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从香港大陆一年级语文课本说起 这就是差距
女儿从香港拿回一年级课本,老婆找出小若的大陆版一年级课本,对比之后发现一现象,大陆的课本在教你学知识,香港的课本在教学生做人和生存技能,如此小差异,结果却是千差万别。 才知道香港的老师为什么都那么和蔼、谦逊,大陆的老师(一部分)为什么都那么势力、霸道。一个是为爱传播知识,一个是为任务和工资传授知识;一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产出的田地。结果可想而知。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1135556068886110307.jpg大陆:是以认识动物开始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1664357087670283140.jpg
香港:以感恩开始
虽然陆方也有人打着爱的旗号,总是言过其实,以爱为名,行苟且之事,为职位,为金钱,就是不为人师表。德之不存,才将焉附?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只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存储知识的罐子,如果需要这种罐子,百度可算得上一个,各类的学习机也算得上一个,做为人的本分可能就没有了。 好在是更多的家长,曾经都以自身试过教育之“法”,大多追悔莫及,于是在孩子身上,给予更多的宽怀,更大的自由度。但是这一部分只是少之又少的少数。内地更多的孩子为考上大学而大学,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不知学完之后又当如何找到生存之所?这教育之果,只能是苦果。 所以,技能的培养显得犹为重要。所谓的技能的培养,其实就是生存力的培养。只有有了生存力,学以能致用,才是孩子的出路所在。而德这个东西,可能老师那里得到的会少之又少,更多是家长的耳濡目染,黑即黑之,白即白之,全耐听天由命了;再或者,就要看孩子的悟性和抵抗力,如何做到自我的明辨是非,污泥中做到不染。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486666578206222934.jpg
大陆“以学拼音开始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1687035174310609689.jpg
香港:以熟悉环境开始
说这么多,无非是对教育的诸多不满意。说近点,麻城的“表”哥书记,解决学生课桌,不过是几块表钱,找上面要钱的时候,哭穷,而生活过程,挥霍无度,“投入2.3亿元建设大别山区最大的职业教育学校和思源学校”,这是哭穷还是晒富?在这2.3亿中拨出之一毛,也就不会让家长搬着课长上学了。 说白了,为官者只关心面子工程,自身是否可以获利。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的忽视就在所难免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1655506558345403399.jpg 大陆:以儿歌开始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985649316895074869.jpg 香港:以生存方式开始
那么从另一个方面,学校学生间的被迫攀比,让老师对孩子就有了差异化的对待。清早经过滨河小学,因为是教师节,花店老板适时地把花店临时性挪到了学校门口,这无疑提醒着家长要表示一下,然后是三三两两拿着鲜花和花篮的学生及家长门,我认定他们的有心。而在我送孩子去深圳湾关口,却没有见到没有一个学生拿花,都是整齐划一,秩序井然。同样的教师节,不同的场景,又让我想多了。 学生以学为主,哪来那么多势利的东西。其实,昨夜我也为此纠结半天,孩子们要给老师贺卡,但是有班主任,有数学老师,英语老师,体育老师,如何不能够厚此薄彼?最简单的方式是都不送,好好学习,把对老师的爱放在心里,让时间去说话,离开该校,有所建树再做感谢不迟那时的表示,我觉得是真感谢,而非应景之作。无论如何,我也是老师教导出来的非人材,没有错的老师,只有错的体制和错的信念。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1449345127423072306.jpg 大陆:以谜语开始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844381008167216175.jpg 香港:以认识人开始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2-09-11/00420_273466032132540503.jpg 香港:以认识老师开始
体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让我也想去香港弄一套小学教材来看看了 香港的一年级的教材,谢谢楼主介绍,真是很大的不同! 这教材好啊,不知道哪里能找得到,好想看看 谢谢你的分享
我们是不同的体制,大陆的老师不是都是恶魔,他们不光领工资,也会对学生付出爱! 谢谢你的介绍,看了之后真是很羡慕,好的课本就应该是那样的啊,呵呵 体制不变,一切照旧。 哪里也有好老师,哪里也有差老师。
我会尽量体谅老师的不容易,不管是大陆的还是香港的。 用的着扣那么大的帽子嘛。那里都有好老师,也有不那么好的老师。香港就没有腐败?那廉政公署干吗吃的? 不知哪里能整到香港的小学教材? 很早就知道大陆的教学模式和香港、台湾不一样,但是说了那么多年,大陆的教育体制还是没有变。填鸭式的教学何时才能改
我也感觉香港的教材挺不错的,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我们是汉字为主的,拼音是必备的技能。而对于香港来说,以我的想象要以英语为主吧。汉字也多是繁体。可以互相学习的。我们应该自觉吸收好的东西,希望国家搞教程编制的哪些老师们能有大的胆量来进行改革。 不同环境,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体制,并非老师无师德。 不看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差别 开眼界了啊,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感恩教育 总结的好。大环境如此。。。 香港的教材果然人性化得多,特别是上厕所那课。我们的学生在上课期间是不敢要求上厕所的,从幼儿园开始。 很羡慕香港教材,
但我们的老师们也很辛苦,升学的压力也很大。
一看到这样的贴就会有个别人,把矛头指向老师。我当过学生,现在是老师,看到这种现象特别无语。就像这个帖,教科书是某些专家型的老师写的,但发行与否他们说了不算。作为老师如果可以选教材,相信在今天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大多数人喜欢的,因为老师也是家长(暂时不会,以后也是)。有些人就是喜欢发泄,但希望把矛头找准。 我们的教材本身应该是好的,只是内容的选材上可能是太注重知识,而忽视了做人和生存技能 的培养,那我们家长就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吧。 用老套的话,HK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太偏重知识了 华人课业都比较繁重吧,呵呵 不知道中国教育怎么搞的。。。 看起来香港的教材更人性化一些 中文字只有音调,很特别的方法。 语文书看着真亲切呀。 开眼界,感觉香港教材是从儿童角度,帮助孩子熟悉上学环境,可能遇到的问题,该怎么办为出发点,知识可能要往后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