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关于你人生的重要决定,你往往不在场
本帖最后由 疯狂的小豆子 于 2012-10-26 14:22 编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老师罚你孩子抄作业,你会怎么办?》 h ttp://blog.sina.com.cn/s/blog_4468cad501012mqx.html,小范围内得到了关注。文章起源于一位朋友的微博,她说:女儿考试没写名字,老师惩罚她写一百遍自己的名字。我打电话给老师说可以给她一些别的任务,让她记住这次教训,但是最好是有意义的任务。打完电话我就让孩子不用写那一百遍名字了,老师不高兴了,取消了他们小组的成绩,记 0 分,中国的教育真让人头疼呀。
我觉得朋友打电话给老师的方式值得商榷:第一,老师从此不喜欢这个孩子和家长了。这很有可能,从老师接到电话就取消孩子小组的成绩看,他的心胸和度量着实有限。我们都知道老师喜欢孩子与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影响。第二,孩子的逆商得不到培养。逆商就是 AQ(Adersity Quotient) ,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后来这个朋友在博客里留言说:事实上后来老师也没对孩子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这句话推动我的思考迈向更高的层次,我们不妨把时间拉得更长久来深入讨论:
1. 老师没对孩子有大的不同,也许是老师一向就不怎么样,后面还是那个德行,所以家长和孩子没感觉到不同。
2. 没有太大的不同,也许是没遇到重要事情的考验吧。比如,你的孩子和另一个孩子争三好学生,又比如,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竞争保送名额,还比如你的孩子被分到好班还是差班在两可之间时,你觉得,老师会怎么做呢?
发挥一下我们的想像力天赋,应该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现实:关于我们人生的重要决定,我们往往不在场。比如,关于孩子的一些决定,不是简单用成绩衡量时,大部分就是老师讨论决定的,我们家长根本无法参与。想象一下,如果一群老师在评定学生,恰巧那个老师在场,她会说什么呢。而她的发言,很可能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职场何尝不是如此,提升你还是提升你的同级,让你负责某个项目还是让你同事负责,你能有机会曝光还是同侪能露脸,大都是领导关起门来讨论决定的,你根本不在场。而某位领导的一句话,往往决定了你平步青云,抑或原地踏步。
我们不在场,无法发挥影响力。那么能发挥的只有场外了,一是把自己做好,无可挑剔。二是维护好人际关系,关键时刻,没人替你说好话,至少不能让人说你坏话。
史蒂芬 . 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一个情感账户 (EBA,Emotional Bank Account) 的概念。很简单,在人际互动中,我们要多些存款的行为,尽量避免提款行为。冲突和对抗,短期内可能会解决问题,是速成的方式,长期看,我们对某人的情感账户,会出现负数。 这个负值的账户,风平浪静时还好,面对考验时,就要呈现后果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对于这个情感账户,还有三点重要体会和大家分享:
发你的光,没必要吹灭别人的蜡烛。在职场里,你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的闪亮,但没必要贬低别人的贡献,或者非要泼脏水搞臭了谁,通过把别人踩在脚下,彰显你的出类拔萃。你的同侪各个优秀,大家互抬互爱,整个团队才能上升到更大的平台。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机会帮助别人,不要吝惜。职场同事,和你呆在一起的时间,或许比家人都要多。对这些比家人还要家人的人,时常要伸出温暖的手,关怀和帮助他们。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同事的尊重是一个人能获得的最大荣誉了。
心态的 " 态 " ,就是 " 心 " 再大一 " 点 " 儿。通用电气的传奇 CEO 杰克 . 韦尔奇在遴选接班人的时候,选择了包括后来继任的伊梅尔特在内的三个候选人。这三个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入选了接班人计划,但没有为了 CEO 的位置互相攻击和拆台,而是在负责各自事业部的同时互相支持和捧场,一起把通用电气做强。后来伊梅尔特继任,另外两位候选人到了其它公司做了 CEO 。
有时候,我们不能做到相互支持,不能做到双赢,是因为我们目光太短浅了,视野太狭窄了,认为盘子里的蛋糕就这么多,你吃了,我就没了,你多了,我就少了。如果我们能把视野放宽一些,把心再放大一点儿,你会发现,资源是无限的,你要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在哪里都会活出传奇。
我们不提倡用冲突、对立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争一时短长。深入、持久、高效能的关系,才是我们期望的结果。
别忘了,关于你人生的重要决定,你往往不在场。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68cad501012nd2.html
最近我读了不少观点的帖子,有时候相互之间似乎观点对立,有的感觉似乎对,有有点不那么对,读完自己都觉得需要消化,对立也许是好事,所谓不破不立吧! 就贴过来让大家看一看吧。
沙发哦!学习了,赞同这个观点。 关于你人生的重要决定,你往往不在场,的确如此!!! 还是没看明白。
这个文章认为家长打电话这个行为做得不对,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心态很重要 坐等高人指点。 “老师喜欢不喜欢孩子,对孩子有多重要”。。。认识到这点,所以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内心的力量。曾经在武志红的书里看过他举的一个例子,某孩子喜欢某门功课,与老师对其的态度没有关系。这就是内心的力量。
“争三好学生”。。。。如果家长敢于反抗暴力作业的话,那么相信这样的家长对于所谓的“三好学生”等竞争,应该会帮助孩子树立比较淡定的态度。
其实这篇文章和中国某些传统思想无二,说通俗些,就是即使碰到自己不满的事情,也要注意解决方式不要采用对抗的方式,否则容易得罪人。得罪人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坏自己的事。
LZ 转的文章,能贴一下原文出处和作者吗?谢谢啦。
一是把自己做好,无可挑剔。二是维护好人际关系。支持这种观点!就算没有人帮你说好话,最少不会有人说坏话!学习了! 别忘了,关于你人生的重要决定,你往往不在场。------的确是
但现实是家长为了三好生,为了班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和老师争取到的。
我的身边现实的发生这。。。。。。。。。。 恩。我很赞同。
先说小的,就孩子抄写的问题,我肯定不会让孩子写,但是肯定也不会给老师打电话。这等于把问题踢给老师,呵呵。你说他同意还是不同意呢。再说了,老师对孩子好又怎么样,不好又怎样。如果他是一个明事理的老师,学生正确的做法他一定不会反对;如果他不是一个明事理的老师,他的立场你就更不用迁就了。呵呵。有一篇文章叫做“老师算不算是知识分子”大概这个名字,可以搜来看一看。
再说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自己的命运如果要交到别人手上(包括老师),那就算失败了,也是应得的。
然后再说重大决策的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进化。
呵呵,不过,话是这么说,谁能够那么超脱能够做得到呢。 看了半天没明白,到底该怎么做呢? 没啥新意,只是名字取得更吸引眼球,就是让大家不要得罪人,特别是能管得着你的人,不要对着干,要变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明哲保身。这种处世哲学过去现在将来都适用,对自已和家人有好处。
我们对自已约束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有点措施能让某些老师们也反思一下呢,如果大家都因为害怕得罪老师而默认他的行为,有些老师仍会我行我素,甚至会传染一批老师,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多写多做的确对成绩的提高有不小的帮助啊。通过不适当的甚至是伤害他人的方法尝到了甜头,没人反对,那就继续发扬光大之,谁会是受害者呢?
尊重同事,取悦上司(不仅限于阿谀奉承),做好本职工作,被提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在职场中不得罪人不太可能,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已,如果丢失了自已,谁会尊重你呢?
在中国人际关系很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