发展大于中文吗
怎么可能,中文才是主导地位 的确是这样,当别人孩子能XXX,而自己的孩子却不能时,家长就开始补这补那,结果弄孩子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自己一身的气。
RAX,15个月就开始成人泳池游了一个夏季,今年又继续。每每去泳池时,得到不少羡慕的眼光,哈哈我当然很开心。但有些家长就开始攀比,你看你怎么不会,又是吓又是骂的,,,汗。。。。
心想,这孩子又不是天生会游水的,我付出了才得到这个结果。你不作为,也想。。。。无语 好有智慧的家长啊 知易行难啊,,
我发现我自己是每次看了自己信服的育儿书或经验,就会平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真可算个坚定又温和的好妈妈呢。。
可是时间久了,就又忘记啦~\(≧▽≦)/。。。时不时会把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小孩身上,发火一下下,,反省中。。。。。
总的来说,还没有逼着小朋友学过或弄过什么东东,全都是不露痕迹的引导,,嘿嘿,可以小算作无为而治么?
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脾气了,好妈妈,慢慢来。。。。给自己加油鼓劲儿! 谢谢邀请,看到这么好的帖子。我也希望自己能无为而治,不论是育儿还是别的事情都是一个道理。这需要我们能够专念,能够有一定之规不轻易改变。家长的淡定和博学很必要,这个博学不是什么都懂,而是知道怎么去引导 谢谢,提供很好的思路。 其实一个是引导一个是拔苗助长,教育孩子当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如果没有你有意识地和他一起看、听、说英文,也不会自然获得现在的局面, 但是,我们怎么避免拔苗助长呢? 一是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兴趣,过犹不及,一旦孩子有兴趣了,我们怎么帮助他更好地将兴趣保持下去,而不是幻想自己家里有个天才,将来怎样怎样的。。二是要注意节奏,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年龄和他的能力相匹配, 学语言的,注意一下他学的内容是不是和他的理解能力相匹配,要认识字很容易,但要真正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无为不是不作为,顺其自然也真的要掌握什么是自然才好。 无为而治 其实有点难 需要家长的积极思考与执着坚持
像小宝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执行起来似乎不难,但其实需要家长首先去思考这个问题、想出合适的方法,然后才去执行。
我经常是由于一段时间忙得不行,就耽误了对孩子的日常引导!
哎,惭愧!
以后要多加督促自己了! 仔细看看去 很有启发。这也需要大人花更多的心思 谢谢分享!
这真是要家长有一定高度,才能做到,并且领误到的 tigermom 发表于 2012-8-14 1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一个是引导一个是拔苗助长,教育孩子当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如果没有你有意识地 ...
虎妈教育上是很有一套的,的确,如何引导很重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