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希望你不要像周一那样批评我
本帖最后由 巧笑嫣嫣 于 2012-9-20 12:28 编辑今天早上,芽芽来了一句:妈妈,我希望你不要像周一早上那样批评我。 通常早上起来,我都会唠叨:赶紧上厕所,然后洗脸,刷牙再出来。我自己都嫌自己烦,或许女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不自知的变得唠叨起来的?谁当年都是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女,又是谁让少女变成了人见人厌的唠叨大王呢?
芽芽说:我知道。今天我也正视了这个问题:天天让我唠叨你,我都烦,以后我不唠叨你了。隔了两分钟,我听着她是刷好牙,走出来冲我扔了一句:妈妈,我希望你不要像周一早上那样批评我了。周一,是幼儿园升旗的日子,要比平时早一些,可是芽芽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能行动起来。我忍不住喊:你快点,再不快点,去幼儿园迟到了,你快点,我就做在这里等着叫我。能不能快点。一个早晨起来就是不停的催催催,我自己都很烦,何况孩子呢。今天升旗,要早点到学校,这么慢,我们要迟到了。你赶紧的吧。越来越没有好气的对孩子发火。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究竟想要她怎样?一个几岁的孩子,一个行动怎么能如我利索的孩子,我要要求她什么呢?每当我一看到她不能够一边说话一边做事的时候,我就急,是不是孩子还不能一心二用?是不是我也应该慢慢的接受??
周一一早到幼儿园,无可争议的迟到了,旗都升完了,孩子们都开始做操了,芽芽刚好赶上了一个小尾巴。芽芽站在队伍的最后跟着做,孩子好像掉眼泪了,虽然她是背着我站,但是我仍然可以看见。我遵守着我们的约定,我在这边看着她做操,等她做完操,我再离开。曲终,芽芽一脸的泪啊。
赶紧搂住,可是,还有一件事,是她必须要知道的,就是我们没有带球,忘了带了。她做操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会儿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告诉她?我也可以不说再悄悄的送来,减少孩子的一次哭泣与不安。不过,我选择的是告诉她,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她必须要有知情权,她也应该承担这件事情的后果或者说心里压力。她肯定会哭的,因为害怕,因为不知所措,可我还是必须要告诉她,芽芽,妈妈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但是请你保持平静好吗?芽芽问什么事?我们没有带球?芽芽大声的哭了起来,她表示要跟我一起回去拿,这一次不行,我记得大班的时候,我们曾经饿了一早上的肚子回家拿舞蹈鞋,这次我不同意了,我要告诉她如果现在走后面的影响:我们现在迟到了,所以没有赶上升旗,如果你再跟妈妈回家拿球,那早饭又赶不上了,而且老师也开始上课了,你赶不上课,老师讲的东西你就不会,所以不能因为一件事情的迟到而且迟到更多的事情,请你在幼儿园等我,我回去拿,一会儿给你送过来。我想她已经明白迟到的意思,早上的旗没有赶上升,她还会不明白什么叫迟到吗?
这时候,有老师走过来,虽然不是芽芽班的,也表示关心,想安慰孩子,都是好心的老师。但是不明就理,随意的安慰,我认为,虽然可以让我马上脱身,远离孩子的痴缠,但是把孩子交给一个并不了解事情发展的老师,又或者我在面对老师的时候,从头再尾再讲一遍为什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如果我扭头就走,我记得特别清楚,有时候在路上我们会讨论说为什么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哭?芽芽回答我说:把孩子往教室一扔,扭头就走。确实是,我们都是用这种办法过来的,老师接过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情绪,家长扭头就走,过段时间孩子终于可以接受老师了,但是孩子受了的伤,我们却无法再看见,如果不是受了伤,为什么孩子能一遍遍的提及把孩子扔进教室,扭头就走,我想这是出于某种恐惧?不得而知。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反而越来越犹豫,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她才是最准确的,家长没有上岗证啊!我只能从现在开始,杜绝其他人的安慰,如果我没有安慰好孩子,我就坚决不走,只有当事的双方是可以有效沟通的。
于是我跟老师说:没什么,我来安慰她吧。老师离开了,我们就站在正冲幼儿园门口的位置,过来过去的人很多,无不乱看两眼,还是带孩子到一个避人的地方吧,孩子也知道在学校哭,上幼儿园哭是件很羞的事情,那就保护孩子的自尊吧,也应该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了。带她走到院子里稍深的地方,她还在哭泣,他们班的老师过来了,我坚定自己的主意,老师说:跟我去交照片吧。我说她没什么,还是让我来安慰她吧。只有当事的人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才知道该如何沟通与安慰,其他的旁观者就不知其所以然了,呵呵。又过了好久,好久,芽芽才渐渐平静了自己的心情,当然,就在她走进班的时候,她的情绪再次紧张了起来,就这样她还是走进教室,没有再哭,而我也要在孩子稳定了以后跟老师沟通下为什么。回家拿上球赶到幼儿园,孩子们正在上课,老师从窗户里看到了我,打开教室的门,芽芽冲着我来了一句:妈妈,再见。我看见她正在写着什么。状态稳定,神情自若。这不一直是我要的吗?每个人都是在经历中成长,迟到和忘带也是不可或缺的经历吧?现在我先让她遇到,接受,冷静,以后再去想解决的方法吧?事情也不都是一蹴而就的。
恐怕孩子是带着这种对周一的惊恐一直过到了周四吧?今天早上,我又原话唠叨的时候,芽芽就来了这么一句。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想解决方法,拉她到表前,告诉她,当大针指向6的时候,我们必须出门,现在是4,还有十分钟,你自己抓紧时间吧。芽芽说好,现在洗好脸了,刷好牙了,就剩下换衣服了。那我去浇浇花,你自己换好了,等下,我给你梳头。换了个衣服就到6了,我指给她看,芽芽到6了,我们现在还没有梳头呢。芽芽也满是平静的配合说:妈妈,你就快点帮我梳头吧,我们赶紧走。这下,她到知道用赶紧这个词了,她来催我,总好过我催她。是一个好的开端吗?坚持,坚持。
昨天老师说班里只有八个孩子可以原地拍球,其中一个是她。我自己先是很淡定,谢过了老师,我知道她可以,每次练球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芽芽坚持和努力,如果不是坚持练习,那你不可能会滑冰,拍球也是一样,或者说跳绳也是一样。。。。总之什么都可以套用,确实芽芽自己也是因为努力才获得了许多的成绩,她也很欣喜。她勤奋认真而又刻苦,多么美好的品质,这就足够了,还需要比什么?我不拿她跟别的孩子比,这是我第一要求自己做到的,虽然有时候还是入俗,但是时刻要告诉自己不能拿孩子跟别人比,没有可比性,那种压力,也挺痛苦的。我要的是孩子拥有美好的品质。
芽芽问我: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可以原地拍球?她听完老师的介绍可能有些不解吧?我告诉孩子说:因为她们练习还不够多,还不够努力,他们努力练习也会和芽芽一样的。就像你努力练习会了滑冰,拍球和跳绳一样。芽芽淡定的点了点头。我放心了,我不希望孩子因为一点点的小成绩就沾沾自喜,你能做到的,大家都可以做到,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这一切都很正常。
有一次老师告诉我说:她在门口正要蹲下捡东西的时候,不知道哪里刮来一股风,把门关上了,门重重的砸到了老师的头,想必是挺疼的,芽芽看到了,马上跑过去,不安的问老师没事吧,没事吧?老师说我很感动。当孩子真心喜欢老师的时候,她才会愿意自动自发的去关心关爱她喜欢的每一个人。辞别了老师,我迫不及待的马上把老师的感动告诉芽芽,善良与关爱是必须要鼓励和肯定的,也必须要让孩子感受到对方的感动,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正能量。
昨天的公文作业,有一道错题,曾经是加1的题,芽芽全部可以做对,今天是头回遇到加2的练习,错了一道题,芽芽告诉了我,错了一道,满脸是因为错误的落没,题错了,也不能如此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与自尊心,还是淡淡的告诉她:这很正常。每个人做题的时候,都会错。孩子好像如释重负,我也不知道这种淡化是不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以后孩子可能完全不上心学习?这只是我的担忧,孩子天生是知道好好学习的,孩子天生是善良的,孩子天生是知道对与错的,一切都在于合适的引导,父母没有上岗证,恨只恨自己为什么不是教育大师。
回到家,好像她对算题还有点懵懂,告诉了她两次算法,似乎也不是掌握的很熟练。就这样吧,我告诉自己不要强求,逼得太急,反而适得其反,又何必非要让孩子今晚一定学会呢?为什么不能是明天学会呢?照常生活吧,该去运动还是运动,该玩还玩,不能因为学而荒废了玩,孩童时代玩是重头戏,切不可本末倒置。开始上楼,我说我要给你出一道难题,曾经芽芽不是要给日本出道难题吗?那我也要给她出道难题,11+2是多少?不假思索她就告诉我答案了,会了??22+2,13+2 ,15+2,都是加2的题,不由得我出的题越来越难,我给孩子加到了99+2,还是没有难芽芽,芽芽这次真的是得意了,小样,我还得一边配合的说回家让爸爸给你出道难题,我是难不住你了,我不信爸爸也难不住你。芽芽满是信心的等待回家的挑战,一进门就冲爸爸喊:给我出道难题。最后我们的题目都出到了122+2,134+2,。。。我在一边配合的喊:122+2=128,芽芽说124双方争执不下,请爸爸做裁判,判定对与错,毫无意外的是芽芽胜,都能算对了,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天的测试题难度,我问芽芽你怎么会算的?三位数加2,这么难,我都不会算,你怎么算出来,还又对又好的?芽芽跟我说:往后面数两位数呗。噢,原来是这样,他已经掌握了计算要领,难怪出到三位数也难不倒她了,我更愿意相信,她是真正的会做了加2的题。
因为这道错题,又因为会算了加2的题,芽芽还满是平静的教育我们俩说:错了一道题很正常,你们小的时候也是会错的。接受自己的错误,直面自己的过失,也不失是一种经历,挫折经历。不要孩子因为错误而内疚,不要孩子因为小成绩而沾沾自喜,无欲则刚。
关于说真话,我还要记录下来。关于真与假,我要什么?有一道题,也是公文答题,芽芽说:妈妈我今天考了100,题目中让做999+1,孩子根本就没有数过,我问芽芽:你都会做999+1了?这么难你都会啊,我都算不出来。芽芽说:这是我问小朋友了,小朋友告诉我的。哦了一声之后,我就没有再说什么了。在我不知道,不确定话的效力的时候,还不如不说,免得适得其返。因为孩子跟我讲了真话,真话是可贵的,我应该保护孩子讲真话,连跟妈妈都不能,不敢讲真话的时候,孩子还可以依赖与依靠谁呢?孩子的心就是这么的细微与奇怪,我在想,如果因为这件事,我大发雷霆,认为她作假,批评,吵骂,不敢想,慢慢长大后的孩子还敢跟我说什么?保护孩子讲真话,敢讲话。
任何教育都是积累的结果,过程似乎很漫长,但又真的微不足道吗?
http://www.ebama.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巧笑嫣嫣的微博 细心的妈妈. 很不容易!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就反思小时候很多做法都是错误的,再加上现在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觉得当一个合格的家长实在是太难了。
不仅要考量作业是否做,做哪些是有用的;考量兴趣班上不上;考量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否正确;还要考量社会一致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逆向的。什么时候要在家庭教育的时候实施反洗脑。。。
现在,一点都不夸张,我们时刻处于矛盾的煎熬之中。 很为孩子考虑的妈妈 孩子磨蹭,妈妈着急,其实每个母亲都这样。 教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当妈的,就是喜欢唠叨,不像做爸爸的,唉,真不容易,其实一个家没个女人唠叨更烦。 唠叨感觉虽然有个体原因,但是还是大环境造成的。上学路途远、大人还要上班,不让孩子快点怎么行啊。 女儿有这样一个妈妈真是好福气啊 正如芽芽妈所说,每个妈妈都恨不得是个教育大师,所以大家都加油充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