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罚教育后代 4个孩子3个进北大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尽管遭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狼爸”的育儿经 :“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打”也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 在“狼爸”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鸡毛掸?,这是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古人云: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我的观点是:打孩子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并不是最好的一种教育方式,用爱和鼓励来教育孩子更能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现在的孩子普遍不缺爱,缺的是正确的奖惩,光奖不惩也不行啊 anita_xu 发表于 2012-11-10 0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的孩子普遍不缺爱,缺的是正确的奖惩,光奖不惩也不行啊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缺爱啊,缺的是真正的爱,宠溺纵容孩子以完成当年自己的物质欲望,其实是自私的,冷暴力和鸡毛掸子也不是爱,孩子不是自己的私人物品;中国的孩子很缺乏尊重孩子的独立生命独立思考个人特点,欣赏并鼓励孩子成为一个美好的自己的真正的爱。
人家是有艺术的打,你能有艺术的打也行啊,别看到一个打字,就去买鸡毛掸,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狼爸那块料 还得看孩子的性格吧! 啥时代啦,呵呵 特例也要适合特别的人。 “打"也有很多种方法方式。关键要区分这是”惩戒“性质的还是”发泄“性质的。 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为卖书编的谎言而已
有记者质疑港澳台联考的含金量,说与大陆各省的高考没法比。
这个畜牲爸既然厚颜无耻的说他不是不想让女儿参加广东高考而是因为身份限制不能参加——跨国高考移民,假洋鬼子,得了便宜还卖乖,也太不要脸了。
还说她女儿萧萧在他们高中成绩很优秀,是以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师附中的,比她成绩差的同学都竞赛保送北大了,而她不能被保送北大也是因为香港籍——编得也太离谱了,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竞赛保送的都是理科生,而他家孩子都是文科生。
畜牲爸自认为出色的女儿萧萧,在参加港澳台联考的人中都不算优秀,分跟人家最高分差了45分,45分是什么概念,如果在高考大省45分之差可以拉开几十万人,就他这样的垃圾女儿如果没有香港身份还考清华北大呢,参加山东高考二本都不一定能考上。狼爸编造各种谎言的目的就是转移大家的视野,掩盖他家孩子以假洋鬼子的身份混进北大的事实。
他的打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可能是什么原则被破坏了,才打,不会好好的去打,而且爱可能更多些,爱与惩罚并列吧。 进北大又不能说明他的教育是成功的 进北大不表示成功,即使成功也不一定幸福;教育是要有个性化的,人家适合,可能您的孩子可能就不适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教育都有可能进北大,问题是你敢打么 人家不打的,不是也进了吗?
进了北大,是孩子的努力;打是他自己有问题。
这娃, 要是不打,说不定进了耶鲁呢? 本帖最后由 浩浩妈 于 2012-11-16 20:09 编辑
据说在香港,上北大不算好的了,香港学生录取分数线低一点。 楼上那位同学说的好,进北大并不能证明孩子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只不过是成功路上的一个成果,离成功还有不小距离。 进北大就表示人生成功了?
不知道这孩子的心理会怎么样 骗人的吧?反正我不信 这种没啥可信度的
毛毛虫儿于2012-11-22 15:03补充以下内容:
进北大也不代表什么 难道进北大是人生的终点?我们要看他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才能最终确定,他的人生是不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 能不能进北大,不是光打就有效的,也要看孩子有没有这个资质, 这样的孩子进北大就算成功吗?????????? 这个好像看过报纸的报道 舍不得打。 想打孩子的就打呗,不用找藉口说狼爸打了孩子,4个有3个进了北大。
我就一个孩子,我可舍不得打。
谁要打我还跟谁急。{:soso_e113:} 这个狼爸真可怕,培养出的孩子估计都是心理扭曲的类型,上了北大又能怎样?作为顶尖人才,没有一个健康的内心如何造福社会?日后都是T . G. 的预备队员啊,媚上压下,排斥异己的类型啊 进了大学不一定就说明成功了。 还是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用极端例子得出的论点往往是极端的。
那个爸妈没有打过孩子,都上北大了么? 进北大又怎么了,就代表教育成功了吗?孩子会幸福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