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_xue 发表于 2011-3-17 17:47:33

关于阅读能力的思考

其实现在不少家长把阅读能力与识字划等号。其实我认为阅读能力不光包括阅读文字的能力,还包括阅读图画的能力,包括阅读的习惯培养。下面是我摘自喵喵网的一位家长记录的上海实验学校老师的座谈,起码对于我是引起了思考。

1、拼音比汉字更难教,要提前学也要找正规和好的老师学。
2、阅读远比写字、认字更重要,不在乎识字量的多少,而是要形成一定的阅读量,即使认识了1000个汉字,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没有也是毫无意义的。
3、英语也一样,要形成阅读和口语交流能力,而不仅仅以通过2星考试作为最大的目标。
4、养成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激发孩子的学习态度与兴趣,而非知识的灌输。
5、每天用口算软件练习15-20分钟。20以内加减法对于上一年级足够了,但不是死记硬背计算口诀,而是在生活中熟练使用。
6、建议阅读一下新民晚报《回眸2010,中国教育十大问号》和全球PISA测试中上海考生获得第一名的文章。分析我们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8、阅读能力不局限于书本、报刊和杂志,也包括路牌、地图、互联网、广告、科技馆、美术馆、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展板。




小莜 发表于 2011-3-17 18:20:06

说的很有道理,你认识一万个字,却不能理解所读文章,那是毫无意义的

duoduo-2010 发表于 2011-3-17 18:55:51

阅读能力肯定不等同于识字。但不识字肯定没法自主阅读。;P

woaiaoao 发表于 2011-3-17 19:09:23

好像奥数的一部分也是理解能力的。

wangchenyu2006 发表于 2011-3-17 19:26:11

阅读能力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

fionafanfan 发表于 2011-3-17 19:37:08

识字应该是低年级最基础要求,而阅读能力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要不断培养到达一定程度的。

realxinyu 发表于 2011-3-17 19:41:02

女儿非常喜欢阅读!

ccoo 发表于 2011-3-17 19:46:36

“新民晚报《回眸2010,中国教育十大问号》和全球PISA测试中上海考生获得第一名的文章”,您能提供一下具体内容吗?多谢!

ccmbrr 发表于 2011-3-17 20:00:55

是的,理解才是关键。

melody_xue 发表于 2011-3-17 20:27:18

随着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2010年注定是中国教育载入史册之年。
   
    回眸过去的一年,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大力缓解入幼儿园难,改革高考加分制度,铲除学术造假和教育腐败,加强校园治安措施……一样样、一件件,关注的都是教育民生,奠定的都是国家未来。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2010年请注意这样一个细节——上海大学的学生,因毕业证上不会再有“钱伟长”的签章,哭了。“三强”已仙逝,大师已远去,留下的不该是始终无解的对教育的遗憾。
   
    当下,基本实现了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的目标,但距离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还有多少差距?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被社会广为接受,但距离彻底摒弃应试教育还要走多少的道路?一个个高考“联盟”的相继问世,距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快马加鞭呢还是渐行渐远?这又是2010年留给中国教育的一连串挥之不去的问号。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篇之年。教育的问号能不能破解,疑惑能不能被拉直,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肯定会融入国人许许多多浓浓的教育民生情结。
   
1规划纲要的改革举措会切实得到贯彻吗?
   
新闻事件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出发,绘制了未来1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未来10年,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
   
    这是一个关注民生的行动纲领。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
   
    教育规划纲要设计将启动实施的10项重大改革试点,每一项措施,都是对人民群众愿望的积极回应。针对“入园难”问题,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针对“学生减负”问题,纲要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针对高考制度改革问题,纲要提出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针对“择校热”问题,纲要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本报记者王蔚
   
2均衡化从理念变成现实了吗?
   
新闻事件
   
    从2010年秋季开学起,上海出台系列措施,所有农民工同住子女均能免费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全市160所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配备了标准图书室,并增配体育运动器材。同时,又一批知名中小学与郊县学校结对办学。黄浦区蓬莱路二小、杨浦区打虎山路一小、浦东模范中学等品牌学校将赴闵行浦江、浦东曹路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学校对口办学。
   
    上海市教委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上海要实现的是高层次的“均衡化”,它不是“一刀切”,而是提供每个孩子。虽然距离这一目标尚有距离,但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朝这一方向做出的努力。名校和弱校牵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均衡”的体现;一批高中名校通过自主招生开设了“创新素养实验班”,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邀请大学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进中学课堂传道解惑,鼓励“尖子生”走入高校实验室,这同样体现了“均衡”的意义。教育均衡是一种覆盖,也是一种包容,包容特长,更包容那些难得一遇的偏才、怪才、奇才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创造特殊的条件,挖掘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为每个学生开辟属于它们的成功之路。
   
    本报记者陆梓华
   
3PISA成绩世界第一为何不值得庆祝?
   
新闻事件
   
    去年12月6日,由国际经合组织举办的全球范围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2009年度测试报告公布。首次参加测试的上海学生在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等全部三个领域,在参加测试的70个国家和地区中,均排名首位。PISA测试对象为各国正在学校就读的15岁少年,每三年开展一次评价,旨在对某一地区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进行质量监控。全球共有50万学生参加了2009年度的测试。
   
    事实上,对于这个“第一”,教育界人士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还是保持着相当理性的态度。项目组组长张民选教授强调,不能单纯按照排名衡量各国教学质量,PISA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各国各地区了解现有教育水平,完善教育制度。应该承认,PISA虽然题型灵活,但采取的书面答卷测试方式,仍是中国学生习惯并擅长的。而放下笔,扔开书本,学生发挥创造能力的空间更广阔。日前,英国德温郡布莱克沃顿小学的27名8岁至10岁的小学生,研究大黄蜂喜欢追逐什么样的花儿,结果发现它们会以颜色和形状当记忆信号。结果,他们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专业期刊上。这种生气勃勃的学习和探索的精神,这种尊重孩童玩耍的态度,或许是比“第一”更有价值的东西。本报记者陆梓华
   
4“世博小白菜精神”该如何延续?
   
新闻事件
   
    “小白菜”——这个年度名称,因为绿衫白裤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装而诞生。去年上海世博会的184个日夜里,近8万“小白菜”世博志愿者经历了雷雨交加、烈日高温,以及单日103万人次的大客流,用认真敬业的精神和周到热情的服务“征服”了海内外游客,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其中90%为在校大学生,又被称为“海宝一代”。
   
    上海世博会唤起了“80后”、“90后”内心的志愿精神,志愿者工作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上海和上海人民对成功举办世博会所作出的贡献。虽然世博会已然闭幕,但世博精神却在延续,“小白菜”也已逐渐在更广阔的土地生根发芽。比如,上海交大现有的近20个志愿者社团,登记在册的人数已超过学生总数的七成。志愿服务也在上海逐渐成为年轻一代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体现了上海青年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还兼顾了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据有关部门表示,今后,上海青年志愿者工作将进一步常态化和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而且不能全依赖大学生,需要让更多人参与,并将建立上海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基金会。
   
    本报记者马丹

rulansixin 发表于 2011-3-17 21:02:21

学习啦!
阅读的确很重要!

Zada 发表于 2011-3-17 21:03:07

阅读和识字是相辅相成的,不要钻牛角尖
我相信,凡是教孩子识字的家长一定会带孩子阅读的
识字较多的孩子,一定有比较强的阅读能力的

dongdongnaonao 发表于 2011-3-17 21:03:48

我家小孩子4岁,从一岁开始正式阅读,起初我是15分钟,最后延续到30分,一小时,除了因我生病原因每天都这样,但是儿子大字仍然不识一个,他的理解能力虽然也很好,可是手,眼,脑,心要同时也欠缺的太多,阅读是好的,但是阅读不是万能的,所以对于孩子仅仅只是阅读也是不够的,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多方面的引导。毕竟我们这个是应试教育。

重阳妈妈 发表于 2011-3-17 21:03:49

回复 melody_xue 的帖子

呵呵,之前我也是在喵喵上逛,后来发现了这里。很不错,很温馨。

ymei 发表于 2011-3-17 21:14:19

这位老师总结的真好啊!

yingzi800220 发表于 2011-4-6 16:54:33

谢谢分享,辛苦

yingzi800220 发表于 2011-4-7 08:29:08

收藏了,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阅读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