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单词学语法译课文是效率低下的笨功夫
本帖最后由 qiankun3 于 2017-3-18 16:31 编辑打下了基础。
有道理,就是孩子看绘本很吃力,有费时间的 不好说,成年人和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特点不同吧。见过市场上的小贩,英语说的那个呱呱叫,对邻摊上的人吹嘘:“我儿子都能写一大篇英文字了”,因为他们全是英文文盲。好像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是学校里那种英语教学的方式,对成年人来说,效率应该是最高的一种。 翻译式教学是历来在语言教学中争议很在的问题。一般来说翻译式教学确实是淘汰的方法,但也不能走极端。
作为实际情况,不翻译教学和实践会怎样呢?
如果是难到孩子连中文都还不太明白的单词,你还解释不解释? 还是先让孩子用母语把整个该理解的东西理解完了吧。完全用英语,不但费时,还对解释者本身的英语是一种考验。倒不是说完全不能解释清楚,但我认为走极端没此必要。
在孩子中文强势的情况下,教学的英语是不可能先超过母语的认知水平的。
我也正在教两个孩子新概念,新课文都会让孩子们自己口头翻译一下,之后也就不再英译汉翻译任何东西了。孩子们翻译的过程有时候好像是“英语式汉语”表达出来,如果让她们用英语重复我说的话,她们也可以立刻重复不费任何功夫。这些情况本身已经说明孩子进入了英语思维。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让孩子们自己翻译一下,至少我会在新一的第一篇教学中把这思想坚持下去。
看各人的不同情况吧,因为我们只有每天半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我只能采取这种我认为高效的一种。这种思想就是先理解,然后重复输入建立外语思维。
作为培养英语思维的有力补充,我们在教学后面有情景录像作为情景输入。因为是事先已经学习了课文,这已经是一种有效输入。
也作为培养英语思维的有力补充,可以自己加快语速跟孩子说英语。如果输入的是这种常速甚至快速的大段英语,听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有翻译理解的机会,只能进入英语思维。这个也已经被证明。
当然,我自己是完全明白怎么去培养英语思维而且知道翻译的种种利弊才能在教学和实践中实施。
凡事有两面吧,不能完全否认适当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也不能走极端地完全用外语走到底。 看我身边学小语种的人,都是从大一才开始,用的也是很传统的方法,短短几年也达到了不错的水平。所以学语言最关键的是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吧。 说得有道理。“背单词学语法”对于真正掌握英语来说,是低效的方法,只是从学校角度和应试教育来说,似乎是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方法罢了。 靠翻译教出来的学生,有几个能够真正出口成章的?学的基本上是哑巴英语吧?
还有,神马低投入高产出,试问,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总共学了多少年的英语,这还能算是低投入吗?产出如何?词汇、听力、口语,有哪几项能够超过母语是英语的7-9岁的娃娃? 传统方法只是顺序错了,方法没有错。光实践没有理论,实践水平是得不到提升和巩固的。 对孩子的确是个笨功夫,对成人可能不是! 成人和孩子学英语完全不一样,我们大部分的成人当初就是这么学英语的,这也跟当时流行的教学理念方法分不开,但我们这样坚持的一代也有成功的,任何一种英语学习推崇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缺陷。 所以儿童学习英语才会有更多新的探索,这是外语教学社会进步的表现。 听课,好好学习
我觉得对成人,翻译式教学是最笨也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因为他不会丧失兴趣,必须学。孩子会没兴趣,所以效果不好。 有些东西英语和汉语没有一对一的词的,翻过来就变味。 儿童借助阅读和动画学习英语还是不错的做法,至少不会排斥单纯记单词背课文 知道了,以后让猜意思,不翻译 有道理,就是孩子看绘本很吃力,有费时间的 好好看一下.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