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的感统的爸妈吗?
本帖最后由 kuenstlich 于 2012-9-6 21:29 编辑先介绍下我家宝宝的情况:剖腹产,爬的少,先基本会走了才学会爬。皮大王一个。怕彩虹伞、阳光隧道、圆啤酒桶等游戏,大哭大闹不愿参加。上早教课基本不听,自顾自在课堂晃悠。被说有感统失调的迹象。妈妈很不淡定了。有了解感统的爸妈吗?能说说感统失调的早期迹象是什么吗?
妈妈怕小时候不补救,长大会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以想问问感统失调的话0-3岁的幼儿有哪些表现。家里有感统失调活生生的实例啊,就是上小学后才发现,再训练已经很困难了。
这么大的孩子,这种表现都是正常的,千万别相信那些感统训练之说。 什么是感统失调?求扫盲。 不是很了解,但有很多孩子是被误解的,建议你不要太轻信早教中心。 一、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二、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三、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 常忘记 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四、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五、痛觉过分敏能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六,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七,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八,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会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防碍正常的成长发育。
我从网上找的 上早教课基本不听,自顾自在课堂晃悠
这个桐桐也有的 我家情况和你们差不多,剖腹产,基本没爬过。我儿子在幼儿园上的多元班,是有感统课的,我没听他或老师说有什么问题,所以也没特别关注过。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比,就是动手和运动能力差,看起来动作不太协调,别的也没什么特殊的了。至少从我儿子的情况看不影响学习及其他相关的能力,专注力也比较好,所以我也没太着急,慢慢改善吧。
剖腹产的都很少爬吗?我看到好像说要多爬才好 实在担心,有专门的感统训练馆,可以去玩啊,我们春天的时候去玩过一次,类似翻斗乐,我们娃很喜欢在里面玩,不过他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还可以,所以教练也没有劝我们一定要买课时,可以每次自助玩!当时记得上课的话是比早教便宜的! liuna0724 发表于 2012-9-6 2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实在担心,有专门的感统训练馆,可以去玩啊,我们春天的时候去玩过一次,类似翻斗乐,我们娃很喜欢在里面玩 ...
不好意思,我在北京,不过上海也一定会有的,与其担心,还不如放平心态带孩子去玩玩呢……我们家也是刨妇产的,应该对感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吧,一岁之前我也很担心,后来看孩子都很好,就不在意了,妈妈多带宝宝运动运动,没事的!
本帖最后由 chloe0507 于 2012-9-7 15:32 编辑
和我家当时的情况相似。怕彩虹伞,阳光隧道之类的。我们那时候都快1岁半了。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些都能练好的,没大关系。平时多玩玩就好。像平衡 感我家到现在还不太好。协调性也不行。但语言能力很好,很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类小孩很敏感的,有个风吹草动的就很紧张。慢慢来,小孩子大点了会追上来的。这个和性格也有关系,不完全因为剖腹产或者是没有爬过。每个小孩有每个小孩的特点。多和小孩玩,接受小孩的性格,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觉得是宝宝小的缘故。壮壮不到2岁的时候上过几节早教课。整个一堂课下来除了老师让大家抢球的活动外他都是在我身上不肯下来,而且放音乐跳舞他不但自己不跳就连我比划他都不让,后来就不去了。当时也很担心他,没想到孩子这个样子。平时也挺注意锻炼他的,但是上课的效果让我很失望
不过现在大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很多过去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不过会有新问题出现,比如他很怕声音。上公厕的时候他很害怕冲水的声音,我想可能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到了下个阶段有些问题就会自然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家长引导。多数问题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其实你可以调查一下,孩子的这个问题估计很多同龄的孩子都遇到过,不用担心的 我们没有参加过早教,甚至体验也没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