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13485 发表于 2012-12-21 10:28:11

儿童什么要玩游戏?——选择玩具的依据

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满足并释放孩子的情感;游戏不仅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和思维的建构,而且通过“最近发展区”的形式,极大程度地激发、提升了儿童自我探索、自我把握、自我超越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不断被认可、接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儿童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童年的游戏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游戏中的童年是人生里最幸福的阶段。这一点,从现实中儿童投身游戏时的忘我状态就可以得到明证。丰子恺曾经这样描述儿时游戏的情形:“一旦知道同伴们有了有趣的游戏,冬晨睡在床里的会立刻从被窝钻出,穿了寝衣来参加;正在换衣服的会赤了膊来参加;正在浴池的也会立刻离开浴盆,用湿淋的赤身去参加……被参加的团体中的人们对于这浪漫的参加者也恬不为怪,因为大家都把全精神沉浸在游戏的兴味中,大家入了‘忘我’的三味境,更无余暇顾到关际生活上的事及世间的习惯了。”可以想见,在上述游戏情景里,童年时的丰子恺和同伴们一起以竹为马,以凳为车,纵横驰骋,恣意玩乐,无所不能,无往不至,完全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一个个虚拟而真实,激情而有序的世界当中。在这样的世界里,儿时的作家与小伙伴们生命的潜能、智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与释放。
  或许可以这样来理解并定义儿童游戏:它是人类童年期生命发展不可或缺的本体活动,其意义丰饶而又多元——它是宣泄、是释放、是补偿、是平衡、是学习、是发展、是体验、是发现、是享受、是创造、是探索、是超越……是想像的自由来去、天马行空;是情感的起伏跌宕、见微知著;是形体能量的激越和高涨;是精神体验的的升腾与和谐;是物与我的完美统一;是形与神的高度融合……

bsi13485 发表于 2012-12-21 10:29:59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则强调游戏是解决儿童日益增长的新需要和儿童本身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活动。“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的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
游戏代表着儿童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同时游戏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游戏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游戏能加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游戏比较容易激励幼儿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游戏更是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总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bsi13485 发表于 2012-12-21 10:31:51

本帖最后由 bsi13485 于 2012-12-21 10:32 编辑

对于儿童游戏的现实功能、价值取向,人类文明史上,曾先后出现过诸如“精力过剩说”(席勒、斯宾塞)、“松弛消遣说”(拉扎鲁斯)、“文化复演说”(格鲁斯)、“生存预演说”(霍尔)、“欲望补偿说”(弗洛伊德)、“认知发展说”(皮亚杰)等多种说法。这充分说明,现实的儿童游戏,确实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功能和作用。
  但是,儿童游戏就其本质来说却是无功利的。儿童游戏是儿童自发地开启自身潜能的活动。它是“有意识的主体的潜意识活动,是生命的全方位表达。……在这种生命全方位表达中,潜意识得到了表现,意识得到了丰富,精神和肉身得以成长。”
  在常态的生活中,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游戏之于儿童,就如同水和鱼的关系。儿童游戏,就如同鱼游水中,畅达无羁,自由自在。既如此,游戏自然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成为儿童生存的本能需要。当此时,儿童期求游戏给予他什么呢?什么也不需要。生活着,游戏着,快乐着,成长着,对儿童来说,就足够幸福了(至于成人社会对他进行的社会化的塑造、教育,则是另一回事。)可见,就儿童游戏本身来说,它没有什么外在的目的。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儿童在游戏中,既是行动者,也是体验者;既是观赏者,也是享受者。而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既是行动,也是过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它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一致。是意识和潜意识的混沌不开,是精神和肉体的合二为一。

周鱼 发表于 2012-12-21 10:33:43

我个人觉得儿童不需要玩玩具,应该从小抓紧时间学习,迎接未来的生存竞争。

平淡是真 发表于 2012-12-21 10:58:23

玩具没有具体定义,并不是买来的高档制成品就是玩具,什么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玩具。玩儿玩具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

huihuirabit 发表于 2012-12-21 11:07:28

玩具选择,首先从宝宝兴趣入手。每个阶段喜欢的可能读不同,我家经历过,喜欢拖鞋,喜欢瓶子盖子,喜欢所有触摸过的东西这种阶段。只要在孩子眼里是新奇的,都可以称之为玩具了,不是传统认为那么狭义的。宝宝到了2岁阶段,会有个相对稳定的兴趣,男宝一般喜欢车类。那就在合理范围内为他提供各种汽车玩具咯,同时可以人为引导他下,比如,汽车图案拼图,用积木或者乐高搭车子,让孩子通过玩训练手眼协调。再大点的宝宝,像我家现在就喜欢当各种社会角色,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家家,那就给他提供可以扮演角色需要的工具吧。总之,围绕宝宝兴趣,稍加引导选择玩具。

disk_disk 发表于 2012-12-21 11:37:25

yiyayi1984 发表于 2012-12-21 16:17:29

玩具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dion_tang 发表于 2012-12-24 14:55:59

这还要依据?
孩子喜欢就好---孩子喜欢,他一定会去玩。
大人喜欢就好---大人喜欢就会带着孩子一起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什么要玩游戏?——选择玩具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