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 发表于 2012-12-3 16:51:44

开门见山是主题集中的前题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2-3 17:03 编辑

【原文】《爱散步的小乌龟》(46群上海-噜妈)    我有两只爱散步的小乌龟,女生名叫“布布”,男生名叫“丁丁”,因为我爱吃布丁,所以给他们取了个好玩的名字。       刚买来的时候,它们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现在已经变得有妈妈的手掌那么大啦!    它们最爱的“业余活动”是在浴室里面散步,每当早晨,我把它们放到浴室的地砖上,它们就知道活动时间到啦!刚放下去时,两个“胆小鬼”一动不动地把头、四肢和尾巴缩在它们的乌龟壳里,好像害怕有陌生人会伤害它们一样,就像两块黑色的石块;过了一会儿,“布布”和“丁丁”小心翼翼地探出它们的小脑袋,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把头凑到一起,好像在说:“没事,安全啦,我们可以开始散步啦!”于是,“丁丁”先行动,他慢慢地爬到了一只拖鞋旁边躲了起来,“布布”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过了一会儿,它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爬行的速度也渐渐快了,开始跟我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了。两个小家伙躲进了一个有红色脸盆的角落里面,这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我把红色脸盆一拿掉,哈哈!哪里逃?!它们又缩进了壳里,以为我看不见它们呢。    真是一对有趣的小乌龟啊!
    【妈妈感言】    从听闻非常老师到阅读《作文,多大点事儿》,到跟着老师学习,自己感觉作文的大门已经为我们打开,每次和儿子一起阅读课本,都是一种开心的互动。虽然我们才学了不久,但儿子就要求写一篇给老师看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点领会了。这次我纯粹是笔录,全部是噜噜的口述,他特喜欢老师说的写作方法,一边说,一边跟我讨论是老师教的哪一项。所以,请老师在百忙之中点评一下,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努力呢?
【点评感言】    第一,关于如何学习的问题。特别是新进群的妈妈,一直在问如何学习作文,一时半会摸不着如何学习的头脑。在妈妈的感言中,也能看到小朋友与妈妈的亲子过程,特别是提到了看书的问题。所以,针对新进群的妈妈,想说的是:一定要看书。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     基于如下几个理由:一是因为书中的内容是经过整理出来的,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学好作文,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作文观,而不是东学一下西学一下。片鳞只爪的学习,无助于建立一个全面的作文观。二是因为在这个群讲作文两年多了,新学员与老学员之间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的水平不平衡,基础的内容不能重复地细讲。所以,需要新进群的妈妈,通过自己课后看书消化,尽快地迎头赶上。有了书,再加上及时听课,以及课后去博客学习,这三者结合起来,一定会为您消化书中的内容提供有益的帮助。因为现在课上讲的方法、技法,都是围绕着书里的内容来讲的。        第二,关于亲子教育。在妈妈的感言中,谈到了母子两人在写作文时的融洽与进步。在此,可以把个人的体验告诉大家:见过成年人写的文章,感觉问题出在大学里没学好;看看大学生写的文章,感觉问题出在高中阶段;再看高中生写的作文,感觉是初中时没学好;看到初中生写的作文,感觉问题出在小学时;看过小学高年级学生写的作文,感觉是小学低年级的启蒙阶段有问题。作文能力的培养,越小越好,越早启蒙越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越是在开始的时候启蒙好、培养好,后面的事越是好办;越是晚、越是孩子的岁数大,越要吃回锅肉——二遍苦,从头学起,越是难。所以真心地提醒大家,要好好利用孩子还能听您话的时候,做好亲子教育。切不要等问题暴露出来了,孩子有自我主张了,再来亲子,就有些难度。     第三,关于熏习的问题。大家看到了小朋友的作文,让大家进行了点评,有的妈妈点评很到位(从各位点评时用的“功夫作文”术语中,就可以来判定这些妈妈点评得是否到位)。而相反,有些妈妈却不知所云。且不论点评到位或不到位的原因,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通过学习,会点评了。会点评了,说明掌握了。掌握了,说明会辅导了。会辅导了,小朋友必定就跟着您辅导的思路转了。小朋友跟着您的思路、方法转了,作文就必定提高了——这些都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反过来说,就是告诉大家,一定不能当甩手干部、甩手家长。试想一个问题:有多少小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自己家的小朋友是否具备自学的能力?自己家的小朋友在没有妈妈的辅导教育下,是否能独立的学会作文?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再试想,如果小朋友真的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真的具备了自己看书学习、掌握作文的能力,可以说语文课就不用上了。具备这样能力的孩子不能说没有,想必只能说是凤毛麟角、微乎其微。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还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正常的普通人来看,不要当天才来养。
    第四,关于口说作文。口说作文,不是重要,而是太重要了。在了解了作文的一般方法、常用技法之后,就操作性而言,要能用书中介绍的三招来进行:一是仿写,二是口说,三是多写降标的小作文。要搞好亲子作文,有几个关键:一是自己要学习、要了解作文观(虽不必亲自作文,但要知道作文的规则、一般的标准,切不可当甩手掌柜);二是要做好亲子辅导的准备,也就是“陪育”的准备。大多数小朋友不可能自学成材,所以要“扶上马,送一程”。在启蒙、起步的时候,要把这个工作做好。树苗小,好扶正;树长大、长歪了,再要强扭,难度就大了。
【作文点评】    总体来说,小朋友的作文写得很棒,表达很清晰,写得很有趣。    作文的题目:《爱散步的小乌龟》。这个题目,可以说是作文的主题。若是把这个主题再进行细分,就是两组关键词:一组是“爱散步”,一组是“小乌龟”。在《作文,多大点事儿》中讲过:作文的头,要开门见山。所谓“开门见山”,用在这里,即一开头就要见到乌龟。如果一开头没有见到乌龟,只见到王八蛋,那是开了半扇门;如果一开头乌龟没见着,王八蛋也没见着,只见到乌鸦,那就跑题偏题了。
【来看开头】    我有两只爱散步的小乌龟,女生名叫“布布”,男生名叫“丁丁”,因为我爱吃布丁,所以给他们取了个好玩的名字。    为了后面的正文,可以围绕男生、女生这两个方面写得更丰实一些。在此,要把这个头稍微调整一下:    我有两只爱散步的小乌龟,一位是男生,一位是女生。因为我爱吃布丁,所以给它们取了个好玩的名字:女生名叫“布布”,男生名叫“丁丁”。    在原文中,小朋友的文字表达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因为我们在后面的正文中,会在男生与女生这两个要素方面增加一些内容,故而添了一句:一位是“男生”哥哥,一位是“女生”妹妹。同时,调整了一下顺序,把起名的原因放在前面,结果放在了后面。
【第二自然段】    刚买来的时候它们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现在已经变得有妈妈的手掌那么大啦!    作文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散步”,二是“乌龟”。开门见到乌龟了,乌龟就理应散步了。而在本段中,小朋友写到了“手掌”的内容,似乎是拐了一个大圈。    当然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有益的,小朋友的素材要保留,要爱护,要尊重。只是现在乌龟还没散步呢,一开门、一见光就长大,一上来就挨了一大一小两巴掌,似乎不妥。所以,先别让乌龟开门就长,而是要让它们快一点进入主题:散步!
【接着看原文】    它们最爱的“业余活动”是在浴室里面散步,每当早晨我把它们放到浴室的地砖上,它们就知道活动时间到啦!刚放下去时,两个“胆小鬼”一动不动地,把头、四肢和尾巴缩在它们的乌龟壳里,好像害怕有陌生人会伤害它们一样,就像两块黑色的石块。    如果细讲,这个“帽子”本来应干干净净的,这里似乎略有点“顶戴花翎”的味道(重点不在浴室,是在散步)。所以,可以把这个“顶戴花翎”摘掉。    由原文的:它们最爱的“业余活动”是在浴室里面散步。   改为:它们最爱的“业余活动”就是散步遛弯了。    它们最爱的“业余活动”,就是散步遛弯了。每当早晨我把它们放到浴室的地砖上,它们就知道活动时间到啦!刚放下时,两个“胆小龟”一动不动地,好像害怕受到伤害一样,把头、四肢和尾巴紧缩壳里,就像两块黑色的石块。“缩手缩脚”怕就是出自这里的吧。    在此,还运用了一个“借音借义”的技法,把原来的“胆小鬼”借成了“胆小龟”,不就更有趣味了吗?同时,加了一双“鞋”:“缩手缩脚”怕就是出自这里的吧。这样,本段中的“帽衣鞋”结构就完整了,表达也就更有趣了。
【再看下文】    过了一会儿,“布布”和“丁丁”小心翼翼地探出它们的小脑袋,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把头凑到一起,好像在说:没事,安全啦,我们可以开始散步啦!    刚才提到了“缩手缩脚”,那现在就来一个对称的写法“探头探脑”:    过了一会儿,“布布”和“丁丁”小心翼翼地伸出小脑袋,鼓着小眼睛东张张西望望。“探头探脑”的样子,好像在上演一出“谍中谍”。最后,它俩把头凑到一起,像在悄声说着暗语:“伙计!安全啦,可以散步啦!”    在点评文中,要看到对称:“伸出小脑袋”与“鼓着小眼睛”,“东张张”与“西望望”,“缩手缩脚”与“探头探脑”。特别把小朋友写的场景,更加具体化、写实化了:“探头探脑”的样子,好像在上演一出“谍中谍”。最后,它俩把头凑到一起,像在悄声说着暗语……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点评文中,把原文“身子”中的“帽子”——它们最爱的“业余活动”是在浴室里面散步,调整到了“头”上。这样,在全文的开头中就有了“小乌龟”与“爱散步”这两个要素,就更加开门见山。
【接着看原文】    于是,“丁丁”先行动,他慢慢地爬到了一只拖鞋旁边躲了起来,“布布”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过了一会儿,它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爬行的速度也渐渐快了。    在原文中,小作者的写作思路很明确。特别是在“身子”中,先写“缩手缩脚”,后写“探头探脑”。在本文中,写到了“乌龟出山”。    在前面的开头,特意地强调了“男生”与“女生”这两个概念,在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   男士优先,“丁丁”在危险面前,总是摆出一番英雄救美的架式,身先“试足”。他会先伸出四足,慢慢地探索起来。发现异动,他还会机敏地在一只大拖鞋旁边躲了起来。小女生“布布”也不甘示弱,但她总是迈着淑女的步态,不紧不慢,不急不慌,紧跟其后。    在原文的开头,小朋友是这样写的:    我有两只爱散步的小乌龟,女生名叫“布布”,男生名叫“丁丁”,因为我爱吃布丁,所以给他们取了个好玩的名字。    在点评文中,是这样写的:我有两只爱散步的小乌龟,一位是男生,一位是女生。因为我爱吃布丁,所以给他们取了好玩的名字:女生名叫“布布”,男生名叫“丁丁”。 他们最爱的“业余活动”是遛弯散步。    在点评文中多加了两句,就是为了把这个男生、女生突出一下。目的就是为了正文的“身子”中,更好地表现出男生、女生散步时的不同。这样的呼应,就显出了全文的严谨性与完整性。    在点评文中,又运用了一个“借音借义”的技法——借“身先士卒”为“身先试足”。由此,想讲一个道理:作文要写得有趣,并非单独地依赖于观察细致,也不单纯地依赖于文字的华美。若能掌握一定的文字技巧,也是有利于文字的提升的。    作文需要生活性、思想性,这个目的一点不假。但对于还在上小学、刚刚学习作文的小朋友而言,了解文字的规律、掌握驾驭文字的能力,更为重要。文字的技巧,不会影响或是禁锢小朋友的思想。相反,它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小朋友的思想。技法与思想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借音借义的技法,参考《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
【继续看原文】    过了一会儿,他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爬行的速度也渐渐快了,开始跟我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了。两个小家伙躲进了一个有红色脸盆的角落里面,这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我把红色脸盆一拿掉,哈哈!哪里逃?!它们又缩进了壳里,以为我看不见它们呢。    在原文中,小朋友笔峰一转,写到了“捉迷藏”。综合全文来看,的确也感觉到“散步”的时间不多,内容不够。还要加以丰富:   看到外面平安无事,他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爬行的速度也渐渐地快了起来。“丁丁”常常一“足”当先,看到“布布”落在后面的时候,他就会停下来,回头等着“布布”。“布布”追上来时,“丁丁”又会调皮地伸出前足,拍拍小女生的后背,以示鼓励。这时,“布布”就会伸出前足推开丁丁的胳膊,似乎在说:“你好讨厌哦!走那么快,也不等等本姑娘。”有的时候,“布布”还会撒起娇来,耍赖般地爬在丁丁的背上不肯下来,好像在说:“好哥哥,妹妹累了,你背背我嘛,你背背我嘛。”    有一次,两个小家伙在散步的时候,发现我在看他们,就跟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两个小家伙躲进了一个红色脸盆挡着的角落里,一动不动,大气不出。当然,这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 “哪里逃!”我大喝一声,一手把红色脸盆掀掉。哈哈!他们又缩进了壳里,成了名符其实的缩头乌龟。        原文中,这一段“捉迷藏”的内容,似乎抢了主角的戏份。因而在点评文中,相应地给“散步”多一些镜头。这样,就相对冲淡了“捉迷藏”。如果说“散步”是广写、泛写的话,那这一出“捉迷藏”就算是一个小情节、小细写。但这个细写,也是为主题服务的。
【最后的结尾】   真是一对有趣的小乌龟啊!    是不是还记得原文中“两个巴掌”的情节?何不用这“两个巴掌”来结尾呢?    两只小乌龟在散步中很快地长大了。刚买来的时候,他们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一眨眼,他们现在已经变得有妈妈的手掌那么大啦!时间过得真快啊。

【原文】

我有两只爱散步的小乌龟,女生名叫“布布”,男生名叫“丁丁”,因为我爱吃布丁,所以给他们取了个好玩的名字。    刚买来的时候,它们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现在已经变得有妈妈的手掌那么大啦!    它们最爱的“业余活动”是在浴室里面散步,每当早晨,我把它们放到浴室的地砖上,它们就知道活动时间到啦!刚放下去时,两个“胆小鬼”一动不动地把头、四肢和尾巴缩在它们的乌龟壳里,好像害怕有陌生人会伤害它们一样,就像两块黑色的石块。

    过了一会儿,“布布”和“丁丁”小心翼翼地探出它们的小脑袋,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把头凑到一起,好像在说:“没事,安全啦,我们可以开始散步啦!”于是,“丁丁”先行动,他慢慢地爬到了一只拖鞋旁边躲了起来,“布布”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

    过了一会儿,它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爬行的速度也渐渐快了,开始跟我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了。两个小家伙躲进了一个有红色脸盆的角落里面,这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我把红色脸盆一拿掉,哈哈!哪里逃?!它们又缩进了壳里,以为我看不见它们呢。

真是一对有趣的小乌龟啊!
【点评文】

我有两只爱散步的小乌龟,一位是男生,一位是女生。因为我爱吃布丁,所以就给他们取了好玩的名字:女生名叫“布布”,男生名叫“丁丁”。他们最爱的“业余活动”就是遛弯散步。

    每当我把他们放到浴室的地砖上,他们就知道活动时间到啦!刚放下时,两个“胆小龟”一动不动的,好像害怕受到伤害一样。他们把头、四肢和尾巴紧缩壳里,就像两块黑色的石块。看到他们,就知道“缩手缩脚”是什么意思了。    过了一会儿,“布布”和“丁丁”小心翼翼地伸出小脑袋。他们鼓着小眼睛东张张、西望望,那副“探头探脑”的样子,好像在上演一出“谍中谍”。最后,他俩把头凑到一起,像在悄声说着暗语:伙计!安全啦,可以散步啦!    男士优先,“丁丁”在危险面前,总是摆出一番英雄救美的架式,身先“试足”。他会先伸出四足,慢慢地探索起来。发现异动,他还会机敏地在一只大拖鞋旁边躲了起来。小女生“布布”也不甘示弱,但她总是迈着淑女的步态,不紧不慢,不急不慌,紧跟其后。看到外面平安无事,他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爬行的速度也渐渐地快了起来。“丁丁”常常一“足”当先,看到“布布”落在后面的时候,他就会停下来,回头等着“布布”。“布布”追上来时,“丁丁”又会调皮地伸出前足,拍拍小女生的后背,以示鼓励。这时,“布布”就会伸出前足推开丁丁的胳膊,似乎在说:“你好讨厌哦!走那么快,也不等等本姑娘。”有的时候,“布布”还会撒起娇来,耍赖般地爬在丁丁的背上不肯下来,好像在说:“好哥哥,妹妹累了,你背背我嘛,你背背我嘛。”    有一次,两个小家伙在散步的时候,发现我在看他们,就跟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两个小家伙躲进了一个红色脸盆挡着的角落里,一动不动,大气不出。当然,这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 “哪里逃!”我大喝一声,一手把红色脸盆掀掉。哈哈!他们又缩进了壳里,成了名符其实的缩头乌龟。    两只小乌龟在散步中很快地长大了。刚买来的时候,他们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一眨眼,他们现在已经变得有妈妈的手掌那么大啦!时间过得真快啊。


dgx66 发表于 2012-12-3 17:02:17

非常老师的文!能做个沙发!

非常 发表于 2012-12-3 17:04:19

dgx66 发表于 2012-12-3 17: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老师的文!能做个沙发!

{:soso_e163:}谢谢。拿着花坐沙发。心情会好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门见山是主题集中的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