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说《中庸》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8-21 12:00 编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之初,性本善。但由于习性的影响,那种纯美的至善蒙上了尘垢。所以需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教育与修身的结果,是找回自己,让自己回归到自然纯朴、淳厚至善的精神家园。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深厚而高远。道,真实存在,无实无虚。其精其真,其中有信。何以为道?就一个生命而言,且称之为灵魂,称之为生命的主宰。一个健康的人,魂魄抱一。肉体可以腐烂,而生命之树常青。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离地三尺有青天。无人处必有十目视十手指。需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慎恐惧心。慎独要从隐微精细处刻意。天下难事、大事先作于易作于细,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事端处举轻若重、居安思危,终无难矣。如细涓成海。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两句诗来诠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男有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理性时静如处子,感性时动如脱兔。理性属于阴柔,感性属于阳刚。阴柔与阳刚结合得恰到好处,算是中庸吧!集理性与感性为一体,算得上有礼有节吧!执其一端必有缺憾。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保持理性,心无所住不喜形于色,是修行之本。同感而发而生其心、发而中节,是修行的路。正如《大学》言,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是达道的必由路。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是达道的本。‘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欲望很正常,但要学会少私寡欲。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中和之境,天地万物各守其位,复归自然而不加干涉,则万物兴育。横加干涉背离自然,离其体出其位,则如拔苗助长之害。环境食品教育等问题莫不如是。 【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时时处于中道须臾不离,小人心存侥幸若存若亡时而过时而不及;君子慎其独也戒慎恐惧,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君子惧神灵,小人无信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之道不生不灭一直存在,不可须臾离也;人之初,性本善。但由于习气、业力的影响,德性乃迁;富应润屋,德应润身,现如今,当物质充盈装饰周遭时,精神的世界却越发荒芜贫瘠。众生离自己的精神家园渐行渐远。几千年前孔子发人心不古的慨叹。后世,将会怎样?鲜能久矣!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宁武子的聪明可以学得来,而他的愚笨却难以启及。所以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天下有谁承认自己傻呢?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贤与不肖,过尤不及。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天下之事,四个字:知人晓事。两个字:人事。对人处事,过了头,称之为圆滑。不及,称之为呆傻。聪明过了头;称之为狡诈,不及称之为愚顿。老实做人,唯一“诚”字,勿自欺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人皆吃饭,谁识一箪食、一瓢饮的真滋味?舍得是得,吃亏是福。谁解得了吃亏其中真滋味?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圣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似有杞人对天之忧。冷静想,每天匆匆走过大街小巷,每天都急急忙忙,路边的风景,是否驻足欣赏。闲居独处时,是否听过自己心声?仰望星空,是否心胸也随之开阔?欲饮一杯清茶,能否体味过其中清香。走的太快,道的风景不在。走得太快,心却在衰。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真智者,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大畏民志,明察秋毫。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扬善隐恶,不执不偏。为政者,能做到舜一般,便如李鸿章所言:世上最简单的事,莫过于做官! 我赶上直播了嘻嘻 继续讲下去,儿子很爱听,我也跟着听过不少遍,学习学习。 【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自以为是者总说我很聪明。真正聪明的人却如舜一样以别人为智,做到“问而好察迩言”,集思广益。自以为是者关注在自身,所以并不知危险在即。予智--自恃聪明的人,如同往火炕里跳往鱼网里钻往陷阱里投。旁若无人者,难幸免于罟擭陷阱的命运。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智慧不是嘴皮子一张一合;聪明并不体现于眉头一皱。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是智慧。有如初心、制心一处是智慧。“修行”二字,应是修心与行为两者的结合。天生智商很高,如不能期月期年始终如一,慎终如始,也会一无所成。聪明人,盯着目标,持之以恒! 【回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颜回得一善,则如双手捧件宝贝于胸前,惟恐怕失去一般。《大学》言: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母亲养育婴儿,虽无经验,但心诚求之,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也足够了。老子也说:以“难”的态度面对一件事,则无一件事是难事。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治理天下国家有智即可治。官爵傣禄有仁即可弃,白刃丛立有勇即可踏。中庸之道需智仁勇三者方可能之,缺一不可为之。中庸稀有,需如佛学中所言,必有香象渡河的精神,大智大仁大勇!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古言: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用力不同,强则不同。南橘北枳,淮南橘树移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环境变,事物的性质变。强,勇者所好,强,如佛学六度之精进。子路崇强,虽与智仁勇相比而不能圆满,但不失英雄气质。喜欢!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南方之刚强受地域风气影响,宽厚容和的心去教化别人,对于蛮横无理,也不计较报复。可谓是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南方这强,属阴柔之强。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雨带梨花之雨、烟笼芍药之烟,何尝不体现一个强!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北方之刚强受地域风气影响,头枕戈身披甲,达观向上,死而不辞。一诗可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死当醉,以死当卧,以死当睡,激越大气,达观从容。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君子之强,不流,不倚,不变。中庸之强,不是暴虎冯河,而是香象渡河。论语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孟子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都是中庸之强。 自己先学,孩子先读。呵呵。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道本来通常简易。起行坐卧,端茶倒水,待人接物处处存道。有一种人,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追求怪异荒诞的行为,为引众人注目。这怕是智者与贤者过之的一种通病。智慧人对于怪力乱神,存而不论,敬而远之。大道至简,着力于朴素笃厚。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之强,当有如初心,持之以恒;制心一处,一以贯之。半途而废,知难而返,智虽有余,但勇尚缺。老子说:大多数人做事,差不多都是在快做成的时候就败退下来。如“慎终如终,则无败事”。在人生的赛事上取得成功的,都是属龟的人。十二属相里没有,可见稀有。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之强,针对困境,也针对顺境。顺境时坦然面对,面对困境失之若惊;困境时从容面对,顺境时却得之若惊,都不能称为强。真正的强,在得与失、离与合、顺与不顺时,无有分别持终如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都是强的体现。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中庸之道平凡可信,愚夫愚妇可以了解修行。中庸之道,巍巍无际,虽圣人贤子也难以穷其辞尽达其意。因为平凡,所以人人可以去行,因为无际,所以值得上下去求索。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天之大,无不覆;地之大,无不载。但人们还是痛恨抱怨天有界地有边。中庸之道,大,大到包含容载一切,小,小到玄通精微,不可破,不可割。中庸之道,无处不在,无处不存。充塞于天地,造端乎夫妇。无大小,无内外,无贵贱。 您是个好爸爸。分享中庸的内涵:堅持原則不偏不倚,追求稳定和谐的局面,与时俱进审时度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