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都可以省,唯有锻炼时间不能省!
本帖最后由 小可爱的爸爸 于 2012-11-22 10:05 编辑我一向的信念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渔”莫过于“习惯”。一个行为连续重复三十次即可成为“稳定行为”,连续重复一百次就能成为“习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多半不在头脑的聪明,而在优良的习惯。由于多年的言语熏染和行为坚持,现在天天对这个道理已经是谙熟于心,甚至随口就可以说出“谁谁谁家太惯孩子了!小孩儿养成什么习惯,长大就是什么习惯”这样的大道理来。天天上小学后,由于要早睡早起,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课后时间被高度压缩了。放学到家4点半,而上床时间是8点,中间要做作业、要吃饭,还希望能学点儿外语,听会儿中文故事,甚至自己玩一会儿什么的,至于洗漱和准备第二天的书包则更是例行公事,于是可支配的时间就变得非常有限了。所以说,开学最初的感觉就是“紧紧张张、忙忙乱乱、浑浑噩噩”的。如果再出于锻炼孩子自立的目的,这些都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时间将会变得更加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在时间上精打细算,在事项上抓大放小了。什么是大呢?——我的意识是身体为大,体育为先。因为,从现在孩子的生活状态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了。学校的体育课基本就是个形式,甚至有的学校连个起眼的操场都没有;课后的时间又如此紧张,如果哪家再给孩子报一、两个辅导班,那连周末锻炼的可能性都没有了。所以,身体锻炼的缺乏应该说是这一代孩子普遍的生活方式上的重大缺损。看到现在的小男生基本都是小胖子,小女生个个都象杨玉环?我的那个心啊!我们可以责备教育体制问题、可以责备学校的消极无为,但凡事不能都怨别人,拯救孩子、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众多胖哥胖姐中的一员的责任其实更多的还握在我们的手上。我们无法给予孩子幸福的一生,但我们可以给他寻找幸福的方法。还是那句话,从小养成习惯,让锻炼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虽然课后的时间非常紧张,但我第一位安排的就是身体锻炼。这成为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什么时间都可以省,唯有强身健体的时间不能省!为此,孩子放学之后的第一个时间段,就是身体锻炼,至于作业、学习等其他的事情都只能往后排了。一方面,没有了身体的“1”,其他都可能会成为后面没有意义的“0”;另一方面,我深信,通过体育锻炼所增强的人的意志品质、成就感和信心,也会成为孩子未来应付复杂学习和挑战攻坚的积极保障。于是,从接下班车(通常是4点多些)到5点半,第一个时间段被确定为体育锻炼时间。内容可以根据天气状况酌情变换,但时间表的执行则是雷打不动的。我的想法就是要通过这种强制的规律性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意识,从而把锻炼当成一件自然的事情,当成一件经常坚持的不难的事情,甚至成为一种一生的生活方式。所以,除了他我们感冒生病的那几天,我们没有去锻炼之外,其他的时间我都是近乎偏执地去坚持。以至于同接班车的家长都非常惊讶——“你们怎么天天去健身?!”事实证明,一个行为多次重复就会成为稳定习惯的道理在孩子身上的确屡试不爽。我帮孩子选择的锻炼方式是跑步,而且是长跑。十月之前天气暖和的时候,是去吉大操场上去跑圈、踢球,玩体育器材。主要还是跑步,因为我觉得只有跑步才是既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又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好方法。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下了晚自习九、十点钟在校园里顶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在雪地上跑圈的那种感受。对于孩子,我当然不会那么残酷,未来会不会也愿意挑战负几十度的低温那是他的事情,但现在我要让他从小就感受一种挑战耐力的勇气。从头两天的一圈半开始,到一周之后的三圈半(大约1500米),最后逐渐稳定下来这个距离。开始的时候,孩子也的确不太愿意跑,但架不住我的“威逼”+“鼓励”。孩子就是这样,有些东西,只要你坚持下来,并且努力地营造快乐的氛围和对他的鼓励和尊重,他就会逐渐接受、习惯甚至喜欢上的。对于跑步这件在很多人看来很枯燥的事,天天很顺利地坚持下来,从开始时“啊……今天又去跑圈儿呀?”的反应,到“爸爸,今天咱们去跑圈儿呀?”,是一个很自然接受和过渡的过程。今年长春的降雪特别早,树叶还没落就来了场暴雪。跑到被雪盖住了,但习惯不能中断,于是,跑步被迫转入健身房的跑步机。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了每天三圈半的量,转到跑步机上自然就对应成1500米(时速6公里),兴致好的时候能跑到2000米,或者自己偶尔挑战一下8公里的时速。每天都这样坚持着,周末的这个点也要去健身,项目则改游泳。之所以游泳少些,是因为小孩子在泳池里没那么勤快,运动量不太够,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没有跑步明显,但穿插每周游一、两次,对于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力也是有好处的。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尤其是我这个爸爸对于时间表近乎刻板的坚持,孩子已经明显形成了习惯效应。下了班车第一件事去健身,成为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抵触,对于挑战更大的运动量也十分从容。当然,最有价值的还是孩子对于“时间表的意识”和“严格守时习惯”在逐渐养成。如同下了班车要去健身一样,5点半一到就要去做作业,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的想法是:一项自立、项项自立,一事自觉、事事自觉。现在孩子整个作业过程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儿童房内逐项完成的,那一个小时已经丝毫不用我操心。我那“要尽早从孩子的学习里退休”的愿望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至少前景已经透出了些许光亮……
俺也是长春嘀,后来去了深圳,
顶爸爸,顶老乡
怀念漫天大雪 值得大家学习
不过大城市操作困难,下班到家都要7点了{:soso_e118:} 我们是中午和晚上各半小时跳绳和乒乓球,运动的确很重要 确实应该锻炼身体,现在孩子身体素质太差,向这位爸爸学习
我家的跑步机一直在睡大觉,主要赖爸爸妈妈懒啊 我也是很赞同这个观点。我经常带她出去玩呀,跑步什么的。 这个理念不错。我也想让女儿跑步,不过现在有点小。就不规定距离了。随便跑跑就行 不赞成长跑,不止趣味性不够,很难坚持,而且对儿童身体发育不好。我自己小学4年级开始参加学校长跑队,应该算是中长跑,1000-3000m,跑了两年,落下了心律不齐的毛病。觉得还是踢球,打球,扔飞盘之类的更好,而且可以经常换换花样。 真不错!值得借鉴 请教爸爸,是怎么安排孩子的时间?我家也是小一,从接回家开始做作业,感觉抓的很紧了,但是时间还是不够用啊。 学习了,借鉴 其实楼主只是举个例子说跑步,大家没必要都学这跑步,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居住地的条件来运动。拍球,扔球,跳绳,轮滑都OK的嘛,周末去爬山空气更好。 谢谢提点。哈哈 llwang1115 发表于 2012-11-22 10: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爸爸,是怎么安排孩子的时间?我家也是小一,从接回家开始做作业,感觉抓的很紧了,但是时间还是不够用 ...
看帖不认真,呵呵,这个爸爸说了他们放学的时候4:30到5:30去运动的。
不过我好奇啊。这个爸爸4:30就不上班啊?我们小城市,但是冬天5:30下班,等我开车到家都6:30快7点了。
非常赞成!非常佩服,真是很有想法的父亲。 孩子每天都有体育课或者体育类项目, 俺自己还没跟上.... 学校离我家三站路,天气好的话,我们选择走路回家,一路上聊些学校里的事,也权当活动了 这个方法不错,可以炼跆拳道 我家的五岁了,女孩,我老担心外面冷,因为她有鼻炎,所以经常在室内做做舞蹈动作而已。不知楼主家孩子是几岁开始的? 我们家爸爸也将孩子看得很重。但具体好像没什么行动。 挺好的,我们现在只是坚持户外活动,有时会带孩子去跑步 非常赞成要抓紧锻炼,身体最重要~
也好好想想,怎么带儿子每天做到锻炼成习惯
放学时间有早有晚,放学带出去溜一圈还是挤得出的,我们晚上9点上床,功课基本也是一个小时,还有英语时间一个小时,可以挤的。
感谢分享~ 我们选择的锻炼方式是乒乓球,一星期3节课 我前几天就想问小可爱爸了,你家是不是择校了?怎么学校那么远,要每天6点25就上校车。如果真想要孩子多休息,身体好,头一个,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当然这个你们做到了,晚8点准时睡。但是代价是很多事情没法做了。
所以,干嘛不在家附近上学呢,小学阶段其实家长的作用是主要的,就现在这教育形势下。学校只要有个中等程度就行了。路近好处多得很,这个大家都明白吧。
要说锻炼孩子自主控制时间,独立性等等,即使家门口的学校也能锻炼。我家对口的,慢慢地走,边走边聊,顶多10分钟。在家,7点起床,从起床到吃好饭,半小时,读读英语语文,看看课外书,7点55或者8点离家去学校。4点多放学回来,直到9点多上床,能做好多事呢。 YXZ 发表于 2012-11-22 1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家的五岁了,女孩,我老担心外面冷,因为她有鼻炎,所以经常在室内做做舞蹈动作而已。不知楼主家孩子是几 ...
孩子太小的时候不建议上这么枯燥的运动,咱又不是一心想成为什么“虎妈狼爸”,小孩子还是一切以趣味为先,当有一定的意识之后再进行习惯培养。还有,我怎么觉得跑步有助于缓解鼻炎症状呢?我儿子就有过敏性鼻炎,跑步既增加了鼻腔的通气量,又有助于提高整体免疫力,应该是对于缓解鼻炎有好处的。 无论怎样,锻炼健身是没错的
hhwaner于2012-11-22 16:27补充以下内容:
我们每天课后搞90分钟足球训练。 很有道理。知易行难。 孩子的坚持都是父母的坚持啊!佩服! LZ很有毅力,我家就不行了,我和他爸爸都没坚持住,唉,惭愧,看来以后还是要增加锻炼时间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