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11月30日预告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2-11-26 10:28 编辑活动内容:《大学》、《弟子规》
活动时间:(周五)晚上7点开始
7:00-7:20 诵读《弟子规》5
7:20-8:00 《大学》5
主 持 人:贝尔妈
活动频道:82181136 爸妈网官方YY频道
子频道:国学课堂
详细图解YY安装及使用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40&fromuid=754
育灵童版音频、文档下载
http://www.ebama.net/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116110&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93%26typeid%3D93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2-11-26 10:39 编辑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忿:恨、怒。懥:音zhì,怒。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都属于情,是面对事物时内心感受的直接流露,反映人们对事物的好恶,是比“意” 更深层次的东西。四种情绪只要有其一,心就已经不正了,已经偏了。
心不在焉:意即公正无私的本心已经放失了。心:儒家认为人人天生具有的公正无私的本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欲之心。不在:对人的意念、行为失去了主宰。焉:语助词。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意思是由于本心已经放失,受情欲的主宰,所以视、听、食都不能得其本真,都是虚假的。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意思是当人们对人或事怀有亲爱之情时,心就偏了。之:于、当。辟:偏。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是五种人之常情,人若有其一,就会有偏袒,处事就会不公正,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自然就不可能使全家人和谐齐一。
好而知其恶:虽然喜爱但也知道其缺点。好:音hào,喜爱。恶:坏。与下一句首的
恶而知其美者:虽然厌恶但也知道其优点。恶:音wù,厌恶,与上一句句首的“好”相对。
人莫知其子恶。莫知其苗之硕:人都不知道自己子女的坏处,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庄稼有多么茁壮。莫:代词:没有谁。苗:庄稼。硕:音shuò,大,指庄稼长势好。
教:教化。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所以君子不离开自己的家,就能完成对国人的教化,化民成俗。出:出去,离开。成:完成。教:教化。
孝者,所以事君也:孝敬长辈是侍奉君上的重要基础。
弟:同“悌”,兄弟友爱。
如保赤子:就像保育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爱护人民。赤子:刚出生的婴儿。
中:音zhòng,正好符合。
一家仁,一国兴仁:国君一家仁爱,在全国就会兴起仁爱之风。一家:指作为统治者的国君家。兴:兴起。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国君一人贪婪乖戾,全国就会陷入混乱。贪婪乖戾。戾:音lì,乖张,暴戾。作:起,产生。乱:混乱,也可以解释为暴乱。
机:机理,指国家兴衰的规律。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这就叫做一句话就可以把事情败坏了,一个人贤君就可以安邦定国。偾:音fan ,坏。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尧舜以仁率领天下,人民都遵从他。率:带领。
其所令反其所好:要求人民做的和自己的喜好完全相反。令:命令,要求。反:相反。好:音hào,喜好。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所以君子自己做到了,才要求别人也要做到。有诸:有……之于。
非:评判,责备。
所藏乎身不恕:自己缺乏忠恕之心。藏:音cáng,收藏,这里指内在的品德修养。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喻:启发,感化。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引自《诗经••周南•桃夭》篇。夭夭:繁盛妖娆。蓁蓁:繁茂。之子:犹言是子。归:女子出嫁。宜:适宜,宜于。
宜兄宜弟:引自《诗经·小雅·蓼萧》,表达的是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赞颂之意。对下适合做兄长,对上适合做弟弟。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引自《诗经••曹风•鸤鸠》篇,意即国君的行为仪表端庄没有差错,可以称为邻国的模范。仪:仪表,这里兼有行为表现之意。忒:差错。正:使…正。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也:国君一家为父、为子、为兄、为弟的都值得效法,百姓才会效法。足:值得,足以。法:效法,模仿。
期待贝尔妈的讲解{:soso_e100:} jt008947 发表于 2012-11-26 1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贝尔妈的讲解
感谢平妈的讲义,向你学习啊,嘿嘿备课准备中{:soso_e106:}
这个星期五晚上有事情参加不了呢,要缺课了,真遗憾! 我是新加入的,不大了解。请问贝妈,今天晚上的课,在语音频道32046能听得到吗?还是这个讲课是要收费才能听呢?不好意思,才加入国学课堂两天,一些情况都不熟悉。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11-30 21:21 编辑
打卡签到
彤宝十岁是俺家的,呜,总是乱换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