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本帖最后由 偶然出手 于 2012-12-26 12:40 编辑漏屋学习体系学习笔记:
一、入门期 -- 遗憾的是没有现成的教材。
1. 词,尤其是名词,切忌句子
2.两大方法:核心在于提供“可理解输入”
1)看图识音--学习基础具象名词,rosetta stone最大的缺陷在于名词不够,可以自行制作课件;为了便于引导“猜测”,可以先音后图、或者先图后音,留下猜测的时间
2)trp -- 学习动作
3.关键在于要通过“猜测”与“联系”,而非“解释”、“演示”与“机械记忆”,更忌“中文翻译”
4.多听少说不读写,以文盲为荣
5.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效果更好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达到1000个左右的词汇+单词,千万抑制住学句子与说英语两大冲动
二、提高期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多数中国学生没有经历过的
1.目标
1)听懂单句,建立整句英语思维
2)逐渐听懂简单、慢速段落
3)后期按照一定的规范,尝试“输出”简单英语
4)开始引入阅读材料,作为输入内容的扩充
2.简单了解,而非掌握大体的语法
3.古恩《教和学语言的艺术》,对按一个序列发生的事件,以动词为核心,将“个人经历”的思维进行回放。序列法。
4.视觉辅助是实现听力 i + 1 “可理解”、“可预测”的关键,但理想的多媒体教程很少:
1)静止的画面
2)画面简单
3)连续的故事性
4)画面与声音不同时出现,便于“猜测”
5)难度由浅而难
6)先听后说,甚至不说
7)多种语音
8)控制字幕
5.TRP拓展
6.A.L.G
7.任务型
8.过程控制
学习体会:
1.先不着急学句子
2.先不着急学拼写,不着急认字,注重音-图的联系,而非 音 - 形 - 图的联系
3.在rosetta stone 的基础上,自己设计一套看图识字软件;实在不行也可以采用图像词典。一些家长用分级读物系统学习,从自然拼读教育角度,是不合适的,但按照漏屋的理论,倒恰好是误打误着。只是需要有意识地引导“猜测”,这个比较难以操作。
4.系统学习 TRP教案方面的书,设计教案
5.系统学习序列法的实际操作
结合启蒙期的思考:
1. 句子。 安妮鲜花和很多老师都强调,要以句子为单位输入输出。
2.绘本。 漏屋研究的是成人外语学习,对儿童启蒙的绘本没有涉及。
3.拼读与阅读。 现在流行的路线图基本是 : 儿歌 + 绘本 + 动画 -》 自然拼读 -》分级 + 绘本 + 动画 -》 桥梁 + 动画 -》 章节。大体是从听到读的过程。
4.动画。 要成为理想的 i + 1输入源,要精心选择过。
符合漏屋体系的看图识音软件构思得差不多了。 只是有两个疑问,在保持孩子兴趣与I + 1输入的前提下,有必要刻意避免句子输入吗?有必要避免 形在音-画联系过程中的介入吗? 偶然出手 发表于 2012-12-28 1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符合漏屋体系的看图识音软件构思得差不多了。 只是有两个疑问,在保持孩子兴趣与I + 1输入的前提下,有必要 ...
很喜欢你的思考。
首先说,漏屋的这本书是他研究文献的结果,确实对于外语学习有贡献。只是,他的这部分literature review, 是针对成年人的英语学习,还是国外就其本国外语学习者的情况进行的研究文献。离开国内成年人学习外语还差着一大块。
你说你在构思看图识音软件的构思,多年前曾尝试过,有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对于你提出的这两个疑问,我有同样的兴趣。漏屋推崇的石碑软件,也不是单纯的单词,而是短句和单词都有。 想想在孩子出生到说话前,我们跟孩子说话,句子和单词所占的比率是什么。因为语言中,仅仅是单词,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和传达信息,还是需要句子来配合的。个人觉得,看图识音软件中短句和单词结合,比仅仅的单词要好。当然,仅有单词做起来要容易很多。
字形是否要加入的问题,个人认为,英语是拼音文字,在音能够掌握的基础上,字形学起来很容易。这和汉字不同, 汉字的音形之间没有一定的规律。着重于音和图的对应就很好了。
再补充几点想法, 漏屋这里说的成年人学习法,和孩子来学英语,区别还是很大的。 他的这套学习法,应该是零基础的成年人自学语言。 不清楚这套方法是来自于实践,还是来自于理论总结。 试想,在零基础时,一上来要成年人记住1000个音和图的对应,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high5 发表于 2012-12-29 05: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补充几点想法, 漏屋这里说的成年人学习法,和孩子来学英语,区别还是很大的。 他的这套学习法,应该是零 ...
是的,漏屋也在反复强调这一点,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儿童,尤其是启蒙阶段的学前儿童,兴趣是第一位的,而且他们的学习过程,只有我们提供的环境够好,自然就是习得而非学得过程,自然是依赖于体验而非机械重复,自然是具象思维累积与联系而非抽象思维的演绎与归纳。
我现在想做的,就是吸取其中的很多做法,补充完善启蒙路线图。
再次感谢偶像 high5 的热心指导
high5 发表于 2012-12-29 05: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补充几点想法, 漏屋这里说的成年人学习法,和孩子来学英语,区别还是很大的。 他的这套学习法,应该是零 ...
在单词记忆上我不是很赞同。成人的记忆力要比小孩子强。要1000个图片记忆词汇还是容易的。
如果有些很好的互动软件,确实很容易让人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词汇。比如Talk To Me系列的,一下几百生活词汇下去容易得很。
如果没有很好的互动软件,但是如果有两人以上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用卡片记忆的方式,也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大量词汇。
TPR的设计教学是精华。
在目前的市面上,我确实还没有见到一套象样的教材和视频。虽然网上词汇表很容易找到,但是怎么教一直是难点。本坛内也只有一套音频。
如果真的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让人在学语言初期就建立这一千左右的词汇基础,学任何语言都不是很难的事情。
拼读与阅读。 现在流行的路线图基本是 : 儿歌 + 绘本 + 动画 -》 自然拼读 -》分级 + 绘本 + 动画 -》 桥梁 + 动画 -》 章节。大体是从听到读的过程。我对这条路线也表示不太靠谱。
我的理由:没有很多必要的使用环节,这包括对话、拼写和写作。而且,动画的效率也让人表示怀疑。
不知楼主的孩子多大了,如果是学龄前的,一直按这路线到了章节书时,虽然书还是一本一本照看,但还是会发现到一个瓶颈了,表现为 1. 写作表达不行,2. 词汇拓展会变得异常困难。
gocrack 发表于 2012-12-29 1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对这条路线也表示不太靠谱。
我的理由:没有很多必要的使用环节,这包括对话、拼写和写作。而且,动 ...
多谢回复。您的帖子我经常拜读。
我们孩子现在刚4岁,启蒙也就3个来月,还看不到那么远。
gocrack 发表于 2012-12-29 1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单词记忆上我不是很赞同。成人的记忆力要比小孩子强。要1000个图片记忆词汇还是容易的。
如果有些很 ...
我只有羡慕的份, 我的记忆力不好,记忆单词特别费劲。
这条路线,楼主仅列出来的是使用的资源。 就像养孩子,首先需要给孩子提供有营养的食物。你觉得用这些资源营养够了吗?具体怎么个吃法,怎么消化, 对话,拼写,写作等等,都可以在资源的使用中参透进去。
但还是会发现到一个瓶颈了,表现为 1. 写作表达不行,2. 词汇拓展会变得异常困难。
是否会遭遇你预期的瓶颈,要看在使用过程中如何进行把握了。 写作这块,绝大多数家长,甚至是英语老师都做不好。与其自以为是的乱作, 不如交给会做的老师去教,事半功倍。
如果一个孩子不偏食,营养全面,且吸收良好的话,不用担心营养不良(词汇拓展)的问题吧。
high5每天这么早起床来论坛了,顶一个。
脑袋中在想着英语路线图和软件设计的事情,这两天很早就醒了,赖在床上浮想联翩,可惜的是,有些灵感现在想不起来了,^_^。 漏屋的方法对大人比较合适.对于孩子来说,选择一条比较好玩的,孩子能接受,有兴趣的英语启蒙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保留住孩子的兴趣, 全方面的提供资源怎么都比一上来就学上1000单词听着好多了呢?
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词汇扩展也是一个过程,而且1000词汇就算会了,不也得继续扩展吗?
如果直接上来就开始对话、拼写和写作,对母语不是英文的父母要求会更高些。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保留孩子的兴趣也对父母是一个新要求。
说得不对请指正,随便砸砖。呵呵 本帖最后由 偶然出手 于 2012-12-30 07:37 编辑
现在在设计的第一程序,名称叫做“听音看图不识字”,主要针对具象名词,参考朗文幼儿和少儿两本词典。
1. 高强度语音输入(多种语音源,但在单词看图方面,尤其是启蒙阶段的看图,不引入漏屋说的多种口音体系)
2. 尽量精美而且多样的图片:实物图、卡通图等等
3. 不显示字形(这个可以设置,但建议不选。)
4. 一定的重复机制(适度重复,不能完全按照遗忘曲线。supermemo的算法对儿童而言太繁了)
5.引入思维导图,构建逻辑关系网络,引导内在的联系网络
6.引导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考虑与动词的trp联系
7.多方位的环境要素,包括打印出适合贴在墙上的pdf、家长指导手册、学习记录本,还可以与其他产品形式,加强上面第6点中所述的“引导实际生活中的体验”。
6、7的设计,主要是帮助智商正常、有一定“上进心”、“零起点”的爸妈 第一个困难:
GUI程序经验不足;
10多年没写程序
现在重头来,边学边用visual basic写,先简单做个原型系统。等正式推出的时候,找个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朋友帮忙写。 本帖最后由 括苍点点 于 2012-12-30 09:27 编辑
我觉得没必要把听说读写分得那么清楚,只要有机会都需要引导,关键是任何时刻都要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自己主动去做就可以了。我曾经想,在生活中都和孩子进行英语对话应该是很不错的。但是,偶尔孩子也会说:妈妈,我不想听英语了。我只能停止,马上说SORRY。所以有时候愿望很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 从visual basic开始做起太麻烦了,可以试试用Flash 的ActionScript. 多年前曾尝试用Adobe director 的 lingo 做过一些语言小游戏。 这本书我还没看过呢,不知道怎么样呀
折腾了半上午,才搞出这么个胚子来,不过中午唯一的用户--Daniel 给予了很高评价。^_^。
偶然出手于2012-12-30 15:41补充以下内容:
儿童的特点:
1.如何保证趣味性,是第一位的
2.在上面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效率,是需要摸索的
偶然出手于2012-12-30 15:42补充以下内容:
研究了半天的 ipa 文件破解。 软件破解需要长期的积累,非一日之功。这条路不可行。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习语言,增强表达能力与发展思维,是内表的互相依赖又互相促进的过程。
引用非常老师的观点,要想写好中文,要提高两个方面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形象思维(图像、空间等)
逻辑思维(演绎、归纳等)
看图软件,毫无疑问是倡导形象思维的;但希望能借鉴思维导图的理念,从一开始,就引导孩子树立这样的习惯。
哎,贪大求全害死人啊,又得学习思维导图去了。
各位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吗 在图书馆看完《孩子如何学英语》了,本来下午想干工作的,结果又耗在这上面了。
明天要全身心工作了,否则要完蛋了。
互动电子图片词典的改造、动画片的“静化”精学,也应纳入考虑 浮想联翩啊,这个平台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启蒙套餐里面的主要内容可以集成到里面,形成一个小规模的“构建式悉得系统”?
很高兴,窥视了两天的一个图片库基本有眉目了。 编程实现 ps中磁性套索功能,从而快速提取jgp中的单词图片,还是比较困难的。 高手,膜拜中,希望软件成功 建议楼主下载一个ipad的麦思单词卡参考一下做个
这个软件,有一个全球地图,点击不同的洲,出现各洲的动物轮廊
点其中一个进去,是一堆动物零件
拼成功了,动物出来了
再字母跳出来随机在屏幕上
但在动物下有虚影的正确提示
然后宝宝把字母拖到正确位置,拖动每个字母都会发字母音
读出整个单词音,然后发出中文音
儿子玩的很high,很快学会很多单词了。 太烦了。
昨天晚上折腾了一个晚上,才搞定在 visual studio 2010 c++ 下播放mp3的问题。
本来试的是mci,wave文件很okay,mp3就是不行,仔细检查mci相关的drv 、dll,就是不行。
再试WndCtrl 也是不行
最后折腾 windows media player,终于算是搞定了。不过过程也非常曲折,visual studiao 2010对windows media player的封装非常差,只能在老版本里面折腾好,再导入。
有空再试试 directshow。
用visual studiao c++开发界面,绝对是个折磨。 盛极而衰,必然规律。微软的好日子也可以看到头了。
visual studio 2010居然这么多问题!
刚才调用,CWnd::EnableWindow在win7下居然没有反应! xp下正常。
这几天,经历了太多匪夷所思的问题,怀念java。
偶然出手于2013-1-5 10:38补充以下内容:
不过为了让这个软件的功能拓展性强的,必须要调用很多开源项目,只能用vc了。 是ipad的麦思单词卡
http://www.weiphone.com/APPSTORE/APP/2012-09-07/484173.shtml 楼主好厉害,期待你的成果。
页:
[1]
2