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欢乐童年《父子骑驴般无所适从》一文的郑重声明(附本人阐述育儿观的一篇文章)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6:16 编辑郑重声明:(1)如果批评(讽刺)别人,请把被批评者的名字放在显眼的位置,告诉大家这些话是谁说的,让大家去看被批评者的原贴自行辨别。(2)如果不想提这些话的作者,请不要直接引用原文,因为这会让大家误解,以为批评的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这些话很多是断章取义,误导读者,让大家以为批评得对。(3)本不想过多回应,但你的做法确实不妥,而且引来很多不明群众的围观,请妥善处理。
其实批评是任何人的权利,但批评应该有底线:1,要实事求是,不能断章取义。2,批评时不能只讲观点,不讲论据和论证过程。3,不能误导读者,哗众取宠。4,应该理性辩论,不要人身攻击。
其实批评就好好批评,不要因为观念不和就上蹿下跳,处处对着干。
探讨问题不是选举投票,你发表了你的结论就算投了某某人、某某党一票,支持了他。
思想、理念、方法的问题应该理性地去探讨,亮出观点,进行论证说明,谁的论证有力量就服谁。
而且,在辩论过程中不断修正双方的观点,达到对问题相对一致的看法,对双方都有启发。
当然,如果意见不同,也是正常的,求同存异吗?
我也没有要求别人非要同意我的观点,看了我的帖子吸收多少是别人的事,说不说是我的事。
我怎么能扰乱大家的思想呢?这里有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学英语的理念和方法,难道就让别人的思维产生混乱?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择善而从。”大家都知道这个理。
产生思维混乱的是没有主见、不能理性分析问题的人。大家都是三、四十的人了,怎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么缺乏自己的主见呢?有些人是不是应该好好自我反省一下?
很多人的观点其实不值得回应,因为他只扔下一个观点就走了,深谈都不深谈,理它作甚?
有人说我以偏概全,其实我写的帖子针对的都是某些思想比较极端的狂热分子,绝没有伤害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的意思。而且我谈的主要是学龄前的儿童。我在几个帖子里已经反复说明过了。如果你觉得不是我所批评的对象,那就别东拉西扯的,如果你感觉我批评了你,你就好好地回应,别搞些哗众取宠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我从来没有直接讽刺挖苦过某一个人,只是就事论事。
但有的人上蹿下跳追着我的帖子跑,生怕引不起我的注意。以前我懒得回复,但现在不能不回复,不过感觉真的有些无聊。还是希望谈些深刻的东西,别总是纠缠于一些琐碎的东西。
其实,我来到爸妈网已经一年多了,其间我几乎没有写过灌水帖(前期有寥寥几个),为的就是给大家贡献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一直都很低调。最近有些感想写了几个关于英语学习的帖子,放到这个版块里,作为质疑、批评、提醒,想到过最坏的结果是犯了众怒,被大家围剿(其实我第一个关于学英语的帖子是放到淘书广场的,本不想放这里。后来该贴被从淘书挪到别的版块,我感觉人气太差,主动要求放到这里)。但没有想到理性的辩论越来越演变为口水战,失去了原先的初衷。
有人要我温文尔雅,懂得沟通的艺术,但我感觉写文章还是要亮明观点,有针对性,好好先生式的文章没什么营养。而对于具体的批评意见,我还是会善意地欢迎并回应。但对于无理取闹,我一般保持沉默。以后也是这样。
对某些公器私用的人表示鄙视。
以后对于纯口水之争,本人不再进行回应。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3:33 编辑
基础比高度更重要
人不是生来就能当好父母,好父母是不断学习和反思的结果。往往看到做父母的容易走两个极端。有的是甩手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这样的家长一般以年轻人居多,自己的玩心还很重,总把孩子当成累赘,哪有心情去管孩子?另一种父母则对孩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心,早早给孩子制定了成长“计划”,开发智商、情商,学英语,识字,周末奔波辗转于各个兴趣班,自己和孩子整天累得一沓糊涂。前一种固然没心没肺、放羊式的养育,后一种“事儿事儿”的父母也不见得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多少积极作用。太“无我”和太“自我”都有些偏颇,我们应该探寻一条育儿的“中庸”之道。
万丈高楼平地起。童年时代是孩子初涉人世的时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身体、思维、爱好、性格、品德都在悄悄萌动、成长,多姿多彩的生活交织出他们美丽的童年。人不同于任何动物,因为人及人类社会远比动物世界要复杂得多,所以人类的成长期就显得无比漫长,从出生直到18岁,占据了人生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而人在这个阶段里,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人生价值。所以,在童年时期应该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启蒙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孩子全面、协调地成长。不要为了孩子一时的成绩和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就无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人为地拔苗助长,让孩子走奇路、险路,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人各有志。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一生快乐、平安,即使平平凡凡也没有什么。有的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一生轰轰烈烈、有所作为。但即使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也不能过于急躁,人才的竞争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家长应该胸怀远大,坚持科学健全的教育观,而不是随波逐流,丧失主见。
如果家长坚持多元化的育儿理想,就不会单纯纠缠于某个方面的“突破”,让孩子的成长出现严重失衡。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都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读书、看电视、做手工、运动、玩耍,无不如此。在每一个方面的每一个进步,都对孩子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都值得家长欣喜和赞扬,即使它并没有直接带来任何功利性的结果。当然,要让孩子多元化地发展,家长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孩子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进步,就不要过分把希望寄托在老人和育儿机构的身上。老人的育儿观念较为陈旧,精力也很有限,自然不能在孩子的成长上施加更多的影响力。而孩子在育儿机构里的时间毕竟有限,那么多孩子也就是一起玩,不要以为能对孩子的兴趣能有多么重大的影响。而且,上太多的兴趣班会分散孩子的精力,牺牲太多自主时间。所以,兴趣班应晚上一点儿,少上一点儿。当然,家长如果自觉才能匮乏,无法引导孩子,报一两个似乎也无妨。关键是家长要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你和孩子会觉得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时时、处处都会感觉开心快乐。这要比时时、处处忙着记单词、练口语的生活美好多了,丰富多了。
如果家长更注重让孩子打好基础,而不是人为地“拔节”,孩子就不会感受到压力和痛苦。现在的学校教育早就反对对孩子填鸭式的灌输,更多地是重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很自然地,学龄前教育就更需要重视孩子的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好的教育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渗透式的,通过兴趣的孔道流淌进孩子的心田,内化为孩子的思想与灵魂。而糟糕的教育方式则以家长为主、孩子为客,家长灌输什么孩子就要接受什么,孩子接受不了就被认为是笨或者懒,所以要不停地耳提面命,要求孩子应该如何如何,不要如何如何。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一味地替孩子做主,渐渐地孩子就成了顺从的奴隶,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后做任何事都会一直依赖父母。所以,除了个别情况,最好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让孩子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行,哪怕走得很慢。但当孩子主动扫卫生,主动收拾玩具,主动去刷牙,自己擦屁屁,自己拉拉链的时候,你不为孩子感到由衷地自豪吗?这些虽然来得有些晚,但这是孩子心灵觉醒后去做的,自己主动去做的,比起那些被“教”会的、被强迫会的,意义自然大不相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知孩子还会为我们“主动”捧出多少惊喜。人世上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相通的,当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学起东西来都会又好又快,还非常轻松。无论哪个方面,聪明而发展全面的孩子只要用心去学,肯定是一点就通。而那些注重“奇峰突起”的孩子,往往会把视野局限在一个方面,把好多路都封死了,搞得成了一个整天“以管窥天”的人,舍去他的专业,还指望在其他领域有什么深入地发展呢?在小小年纪就达到了超越普通孩子的“高度”,就真的“早慧”吗?就真的聪明吗?其实,聪明不聪明看的是综合素质。偏科偏的厉害的,要是能做出惊人成就的也行(凤毛麟角),问题是很多人估计连正常人的思维水平都无法达到。科大少年班的孩子倒是早慧,又出了多少杰出的科学家呢?由此看来,芝麻要想节节高,根必须扎得牢,土壤也要肥沃,否则,不仅拔不了节,还有可能枯萎。
童年是人生的启蒙期和奠基期,孩子的成长是全面而长远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要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应该着眼于未来。今天播撒下的种子,换来的会是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快乐。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我说了很多话,想保持静默。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次我只好再阐述一下我的育儿观,来回应某些人的批评。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3:16 编辑
我在英语版块发了几个帖子,招来很多人的批评。有很多人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对我有很多误解。所以我写了上面这篇文章(《基础比高度更重要》),阐述我的育儿观,也算是对批评我的人的一个回应。但因某版主认为不符版块宗旨,移至他处。现在把它转帖过来,请有心的人自行辨别。 其实批评是任何人的权利,但批评应该有底线:1,要实事求是,不能断章取义。2,批评时不能只讲观点,不讲论据和论证过程。3,不能误导读者,哗众取宠。4,应该理性辩论,不要人身攻击。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4:09 编辑
其实批评就好好批评,不要因为观念不和就上蹿下跳,处处对着干。
探讨问题不是选举投票,你发表了你的结论就算投了某某人、某某党一票,支持了他。
思想、理念、方法的问题应该理性地去探讨,亮出观点,进行论证说明,谁的论证有力量就服谁。
而且,在辩论过程中不断修正双方的观点,达到对问题相对一致的看法,对双方都有启发。
当然,如果意见不同,也是正常的,求同存异吗?
我也没有要求别人非要同意我的观点,看了我的帖子吸收多少是别人的事,说不说是我的事。
我怎么能扰乱大家的思想呢?这里有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学英语的理念和方法,难道就让别人的思维产生混乱?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择善而从。”大家都知道这个理。
产生思维混乱的是没有主见、不能理性分析问题的人。大家都是三、四十的人了,怎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么缺乏自己的见解呢?有些人是不是应该好好自我反省一下?
很多人的观点其实不值得回应,因为他只扔下一个观点就走了,深谈都不深谈,理它作甚? 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可能是年龄到了,现在我会把这样的情况看成:鸡同鸭讲(哈哈,自己创造的),就是语言不通呀,价值观完全不同,所以是没必要去继续沟通的.否则,说再多都是自寻烦恼.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5:27 编辑
有人说我以偏概全,其实我写的帖子针对的都是某些思想比较极端的狂热分子,绝没有伤害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的意思。而且我谈的主要是学龄前的儿童。我在几个帖子里已经反复说明过了。如果你觉得不是我所批评的对象,那就别东拉西扯的,如果你感觉我批评了你,你就好好地回应,别搞些哗众取宠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我从来没有直接讽刺挖苦过某一个人,只是就事论事。
但有的人上蹿下跳追着我的帖子跑,生怕引不起我的注意。以前我懒得回复,但现在不能不回复,不过感觉真的有些无聊。还是希望谈些深刻的东西,别总是纠缠于一些琐碎的东西。
abemei 发表于 2012-12-6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可能是年龄到了,现在我会把这样的情况看成:鸡同鸭讲(哈哈,自己创 ...
你说的很对,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世界观、人生观早已经定型,再怎么改变也改变不了多少。
不过,每个人还可以自我进行反省。我觉得我一直在反思,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再迷茫了。
我也是多事,有些人“残害”自己的孩子就让他去“残害”吧,要都优秀了我们的孩子还怎么出头啊。哈哈。开个玩笑。
楼主,你应该不至于受他们的影响吧,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觉得就是一种奉献,所以我支持你,继续和大家分享吧!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6 15: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很对,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世界观、人生观早已经定型,再怎么改变也改变不了多少。
不过,每个 ...
是这个道理。还有其实成人在某些方面和孩子有类似的地方,非要吃了教训了才会反省和醒悟,这还算好的,还有很多是不知道反省的。
我以前也是看见一些很明显的问题,会很积极的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后来发现提建议也是要因人而异的,有些人是听不进的,一定要去撞墙的事,你再劝都劝不住的。
所以顺其自然,如果别人有需要很诚恳的交流,就真诚的交流,反之,就远离或不理会吧。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5:46 编辑
其实,我来到爸妈网已经一年多了,其间我几乎没有写过灌水帖(前期有寥寥几个),为的就是给大家贡献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一直都很低调。最近有些感想写了几个关于英语学习的帖子,放到这个版块里,作为质疑、批评、提醒,想到过最坏的结果是犯了众怒,被大家围剿(其实我第一个关于学英语的帖子是放到淘书广场的,本不想放这里。后来该贴被从淘书挪到别的版块,我感觉人气太差,主动要求放到这里)。但没有想到理性的辩论越来越演变为口水战,失去了原先的初衷。
有人要我温文尔雅,懂得沟通的艺术,但我感觉写文章还是要亮明观点,有针对性,好好先生式的文章没什么营养。而对于具体的批评意见,我还是会善意地欢迎并回应。但对于无理取闹,我一般保持沉默。以后也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5:45 编辑
括苍点点 发表于 2012-12-6 15:36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应该不至于受他们的影响吧,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我 ...
谢谢你的鼓励,以后我还会坚持下去的。 厉害啊,到处都是楼主的帖子。还都是大段。 向每位敢于分享自己的爸爸妈妈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