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妈妈 发表于 2012-10-17 17:40:14

请教“牛爸牛妈”们,您是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好孩子校内和校外的学习的呢?

我家小闺女,周末钢琴、舞蹈和美术,现上三年级。弹琴4岁半开始,基本坚持每天练,弹得不很好也不坏,老师很认可孩子的乐感,妈妈我也很希望她以后好好学,为以后可能的未来打好基础。舞蹈是孩子的最爱。可是一上三年级,一下觉得作业也多了,也不像以前的作业一样好对付了。天天感觉好紧啊!本来还想好好学学英语,却天天没有时间啊!以下是最近在微博上的吐槽:

“孩子上三年级了,感觉时间更紧了!你们是晚六点之前就写完作业了吧?饭后就陪她看书?玩?我们是六点半晚饭,饭前作业写完。饭后休息或散步。7:30弹琴,遇到不会的我要讲,因她总错音和指法,我老得盯着,有时多改几次错就超时到9:00多。她再改改作业错,洗洗蹲蹲卫生间,就差不多10:30了”

“怎么三年级就感觉时间好紧啊!作业也多起来了,孩子的小脸也不笑了,写作业的速度总显得慢了!琴也弹不动了!我的孩子啊!”

求爸妈网上的爸爸妈妈们给介绍您家的孩子是怎么做到又学英语,又学好才艺,又上好课!专注力?速度?

多谢了!

ad100 发表于 2012-10-17 17:51:39

数学、英语 比学校的进度提前学了半个学期,
上课及作业基本无压力。

信心妈妈 发表于 2012-10-17 17:56:52

hxr1128 发表于 2012-10-17 18:15:21

唉,现在的孩子真够累的,真怕到时候我家的孩子怎么调节,是放弃还是勉强坚持下去。

Jannyzhou 发表于 2012-10-17 18:17:58

是呀。我也听到三年级的家长都在说变化好象很大。
所以更加坚定了我们现在亲子英语的重要性。
还有语文的阅读和日记(这个倒坚持得还不错),希望到时候没那么紧张呀。
数学就跟学校的教程走吧

婷婷妈妈 发表于 2012-10-17 20:17:36

是的,坚持亲自英语吧!阅读和日记的坚持帮助也会很大!语文三年级之前的字词听写要注重!因到了三年级写的内容会多。数学我家姑娘计算会慢些,我觉得是20以内加减不够熟练。另外马虎也是个害人精!改错的时间因此而多!时间过的很快,我们坚持一年的英文故事输入还在继续中•••不知12岁前的英文思维海有没有希望•••总感觉自己很矛盾,什么都想顾,却什么也没抓好!

sophy050323 发表于 2012-10-17 20:41:02

我们读二年级,一样的感受,每天都像是被追债一样,不敢有半点松懈。数学还算轻松,语文阅读、日记要花很多时间,基本上做完校内作业要到八点,练半个小时的琴,再学一个小时的英语,十点差不多就到了,稍微有点特殊情况出现,晚上就被耽搁了。你孩子十点半再睡,是太晚了点吧。

锐家宝宝 发表于 2012-10-17 22:52:42

三年级有那么可怕?我们现在二年级,动作还磨得要死,半小时的作业量他可以磨成二小时完成。那到了三年级就不用睡觉了。

婷婷妈妈 发表于 2012-10-17 23:27:30

sophy050323 发表于 2012-10-17 20:41
我们读二年级,一样的感受,每天都像是被追债一样,不敢有半点松懈。数学还算轻松,语文阅读、日记要花很多 ...

是啊,这两晚还好,10:00睡了。可除了弹琴,什么也没做!亲子阅读几乎停滞!

婷婷妈妈 发表于 2012-10-18 14:22:00

以下是一位牛爸共享的,文章很长,但是基本意思大概就是劝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自以为是,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天性善加引导。于是我反省自己,我是不是应该不要那样强硬地要求孩子把钢琴弹多好?而应该顺其自然,她想跑快就跑快,她想慢点就慢点?我不要那么功利了!如果她觉得她更愿意做数学题,那我就不要担心她一天不练琴而心急如焚。如果她更愿意晚上听英语故事,我就不要那会儿非让她去读语文同步阅读。。。。看来当家长真是不易啊!以下是那位牛爸转的文章: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现,对虚空中穿行的一个粒子,我们最终是无法全面认识的,因为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能同时被测量,要测准一个,另一个就完全测不准。这就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测量就是一种提问的方式,而“测不准”则是自然对我们提问的一种答复,即自然只回答提问的一部分内容,而不会完全回应提问。因此说,我们凭借所谓科学提问建立起来的知识大厦并不是完美的,其中既有提问方式的限制,也有回答提问的制约

我们谈提问与回答的关系,并不是想讨论哲学问题,枯燥的哲学还是留给那些所谓的哲学家吧。我们只是想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一下目前我们究竟对自己的身体、生命结构、生命真相等知道多少。我们可以不关心宇宙中的黑洞如何吞噬星系,也可以不关心地球升温以后的严重后果,但我们必须关心自己的身体。

如果用上面的角度来看目前科学对人体生命的认识,结论依然是:今天我们对生命的看法,只源于我们固有的提问。在这个结论里,自然包含着另外一种可能:我们的提问有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说,为什么我的母亲能感应到我回家的日期?为什么梦里可以展现还没有发生的事件经过?目前的科学提问就不能涵盖以上事实。


事实上,从古至今,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有许多奇异的生命现象用目前的提问方式是无法得到答案的。这些生命现象归结为一个提问:我是谁?你又是谁?

所以,当我们孩子在发出灵性之光,开始提问的时候,恰恰就是予以智慧引导的最佳时期。这些是内经给到我们的极其重要的人生提示。


其实每个孩子在幼年时期都会有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机敏与聪慧。而这里特指幼而(儿),就是从人生的开始时期引导。而徇为顺从,曲从;齐为达到,跟什么一般平;反观现在的一些育儿的理念都在装修层面上下功夫,也确实是在努力做到与别人一样平的这样一个行动:人家学这个了,那我也要学;人家会那个了,那我也必须得会;人家不会这个,我家这个会;人家不懂那个,我家这个懂;看上去,真是不错。

在《庄子•应帝王》篇中的“浑沌之死”,或许能给到我们更多的体悟: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就是给一团璞玉纯正的“混沌”一天开一窍,七天后,七窍全开,但是混沌却死去了。同行的含义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无为和自然的,如果有意地加上心机、智巧等等小聪明,人纯净的本性就会遭到破坏而死亡。

而我们现在的家长不就在做着这些给孩子开窍的事情吗?不就是有意的加上自己的心机、智巧等一些的小聪明而而令天真的孩子们陷入“五音、五色、五味”之欲境吗?家长们个个都感觉良好,就以为这对于混沌时期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就把这好事也强加给天真的孩子们。他们是只从自身的感觉出发,自身的特点出发,推己及人,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盲目地求同。一如一个农夫吃了一次海参鱿鱼,就感觉很好吃,非要把它推荐给皇上,他没有想到皇上可能吃海参鱿鱼可能已经吃得嘴里发腻。而皇上吃了一次烙饼卷大葱,感觉很好吃,就向往农夫的生活,认为农夫比自己幸福多了,他不知道农夫天天吃烙饼卷大葱已经吃发腻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深知人性,深谐人道。而,我们现在还在不断重复着“浑沌之死”。

对于经典,我们经常说看不懂,一如一片混沌,其实经典对于孩子而言就是同气相求的“混沌”,这样的“混沌”,即纯朴自然之意。我们之前就说过就是无极之像。


所以,我们现在家长这样做的结果是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完全偏离孩子生活的天性。试想,神灵一般的灵性,是没有完全一摸一样的。我们现在会说:没有百分百相同的生命基因。就是这个道理,那既然各有不同,也就是说每个生命的个体有这自己的本性,各有精彩,各有发展。生而生灵告诉我们:生命有着同样的本源,但每个生命却是盛开不同的花朵。但是,现在的我们为什么,凭什么要求孩子们会的花样要一样?很是奇怪,而且这样做就是导致孩子的功利心理的形成。

当然,不排除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赋过人,但,即使是这样,孩子也有孩子的天命。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人生之路。正因为如此,古人就非常明智,在孩子的幼童时期,无论这个孩子的天赋秉性如何,古人都会做同一件事情:为孩子遍访明师,见贤思齐。中庸开篇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理是一样,古人就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孩子的天性开始显现,孩子的人生之道开始起步,这个时候予以明师的指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徇齐”的含义,我们学习《易经》可以通过谐音理解为:寻找贤齐之师。

而之前我们说过,现代的父母也多少明白说:孩子大了,该学点东西了。这个想法没错,但是,实施起来,基本都差得很远。根本没有让孩子学到真正的好东西。这个时候学的东西是一辈子用的上的东西,是未来孩子一生当中几乎可以保命的好东西。生而生灵,是说孩子就犹如神灵般的令人赞叹,令人欢喜;弱而能言,就是说孩子的天性是最接近生命本源的个体;而,孩子在幼年时期使其:率性修道,见贤思齐。这就是“幼而循齐”的另外一种深刻的解读。而这个时期恰恰属于孩子一生当中人生观,世界观行程的最重要的时期,在生理上也属于青春期的范畴。可见这个时期的危险性及重要性!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情况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丰富的精神世界来引领孩子的肾精方向才是重要的。这些在后面的女七男八当中有着详细的阐述。珍惜孩子的“生而生灵”,呵护好孩子的“幼而循齐”。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孩子又会有一个现象,就是步入“敦敏”。这个字面的含义为笃实敏捷。要清楚,这个敦敏的出现条件是我们在尊重了孩子的神灵天性,继而在幼年时期,寻找明师为其带路,到了年长之时,才会有敦敏之像,何为敦敏之像?敦,敦厚,笃实。人会慢慢沉稳,遇事不急,不慌,不躁。胸怀大志,这就是肾精内敛,阳实之像,而现在的孩子们基本到二十来岁的时候,已经是各类欲望充斥着心灵,各类情绪充斥着心智。同样的,身体方面更是出现了各类的疾病特征,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十年来,各类在过往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一些疾病已经慢慢显示为年轻化,低龄化。其根源可以说是人的先天肾气在后天人为的加剧耗损而导致的。


而《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最后是“聪明”,将后天的一个特性引向了外在的表现。而内经当中,最后的总结为“成而登天”,当中的区别可不谓不大。聪明,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聪明之人不等于智慧,而智慧之人却一定聪明。聪明之人,肾水充足,肝气康健。水生木的格局,也令人赞叹。而内经当中的天,其含义自然比聪明的层面高了太多。天,在这里更多的就是指一种人生成功的状态。古人对成功的定义同我们现在的所谓成功或许有着本质的区别。登天,成功要达到天一样的状态,天什么状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无所不覆,日日运行,光照万物。而作为人而言,这样的天行健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能在平凡中作出伟大的,能在普通里坚持下去的,才是人生之中一个所谓成功。


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生而生灵;我们期待每一个生命发出自己的灵性之光,弱而能言;我们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她本身自有的天性,幼而循齐;我们引领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之路,长而敦敏;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生命自强不息,成而登天;"

Ashley 发表于 2012-10-18 15:36:31

睡觉太晚了,弹琴时间太长。

dilifang 发表于 2013-3-31 17:34:24

孩子上学以后真的太累了,睡觉时间太晚不行啊。我儿子一年级,上学期感觉很有压力,虽然一直给他鼓励,但老说讨厌上学。这学期我的政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道作业做错了也不说,回家以后不催他写作业,而是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做完作业不帮他检查直接签字。就这样反而感觉比上学期有进步,自觉点儿了,也自信点儿了。

恋恋随园 发表于 2013-4-1 15:17:40

我觉得学琴就是兴趣,每天孩子能摸琴半小时足够了,又不要走专业的道路,无非是个自娱自乐的爱好,我们二年级一般8点多就洗洗睡了。睡眠第一,健康第一。

阿扣 发表于 2013-4-2 10:24:00

我们不是“牛爸牛妈”,但我们的内心幸福而快乐,我和老公相亲相爱,感觉比“成功人士”更自在
所以对孩子的希望也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目标一旦确立,方法就会不同,希望LZ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soso_e100:}
我这里啰嗦一下自家的情况,只是让你对比着看看而已,哈哈哈
第一:健康最重要,所以要早睡早起,要吃好喝好,要心情愉快
第二:心理要强大,所以有一点好胜心,但不极端;挨打、挨骂不能哭,被人欺负了,要自己反抗和处理,不能退缩;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心事愿意和我们分享,话多,好动,简单一句话:正面情绪多
基本符合以上几点,其他愿望我们基本满足他,独生子女,我自认还是很溺爱他的,嘿嘿……

翔妈 发表于 2013-4-2 14:43:39

我家已经逐一砍掉了,当不了牛娃啊。还有,孩子已经感到疲累了,要适当休息一下啊。才艺留一项就够了,多了会不精的。

婷婷妈妈 发表于 2013-4-7 19:36:20

阿扣 发表于 2013-4-2 10:24
我们不是“牛爸牛妈”,但我们的内心幸福而快乐,我和老公相亲相爱,感觉比“成功人士”更自在
所以对孩子 ...

呵呵,不急不燥的感觉真好!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牛爸牛妈”们,您是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好孩子校内和校外的学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