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抗新时代的“八国联军”?
把国外高校进来,比喻成八国联军可能是有些夸张,但国内好学生往国外流失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先表明观点;本人大力欢迎国外高校来国内办分校之类的竞争举措,虽然动机不一定如何如何高尚,呵呵呵。近前围绕香港中文大学到深圳办分校之事,(这个属于人民内部的,人家好歹也是中国的高校),连带发生了境外名校在中国大陆功过的争议。人家国外高校来的是私立大学,品本事吃饭的,没有教育部出资,也没有搞中国高等教育希望工程的义务,寻找好的办学条件,国外名校在高校集中的京沪、湖广等地设校,近距离对中国教改的影响、推进,是克服中国高等教育危机,挽回经济损失,促进管理和教学体制改革的强大力量。这是大大的好事。尽管管理方面百般辩解,中国的高等教育成了一言难尽的坛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几方面的表现足够堵上教育发言人的嘴。包括教育管理者自己(或许可以算得上尤其)都不认可中国的高等教育,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海外。说中国高校好,可好学生都被送出去了;说它差,考不上大学的差生也被送出去了。难道中国高等教育只适合中不溜的的公务员后备军么?前段时间听某名校一博导竟把博士交上去让修改的论文大卸八块独自署名发表后评学术带头人的荒唐之事,这样的混混当博导,能指望教学质量有多好?中国高校老师很好混,好混之处就在于,你完全可以没有思想,不钻研业务,几十年如一日说同样的事平平稳稳过下去,把学生和老师都混成低能了。让外国名校进来,与中国大学并存,把国内大学往死胡同里逼一逼,或许是教改和中国大学的希望所在。唉,在教育领域,让开放和竞争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多接触没什么坏处吧 各有千秋,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至少可以给孩子多一项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